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损伤风险阈值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周亢亢 黄竹杭 +3 位作者 张璐 王雄 罗晨 沈兆喆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119,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分值与潜在伤病风险之间关系。方法:运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乒乓球男女国家二队和全国优秀女子集训队队员共81名队员在赛季前进行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测试,用... 目的:为了研究中国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分值与潜在伤病风险之间关系。方法:运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乒乓球男女国家二队和全国优秀女子集训队队员共81名队员在赛季前进行FMS(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测试,用ROC曲线图与多元统计判别公式计算分析。结果:男女队员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受伤队员与非受伤队员之间得分有显著性差异;损伤风险阈值为12.5分;小于等于12分队员存在潜在伤病风险概率约是得分大于12分队员28.5倍;判别公式筛选出来4个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损伤紧密相连的测试动作:过顶深蹲、躯干旋转稳定性、跨栏步、主动直膝抬腿。结论:测试中的7个测试动作并不是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和人群,判别公式和损伤阈值可互为补充,作为共同判断潜在运动损伤风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 乒乓球运动员 功能性动作筛查 损伤风险 阈值
原文传递
乒乓球赛前的心理准备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瑞平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2,55,共3页
通过对实行"11分制"后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出现的心理状态变化的简单阐述,提出乒乓球运动员良好赛前心理准备研究的必要性,描述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并提出一些常用的赛前心理准备的方法。
关键词 11分制 乒乓球运动员 赛前心理准备
下载PDF
“Go/NoGo”任务范式下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知觉判断的ERP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徐立彬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探讨优秀运动员在"Go/NoGo"任务中的脑电活动特征。方法:采用经典的"Go/NoGo"任务范式,请15名乒乓球运动员(专家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5名乒乓球专项大学生(新手组),依据3D模拟的包含乒乓球和发球时击球部位的信... 目的:探讨优秀运动员在"Go/NoGo"任务中的脑电活动特征。方法:采用经典的"Go/NoGo"任务范式,请15名乒乓球运动员(专家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5名乒乓球专项大学生(新手组),依据3D模拟的包含乒乓球和发球时击球部位的信息结构图片,识别能够发出侧下旋球的图片(Go)并按键做出反应,识别不能够发出侧下旋球的图片(NoGo)不按键(抑制),Go刺激和NoGo刺激的概率相等。试验过程中,采用64导事件相关电位系统(ERPs)记录与分析脑电活动数据,E-Prime2.0软件采集行为反应数据。试验后,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行为数据和ERPs成分的潜伏期、波幅等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事后比较。结果:(1)乒乓球运动员识别Go刺激的反应时显著短于专项大学生(P<0.05),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专项大学生(P=0.001);(2)乒乓球运动员在2种刺激条件下(Go和NoGo)的N2成分潜伏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额区-中央区NoGo条件下的N2成分波幅显著大于Go条件(P<0.05);(3)乒乓球运动员在2种刺激条件下(Go和NoGo)的P3成分潜伏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中央-顶区NoGo条件下的P3成分波幅显著大于Go条件(P<0.01)。结论:(1)乒乓球运动员识别发球旋转方式的速度快、准确性高;(2)乒乓球运动员在Go和NoGo条件下,额-中央区、中央-顶区比乒乓球专项大学生均有更大程度的激活,在N2、P3成分上出现了明显的"NoGo效应",即更大的NoGo-N2和NoGo-P3波幅,而乒乓球专项大学生则没有,说明乒乓球运动员抑制功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Go/NoGo ERP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单一特征信息模式识别的神经机制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立彬 李安民 陈爱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8-499,共12页
采用"oddball"实验任务范式和"专家—新手"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在利用单一特征信息图片判断发球旋转方式的过程中,大脑认知加工过程的脑电活动特征。结果发现:乒乓球二级运动员(专家)和专项大学生(新手)... 采用"oddball"实验任务范式和"专家—新手"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在利用单一特征信息图片判断发球旋转方式的过程中,大脑认知加工过程的脑电活动特征。结果发现:乒乓球二级运动员(专家)和专项大学生(新手)在各个脑区的激活顺序和激活程度存在明显的不同,大脑皮层的枕区诱发出比较明显的C1和P1成分,大脑皮层的中央区诱发出比较明显的N1成分,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诱发出比较明显的P3成分;乒乓球运动员对单一特征信息感知阶段,大脑皮层激活程度较高,体现了长期运动训练导致运动员大脑可塑性变化,表现为对与专项运动相关的刺激物理特征十分敏感;乒乓球运动员对单一特征信息识别阶段,大脑皮层激活程度较高,识别速度快,投入的心理资源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模式识别 神经机制
下载PDF
乒乓球和羽毛球优秀男子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可俊 米力 +2 位作者 刘伟军 龚志刚 郭鹏程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1期87-89,171,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名男子优秀羽毛球运动员、12名男子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肢体长度、结实度、身体素质、有氧、无氧能力等5项一级指标开展研究,分析其身高、体重骨密度、克托莱指数等33项二级指标数据...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名男子优秀羽毛球运动员、12名男子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肢体长度、结实度、身体素质、有氧、无氧能力等5项一级指标开展研究,分析其身高、体重骨密度、克托莱指数等33项二级指标数据。结果表明:二者在肢体长度、肌肉含量、骨密度、上肢握力、最大摄氧量、WinGate10s功率等多项指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该结果可对两个项目的选材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毛球运动员 乒乓球运动员 身体形态 机能特征 运动选材
下载PDF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焦虑状态及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丁曙 张同宽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8-69,共2页
分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场焦虑状态产生的原因及外在表现,提出了控制临场焦虑状态的方法。
关键词 青少年 乒乓球运动员 焦虑状态 控制方法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提示条件下知觉发球旋转方式的脑电活动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徐立彬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提示条件下知觉发球旋转方式的脑电活动特征。方法:采用“提示范式”,15名乒乓球二级运动员(专家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5名专项大学生(新手组),依据3D模拟的包含发球时乒乓球触拍部位和拍型的信息结构图片,在... 目的:探讨乒乓球运动员在不同提示条件下知觉发球旋转方式的脑电活动特征。方法:采用“提示范式”,15名乒乓球二级运动员(专家组)和与之相匹配的15名专项大学生(新手组),依据3D模拟的包含发球时乒乓球触拍部位和拍型的信息结构图片,在不同提示条件下知觉发球旋转方式。试验过程中,采用64导事件相关电位系统(ERPs)记录与分析脑电活动数据,E-Prime2.0软件采集行为反应数据。试验后,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反应时、反应正确率等行为数据,以及N1、P3等事件诱发脑电成分的潜伏期、波幅数据。结果:(1)专家在有效提示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无效提示条件(P<0.01),反应正确率显著高于无效提示和中性提示条件(P<0.001);(2)专家在有效提示条件下的N1成分波幅显著小于无效提示条件(P<0.05);(3)专家在有效提示条件下的P3成分波幅显著小于无效提示条件(P<0.01)。结论:(1)乒乓球运动员识别发球旋转方式的速度快、准确性高,行为反应上的启动效应显著;(2)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模式中的特征感知迅速,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更高,额-中央区N1成分波幅启动效应显著;(3)乒乓球运动员采取了更为有效的加工策略,促进记忆编码,额-中央区、顶-枕区P3成分波幅启动效应显著。而乒乓球专项大学生无论在行为反应,还是脑电活动特征方面均未出现显著的启动效应。这说明,乒乓球运动员长时记忆系统中可能存在若干由球触拍部位和拍型2个特征构成的简化的信息结构模式,使其能够快速有效的识别发球旋转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启动效应 脑电活动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的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涂剑凌 《体育科学研究》 2009年第4期63-64,共2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女子乒乓球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对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高度集中并且灵活转换4种不同类型注意力的能力;运动员...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女子乒乓球队队员为研究对象,对乒乓球运动员注意力的特点、影响因素及训练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要求运动员具备高度集中并且灵活转换4种不同类型注意力的能力;运动员注意力的集中受到外部环境和运动员内在身心因素的影响;事物凝视训练、抗干扰训练、注意力转移训练、放松训练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注意力 影响因素 训练方法
下载PDF
弹力带抗阻训练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耐力、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胡琴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开展研究,通过全面观察一般资料、心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等指标,来深入了解弹力带抗阻训练的益处。研究对象为二级乒乓球水平的运动员,分为实验... 目的:探讨弹力带抗阻训练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法开展研究,通过全面观察一般资料、心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等指标,来深入了解弹力带抗阻训练的益处。研究对象为二级乒乓球水平的运动员,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确保基础水平相似。实验组接受12周的弹力带抗阻训练,而对照组进行正常乒乓球训练。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心功能和肺功能的评估以及运动耐力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组经过弹力带抗阻训练后,心功能指标(如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提升,而肺功能指标(如用力呼气一秒容积)也有显著增加。结论:弹力带抗阻训练对运动员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产生了积极影响,初步判断是通过改善心肌收缩力和提升呼吸肌肉力量得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力带抗阻训练 乒乓球运动员 运动耐力 心肺功能
下载PDF
浅谈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峻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0-71,共2页
随着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变得尤为重要,拥有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获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从乒乓球的运动技术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实践的特点加以阐述,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 随着当今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变得尤为重要,拥有优秀的心理素质是获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从乒乓球的运动技术特点出发,结合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和训练实践的特点加以阐述,最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期能为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起到参考建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训练
下载PDF
不同水平的大学生乒乓球运动员在噪音环境下反应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小毛 张文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2-53,共2页
就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和乒乓球专选班大学生在两种噪音环境下的反应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教练员、体育教师指导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运动竞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噪音 反应时
下载PDF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建军 张凯 《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 2012年第9期34-36,共3页
在比赛中,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概述了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对大赛影响的种种表现,尤其是通过录像资料观察分析了国家乒乓球运动员在重大赛事比赛的... 在比赛中,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发挥技战术水平的好坏与心理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文献资料法整理概述了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对大赛影响的种种表现,尤其是通过录像资料观察分析了国家乒乓球运动员在重大赛事比赛的关键时刻的心态变化,认为,心态对于比赛前和比赛过程中甚至比赛结束后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进行长期且有针对性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比技战术训练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乒乓球运动员 心理素质 培养目标
下载PDF
对南京市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玲玲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6-78,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训练学等多个角度对南京市少儿选材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各级乒乓球教练员在少儿运动员的选材上,对少儿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训练学等多个角度对南京市少儿选材等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各级乒乓球教练员在少儿运动员的选材上,对少儿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等指标十分重视,选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对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指标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运动员成才率较低等现象。在少儿选材的不同侧重点上,教练员对各项指标的把握度还有待于改进与提高,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解决方法,来不断优化科学选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市 少儿 乒乓球运动员 选材
下载PDF
第52届世乒赛中国运动员主要得分技术统计分析——以男子团体决赛为例
14
作者 伍方佳 卞雯文 阳海青 《辽宁体育科技》 2015年第3期88-90,96,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中主要得分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是正手弧圈、反手拧拉、正手反拉弧...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5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中国运动员在发抢段、接抢段、相持段中主要得分技术运用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技术是正手弧圈、反手拧拉、正手反拉弧圈;正手弧圈使用次数多、稳定性强,并就进一步提高中国运动员在相持中正反手弧圈稳定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2届世乒赛 乒乓球运动员 得分技术
下载PDF
基于多媒体视频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文武 虞丽娟 +2 位作者 凌培亮 王杰 梁成军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2-456,共5页
针对乒乓球比赛技术特点和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多媒体视频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估系统.研制了比赛数据采集软件,利用比赛视频采集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技术数据,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运用微粒群算法结合... 针对乒乓球比赛技术特点和传统评估方法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多媒体视频的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能力评估系统.研制了比赛数据采集软件,利用比赛视频采集国内外高水平运动员技术数据,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运用微粒群算法结合神经网络对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临场技术能力进行评估,模型精确性和收敛性较好,为指导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了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技术能力 多媒体视频
下载PDF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早期选材与训练 被引量:1
16
作者 卢敏 《价值工程》 2013年第17期324-326,共3页
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向着高速多变、高超技巧的方面发展,对积极主动的正手攻球,每球必争的程度愈演愈烈。为使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在世界先进水平前列,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早期的科学选材并训练,是非... 当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向着高速多变、高超技巧的方面发展,对积极主动的正手攻球,每球必争的程度愈演愈烈。为使我国乒乓球运动走在世界先进水平前列,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早期的科学选材并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选材和训练这两者之间是具有密切的关系的,有了好的苗子,还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才能够最终成材。因此,好的苗子加科学的训练方法,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把选材和少儿的早期训练抓好,是加速提高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成才率的关键。本文就针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早期的选材与训练展开了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选材 科学 训练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生气情绪的产生与控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颜维宝 高守清 彭恩嘉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8-91,共4页
通过实战实训、实地观摩、赛后询问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生气情绪的产生与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气是运动员在特殊比赛情景下的一种情绪体验,涉及到技术认知能力对生气情绪的控制作用;生气情绪的维度对技术的创造性发挥有密... 通过实战实训、实地观摩、赛后询问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生气情绪的产生与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气是运动员在特殊比赛情景下的一种情绪体验,涉及到技术认知能力对生气情绪的控制作用;生气情绪的维度对技术的创造性发挥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模式塑造了运动员各不相同的自我概念;心理需要与社会责任感是刺激生气情绪产生的根源;自信、特殊经验和创新技术对运动员生气情绪起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生气情绪 认知 调节
下载PDF
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关键球处理手段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玉峰 《四川体育科学》 2012年第4期68-72,76,共6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处理关键球技术使用习惯和战术运用模式、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关键球发抢段主要是以发中路偏反手逆旋转侧下旋短...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处理关键球技术使用习惯和战术运用模式、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关键球发抢段主要是以发中路偏反手逆旋转侧下旋短球为主,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冲或抢拉;接抢段则以正手摆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第4板抢拉或抢冲至对方正、反手大角;相持段主要依赖于正手相持和反手相持得分,与常规球比较看,到了关键球波尔主动侧身相持得分能力明显下降,而反手被动相持得分能力则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波尔 关键球 处理手段 效果研究
下载PDF
普通高校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赛前技战术训练的方法研究
19
作者 吕耀杰 《湖北体育科技》 2015年第11期1004-1005,共2页
以普通高校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乒乓球赛前技战术对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探讨普通高校开展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赛前技战术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乒乓球运动员 技战术训练 方法研究
下载PDF
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动机冲突的框架效应和绩效
20
作者 王斌 刘万伦 骆莉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121,共5页
以决策理论和动机理论为指导,采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通过接发球动机冲突框架效应的调查和贴近实战的3×3组混合实验,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动机冲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积极性语言表述接发球情景时,运动员表现出风险... 以决策理论和动机理论为指导,采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通过接发球动机冲突框架效应的调查和贴近实战的3×3组混合实验,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接发球动机冲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积极性语言表述接发球情景时,运动员表现出风险规避偏好;用消极性语言表述接发球情景时,运动员表现出风险寻求偏好,产生了接发球框架效应。同时,框架效应还存在个体差异。其次,趋避动机冲突影响接发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在比赛分领先时,避大于趋的接发球动机有利于提高接发球的主动性和攻击性;在比分落后时,趋大于避的接发球动机有利于提高接发球的攻击性等等。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发球动机冲突情景下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决策理论 接发球 动机冲突 框架效应 绩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