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辨证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一平 谢宁 王素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559-563,共5页
根据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病因病机,可将此病辨证分为4型:髓海不足证、脾肾两虚证、痰浊蒙窍证、瘀血内阻证。中医辨证论治AD多以肾为本,髓海不足可补肾益髓,填精养神,选用补肾阳之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杜... 根据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病因病机,可将此病辨证分为4型:髓海不足证、脾肾两虚证、痰浊蒙窍证、瘀血内阻证。中医辨证论治AD多以肾为本,髓海不足可补肾益髓,填精养神,选用补肾阳之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肉苁蓉、杜仲等加上益肾阴之女贞子、枸杞子等阴阳并补,添精益髓;脾肾两虚当补肾健脾,益气生精,用药需先后天并重,加入补气药人参、黄芪、白术等;痰浊蒙窍证治当豁痰开窍,健脾化浊,可加半夏、石菖蒲、茯苓、薏苡仁等;瘀血内阻证采用活血化瘀、开窍醒脑的治疗原则,可加入补血活血之熟地黄、当归、川芎、丹参、何首乌等。此外,针灸可不同程度地改善AD模型的行为学变化和认知记忆能力。目前中医治疗AD的研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①有关AD的医学研究疗效判定标准尚未统一,量表打分主观性较大;②病例观察样本量小,病例来源范围狭窄,一些临床观察未设置对照组,观察结果缺乏客观证据;③中医药治疗早期认知障碍的文献报道较少,研究不足。中医强调"三因制宜",由于患者遣方用药不同,需尽早建立科学统一的中医药相关研究标准;同时,适当延长观察周期,扩大样本量,设置空白组、对照组,采用更加严谨的统计学方法;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中医治未病思想应用于临床,多收集并分析一些早期认知障碍方面的临床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辨证论治 髓海不足证 脾肾两虚证 痰浊蒙窍证 瘀血内阻证
下载PDF
补肾抗衰片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脾肾亏虚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卢燚 苏志超 +2 位作者 李华南 张玮 贺磊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84-89,共6页
目的:观察补肾抗衰片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脾肾亏虚证)的效果及抗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手法,1次/d,每周治疗5次,每... 目的:观察补肾抗衰片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脾肾亏虚证)的效果及抗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160例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按摩手法,1次/d,每周治疗5次,每个月治疗15次为1个疗程。共计3个疗程。观察组腹部按摩手法同对照组,并给予补肾抗衰片,6片/次,3次/d,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共治疗12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肾亏虚症状评分、疲劳量表-14 (SF-14)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自然杀伤细胞(NK),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1. 982,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疲劳感、倦怠乏力、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等主要症状评分、其他症状和脾肾亏虚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躯体疲劳、精神疲劳评分和SF-14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SAS,SDS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Ig G,Ig A和Ig 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患者NK,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 <0. 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MDA低于对照组(P <0. 01),SOD和GSH-Px均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补肾抗衰片联合腹部按摩治疗CFS脾肾亏虚证患者,可明显的减轻疲劳程度,改善脾肾亏虚症状,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应激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的腹部按摩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脾肾亏虚证 补肾抗衰片 免疫功能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玉屏风散合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肾两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崔二旗 马苗林 冯斌 《河南中医》 2016年第8期1410-1412,共3页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RRTI脾肾两虚证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58例。西医组采...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脾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RRTI脾肾两虚证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58例。西医组采用细菌溶解产物胶囊治疗,1粒·d^-1,空腹口服,连用10 d,停20 d后再服,3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补充维生素D、钙、铁、锌等。中医组采用玉屏风散合金水六君煎加减内服,5~7岁,40 m L·次^-1,3次·d^-1;8~10岁,60 m L·次^-1,3次·d^-1;≥11岁,80 m L·次^-1,3次·d^-1。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随访12个月。记录12个月内的呼吸道感染次数,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及发病情况,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水平,治疗前后脾肾两虚证证候评分,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中医组治愈率为37.93%,高于西医组的24.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77,P〉0.05);中医组有效率为91.38%,高于西医组的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5);在12个月内,中医组呼吸道感染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每次发病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情程度轻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后中医组CD3^+、CD4^+和CD4^+/CD8^+均高于西医组,CD8+低于西医组,Ig G、Ig A、Ig M水平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评分均显著下降,中医组证候评分低于西医组(P〈0.01)。结论:玉屏风散合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RRTI脾肾两虚证患者,能减少呼吸道感染发作的次数与病情程度,降低证候评分,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脾肾两虚证 玉屏风散 金水六君煎 免疫球蛋白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朱莹基于“土得木而达”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4
作者 陈姣姣 朱莹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29-535,共7页
朱莹教授在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时强调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型为肝脾不和证、湿热郁滞证、肝郁血虚证、脾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朱教授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疏肝健脾;湿热郁滞型溃... 朱莹教授在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时强调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常见证型为肝脾不和证、湿热郁滞证、肝郁血虚证、脾肾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朱教授治疗肝脾不和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疏肝健脾;湿热郁滞型溃疡性结肠炎多用香砂六君子汤加黄芩、黄连、苦参、蒲公英清利湿热、调和肝脾、祛湿止泻;肝郁血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逍遥散、四物汤化裁;脾肾亏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常用四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加补骨脂、肉桂、熟地黄、杜仲、干姜等中药温补脾肾;气滞血瘀型溃疡性结肠炎运用分期祛瘀通络之法,在瘀病初期运用丹参、川芎、桃仁等配合白芍达到行气活血、养血合营、缓急止痛之效;滞瘀同病期配伍莪术、牛膝、牡丹皮以行滞通络;虚瘀同病期常用地龙、土鳖虫等血肉有情之品配合山药、当归以搜风通络、攻积破瘀、补脾益气,从而起到标本兼治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土得木而达” 肝脾不调证 湿热郁滞证 肝郁血虚证 脾肾亏虚证 气滞血瘀证 朱莹
下载PDF
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44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巧玲 《河南中医》 2015年第9期2231-2232,共2页
目的:观察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27%,对照组有效率47.73%,治疗组优于对照... 目的:观察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7.27%,对照组有效率47.7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麦味地黄汤 气阴两虚证 脾肾两虚证 肝肾两虚证
下载PDF
薛己朝夕互补法治疗虚损病浅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婧婧 古诗琴 胡方林 《河南中医》 2021年第11期1652-1655,共4页
明代医家薛己首创朝夕互补法治疗虚损病,依据脏腑的气机升降规律选择朝夕分服不同的补益剂。对于临床虚证显实象,内伤似外感的病证,薛己常以温补脾肾之法治疗虚损病。元气亏损证朝服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阳,夕用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补... 明代医家薛己首创朝夕互补法治疗虚损病,依据脏腑的气机升降规律选择朝夕分服不同的补益剂。对于临床虚证显实象,内伤似外感的病证,薛己常以温补脾肾之法治疗虚损病。元气亏损证朝服补中益气汤以补气升阳,夕用六味地黄丸加黄柏、知母补肾水以滋化源;脾胃亏损、肝脾不和证朝用六味地黄丸以滋养肝体,夕用六君子补气健脾、培土生金,佐以当归、芍药补肝体,敛肝用;肾虚火不归经证朝用四君子汤补气升阳,佐以熟地黄、当归以滋阴养血,气血双补,夕用加减八味丸阴阳互补;脾肺亏损证朝服六君子加减,夕服八味丸;脾肾亏损证朝服补中益气汤加生姜、附子补脾升阳,夕服金匮肾气丸加补骨脂、肉豆蔻补命门之火;肝肺肾亏损证朝用六味丸滋补肝肾,夕服逍遥散疏肝行气,借助外界阳气降敛的力量助阳气潜藏,阴覆阳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己 朝夕互补法 虚损病 元气亏损证 脾胃亏损 肝脾不和证 肾虚火不归经证 脾肺亏损证 脾肾亏损证 肝肺肾亏损证
下载PDF
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2~4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袁喆平 魏丽 +3 位作者 汤志奇 王骞 陶灵佳 龚学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疗且辨证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的CKD 2~4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观察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慢性肾脏病(CKD)2~4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治疗且辨证为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的CKD 2~4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西医常规药物(α-酮酸和包醛氧淀粉)治疗,治疗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黄方口服及中医外治法(穴位注射+中药灌肠)干预,治疗2组在治疗1组基础上加三伏贴治疗,3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肾小球滤过率(eGFR)、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2周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3组BUN水平及治疗1组、治疗2组SCr、U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1组、治疗2组eGFR均明显升高(P均<0.05);3组治疗2周后BUN、SCr、UA、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治疗1组、治疗2组SCr治疗前后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SCr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2周后,3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1组、治疗2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组明显低于治疗1组(P<0.05),治疗1组、治疗2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组与治疗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川黄方联合中医外治法能有效改善脾肾亏虚、毒瘀互结证CKD 2~4期患者的肾功能,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联合三伏贴治疗对改善中医证候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川黄方 中医外治法 脾肾亏虚 毒瘀互结
下载PDF
健脾固胎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胎儿生长受限临床研究
8
作者 邱二娟 葛玲燕 +1 位作者 李苍宁 陈娟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0期96-101,共6页
目的:观察健脾固胎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前检查诊断为脾肾不足型FGR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加予健脾固胎方治疗。治疗2周。统计孕妇的... 目的:观察健脾固胎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疗效。方法:选取产前检查诊断为脾肾不足型FGR的1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加予健脾固胎方治疗。治疗2周。统计孕妇的子宫高度增加幅度、腹围增加幅度、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S/D)与胎儿的腹围增加幅度、股骨长增加幅度、双顶径增加幅度,评定中医证候评分,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Ⅰ)、血管生成素2(Ang-Ⅱ)、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统计2组的妊娠结局,计算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子宫高度增加幅度、腹围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脐动脉S/D值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脐动脉S/D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胎儿腹围增加幅度、股骨长增加幅度、双顶径增加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2组Ang-Ⅰ、Ang-Ⅱ、Tie2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Ang-Ⅰ、Ang-Ⅱ、Tie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1 min内阿普加(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健脾固胎方治疗脾肾不足型FGR疗效显著,不但能有效缓解孕妇脾肾不足证相关证候,增加胎盘灌注,同时使胎儿的生长速度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生长受限 脾肾不足证 健脾固胎方 血管生成素 酪氨酸激酶受体 阿普加评分
原文传递
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临床研究
9
作者 鲍旭波 王小杏 曲矿云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11-116,共6页
目的:观察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 目的:观察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开展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给予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评定中医证候评分,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24h-UTP)、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脂指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l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2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降低(P<0.05),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24h-UTP、SCr、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理脾肾法针刺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肾亏虚型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以有效提高肾功能、减少蛋白尿、调节血脂、缓解症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膜性肾病 脾肾亏虚证 调理脾肾法针刺 肾功能 血脂
原文传递
通淋固本方防治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君伟 甘澍 +3 位作者 黄钦展 曹家栋 翁湘涛 王树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045-1051,共7页
【目的】评价通淋固本方对尿路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USS)的防治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100例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并兼有脾肾两虚证型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目的】评价通淋固本方对尿路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USS)的防治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100例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并兼有脾肾两虚证型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置管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通淋固本方汤剂口服联合行为指导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行为指导治疗,治疗周期为2周,观察期为4周。通过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输尿管支架症状问卷(USSQ)评分表中的下尿路症状、身体疼痛情况、一般情况、工作能力、性生活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指数等各维度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通淋固本方防治尿路结石术后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多变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时间对2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变化均有影响(P<0.05),表现为术后第2周和第4周,2组患者的USSQ各维度评分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术后第2周,试验组对下尿路症状、身体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性生活满意度、工作能力和一般情况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周,试验组仅对下尿路症状评分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身体疼痛情况、性生活满意度、工作能力、一般情况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诉不适,也未报告局部皮肤过敏、胃肠反应、眩晕等不良反应。【结论】排除行为指导疗法及自身耐受性等因素对评分的影响,通淋固本方可改善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身体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指数评分,但停药2周后,疗效有所减退,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的部分症状再次出现反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淋固本方 尿路结石术后 输尿管支架管综合征 脾肾两虚证
原文传递
清心莲子饮治疗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水肿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靖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5期116-117,共2页
清心莲子饮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芩、麦门冬、地骨皮、炙甘草、莲子肉、白茯苓、车前子、黄芪、人参组成,具有清心火、交心肾、益气阴、止浊淋之功。遵循辨证施治原则,治疗脾肾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水肿疗效满意。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水肿 脾肾两虚型 清心莲子饮 中医药治疗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证治准绳 素问 医方集解
下载PDF
脐疗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米杰 刘迎迎 王冬燕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35-337,共3页
目的:探讨脐疗对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脐疗对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脐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下降,治疗组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4^+水平及CD4^+/CD8^+水平提升,治疗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8^+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上升,治疗组IgG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疗能有效降低慢性肾衰竭脾肾亏虚兼湿浊(热)中阻证患者的SCr、BUN水平,并能显著改善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湿浊(热)中阻兼脾肾亏虚证 脐疗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洪亮 李瑞 +1 位作者 卢利军 肖洋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及对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肾健脾化瘀方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TC、LDL-C、Scr、BUN、24 h UTP、TNF-α、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DL-C、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与本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固肾健脾化瘀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两虚夹瘀证),能够有效调节糖脂代谢水平,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肾功能,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脾肾两虚夹瘀证 固肾健脾化瘀方 肾功能 血清炎性因子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调经益卵方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低下并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靖雯 张帆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观察调经益卵方改善脾肾两虚夹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两虚夹瘀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调经益卵方改善脾肾两虚夹瘀型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两虚夹瘀型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经益卵方治疗,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并随访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情况及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63.3%(19/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月经评分、非月经评分和中医证候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血清性激素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FSH、LH水平明显降低,E2、AMH水平明显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降低FSH水平及提高E2、AMH水平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的子宫内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加更明显(P<0.05)。(5)子宫内膜动脉血流参数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PI和R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6)随访情况: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组的妊娠率为33.3%(1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调经益卵方治疗DOR并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月经周期,改善女性内分泌功能,提升AMH水平,增加子宫内膜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经益卵方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 薄型子宫内膜 脾肾两虚夹瘀型 妊娠率
原文传递
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影响 被引量:42
15
作者 张旖晴 魏玮 +4 位作者 孙晓红 张涛 牛然 许爱丽 王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条件的IBS-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 目的探讨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条件的IBS-D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服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1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温肾健脾法方药治疗,每日1剂,每日2次。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排便情况、临床疗效以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以及排便次数、粪便形状、黏液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大肠杆菌、肠球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温肾健脾法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IBS-D脾肾阳虚证的疗效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温肾健脾法 脾肾阳虚证 肠道菌群
下载PDF
附子理中丸和真武汤加减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景花 刘建涛 +2 位作者 张自强 孙永康 郑树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和真武汤加减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脾肾阳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天津市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DN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丸和真武汤加减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DN)脾肾阳虚证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天津市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收治DN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2例。两组按指南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1.8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附子理中丸和真武汤加减治疗,l剂/d,2次/d。两组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血糖指标、肾功能、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 h尿总蛋白下降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脾肾阳虚证症状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62%(44/52)和65.38%(3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附子理中丸和真武汤加减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的疗效明显,抑制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附子理中丸 真武汤 脾肾阳虚证
下载PDF
辨证施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湘力 林泳 +2 位作者 蔡敬宙 杨路 王升旭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59-262,266,共4页
【目的】观察辨证施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IBS-D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135例(其中肝郁气滞组50例、肠道湿热组43例、脾肾阳虚组42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 【目的】观察辨证施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IBS-D患者按1∶3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135例(其中肝郁气滞组50例、肠道湿热组43例、脾肾阳虚组42例)。对照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治疗组分别给予辨证施针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变化,并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中3种证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8.4%、8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P<0.05)。(2)治疗后,各组患者腹痛、腹泻、腹胀、大便急迫、肛门坠胀、倦怠乏力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中的3种证型组在腹痛、腹胀、倦怠乏力等症状积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肝郁气滞组在改善腹痛、腹胀、肛门坠胀方面优于其他2种证型组(P<0.05)。(3)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3种证型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种证型组间比较,肝郁气滞组较肠道湿热组、脾肾阳虚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辨证施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抑制5-HT的过度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针灸疗法 肝郁气滞型 肠道湿热型 脾肾阳虚型 5-羟色胺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肥胖症综述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江明洁 林海雄 +1 位作者 王晓彤 贺劲松 《河南中医》 2017年第2期370-372,共3页
肥胖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现代学者将肥胖分为痰湿内盛证、脾虚湿胜证、脾肾阳虚证、胃热滞脾证4个证型,采取利湿化痰、健脾渗湿、温补脾肾、理气化痰、清胃泻热等方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值得参考。临床上,除了通过归纳与综... 肥胖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病症,现代学者将肥胖分为痰湿内盛证、脾虚湿胜证、脾肾阳虚证、胃热滞脾证4个证型,采取利湿化痰、健脾渗湿、温补脾肾、理气化痰、清胃泻热等方药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值得参考。临床上,除了通过归纳与综合,还应通过扩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更好地探讨、归纳肥胖病的证候特点及配伍选方用药,针对性地治疗,指导中医药防治肥胖病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痰湿内盛证 脾虚湿胜证 脾肾阳虚证 胃热滞脾证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聂晶晶 王骁 唐艳萍 《河南中医》 2016年第4期738-740,共3页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是西医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方选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膈下逐... 酒精性肝病是临床常见肝病之一,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胱甘肽等能起到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等作用,是西医临床常用的保肝药物。中医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方选茵陈蒿汤加减;气滞血瘀型方选膈下逐瘀汤加减;肝肾阴虚型方选一贯煎加减;脾肾阳虚型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肝郁脾虚型方选逍遥散加减。中药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保护肝脏,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而且在减轻患者腹胀,腹水程度,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不错的临床效果。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病,可以兼容中药和西药两者共同的优势,取长补短,可以获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湿热蕴结证 气滞血瘀证 肝肾阴虚证 脾肾阳虚证 肝郁脾虚证
下载PDF
五苓散穴位敷贴治疗脾阳亏虚型痛风35例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敏庄 方小林 +1 位作者 甘嘉亮 张剑勇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0期1712-1714,共3页
目的:观察五苓散穴位贴敷治疗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患者采用五苓散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检测3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变化情况,观... 目的:观察五苓散穴位贴敷治疗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患者采用五苓散穴位贴敷的方法治疗。检测3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5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临床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血清尿酸水平、血沉、c反应蛋白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3个月后临床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散穴位贴敷治疗脾阳亏虚型痛风间隙期,可有效维持患者血尿酸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稳态水平,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防止脾阳亏虚型痛风的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间隙期 穴位贴敷 五苓散 脾阳亏虚证 张仲景 《伤寒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