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瘿病的中医证治 被引量:17
1
作者 姜德友 曲晓雪 《河南中医》 2016年第7期1237-1239,共3页
瘿病形如缨络,由此得名,瘿病之状如缨络,在颈绕喉,以地理环境和精神因素为发病原因,其病机不外乎气滞、痰凝,血瘀、肝火郁结。临床治疗采用辨证分型,痰浊阻滞证治法为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首选软坚散结类药物如海藻、昆布、海带等;肝郁气... 瘿病形如缨络,由此得名,瘿病之状如缨络,在颈绕喉,以地理环境和精神因素为发病原因,其病机不外乎气滞、痰凝,血瘀、肝火郁结。临床治疗采用辨证分型,痰浊阻滞证治法为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首选软坚散结类药物如海藻、昆布、海带等;肝郁气滞证治法为疏肝理气消瘿,当用陈皮、柴胡、槟榔、青皮、香附、木香等疏肝理气药;痰结血瘀证治法为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方中多用当归、川芎、青皮、陈皮等理气活血化痰药物;肝火旺盛证治法为清肝泻火,消瘿散结,古代医家喜用苦寒药物如龙胆草、黄芩、栀子、夏枯草等以泻其火,同时配用清热解毒药如白蔹、白头翁、连翘、水牛角、松萝等来消痈散结;心肝阴虚证治法为滋阴降火,宁心柔肝,选药多为滋阴降火散结类;气阴两虚证治法为益气养阴,用药多为人参、黄芪、茯苓。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历代医家也将针灸运用于治疗瘿病,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瘿病 痰浊阻滞证 肝郁气滞证 痰结血瘀证 肝火旺盛证 心肝阴虚证 气阴两虚证
下载PDF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患者激活脑区定位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震 张浩 纪立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090-2093,共4页
目的:明确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患者相关脑区定位。方法:受试者符合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国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中医证候诊断符合PMS患者肝气郁证诊断标准。被试者在经前3-7d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相关脑区进行定位,在... 目的:明确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患者相关脑区定位。方法:受试者符合美国妇产科学会(ACOG)国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中医证候诊断符合PMS患者肝气郁证诊断标准。被试者在经前3-7d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对相关脑区进行定位,在任务态,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扫描过程中均观看中性和负性情绪诱发图片。将所得数据利用自带SPM8软件处理;结果:负性情绪图片任务下,PMS肝气郁证患者相对健康组激活增强的脑区:右侧小脑脚1区和右侧小脑6区、小脑前叶、小脑山顶、小脑结节等;激活减弱的脑区有右侧眶内额上回、右侧额中回、额叶内侧面(BA32)、右侧眶部额下回、眶额区(BA11)、额下回前下部皮层(BA47)、额极区(BA10)、额中、下回前部的上外额叶皮层(BA46)、额叶下部眶额皮层(BA25)等。结论:由此得出,病例组比对照组在小脑等脑区激活增强,在前额叶部位激活减弱。PMS肝气郁证主要调控脑区在额叶(尤其是眶额部皮质、额叶内侧面)、小脑相关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经前期综合征 肝气郁证 额叶 小脑
原文传递
疏肝解郁安神汤对产后抑郁症(肝气郁结证)失眠患者负面情绪及血清指标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伟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安神汤对产后抑郁症(PPD)(肝气郁结证)失眠患者负面情绪及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90例研究对象源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PPD(肝气郁结证)失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安神汤对产后抑郁症(PPD)(肝气郁结证)失眠患者负面情绪及血清指标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90例研究对象源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PPD(肝气郁结证)失眠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疏肝解郁安神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以及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HAMA及HAMD-17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WHOQOL-BREF评分(生理、心理、环境领域评分),血清5-HT、NE、D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疏肝解郁安神汤辅助治疗,可以缓解PPD(肝气郁结证)失眠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升血清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症 失眠 肝气郁结证 疏肝解郁安神汤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乳宁颗粒对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内分泌激素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袁帅 袁晓航 +3 位作者 张军 吴云 颜望碧 谢发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87-192,共6页
目的: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孕酮(P),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 目的: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患者的疗效,探讨其对患者孕酮(P),雌二醇(E2),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血管生成因子血管生成素-2(Ang-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则女性乳腺增生症患者122例,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逍遥丸,3次/d,8丸/次。对照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2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乳宁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观察8周。比较两组患者乳腺增生症状评分,Mc Gill疼痛问卷表(SF-MPQ)疼痛评分、肝郁痰凝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检测两组血清内分泌激素P,E2,PRL,LH,FSH水平及Ang-2,HIF-1α,VEGF和b FGF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乳房肿块硬度、乳腺肿块大小评分及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肝郁痰凝证症状(善郁易怒、胸闷胁胀、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31%,明显高于对照组86.89%(χ2=4.31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内分泌激素E2,PRL和LH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和FS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因子Ang-2,HIF-1α,VEGF和b FGF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乳宁颗粒,对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伴乳痛均有明显疗效,调节患者体内的内分泌激素(P,E2,PRL,LH,FSH水平)和血管生成因子(Ang-2,HIF-1α,VEGF和b FGF)水平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宁颗粒 乳腺增生 肝郁痰凝 内分泌激素 血管生成因子
原文传递
肝郁化火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振武 顾丽佳 +2 位作者 郭蓉娟 郭建友 董洪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050-2053,共4页
目的:通过行为学观察及饮水量、体质量、爪红r值检测确证情绪应激致大鼠肝郁化火模型。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栀逍遥散组。通过3方面评价此模型:1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了解大鼠的焦虑程度,验证模型是否成功;2观察行为学... 目的:通过行为学观察及饮水量、体质量、爪红r值检测确证情绪应激致大鼠肝郁化火模型。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栀逍遥散组。通过3方面评价此模型:1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了解大鼠的焦虑程度,验证模型是否成功;2观察行为学,饮水量、体质量和爪色r值检测;3以方测证:丹栀逍遥散的调节作用。结果:应激14d时模型组较正常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和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处于易激惹的状态,表现出频繁的攻击、探究、修饰行为(P<0.01);体质量增长减慢,饮水量同步增多(P<0.01);爪色r值更高(P<0.01)。而丹栀逍遥散对上述各项指标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P<0.01)。结论:本研究用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应激方法建立肝郁化火模型,模拟郁怒日久、木郁化火的病理演变过程,成功复制出该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学 肝郁化火证 丹栀逍遥散 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肠道菌群从慢性应激致胃肠功能紊乱探讨肝郁犯胃证的研究思路 被引量:4
6
作者 岳滢滢 许乐思 +4 位作者 陈雨 周贤 明浩 刘松林 赵映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1-6974,共4页
肝郁犯胃证是中医学常见证候,其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慢性应激致胃肠功能紊乱极为相似。最新研究指出,慢性应激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及其紊乱诱导的肠黏膜核苷酸寡聚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变化影响胃肠功能。因此,... 肝郁犯胃证是中医学常见证候,其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与慢性应激致胃肠功能紊乱极为相似。最新研究指出,慢性应激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及其紊乱诱导的肠黏膜核苷酸寡聚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变化影响胃肠功能。因此,在中医脏腑理论指导下,笔者提出观察慢性应激中肠道菌群及NLRP3炎症小体的变化,从"慢性应激-肠道菌群"的角度,深入揭示肝郁犯胃证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可为中医脏腑传变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亦可为中医药治疗应激相关类疾病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犯胃证 慢性应激 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菌群 NLRP3 炎症小体
原文传递
泻肝安神方调节血清与杏仁核炎症反应改善肝郁火化证焦虑大鼠行为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振武 郭蓉娟 +5 位作者 顾丽佳 史华伟 邓潇斐 郭晓 袁清洁 郭建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9-1273,共5页
目的:探讨泻肝安神方对肝郁化火焦虑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与杏仁核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组、泻肝安神高、中、低剂量组,单笼饲养和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应激建立肝郁化火焦虑模型,泻肝安神方高、中、低剂量和地... 目的:探讨泻肝安神方对肝郁化火焦虑大鼠行为学及血清与杏仁核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地西泮组、泻肝安神高、中、低剂量组,单笼饲养和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应激建立肝郁化火焦虑模型,泻肝安神方高、中、低剂量和地西泮组按28.0、14.0、7.0和4.5mg·kg-1灌胃,其他2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14 d。第7、14天高架十字迷宫试验、旷场实验及明暗箱实验评价焦虑行为学,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和杏仁核炎症因子含量。结果:第14天模型组开臂运动路程百分比及其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区停留时间、进入明箱次数及明区停留时间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旷场运动路程增加,高剂量组和地西泮组改善,模型组IL-1β、IL-6、TNF-α含量均增加、IL-10减少,高剂量组和地西泮组调节炎症反应。结论:泻肝安神方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抗焦虑,提示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肝安神方 焦虑症 血清 杏仁核 炎症因子 肝郁火化证 焦虑
下载PDF
五音疗法联合针刺、艾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海兰 王晓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联合针刺、艾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米氮平,30mg/次,1次/d。治疗组30例1患者与肝相对应角调式五音疗室平躺,播放箫演奏《... [目的]观察五音疗法联合针刺、艾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0例米氮平,30mg/次,1次/d。治疗组30例1患者与肝相对应角调式五音疗室平躺,播放箫演奏《中国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床垫同时将音频信号转换成脉冲信号,发出体感震动,1次/d,20min/次;针刺:膻中、内关、神门、印堂、百会、四神聪、太冲,得气留针,1次/d,20min/次;艾盒灸:肝俞、心俞、膻中,将高10cm左右,直径2cm艾柱点燃放艾灸盒内置三个灸穴上,待艾柱燃至接近1/4时,患者皮感温热潮红时,再易柱施灸,2壮/次,1次/d。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显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临床疗效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HAMD评分两组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音疗法联合针刺、艾灸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肝气郁结 五音疗法 针刺 艾盒灸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中医药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舒肝颗粒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志强 常红娟 邢红霞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5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舒肝颗粒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PSD肝气郁结兼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服用舒肝颗粒,并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 目的:观察舒肝颗粒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PSD肝气郁结兼痰瘀阻络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观察组服用舒肝颗粒,并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因子评分、HAMD-17项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73%,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HAMD-17项各因子(焦虑、阻滞、绝望感、体质量、睡眠障碍、昼夜、认知障碍)评分、HAMD-17项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HAMD-17项各因子评分、HAMD-17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组SF-36量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 <0.01);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舒肝颗粒联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PS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抑郁(PSD) 肝气郁结证 痰瘀阻络证 舒肝颗粒 通督调神针法 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抑郁程度
原文传递
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海马和下丘脑5-HT_(1A)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云祥 薛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研究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下丘脑5-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receptor-1A,5-HT1A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束缚造模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旷场实验评价模型,RT-PCR和Western b... 目的:研究经前舒颗粒对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肝气郁证大鼠海马下丘脑5-羟色胺1A受体(serotonin receptor-1A,5-HT1A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束缚造模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旷场实验评价模型,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大鼠海马和下丘脑5-HT1A R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前舒颗粒给药后大鼠旷场实验得分显著升高,海马、下丘脑5-HT1AR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结论:经前舒颗粒可上调海马和下丘脑中5-HT1AR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PMS肝气郁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舒颗粒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 5-HT1A受体
原文传递
舒郁胶囊对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μ-阿片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杰琼 许莉莉 +1 位作者 张丽娜 薛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μ-阿片受体(MOR)的蛋白表达,探讨舒郁胶囊治疗PMS肝气郁证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0.408 g·kg-1)和纳洛酮组(0.4mg·kg-1)... 目的:通过观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下丘脑中μ-阿片受体(MOR)的蛋白表达,探讨舒郁胶囊治疗PMS肝气郁证的机制。方法:Wistar大鼠5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舒郁胶囊组(0.408 g·kg-1)和纳洛酮组(0.4mg·kg-1),每组14只,旷场实验和阴道涂片筛选动情周期规律非接受期大鼠进入实验,除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模型,旷场实验对模型进行行为学评价,各组大鼠下丘脑采用免疫荧光化学技术(IF)和Western blot分别观察MOR分布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宏观行为学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旷场总分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细胞分布排列杂乱且增多,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纳洛酮给药组均得到显著改善;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下丘脑中MOR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舒郁胶囊、纳洛酮给药组MOR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舒郁胶囊可通过对下丘脑中MOR的拮抗作用而改善PMS肝气郁证的症状,另外,下丘脑中MOR上调可能是PMS肝气郁证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郁胶囊 PMS肝气郁证 Μ-阿片受体 下丘脑
原文传递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血清对海马神经元5-HT1A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航 张惠云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研究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大鼠血清对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5-羟色胺1A受体(5-HT1A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单胺氧化酶(MAO)-A、MAO-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高... 目的:研究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郁证大鼠血清对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5-羟色胺1A受体(5-HT1A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基因5-羟色胺转运蛋白(SERT)、单胺氧化酶(MAO)-A、MAO-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复制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血清中5-HT的含量;运用RT-PCR半定量和Westernblot法检测正常、模型、经前舒干预大鼠的血清对海马神经元中5-HT1AR、SERT、MAO-A、MAO-B表达的影响。结果:加入模型大鼠血清的大鼠海马原代神经细胞中MAO-A表达较正常大鼠显著升高(P<0.05),5-HT1AR、SERT表达显著降低(P<0.05),MAO-B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而加入经前舒干预大鼠血清后,5-HT1AR、SERT、MAO-A表达均趋于正常。结论:PMS肝气郁证的发生与海马神经元中MAO-A、SERT、5-HT1AR表达异常相关,可能是PMS肝气郁证发病的微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 海马神经元 5-羟色胺1A受体 5-羟色胺转运体 单胺氧化酶
原文传递
白芍提取物对PMS肝气郁证大鼠下丘脑Cav1.2介导的CaM/CaMK Ⅱ/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宋春红 王杰琼 +5 位作者 李芳 李自发 魏盛 王美艳 薛玲 姜运良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10期1794-1800,共7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白芍提取物对PMS肝气郁证大鼠下丘脑Cav1.2钙通道关键蛋白CACNA1C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CaM、BDNF蛋白表达和对CaMKⅡ磷酸化的影响,从而明确白芍提取物治疗肝气郁结证的分子作用靶点。方法:利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制备PMS肝...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白芍提取物对PMS肝气郁证大鼠下丘脑Cav1.2钙通道关键蛋白CACNA1C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中CaM、BDNF蛋白表达和对CaMKⅡ磷酸化的影响,从而明确白芍提取物治疗肝气郁结证的分子作用靶点。方法:利用慢性束缚应激法制备PMS肝气郁证大鼠模型,使用白芍提取物进行药物干预。模型制备成功后检测下丘脑CACNA1C蛋白表达,以及下游信号通路中CaM、BDNF蛋白表达和CaMKⅡ的磷酸化水平。离体培养海马原代神经元,通过KCl激活L型钙通道,检测白芍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单体芍药苷对细胞内钙超载的影响。结果:PMS肝气郁证大鼠下丘脑CACNA1C蛋白表达增加,CaMKⅡ磷酸化水平提高,BDNF表达减少,说明白芍提取物可显著改善上述蛋白表达异常的现象,抑制KCl激活的L型钙通道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结论:白芍提取物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内Cav1.2,抑制其下游CaM/CaMKⅡ信号通路的活化发挥治疗PMS肝气郁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肝气郁证 白芍提取物 L型钙通道α1C亚基基因 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Ⅱ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