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晶体硅电池表面钝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杜文龙 刘永生 +5 位作者 司晓东 雷伟 徐娟 郭保智 林佳 彭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3-618,共6页
随着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硅片的厚度不断降低,电池表面钝化对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表面钝化膜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以及几种晶体硅电池表面钝化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氢化非... 随着晶体硅太阳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硅片的厚度不断降低,电池表面钝化对提高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表面钝化膜在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以及几种晶体硅电池表面钝化方法,包括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氢化非晶硅、热氧化法、原子层沉积法以及叠层钝化,并分别介绍了它们在应用上的优缺点。分析了制备钝化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措施及发展趋势。表面钝化技术是提高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今后晶体硅电池表面钝化技术仍将是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电池 表面钝化 转化效率 钝化膜
下载PDF
镁锂合金表面防护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杨黎晖 李言涛 +2 位作者 蔡国伟 侯保荣 黄彦良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02-305,共4页
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镁锂合金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转化、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气相沉积、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热压技术、热喷涂和电泳涂装等。建议针对膜层缺陷和基体特性开发新工艺,并与有机疏水膜结合,或开发多种复... 综述了近5年来国内外镁锂合金表面防护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转化、阳极氧化、电镀、化学镀、气相沉积、有机–无机杂化涂层、热压技术、热喷涂和电泳涂装等。建议针对膜层缺陷和基体特性开发新工艺,并与有机疏水膜结合,或开发多种复合转化膜防护工艺,以发挥各种化学转化膜的优势,从而增强镁锂合金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锂合金 腐蚀防护 表面处理 镀覆 转化膜 涂层 气相沉积
原文传递
建筑铝型材表面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卫元 张大鹏 张学建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66-2368,共3页
对建筑6063铝合金型材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采用SEM、电化学性能测试、XRD等方法,研究了单宁酸浓度对表面转化膜形貌、物相组成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宁酸浓度为6 g/L时,6063合金表面可以得到均匀、致密、耐腐蚀性优良的转化... 对建筑6063铝合金型材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采用SEM、电化学性能测试、XRD等方法,研究了单宁酸浓度对表面转化膜形貌、物相组成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宁酸浓度为6 g/L时,6063合金表面可以得到均匀、致密、耐腐蚀性优良的转化膜;6063合金表面转化膜的附着力为0级;转化膜中主要含有Al、Na3Al F6和Al2O3·3H2O相,并没有发现含Zr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3合金 表面转化膜 工艺 性能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硅烷转化膜与阳极氧化膜的协同防护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汪紫薇 周勇 +3 位作者 陈钇江 卢向雨 熊金平 闫福安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前对镁合金进行硅烷处理后再制备阳极氧化膜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探讨了镁合金表面硅烷化预处理所制备硅烷转化膜与阳极氧化后处理所制备阳极氧化膜的协同防护性能。在AZ91D镁合金表面首先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制备内层的硅烷转化膜,接... 目前对镁合金进行硅烷处理后再制备阳极氧化膜的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探讨了镁合金表面硅烷化预处理所制备硅烷转化膜与阳极氧化后处理所制备阳极氧化膜的协同防护性能。在AZ91D镁合金表面首先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制备内层的硅烷转化膜,接着进行阳极氧化后处理再制备外层的阳极氧化膜,最后采用KMnO4点滴试验、NaCl盐水浸泡试验、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评价并比较了硅烷转化/阳极氧化复合膜、单一硅烷转化膜和单一阳极氧化膜对镁合金基体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与只经硅烷化处理的镁合金(表面附着单一硅烷转化膜)和只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镁合金(表面附着单一阳极氧化膜)相比,经过硅烷化预处理和阳极氧化后处理的镁合金(表面附着硅烷转化/阳极氧化复合膜)的点滴液变色时间(tdrop)最长、腐蚀速率(vloss)和腐蚀电流密度(Jcorr)最小、自腐蚀电位(Ecorr)最正、膜层电阻(Rc)最大。对镁合金表面先进行硅烷化预处理再进行阳极氧化后处理使得镁合金的耐蚀性得以进一步提高,这主要归因于硅烷转化膜和阳极氧化膜的协同防护对腐蚀历程中扩散过程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表面处理 硅烷转化膜 阳极氧化膜 协同防护性能
下载PDF
硅酸钠溶液的模数对Zn-5%Al镀层上硅酸盐转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许璐 车淳山 +2 位作者 孔纲 王彦启 曹祖军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07-615,共9页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经不同模数(SiO_2:Na_2O=2.0,3.0,3.5,4.0,4.5)硅酸钠溶液处理的热浸Zn-5%Al镀层表面硅酸盐转化膜的形貌和结构,并根据电化学...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经不同模数(SiO_2:Na_2O=2.0,3.0,3.5,4.0,4.5)硅酸钠溶液处理的热浸Zn-5%Al镀层表面硅酸盐转化膜的形貌和结构,并根据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研究了膜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的热浸镀Zn-5%Al试样相比,钝化后的试样耐蚀性有较大的提高,且模数为4.0时的膜层透明,表面均匀平整,膜层阻抗达到204.22 kΩ·cm^2,耐蚀性最高;而模数为2.0时的膜层表面有较多的裂纹,耐蚀性最低。硅酸盐转化膜主要由硅酸锌、铝硅酸盐和二氧化硅、铝氧化物/氢氧化物、锌氧化物/氢氧化物组成,根据膜层分析对Zn-5%Al镀层硅酸盐转化膜的成膜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与界面 热浸镀Zn-5%Al 转化膜 硅酸盐 耐蚀性能
原文传递
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润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旭晖 司海娟 +3 位作者 胡庆华 柏海燕 吴忠军 夏道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9年第3期28-32,共5页
研究了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前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情况,并从表面形貌、粘附功以及表面化学元素及其化学状态方面分析了采用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技术提高材料润湿性能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能显... 研究了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前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情况,并从表面形貌、粘附功以及表面化学元素及其化学状态方面分析了采用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技术提高材料润湿性能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表面转化膜工艺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的润湿性能显著提高;不锈钢表面转化膜润湿性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5℃,时间8 min;随着在空气中放置时间的延长,不锈钢表面转化膜的润湿性能呈下降趋势,但最终达到稳定,与供货态相比,稳定后不锈钢表面转化膜的润湿性能提高了至少1倍。SEM、粘附功以及XPS分析结果显示,经表面转化膜处理后,不锈钢表面粗糙度增加,蒸馏水在材料表面的粘附功增大,材料表面Cr2O3和Cr(OH)3等含氧极性基团大幅增加,表面有机物得到一定程度的清除,这是不锈钢表面润湿性显著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表面转化膜 润湿性能 表面形貌 粘附功 表面结构
下载PDF
铝合金稀土转化膜碱性成膜工艺T3/T7的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李久青 田虹 卢翠英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8-102,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出了最佳成膜工艺T3/T7,利用线性极化、极化曲线测试、中性盐雾实验等对该工艺形成的膜层耐蚀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表面膜层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在NaCl水溶液中的全面腐蚀速度可降低10~2...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得出了最佳成膜工艺T3/T7,利用线性极化、极化曲线测试、中性盐雾实验等对该工艺形成的膜层耐蚀性进行了研究,并对表面膜层的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结果表明:在NaCl水溶液中的全面腐蚀速度可降低10~20倍,可通过504h的中性盐雾试验;经该工艺处理后铝合金腐蚀的阴阳极过程都受到明显阻滞,且自然腐蚀电位负移,点蚀电位相对于自然腐蚀电位明显正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处理 稀土转化膜 耐蚀性
下载PDF
Facile and robust strategy to antireflective photo-curing coating through self-wrinkling 被引量:3
8
作者 Honghao Hou Yanchang Gan +1 位作者 Xuesong Jiang Jie Yin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147-2150,共4页
We reported a facile and bio-inspired strategy for obtaining antireflective (AR) coating through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wrinkling. Upon irradiation of light, the complex wrinkle micro-patterns with different mo... We reported a facile and bio-inspired strategy for obtaining antireflective (AR) coating through polymerization-induced self-wrinkling. Upon irradiation of light, the complex wrinkle micro-pattern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generated spontaneously on the surface of coating during photo-cross- linking, which enables the photo-curing coating can decrease reflection. The resulting photo-curing coating exhibits a high transmittance over 90% and low reflection below 5% ~ 8%, with an efficiency anti- reflection of 4% ~ 7%; compared to the flat blank coating.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these AR coatings with wrinkles pattern to encapsulate the thin film solar cells results in appreciable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more than 4% ~ 8%, which benefits from the decrease of the light reflection and increase of optical paths in the photoactive layer by the introduction of wrinkling pattern. Furthermore, the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of the solar cells are more obvious, with a remarkable increase of 8.5%, at oblique light incident angle than that with vertical light incident ang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reflective coating Photo-curing Self- wrinkling surface pattern Thin film solar cell Enhance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原文传递
Preparation &Mic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of Non-Chrome Chemical Conversion Film in Aluminum Surface
9
作者 Zemin Chen Pin Lu +1 位作者 Jianzhong Xu Yanzun Yang 《Advances in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2013年第1期7-9,共3页
A chromium-f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uminum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Add zirconium ions and cerium ions to the treatment solution, bes... A chromium-fre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uminum surface treatment technology was developed by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 large number of experiments. Add zirconium ions and cerium ions to the treatment solution, besides adding fluoride, aluminum and hydrogen peroxide, etc. According to the orthogonal test obtained a non-chromate film-formation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luminum. Th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including SEM, XPS and XRD were applied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phas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phosphate film, then discussed the film-forming reaction mechanism. Results showed that chemical conversion film formed on the aluminum surface was uniform, compact and stronger anti-corrosion coul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more toxic chromate conversion fil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Chrome Chemical conversion film MICROSCOPIC CHARACTERIZATION Aluminum surface
下载PDF
论汽车变速器铝合金壳体与零部件的表面防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健 史晓龙 《汽车实用技术》 2018年第13期179-180,共2页
铝合金壳体和零部件的自身优点是比重小、可加工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导电导热能力强,但其自身形成的氧化膜很难抵抗应用环境的腐蚀,必须通过合理的表面处理方法来提高其耐蚀性能。因此,研究铝合金的防腐性能具有重要意思,文章将介绍几... 铝合金壳体和零部件的自身优点是比重小、可加工性好、力学性能优异、导电导热能力强,但其自身形成的氧化膜很难抵抗应用环境的腐蚀,必须通过合理的表面处理方法来提高其耐蚀性能。因此,研究铝合金的防腐性能具有重要意思,文章将介绍几种提高铝合金耐蚀性的表面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法 铝合金表面处理 涂层处理 防腐涂料 熔覆法 稀土转化膜
下载PDF
钢铁表面硅锰钼系化学转化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巧云 陈泽民 李天姿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1-9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硅锰钼系转化膜的新工艺,获得性能优良的膜层。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工艺条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成膜过程,采用盐雾实验检验膜层的耐蚀性能,采用划格法测试附着力,采用测厚仪测量膜厚,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 目的通过研究硅锰钼系转化膜的新工艺,获得性能优良的膜层。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工艺条件,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成膜过程,采用盐雾实验检验膜层的耐蚀性能,采用划格法测试附着力,采用测厚仪测量膜厚,使用扫描电镜观察试样的表面形貌。结果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磷酸二氢锰2.0 g/L,钼酸钠4 g/L,单宁酸0.4 g/L,氟化钠1.6 g/L,氟硅酸3 m L/L,p H=5,成膜时间8 min。所得转化膜均匀,呈非晶态,平均厚度为2.0μm,与基体的附着力达到0级。结论硅锰钼系转化膜的制备工艺中无促进剂亚硝酸钠,所得转化膜的厚度、耐腐蚀性及附着力能满足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表面 硅锰钼系转化膜 耐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