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患子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34
1
作者 张敏杰 刘佩茹 +1 位作者 赵俊滋 方怀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3年第4期76-79,共4页
从无患子中提取出天然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中含有萜类甾体皂甙及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油酸、油脂等。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清洗及日用化妆品等。同时也可充分利用中国的特产资... 从无患子中提取出天然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中含有萜类甾体皂甙及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油酸、油脂等。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天然表面活性物质,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农药、清洗及日用化妆品等。同时也可充分利用中国的特产资源,保护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患子 提取 开发
下载PDF
桉柠蒎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辅助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阮奕劲 曾薇 +3 位作者 朱怀文 薛远琼 肖富新 蔡卓 《今日药学》 CAS 2012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研究黏液溶解性祛痰药桉柠蒎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围手术期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131例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实验组68人、对照组63人2,组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术前5 d开始... 目的研究黏液溶解性祛痰药桉柠蒎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围手术期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131例接受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分为实验组68人、对照组63人2,组均接受相同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常规处理,实验组在术前5 d开始服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持续至术后4周。分别于术前、术后第7、14、212、8 d对患者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鼻腔黏膜恢复状况、鼻腔分泌物减少及中耳炎伴随症状的缓解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桉柠蒎的使用可以明显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加快愈合,提高疗效。结论桉柠蒎在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围手术期治疗中能明显改善鼻部症状,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为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治疗提供新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柠蒎 功能性内窥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 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溶剂气浮法分离机理的基础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任欣 陈卫国 朱锡海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23-28,共6页
研究了待分离物呈表面活性物系(甲基橙-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呈疏水性物系(铜-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镍-丁二酮肟)的溶剂气浮变化规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分离效率的高低与有机相和气浮分离物相互作用的强... 研究了待分离物呈表面活性物系(甲基橙-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十六烷基氯化吡啶)和呈疏水性物系(铜-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镍-丁二酮肟)的溶剂气浮变化规律.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分离效率的高低与有机相和气浮分离物相互作用的强弱不相关.在所研究的溶剂气浮体系中,气泡吸附单元是决定分离效率的关键.总的溶剂气浮过程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其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可作为衡量溶剂气浮过程分离效率的特征参数.表观活化能取决于待分离物质的表面活性,可借用疏水平衡值HLP来反映.表观活化能愈小,其待分离物质的表面活性愈高(HLP值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气浮法 废水处理 分离 表面活性剂 气浮分离
下载PDF
桑杏汤对温燥模型小鼠肺呼吸膜超微结构、表面活性物质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丁建中 倪圣 +2 位作者 张六通 黄江荣 肖长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桑杏汤"生津润燥"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110只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温燥模型组、温燥阴性治疗组和桑杏汤低、高剂量组,每组22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建立温燥小鼠模型。造模6天后桑杏汤低... 目的探讨桑杏汤"生津润燥"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110只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温燥模型组、温燥阴性治疗组和桑杏汤低、高剂量组,每组22只。采用"温度-相对湿度-风"综合条件建立温燥小鼠模型。造模6天后桑杏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桑杏汤0.009、0.018 g/(kg·d)灌胃,常温常湿组、温燥阴性治疗照组用等量无菌生理盐水灌胃,连续6天。观察各组小鼠气道与肺组织学变化并观察左肺中叶超微结构,检测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5)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黏多糖、无机磷、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a1-抗胰蛋白酶(a1-AT)、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结果与常温常湿组比较,温燥模型组小鼠气管及肺组织病理及超微组织均出现损伤,呼吸膜增厚,肺泡灌洗液黏多糖、无机磷、IL-10水平降低,PAF水平增高,AQP5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或P<0.01)。与温燥模型组比较,桑杏汤低剂量组小鼠气管上皮化生、纤毛缺损与黏膜腺体化生减轻,呼吸膜平均厚度降低,肺泡灌洗液黏多糖、无机磷、a1-AT、IL-10水平增高但NE、PAF水平下降,肺组织AQP5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桑杏汤"生津"可能与增加气道液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上调AQP5基因表达相关,"润燥"可能是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以改善气道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燥 桑杏汤 生津润燥 呼吸膜 表面活性物质 炎性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无皂乳液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方泓钊 侯有军 +2 位作者 梁天祥 范奇峰 蔡婵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18,共4页
简单阐述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定义及其常见的聚合方法,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在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CRP)领域中的应用,对其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领域和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领域的应用机理进行阐述。简要分析了提高乳液... 简单阐述了无皂乳液聚合的定义及其常见的聚合方法,介绍了无皂乳液聚合方法在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CRP)领域中的应用,对其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领域和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领域的应用机理进行阐述。简要分析了提高乳液稳定性的方法,最后结合无皂乳液聚合技术的应用进展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表面活性剂 稳定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双效工程菌BBb对炼化油泥中总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小梅 孔萌 +3 位作者 邢献杰 姜巧 彭明国 张文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55-2264,共10页
从大庆油田的含油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既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又能降解总石油烃(TPH)的菌株(命名为双效工程菌BBb),并将其应用于炼化油泥的降解试验,考察了pH、盐度和接菌量对菌株降解TPH的影响。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扫描电镜表征和16S rDNA鉴定... 从大庆油田的含油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既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又能降解总石油烃(TPH)的菌株(命名为双效工程菌BBb),并将其应用于炼化油泥的降解试验,考察了pH、盐度和接菌量对菌株降解TPH的影响。通过生理生化特性、扫描电镜表征和16S rDNA鉴定,确认菌株BBb呈卵圆形,为革兰氏阳性菌,属于芽孢杆菌。当pH=5、盐度为1.66%、接菌量为3%时,菌株对TPH的降解效果最佳,TPH含量由193.00 g·kg^(−1)被降解至49.18 g·kg^(−1),降解率为74.52%,降解速率为0.0959 d^(−1);BBb菌降解TPH遵循准一级动力学方程Ct=193e−0.0959t;在BBb菌降解炼化油泥过程中,菌株BBb分泌表面活性物质(LAS)浓度由初始的0 mg·L^(−1)增加至6.86 mg·L^(−1),油泥中的TPH被同步降解了143.82 g·kg^(−1)、降解率提高了67.52%,表明BBb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提升了对炼化油泥的破乳,促进了对TPH的摄取,提高了对TPH的降解。在温度30—35℃、pH=5、盐度1.66%、接菌量3%、发酵15 d的试验条件下,BBb菌对C10—C14、C16—C28、C30—C40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38%、66%、27%;初步推测TPH分子被BBb菌摄取、吸收,部分高碳链烷烃被BBb分解为较低碳链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效工程菌(BBb) 总石油烃(TPH) 16S rDNA 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化研究进展
7
作者 方旭东 燕永利 +2 位作者 刘江波 严阿勇 贺炳成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8-707,共10页
油水混相泡沫是一种特殊的泡沫体系,由于其在化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对其稳定化机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了影响油水混相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物质、油相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以探究其对... 油水混相泡沫是一种特殊的泡沫体系,由于其在化工、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对其稳定化机制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了影响油水混相泡沫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表面活性物质、油相以及一些其他因素,以探究其对泡沫的发泡性能和稳定性的作用机制,并着重论述了油相的种类、含量对泡沫稳定化的影响,最后探究了温度、矿化度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或者油相的耦合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文章还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利用新型材料和纳米颗粒技术开发更有效的泡沫稳定化方法,对于深入理解油水混相泡沫的稳定化机制、优化泡沫性能、开发新的应用和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混相泡沫 表面活性物质 油相 温度 矿化度 稳定化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满喜 罗建海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将咽鼓管咽口非机械阻塞 82例分成对照组 4 0例 (45耳 )和治疗组 4 2例 (49耳 ) ,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 ,1%麻黄碱滴鼻及口服抗生素等治疗 ...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 ,并就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 :将咽鼓管咽口非机械阻塞 82例分成对照组 4 0例 (45耳 )和治疗组 4 2例 (49耳 ) ,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咽鼓管吹张 ,1%麻黄碱滴鼻及口服抗生素等治疗 ;治疗组上述治疗加服盐酸氨溴索 ,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经 χ2 检验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盐酸氨溴索具有刺激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 ,降低咽鼓管开放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观察 治疗 盐酸氨溴索 中耳炎 咽鼓管 表面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上海南汇周浦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化学除磷工艺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智勇 周强华 +1 位作者 马顺君 刘勇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104-106,111,共4页
针对上海南汇周浦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后置除磷系统絮体沉降性差而影响除磷效率、磷化废水冲击等问题开展化学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步化学除磷方式较后置化学除磷方式受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小,通过新增同步除磷设施,可根据同步、后置... 针对上海南汇周浦水质净化有限公司后置除磷系统絮体沉降性差而影响除磷效率、磷化废水冲击等问题开展化学除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同步化学除磷方式较后置化学除磷方式受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小,通过新增同步除磷设施,可根据同步、后置除磷的投加系数β,选择性开启同步、后置除磷装置,除磷药剂投加量降低了33%;同时强化该厂纳管范围内磷化废水预处理及排放的监管,降低进水总磷负荷,确保出水总磷浓度稳定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除磷 后置除磷 沉降性 表面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非水溶液)干洗洗涤剂的研制
10
作者 余红霞 彭卫勇 《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50-51,共2页
研制了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主的(非水溶液)干洗洗涤剂,通过比较、测试,证明该干洗剂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和较理想的色泽外观及安全性能。
关键词 干洗剂 表面活性剂 去污力 性能测试 去污能力 安全性能 非水溶液干洗洗涤剂
下载PDF
凤眼莲水溶性表面活性提取物的鉴定及应用
11
作者 杨茹 吴佳 +2 位作者 陆瑶 冯霞 罗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79,388,共7页
采用溶剂超声萃取法提取凤眼莲中水溶性表面活性物质,借助化学反应、HPLC、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提取物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考察提取物的表面活性、p H敏感性及复配应用性能。结果表明,60%甲醇/水超声提取凤眼莲水溶性表面活性物质... 采用溶剂超声萃取法提取凤眼莲中水溶性表面活性物质,借助化学反应、HPLC、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提取物活性成分进行鉴定分析,并考察提取物的表面活性、p H敏感性及复配应用性能。结果表明,60%甲醇/水超声提取凤眼莲水溶性表面活性物质的类型主要为非离子和阴离子,分别为多糖和有机酸;提取物具备良好的表面活性和乳化性能,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1∶1复配时,协同作用较强,但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起泡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表面活性物质 提取 鉴定 性能 复配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12
作者 曹岚 庄承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3276-3278,共3页
目的:观察及分析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临床资料,救治方式为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37例为观察组和传统面罩通... 目的:观察及分析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分析66例患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临床资料,救治方式为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37例为观察组和传统面罩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29例为对照组,对于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方面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大多数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血气分析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可以有效起到治疗作用,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持续正压通气的方式与传统的联合面罩通气相比较,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气道持续正压通气 面罩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符晓虹 轩妍 钟丽花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5期880-883,共4页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肺出血(NPH)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90例肺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前两组患儿Pa O_2、Pa C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后6h两组患儿Pa O_2、Pa CO_2水平均较通气前明显改善(P<0.05),通气后24h则较通气后6h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儿通气后各时间段Pa O_2、Pa CO_2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儿通气时间、肺出血停止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患儿血气指标,提高临床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肺出血
下载PDF
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婕 谷献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5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8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的58例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的患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肺出血新生儿中,存活38例(65.5%),死亡11例(18.9%),放弃治疗9例(15.5%)。存活新生儿平均机械通气治疗时间71 h(最短21 h,最长128 h)。结论:以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的综合治疗是胎粪吸入综合征并发新生儿肺出血的主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机械通气
下载PDF
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庆海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94-496,5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的关系,为小儿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67例急性肺损伤患儿(急性肺损伤组)的入院当日及入院1 d、3 d、5 d、7 d与14 d的血清S... 目的探讨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的关系,为小儿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67例急性肺损伤患儿(急性肺损伤组)的入院当日及入院1 d、3 d、5 d、7 d与14 d的血清SP-D水平,同时对急性肺损伤患儿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ALI不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组与ALI伴有MOF组;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入院当日血清SPD:急性肺损伤组血清SP-D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LI不伴有MOF组与ALI伴有MOF组血清中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血清中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动态血清SP-D:急性肺损伤患儿血清SP-D 5d达峰后降低;急性肺损伤评分入院1 d达峰后降低。不同病情程度与不同预后患儿的患儿入院当日血清SP-D与急性肺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患儿入院不同时间段血清SP-D与急性肺损伤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后患儿血清SP-D水平升高,SP-D的升高程度可以反映早期肺损伤的程度,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儿童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儿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表面活性蛋白-A与肺损伤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雷芳 张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的表面活性蛋白(SP)-D、SP-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L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足医院接诊的65例急性肺损伤儿童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伴有脏器功能衰竭3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的表面活性蛋白(SP)-D、SP-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L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足医院接诊的65例急性肺损伤儿童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伴有脏器功能衰竭34例,无脏器功能衰竭31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5例儿童作为体检组。分析血清SP-D、SP-A、LIS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SP-D、LIS评分显著高于体检组,SP-A水平显著低于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脏器功能衰竭患儿SP-D、LIS水平显著高于无脏器功能衰竭患儿,SP-A水平显著低于无脏器功能衰竭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LIS作为因变量,将血清SP-D、SP-A分别作为自变量,SP-D和LIS均呈正相关(r=0.709,P<0.05),SP-A和LIS呈负相关(r=-0.828,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患儿的SP-D、SP-A与LIS的表达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SP-D和LIS均呈正相关,SP-A和LIS呈负相关,可为靶向药物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下载PDF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晓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3期340-342,共3页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43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 目的 观察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3年5月采取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43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79.07%,死亡率9.30%;治疗24 h后,Pa02、PC02、PaOJFi02、pH、R及HR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佐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急性呼吸衰竭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童燕梅 邓莉 王章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肺出血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肺出血患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肾上腺素;观察组气管内注入血凝酶、猪肺磷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48h肺出血面积、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12、24、48h与治疗前肺出血面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48h肺出血面积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出血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4.31%(43/51),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3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显著减少肺出血面积,缩短肺出血持续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出血 机械通气 肺表面活性物质 婴儿
下载PDF
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婕华 肖小冰 王卿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58-60,77,共4页
目的对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N... 目的对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NCPAP治疗,观察组行INSURE技术(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联合NCPAP治疗,并将两组新生儿经治疗的24h动脉血气指标,OI(氧合指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后24h的Pa O2为(102.25±8.36)mm Hg,Pa CO2为(40.97±2.59)mm Hg,OI为(3.42±1.0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为(17.85±3.17)d,住院费用为(33587.16±5214.14)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窘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病情康复,在基层医院缺乏有创呼吸机的条件下,是有效、易获得的抢救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PAP INSUR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改良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透明膜病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鞠秀明 刘昕鑫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11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取改良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取改良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采取不同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气管内滴入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