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生态文明的生态教育主客体困境分析与路径探寻 被引量:14
1
作者 廖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09-213,共5页
为弥补国内外生态教育研究中的缺陷,构建了涵盖主客体的生态教育体系,并根据供需均衡原理分析了生态教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揭示其实施困境,由此提出了相应解决路径,为实施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参考依据。首先,架构了包括... 为弥补国内外生态教育研究中的缺陷,构建了涵盖主客体的生态教育体系,并根据供需均衡原理分析了生态教育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揭示其实施困境,由此提出了相应解决路径,为实施生态教育、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参考依据。首先,架构了包括内涵、目的、主客体、方式、方法等的生态教育体系。然后,根据供需均衡原理着重分析了生态教育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以揭示生态教育的实施困境,研究表明,政府存在体制掣肘、高校存在学科壁垒、社会存在市场倾向、家庭存在重德智轻生态、媒体存在舆论浅信息散、公众存在路径依赖的困境。最后,提出了政府要重视、高校要主导、社会要拓展、家庭要辅助、媒体要引领、公众要参与的生态教育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教育 困境与路径 主客体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有效教学的法则与证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小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7,共4页
有效教学理论近年引进我国之后,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在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应用该理论和科学地评价、证验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效果,必须... 有效教学理论近年引进我国之后,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但在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理论的内涵和如何根据具体的教学环境应用该理论和科学地评价、证验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上,仍然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效果,必须在主客体的联系中确立,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呈现,有效的要义在于教与学都符合法则;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应用,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城乡客观条件的差别出发,灵活创新;对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和证验,必须以教学实践的客观过程及其后果实事为依据;当前亟须尽快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有效教学目标,建立系统的支持有效教学评价的法则,推动教学质量真正有效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 主客体 法则 验证
下载PDF
生态旅游中实现游客幸福感的主客体契合模式——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孙琨 唐承财 侯兵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4-139,共16页
让游客在生态旅游中获得幸福感是国家公园创造社会福祉的重要途径,相应幸福感受主客体因素共同影响。文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通过质性分析识别生态旅游客体条件及主体体验内容;调查评价旅游主体获得的快乐及实现幸福感;通过比较... 让游客在生态旅游中获得幸福感是国家公园创造社会福祉的重要途径,相应幸福感受主客体因素共同影响。文章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为研究区,通过质性分析识别生态旅游客体条件及主体体验内容;调查评价旅游主体获得的快乐及实现幸福感;通过比较分析、普通最小二乘与分位数回归,分析主体对客体体验特征、各种体验感受对其快乐幸福感、实现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体对客体接触与了解、在客体中沉浸与享受是其游中幸福感最主要来源,而研究区客体内容丰富且变换性强,需主体以积极主动的方式进行接触和感受,但大部分主体主动性不强,旅游体验与客体特征契合不够;不同主体在各种体验中的幸福感形成特征不同,但这些特征尚未被充分认知和关注,致使旅游客体配置方式与主体幸福感形成特征契合不够。主客体契合不充分对游客幸福感造成负影响。因此,运营者需实行互为优化参照的主客体契合模式,既根据客体特征调适优化主体体验,又根据主体幸福感形成特征进行客体优化配置,以提升生态旅游者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幸福感 主体与客体 钱江源国家公园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学主客体观 被引量:2
4
作者 龙泉明 邹建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7-94,共8页
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中国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探索 ,主要围绕“做诗与做人”、“完全融合”、“入”与“出”和“小我”与“大我”四个命题展开。本文试图从这些命题入手 ,厘... 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中国现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探索 ,主要围绕“做诗与做人”、“完全融合”、“入”与“出”和“小我”与“大我”四个命题展开。本文试图从这些命题入手 ,厘清中国现代诗学关于诗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独特内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客体 "完全融合"说 小我 大我 中国 现代诗学 诗歌创作 人格 诗人 主观精神
下载PDF
转换性形象:跨文化建构文学形象的理论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吉荣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5-29,共5页
转换性形象涉及文学史、文学评论及翻译文学中有关民族的、国家的"他形象"和"自我形象",在动态的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不采纳本质主义观点,也拒绝任何关于国家刻板印象的他者假定,真实描述"他形象"与"... 转换性形象涉及文学史、文学评论及翻译文学中有关民族的、国家的"他形象"和"自我形象",在动态的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不采纳本质主义观点,也拒绝任何关于国家刻板印象的他者假定,真实描述"他形象"与"自我形象"。该研究注意形象识别,并将转换性形象与文学翻译放在一个体系内加以考察,既研究文学翻译的行为方式与翻译策略对转换性形象的建构意义,也研究转换性形象对文学翻译结构与形态的潜在作用。该研究突出三个层面:主客体关系,形象转化方式,跨语言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性形象 主客体关系 转化方式 跨语言诉求
下载PDF
试论铁路警卫学若干基本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陆齐红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13-17,共5页
多年来,铁路警卫注重实际工作成效,无论是具体任务的组织部署,还是日常性基础工作建设,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大警卫任务的需求。然而,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至今铁路警卫实践缺少铁路警卫理论的指导与支持。为此,从... 多年来,铁路警卫注重实际工作成效,无论是具体任务的组织部署,还是日常性基础工作建设,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大警卫任务的需求。然而,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至今铁路警卫实践缺少铁路警卫理论的指导与支持。为此,从理论研究视角出发,解析铁路警卫的基本属性和状态,界定铁路警卫概念、任务及主客体间的关系,将有利于实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警卫 基本属性 主客体
下载PDF
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几点论述 被引量:1
7
作者 段明玉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56-58,共3页
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涵义以及关系,着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是施动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受动者,是客体。但在一定的... 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的涵义以及关系,着重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是施动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受动者,是客体。但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客体也会具有某些主体的特征。由于主客体关系的特殊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方面要提高主体的主体性认识,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主体的能力和发展层次。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需要注意以人为本、民主平等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和客体 问题
下载PDF
识解与分句主语和宾语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方子纯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56-160,共5页
认知句法的任务是描述与句法有关的内在语言知识系统,以至做到对语言知识的描写具有认知合理性。分句主语和宾语的选用不是语法的,也不是逻辑的,而是语义的,是言语主体不同认知结果在心理上的不同表征,因此是主体识解的认知问题。Langac... 认知句法的任务是描述与句法有关的内在语言知识系统,以至做到对语言知识的描写具有认知合理性。分句主语和宾语的选用不是语法的,也不是逻辑的,而是语义的,是言语主体不同认知结果在心理上的不同表征,因此是主体识解的认知问题。Langacker从详细度、辖域、背景期待、视角和突显五个方面论述了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语和宾语 认知语法 识解
下载PDF
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模态互动模式 被引量:62
9
作者 王炤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10年第6期14-19,共6页
本文以互动教学内涵和多模态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多模态互动。这种多模态互动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课堂呈现一种立体式的教学,有助于解决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高投入低效率等问题。
关键词 多媒体 英语写作 教学主客体 多模态互动
原文传递
“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与本土意义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晓虹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13,共9页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最初导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中国研究"经历了诸多观察视角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并因为现在越来越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跨界流动和分析问...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最初导源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中国研究"经历了诸多观察视角和研究范式的转换,并因为现在越来越迅猛的全球化浪潮和中国社会的巨大转型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跨界流动和分析问题的国际视野,赋予"中国研究"以主体多元化,并使得不同的研究主体,以及研究主体与行动主体之间有可能通过"视界融合"再造有关中国的新的认知模式;另一方面,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使得获自"中国研究"的本土经验资料,不仅有可能成为检验既有社会科学理论解释力的试金石,而且也可能成为解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问题、提出新理论的学术源泉。由此,"中国研究"的国际视野和本土意义,为催生一种主客体并置的多元范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研究 国际视野 本土意义 主客体并置 范式转换
原文传递
教育主客体关系论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欣祥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教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预成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生或形成的,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展、演变的。在这一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教... 教育主客体关系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功能关系。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预成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生或形成的,教育主客体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依一定的条件发展、演变的。在这一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教育主客体之间呈现出从初级水平向高一级水平变化的动态关系,而当教育主客体关系依一定条件达到某一水平状态时,如果条件不发生变化,教育主客体关系就相对静止地处于这一水平状态。教育主客体之间既存在着动态关系又存在着静态关系,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谁为教育主体,谁为教育客体,只能在他们所形成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水平中去认识和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主体 客体 教育者 受教育者 功能关系
下载PDF
基于创业主客体差异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 被引量:3
12
作者 薛勇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9期98-101,共4页
高校大学生创业主要有自主经营创业、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创业、利用专业知识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和科技园区孵化创业等几种模式。影响其创业模式选择存在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胜任力、创业资源和创业风险等因素,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 高校大学生创业主要有自主经营创业、创业计划竞赛项目创业、利用专业知识创业、大学生村官创业和科技园区孵化创业等几种模式。影响其创业模式选择存在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胜任力、创业资源和创业风险等因素,大学生创业者在选择创业模式时应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差异 创业模式 选择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从主客体关系角度看文学中人类信仰的发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培英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4期59-62,共4页
人类的信仰问题与生俱来,其植根于人类面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状况及对主体有限性的超越性想象,指向对终极意义的求索。作为“人学”的文学一直对此情有独钟,以最鲜活的生命方式描述和表达着人类信仰,寻找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支点,... 人类的信仰问题与生俱来,其植根于人类面对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状况及对主体有限性的超越性想象,指向对终极意义的求索。作为“人学”的文学一直对此情有独钟,以最鲜活的生命方式描述和表达着人类信仰,寻找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精神支点,而文论界对此鲜有论述。本文从此角度立论,提出伴随人类主客体关系的发展,文学中人类信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对神灵的信仰——对人类自身的信仰——信仰危机。反思这一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在当代寻找合理的意义建构方式,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体关系 信仰 文学 发展
下载PDF
高校“双向五进互动”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学校、教师、学生互为“主—客体”的视角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个松 《惠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13-117,122,共6页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通过分析在高校中运用互为"主-客体"的培养模式,包括对音乐教育哲学、课程设置观念、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培养标准评价等具体内容,结合"双向五进互动"的具体...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通过分析在高校中运用互为"主-客体"的培养模式,包括对音乐教育哲学、课程设置观念、教学方法创新以及培养标准评价等具体内容,结合"双向五进互动"的具体实施路径,探索我国高校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为“主-客体” 双向五进互动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依法治国进程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海萍 吕卓超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
基于法治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环境之所需,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之要求,更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之体现。本文从法治的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主体、客体、环境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高校思想... 基于法治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环境之所需,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之要求,更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内涵之体现。本文从法治的视角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主体、客体、环境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对策:第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管理能力培养;第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素质;第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育人功能,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管理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主体、客体与环境
下载PDF
可用性及其对技术人工物主客体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咏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39,共5页
可用性表征技术人工物在客观上与主体需求相符合程度,它经由三个阶段生成,促进技术人工物主客体的分化与联合。可用性以设计者的意向赋予人工物的潜在功能与使用者在操作中实际能发挥的功能两者间的比较为反馈,对技术人工物主客体互动... 可用性表征技术人工物在客观上与主体需求相符合程度,它经由三个阶段生成,促进技术人工物主客体的分化与联合。可用性以设计者的意向赋予人工物的潜在功能与使用者在操作中实际能发挥的功能两者间的比较为反馈,对技术人工物主客体互动关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用性 技术人工物 主客体关系 影响
原文传递
论学习手段作为教育要素的合理性
17
作者 李海芳 李德显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前,学界关于教育要素的各种典型分类中,鲜有将学习手段列入教育要素的。学习手段是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内化教育客体时所必须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学习手段作为沟通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和教育主体间交往的枢纽,在教育活动展开的... 目前,学界关于教育要素的各种典型分类中,鲜有将学习手段列入教育要素的。学习手段是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内化教育客体时所必须使用的工具、手段和方法。学习手段作为沟通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和教育主体间交往的枢纽,在教育活动展开的每一个阶段都不可或缺。学习手段作为教育要素是合理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创新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手段 教育要素 教育主客体对象化活动 教育主体间交往
下载PDF
浅析《淮南子》管理主客体关系思想
18
作者 王东 《商业经济》 2015年第5期43-44,74,共3页
管理活动本身是管理的主客体辩证关系的统一。《淮南子》中关于君臣的论述,十分详尽地描述了管理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即管理主体决定客体,客体服从和反作用于管理主体,违背了这种关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混乱。乘势、执术即管理主体凭借着... 管理活动本身是管理的主客体辩证关系的统一。《淮南子》中关于君臣的论述,十分详尽地描述了管理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即管理主体决定客体,客体服从和反作用于管理主体,违背了这种关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混乱。乘势、执术即管理主体凭借着上位的权势或掌握的对己有利的管理形势,去统帅驾御管理客体且管理方法得当,君臣异道的上下级分工原则即管理主体在具体管理活动中,应了解全局后再下结论。这三种管理方式是维持正常管理主客体关系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管理主客体 关系的定位
下载PDF
论教育"灰系统"中的素质教育
19
作者 石教兴 石义杰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以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为出发点,指出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般做法和存在的误区,论述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它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的融合;领导和教职工的主客体关系的融合;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 以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为出发点,指出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般做法和存在的误区,论述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各子系统之间的融合,它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主客体关系的融合;领导和教职工的主客体关系的融合;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继承和创新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灰系统 素质教育 主客体关系 融合
下载PDF
技术治理对现代国家治理基础的解构 被引量:64
20
作者 马卫红 耿旭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75,158,共9页
已有对技术治理热进行的冷思考不足以给我们更清晰的认识,难以回答如下基本问题:与技术治理密切相关的一组概念——数据、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含义、彼此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思考信息、技术与治理,技术是否适合与治... 已有对技术治理热进行的冷思考不足以给我们更清晰的认识,难以回答如下基本问题:与技术治理密切相关的一组概念——数据、信息、技术,到底是什么含义、彼此有什么关系,我们该如何在变化的社会中思考信息、技术与治理,技术是否适合与治理结合、怎么结合等。技术是一种把信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工具和知识系统,兼具目的意义和工具意义。技术与专门知识的匹配和融合是技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中国的技术治理应该作为现行运行机制的辅助手段,但现实中其工具意义被过度开发和利用,目的价值被弱化,可能存在的三大风险是专家权力过大导致极权、整体性治理危机以及反治理。技术的逆多元化、破坏规则却不能自动建立新规则的特点,进一步解构国家治理的多样性、公共性和回应性。欲改善技术治理现状,须重新认识国家社会的主客体关系,重构治理结构体系,注重公共价值和多元行动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治理 国家治理 多元化 主体客体 解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