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当代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 被引量:24
1
作者 蔡运龙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8-112,共5页
正如所有事物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地理学是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学科构成,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地理学对科学的贡献、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 正如所有事物都在时间中存在而有其历史一样,所有现象也在空间中存在而有其地理。地理学是认识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视角。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途径、学科构成,地理学的关键概念和研究核心,地理学对科学的贡献、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实践价值等方面,可以认识到当代地理学的性质及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研究对象 学科构成 关键概念 科学地位
下载PDF
城市居住区教育配套设施的建设标准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费彦 王世福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8-91,共4页
本文结合"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研究"成果部分,针对居住区教育设施,从设施分类、设置标准、服务规模、设置级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适当扩大中小学服务半径;以独立高中作为区域统筹协调的城市公共设施;... 本文结合"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研究"成果部分,针对居住区教育设施,从设施分类、设置标准、服务规模、设置级别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适当扩大中小学服务半径;以独立高中作为区域统筹协调的城市公共设施;鼓励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按照居住人口分级控制学校规模等规划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设置级别 千人指标 公共产品 建设主体
下载PDF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主体构成与研究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杨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7-110,共4页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主体构成应至少包括施训主体、受训主体和管理主体三者。施训主体研究应包括能力构成、心理构成和角色构成等方面。受训主体研究不仅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应该研究他们的实体差异。在市场化和正在逐步推广...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主体构成应至少包括施训主体、受训主体和管理主体三者。施训主体研究应包括能力构成、心理构成和角色构成等方面。受训主体研究不仅应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更应该研究他们的实体差异。在市场化和正在逐步推广的计算机辅助测试的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发挥管理主体的职能。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主体构成研究,有助于明确课程主体的角色与功能,推动测试员队伍建设,完善培训实践;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培训课程理论体系研究;有助于贯彻"文化兴国"的战略构想,将全民语言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 主体构成 意义
下载PDF
试论洗钱罪的构成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延宇 宁东升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34-38,共5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洗钱犯罪成为危害极其严重的国际性犯罪。近年来 ,此犯罪又在我国悄然兴起,给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造成极大危害。为适应打击洗钱犯罪的需要,我国新刑法增设了洗钱罪,但要准确地认定和惩治洗钱犯罪。
关键词 洗钱犯罪 犯罪构成特征 主体 客体
下载PDF
中国宪法意识特征探析
5
作者 朱行书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6-48,共3页
中国宪法意识具有外来性和非自觉性的历史特征。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缺乏性,党政权力意识的习惯固守性,是中国宪法意识主体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国宪法意识在国家政治法律意识中理应具有主导性地位,但是目前所处的地位却相当尴尬。
关键词 中国 宪法意识 法律特征 历史发展 权利意识
下载PDF
何谓主体,如何生成——与段德智《主体生成论》相关的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倪梁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段德智教授在其大作《主体生成论》中所讨论的"主体生成"充满了近代以来日益彰显的主体文化问题意识。中西文化的理论大视野中有八个层面,即"从基质到主体"、"主体与客体"、"从单数主体到复数主体&q... 段德智教授在其大作《主体生成论》中所讨论的"主体生成"充满了近代以来日益彰显的主体文化问题意识。中西文化的理论大视野中有八个层面,即"从基质到主体"、"主体与客体"、"从单数主体到复数主体"、"主体结构与主体生成"、"主体与自我"、"发生与逻辑"、"本性与习性"和"从横向反思到纵向反思",以此为参照对主体的纵向发生和横向结构作较为深入、较为系统的考察,论证和强调主体生成研究的基本可能在于:主体是作为意识的主体,生成是以缘起方式进行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生成 主体结构 主体生成
下载PDF
贪污罪主体的身份与共犯问题研究
7
作者 邓多文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首先采用通说的观点,认为贪污罪是"纯正身份犯",其身份特性为"国家工作人员"。然后对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即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 本文首先采用通说的观点,认为贪污罪是"纯正身份犯",其身份特性为"国家工作人员"。然后对学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即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分别利用各自的职务便利,共同将单位财物占为己有的如何定性进行了探讨。在分析"主犯决定论"、"分别定罪说"、"主要客体决定说"、"贪污罪说"的基础上,提出应当正确理解犯罪构成、共同犯罪的含义,将主观要件作为核心,在对上述人员定罪时,主要考虑主观上利用了谁的职务便利,如果是相互利用,则要考虑数罪并罚和想象竞合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贪污罪主体 问题研究 国家工作人员 共犯 职务便利 纯正身份犯 想象竞合犯 犯罪构成 正确理解 共同犯罪 主观要件 数罪并罚 利用 决定论 单位 定罪 定性 财物 主犯 客体 作为
下载PDF
符号学视野下图像广告的意识形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黄林敏 《宜春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94-96,共3页
在一个遍布着图像广告的消费时代里,被图像的表层意义"迷惑"的消费者容易忽视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导致非理性消费。在符号学视野下,路易斯.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和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理论在解读隐藏在图像... 在一个遍布着图像广告的消费时代里,被图像的表层意义"迷惑"的消费者容易忽视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导致非理性消费。在符号学视野下,路易斯.阿尔都塞的主体建构理论和罗兰.巴尔特的神话理论在解读隐藏在图像广告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中,尤其是人物符号的意义生成和环境符号的创设方面,可以为受众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图像广告时提供一个批判性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 图像广告 意识形态 主体建构 神话理论
下载PDF
试析《土生子》主人公别格的心理构建——兼谈拉康的三界说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苏冬凉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96-99,118,共5页
文章主要运用拉康的三界说理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分析美国黑人小说《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主体建构,集中探讨别格世界里想象界与象征界的相互作用。别格认同美国的主流文化,而这种认同对其心理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的象... 文章主要运用拉康的三界说理论,即想象界、象征界和现实界,分析美国黑人小说《土生子》中主人公别格的主体建构,集中探讨别格世界里想象界与象征界的相互作用。别格认同美国的主流文化,而这种认同对其心理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的象征界则通过强加各种限制、"阉割"了别格,使其成为美国社会的分裂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界说 心理建构 分裂主体
下载PDF
探索公共建筑室内设计中母题、构成手法运用——福州海关办公大楼室内设计方案构思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猛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47-250,共4页
以福州海关办公大楼室内设计为实例,探索母题设计手法和构成设计手法在室内方案造型构思中的作用,以创造具有统一感和新颖性的现代化办公空间。
关键词 室内设计 母题 构成
下载PDF
论主体与时尚之间的交互构造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亚娟 《艺术探索》 2018年第1期99-106,共8页
时尚的本质是永恒的变化和更新。时尚在变化和更新中具有了生命力,也具有了构造主体的能力。主体与时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蕴含、相互奠基的关系。时尚在技术的支撑和帮助下,从文化和审美两个方面帮助生命主体远离平庸,克服焦虑感,赋... 时尚的本质是永恒的变化和更新。时尚在变化和更新中具有了生命力,也具有了构造主体的能力。主体与时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蕴含、相互奠基的关系。时尚在技术的支撑和帮助下,从文化和审美两个方面帮助生命主体远离平庸,克服焦虑感,赋予生命主体以充满自信的外在气质和精神风貌;同时,生命主体则以其内在的生命力滋养时尚、支撑时尚,赋予时尚以生命和存在的意义。时尚的"生命"就是时尚从诞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生命主体的设计、生产、营销、认同、追逐以及最后的遗弃。过程性、阶段性和差异性是时尚与主体之间交互构造的基本特征。时尚主体的诞生是时尚与主体交互构造的结果,其动力来自于主体意向性、主体间性及其超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时尚 交互构造 主体间性
下载PDF
From Assessment to Design:What Is Really Needed in Technology Accompaniment to Achieve Subject Constitution?
12
作者 JIA Lumeng HUNG Chi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20年第1期73-92,共20页
Based on the argument that technologies mediate human experience and praxis,the idea of technology accompaniment 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approach to developing human-tech relations.In light of this idea,this paper ar... Based on the argument that technologies mediate human experience and praxis,the idea of technology accompaniment has been suggested as an approach to developing human-tech relations.In light of this idea,this paper argues,firstly,that when technologies inevitably have moral relevance in influencing human perceptions and actions,the constitution of a moral subject has much to do with shaping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deliberately and creatively.While there is not always a direct connection between what humans know and what humans do,technological mediation can help to strengthen people’s motivation to do the right thing.Subsequently,we examine two approaches that have often been suggested for realizing subject-constitution-with-technology:one is Technology Assessment,and the other is Mediation Design.Although the former can equip people with knowledge about technological mediation,it is relatively weak when it comes to directly producing moral behavior.In contrast,the latter not only exerts a more direct impact on user behavior but may also improve people’s moral knowledge.Nonetheless,both approaches face the general challenge of moral education.As moral knowledge does not guarantee moral behavior,knowing facts and theories about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may not lead to subject constitution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tech relationship.To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an extension of the latter approach is proposed.The design of meta-mediation has great potential to shift users' attention to theaforementioned mediating effect of technology-in-use and, thereby, users’subject constitution can be enab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ical MEDIATION TECHNOLOGY ACCOMPANIMENT subject constitution Knowing-doing gap meta-mediation DESIGN
原文传递
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武东海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7-45,共9页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民族未来与千万家庭的福祉,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开展,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方针与政策,来指导和监督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以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初衷。运用文献综述与归纳演绎等方法,以...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系民族未来与千万家庭的福祉,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开展,陆续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方针与政策,来指导和监督政策的执行与落实,以实现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初衷。运用文献综述与归纳演绎等方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为研究对象,以政策主体的研究视角为切入点,从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主体与政策执行主体3个维度展开。研究发现,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的阻滞来源于政策制定主体的认知理念误区、政策协同的体制机制障碍与政策执行程序局限等深层原因。以新公共管理与协同理论为指导,提出,提升政策制定主体的协同观念,培育目标性共识;制定政策协同框架,完善结构性规划;执行主体以PDCA管理程序为借鉴,实现程序性操作等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的策略。探寻实现其政策协同的运行机制,厘定各主体的权责与相互关系,以更好发挥政策协同的效能,从而助益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健康监测 政策协同 政策主体 青少年 运行机制 体质健康促进
原文传递
宪法宣誓、人民主权与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国旺 《环球法律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35,共13页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 已有对宪法宣誓的研究,要么从比较法视角入手,侧重其与国际接轨的意义;要么从具体的宣誓程序着眼,侧重其制度设计的完善。若将宪法宣誓看作普法意义上的社会动员,探讨它与人民主权的内在关联,以及它对激活和更新执政党之政治伦理的意义,则会得出下述认识:第一,宪法宣誓制度包含着政治过程、法律过程和社会动员过程三个维度,政治过程是动因,法律过程是形式,社会动员过程是本质;因而它不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而是示范某种特定情感的社会仪式。第二,宪法宣誓既包含"向宪法宣誓",也包含"通过宪法来宣誓",宪法宣誓的聆听者不再只是宪法,而更多的是借由宪法而在场的"人民";宣誓者既是向结构化的人民宣誓,也是通过已结构化的人民向"人民本身"宣誓。第三,宪法宣誓的主体不仅代表其个人,而且也代表执政党向人民重申自身的政治伦理。第四,执政党政治伦理的激活必须直面宪法、历史和社会生活内在的多重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宣誓 宪法实施 社会动员性 人民 执政党的政治伦理
原文传递
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创建和发展党章学 被引量:10
15
作者 肖金明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7,共12页
党章学是党内法规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党内法规学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创建和发展党章学,使党章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需要厘清其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确立其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明确其方... 党章学是党内法规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党内法规学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创建和发展党章学,使党章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需要厘清其研究对象和范畴体系,确立其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明确其方法论和研究方法,界定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以及阐明党章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的教材体系与学理逻辑。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创建和发展党章学,不仅有利于推进党内法规学学科化,完善党内法规学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创新中国公法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重构中国法学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以及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法治理论,而且对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依章管党治党实践,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战略,推进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法学 党章学 法学学科体系 范畴体系 党章学教材
原文传递
我国知识组织方向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司莉 徐丽晓 陈红艳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2-97,共6页
本文围绕我国文献分类、编目与主题法等知识组织类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开设课程的学校院系、课程教学内容、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发展设想。
关键词 分类法 文献编目 主题法 知识组织 课程设置
下载PDF
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 被引量:5
17
作者 范进学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3-81,183,共10页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通过对我国宪法实施主体观的分析检视可知,国家机关作为宪法实施主体缺乏实施宪法的足够动力,必须转变固有思维,实现以国家机关作为实施宪法主体的... 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国宪法实施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通过对我国宪法实施主体观的分析检视可知,国家机关作为宪法实施主体缺乏实施宪法的足够动力,必须转变固有思维,实现以国家机关作为实施宪法主体的宪法实施观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的根本转变。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具有重大的法治意义。人民的权利,人民自己捍卫。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必然要求人民通过行使自己的宪法权利来推动宪法的实施。人民作为实施宪法的主体是宪法实施的原动力。只有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宪法实施主体观,才能确保人民宪法上的各项基本权利得到最根本的保障。人民是宪法权利最可靠、最有力的捍卫者与守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宪法实施主体 合宪性审查
下载PDF
依宪治国背景下人民民主专政形态的创新性建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光森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45,共8页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现行的宪法从阶级属性、人民民主属性、社会主义属性等维度对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及其特点作了深刻揭示。依宪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变迁,人民民主专政的表现形态如阶级专...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现行的宪法从阶级属性、人民民主属性、社会主义属性等维度对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及其特点作了深刻揭示。依宪治国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基于人民主体地位的变迁,人民民主专政的表现形态如阶级专政、民主专政、依法专政等,既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正当性,也因而有其时代局限性。在当前依宪治国的背景下,宪法专政理应成为当下人民民主专政的创新性形态。作为维护宪法秩序、维护人民主体地位的根本手段,宪法专政的直接目的在于结束危机、恢复依宪治国的治理常态。为此,要确保宪法专政有效运行,宪法的权威性和人民的主体性绝不应当被悬置,必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宪治国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主体地位 宪法专政
下载PDF
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研究的认识和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田克勤 张泽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67-81,共15页
学界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研究,尚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内涵,学界目前主要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三主体说''四主体说... 学界目前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研究,尚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发展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内涵,学界目前主要有'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三主体说''四主体说''五主体说'等几种不同观点,已有成果为继续深化本领域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总体而言尚属于起步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整体性研究,需要在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对其概念内涵作出进一步界定的基础上,兼顾历史与现实、整体与局部、个人与群体,对其做不同类别、不同层级、不同群体的具体分析。同时,在对其进行整体把握中,注意遵循历史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 内涵区分 层级构成 研究原则
原文传递
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新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1-63,75,共4页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已经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构建奠定了宪政基础。以人为本司法观要求现代司法珍惜人的生命和自由,保护人的财产,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其理论基础包括:现代法治理论、程序主体性理论和权力与...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已经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构建奠定了宪政基础。以人为本司法观要求现代司法珍惜人的生命和自由,保护人的财产,重视人的精神利益。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要求,其理论基础包括:现代法治理论、程序主体性理论和权力与权利的关系理论。以人为本司法观是判断司法是否公正和是否有效率的根本依据,而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则是以人为本司法观的具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现代法治理论 程序主体性理论 权力 权利 宪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