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慧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55-357,共3页
采用问卷法,对434名6类犯罪女性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社会支持、负面生活事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负面生活事件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行为有不同预测力,不同女性犯罪类型有不... 采用问卷法,对434名6类犯罪女性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社会支持、负面生活事件)与犯罪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负面生活事件对不同犯罪类型的女性犯罪行为有不同预测力,不同女性犯罪类型有不同的回归方程;社会支持对女性犯罪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犯罪者 人格 应付方式 情境因素 犯罪行为 社会支持 负面生活事件 犯罪心理
下载PDF
男性犯罪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景璐石 吴燕 +3 位作者 徐涛 徐科 徐平 王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8期1264-1266,共3页
目的:对犯罪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成都市某少教所抽取49名年龄在14~17周岁的男性犯罪青少年作为犯罪组,并从成都市某职高抽取4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在... 目的:对犯罪青少年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为预防青少年犯罪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从成都市某少教所抽取49名年龄在14~17周岁的男性犯罪青少年作为犯罪组,并从成都市某职高抽取4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与犯罪组相匹配。用青少年一般情况问卷(自编)、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PSSS)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 TCSQ)对两组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犯罪青少年组的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与职高学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犯罪青少年的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23)。结论青少年犯罪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均有一定的关系;改善家庭情况和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青少年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事件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犯罪青少年
下载PDF
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实行行为”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永升 李江林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8-94,共7页
组织型犯罪的"组织行为"外延宽泛,能否将其所有具体样态纳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实行行为,值得商榷。根据实行行为理论中的实质客观说,通过解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行为,作为其实行行为的"组织行为"应为领导... 组织型犯罪的"组织行为"外延宽泛,能否将其所有具体样态纳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实行行为,值得商榷。根据实行行为理论中的实质客观说,通过解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行为,作为其实行行为的"组织行为"应为领导、策划、指挥他人偷越国(边)境。在此基础上,组织他人迂回偷渡和合法出境后非法滞留的,宜非犯罪化;其犯罪既遂标准宜采取偷越成功说;同时,对《刑法》第318条第1款第3、4、5项等实践中常见的几种行为的罪数形态如何认定,也是司法实务中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行为 实行行为 行为样态 罪数形态
下载PDF
生活方式与犯罪治理
4
作者 李欣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37-139,共3页
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存在一定的常规和模式,且行为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可预测性,这些惯常的行为就使行为人有了通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中一些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增加了潜在受害的危险而更容易激发犯罪。犯罪治理是一种国家、社会... 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存在一定的常规和模式,且行为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可预测性,这些惯常的行为就使行为人有了通常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其中一些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增加了潜在受害的危险而更容易激发犯罪。犯罪治理是一种国家、社会、个人基于价值判断和选择而应为的社会治理方略;是打击犯罪、控制和预防犯罪的统称。犯罪治理活动是人类社会实施社会控制的基本方式之一。如何组织对犯罪的治理,这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永恒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二者的这些特性,为生活方式这一社会学的理论范畴引入犯罪学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惯常行为 犯罪治理
下载PDF
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演变过程、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41
5
作者 何秉松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1-73,共13页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肃清了中国大陆的黑社会势力。改革开放以后 ,黑社会 (性质 )犯罪重新出现 ,大体上每 1 0年为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 80年代末。其特点是 ,在大量犯罪团伙出现和不断增加的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团...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肃清了中国大陆的黑社会势力。改革开放以后 ,黑社会 (性质 )犯罪重新出现 ,大体上每 1 0年为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初期到 80年代末。其特点是 ,在大量犯罪团伙出现和不断增加的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犯罪团伙转化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第二个阶段是从 1 990年到 2 0 0 0年 ,其特点是 ,团伙犯罪向黑社会性质犯罪急速转化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加速了自身的成熟化和向黑社会组织转化 ,出现了个别的黑社会组织。 2 0 0 0年以后的 1 0年 ,是黑社会 (性质 )犯罪发展的第三阶段。笔者认为 ,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不断成熟并向黑社会组织转化 ,是该阶段的特征。与此同时 ,犯罪团伙将继续大量出现 ,犯罪团伙也将继续向黑社会性质组织转变。出现了犯罪团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犯罪 黑社会性质组织 发展趋势 有组织犯罪 跨国犯罪 中国大陆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轻微犯罪前科消灭制度的展开 被引量:19
6
作者 梁云宝 《政法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49,共14页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彰显人权保障理念。当前我国的前科规定较为混乱,前科制度出现了明显的僵化问题。在我国,轻罪时代正在来临,犯罪治理明显不同于以往,此前主张建立前科消灭制度不具有可行性,这一来临急速催生了数量...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全面推进法治现代化,彰显人权保障理念。当前我国的前科规定较为混乱,前科制度出现了明显的僵化问题。在我国,轻罪时代正在来临,犯罪治理明显不同于以往,此前主张建立前科消灭制度不具有可行性,这一来临急速催生了数量庞大的轻微犯罪群体,实践中的现有解决方案无法有效降低该群体的数量,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相对较低的他们对自我犯罪人身份的认同度极低,僵硬的前科持续带来的种种不利后果实质性地阻碍了其复归社会,“惩罚过剩”问题突出,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该群体有走向社会对立面进而引发社会治理隐患的巨大风险。扩张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适用范围是治标之策,增设轻罪时代轻微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才是治本之道。迄今为止不同的构建方案基本定型化了我国前科消灭制度的实体内容,如果不能一步到位地完成立法,也应分步骤地循序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轻微犯罪 前科 犯罪记录 前科消灭
原文传递
常规治理与运动式治理的纵向协同机制 被引量:16
7
作者 安永军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以“同乡同业”型电信诈骗为例,从公共事务属性的角度出发,对常规治理和运动式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乡同业”型电信诈骗是一种源头集中性跨界事务,存在集中的源头地和分散的结果地的空间跨界,但又缺乏明晰的跨界边界,具有非... 以“同乡同业”型电信诈骗为例,从公共事务属性的角度出发,对常规治理和运动式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同乡同业”型电信诈骗是一种源头集中性跨界事务,存在集中的源头地和分散的结果地的空间跨界,但又缺乏明晰的跨界边界,具有非规则性。常规治理从分散的结果地入手展开,存在结果地治理和集中性源头地的空间错位,导致治理的高成本。运动式治理则从集中的源头地一端展开治理,实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对位治理。常规治理和运动式治理相协同形成了过滤层和补充层的双层治理,二者既具有独立价值又具有互补性和递进性,是纵向协同的关系。“双层治理”解释框架是对运动式治理的一种类型化理解,能为更一般化的理论提炼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治理 运动式治理 电信诈骗 “同乡同业” 犯罪治理
下载PDF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主体与主观方面疑难问题研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志伟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6-29,共4页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其中并不排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身也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 ,但对这种情况应具体分析 ,不能一律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处理。该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犯罪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原文传递
对黑恶势力犯罪基础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共同犯罪与有组织犯罪为界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海滢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8,共8页
黑恶势力犯罪追求非法控制社会的天性,决定了对其治理必然具有政治与法律双重意义。在不断完善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的法律体系,推进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有必要重新审视其间涉及的基础问题。在厘清黑恶势力犯罪与共同犯罪... 黑恶势力犯罪追求非法控制社会的天性,决定了对其治理必然具有政治与法律双重意义。在不断完善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的法律体系,推进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有必要重新审视其间涉及的基础问题。在厘清黑恶势力犯罪与共同犯罪、有组织犯罪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明确普通恶势力、恶势力犯罪集团、黑社会性质组织之间的关联与界分,重视预防刑法视域下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刑法评价对黑恶势力犯罪治理的影响。这些问题是治理黑恶势力犯罪的基础,对其深化研究也将有助于此次专项斗争法律效果与政治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 恶势力犯罪集团 恶势力 有组织犯罪 共同犯罪
下载PDF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司法认定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方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87,共4页
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 ,应当同时具备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暴力行为特征、非法控制特征等四个特征。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内涵 ,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相关犯罪组织 (如 ,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 ... 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 ,应当同时具备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暴力行为特征、非法控制特征等四个特征。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内涵 ,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相关犯罪组织 (如 ,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 )之间的界限 ,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 ,在司法实践中 ,才能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司法认定 组织结构特征 经济实力特征 暴力行为特征 非法控制特征 犯罪行为 犯罪构成
下载PDF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是并列罪名 被引量:5
11
作者 牛忠志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4-118,共5页
并列罪名与选择罪名的刑法意义迥然不同。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在犯罪构成上的显著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两个犯罪不可能是选择罪名关系;实践中,无论是先包庇后纵容的情形,还是先纵容后包庇的情形,都不具有选择罪... 并列罪名与选择罪名的刑法意义迥然不同。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在犯罪构成上的显著差异从根本上决定了这两个犯罪不可能是选择罪名关系;实践中,无论是先包庇后纵容的情形,还是先纵容后包庇的情形,都不具有选择罪名所要求的客观的承继关系,从而验证了该二罪不是选择罪名,而应该是并列罪名。作为并列罪名,当行为人的行为事实触犯该二罪时,应分别定罪,并且数罪并罚,而不能按照选择罪名作为一罪来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犯罪构成要件 选择罪名 并列罪名
原文传递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涉案财物处置难点问题研究
12
作者 张欣 吴夏帆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涉案财物往往规模巨大,查处、处置、执行的难度较大。经过数年实践,这类案件的涉案财物处置仍然存在可执行财产不足、夫妻共同财产规则影响执行、民事纠纷影响财产处置、洗钱犯罪查处不到位等难点问题,不利于...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涉案财物往往规模巨大,查处、处置、执行的难度较大。经过数年实践,这类案件的涉案财物处置仍然存在可执行财产不足、夫妻共同财产规则影响执行、民事纠纷影响财产处置、洗钱犯罪查处不到位等难点问题,不利于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和《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落实。针对性优化建议包括:诉判执提前介入,引导侦查机关实现资金穿透;完善证据规则,有效解决夫妻共同财产执行难题;加强刑民衔接,确保涉案财物处置及时得当;加大洗钱查处力度,斩断上下游犯罪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涉案财物 夫妻共同财产 刑民衔接 洗钱
下载PDF
论“恶势力”的概念与认定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军 潘智源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3-60,共8页
理解“恶势力”概念含义与认定问题的前提在于对“恶势力”具体犯罪形态的明晰。“恶势力”可分为一般“恶势力”组织与“恶势力”犯罪集团。一般“恶势力”组织的犯罪形态介于一般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之间,是有组织犯罪的低级形态。对... 理解“恶势力”概念含义与认定问题的前提在于对“恶势力”具体犯罪形态的明晰。“恶势力”可分为一般“恶势力”组织与“恶势力”犯罪集团。一般“恶势力”组织的犯罪形态介于一般共同犯罪与犯罪集团之间,是有组织犯罪的低级形态。对一般“恶势力”组织的特征与认定标准的把握,应从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危害性特征等三方面考虑。对“恶势力”犯罪集团的特征与认定标准的把握,应从其与一般“恶势力”组织、一般犯罪集团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区别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犯罪 恶势力 犯罪集团 黑社会性质组织 有组织犯罪
下载PDF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和平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145-148,共4页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黑社会犯罪 有组织犯罪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去运动化”研究
15
作者 李建军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6-53,共8页
运动式执法是一种集中资源和力量就预设目标开展的专门性的执法活动,是政府部门治理社会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为了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能力和治理水平,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这些专项行动具有连... 运动式执法是一种集中资源和力量就预设目标开展的专门性的执法活动,是政府部门治理社会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为了提升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打击能力和治理水平,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了系列专项行动,这些专项行动具有连续性、多样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呈现出常态化态势。为了激发系列专项行动的活力,挖掘其提升犯罪打击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质效的潜力,应当积极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行动的现代化转型。在实现“去运动化”转变的基础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应当推行开放性的犯罪治理结构,凸显犯罪打击和治理的综合性,实现犯罪打击治理专项行动的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式执法 去运动化 专项行动 犯罪治理
下载PDF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抚超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本文对张若虚和《春江花月夜》一诗研究近500年的历程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述,认为张诗由晦而显的命运引人探索。且自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提出“宫体诗的自赎”一说以来,研究者们对该诗的思想、风格、价值、地位、范畴归属各作阐述... 本文对张若虚和《春江花月夜》一诗研究近500年的历程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评述,认为张诗由晦而显的命运引人探索。且自20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提出“宫体诗的自赎”一说以来,研究者们对该诗的思想、风格、价值、地位、范畴归属各作阐述。(清末)王运、闻一多、(80年代以来的)程千帆、周振甫、吴小如等学者均有精辟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唐四杰 宫体诗 “赎罪”说 宇宙意识 “宫体诗的自赎”
下载PDF
对攀爬式入室盗窃案件及现场勘查的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学兵 赵海宁 《辽宁警专学报》 2009年第5期37-38,共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楼房)拔地而起,成为城镇居民理想的居住场地。与此同时,攀爬阳台入室盗窃案件也随之增多。该类案件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还极有可能转化为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深入分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楼房)拔地而起,成为城镇居民理想的居住场地。与此同时,攀爬阳台入室盗窃案件也随之增多。该类案件具有极大的危害性,而且还极有可能转化为抢劫杀人等恶性案件。深入分析攀爬入室盗窃案件的特点、明确此类案件的现场勘查重点、提高现场勘查质量,有利于提高破获该类案件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爬式入室盗窃 特点 现场勘查 重点
下载PDF
论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司法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德约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有组织犯罪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有组织犯罪,仅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其具有组织性、经济性、犯罪手段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政治腐蚀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司法控制,一方面要树立常态执法理念,加大对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 有组织犯罪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有组织犯罪,仅指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其具有组织性、经济性、犯罪手段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政治腐蚀性等基本特征。加强有组织犯罪的刑事司法控制,一方面要树立常态执法理念,加大对有组织犯罪的打击力度,同时要注重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要完善具体的刑事司法制度设计,包括成立专门的防控机构、赋予特殊侦查手段、完善证人保护及污点证人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组织犯罪 刑事司法控制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下载PDF
《引爆者》:韩式犯罪片的本土化实践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宁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83,共3页
电影《引爆者》通过底层书写与工厂叙事观照社会边缘人群、聚焦中国现实问题,努力将韩式犯罪片加以本土化。不过,过分注重类型化技巧而忽略社会问题根源的发掘使得影片的现实观照与类型叙事之间并未能有效地缝合起来,最终导致了人物形... 电影《引爆者》通过底层书写与工厂叙事观照社会边缘人群、聚焦中国现实问题,努力将韩式犯罪片加以本土化。不过,过分注重类型化技巧而忽略社会问题根源的发掘使得影片的现实观照与类型叙事之间并未能有效地缝合起来,最终导致了人物形象的单薄与现实反思的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式犯罪片 底层书写 空间政治
原文传递
对两种非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认定的思考
20
作者 郜尔彬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9-52,共4页
刑法中规定的两种非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即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执法中应正确把握它们的界限,这是严厉打击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关键。
关键词 非典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