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29
1
作者 邓丽 刘晓冬 +1 位作者 张拥波 李继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25-829,共5页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尽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但是受其时间窗的限制。其他处理及治疗包括卒中单元、超声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降纤、脑保护、去颅骨减压术以及... 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故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尽管静脉溶栓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治疗,但是受其时间窗的限制。其他处理及治疗包括卒中单元、超声溶栓、动脉取栓、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降纤、脑保护、去颅骨减压术以及远程卒中医疗系统等,其疗效有的已被临床肯定,有的尚存在争议。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单元 溶栓 远程卒中医疗 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70
2
作者 左杏梅 区洁崧 +2 位作者 冯婉芬 陈秋敏 陆少欢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510-51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康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予常规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化Fugl-Meyer量表(FMA)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IHSS分别为(6.82±2.34)分和(8.94±2.48)分,均较治疗前的(14.71±4.68)分和(14.85±4.37)分显著下降,FMA、SS-QOL评分分别为(63.52±25.78)分、(143.82±18.01)分和(45.24±18.72)分、(135.22±15.53)分,均较治疗前的(25.48±11.38)分、(120.31±15.56)分和(24.67±12.25)分、(122.83±14.48)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偏瘫 中西医结合 卒中单元 护理
下载PDF
卒中单元对脑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马锐华 王拥军 +3 位作者 赵性泉 王春雪 杨中华 曲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 研究卒中单元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自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 2 85例 ,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时间、生活能力评价 (BI)、神经功能评价 (NIHSS)、社会功... 目的 研究卒中单元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自 2 0 0 1年 12月至 2 0 0 3年 1月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 2 85例 ,随机进入卒中单元和普通病房。观察指标是病死率、住院时间、生活能力评价 (BI)、神经功能评价 (NIHSS)、社会功能评价 (OHS) ,出院时患者或亲属填写医疗满意度 (VAS)评分。经SPSS统计 ,结合花费分析卒中单元的效果。结果 虽然卒中单元组和普通病房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出入院BI平均差值 (卒中单元 2 1 0 1± 2 4 4,普通病房 8 49±2 2 3 9)、NIHSS平均差值 (卒中单元 -2 53± 5 73 ,普通病房 0 2 7± 6 80 )、OHS平均差值 (卒中单元-0 79± 0 95,普通病房 -0 2 3± 0 97)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且卒中单元组住院病死率低(P <0 0 5) ,住院满意度明显增高 (P <0 0 1) ,康复比例增加 (P <0 0 1) ,住院合并症明显减少 (P <0 0 1) ,不增加患者的花费。结论 相比普通病房 ,卒中单元能减少脑梗死住院患者的病死率 ,明显提高患者的早期日常生活能力 ,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提高回归社会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脑梗死 住院 早期疗效 综合疗法
原文传递
急性脑卒中综合性治疗模式的优越性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少石 Daniel Kam Yin CHAN David Gillies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25-727,共3页
目的 探讨综合性治疗 [卒中单元 ,(strokeunit) ]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在澳大利亚卒中单元治疗的 2 0 7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A组 ,同期在我科常规治疗的 32 6例为B组。入选标准统一为经CT或MRI确诊发病 48h内的急性... 目的 探讨综合性治疗 [卒中单元 ,(strokeunit) ]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在澳大利亚卒中单元治疗的 2 0 7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A组 ,同期在我科常规治疗的 32 6例为B组。入选标准统一为经CT或MRI确诊发病 48h内的急性脑卒中 ,比较两组主要临床指标。结果 A组 1 4d内病死率为 5 3 % ,其中死于非脑内原因占 2 7 3 % ,感染发生率 1 7 9% ,而B组分别为1 0 4%、64 7%、47 9%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 2 1d神经功能评分和随访 90dRankin积分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在综合性治疗模式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综合性治疗 疗效 预后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脑卒中康复治疗 被引量:41
5
作者 张志强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60-662,共3页
中国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卒中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出版,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文章从脑卒中的康复管理及康复治疗两个方面,即卒中单元及三级康... 中国人群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脑卒中康复治疗是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的出版,为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实施和评价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证据基础。文章从脑卒中的康复管理及康复治疗两个方面,即卒中单元及三级康复管理,和有关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卒中单元 康复管理
原文传递
258例急性中风中医证型变化的观察及小复方辨证治疗在卒中单元中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3
6
作者 樊永平 周纡 +2 位作者 熊飏 赵性泉 杨中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连...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中急性中风病病因、证型分布、病机特点和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治疗组(15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小复方辨证治疗,连续观察14—21天。观察证型分布与时间的关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中风病发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相关疾病,肝阳暴亢是前三天的主要证型,以后逐渐减少,风痰瘀阻前三天略少于肝阳暴亢型,以后逐渐增多。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在前21天占所有证型的95%左右。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降低,BI评分升高。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评分、NIHSS评分和提高BI评分与对照组比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的主要证型,肝阳暴亢、风痰瘀阻和痰热腑实三型占有主导地位。从证型推出,肝阳暴亢化风可能是中风病“风、火、痰、瘀”级链反应的始动因子。以平肝泻火通络,活血化瘀、化痰通络,通腑化痰为治法的小复方,能降低中医症状评分和NIHSS评分,提高BI评分,为中医药在卒中单元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风 卒中单元 中医药 辨证治疗 小复方
下载PDF
依达拉奉右莰醇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7
7
作者 梁新 王亚丽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249-252,F0003,共5页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及时开展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首选方案,但遗憾的是,我国AIS患者溶栓治疗现状不佳。依达拉奉右莰醇是一种新型多靶点神经保护剂,其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国内临床研究的证实,为我国AI... 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及时开展溶栓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首选方案,但遗憾的是,我国AIS患者溶栓治疗现状不佳。依达拉奉右莰醇是一种新型多靶点神经保护剂,其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国内临床研究的证实,为我国AIS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选择。其具有独特的清除自由基、保护神经血管单位和抑制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的作用,经Ⅲ期临床研究证实,对比单方依达拉奉注射液,依达拉奉右莰醇疗效优势明显,临床安全性相似,具备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对依达拉奉右莰醇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右莰醇 神经保护剂 缺血性脑卒中 氧自由基 神经血管单位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王振海 谢柳青 +1 位作者 赵春梅 刘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05-260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接受治疗情况,就其就诊及治疗延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1例,对其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后...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就诊及接受治疗情况,就其就诊及治疗延迟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寻求可能的解决方法。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1例,对其院前及院内延迟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病后3 h内于我院就诊患者为36例(15.6%);延迟就诊组与及时就诊组患者的职业状态、脑卒中史、医疗保险、发病模式、发病地与我院的距离、首诊医院、到达首诊医院采用的交通工具、是否呼叫急救车、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各项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诊医院非我院、未呼叫急救车、居住地与我院的距离及在职人员,其就诊延迟危险因素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脑卒中史及NIHSS较高的患者,其就诊延迟的危险性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休患者就诊危险性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延迟各个时间段均与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所(NINDS)的要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延迟情况门诊就诊组与急诊科就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公众对卒中知识及早期就诊的重要性认识、提高急诊急救系统的宣传使用,加强卒中单元规范化建设对急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诊治延迟 卒中单元
下载PDF
卒中单元早期康复治疗对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于洋 张琳瑛 张玥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康复组318例,普通病房对照组17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康复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卒中单元康复组318例,普通病房对照组172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卒中单元康复组早期制定标准化操作程序,给予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改良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同时比较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入院两组患者NIHSS、FMMS、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卒中单元康复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MM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病房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病房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缩短病程,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 早期康复 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疗效评价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红智 张秋娟 +1 位作者 张云云 鲍春龄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6期861-862,887,共3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试验组与西医卒中单元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在单纯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介入中药、针灸、推拿、康复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为西医卒中单元常规治疗结合早期康复锻炼;疗程均为3周。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NIHSS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治疗后均改善,试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梗死 中西医结合 卒中单元
下载PDF
基于5G网络技术的智慧医疗在移动卒中急救系统领域的架构设计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郑波 杜潇 +1 位作者 王建 夏兵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期7-14,共8页
卒中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首要病因,卒中救治具有高度的时间依赖性,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关键。5G智慧移动卒中急救系统(5G smart mobile stroke emergency system,5G+SMSES)通过物理终端层实现关键且快速的数据采集,... 卒中是导致死亡和致残的首要病因,卒中救治具有高度的时间依赖性,快速开通闭塞血管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的关键。5G智慧移动卒中急救系统(5G smart mobile stroke emergency system,5G+SMSES)通过物理终端层实现关键且快速的数据采集,网络传输层实现实时且可靠的数据传输,系统应用层实现智能且全面的数据应用,并通过大屏进行数据集中化展示。同时5G+SMSES具有移动应急救援子系统、卒中救治质控子系统、卒中急救共享云子系统、卒中专病数据库子系统及卒中救治指挥中心子系统五个功能分区。通过5G+SMSES打破了院前急救、院内诊治的传统“串联”模式,真正实现了“上车即入院”“卒中急救无等待”的高效卒中救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单元 5G 智慧医疗
下载PDF
脑缺血后神经血管保护机制和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2
作者 陆征宇 董强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34-40,共7页
脑梗死是致死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管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脑梗死的治疗依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内源性保护机制、谷氨酸受体的双向作用、非谷氨酸依赖的钙失衡损伤... 脑梗死是致死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尽管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神经保护药物,脑梗死的治疗依然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本文从内源性保护机制、谷氨酸受体的双向作用、非谷氨酸依赖的钙失衡损伤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阐释脑缺血后神经血管的保护机制和损伤机制,以求突破神经保护研究的传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神经保护 脑损伤 神经血管单元
原文传递
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罗利俊 陈国华 +3 位作者 龚雪琴 戴伟 马燕 葛莉 《中国康复》 2006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 目的:研究卒中单元病房中综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卒中单元病房的脑卒中患者176例为康复组、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84例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语言训练、心理康复及健康教育。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和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定患者生活质量,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结果:治疗后QLI总分及各分项得分、BI指数得分康复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卒中单元病房综合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DL,减少抑郁状态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单元病房 综合治疗 脑卒中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龚立 费智敏 +5 位作者 王明哲 秦保锋 张红智 龚帆 王骏 潘卫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溶栓前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共计320例,进... 目的:探讨溶栓前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rtPA溶栓治疗的患者,共计3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溶栓前是否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将其分为活血化瘀药物组(活血组,188例)和未使用活血化瘀药物组(空白组,132例)。活血组患者又根据其服用活血化瘀药物的种类分为三七类、丹参类、银杏类、补阳还五汤类、心血管类、其他活血通络类、叠加使用类7个亚组。收集所有纳入病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中0~1分、2~3分、≥4分的比例,以及两组患者发生溶栓后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消化道或泌尿系出血、肺部感染的比例,评价溶栓后活血组中各亚组患者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发病90 d后,两组患者的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活血组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肺部感染及消化道与泌尿系出血的发生率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5)。发病90 d后,各亚组患者的mRS评分较溶栓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三七类组患者的mR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其他各亚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rtPA溶栓前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并未增加rtPA溶栓的出血风险,且三七类活血化瘀药物可能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活血化瘀药物 脑卒中单元
原文传递
卒中单元管理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范鸿飞 孙雅丽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背景现阶段我国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伴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进而增加了后期恢复难度。若患者救治方法及管理不当,则易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科学、有效的治疗及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尤为重要。... 背景现阶段我国老年急性脑梗死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伴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进而增加了后期恢复难度。若患者救治方法及管理不当,则易丧失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科学、有效的治疗及管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尤为重要。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管理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巴彦淖尔市医院2019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管理,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及血尿酸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及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单元管理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尿酸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单元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静脉溶栓 尿酸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向荣 吴清明 +7 位作者 刘未艾 石学慧 易宣超 杨智慧 谭涛 李丹丹 封迎帅 陈罡 《中国中医急症》 2007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66例发病7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简称中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中西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和针刺治疗;...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66例发病7d以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组(简称中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目前一般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综合治疗,中西组另加规范化中医辨证论治和针刺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住院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神经功能评价、生活能力评价及改良的RanKin积分。结果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但中西组死于并发症的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中西组患者NIHSS、BI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中西组总并发症、呼吸系感染、急性心肌梗死和心绞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90d后随访改良RanKin积分0~3分者例数中西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与一般卒中单元比较,急性脑卒中患者可从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的医疗模式中更多获益,并能提高非生活依赖和回归社会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单元 中西医结合 康复
下载PDF
组织化卒中医疗的概念及国内外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拥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期6-7,共2页
组织化卒中医疗是指多学科的、合作的和整合的医疗计划,目的是提供给患者最佳医疗服务。最佳医疗服务包括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花费效果合适的措施。组织化卒中医疗的基本文件是卒中指南和整合医疗路径。组织化卒中医疗的项目和形... 组织化卒中医疗是指多学科的、合作的和整合的医疗计划,目的是提供给患者最佳医疗服务。最佳医疗服务包括高质量、标准化、有效的和花费效果合适的措施。组织化卒中医疗的基本文件是卒中指南和整合医疗路径。组织化卒中医疗的项目和形式包括欧洲的卒中单元、美国的卒中中心、加拿大阶梯工程和北京组织化卒中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卒中医疗 概念 卒中 治疗 卒中单元 卒中指南
下载PDF
中国卒中单元的模式探讨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翠兰 张洪斌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X期9-11,共3页
卒中单元是针对急性卒中病人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是目前脑卒中治疗的最有效措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卒中单元模式,... 卒中单元是针对急性卒中病人综合性治疗和康复的医疗单元,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卒中单元是目前脑卒中治疗的最有效措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是我国目前脑血管病临床实践的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卒中单元模式,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中应包括针灸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卒中单元 循证医学 康复 针灸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曼玲 潘锐焕 +7 位作者 詹珠莲 艾怡然 詹乐昌 陈凤 陈莹 罗梦 陈红霞 周国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比较卒中单元与非卒中单元模式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医康复治... 【目的】比较卒中单元与非卒中单元模式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康复卒中单元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医康复治疗,疗程为14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Barthel指数(BI)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erg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西医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1)剔除脱落情况:研究过程中,剔除12例,脱落4例,最终共纳入184例,其中,治疗组91例,对照组93例。(2)中医证候疗效情况:治疗14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1.54%(56/91),对照组为47.31%(44/93);组间比较,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西医疗效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41.76%(38/91),对照组为25.81%(24/93);组间比较,治疗组的西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量表评分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BI评分、Fugl-Meyer评分和Ber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NDS评分的降低程度及对Fugl-Meyer评分的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对BI评分和Berg评分的提高程度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组间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肢体活动能力的提升以及预后的改善作用均比非卒中单元模式的治疗效果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恢复期 偏瘫 卒中单元 中西医结合康复卒中单元 神经功能 肢体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急诊启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内溶栓治疗对开始溶栓平均时间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枫荻 赵蓉 +12 位作者 王硕 郑博 陶晓晓 张绮婷 姚前 李格飞 史妍慧 王雪梅 翟宇 董幼镕 陆勤 张敏 刘建仁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7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在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内溶栓和传统收住至病房或卒中单元后接受静脉内溶栓对开始溶栓平均时间(DTN)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76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比较... 目的探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在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内溶栓和传统收住至病房或卒中单元后接受静脉内溶栓对开始溶栓平均时间(DTN)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76例AIS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比较急诊室启动溶栓组(94例)和病房启动溶栓组(82例)的DTN时间和安全性等指标,包括两组的治疗7 d时和治疗后3个月的病死率、溶栓后24 h症状性出血转化率等。结果两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溶栓组DTN时间(99.3±47.8)min显著短于病房溶栓组(118.8±53.2)min,P=0.014;治疗后24 h两组安全性比较,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和3个月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溶栓治疗后7 d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m RS)和溶栓治疗3个月恢复良好(m RS<2分)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启动静脉内溶栓治疗AIS能明显缩短DTN,安全性与送入病房后再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差异无显著性,AIS的静脉内溶栓治疗应在急诊尽快启动,若急诊空间有限,溶栓和送入病房可同时进行(Drip-and-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内溶栓 急诊室 卒中单元 安全性 出血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