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扩增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解琳娜 王健民 +3 位作者 邱慧颖 高磊 周虹 龚胜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42-54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 本研究目的是分离富集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鉴定其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取4-5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骨髓细胞,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和单克隆培养法分离、纯化和扩增mMSC;分析细胞免疫表型、生长曲线、细胞周期;进行多向分化潜能鉴定;传代培养达30代后,进行成瘤性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系在体外可连续传代培养达30代,细胞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细胞高表达CD29、CD44、Sca-1、MHC-Ⅰ,中度表达CD13、CD90.2,不表达CD117、CD45、Flk-1、MHC-Ⅱ类抗原。mMSC体外能诱导分化成骨、脂肪、软骨细胞。结论:全骨髓贴壁法和集落培养法富集可获得mMSC,其在体外连续传代30代以上仍能维持生物学特性稳定,具有高度的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无成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牛朝诗 倪永丰 陈建民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培养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和悬浮培养方法,从6例人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分离培养BTSC,并通过单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脑肿瘤干细胞球(brain tumor... 目的从人脑胶质母细胞瘤中分离培养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和悬浮培养方法,从6例人胶质母细胞瘤标本中分离培养BTSC,并通过单克隆形成实验观察脑肿瘤干细胞球(brain tumor sphere,BTS)的形成过程。将BTSC接种于含血清培养基,观察其在体外的分化特点。将BTSC子代分化细胞更换培养条件,观察其在无血清培养基中的逆向分化现象。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BTSC及其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在人胶质母细胞瘤中成功分离出BTSC,其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呈悬浮球状生长,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免疫荧光显示其表达CD133。BTSC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发生贴壁分化,分化后的子代细胞可表达CD13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BTSC子代分化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能够再次增殖形成BTS,呈逆向分化现象。结论人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BTSC,其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多向分化以及逆向分化等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胶质母细胞瘤 肿瘤于细胞 细胞培养 细胞分化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文广 罗高兴 +4 位作者 黄正根 贺伟峰 袁顺宗 陈希炜 吴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探讨并建立稳定可靠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利用MSC易黏附塑料贴壁生长的特性,分离MSC并进行体... 目的:探讨并建立稳定可靠的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bloo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BMSCs)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利用MSC易黏附塑料贴壁生长的特性,分离MSC并进行体外扩增培养,观测其形态学特征,绘制不同代数hUCBMSc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29、CD34、CD105、HLA-DR等表达情况。结果:本法可成功、可靠地在体外自hUCB中分离培养出粘附细胞,该细胞在体外培养呈梭形或成纤维样,其指数生长倍增时间约为36h,其细胞表面表达β1整联蛋白CD29、CD105(endoglin),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物CD34以及HLA-DR。结论:人脐带血中存在间充质干细胞,采用优化的实验方法可以提高培养成功率,稳定获得MSC并体外扩增培养。人脐带血可以作为获得间充质干细胞稳定充足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血 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机制 被引量:9
4
作者 顾蔚 顾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SCD 2013年第6期1135-1140,共6页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无污染、易扩增、无伦理学差异、多向分化等优点被作为用于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目的: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机制进行阐述。方法:以"Umbilicalcordmesenchymalstemcell... 背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因其具有取材方便、无污染、易扩增、无伦理学差异、多向分化等优点被作为用于组织工程学及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目的: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归巢机制进行阐述。方法:以"Umbilicalcordmesenchymalstemcells,homingmechanismorhome,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归巢特点"为关键词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数据库2003至2012年,选择内容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机制、临床应用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献为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共纳入31篇文献。结果与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多向分化等优势使其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使众多疾病的治愈成为可能,其中向缺血或损伤组织炎性归巢的特征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的关键。了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特点,研究其归巢机制,使其高效归巢是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细胞治疗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综述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归巢特点 归巢机制 干细胞表面标志 肝细胞生长因子 趋化因子 整合素 蛋白酶 免疫调节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差速贴壁法分离兔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内皮祖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辛毅 刘小希 +6 位作者 赵伟 刘飒 李娜 许秀芳 黄益民 罗毅 张宏家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46-753,共8页
本研究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兔骨髓中同时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抽取兔骨髓,应用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经纤连... 本研究探讨一种高效、稳定的从兔骨髓中同时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和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的方法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抽取兔骨髓,应用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经纤连蛋白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分别扩增MSC和EPC。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法、MTT法、DNA周期检测MSC和EPC的增殖能力及诱导分化成骨细胞、成脂肪细胞能力,并结合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SC免疫原型以鉴定MSC;细胞吞噬功能特异性地摄取Dil-ac-LDL及FITC-UEA-1,并结合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鉴定EPC,并计算其纯度。结果表明,经密度梯度分离单个核细胞,在早期贴壁细胞24 h换液时即可见明显集落形成,8 d后达80%融合,细胞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形排列;2次贴壁细胞经EGM-2MV培养基培养,第3天开始伸展,约8 d可融合近80%,细胞呈多角形,出现条索状结构;2种细胞台盼蓝法测定细胞传代成活率均在90%以上,传至第2代后,生长曲线均近似"S"形;MTT法检测显示,细胞生长d 3至d 5时光密度值变化较明显;MSC G0-G1期为(93.32±1.65)%、EPC G0-G1为(93.05±1.95)%,2种细胞DNA周期无明显差异;早期贴壁细胞FCM检测CD90、CD44阳性率为(99.7±1.12)%、(99.1±2.33)%;CD14、CD45、CD79a阳性率分别为(4.8±0.38)%、(6.8±0.49)%及(0.4±0.08)%,经体外诱导能够向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鉴定为MSC;2次贴壁细胞传至第2代经Dil-ac-LDL、FITC-UEA-1双荧光染色阳性率(82.1±3.4)%,CD133、VEGFR2/KDR、CD34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率分别为(74.2±3.2)%、(64.7±4.3)%及(43.5±1.5)%,鉴定为EPC。结论:应用密度梯度分离法结合差速贴壁筛选法可培养出高纯度的MSC,2次贴壁细胞经纤连蛋白预包被并结合EGM-2MV培养基体外诱导可培养出增殖能力较强的EPC,为组织工程学研究提供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速贴壁法 骨髓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细胞培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单细胞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彭红梅 陈贵安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21-524,共4页
目的建立单细胞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取分离自人囊胚内细胞团并传代20代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将细胞分散成单细胞悬液,将单个细胞接种至96孔板,生长出的细胞集落用胶原酶消化传代,采用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 目的建立单细胞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采取分离自人囊胚内细胞团并传代20代的细胞,用胰酶消化将细胞分散成单细胞悬液,将单个细胞接种至96孔板,生长出的细胞集落用胶原酶消化传代,采用细胞化学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采用常规G带法分析细胞染色体核型;将细胞接种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后腿肌肉内,观察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接种的96个细胞生长出2个细胞集落,扩增建立了2个单细胞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系,稳定增殖了12个月,传代48代。细胞呈集落状生长,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具有稳定的46XX核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阶段特异性胚胎抗原(SSEA)4、肿瘤识别抗原(TRA)1-60、TRA-1-81等特征性细胞表面标志物呈阳性;接种至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后腿肌肉内的细胞,形成了包含神经组织、软骨组织、鳞状上皮组织及柱状上皮组织等来源于3个胚层组织细胞的畸胎瘤。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单细胞克隆人胚胎干细胞系,其生物学特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单细胞克隆 生物学特性 人胚胎干细胞系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 鉴定 细胞表面标志物 染色体核型 细胞接种 细胞集落
原文传递
脐血干细胞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历春 盖晓东 朱建强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509-513,共5页
脐血干细胞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最近的一、两年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对脐血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采集与冻存、体外扩增及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其更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 脐血 干细胞 CD34 生物学特性 移植
下载PDF
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性状 被引量:8
8
作者 毕薇薇 郭立斌 李志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1-1513,共3页
目的建立从脐带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脐带经剪碎置于α-MEM培养基中培养至细胞爬出,细胞生长达80%培养皿底后传代,整个过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并研... 目的建立从脐带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脐带经剪碎置于α-MEM培养基中培养至细胞爬出,细胞生长达80%培养皿底后传代,整个过程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生长曲线,用免疫荧光方法测定细胞免疫表型并研究其冻存及复苏。结果脐带组织经直接贴壁培养法可培养出成纤维样细胞,免疫表型分析CD44和CD90阳性,冻存复苏后细胞存活率在90%以上,增殖能力强,和未冻存过的传代细胞具有同样的生长特性。结论脐带组织培养可获得大量间充质干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模拟微重力处理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飞 张舒 +2 位作者 石菲 郭显 胡泽兵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1-225,共5页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的热门种子细胞。但是,体外培养的MSCs生物学特性会发生改变,显著影响了其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培养环...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成为再生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而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成为干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的热门种子细胞。但是,体外培养的MSCs生物学特性会发生改变,显著影响了其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培养环境被认为是影响MSCs细胞治疗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模拟微重力环境可以有效保持MSCs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有利于解决MSCs体外扩增中干细胞特性丢失问题。本文总结并讨论了模拟微重力环境对MSCs的归巢能力、致瘤性、免疫调节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以及使用模拟微重力培养MSCs应用到再生疗法中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医学 干细胞疗法 间充质干细胞 微重力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SDF-1/CXCR4轴在肝脏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福来 韩明子 +1 位作者 金世柱 胡宗晶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74-2477,共4页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构成SDF-1/CXCR4轴体系统.近年来随着该领域科研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SDF-1/CXCR4轴体系统在组织损伤及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SDF-1/CXCR4轴...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及其受体CXCR4构成SDF-1/CXCR4轴体系统.近年来随着该领域科研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SDF-1/CXCR4轴体系统在组织损伤及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SDF-1/CXCR4轴体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肝脏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 干细胞 SDF-1/CXCR4轴体系统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颅神经嵴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多向分化潜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田卫东 江宏兵 +2 位作者 刘磊 汤炜 李晓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 分离培养颅神经嵴干细胞 ,探讨其体外生物学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其牙、颌向分化提供细胞来源。方法 取小鼠胚胎颅段神经管 ,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颅神经嵴干细胞 ,形态学、BurdU掺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生物学性状。结果... 目的 分离培养颅神经嵴干细胞 ,探讨其体外生物学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其牙、颌向分化提供细胞来源。方法 取小鼠胚胎颅段神经管 ,组织块法无血清条件培养获颅神经嵴干细胞 ,形态学、BurdU掺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其生物学性状。结果 原代培养的颅神经嵴干细胞为梭形成纤维样细胞 ,表现为克隆样生长、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等干细胞性状 ,且特异性标记物HNK_1呈阳性表达。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获取保持有多潜能干细胞性状的颅神经嵴细胞 ,为深入研究其牙、颌向分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神经嵴 干细胞 生物学特征 分化
下载PDF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丽春 何治 李剑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16-1121,共6页
背景:与骨髓、外周血、脂肪及胚胎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脐带和胎盘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于获得、不引起供者不适以及不存在道德伦理争议等优势。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传代的方法及其分化潜... 背景:与骨髓、外周血、脂肪及胚胎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脐带和胎盘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易于获得、不引起供者不适以及不存在道德伦理争议等优势。目的:探讨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传代的方法及其分化潜能,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依据。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与胎盘间充质干细胞有关的文章,中文检索词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英文检索词为"Placenta-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Inductionanddifferentiationinvitro"。共检索到文献98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33篇文献。结果与结论:目前国内胎盘间充质干细胞还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国外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也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不引起供者不适以及不涉及伦理道德问题,与捐献骨髓或采集动员外周血相比,供者无痛苦,感染机会少,扩增能力强等,在临床治疗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综述 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诱导分化 分离培养 原代 传代 多向分化 分化潜能 胎盘 临床应用 综述文献 其他基金
下载PDF
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翼鷟 赵丹丹 +3 位作者 韩晓蘋 靳海杰 达万明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13-818,共6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MDS患者骨髓基质微环境功能的异常与其发病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拟探讨低危MD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采集低危MDS患者的骨髓标本...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有研究表明MDS患者骨髓基质微环境功能的异常与其发病有关。间充质干细胞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拟探讨低危MDS患者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采集低危MDS患者的骨髓标本,分离、培养和扩增MSC,观察细胞形态,进行免疫表型、成骨分化能力鉴定,检测其增殖能力及对体外造血的支持功能;用实时定量RT-PCR法测定MSC中相关细胞因子及化学趋化因子的表达,并与健康供者的MS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培养低危MDS患者的MSC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细胞表达SH2(CD105),SH3(CD73),Thy-1(CD90),CD34及CD45均为阴性,诱导后可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体外扩增能力与与健康供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体外支持造血功能较后者显著减低(p<0.05)。实时定量PT-PCR显示SDF-1基因在低危MDS患者MSC中显著高表达(p<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的功能异常与低危MDS患者骨髓微环境的造血调控失常相关,这为MDS发病机制的认识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微环境 SDF-1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桦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2-324,共3页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R1中整合并高效稳定表达后对宿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从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正常核型率及体内多向分化能力等 4个方面 ,对整合有 GFP高效表达载体的 R1ES细胞亚克... 目的 :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在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R1中整合并高效稳定表达后对宿主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从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表达水平、正常核型率及体内多向分化能力等 4个方面 ,对整合有 GFP高效表达载体的 R1ES细胞亚克隆 ,进行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 结果 :R1ES细胞与 4个高效稳定表达 GFP的 ES细胞克隆在细胞增殖速率、分化状态及正常核型率上均无显著差异 ;将 GFP(+ ) ES细胞接种裸鼠后 ,均可有效形成含有 3个胚层细胞的畸胎瘤。结论 :外源基因 GFP在 R1ES细胞中的整合及稳定高效表达对于 ES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 ,为有效利用 GFP进行 ES细胞体内的示踪研究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荧光蛋白 胚胎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小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微小RNA在胃癌干细胞干性调控及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浩 王朝樣 +2 位作者 张海宝 巨家华 俞永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总结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中的干性调控机制,探讨基于miRNA靶向GCSCs的抗肿瘤治疗措施。方法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miRNA与GCSCs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 目的总结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胃癌干细胞(gastric cancer stem cells,GCSCs)侵袭、转移及化疗耐药中的干性调控机制,探讨基于miRNA靶向GCSCs的抗肿瘤治疗措施。方法收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miRNA与GCSCs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miRNA可通过参与相关靶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GCSCs的增殖、凋亡、分化、上皮-间充质转化等一系列重要细胞过程,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和高死亡率有关,通过沉默或恢复GCSCs的候选miRNA表达可为胃癌治疗提供一种新颖且有前景的方式。结论GCSCs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关系,且研究证实miRNA在GCSCs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miRNA可作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标,通过调控特定miRNA的表达可以抑制肿瘤侵袭转移以及提高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胃肿瘤 肿瘤干细胞 干性特征
原文传递
Biological scaffold as potential platforms for stem cells:Curr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in wound healing
16
作者 Jie-Yu Xiang Lin Kang +7 位作者 Zi-Ming Li Song-Lu Tseng Li-Quan Wang Tian-Hao Li Zhu-Jun Li Jiu-Zuo Huang Nan-Ze Yu Xiao Long 《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 SCIE 2024年第4期334-352,共19页
Wound repair is a complex challenge for both clinical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Conventional approaches for wound repair have several limitations.Stem cell-based therapy has emerged as a novel strategy to address ... Wound repair is a complex challenge for both clinical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Conventional approaches for wound repair have several limitations.Stem cell-based therapy has emerged as a novel strategy to address this issue,exhibiting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enhancing wound healing rates,improving wound quality,and promoting skin regeneration.However,the use of stem cells in skin regeneration presents several challenges.Recently,stem cells and biomaterials have been identified as crucial components of the wound-healing process.Combination therapy involving the development of biocompatible scaffolds,accompanying cells,multiple biological factors,and structures resembling the natural extracellular matrix(ECM)has gain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Biological scaffolds encompass a range of biomaterials that serve as platforms for seeding stem cells,providing them with an environment conducive to growth,similar to that of the ECM.These scaffolds facilitate the delivery and application of stem cells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and wound healing.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biological scaffolds for stem cells in wound healing,emphasizing their capacity to facilitate stem cell adhesion,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and paracrine functions.Additionally,we identify the pivo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ffolds that contribute to enhanced cellular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m-cell-based therapy Biological scaffolds Wound healing Extracellular matrix mimicry cellular activities enhancement Scaffold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冻存前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洁 傅勇辉 +2 位作者 吴琼 孙万磊 袁铿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比较冻存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实验于2009年至2010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子医学实验室、血液病研究所完成。(1)实验材料:剖宫产胎儿脐带取自自愿捐献者,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目的比较冻存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实验于2009年至2010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子医学实验室、血液病研究所完成。(1)实验材料:剖宫产胎儿脐带取自自愿捐献者,实验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3)将传至第3代的细胞冻存半年后复苏。(4)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体外诱导分化为软骨及脂肪细胞检测其多向分化能力,比较复苏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脐带经胶原酶消化法所获得的细胞培养至第3代细胞呈长梭形,排列有明显方向性,细胞排列成网状、辐射状,冻存复苏后期形态学无明显改变。培养至第3代的细胞高表达CD29、CD54、CD166,不表达CD13、CD34、CD45、CD31、HLA-DR,冻存复苏后的细胞表达与未冻存的细胞无统计学差异。MSC在体外分别向脂肪细胞及软骨细胞诱导分化,以油红O染色后可见染为红色的阳性细胞为脂肪细胞,经阿新兰染色后可见为蓝色的阳性细胞为软骨细胞,冻存复苏后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也可向脂肪及软骨细胞分化。结论脐带作为一种新的MSC来源,可成为脐血和骨髓MSC的替代来源,并且冻存对MSC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改变,使其能更广泛地用于科研和临床前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冻存
下载PDF
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对高低转移性肝细胞癌细胞生长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倩 陈亭亭 +1 位作者 王守梅 张树辉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584-594,共11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选用高、低转移性HCC细胞系MHCC-97H和MHCC-97L,采用不同浓度(0.25 g·L^(-1)、0.5 g·L^(-1)、1.0 g·... 目的:研究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选用高、低转移性HCC细胞系MHCC-97H和MHCC-97L,采用不同浓度(0.25 g·L^(-1)、0.5 g·L^(-1)、1.0 g·L^(-1)、2.0 g·L^(-1)和3.0 g·L^(-1))的半枝莲乙醇提取物进行干预,筛选出50%最大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作为后续实验浓度,CCK-8实验和平板克隆实验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EpCAM^(+)和CD133^(+)细胞比例;细胞划痕实验评估细胞迁移率;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评估细胞迁移抑制率和侵袭抑制率;细胞成球实验测定肿瘤细胞的干细胞特性;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P27、Bcl-2、Vimentin、Ki-67、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将16只SPF级4周龄雄性BALB/c裸鼠分为半枝莲乙醇提取物组(0.97 g·kg^(-1))和对照组,每组8只,于裸鼠左侧腋窝皮下注射100μL(2×10^(6)个)MHCC-97H细胞,待移植瘤直径>0.5 cm开始给药治疗,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隔5天评估移植瘤体积变化;给药35 d后HE染色检测移植瘤的形态变化及移植瘤肝、肺转移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i-6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2.0 g·L^(-1)为半枝莲乙醇提取物的最佳干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半枝莲乙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MHCC-97H和MHCC-97L细胞增殖,明显减少MHCC-97H和MHCC-97L细胞克隆数目,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减少,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划痕愈合进程明显减缓、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明显减少,细胞成球体积明显变小,细胞成球数目、球体形成率及EpCAM^(+)与CD133^(+)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yclin D1、Bcl-2、Ki-67、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27、Bax、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半枝莲乙醇提取物组裸鼠MHCC-97H细胞移植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枝莲乙醇提取物 肝细胞癌 上皮间质转化 干细胞特性 细胞凋亡 细胞侵袭 裸鼠
下载PDF
干扰长链非编码RNA MNX1-AS1对卵巢癌细胞的干样特性、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晓丹 徐毅 +2 位作者 杜德奇 郭莹 王鲁文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94-398,共5页
目的:探讨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NX1-AS1对卵巢癌细胞的干样特性、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KOV3细胞随机分组,进行处理及培养,RT-PCR检测RNA MNX1-AS1的表达,筛选干扰效果最明显的序列;观察干细胞成球情况;免疫... 目的:探讨干扰长链非编码RNA(lncRNA)MNX1-AS1对卵巢癌细胞的干样特性、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将KOV3细胞随机分组,进行处理及培养,RT-PCR检测RNA MNX1-AS1的表达,筛选干扰效果最明显的序列;观察干细胞成球情况;免疫印迹检测干细胞标记物蛋白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OX2)和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表达;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免疫印迹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胱天蛋白酶3(cleaved cas3)/cas3、c-Myc的表达。结果:3个序列对比显示MNX1-AS1-shRNA3干扰组最为显著,选择此组为后续实验干扰组,分组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shRNA-NC)、干扰组(MNX1-AS1-shRNA3);与对照组相比,MNX1-AS1-shRNA3干扰组SKOV3干细胞成球数量、直径减小,干细胞标记物蛋白OCT4、SOX2、ABCG2的表达显著降低,SOD活性、c-Myc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线粒体损伤标记物蛋白的表达(Bax/Bcl-2、cleaved cas3/cas3)、MDA与ROS含量均显著升高,线粒体的膜电位下降。结论:干扰lncRNA MNX1-AS1诱导卵巢癌细胞的干样特性降低、氧化应激增强、线粒体损伤加重,干扰lncRNA MNX1-AS1对SKOV3细胞抑制效果显著,具有靶向治疗卵巢癌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lncRNA MNX1-AS1 SKOV3细胞 干细胞特性 氧化应激 线粒体
下载PDF
肉桂醛对PC-3细胞增殖、EMT及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俊檄 唐欲博 +5 位作者 令狐熙涛 包广龙 施浩然 文振宇 黄帅 瓦庆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8-302,308,共6页
目的 探索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对PC-3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干细胞特性的作用及机制,为CA作为潜在抗前列腺癌骨转移药物提供前期实验参考。方法 通过CCK-8法、Transwell实验、基质黏... 目的 探索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对PC-3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干细胞特性的作用及机制,为CA作为潜在抗前列腺癌骨转移药物提供前期实验参考。方法 通过CCK-8法、Transwell实验、基质黏附实验及成球实验检测CA对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黏附及成球的影响,qRT-PCR分析CA处理PC-3细胞后miR-143及AGO2 mRNA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和基质黏附实验检测单独加入CA、转染miR-143mimic、AGO2-siRNA同时处理CA及AGO2、同时转染miR-143mimic及AGO2后PC-3细胞的侵袭、迁移及黏附情况。Western blot实验检测CA或转染miR-143mimic后PC-3细胞AGO2、EMT及干细胞特性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A呈浓度依赖性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黏附及成球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qRT-PCR分析发现CA可上调PC-3细胞中miR-143表达、抑制AGO2 mRNA表达;过表达miR-143及沉默AGO2均能抑制PC-3细胞的迁移、侵袭及黏附,而同时上调AGO2及CA、同时上调miR-143及AGO2后PC-3细胞迁移、侵袭及黏附的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此外,过表达miR-143及CA均能抑制PC-3细胞中AGO2、ZEB1、Vimentin、N-cadherin、fibronectin及CD44、Oct-4、c-Myc蛋白的表达。结论 CA可在体外抑制PC-3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黏附能力,此外,CA可抑制PC-3细胞的EMT及干细胞特性,其机制可能与其能上调miR-143/AGO2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醛 PC-3 MIR-143 上皮-间质转化 干细胞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