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蹲位联合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初产妇胎位异常产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史明霞 支军 周春秀 《护士进修杂志》 2021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蹲位联合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初产妇胎位异常产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于我院分娩的胎位异常产程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于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4~6... 目的探讨蹲位联合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在初产妇胎位异常产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于我院分娩的胎位异常产程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于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4~6 cm)行自由体位,胎头下降至棘下2 cm时采取蹲位,每蹲10 min起来换体位休息10~15 min,直至准备上台接产。观察组于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宫口开大4~6 cm)行自由体位,当胎头下降至棘下2 cm时行双侧会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后采取蹲位,每蹲10 min起来换体位休息10~15 min,直至准备上台接产。比较两组阴道内徒手转胎头干预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阴道内徒手转胎头干预率、剖宫产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会阴损伤程度及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分娩期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也有所减轻(P<0.05)。结论初产妇采取蹲位联合双侧会阴阻滞麻醉,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阴道内徒手转胎头干预率及剖宫产率,加速产程进展,降低会阴侧切率及损伤程度,减轻产妇的疼痛感,提升产妇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蹲位 双侧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初产妇 胎位异常 分娩
下载PDF
骑马蹲裆式与髌骨劳损的预防 被引量:8
2
作者 孙维国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为探索传统武术训练中的骑马蹲裆式对髌骨劳损的预防作用 ,作者用积累了十年的运动损伤资料和文献 ,从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的角度 ,论述了膝关节半蹲位诸姿势中以骑马蹲裆式其髌韧带的力臂最长、髌股关节面接触面大、髌股关节面... 为探索传统武术训练中的骑马蹲裆式对髌骨劳损的预防作用 ,作者用积累了十年的运动损伤资料和文献 ,从解剖学、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的角度 ,论述了膝关节半蹲位诸姿势中以骑马蹲裆式其髌韧带的力臂最长、髌股关节面接触面大、髌股关节面的压应力大并有利于发展股内侧肌的力量 ,可以限制髌骨外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骑马蹲裆式 运动损伤 髌骨劳损
下载PDF
不同蹲式体位对第二产程产妇舒适度及产程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 《新疆医学》 2021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蹲式体位对第二产程产妇舒适度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分娩的9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中不同蹲式体位分为对照组(44例)及观察组(46例)。所有产妇第一产程均采用自由体... 目的探讨不同蹲式体位对第二产程产妇舒适度及产程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分娩的90例产妇临床资料,根据第二产程中不同蹲式体位分为对照组(44例)及观察组(46例)。所有产妇第一产程均采用自由体位,对照组第二产程采用自由蹲式体位进行试产,观察组第二产程采用"C"型蹲式体位进行试产,观察两组产妇舒适度、第二产程时间、胎头下降速率、平均胎心减速次数及新生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舒适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更高,观察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胎头下降速率较对照组快,平均胎心减速次数较对照组少,两组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由蹲式体位相比,"C"型蹲式体位可有效减少平均胎心减速次数,提高胎头下降速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产妇舒适度,降低新生儿窘迫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产程 舒适度 产程时间 蹲式体位
下载PDF
Different squatting position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A retrospective study
4
作者 Tie-Jian Li Jing-Yang Sun +3 位作者 Yin-Qiao Du Jun-Min Shen Bo-Han Zhang Yong-Gang Zho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3期8107-8114,共8页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pain.High-flexion activities such as squatting,kneeling,and floor transfers are mainly listed as demanding tasks.Among them,s... BACKGROUN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reduce pain.High-flexion activities such as squatting,kneeling,and floor transfers are mainly listed as demanding tasks.Among them,squatting is an important position.AIM To provide a new squat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e the different squatting positions of a series of patients after primary TKA.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October 2019,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154 video recordings of the squatting-related motions of patients after TKA.Among the included patients,119 were women and 35 were men.Their mean age at the index surgery was 61.4 years(range,30 to 77).RESULTS The median follow-up was 12 mo(range,6 to 156 mo).We classified those squatting-related motions into three major variations according to squatting depth:Half squat,parallel squat,and deep squat.The angles of hip flexion,knee flexion,and ankle dorsiflexion were measured in the screenshots captured from the videos at the moment of squatting nadir.A total of 26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s half squats,75 as parallel squats,and 53 as deep squats.The angles of hip flexion,knee flexion,and ankle dorsiflexion all differed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squatting positions(P<0.001).In the parallel squat group,the mean knee flexion angle(°)was 116.5(SD,8.1;range,97 to 137).In the deep squat group,the mean knee flexion angle(°)was 132.5(SD,9.3;range,116 to 158).CONCLUSION Among the three squatting positions,deep squat showed the highest hip,knee,and ankle flexion angles,followed by the parallel squa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quatting ability,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satisfaction rate was also significantly enhanced.However,the different squatting abilities of the patients cannot be effectively distinguished from the scoring results(P>0.05).Our squatting position classification offers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evaluating patients’squatting ability after T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flexion OUTCOME squat squatting position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下载PDF
基于曲柄摇杆式的马桶蹲坐起身辅助装置设计
5
作者 蔺用 张柄 《现代机械》 2023年第6期50-54,共5页
针对老人或腰部受损患者在入厕过程中蹲坐困难的情况,设计一款曲柄摇杆式的马桶蹲坐起身辅助机械装置。该装置应用机械结构设计、运动过程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三维仿真与动画模拟等方法进行前期设计,通过机械加工、部件组装与调试等进... 针对老人或腰部受损患者在入厕过程中蹲坐困难的情况,设计一款曲柄摇杆式的马桶蹲坐起身辅助机械装置。该装置应用机械结构设计、运动过程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三维仿真与动画模拟等方法进行前期设计,通过机械加工、部件组装与调试等进行实物制作,经实践测试与改进,各功能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蹲坐起身 设计 曲柄摇杆 辅助装置
下载PDF
两种不同姿势模拟着陆足底生物力学特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毅 伍骥 +5 位作者 郑超 黄蓉蓉 那雨虹 扬帆 苏斌 王增顺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28-130,138,共4页
目的对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2种着陆姿势足底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估。方法健康男性伞兵受试者20例。使用一个Pedar足底压力系统。检测足底最大应力值(地面反作用力)、足底最大压力值、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足底根据解剖特点划分为10个区... 目的对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2种着陆姿势足底动力学特征进行评估。方法健康男性伞兵受试者20例。使用一个Pedar足底压力系统。检测足底最大应力值(地面反作用力)、足底最大压力值、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足底根据解剖特点划分为10个区域。受试者从高60 cm台上跳下,分别以半蹲式并腿和分腿式姿势着地,记录足底动力学指标值,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种姿势之间比较足底最大应力值、最大压力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足底最大压力时间积分值在右足底有明显差异;同一种姿势着地左、右足底动力学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左、右足不同时着地的概率方面分腿式着地明显高于半蹲式并腿着地。结论半蹲式并腿着陆姿势更适合军事跳伞等职业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蹲式并腿着地 分腿式着地 动力学指标 模拟着陆 Pedar系统
下载PDF
多种徒手深蹲模式下肢肌肉的肌电研究
7
作者 李春轶 李慧忠 裘琴儿 《浙江体育科学》 2019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影响徒手深蹲动作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膝的空间方位与下肢蹲的深浅。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深蹲模式下肢肌肉的肌电激活大小以及下肢肌肉在各种深蹲模式中的显著性差异,对下肢肌肉肌电进行综合性分析,为健身群体深蹲练习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建议... 影响徒手深蹲动作的两个重要因素是膝的空间方位与下肢蹲的深浅。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深蹲模式下肢肌肉的肌电激活大小以及下肢肌肉在各种深蹲模式中的显著性差异,对下肢肌肉肌电进行综合性分析,为健身群体深蹲练习提供理论性的指导建议。方法:运用实验法、肌电分析等方法,在浅蹲、半蹲、深蹲三种下肢蹲深浅条件,膝关节与足尖的两种方位因素(膝关节在足尖前后),共六种徒手深蹲模式下对十五名健康大学生健身爱好者进行下肢肌肉的表面肌电活动特征研究,采集相关肌电数据。研究结果:徒手深蹲中下肢蹲的深浅对臀大肌肌电均方根值(EMGrms)有显著性影响(P<0.05),膝的空间方位对股内侧肌(EMGrms)有显著性影响(P<0.05);膝关节空间方位和下肢蹲深浅对股直肌肌电具有交互作用(P<0.05)。结论:徒手深蹲模式6对臀大肌的强化训练优于其他深蹲模式;徒手深蹲模式3、4对于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的锻炼的"平衡性"优于其它的深蹲模式;徒手深蹲模式6、4对股内侧肌的强化训练优于其他训练模式,有助于维持身体重心位置和减少额外负载;徒手深蹲模式5对股直肌的锻炼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徒手深蹲 表面肌电 下肢蹲深浅 膝空间方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