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明共生论:世界文明交往范式的“中国方案”——习近平关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思想体系 被引量:32
1
作者 谢清果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83,共12页
新时代的中国正积极有为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为此中国有必要适时提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应然模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行稳致远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下,... 新时代的中国正积极有为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为此中国有必要适时提出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应然模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外交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行稳致远提供思想资源与精神动力。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尊重、三超越"的人类文明交往观念,深刻把握人类文明传播与发展的规律,倡导文明对话,从而创造性地用"文明共生论"回应西方的"文明冲突论",进而站在引领国际民心所向的制高点,树立起中国作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者的大国形象,力争以"中华新文明主义"的豪迈姿态,从容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文明交往观 文明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下载PDF
回归道德主义:孔子文明传播思想论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毛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7-53,共7页
文明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否确保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合理流动、确保其文化价值被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共信、确保对自然的开发不超过自然生态所能忍受并自我修复的限度,构成文明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文明传播的严重“偏向”与结构性失衡,... 文明在传播的过程中,能否确保政治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合理流动、确保其文化价值被大多数社会成员共享共信、确保对自然的开发不超过自然生态所能忍受并自我修复的限度,构成文明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文明传播的严重“偏向”与结构性失衡,将致文明以死命。晚周时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救济传播的偏向、失衡与异化的原则是对文明传播活动施以道德指引,使文明传播活动回归其逐渐偏离的自然秩序(道)与社会秩序(德),赋予文明传播牢不可破的道德基础,使文明永葆活力、持久与和谐。历代《论语》注家将《学而第一》首节三句话解为个人修养之事。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看,《论语》开篇三言,是针对晚周时代文明传播之混乱与文化传播之废绝而发出的重大警世之言,体现着孔子对文明传播的宗旨、源泉、处境以及人类传播行为的本质、责任等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与传播课题的深沉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文明传播 君子之德
下载PDF
从“十三经”注疏看中华文明的传承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炜民 《阴山学刊》 2003年第4期65-69,共5页
中华文明一脉相传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对文明成果不断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中国古代经书的注疏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十三经”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而注疏是“十三经”流传至今的保证。今天对“十三经”重新作注,进行今... 中华文明一脉相传没有中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对文明成果不断归纳总结,补充完善,中国古代经书的注疏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十三经”是中华文明成果的组成部分,而注疏是“十三经”流传至今的保证。今天对“十三经”重新作注,进行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经” 注疏 经学 中华文明 文明传承
下载PDF
我国历史演进中师生关系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黎华 方跃平 王思华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81-83,共3页
作为人类文明最基本传承形态和方式,师生关系无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产生、建立、发展、提高等阶段,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师生关系... 作为人类文明最基本传承形态和方式,师生关系无论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推进,还是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师生关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产生、建立、发展、提高等阶段,由初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师生关系与一般社会关系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其最大功能就是教育功能。通过对我国师生关系历史演进研究,倡导师生关系良性、顺利、健康发展,有利于学生在享受关怀和宽容中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教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关系 教育价值 文明传承
下载PDF
基于唐咀水下遗址的青铜文创博物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峰 回声 李季 《铜陵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100-102,共3页
考古工作者在巢湖市烔炀镇唐咀村北侧发现了水下遗址,该遗址历史久远、文物资源丰富,初步具备文化传承和推广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定位,提出以青铜文化为主的唐咀水下遗址文创博物馆实践策略,注重展示体验和文创衍生,进一步提升了该遗... 考古工作者在巢湖市烔炀镇唐咀村北侧发现了水下遗址,该遗址历史久远、文物资源丰富,初步具备文化传承和推广价值。通过深入研究和定位,提出以青铜文化为主的唐咀水下遗址文创博物馆实践策略,注重展示体验和文创衍生,进一步提升了该遗址的文化产品创新能力,进而把烔炀镇唐咀村打造成环巢文创乐园,实现古巢文明传播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咀水下遗址 青铜博物馆 文创策划 文明传播
下载PDF
跨文化语境中的伊斯兰影响研究
6
作者 孔令涛 《阿拉伯世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文以但丁的《神曲》为载体,以先知登宵故事在欧洲的传播为线索,研究伊斯兰文化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传播,以及此种传播如何扩大了伊斯兰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并使得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带有显著的混合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 跨文化语境 伊斯兰影响 文明传播 文明对话 但丁《神曲》
下载PDF
陆地边境口岸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功能 被引量:6
7
作者 徐黎丽 马晓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九省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口岸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展示窗口;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陆地边境口... 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九省区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口岸是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成果的展示窗口;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陆地边境口岸所在边境九省区的现代化程度较低,影响和降低整体中国式现代化的速度和水平。其功能作用主要表现在:陆地边境所在省区和所有民众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与力量;与东部省区水运口岸相比,陆地边境口岸及其所在省区的现代化在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14个国家相邻的中国陆地边境口岸所在省区的现代化在与周边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和精神成果通过99个边境口岸向外传播,体现中华文化包容和谐的价值观念。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现代化仍然有提升的空间,从战略层面来说,实施提升管控与开放相结合的边境管理模式;在持续推进边境现代化过程中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理念、模式和效能;从实践层面来说,加快中国陆地边境口岸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保持口岸所在边境省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农牧业发展;促进中国陆地边境口岸贸易现代化建设;加强以国门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建设;深化中国边境口岸与对应国口岸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边境口岸 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发展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传播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略论南宋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忠礼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2-80,共9页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体认识,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南宋人民在抗击金和蒙元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 南宋立国153年,以往人们对它的历史地位评价颇低。实际上,这种评价缺乏对南宋国内外环境的总体认识,忽视了南宋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忽视了南宋人民在抗击金和蒙元的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斗争精神,更忽视了南宋在传承中华文明中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总之,绝不能贬低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历史地 位经济重心 文化重心 民族气节 传承文明
下载PDF
海上丝路典籍《瀛涯胜览》英译史与丝路文明西传 被引量:4
9
作者 迟帅 许明武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7-54,189,190,共10页
《瀛涯胜览》为记述郑和下西洋所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纪实文献。就该书英译而言,有菲利普斯(Geo.Phillips)的节译本和米尔斯(J.V.G.Mills)的全译单行本。英译文本对中外史学、汉学界甚至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梳... 《瀛涯胜览》为记述郑和下西洋所走“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纪实文献。就该书英译而言,有菲利普斯(Geo.Phillips)的节译本和米尔斯(J.V.G.Mills)的全译单行本。英译文本对中外史学、汉学界甚至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梳理《瀛涯胜览》译本源流,重点从历时视角探究其英译史,并探讨英译本在传播与传承丝路文明中的作用,以期为海上丝路典籍的有效英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丝路典籍 《瀛涯胜览》英译史 丝路文明西传
原文传递
媒介融合视阈下关于网络文明传播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10
作者 雷洋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4期79-80,共2页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信息传播到监督实施都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化与净化。网络文明传播要求我们在媒介融合的理念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信使"、"喉舌"和"通道"作用,与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信息传播到监督实施都离不开大众媒体的宣传、优化与净化。网络文明传播要求我们在媒介融合的理念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信使"、"喉舌"和"通道"作用,与新媒体覆盖面广、传播快、参与性强等优势相结合,遏制精神垃圾对群众思想的侵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网络文明传播 媒介融合
下载PDF
公示语翻译与中国文明传播
11
作者 李彬彬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416-,418,共2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文明。公示语成为传播中国文明的途径之一。然而公示语翻译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现象人们却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对外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公示语翻译与中国文...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文明。公示语成为传播中国文明的途径之一。然而公示语翻译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对此现象人们却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文明的对外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公示语翻译与中国文明传播的关系以及公示语翻译不当对中国文明传播的影响来呼吁译者能够更加重视公示语翻译,让中国文明更好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示语 中国文明传播 翻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