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法学中“人”的观念的演变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光权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4,共8页
在刑法学中 ,对主体的态度不同 ,刑法立场就可能不同。近代以来 ,随着刑事古典学派和实证学派的先后登场 ,刑法学中的人开始从“抽象刑法人”过渡到“危险个体”。如果要在刑事领域坚持一种法治立场 ,刑法学应当采用“抽象人”的观念 ;... 在刑法学中 ,对主体的态度不同 ,刑法立场就可能不同。近代以来 ,随着刑事古典学派和实证学派的先后登场 ,刑法学中的人开始从“抽象刑法人”过渡到“危险个体”。如果要在刑事领域坚持一种法治立场 ,刑法学应当采用“抽象人”的观念 ;但是 ,司法实务总是倾向于探求个人的危险性格。由于刑法理论和实务之间对人的看法存在严重的不一致 ,所以 ,有必要根据规范违反说 ,提出“规范意识主体”的概念 ,以使刑法学对“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学 抽象刑法人 危险个体 规范意识主体
下载PDF
矩阵分裂序列与线性二级迭代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放 熊岳山 《计算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20,共8页
本文讨论线性非定常二级迭代法的收敛性.对于一般的基于矩阵分裂序列的迭代法,针对分裂序列本身找到了一种新的且相对较弱的收敛性条件,并因此得到了由非定常二级迭代法推广而来的广义二级迭代法的收敛结果.从而,用一种新的方法证明... 本文讨论线性非定常二级迭代法的收敛性.对于一般的基于矩阵分裂序列的迭代法,针对分裂序列本身找到了一种新的且相对较弱的收敛性条件,并因此得到了由非定常二级迭代法推广而来的广义二级迭代法的收敛结果.从而,用一种新的方法证明了非定常二级迭代法的收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方程组 二级迭代法 矩阵分裂
原文传递
分裂主体间的范式连接:拉康镜像、话语理论视角下的《长夜行》
3
作者 韩之江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8-226,共9页
在国内阐释拉康的众多专著中,研究者一般倾向于将镜像理论与话语理论割裂开来单独理解、应用。但事实上,镜像理论中的光学模式第三图,与话语理论中的第四种话语——癔症话语,两者间存在隐秘联系。通过对塞利纳代表作《长夜行》这一突显... 在国内阐释拉康的众多专著中,研究者一般倾向于将镜像理论与话语理论割裂开来单独理解、应用。但事实上,镜像理论中的光学模式第三图,与话语理论中的第四种话语——癔症话语,两者间存在隐秘联系。通过对塞利纳代表作《长夜行》这一突显主体分裂的文学化癔症话语的拉康式解读,尤其是借助学界较少关注的光学模式第三图为分析工具,本文尝试将镜像、话语两大理论范式进行连接和贯通,最终阐明二者之间的转化机制:在特定层面上,四种话语的转换矩阵实际即为光学模式翻转图的高度抽象、进化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康 分裂主体 镜像 四种话语 塞利纳 《长夜行》
下载PDF
作格语言的主语和汉语的主语 被引量:2
4
作者 罗天华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29,共7页
王遥、李景娜(2020)指出汉语与作格语言在形态和句法上有相似性,有一定程度的作格特征,汉语的主语也与作格语言也存在较多共同之处;高明乐、潘晓颖(2020)认为汉语凸显的是话题,主语不易识别,因而可以摒弃主语概念。本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 王遥、李景娜(2020)指出汉语与作格语言在形态和句法上有相似性,有一定程度的作格特征,汉语的主语也与作格语言也存在较多共同之处;高明乐、潘晓颖(2020)认为汉语凸显的是话题,主语不易识别,因而可以摒弃主语概念。本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认为作格的本质是语法关系的形式表达方式,汉语没有这些形式标记,不是类型学意义上的(分裂)作格语言,而是一种中性语言,作格性与汉语主语问题并不相涉;主语是一个原型范畴,非典型的主语多为语用现象,语用可以偏离语法,但不能脱离或者取消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 作格分裂 句法作格 主语 原型范畴
原文传递
《十七岁的轻骑兵》与90年代青年的情感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金理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9-141,共13页
路内小说集《十七岁的轻骑兵》是一则典型的文学个案,有助于我们勘察90年代青年的情感结构。主人公路小路们的失败感、无聊与感伤,绝非仅仅出自个人秉性、心理或文学惯习,而是如政治无意识一般再现了其所经历的社会转折。路内作品中交... 路内小说集《十七岁的轻骑兵》是一则典型的文学个案,有助于我们勘察90年代青年的情感结构。主人公路小路们的失败感、无聊与感伤,绝非仅仅出自个人秉性、心理或文学惯习,而是如政治无意识一般再现了其所经历的社会转折。路内作品中交汇着多种历史观,作者、叙事者和人物都在多种叙事、历史观之间摇摆、拉锯。《十七岁的轻骑兵》提供了一个契机,促使我们重新打开小说形式、情感结构与历史经验之间复杂缠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内 情感结构 青年 自我分裂
原文传递
作格性与作格语言的“主语”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遥 李景娜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50,共7页
主语、宾语等受格语言的句法概念在作格语言中的确仍是解读作格语言的关键,而作格语言内部的形态和句法差异却决定了很难找到一个统一适用于受格语言和作格语言的"主语"概念。本文指出作格分裂的本质在于作格语言的受格化倾向... 主语、宾语等受格语言的句法概念在作格语言中的确仍是解读作格语言的关键,而作格语言内部的形态和句法差异却决定了很难找到一个统一适用于受格语言和作格语言的"主语"概念。本文指出作格分裂的本质在于作格语言的受格化倾向,并以此为视角论证了作格性的连续体特征。作格性的强弱差异制约了作格语言的句法组织方式:作格性弱的作格语言在句法表现上倾向于与受格语言一致,而在作格性强的作格语言中,受事性成分取得了成为话题的优先权,通格成分与谓语的关系成为句子的主要语法关系,也因此更具有典型主语的形态和句法特征。汉语的主语在形态和句法上与作格语言的"主语"有诸多相似之处,研究希冀可为汉语主语问题的讨论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语言 作格分裂 作格性 通格成分 主语
原文传递
新时期游荡者叙事小说美学特征初探
7
作者 王志谋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119,共6页
新时期的文学书写中有一条由隐到显的游荡者叙事线索,这些以游荡者为主要叙事对象的小说可归纳为"游荡者叙事小说"。游荡者叙事小说的叙事主体置身于与秩序对立的民间,在获取自由叙事立场的同时,往往在对立的价值观中纠结、... 新时期的文学书写中有一条由隐到显的游荡者叙事线索,这些以游荡者为主要叙事对象的小说可归纳为"游荡者叙事小说"。游荡者叙事小说的叙事主体置身于与秩序对立的民间,在获取自由叙事立场的同时,往往在对立的价值观中纠结、分裂。主体分裂促成了他们对新主体性的寻找,这一寻找集中在与民间呼应的边缘世界,"边缘寻找"是游荡者叙事小说的核心动力。游荡者叙事小说的整体风格呈现为一种漫游性,这种漫游性一方面表现为不具备逻辑清晰的线索,总体结构散漫随意,另一方面表现为文本的感性化或心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者叙事小说 分裂主体 边缘寻找 漫游性
下载PDF
也谈汉语中的同音删略现象——兼与司富珍先生商榷 被引量:8
8
作者 柯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4,共9页
本文通过一些实例,对汉语中同音删略的特点及条件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对《汉语的几种同音删略现象》一文进行了考察,认为该文运用同音删略对汉语中的“是”字句、双宾句及“分裂NP主语句”的分析和解释存在不当之处。
关键词 同音删略 “是”字句 双宾句 分裂NP主语句
下载PDF
我国“分体式”贿赂犯罪罪名体系构建:原理、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9
作者 魏昌东 张笑宇 《廉政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7-52,238,239,共38页
贿赂犯罪罪名体系与治理结构的构建,是中国式腐败治理理念、智慧、资源与立法技术的结晶。中国特色罪名体系的发展形成了以犯罪主体为中心的“分体式”发展模式,立法扩张以增设主体类型为中心,却忽视了对行为类型的重新识别、拓展以及... 贿赂犯罪罪名体系与治理结构的构建,是中国式腐败治理理念、智慧、资源与立法技术的结晶。中国特色罪名体系的发展形成了以犯罪主体为中心的“分体式”发展模式,立法扩张以增设主体类型为中心,却忽视了对行为类型的重新识别、拓展以及规制对象的有效性等问题。“分体式”罪名体系所形成的贿赂犯罪治理结构,以对价关系为基础设定罪名结构、以结果本位为基础设定评价基准、以差异化治理策略为基础设定配刑原则。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对罪名体系建设原理的代际更新提出了全新要求:①在体系建构基础上,实现从“分体式”立法向以行为类型为中心立法完善的转向;②在要件设定基础上,实现从以对价关系为中心向以公权伦理为基础转向的立法完善;③在犯罪治理结构上,实现从“差异式”治理走向“全链条式”“同一性”治理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贿赂犯罪罪名体系 “分体式”体系 对价关系 “分层式”体系
下载PDF
Writing on Boundaries: The Split Subject in Chinese Canadian Literature
10
作者 Xie Shaobo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6,共9页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grasp of the corpus of work produced by 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n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its tropes and interpreting their political resonance. It defines the Chinese Canadian ...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grasp of the corpus of work produced by 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n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its tropes and interpreting their political resonance. It defines the Chinese Canadian work as a three-phase counterhegemonic discourse: Writing back into a forbidden past; negotiating into the present; writing on boundaries. For the ambivalent, split diasporic subject to negotiate into the present from the forbidden past is to reinscribe itself as a locus of crisis, a non-identity, a doubling, a third term. Writing on boundaries can be read as a strategy of decolonization deployed by the subaltern in striving for self-vindication and self-fulfil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拿大文学 学术专题 杂种性 文学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