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4
1
作者 刘晚苟 山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06-1910,共5页
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 ,进行分根实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种子根平分在装有 土娄土的分隔的白铁皮桶中 .土壤容重分 4种处理 :低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2 0g·cm-3 )、中容重(两边容重都为 1.33g·cm-3 ... 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 ,进行分根实验研究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容重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种子根平分在装有 土娄土的分隔的白铁皮桶中 .土壤容重分 4种处理 :低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2 0g·cm-3 )、中容重(两边容重都为 1.33g·cm-3 )、高容重 (两边容重都为 1.4 5 g·cm-3 )和混合容重 (一边为 1.2 0 g·cm-3 ,另一边为 1.4 5 g·cm-3 ) .土壤水分控制在高基质势 (- 0 .17MPa)和低基质势 (- 0 .86MPa)两个水平 .结果表明 ,当植株生长在紧实土壤或土壤基质势从 - 0 .17MPa降到 - 0 .86MPa时 ,根长、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都显著降低 ,并且地上部干重的降幅更大 .紧实土壤使根长降低的同时还使根的直径增大 .无论是容重增大还是土壤水分含量降低所引起的高土壤阻力都使叶片扩展速度降低和植株变小 .生长在紧实土壤中的植株变小不仅是因为叶片扩展速度降低 ,同时是成熟叶片叶面积缩小的结果 .然而 ,当植株生长在混合容重土壤中时 ,处在低容重土壤中的根系生长得到加强 ,补偿甚至超补偿高容重土壤中根系生长的不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分根 玉米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分根PEG胁迫对羊草幼苗植物量、活性氧代谢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吴银明 王平 +2 位作者 刘洪升 刘淑英 王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采用分根装置,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羊草幼苗植物量、活性氧代谢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1/2强度Hoagland营养液)相比,单一根茎胁迫(RHS)、单一根系胁迫(ROS)以及同时根茎和根系胁迫(RHSS)... 采用分根装置,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研究了聚乙二醇(PEG)胁迫对羊草幼苗植物量、活性氧代谢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CK,1/2强度Hoagland营养液)相比,单一根茎胁迫(RHS)、单一根系胁迫(ROS)以及同时根茎和根系胁迫(RHSS)3种处理方式均显著降低了羊草幼苗地上部干重、根茎干重以及总干重,且ROS处理和RHSS处理的降低幅度较大.RHS处理时,羊草幼苗根系中SOD、CAT活性显著降低,而根茎SOD、CAT活性增加.ROS和RHSS处理下,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均有上升趋势;根茎在ROS处理下SOD、CAT活性均增加,RHSS处理下仅SOD活性上升,而根系在ROS处理下仅CAT活性上升.羊草地上部脯氨酸含量在RHS、ROS和RHSS处理时均显著增加,而根茎则显著降低.可见,根茎和根系在羊草响应PEG胁迫的生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PEG胁迫下羊草不同器官同一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淬灭作用不同,与POD相比不同器官SOD和CAT作用可能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分根 PEG胁迫 植物量 活性氧代谢 脯氨酸
下载PDF
NaCl分根胁迫对羊草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吴银明 王平 +2 位作者 刘洪升 刘淑英 王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07-1813,共7页
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研究了200 mmol·L-1NaCl胁迫对不同分根处理羊草幼苗生物量、活性氧代谢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胁迫根茎(RHS)、单一胁迫根系(ROS)以及同时胁迫根茎和根系(RHSS)3种处理方式下羊草幼苗各... 在自动控制的遮雨棚中,研究了200 mmol·L-1NaCl胁迫对不同分根处理羊草幼苗生物量、活性氧代谢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胁迫根茎(RHS)、单一胁迫根系(ROS)以及同时胁迫根茎和根系(RHSS)3种处理方式下羊草幼苗各器官干重均低于对照,且大体呈现RHSS>ROS>RHS趋势.在RHS和ROS处理下,羊草叶片和根茎SOD、P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RHSS处理时根系中SOD、CAT活性相比ROS处理显著降低.3种处理下根茎和根系MDA、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在RHS和ROS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根茎在羊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过程中与根系具有类似的功能;盐胁迫下羊草不同器官同一抗氧化酶对活性氧淬灭具有不同的作用,与POD相比不同器官SOD和CAT作用可能更大;根茎可能参与光合同化物——可溶性糖在羊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的调节运输,且协同根系增强了羊草对盐胁迫的耐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分根 盐胁迫 活性氧代谢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分根法研究镧对水稻生长及其生理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谢祖彬 朱建国 +4 位作者 褚海燕 张雅丽 高人 曾青 曹志洪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76,共6页
用分根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水稻生长及其促进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镧(0 05~1 5mg·L-1)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实粒数;随着镧浓度从0 05增加到0 75mg·L-1,镧降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和根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当镧浓度... 用分根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镧对水稻生长及其促进作用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镧(0 05~1 5mg·L-1)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实粒数;随着镧浓度从0 05增加到0 75mg·L-1,镧降低第一片完全展开叶和根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当镧浓度为0 75~9mg·L-1时,镧显著降低叶和根中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0 75mg·L-1镧增加叶中赤霉素(GA)和吲哚乙酸(IAA)含量,0 75和3mg·L-1镧增加根中细胞分裂素(iPAs)和IAA含量,但降低脱落酸(ABA)含量;秧苗移栽后46d,0 25~6mg·L-1镧显著增加叶片气孔导度;秧苗移栽后59和83d,当镧浓度分别为15和6mg·L-1时,镧显著降低叶片气孔导度;镧对叶片叶绿素(Chl)含量、叶和根中蛋白质,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没有发现显著作用。还讨论了镧促进水稻生长和消除超氧阴离子(·O2-)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生理参数 分根水培法 稀土
下载PDF
不均匀盐胁迫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熊雪 罗建川 +2 位作者 魏雨其 周冀琼 张英俊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72-2083,共12页
【目的】土壤中的盐分通常存在不均匀分布的现象。已有的研究发现与均一盐胁迫环境相比,不均匀盐胁迫可以缓解盐分对植物的伤害。研究旨在了解植物对不均匀盐分胁迫的响应,作为对均匀盐分下植物生理的一个重要补充,为扩大盐碱地的利用... 【目的】土壤中的盐分通常存在不均匀分布的现象。已有的研究发现与均一盐胁迫环境相比,不均匀盐胁迫可以缓解盐分对植物的伤害。研究旨在了解植物对不均匀盐分胁迫的响应,作为对均匀盐分下植物生理的一个重要补充,为扩大盐碱地的利用和栽培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根装置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根系分为两部分,设置无盐胁迫(0/0,各半根系所处环境Na Cl浓度均为0)、半边根系环境Na Cl浓度为0的不均匀盐胁迫系列(0/S:0/100、0/150、0/200和0/250)、半边根系Na Cl浓度为50 mmol·L^(-1)的不均匀盐胁迫系列(50/S:50/100、50/150、50/200和50/250)以及两半根系环境Na Cl浓度相同的均一盐胁迫系列(S/S:50/50、100/100、150/150、200/200和250/250)处理("/"两边数值代表各半根系所处环境的盐胁迫状况,以Na Cl浓度mmol·L^(-1)表示)。处理15 d后测定其植株生长速率、生物量、水分吸收、钠、钾离子浓度、丙二醛含量等指标,了解不同盐胁迫环境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抑制紫花苜蓿生长,植株生长速率、生物量、水分吸收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升高,膜质过氧化程度加大,叶片Na^+浓度升高,K^+浓度降低,表现为较低的K^+/Na^+。而不均匀盐胁迫0/S与50/S处理与均匀高盐处理S/S相比,植株生长速率和地上生物量分别增加了57.05%—369.34%和15.47%—42.57%,Na^+浓度降低了15.85%—55.93%,缓解了Na^+的毒害作用。且不均匀盐胁迫下70%—92%的水分吸收来自于无盐或低盐胁迫一侧根系,增加了整株植物的水分吸收。【结论】不均匀盐胁迫处理与均匀的高盐胁迫处理相比,增加了紫花苜蓿叶绿素含量,降低了膜质过氧化程度,通过调控Na^+与K^+的吸收维持叶片中相对较高的K^+/Na^+,并且无盐和低盐胁迫一侧根系表现出补偿性吸水和补偿性生长,进而促进了植物生长,增加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不均匀盐胁迫 分根 植株生长 钾钠比
下载PDF
局部根系干旱条件下分蘖期水稻对供氮形态的生物学响应 被引量:8
6
作者 周毅 郭世伟 沈其荣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9-173,共5页
采用室内分根营养液培养及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NH4+-N、NO3--N、NH4+-N/NO3--N比为50/50)对水稻局部根系遭遇水分胁迫后的生物学响应状况。结果表明,在非水分胁迫的条件下,供应NO3--N营养相对促进分蘖期水稻的根系... 采用室内分根营养液培养及PEG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研究不同氮素形态(NH4+-N、NO3--N、NH4+-N/NO3--N比为50/50)对水稻局部根系遭遇水分胁迫后的生物学响应状况。结果表明,在非水分胁迫的条件下,供应NO3--N营养相对促进分蘖期水稻的根系发育,而供应NH4+-N营养相对促进分蘖期水稻的地上部发育;在局部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条件下,NH4+-N和NO3--N混合营养水稻生物量增量分别比全NO3--N和全NH4+-N营养水稻高31.7%和37.7%,其中地上部生物量增量也分别比全NO3--N和全NH4+-N营养水稻高33.5%和33.2%。全NO3--N营养水稻未受水分胁迫一侧根系生物量的增量明显高于另一侧受水分胁迫的根系生物量的增量,且明显高于两侧根系均未受水分胁迫的相同供氮形态营养的水稻单侧根系生物量的增量;而全NH4+-N以及NH4+-N和NO3--N混合营养水稻未受水分胁迫一侧根系和受水分胁迫的根系生物量增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均高于两侧根系均未受水分胁迫的相同供氮形态营养的水稻,为NH4+-N营养提高水稻抗旱能力提供了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形态 水分胁迫 分根 分蘖期 水稻
下载PDF
全根和分根培养条件下番茄幼苗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卢颖林 李庆余 +3 位作者 徐新娟 朱毅勇 董彩霞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9,共7页
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全根、分根两种培养系统,研究了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和形态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全根培养下,NO3-∶NH4+(体积比)为75∶25时番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最大,分别比NO3-处理增加76%和71%,NH4+培养条件... 采用营养液培养,设置全根、分根两种培养系统,研究了番茄幼苗根系生长和形态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在全根培养下,NO3-∶NH4+(体积比)为75∶25时番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最大,分别比NO3-处理增加76%和71%,NH4+培养条件下最小;随营养液中NH4+比例的增加,根系总长和表面积均降低,根系体积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NO3-∶NH4+为75∶25时根系平均直径最大。在分根培养下,两侧根盒分别为NO3-和H2O处理下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而两侧根盒分别为NO3-和NH4+处理下根系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3个处理。局部根系供H2O处理下根系干重只有另一侧(供NO3-)根系干重的19%。局部根系供NH4+能显著增加其自身根系的平均直径,且使另一侧(供NO3-)根系的体积和表面积显著增加;局部根系供H2O处理下其自身根系总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平均直径均最小,但另一侧(供NO3-)根系总长、表面积和体积显著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根系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适应性表现为根系形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全根 分根 硝态氮 铵态氮 根系形态
下载PDF
非均匀盐胁迫对番茄幼苗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程贝 王卫华 吴忠东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7-896,共10页
为了研究非均匀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发育的状况,采用分根水培系统,设置3个总盐胁迫水平(NaCl浓度)处理——无盐胁迫(0)、中度盐胁迫(0.4%)和重度盐胁迫(0.6%),按照左右两侧根系处于非均匀和均匀胁迫两种方式分成6个处... 为了研究非均匀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的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发育的状况,采用分根水培系统,设置3个总盐胁迫水平(NaCl浓度)处理——无盐胁迫(0)、中度盐胁迫(0.4%)和重度盐胁迫(0.6%),按照左右两侧根系处于非均匀和均匀胁迫两种方式分成6个处理:T1(0,0)为对照,T2(0.1%,0.3%),T3(0.2%,0.2%),T4(0.1%,0.5%),T5(0.2%,0.4%),T6(0.3%,0.3%),测定各个处理下番茄的光合指标、生物量、Na^+和K^+含量以及根系生长参数等。结果表明:(1)随着盐胁迫的加重,叶片中Na^+含量增加,K^+含量、光合指标、生物量和根系生长指标均依次降低;(2)在总盐(NaCl)浓度相同时,与左右两侧根系均匀盐浓度胁迫相比,非均匀胁迫下叶片中Na+含量显著降低(P<0.05),气孔导度(Gs)与均匀胁迫下无显著差异,但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均增加,T2比T3处理下的P_n、T_r分别增加了4.88%和3.83%,T4处理下叶片的P_n、T_r分别比T6处理增加了13.51%和8.25%,T5处理下叶片P_n比T6处理增大了7.83%,T_r无显著差异;(3)当总盐浓度一定时,非均匀胁迫比均匀胁迫下两侧根系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以及总干物质量均有所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非均匀胁迫较均匀胁迫显著提高了番茄的耐盐性,这为番茄在盐碱地上的生长提供了耐盐胁迫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盐胁迫 非均匀 均匀 分根 水培 总盐浓度
原文传递
Root Cluster Formation and Citrate Exudation of White Lupin (Lupinus albus L.) 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被引量:4
9
作者 Chun-JianLI Rui-XiaLI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2-177,共6页
Abstract: A split-root syste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P concentration controls root cluster formation and citrate exudation in white lupin (Lupinus albus L.) grown under controlled con... Abstract: A split-root system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xternal or internal P concentration controls root cluster formation and citrate exudation in white lupin (Lupinus albus L.) grown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In spite of low P concentrations in the shoots and roots of the -P plant, its dry weight was not reduced compared with the +P plant. Supplying external P (0.25 mmol/L) to one root half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P concentration not only in the shoot, but also in the P-deprived root half, indicating P cycling within the plants. Omitting P from both split-root pots stimulated root cluster formation in both root halves, whereas P supply to one root half stimulated root cluster form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reatment. Neither P supply to just one root half continuously nor resupply of P to one root half after 19 d of P starvation inhibited root cluster formation on the P-deprived side, although the concentration of P in this root half and shoot increased marked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oot cluster formation in L. albus is controlled by both shoot and root P concentrations. The rates of citrate exudation by both root halves with P deficienc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ne root half supplied with P only. In the treatment with one root half supplied with P, the rates of citrate exudation by either the P-supplied or -deprived root halves were almost the same, regardless of P concentration in the root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ternal P concentration controls root cluster formation and citrate exudation in white lupin, but these processes may be regulat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rate exudation P cycling root clusters split-root system white lupin (Lupinus albus L.)
原文传递
分根法与去近中阻力法拔除下颌阻生牙的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仁义 方平娟 +3 位作者 肖进 刘登峰 徐兴侨 胡荣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4-349,共6页
目的:比较分根拔除法与去近中阻力拔除法在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探讨分根法在近中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优点。方法:随机选取4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 目的:比较分根拔除法与去近中阻力拔除法在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中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探讨分根法在近中阻生牙拔除术中的优点。方法:随机选取4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下颌近中中位小角度阻生第三磨牙、全景片显示为多根的男性患者,一侧阻生牙用分根拔除法拔除(分根组),对侧用去近中阻力法拔除(去阻力组),记录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断根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及开口受限程度,采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分根组手术时间、断根次数小于去阻力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分根组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程度均小于去阻力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72h,分根组仅开口受限程度小于去阻力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0h,2组各种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多根的下颌中位近中小角度阻生牙,分根拔除术较去近中拔除术手术时间短,断根几率小,术后并发症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法 去近中阻力法 近中阻生牙
下载PDF
Split-root system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the legume-rhizobial symbiosis: What have we learned? 被引量:2
11
作者 Estíbaliz Larrainzar Erena Gil-Quintana +2 位作者 Cesar Arrese-Igor Esther M.González Daniel Marin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18-1124,共7页
Split-root system(SRS) approaches allow th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root systems, while sharing a common aerial part. As such, SRS is a useful tool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systemic(shoo... Split-root system(SRS) approaches allow th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separate and independent root systems, while sharing a common aerial part. As such, SRS is a useful tool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systemic(shoot origin)versus local(root/nodule origin) regulation mechanisms. This type of approach is particularly useful when studying the complex 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the symbiosis established between legumes and Rhizobium bacteria. The current work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insights gain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SRS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 how nodule number(nodulation autoregul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are controlled both under non-stressful conditions and in response to a variety of stresses. Nodule number appears to be mainly controlled at the systemic level through a signal which is produced by nodule/root tissue, translocated to the shoot, and transmitted back to the root system, involving shoot Leu-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kinases. In contrast, both local and systemic mechanisms have been shown to operate for the regulation of nitrogenase activity in nodules. Under drought and heavy metal stress, the regulation is mostly local,whereas the application of exogenous nitrogen seems to exert a regulation of nitrogen fixation both at the local and systemic lev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gume-rhizobia nitrogen fixation nodulation split-root system symbiosis
原文传递
Effect of Lanthanum on Rice Growth and Phy siological Parameters with Split-Root Nutrient Solution Culture
12
作者 谢祖彬 朱建国 +4 位作者 褚海燕 张雅丽 高人 曾青 曹志洪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1期86-91,共6页
Split-root solution culture was used to study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lanthanum on rice (Oryza sativa) growth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sults sho w that low concentration (0.05~1.5 mg·L -1) increases... Split-root solution culture was used to study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lanthanum on rice (Oryza sativa) growth and its 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Results sho w that low concentration (0.05~1.5 mg·L -1) increases rice yield an d grain numbers. High concentration depresses grain formation (9~30 mg·L -1 ) and root elongation (1.5~30 mg·L -1).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tr aw dry weight was found over the whole concentration range except the 0.05 mg·L -1 treatment. With the increase of La concentration from 0.05 to 0.75 mg· L -1, catalase (CAT) activity in the first fully expandeing leaves and root s decreases. When La concentration is greater than 0.75 mg·L -1 or less than 9 mg·L -1, it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 SOD) in the leaves and roots. No significant effects were found on chlorophyll, protein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content. Possible mechanisms of La′s promotin g effect on rice growth and reduction effect of ·O- 2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nt physiology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split-root solution culture LANTHANUM rare earths
下载PDF
棉花幼苗钾吸收的系统反馈调节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晔 田晓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43-1848,共6页
以中棉所41和辽棉17为材料,采用单接穗双砧木嫁接的方法构建分根体系,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棉花幼苗钾吸收的系统反馈调节。分根处理6 d后,高钾侧(2.50 mmol L–1)根系(Sp.+K)的吸收能力受到低钾侧(0.01 mmol L–1)K+需求信号的诱导,... 以中棉所41和辽棉17为材料,采用单接穗双砧木嫁接的方法构建分根体系,在营养液培养条件下研究棉花幼苗钾吸收的系统反馈调节。分根处理6 d后,高钾侧(2.50 mmol L–1)根系(Sp.+K)的吸收能力受到低钾侧(0.01 mmol L–1)K+需求信号的诱导,吸收动力学参数Imax(最大吸收速率)与整根高钾对照(C.+K)相比增加了79%~92%;低钾侧根系(Sp.-K)的Imax则受到高钾侧K+供应信号的抑制,与整根低钾对照(C.K)相比下降了27%~40%。中棉所41分根处理3 d后去除低钾侧根系,保留的高钾侧根系失去K+需求信号的诱导,其Imax下降。棉花幼苗K+吸收的这种反馈调节与地上部和根系的K+含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分根 钾吸收 反馈调节
下载PDF
局部供磷对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磷吸收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杨鑫宇 李亚林 +5 位作者 刘海疆 张兵兵 王静驰 韩贝 袁盼 石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64-1676,共13页
【目的】研究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对土壤磷分布异质性的响应规律及其差异,为减磷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双11号(ZS11)和圣光168(SG168)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在湖北武汉开展根箱分根试验(供试土壤速效磷... 【目的】研究不同甘蓝型油菜品种对土壤磷分布异质性的响应规律及其差异,为减磷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双11号(ZS11)和圣光168(SG168)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9—2020年在湖北武汉开展根箱分根试验(供试土壤速效磷含量为2.75 mg/kg),在湖北武穴两个速效磷含量不同的田块(高磷肥力和低磷肥力田块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7.63和8.65 mg/kg)开展磷肥条施试验。试验设置不施磷(0P/0P)、局部供磷(1P/0P)和均匀供磷(1P/1P)3个处理,于成熟期测定株高、分枝数、角果数、千粒重、产量、干物质积累、籽粒磷积累量和磷肥偏生产力等性状。【结果】不施磷(0P/0P)处理,SG168的株高、分枝数、角果数、产量、各部位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磷积累量均高于ZS11。相同供磷处理,根箱试验和田间试验SG168的株高、分枝数、产量和磷肥偏生产力均高于ZS11。与1P/1P处理相比,1P/0P处理两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的磷肥偏生产力均提高,并且高磷田块的提升幅度大于低磷田块。田间试验低磷田块中,与1P/1P处理相比,1P/0P处理两个油菜品种产量均显著降低;田间试验高磷田块,与1P/1P处理相比,1P/0P处理ZS11产量显著降低,而SG168的产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部供磷可以增强甘蓝型油菜对土壤中磷的吸收利用,提高地力贡献率和磷肥偏生产力。SG168的高产稳产和低磷适应能力强于ZS11。在土壤磷肥力水平高的田块,通过局部施磷的方式种植SG168可以实现不减产的同时减少一半磷肥的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局部供磷 根箱试验 分根 田间试验 条施磷肥 籽粒产量
下载PDF
半根交替干旱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丛薇 张潇文 +6 位作者 杨才琼 胡宝予 杨峰 王小春 刘江 杨文钰 张静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8-295,共8页
【目的】探讨半根交替干旱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代谢物的影响,为研究大豆品质提升及抗旱代谢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两个耐旱性差异显著的大豆品种(耐旱型ND12、敏感型C103)为研究材料,开展室内盆栽试验,考察了不同水分胁迫... 【目的】探讨半根交替干旱胁迫对大豆农艺性状及籽粒代谢物的影响,为研究大豆品质提升及抗旱代谢调控机理奠定基础。【方法】以两个耐旱性差异显著的大豆品种(耐旱型ND12、敏感型C103)为研究材料,开展室内盆栽试验,考察了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豆的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等农艺性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籽粒代谢群体的变化规律。【结果】在半根交替干旱胁迫下,两个大豆品种的外观性状变化存在差异,但并不显著(P>0.05),抗性品种ND12的株高、茎粗、分枝数、主茎节数等指标呈下降趋势,敏感型品种C103却出现了小幅增长;胁迫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两个品种的百粒重均极显著降低,单株产量显著降低,ND12的降幅低于C103;干旱敏感型大豆籽粒化学成分对胁迫的响应更剧烈,皂苷合成通路及丙酮醛降解通路上调,大豆皂苷和谷胱甘肽含量显著上升;木质素糖苷合成通路及苯丙氨酸合成通路显著上调,松柏醇、芥子醛等含量显著上升。【结论】有望通过适度的半根干旱栽培,在维持大豆正常生长的前提下,提升皂苷、谷胱甘肽等品质性状;通过籽粒代谢群体的变化情况,能够为抗旱性大豆种质资源的筛选提供参考;胁迫环境下大豆籽粒木质化程度的加剧,可能对大豆代际间应对非生物胁迫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分根 干旱胁迫 代谢组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局部根系盐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杨婷 谢志霞 +1 位作者 喻琼 刘小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4-1078,共5页
通过分根装置设置无盐胁迫(0|0)、局部根系150 mmol-L-1NaCl胁迫(0|150)、全部根系75 mmol-L-1NaCl胁迫(75|75)、全部根系150 mmol-L-1NaCl胁迫(150|150)4种处理,研究根系局部盐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 通过分根装置设置无盐胁迫(0|0)、局部根系150 mmol-L-1NaCl胁迫(0|150)、全部根系75 mmol-L-1NaCl胁迫(75|75)、全部根系150 mmol-L-1NaCl胁迫(150|150)4种处理,研究根系局部盐胁迫对冬小麦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小麦幼苗的生长,并且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小麦受抑制程度加重;根系盐胁迫方式对小麦幼苗生长影响显著,局部根系胁迫处理(0|150)小麦幼苗地上部干重比等浓度150 mmol-L-1NaCl全部盐胁迫处理(150|150)增加23.5%,比等浓度75 mmol-L-1NaCl全部盐胁迫处理(75|75)增加17.2%。在局部根系盐胁迫下,非盐胁迫一侧根系(0|150-0)补偿生长,其根长、侧根数、侧根长比盐胁迫一侧根系(0|150-150)分别增加195.2%、206.2%和237.8%,盐胁迫一侧根系吸收的Na+部分向非盐胁迫一侧根系运输,盐胁迫一侧根系(0|150-150)的Na+含量比全部胁迫处理(150|150)减少12.1%。与全部根系盐胁迫相比,局部根系盐胁迫减少了Na+在叶片中的积累,降低了钠/钾值。局部根系盐胁迫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均高于同浓度完全盐胁迫处理的小麦幼苗,进而增加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因此,局部根系胁迫显著缓解了全部盐胁迫对小麦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局部根系盐胁迫 分根系统 NA^+ K^+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外源有机酸对小麦幼苗铝毒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梅 陈亚华 +1 位作者 沈振国 沈其荣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1-288,共8页
用Al(5 0 μmol/L)处理水培小麦 (Triticumaes tivumL .)幼苗 2 4h ,显著抑制Al敏感 (Scout 6 6 )和耐Al品种 (Atlas 6 6 )小麦幼苗根系伸长 ,明显增加根系的电解质渗漏率。在Al处理同时外加草酸或柠檬酸能缓解Al对小麦根系伸长的抑制作... 用Al(5 0 μmol/L)处理水培小麦 (Triticumaes tivumL .)幼苗 2 4h ,显著抑制Al敏感 (Scout 6 6 )和耐Al品种 (Atlas 6 6 )小麦幼苗根系伸长 ,明显增加根系的电解质渗漏率。在Al处理同时外加草酸或柠檬酸能缓解Al对小麦根系伸长的抑制作用 ,同时降低小麦根系的电解质渗漏率。铬花青R染色和碘化丙锭荧光染料染色实验结果显示 ,用Al (5 0 μmol/L)处理Al敏感小麦Scout 6 6幼苗 2 4h后 ,大量Al结合在根尖表面 ,并降低根尖表面细胞活力。而Al处理同时外加草酸 ,则减少Al与根尖表面的结合 ,缓解Al对细胞活力的抑制。分根结果表明 ,外源草酸有可能通过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参与内部解Al毒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源柠檬酸 外源草酸 Al毒缓解效应 分根实验
下载PDF
ABA对水分胁迫下水稻籽粒灌浆的调节 被引量:11
18
作者 梁建生 曹显祖 朱庆森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9-36,共8页
利用水平分根系统研究了水稻抽穗后水分胁迫条件下ABA对水稻品种汕优63叶片光合特性、糖代谢和籽粒灌浆过程的调节。当一半根系受干旱胁迫时,叶片的水势和相对含量变化很小,但叶片和籽粒内ABA的含量显著增加。整个根系受干旱... 利用水平分根系统研究了水稻抽穗后水分胁迫条件下ABA对水稻品种汕优63叶片光合特性、糖代谢和籽粒灌浆过程的调节。当一半根系受干旱胁迫时,叶片的水势和相对含量变化很小,但叶片和籽粒内ABA的含量显著增加。整个根系受干旱胁迫时,叶片的水势和相对含水量随着胁迫的增加而显著地降低,ABA含量则显著增加。半干和全干处理的水稻叶片的光合速率和RuBP羧化酶/氧化酶(Rubisco)的活性显著下降。叶片内蔗糖和淀粉的积累和代谢与叶片内ABA的含量和水分状况存在密切的关系,低浓度的ABA和高的叶水势与高的蔗糖积累和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相一致,但当叶片ABA的浓度增加时,即使叶片的水势与对照相似,叶片的蔗糖和淀粉积累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的活性则显著地下降,叶片的α-和β-淀粉酶活性似与ABA和水分状况关系不密切。ABA对籽粒灌浆有显著的抑制作用,ABA对籽粒灌浆的抑制作用至少部分与其对催化水稻籽粒内蔗糖代谢和淀粉积累的关键酶蔗糖合成酶的抑制有关。另外,干旱处理对叶片光合速率和蔗糖与淀粉积累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半干旱处理,说明干旱本身也对这些过程有直接的效应。根据这些结果,作者认为,当水稻遇到干旱胁迫时,ABA对其光合作用、糖代谢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水分胁迫 水稻
下载PDF
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2
19
作者 彭思利 申鸿 +2 位作者 袁俊吉 魏朝富 郭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8-505,共8页
利用分根装置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和G.m osseae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 利用分根装置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中性紫色土土壤团聚体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并运用通径分析对不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G.intraradices和G.m osseae的菌根室土壤有机质和总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含量有增加的趋势;湿筛条件下菌根室土壤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均显著高于根室土壤,而且降低了土壤分形维数,显示了丛枝菌根真菌提升土壤结构特征的作用。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影响MWD的众多因子中,菌丝密度对MWD有最大的直接作用。两种菌种对土壤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良作用,反映了丛枝菌根真菌功能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装置 菌丝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 平均重量直径 几何平均直径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冬小麦渗透及离子的毒害效应 被引量:21
20
作者 徐猛 马巧荣 +1 位作者 张继涛 王林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4-792,共9页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为试验材料,利用分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麦既受渗透胁迫,也受盐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效应比较快,大约在处理后1—2d内发生;离子毒害效应比较缓慢,大约需3—4d...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为试验材料,利用分根法研究了盐胁迫对小麦的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的效应。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小麦既受渗透胁迫,也受盐离子胁迫。渗透胁迫效应比较快,大约在处理后1—2d内发生;离子毒害效应比较缓慢,大约需3—4d时间。在一半盐胁迫(200mmol/L NaCl)和一半非盐胁迫的分根条件下,小麦没有明显的渗透胁迫效应,小麦植株地上部Na+累积到毒性水平之前盐处理对小麦生长无抑制效应。小麦具有将Na+从盐胁迫一侧转移非盐一侧的能力,说明小麦吸收的Na+有一部分可以从地上部回流到根系中,回流率可达76%—89%。无水分胁迫(不加入PEG)的回流率大于水分胁迫(加入PEG)的回流率。不同基因型小麦在盐分吸收累积和回流,及渗透和离子胁迫的速度和程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NR9405和小偃6号的Na+累积速度要少于陕229和RB 6;NR 9405根系排Na+能力强于陕229和RB 6。因此,NR 9405和小偃6号的耐盐性高于陕229和RB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根系统 渗透效应 离子效应 Na+累积 叶面积 Na+回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