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测听是一种很重要的言语能力评估手段。我国地域广阔,方言多样,测试材料不易统一,测试设备不易购置,导致言语测听开展得不够普及。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集测听材料和测听软件于一体的言语测听系统来改变国内当前状况。本文阐述了北...言语测听是一种很重要的言语能力评估手段。我国地域广阔,方言多样,测试材料不易统一,测试设备不易购置,导致言语测听开展得不够普及。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集测听材料和测听软件于一体的言语测听系统来改变国内当前状况。本文阐述了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发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的编制原则、录音合成、等价性分析等,对MSTMs的组成以及相应的识别-强度函数测定也做了介绍。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嘈杂语噪声下普通话语句识别测听材料在学龄前儿童言语测听中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指标,并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测听结果的影响。方法招募54名北京市4-6岁听力言语正常儿童(分成4.0-、4.5-、5.0-6.0岁三组,每组18名,男女各半)...目的研究嘈杂语噪声下普通话语句识别测听材料在学龄前儿童言语测听中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指标,并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测听结果的影响。方法招募54名北京市4-6岁听力言语正常儿童(分成4.0-、4.5-、5.0-6.0岁三组,每组18名,男女各半),应用27张中文嘈杂语噪声下普通话语句识别表,采用随机区组裂区设计,在幼儿园简易声场(本底噪声〈40 dB A)在SNR=+1、-2、-5 dB三种条件下由同一扬声器播放语句(强度固定为65 dB SPL)和噪声,由儿童复述所听到的语句,逐一计算各表的言语识别率。结果①多种信噪比下的识别率得分在各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各表对学龄前儿童的识别率(performance)-信噪比(SNR)函数显示,SNR50阈值为-1.96±0.19 dB SNR,斜率为15.8%±1.1%/dB;③各表得分经"合理化的"反正弦变换,推定在95%置信度下的临界差值(critical difference,CD)为24.6%;④4-4.5岁儿童与另两组儿童之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0),另二组儿童之间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 199)。男女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0)。结论①27张中文嘈杂语噪声下的普通话语句识别表,对学龄前儿童彼此等价;②学龄前儿童50%语句识别率所对应的SNR50接近-2 dB,测试的敏感度为15.8%/dB,均低于成人水平;③男女儿童在噪声下的语句识别能力虽略有差异,但远小于信度指标所对应的24.6%的临界差值;④每表测试时间仅1.5分钟,适用于4.5岁以上的城市儿童。展开更多
目的验证采用噪声下语句识别表进行言语测听时是否存在"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并确定在使用本测试材料时需要几张练习表才能抵消学习效应。方法选取年龄18~25岁、听力/言语发育正常且日常以汉语普通话为交流方式的64...目的验证采用噪声下语句识别表进行言语测听时是否存在"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并确定在使用本测试材料时需要几张练习表才能抵消学习效应。方法选取年龄18~25岁、听力/言语发育正常且日常以汉语普通话为交流方式的64名受试者,在-3、-5、-7、-9 dB四种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条件下进行语句识别率测试。采用32张嘈杂语噪声下汉语普通话语句识别表(每表10句,每句3~7个关键词,共50个关键词)作为测试材料。采用"拉丁方设计"编排受试者顺序和测试表序。每名受试者均在四种SNR条件下完成8个轮次的测试,测试前每种SNR条件下只用一张句表进行练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每种SNR条件下语句识别率在8个轮次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5、-7、-9 dB SNR条件下,所有受试者的平均语句识别率依次为92.2%±2.4%、68.2%±5.3%、26.1%±2.7%、9.4%±1.7%。-3、-9 dB SNR下的得分已呈现出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因而不再考察其学习效应。-5、-7 dB SNR下,8个轮次识别率得分之间方差分析的总体P值为0.001、0.090。以Post-Hoc方式两两比较-5 dB SNR下各轮次间得分的差异,发现第1、2轮次的得分与第3轮次之后的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首次接受语句测听的受试者,随着对测试流程的熟悉,识别率得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表现出了"学习效应"。对于本测试材料而言,正式测听之前需要进行3张语句识别表的练习以排除学习效应的影响。展开更多
目的 研究汉语普通话噪声中听力测试(heating in noise test,HINT)句子测试材料在不同方言听力正常人中的测试效果。方法 使用BLIMP测试软件对不同方言地区和北京市正常听力受试者各10名(分别为方言组和对照组)进行汉语普通话HINT...目的 研究汉语普通话噪声中听力测试(heating in noise test,HINT)句子测试材料在不同方言听力正常人中的测试效果。方法 使用BLIMP测试软件对不同方言地区和北京市正常听力受试者各10名(分别为方言组和对照组)进行汉语普通话HINT的测试。根据评分单位:字(character)、词(word)和反应正确性的判定尺度(尺度1:100%字词反应正确;尺度2:75%~99%字词反应正确;尺度3:50%~74%字词反应正确)的组合,对受试者进行6组参数下的测试:尺度1/字、尺度1/词、尺度2/字、尺度2/词、尺度3/字、尺度3/词。对各组参数得到的方言组和对照组的句子识别阈值(reception threshold for sentences,RTS)分别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6组参数尺度1/字(P〈0.001)、尺度1/词(P〈0.001)、尺度2/字(P=0.006)、尺度2/词(P=0.001)、尺度3/字(P=0.017)、尺度3/词(P=0.006)得到的RT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方言组测试结果整体上差于对照组。结论 汉语普通话HINT应用于方言区患者时应该对测试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作适当调整。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固定信噪比SRS测试→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RTS);测试方案2:由难到易的顺序进行RTS测试→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安静环境SRS测试。优化测试方案: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低分级→正式测试。结果①测试方案1: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的完成率100%(10/10),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完成率50%(5/10);4名可完成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受试者接受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50%,2/4);②测试方案2:全体受试者依次接受RTS测试(完成率20%,2/10)、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50%,5/10)和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为100%,10/10);③优化测试方案: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结论根据预测试结果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可提高言语测试的效率。根据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测试参数和合理的评估流程,将有利于MHINT测试在临床言语识别评估工作的推广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22张等价的单音节测听表在正常人群中的复测信度,以利于采用该言语测听材料时得出合理可靠的结论。方法招募北京22名18~30岁耳科正常人,在10 dB HLSpeech强度下,以拉丁方实验设计方案,依次进行22张单音节表的识别率测试。间隔6...目的评价22张等价的单音节测听表在正常人群中的复测信度,以利于采用该言语测听材料时得出合理可靠的结论。方法招募北京22名18~30岁耳科正常人,在10 dB HLSpeech强度下,以拉丁方实验设计方案,依次进行22张单音节表的识别率测试。间隔6~35天,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新进行第二轮次的识别率测试。结果两轮测试的识别率分别为74.0%±12.2%和72.4%±10.3%,经配对t检验显示P=0.000152。逐表汇总两轮测试得分的差值,统计该差值在22名受试者中的标准差为9.3%,转化成95%置信度下的临界差值(crit-ical difference)为18.3%。两轮测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84。结论正常人使用该套单音节测听表进行有关言语工程的评价研究时,同一受试者前后两次识别率之差只有高于18.3%时,方可认为处置有效。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听觉系统发育成熟度对母语普通话儿童安静及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获得声场下儿童版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children,MHINT-C)各年龄组的校准因子。方法选取听力正常、母语为普通话...目的研究听觉系统发育成熟度对母语普通话儿童安静及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获得声场下儿童版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children,MHINT-C)各年龄组的校准因子。方法选取听力正常、母语为普通话、年龄6~17周岁儿童(每年龄组20人左右)及18~25周岁成人(20人)为受试者,进行声场下安静环境及噪声前方、噪声侧方环境的MHINT测试,获得各年龄组儿童和成人在各测试环境下的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SRT),并通过比较分析获得各年龄组儿童的校准因子。结果获得了各组受试者在安静环境和三种噪声环境下的SRT,安静环境下成人组SRT与6、7、8岁各组儿童SRT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环境下成人组SRT与6~13周岁各组SRT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建立了6~13周岁儿童声场下MHINT-C测试的年龄校准因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6~13周岁儿童声场下MHINT-C测试的年龄校准因子,为临床对听力损失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展开更多
文摘言语测听是一种很重要的言语能力评估手段。我国地域广阔,方言多样,测试材料不易统一,测试设备不易购置,导致言语测听开展得不够普及。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集测听材料和测听软件于一体的言语测听系统来改变国内当前状况。本文阐述了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发的普通话言语测听材料MSTMs(Mandarin Speech Test Materials)的编制原则、录音合成、等价性分析等,对MSTMs的组成以及相应的识别-强度函数测定也做了介绍。
文摘目的研究嘈杂语噪声下普通话语句识别测听材料在学龄前儿童言语测听中的效度、信度和敏感度指标,并分析年龄、性别因素对测听结果的影响。方法招募54名北京市4-6岁听力言语正常儿童(分成4.0-、4.5-、5.0-6.0岁三组,每组18名,男女各半),应用27张中文嘈杂语噪声下普通话语句识别表,采用随机区组裂区设计,在幼儿园简易声场(本底噪声〈40 dB A)在SNR=+1、-2、-5 dB三种条件下由同一扬声器播放语句(强度固定为65 dB SPL)和噪声,由儿童复述所听到的语句,逐一计算各表的言语识别率。结果①多种信噪比下的识别率得分在各表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各表对学龄前儿童的识别率(performance)-信噪比(SNR)函数显示,SNR50阈值为-1.96±0.19 dB SNR,斜率为15.8%±1.1%/dB;③各表得分经"合理化的"反正弦变换,推定在95%置信度下的临界差值(critical difference,CD)为24.6%;④4-4.5岁儿童与另两组儿童之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0),另二组儿童之间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 199)。男女之间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0)。结论①27张中文嘈杂语噪声下的普通话语句识别表,对学龄前儿童彼此等价;②学龄前儿童50%语句识别率所对应的SNR50接近-2 dB,测试的敏感度为15.8%/dB,均低于成人水平;③男女儿童在噪声下的语句识别能力虽略有差异,但远小于信度指标所对应的24.6%的临界差值;④每表测试时间仅1.5分钟,适用于4.5岁以上的城市儿童。
文摘目的验证采用噪声下语句识别表进行言语测听时是否存在"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并确定在使用本测试材料时需要几张练习表才能抵消学习效应。方法选取年龄18~25岁、听力/言语发育正常且日常以汉语普通话为交流方式的64名受试者,在-3、-5、-7、-9 dB四种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条件下进行语句识别率测试。采用32张嘈杂语噪声下汉语普通话语句识别表(每表10句,每句3~7个关键词,共50个关键词)作为测试材料。采用"拉丁方设计"编排受试者顺序和测试表序。每名受试者均在四种SNR条件下完成8个轮次的测试,测试前每种SNR条件下只用一张句表进行练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每种SNR条件下语句识别率在8个轮次之间的差异。结果在-3、-5、-7、-9 dB SNR条件下,所有受试者的平均语句识别率依次为92.2%±2.4%、68.2%±5.3%、26.1%±2.7%、9.4%±1.7%。-3、-9 dB SNR下的得分已呈现出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因而不再考察其学习效应。-5、-7 dB SNR下,8个轮次识别率得分之间方差分析的总体P值为0.001、0.090。以Post-Hoc方式两两比较-5 dB SNR下各轮次间得分的差异,发现第1、2轮次的得分与第3轮次之后的得分有显著差异。结论首次接受语句测听的受试者,随着对测试流程的熟悉,识别率得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表现出了"学习效应"。对于本测试材料而言,正式测听之前需要进行3张语句识别表的练习以排除学习效应的影响。
文摘目的 研究汉语普通话噪声中听力测试(heating in noise test,HINT)句子测试材料在不同方言听力正常人中的测试效果。方法 使用BLIMP测试软件对不同方言地区和北京市正常听力受试者各10名(分别为方言组和对照组)进行汉语普通话HINT的测试。根据评分单位:字(character)、词(word)和反应正确性的判定尺度(尺度1:100%字词反应正确;尺度2:75%~99%字词反应正确;尺度3:50%~74%字词反应正确)的组合,对受试者进行6组参数下的测试:尺度1/字、尺度1/词、尺度2/字、尺度2/词、尺度3/字、尺度3/词。对各组参数得到的方言组和对照组的句子识别阈值(reception threshold for sentences,RTS)分别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6组参数尺度1/字(P〈0.001)、尺度1/词(P〈0.001)、尺度2/字(P=0.006)、尺度2/词(P=0.001)、尺度3/字(P=0.017)、尺度3/词(P=0.006)得到的RT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方言组测试结果整体上差于对照组。结论 汉语普通话HINT应用于方言区患者时应该对测试方法和结果判断标准作适当调整。
文摘目的对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CI)儿童的开放式听觉言语能力进行评估,以期获得其听觉言语发育特性。方法选取听觉言语能力已达到进行开放式言语测试的27例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儿童(CI组),按照从易到难的测试方法和顺序,依次进行声场下普通话儿童词汇相邻性双音节易词-双音节难词-单音节易词-单音节难词及儿童版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children,MHINT-C)的安静环境-非植入侧噪声-植入侧噪声-前方噪声的测试。将获得的数据与年龄相匹配的听力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27例CI儿童均能进行词汇相邻性测试,其中9例能进行安静环境下句子测试,7例能进行更高难度的噪声环境下的句子测试;双音节难易词表间、单音节难易词表间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易词得分均明显高于难词;能进行噪声下言语测试的儿童,噪声在非植入侧、植入侧和前方的言语识别阈(speech response threshold,SRT)分别为4.38±3.43、8.76±4.18、9.15±3.39dB S/N,噪声在非植入侧与噪声在植入侧和前方得分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在前方与噪声在植入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静环境下CI儿童的MHINT-C的SRT与听力正常儿童相差31.5dB S/N,噪声在前方、非植入侧和植入侧环境下分别相差13.4、15.2、19.7dB S/N。结论 CI儿童与听力正常儿童一样均对语音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对易词的识别好于难词;两者听觉言语发育遵循同样的轨迹,但CI儿童相对滞后;聆听技巧的掌握及发挥双耳对噪声的压制作用对CI儿童言语理解尤其是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有帮助。
文摘目的探讨适宜临床应用的人工耳蜗植入者噪声环境下普通话言语测听(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test,MHINT)方案。方法对10名母语为普通话的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进行MHINT测试。测试方案1: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安静环境言语识别率测试(speech recognition scores,SRS)→固定信噪比SRS测试→言语识别阈测试(reception threshold of sentences,RTS);测试方案2:由难到易的顺序进行RTS测试→固定信噪比SRS测试→安静环境SRS测试。优化测试方案:预测试→对象以言语识别率得分高低分级→正式测试。结果①测试方案1:全体受试者安静环境SRS测试的完成率100%(10/10),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完成率50%(5/10);4名可完成固定信噪比SRS测试的受试者接受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50%,2/4);②测试方案2:全体受试者依次接受RTS测试(完成率20%,2/10)、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50%,5/10)和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为100%,10/10);③优化测试方案:10名对象根据预测试SRS得分分级后,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安静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5名受试者接受并完成噪声环境SRS测试(完成率100%,5/5),其中4名进一步接受自适应RTS测试,2名完成测试(完成率50%,2/4)。结论根据预测试结果对受试者的言语能力进行分级,选取难度适中的测试方案进行测试,可提高言语测试的效率。根据助听装置使用者的言语能力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测试参数和合理的评估流程,将有利于MHINT测试在临床言语识别评估工作的推广使用。
文摘目的评价22张等价的单音节测听表在正常人群中的复测信度,以利于采用该言语测听材料时得出合理可靠的结论。方法招募北京22名18~30岁耳科正常人,在10 dB HLSpeech强度下,以拉丁方实验设计方案,依次进行22张单音节表的识别率测试。间隔6~35天,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重新进行第二轮次的识别率测试。结果两轮测试的识别率分别为74.0%±12.2%和72.4%±10.3%,经配对t检验显示P=0.000152。逐表汇总两轮测试得分的差值,统计该差值在22名受试者中的标准差为9.3%,转化成95%置信度下的临界差值(crit-ical difference)为18.3%。两轮测试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84。结论正常人使用该套单音节测听表进行有关言语工程的评价研究时,同一受试者前后两次识别率之差只有高于18.3%时,方可认为处置有效。
文摘目的研究听觉系统发育成熟度对母语普通话儿童安静及噪声环境下言语识别能力的影响,获得声场下儿童版普通话噪声下言语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children,MHINT-C)各年龄组的校准因子。方法选取听力正常、母语为普通话、年龄6~17周岁儿童(每年龄组20人左右)及18~25周岁成人(20人)为受试者,进行声场下安静环境及噪声前方、噪声侧方环境的MHINT测试,获得各年龄组儿童和成人在各测试环境下的言语识别阈(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SRT),并通过比较分析获得各年龄组儿童的校准因子。结果获得了各组受试者在安静环境和三种噪声环境下的SRT,安静环境下成人组SRT与6、7、8岁各组儿童SRT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环境下成人组SRT与6~13周岁各组SRT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建立了6~13周岁儿童声场下MHINT-C测试的年龄校准因子。结论本研究建立了6~13周岁儿童声场下MHINT-C测试的年龄校准因子,为临床对听力损失儿童的早期干预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