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eld trial on use of soybean crude extract for carbonate precipitation and wind erosion control of sandy soil 被引量:8
1
作者 GAO Yu-feng MENG Hao +2 位作者 HE Jia QI Yong-shuai HANG L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320-3333,共14页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 Wind erosion is a major cause of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sandstorm formation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s.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on reducing wind erosion risk of sandy soil.Fiel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Ulan Buh Desert,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CP method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surface strength and wind e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topsoil.The optimal cementation solution(urea-CaCl2)concentration and spraying volume,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sandy land,were 0.2 mol/L and 4 L/m^2,respectively.Under this condition,the CaCO3 content was approximately 0.45%,the surface strength of sandy soil could reach 306.2 kPa,and the depth of wind erosion was approximately zero,after 30 d completion of SICP treatment.Soil surface strength declin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ime,and long-term sand fixation effects of SICP treatment varied depending on topography.Whereas wind erosion in the top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was remarkable,sandy soils on the bottom area of the windward slope still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high level of surface strength and a low degree of wind erosion 12 month after SICP treatment.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tests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EDX)confirmed the precipitation of CaCO3 and its bridge effect.Thes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the SICP method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to protect sandy soil from wind erosion in desert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s crude extract induced calcium carbonate precipitation(SICP) biocementation sandy soil erosion controll field tests
下载PDF
15%乙·精微乳剂对大豆田杂草的试验效果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李节 周艺峰 聂王焰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7-198,205,共3页
探讨了15%乙·精微乳剂(乙草胺+精喹禾灵)防除大豆田杂草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0d,该药剂在1500~2100mL/hm2(制剂含量)下对大豆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5%以上,对阔叶杂草也具有良好的防... 探讨了15%乙·精微乳剂(乙草胺+精喹禾灵)防除大豆田杂草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药后30d,该药剂在1500~2100mL/hm2(制剂含量)下对大豆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5%以上,对阔叶杂草也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鲜重防效为80.1%~82.5%,对总体杂草的防效显著,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86.1%以上,与其它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各处理对大豆品种安全,大豆增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乙·精微乳剂 防效 大豆田 禾本科杂草 阔叶杂草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被引量:50
3
作者 叶欣 李俊 +4 位作者 王迎红 刘恩民 李瑞雪 于强 陈炳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86-1191,共6页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7.1和88.2±8.1mg·m-·2h-1。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苗期玉米田和大豆田、抽雄吐丝期玉米田及始花期棉花田土壤N2O的释放峰均由施肥所致,始花期大豆田土壤N2O的释放峰主要与大豆自身生理代谢活动及降水有关。玉米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为午后-凌晨双峰型,棉花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变化多样:有白天-夜间双峰型、白天或夜间单峰型、平缓型4种。观测到的土壤N2O排放的日变化类型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土壤N2O排放的日最高值从夜间转至白天,其日较差变小。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均随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都达到0.01显著水平。观测期间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 华北平原 棉花田 玉米田 大豆田 土壤温度
下载PDF
黑龙江省北部大豆田杂草调查 被引量:27
4
作者 黄春艳 陈铁保 +1 位作者 王宇 孙宝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1-345,共5页
来用与传统的五点取样法不同的倒置“W”9点采样法,对黑龙江省北部豆麦轮作区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豆田杂草有17科41种。其中阔叶杂草14科35种,占85.4%,禾本科4种占9.8%,鸭跖... 来用与传统的五点取样法不同的倒置“W”9点采样法,对黑龙江省北部豆麦轮作区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豆田杂草有17科41种。其中阔叶杂草14科35种,占85.4%,禾本科4种占9.8%,鸭跖草科1种,木贼科1种,各占2.4%。相对多度达10以上的杂草依次为,稗草、鸭跖草、问荆、铁苋菜、香薷、反枝苋,藜、卷茎蓼、苍耳等 9种。其中前7种相对多度达20以上,可视为当地大豆田的优势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杂草 倒置“W”9点采样法 种群调查
下载PDF
东部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演变趋势及其化学防除 被引量:24
5
作者 黄春艳 陈铁保 +1 位作者 王宇 孙宝宏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55-259,共5页
根据1982、1992 和 1997 年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主要种植区杂草的调查结果,明确了该地区大豆田杂草种群及群落演变趋势及影响种群演变的因素。介绍了大豆田除草的关键时期、常用除草剂种类及其使用技术。
关键词 大豆田 杂草种群 演变趋势 化学防除
下载PDF
生物炭与炭基肥对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文慧 郭宗昊 +4 位作者 高科 薛晨 昌梦园 刘远 王光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5-212,共8页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秸秆生物炭与炭基肥处理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意义尚不清楚。以黄淮海平原豆-麦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细... 土壤微生物在农田土壤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秸秆生物炭与炭基肥处理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对农田生态环境的意义尚不清楚。以黄淮海平原豆-麦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丰度、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探究秸秆还田、生物炭以及炭基肥添加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单施化肥对照(CK)、秸秆全量还田配施化肥处理(CS)、炭基肥处理(BCF)、低量生物炭配施化肥处理(LB)以及高量生物炭配施化肥处理(HB)。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LB、BCF和HB处理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有机碳和速效磷含量;LB、BCF和HB处理对土壤细菌丰度没有显著影响,HB处理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HB处理的真菌丰度显著高于CK,增加了86.3%,真菌群落Chao1和ACE指数较CK分别显著增加了5.9%和5.8%;与CK和CS相比,LB、HB和BCF处理明显改变了真菌群落结构。冗余分析(RDA)表明,土壤有机碳、总氮和速效钾是改变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综上,研究表明大豆根际真菌群落对生物炭施加的敏感程度高于细菌,且土壤碳和氮含量是影响真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因子。该研究结果可为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秸秆 土壤微生物 大豆土壤 根际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土壤呼吸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赛 罗海秀 +4 位作者 王龙昌 张晓雨 周航飞 马仲炼 李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3-920,共8页
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LI6400-09仪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连接6400-09呼吸室)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平作(T)、垄作(R)、平作+覆盖(TS)、垄作+覆盖(RS)、平作+覆盖+秸秆速腐剂(TSD)、垄作+覆盖+... 为了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采用LI6400-09仪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连接6400-09呼吸室)在重庆北碚西南大学试验农场对平作(T)、垄作(R)、平作+覆盖(TS)、垄作+覆盖(RS)、平作+覆盖+秸秆速腐剂(TSD)、垄作+覆盖+秸秆速腐剂(RSD)6种处理下的西南紫色土丘陵区小麦/玉米/大豆套作体系中大豆生长季节的土壤呼吸及其水、热、生物因子进行测定和分析,探讨西南丘陵区保护性耕作下大豆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豆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呼吸先缓慢增强,到开花期开始增长迅速,成熟期明显下降。不同处理土壤呼吸速率存在差异,表现为T<R<TS<RS<TSD<RSD。垄作和秸秆覆盖均提高了土壤呼吸作用。各处理1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表现为T>TSD>TS、R>RSD>RS,土壤呼吸的土温敏感指标Q10值排序为TS>TSD>RS=R>T>RSD。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呼吸对于土壤温度敏感性较高,垄作则降低了土壤温度敏感性。5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高低排序为TSD>RSD>TS>RS>T>R。本研究中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呈抛物线函数关系,垄作处理下土壤呼吸与土壤水分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其他处理均表现负相关,其中TS达到极显著水平。在大豆农田生态系统中优势类群有弹尾目、螨目和双翅目,干漏斗法、陷阱法捕获的土壤动物与土壤呼吸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两种方法所得土壤动物数量加总与土壤呼吸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处理T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r=0.901,P=0.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农田 保护性耕作 土壤呼吸 土壤温度 土壤湿度 土壤动物
下载PDF
三江平原露水资源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阎百兴 邓伟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2-737,共6页
研究了三江平原露日的变化特征,并对沼泽地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群落和大豆地中露水的凝结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露水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6~9月),露水凝结量最多的月份是9月;近12年来,年露日在66~108d,平均... 研究了三江平原露日的变化特征,并对沼泽地毛果苔草(Carexlasiocarpa)群落和大豆地中露水的凝结进行了实地观测。结果表明:三江平原露水出现频率较高的季节是夏秋季(6~9月),露水凝结量最多的月份是9月;近12年来,年露日在66~108d,平均为95.42d;7~9月大豆地地面的露水凝结量明显高于沼泽地地面,而5~6、10月低于沼泽地地面;沼泽地中冠层的露水凝结量最多,地面上的露水量略低于顶层,而大豆地中露水凝结量的垂直差异不明显;2003年沼泽地、大豆地单位土地面积上实际凝结的露水量为20.68、19.46mm,分别占同期降雨量的5.05%、4.75%。露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干季降雨的不足,是影响水量平衡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露水资源 沼泽地 大豆地 毛果苔草群落
下载PDF
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4
9
作者 冒宇翔 栾玉柱 +2 位作者 顾继伟 汪凯华 沈俊明 《杂草科学》 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
为了解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处理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参照GB/T17980.40—2000进行田间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地锦、鳢肠防效最好,对铁苋菜、小藜防效稍差,施后18 d的总草株防效为79.84... 为了解80%唑嘧磺草胺WG土壤处理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参照GB/T17980.40—2000进行田间除草活性试验。结果表明,80%唑嘧磺草胺WG对大豆田地锦、鳢肠防效最好,对铁苋菜、小藜防效稍差,施后18 d的总草株防效为79.84%~98.72%,施后35 d总草株防效为81.93%~99.66%,施后35 d鲜重防效达80.76~99.77%,大豆增产幅度为7.91%~15.47%。80%唑嘧磺草胺WG作为土壤处理,在大豆田最佳使用剂量为56.25~75g/hm2,用水量600L/hm2,对大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嘧磺草胺 大豆 阔叶杂草 除草效果
下载PDF
三江平原大豆田蒸散特征及能量平衡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毅勇 杨青 +2 位作者 张光 黄春杰 马有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82-85,共4页
试验研究三江平原大豆田蒸散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研究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 5~ 9月份农田蒸散力基本与降雨量持平 ,正常年份作物生育期内降雨量能满足农田蒸散量的需求 ,大豆田蒸散量变化与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呈相... 试验研究三江平原大豆田蒸散规律、水分利用效率及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研究结果表明 ,三江平原 5~ 9月份农田蒸散力基本与降雨量持平 ,正常年份作物生育期内降雨量能满足农田蒸散量的需求 ,大豆田蒸散量变化与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呈相关性。大豆生育期内净辐射通量占总辐射的比例有所变化 ,播种~苗后期其比值约为 50 %左右 ,开花~结荚期约为 60 % ,灌浆~收获期约为 55%。大豆田能量平衡具有明显日变化与季节变化特征 ,净辐射收入的 90 %以上用于潜热消耗 ,而用于感热通量与土壤热通量的消耗则极少 ,整个生长季分别低于1.5%和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平原 大豆田 蒸散特征 能量平衡 蒸散规律 水分利用效率 辐射 降雨量 生育期
下载PDF
氯嘧磺隆在豆田使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淑琴 赵景兴 +2 位作者 王金会 杨明生 刘晓英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32-33,31,共3页
992~1997年进行的田间试验及示范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氯嘧磺隆对大豆田中的阔叶杂草有优异防效,对大豆安全与一些除草剂混配有增效作用,对一些后茬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关键词 氯嘧磺隆 除草剂 豆田 杂草 粉剂
下载PDF
豆田蚜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存銮 寻振山 +2 位作者 李令堂 王延鹏 张广信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18-321,共4页
本文通过1988—1990三年研究,测定了大豆花荚期豆田蚜量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并依据这种关系及目前大豆商品生产状况提出了新的豆田蚜虫防治指标。
关键词 蚜虫 防治指标 大豆 害虫
下载PDF
轻便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大豆田间施药试验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铁 董祥 +3 位作者 尹素珍 杨学军 严荷荣 巩琼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82-188,共7页
针对大豆作物生长中后期施药难、施药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轮距1 600~1 750 mm可调、地隙800 mm、轴距2 000 mm、喷幅8 000 mm、具有风幕辅助喷雾系统的轻便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并进行了田间施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4 km/h... 针对大豆作物生长中后期施药难、施药效果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轮距1 600~1 750 mm可调、地隙800 mm、轴距2 000 mm、喷幅8 000 mm、具有风幕辅助喷雾系统的轻便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并进行了田间施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作业速度4 km/h时,通过提高喷雾压力可使大豆冠层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在上层提高19.0个百分点,中层提高17.0个百分点,下层增加不到5个百分点;叶片背面的雾滴覆盖率在上层提高5.5个百分点,中层提高2.3个百分点,下层增加不足1.0个百分点。通过更换喷嘴而提高雾滴的喷施量可以使大豆冠层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在上层提高21.0个百分点、中层提高26.0个百分点,下层提高10.0个百分点;叶片背面的雾滴覆盖率在上层提高5.0个百分点,中层提高1.0个百分点,下层无显著影响。当风幕出口风速为11.5 m/s时,风幕系统能够使大豆冠层中部叶片正面雾滴覆盖率提高26.8个百分点,下部提高22.0个百分点,对大豆冠层上部叶片背面雾滴覆盖率提高23.1个百分点,中部提高18.1个百分点,下部提高8.4个百分点;风幕式施药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雾滴在大豆冠层中的穿透性和分布均匀性,增加雾滴在植株各冠层叶片背面的附着率,但雾滴的地面流失率相对不使用风幕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杆喷雾机 高地隙 大豆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异丙甲草胺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浩 刘伊玲 徐威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68-71,共4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异丙甲草胺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量,建立了该药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消解速度因气候及土壤而异。山东试验点降解较快,半衰期为10~12d,吉林试验点降解较...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异丙甲草胺在大豆田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残留量,建立了该药剂在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异丙甲草胺在土壤中的消解速度因气候及土壤而异。山东试验点降解较快,半衰期为10~12d,吉林试验点降解较慢,半衰期为16~17d。在施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2505mL/hm2和4995mL/hm2的条件下,收获时土壤中均未检出异丙甲草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甲草胺 半衰期 土壤 残留量 大豆田
下载PDF
大豆田昆虫对不同颜色趋向选择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李佳 高宇 +2 位作者 崔娟 齐灵子 史树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2,共4页
为研究不同颜色色板对大豆田各类昆虫的诱集效果,在田间测试了昆虫对10种颜色色板的趋向选择反应。结果表明:在大豆农田环境中,利用色板可诱集到258种节肢动物,分别隶属于昆虫纲9个目和蛛形纲1个目,其中浅绿色板和黄色板诱集种类数和个... 为研究不同颜色色板对大豆田各类昆虫的诱集效果,在田间测试了昆虫对10种颜色色板的趋向选择反应。结果表明:在大豆农田环境中,利用色板可诱集到258种节肢动物,分别隶属于昆虫纲9个目和蛛形纲1个目,其中浅绿色板和黄色板诱集种类数和个体数最多;不同颜色色板诱集到的昆虫类群组成略有差异,但对同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昆虫均有较强的诱集力;不同昆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反应存在差异。本研究初步筛选出诱集大豆田各类昆虫的最佳颜色,应用色板诱集技术于大豆田害虫绿色防控具有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昆虫 色板 趋向选择
下载PDF
化学除草剂对保护性耕作大豆田杂草防除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玉芬 路战远 +2 位作者 张向前 张德健 王黎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1-525,共5页
为摸清东北春大豆区保护性耕作大豆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控制杂草危害,提高作物产量,对大豆田的杂草进行调查并进行化学除草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大豆田主要发生的杂草有6科13种,禾本科杂草占65%,阔叶杂草占25%,其它杂草占10%... 为摸清东北春大豆区保护性耕作大豆田间杂草的发生规律,控制杂草危害,提高作物产量,对大豆田的杂草进行调查并进行化学除草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大豆田主要发生的杂草有6科13种,禾本科杂草占65%,阔叶杂草占25%,其它杂草占10%,且狗尾草、稗草、藜、黄花蒿、卷茎蓼和苦苣是保护性耕作大豆田主要杂草。5种除草剂中等浓度处理的防除杂草效果和增产率均表现为:48.8%咪.氟.灭草松>48%灭草松>41%草甘膦>5%咪草烟>25%氟磺胺草醚。以2 250 mL.hm-241%草甘膦、3 150 mL.hm-248%灭草松和2 250 mL.hm-248.8%咪.氟.灭草松的除草效果更佳,在农业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大豆田 杂草 化学防除技术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大豆田农药用量及未来变化趋势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浩 姚中统 +1 位作者 刘洋 陶波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2-942,共11页
为明确黑龙江省大豆田农药使用量及变化趋势,为黑龙江省大豆田农药生产、使用技术以及农业政策的实施背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数据定点调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获得了近20余年黑龙江省粮食和大豆田农药总用量、单位面积农药用量等数据,... 为明确黑龙江省大豆田农药使用量及变化趋势,为黑龙江省大豆田农药生产、使用技术以及农业政策的实施背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数据定点调查及数据分析等方法获得了近20余年黑龙江省粮食和大豆田农药总用量、单位面积农药用量等数据,结合实际国情、农业政策以及粮食产量变化关系,系统的分析了黑龙江省农田及大豆田农药总用量、单位面积用量以及不同品种农药用量的变化特点,同时利用数学模型灰色预测法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对未来几年农药用量进行预测分析。数据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田及大豆田农药用量与粮食产量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除草剂用药量与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呈逐年上升趋势;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与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也有着较高的一致性。近年来,辛硫磷、氧化乐果占黑龙江省大豆田杀虫剂总用量比例较高;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占黑龙江省大豆田杀菌剂总用量比例较高;氟磺胺草醚、乙草胺占黑龙江省大豆田除草剂总用量比例较高。2015-2016年,黑龙江省农药使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推测未来几年,黑龙江省农药使用量将逐年缓慢升高且趋于平稳,其中大豆田农药使用量将呈升高后降低进而趋于平稳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田 农药用量 杀虫剂 除草剂 杀菌剂 预测分析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套作下田间小气候对大豆花形态建成进程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杜青 陈平 +6 位作者 刘姗姗 罗凯 郑本川 杨欢 何舜 杨文钰 雍太文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2746-2758,共13页
【目的】探讨玉米-大豆间套作下田间小气候的变化对大豆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以期为明确大豆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是不同大豆品种:南豆25(ND)、桂夏3号... 【目的】探讨玉米-大豆间套作下田间小气候的变化对大豆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以期为明确大豆对生长环境变化的反应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于2018-2019年开展田间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因素是不同大豆品种:南豆25(ND)、桂夏3号(GX)和贡秋豆8号(GQ),副因素为种植模式:大豆单作(SS)、玉米-大豆套作(RI)和玉米-大豆间作(SI)。于2018年,在大豆出苗后40、47、54和61 d对其主茎顶端的花芽进行连续性的形态学解剖观察,并在此基础上于2019年进一步对大豆出苗后54 d的主茎顶端、中部和底部的花芽进行分部位观察。同时在2019年,统计分析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冠层透光率、田间温度、相对湿度以及CO_2浓度等小气候的变化对大豆不同部位花芽分化进程的影响。【结果】2018年,3个大豆品种的花芽分化规律表现为GQ要快于ND和GX。在出苗后47 d和61 d,此时大豆处于营养生长后期和生殖生长前期,不同种植模式间的差异最大,表现为间套作的花芽分化进程要稍快于单作。2019年,对大豆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转变的关键时期(出苗后54 d)的花芽分化进程进行分层观察发现,3个大豆品种均表现为冠层>中部>底部,但是在不同模式下的表现不一致,ND和GX在SS模式下的花芽分化进程要慢于RI和SI模式,GQ的花芽分化在3个种植模式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ND、GX和GQ的透光率在出苗后60 d为1个拐点,此时RI和SI模式冠层的透光率与SS模式相比无显著差异,中部和底部的透光率虽呈下降趋势,但都要显著高于SS模式。而在出苗后70 d,ND、GX和GQ在SI模式的冠层透光率最低,分别是82.1%、88.2%和86.8%,而此时的SS和RI模式的冠层透光率均接近100%。在生殖生长后期,ND、GX和GQ在RI和SI模式的日均温度均要高于SS模式,同时RI模式要高于SI模式。不同种植模式下的ND、GX和GQ的相对湿度均在出苗后70 d有一个显著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套作 大豆 田间小气候 花芽分化
下载PDF
绥化市大豆田主要杂草发生及防除对策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江延朝 《大豆通报》 2007年第4期8-9,38,共3页
采用路线踏查与定点观察相结合方法对绥化市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杂草的防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绥化市大豆田杂草共有15科24种,并且杂草发生期集中,高峰期的出草量占总出草量的85%左右。化学防除技... 采用路线踏查与定点观察相结合方法对绥化市大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杂草的防除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绥化市大豆田杂草共有15科24种,并且杂草发生期集中,高峰期的出草量占总出草量的85%左右。化学防除技术研究显示土壤封闭、茎叶处理所用不同除草剂单混效果不同。并对化学除草的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墒情、大豆发育进度、杂草大小等灵活运用防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杂草 发生规律 防除技术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冬刚 骆兰平 +1 位作者 王汝明 尚晓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7期98-99,共2页
为研究不同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开展了15%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微乳剂、31%灭·羧·氟磺胺微乳剂、480 g/L灭草松水剂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能有效地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 为研究不同化学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开展了15%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微乳剂、31%灭·羧·氟磺胺微乳剂、480 g/L灭草松水剂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能有效地防除夏大豆田一年生阔叶杂草,均对大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5%氟磺胺草醚·精喹禾灵微乳剂和31%灭·羧·氟磺胺微乳剂防效要略高于480 g/L灭草松水剂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田 一年生阔叶杂草 除草剂 防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