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 被引量:503
1
作者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0,共8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深远影响,我国即将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今天教育遭遇了三大“认知门槛”。后疫情时代对教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未来,学校教育应从教学生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深远影响,我国即将率先进入“后疫情时代”。今天教育遭遇了三大“认知门槛”。后疫情时代对教育教学带来诸多挑战,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教育变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再一次凸显。未来,学校教育应从教学生读书为主向读“网”为主转变,从传授硬知识为主向师生共同建构软知识为主转变;教育评价应从学习输入评价为主向学习输出评价为主转变;教学管理应从刚性管理、层级化管理向弹性管理、扁平化管理转变。应着手探索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教育教学体系,这个新型的教育教学体系可考虑以在线教育企业、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三方联盟的形式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疫情时代 互联网+ 软知识 新建构主义 在线教育
下载PDF
新知识观:重塑面向智能时代的教与学 被引量:104
2
作者 王竹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5,共18页
历史上对知识有过很多定义,也有过很多种不同的知识观,但大多都把知识视为正确的、经过检验的、被专家学者系统加工整理过的人类认知成果。自网络诞生以来,人类的经验被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存储在数字媒体中,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一种新... 历史上对知识有过很多定义,也有过很多种不同的知识观,但大多都把知识视为正确的、经过检验的、被专家学者系统加工整理过的人类认知成果。自网络诞生以来,人类的经验被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存储在数字媒体中,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一种新的知识类型开始出现并受到重视。这种还在形成过程中的、尚未被系统加工整理的知识,被称为软知识,而传统的、经过系统加工整理的知识被称为硬知识。区别软、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的稳定性,包括结构的稳定性、内容的稳定性和价值的稳定性。以软、硬知识为主要划分标志的知识观被称为"新知识观"。新知识观引发了一系列变化,产生了新学习观、新教学观以及新的教与学和理论与模式,对新时代的教育变革和教育信息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知识 新知识观 新建构主义 零存整取 个人导向的系统学习
下载PDF
技术是如何改变教育的?——兼论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74
3
作者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1,共7页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不仅能改变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人这个总体目标,还能改变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能对...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技术的进步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不仅能改变教育应该培养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人这个总体目标,还能改变如何培养人这个教育所需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但不是所有的技术进步都能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只有革命性技术才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对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应采取理性态度。人工智能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必将对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培养具有全新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创新型人才,是智能时代教育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与技术关系 教育本质 软知识 创新型人才
下载PDF
面向智能时代的知识观与学习观新论 被引量:72
4
作者 王竹立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3期3-10,共8页
知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软知识,一种是硬知识。对于软知识,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区别软知识和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的稳定性。稳定性又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结构的稳定性,二是内容的稳定性,三是价值的稳定性。由于网络与信息技术... 知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软知识,一种是硬知识。对于软知识,目前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区别软知识和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的稳定性。稳定性又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结构的稳定性,二是内容的稳定性,三是价值的稳定性。由于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信息技术相关领域的软知识大量涌现。在迈向智能时代的今天,什么是软知识、如何看待软知识、软知识与碎片化知识的异同、学习软知识需要哪些新理念、新策略以及认识软知识有何现实意义等问题,对"互联网+"时代的一个学习者而言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知识 碎片化学习 关联主义 新建构主义 智能时代 互联网+
下载PDF
论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式学习 被引量:42
5
作者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5,33,共9页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与学也不能例外。文章深入分析了知识与学习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异同,以及人—机合作学习的必然性和可能的方式,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网络... 网络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与学也不能例外。文章深入分析了知识与学习发生的变化,探讨了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的异同,以及人—机合作学习的必然性和可能的方式,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网络和智能时代,知识和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软知识、人—机知识等新的知识类型,未来还有可能出现暗知识;(2)知识生产也逐渐由人类主体向人—机共同主体转变;(3)人—机合作式学习将成为主流学习模式,现阶段以人—网合作学习为主,未来将以人—智能机器合作学习为主,教育教学也将变为人—机合作式教学模式;(4)技术在人类学习中扮演的角色由单纯的工具,向环境、伙伴角色转变,并最终可能与人类连成一体。为此,今天教育教学亟需发生重大变革,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知识 人机知识 暗知识 人-机合作式学习 人-智能机器一体式学习
下载PDF
知识粗糙性的粒度原理及其约简 被引量:26
6
作者 耿志强 朱群雄 李芳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112-1116,共5页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软计算方法,已成为知识发现和诊断决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经典的粗糙集理论提出知识是有粒度的并定义了知识粗糙度的概念,但它不能完全区分不同信息粒度所表示的信息量。从信息论的角度定义了信息粒度的概念,重...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软计算方法,已成为知识发现和诊断决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经典的粗糙集理论提出知识是有粒度的并定义了知识粗糙度的概念,但它不能完全区分不同信息粒度所表示的信息量。从信息论的角度定义了信息粒度的概念,重点研究了知识粗糙性的粒度原理,定义了粒度函数和粒度熵的概念,提出了信息粒度的量化计算方法,解决了知识粗糙度在表达信息时的不足。根据知识粗糙性和信息粒度本质上的一致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度熵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可以从各约简集中选择最优属性约简,避免了选择约简集的盲目性。实例研究证明提出的粒度计算方法是可靠有效的,为进一步研究知识的粒度计算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计算 信息论 粗糙集 知识发现 信息粒度 粒度熵
下载PDF
再论面向智能时代的新知识观——与何克抗教授商榷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竹立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54,共10页
人类社会正从网络时代快速迈向智能时代,知识和学习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种新知识观开始逐渐形成,这种新知识观将知识划分为软知识和硬知识。这种划分不仅合理,而且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区分软、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在... 人类社会正从网络时代快速迈向智能时代,知识和学习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种新知识观开始逐渐形成,这种新知识观将知识划分为软知识和硬知识。这种划分不仅合理,而且必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区分软、硬知识最主要的指标是知识在三个层面上的稳定性,软知识是"正在形成过程中的知识",是亿万网民共同建构的知识,它的出现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不仅数量越来越多,重要性也在逐渐升高;与之相对应的硬知识的重要性则逐渐下降。未来硬知识将更多地被智能机器人所掌握,人类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软知识的建构上。学习软知识应采取新建构主义理论所主张的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同时,针对何克抗教授对新知识观的质疑进行了回应,认为新知识观的提出是中外学者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西方学者的专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知识 硬知识 新知识观 新建构主义 零存整取学习策略 智能机器人 智能时代
下载PDF
人机协同视域下的智能学习:逻辑起点与表征形态 被引量:20
8
作者 艾兴 赵瑞雪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
人机协同视域下的智能学习的逻辑起点,应聚焦于传统学习向智能学习转变过程中内涵要素的变化,包括:学习场域、空间和主体需求,科技革命向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过程中学习论研究侧重点的变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价值观的变化。人机协同视... 人机协同视域下的智能学习的逻辑起点,应聚焦于传统学习向智能学习转变过程中内涵要素的变化,包括:学习场域、空间和主体需求,科技革命向人工智能时代发展过程中学习论研究侧重点的变化,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价值观的变化。人机协同视域下的智能学习,具有学习目标的整合性、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学习主体的互通性、学习内容的生成性以及学习评价的可视性等特点。其表征形态主要体现在物理形态的多元性与无边界性;实施形态的创新性与混合性;方法形态的个性化与虚实结合这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同 智能学习 逻辑起点 表征形态 混合学习 软知识
下载PDF
也论“新知识观”——到底是否存在“软知识”与“硬知识”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克抗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2018年第2期36-44,137,共10页
自乔治·西蒙斯于2009年前后率先提出以“软、硬知识”区分为标志的“新知识观”以来,“新知识观”在我国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当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软、硬知识”划分的四种观点,大都是从知识的表达或运用的角度来... 自乔治·西蒙斯于2009年前后率先提出以“软、硬知识”区分为标志的“新知识观”以来,“新知识观”在我国产生了日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当前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关于“软、硬知识”划分的四种观点,大都是从知识的表达或运用的角度来对知识进行分类,而不是从知识的本体与根源上进行划分的。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虽然“新知识观”对于人们认识新事物、新规律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存在强调对动态知识网络的建构而忽视知识本身的意义建构、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学习而忽视学习者个体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强调数据相关性分析而忽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的消极作用。我们应在“中国特色教育创新理论”的启示与指引下,辨别“新知识观”中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精华”和必须予以识别并抛弃的“赝品”,指引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知识 硬知识 新知识观 知识稳定性
下载PDF
从知识汲取到“转识成智”:智能化时代慕课(MOOCs)的价值走向 被引量:10
10
作者 马爽 胡凡刚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8,共8页
智能化时代不仅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人们职业的变迁,还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巨大改变。作为一种"随用随学"的学习方式,慕课也势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智能化时代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呼唤慕课的价值由知识... 智能化时代不仅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人们职业的变迁,还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巨大改变。作为一种"随用随学"的学习方式,慕课也势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智能化时代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呼唤慕课的价值由知识汲取向"转识成智"转变。对此,应该从"去粗取精"的知识选择能力、"学思结合"的学习能力、"知识重构"的建构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的交往能力四个层面,进行慕课"转识成智"的价值追求,并从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劣构承载的主题内容、促发深思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实现慕课"转识成智"的价值实践,以提升学习者在智能化时代的学习与生存的智慧和能力,促进慕课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MOOCs 学习方式 软知识 软技能 智能化时代 转识成智
下载PDF
媒介类型、内容偏好与使用动机:媒介素养影响因素的多维探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超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0年第3期115-138,共24页
尽管媒介素养的理念引入中国大陆已有20余年,但学术场域中的相关研究却存在着实证研究少、研究群体单一、测量工具缺失等问题。针对此种现状,文章基于西部省域居民的大样本调查(N=2763),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了一套测量居民媒介素养的量表... 尽管媒介素养的理念引入中国大陆已有20余年,但学术场域中的相关研究却存在着实证研究少、研究群体单一、测量工具缺失等问题。针对此种现状,文章基于西部省域居民的大样本调查(N=2763),采用科学的方法编制了一套测量居民媒介素养的量表,并对影响居民媒介素养的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接触频率均可以正向影响居民的媒介素养。同时研究发现,与传统的观念相反,公众对"软新闻"的关注同样可以对媒介素养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知识型"媒介使用动机也可以对媒介素养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深化了关于"知识沟"的认识,说明先天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是影响人们知识差距的唯一因素,后天的媒介接触动机和使用行为同样是影响人们知识积累的重要条件。最后研究还反思了公众的信息偏好与公民参与行为之间的认识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素养量表 软新闻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使用动机 知识沟
下载PDF
新知识观:从硬知识、软知识到网络化知识——与陈丽教授等商榷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竹立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11,26,共8页
近年来我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两种新知识观:一种是面向智能时代新知识观,一种是回归论知识观,前者主要基于新建构主义,后者主要基于联通主义。两种新知识观各有优点与不足。回归论知识观对网络和智能时代新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拓展和丰... 近年来我国学者先后提出了两种新知识观:一种是面向智能时代新知识观,一种是回归论知识观,前者主要基于新建构主义,后者主要基于联通主义。两种新知识观各有优点与不足。回归论知识观对网络和智能时代新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拓展和丰富,但也带来概念过于抽象宽泛、难于理解和不易操作等新问题;基于新建构主义的新知识观则更具现实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方法论的不同,回归论知识观是一种由上至下的演绎性理论,基于新建构主义知识观是一种由下至上的阐释性理论。两者可以互补,但未来阐释性理论将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知识观 联通主义 新建构主义 软知识 网络化知识
下载PDF
软信息对于网络信贷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秦志华 林莹 +1 位作者 吴畏 王冬冬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5-288,共14页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能够取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的作用吗?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为样本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从信贷软信息作用机理的角度得到了否定结论。研究发现:(1)数据网贷面临软信息处理困难,只能通过人际沟通来解决。...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能够取代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组织的作用吗?本文以中国农业银行数据网贷为样本进行探索性案例分析,从信贷软信息作用机理的角度得到了否定结论。研究发现:(1)数据网贷面临软信息处理困难,只能通过人际沟通来解决。(2)人际沟通不仅传递信息而且生产信息,可以促进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产生。(3)非标准化公认信息是一种共享默会知识,直接促进并通过理性分析促进信贷合作。(4)由于理性分析建立在非标准化公认信息基础之上,因此以理性分析为基本方法的信息技术系统不能取代承载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人际沟通系统。在上述发现基础上,本文建立了网络信贷的软信息作用机理模型,刻画了从个体经验差异性出发到合作意愿真实性的不同路径。研究指出,人际沟通中形成的非标准化公认信息只能存在于一定人际关系结构中,难以完全硬化和通过公开渠道传递,是信贷软信息的本质特征。本文深化了对信贷软信息的认识,从知识分散性的理论视角做出了进一步探讨。给出的实践提示是:商业银行内部和银企之间的人际沟通系统,作为非标准化公认信息的载体,是促进银行信贷发展的组织资源,不能被网络信贷技术取代。与此相应,商业银行发展网络信贷的优势,是利用网络技术改进非标准化信息即软信息的获取、利用与开发,从而提高而不是取消客户关系与组织人事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软信息 网络信贷 共享默会知识 知识分散性
原文传递
新时期我国软科学研究前沿热点研究——基于软科学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2008—2018)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文强 李海波 +2 位作者 迟永峰 陈娜 汝绪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52-261,共10页
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对软科学领域的六大核心期刊(2008—2018年)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软科学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链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同时,发现各个参与研... 运用科学计量方法对软科学领域的六大核心期刊(2008—2018年)现状和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软科学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要研究方向,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及创新链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开展研究,同时,发现各个参与研究者之间合作紧密。研究运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管窥我国软科学领域研究现状,并对未来发展做出展望,为我国软科学繁荣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科学 知识图谱 前沿热点 词频分析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专家系统构建框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君 樊治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3-506,共4页
在综合分析了目前开发专家系统常用的几种技术和用组件技术开发软件系统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组件技术构建专家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将组件库和构架库作为构建专家系统的基础,采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机方法实现对结果的分析,给出了用... 在综合分析了目前开发专家系统常用的几种技术和用组件技术开发软件系统特点基础上,提出了一个以组件技术构建专家系统的方案·该方案将组件库和构架库作为构建专家系统的基础,采用专家系统的推理机方法实现对结果的分析,给出了用组件技术构建专家系统的框架,使专家系统的构建变得方便快捷和更切合需要·给出了一个检测分析专家系统的实例,分析了实例中知识库、数据库和推理机的设计,并对实例应用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组件 知识库 推理机 软件复用 检测分析
下载PDF
A Knowledge Model-and Growth Model-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heat Management 被引量:3
16
作者 ZHU Yan, CAO Wei-xing, WANG Qi-meng, TIAN Yong-chao and PAN Jie(Key Laboratory of Crop Growth Regulation , Ministry of Agr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 P. 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12-1220,共9页
By applying the system analysis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chnique to knowledge expression system for crop cultural management,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s and quantitative algorithms of wheat growth and ... By applying the system analysis principle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chnique to knowledge expression system for crop cultural management, the fundamental relationships and quantitative algorithms of wheat growth and management indices to variety typ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production levels were analysed and extracted, and a dynamic knowledge model with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s for wheat management(WheatKnow)was developed. By adopting the soft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s as non language relevance , re-utilization and portable system maintenance. and by further integrating the wheat growth simulation model(WheatGrow)and intelligent system for wheat management, a comprehensive and digital knowledge model, growth model and component-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heat management(MBDSSWM)was established on the platforms of Visual C++ and Visual Basic. The MBDSSWM realized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and coupling of the predi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functions for digital crop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management knowledge model Growth model soft component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下载PDF
基于柔性形态学与聚类算法的X光胸片肺部分割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炎 邱天爽 郭冬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4-689,共6页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里,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技术以其高效的实用性已备受人们关注。对于X光胸片来说,肺部区域的分割是计算机辅助检测胸腔疾病的首要步骤。本研究提出一种自动的肺部分割方法。首先采用柔性形态学滤波进行初始分割,然后用... 近年来,在医学领域里,计算机辅助诊断(CAD)技术以其高效的实用性已备受人们关注。对于X光胸片来说,肺部区域的分割是计算机辅助检测胸腔疾病的首要步骤。本研究提出一种自动的肺部分割方法。首先采用柔性形态学滤波进行初始分割,然后用结合先验知识的聚类算法进行二次分割。通过在两组不同图像(计算机X线摄影、传统X光胶片)中仿真测试,平均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达89.39%和92.82%,该方法在保持高分割灵敏度的同时,提高了分割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胸片 柔性形态学 迭代直方图分离 聚类 基于知识
下载PDF
软知识服务与评价视角下社会科学科研管理
18
作者 葛新权 《知识管理论坛》 2024年第1期2-15,共14页
[目的/意义]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与繁荣社会科学发展都需要科学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过程/方法]针对实际中偏重理科思维、忽视文科思维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问题及其内卷式表现,分析个人—组织选择原... [目的/意义]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与繁荣社会科学发展都需要科学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过程/方法]针对实际中偏重理科思维、忽视文科思维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问题及其内卷式表现,分析个人—组织选择原理、规则—道德选择原则,以契合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需要。将基于价值理性的文科思维的社会科学科研与基于工具理性的理科思维的自然科学科研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文科思维在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中的作用。[结果/结论]以软知识作为管理核心与抓手,从研究人员、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服务与评价方面转变观念,依据社会科学及其科研的特点,回归文科思维,提出基于软知识服务与评价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思想与方法,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科学科研文化氛围,发挥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助力社会科学科研出成果、出思想、出人才,既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又服务于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理性 文科思维 软知识 服务与评价 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原文传递
基于知识化的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葛新权 《知识管理论坛》 2023年第1期2-14,共13页
[目的/意义]新时代具有鲜明的知识化特征。企业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面对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就企业研发创新和管理创新,从企业全方位创新角度分析硬知识与软知识及其作用,构建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宝塔结构。[方法/过... [目的/意义]新时代具有鲜明的知识化特征。企业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面对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就企业研发创新和管理创新,从企业全方位创新角度分析硬知识与软知识及其作用,构建企业创新者和创新成果宝塔结构。[方法/过程]就“研究、设计开发、加工制造”企业研发全过程,从软知识角度分析一线员工创新潜能,以及一线员工软知识价值、作用与贡献,进而提出知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构架。[结果/结论]本研究服务于企业创新的知识化水平提升,做实做强做稳创新宝塔结构的塔底,破解与缓解一线悖论,实现企业研发最后一公里落地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化 企业创新 硬知识 软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融入先验知识的径向基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3
20
作者 肖红军 黄道平 刘乙奇 《自动化仪表》 CAS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针对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过程中有效信息丢失的情况,在传统3层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模型的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引入先验层。先验层与输入层之间的权值可直接表征通过机理、统计或者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得到的先验知识,即各个输入变量的重要... 针对神经网络软测量建模过程中有效信息丢失的情况,在传统3层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模型的输入层和隐含层之间引入先验层。先验层与输入层之间的权值可直接表征通过机理、统计或者人工智能算法分析得到的先验知识,即各个输入变量的重要程度信息,该权值的变化可以改变RBFNN聚类的空间形状,使得样本在训练过程中的聚类更为合理,从而提高了RBFNN软测量模型的预测精度。RBFNN模型在污水处理过程的生化需氧量(BOD)预测中得到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3层RBFNN网络,融入先验知识的4层RBFNN软测量模型具有更优异的拟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 软测量 先验知识 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