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 被引量:91
1
作者 陈尧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9,共6页
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它由两种力量所构成,一种是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另一种是网络民族主义。前者以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为主要关注点,以反权威、反精英主义的底层姿态出现;后者则以反对全球化、反对西方国... 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它由两种力量所构成,一种是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另一种是网络民族主义。前者以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为主要关注点,以反权威、反精英主义的底层姿态出现;后者则以反对全球化、反对西方国家为内容,以极端排外性的情绪表达为形式。尽管网络民粹主义表达了来自社会底层的诉求,强调了对改革公平性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它利用极端的、偏激的,甚至暴力性的语言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非理性表达,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对抗,激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不信任和仇视,并不时地与现实中的集体性事件结合起来,试图推动民粹主义社会运动的形成,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激化社会矛盾、分裂社会的后果。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最根本的方法在于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前提下的社会公平、公正。一方面,应完善普通民众和底层社会政治参与的途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另一方面,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条件,在经济领域实现分配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民粹主义 网络民粹主义 虚拟集聚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 被引量:70
2
作者 王国勤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5,共5页
在中国当前各类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文献中,有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等,... 在中国当前各类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文献中,有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概念,如"集体抗争"、"维权行动"、"群体性事件"、"社会冲突""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等,而且每一个概念又往往包含一系列的子概念。学者们在阐述自己所使用的概念时,往往坚持该概念在内涵或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本文认为这些概念本身在逻辑或经验意义上有明显的不足,而且这种研究现状,不利于研究者们之间的学术对话或交流。因此,本文在对这些概念进行必要的梳理或评估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基于利益表达的"集体行动"概念,并认为它是契合当前中国情境的研究社会矛盾或冲突的一个统摄性、规范性和学理性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利益表达 社会运动
下载PDF
资源动员理论及其研究维度 被引量:58
3
作者 石大建 李向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6,共5页
资源动员理论兴起于1970年代,主要是对1960年代西方蓬勃兴起的社会运动现象的反思。它颠覆了传统社会运动理论的非理性假设,提出了理性假设。资源动员理论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资源动员分析和动员背景分析。资源动员理论自身在不断地发... 资源动员理论兴起于1970年代,主要是对1960年代西方蓬勃兴起的社会运动现象的反思。它颠覆了传统社会运动理论的非理性假设,提出了理性假设。资源动员理论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资源动员分析和动员背景分析。资源动员理论自身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中在资源动员研究方向上形成了资源动员、成员动员和框架动员三个研究维度,展示出较强的理论综合能力,是研究集体抗争事件的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运动 资源动员理论 成员动员 框架动员
下载PDF
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 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 被引量:53
4
作者 周志家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共34页
根据2008年在厦门市收集到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厦门市居民参与PX环境运动的动机。分析表明,居民的参与行为可以分为信息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和抗争性参与三种类型;社会动机是影响居民各类参与行为最为显著的共同因素;一般环保动机... 根据2008年在厦门市收集到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厦门市居民参与PX环境运动的动机。分析表明,居民的参与行为可以分为信息性参与、诉求性参与和抗争性参与三种类型;社会动机是影响居民各类参与行为最为显著的共同因素;一般环保动机会影响信息性参与,自利动机和厦门环保动机可以促进诉求性参与,而自利动机会影响抗争性参与。厦门PX环境运动具有"群体动员"的特点。厦门居民参与PX环境运动只体现出浅层的公民性,非政府组织的功能缺失是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深层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运动 公民参与 社会运动 群体性事件
下载PDF
集体行动理论化系谱:从社会运动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 被引量:33
5
作者 谢岳 曹开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0,共8页
文章简要地描述了国际学术界在过去几十年中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性理论进行评价。集体行动的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社会运动、革命和抗争政治,并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运动理论、革命理论和抗争政治理论。这些理论在主要... 文章简要地描述了国际学术界在过去几十年中有关集体行动的研究成果,并对主要性理论进行评价。集体行动的理论发展主要经历了三大阶段:社会运动、革命和抗争政治,并形成了庞大的社会运动理论、革命理论和抗争政治理论。这些理论在主要观点、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进化色彩,后一种理论的发展是针对前一种理论存在的缺陷而进行的。从社会运动理论、革命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代表着集体行动理论的研究成就和发展趋势,反映了国际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行动 社会运动 抗争政治
下载PDF
跨越国家赋予的权利? 对广州市业主抗争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庄文嘉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8-113,共26页
维权实践的屡屡受挫逐渐使广州业主抗争者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集体诉求的对象——不合理的规则。于是,一方面,对规则制定权威的信任,促使他们改变抗争诉求,将反应性的规则执行参与行动转换为进取性的规则制定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有... 维权实践的屡屡受挫逐渐使广州业主抗争者看到了另一个层面集体诉求的对象——不合理的规则。于是,一方面,对规则制定权威的信任,促使他们改变抗争诉求,将反应性的规则执行参与行动转换为进取性的规则制定参与行动。另一方面,"有组织抗争"增进了跨小区层面的业主团结和相互信任感,将原本没有直接利益关联的业主个人的微观社会资本转换成为组织的宏观社会资本。不过,为了避免被指责为与当地政府作对,抗争者在建构抗争话语和策略时不得不向国家靠拢,使得国家支配性的政治话语和国家赋权的一元性制度安排融入了动员结构进而规制了抗争行动。结果,业主们提出的进取性诉求,不过是倚仗高阶规则之权威要求低阶规则制定者兑现国家既已赋予的权利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主抗争 权利意识 社会资本 社会运动 中产阶级
下载PDF
组织与制度的共同演化: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脉络剖析及问题初探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嘉文 姚小涛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5-144,共10页
组织制度理论已经成为组织研究中理解、分析和预测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视角。但随着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产生的议题和概念也呈现分散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组织制度理论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根据制度作为行动约束和行动结... 组织制度理论已经成为组织研究中理解、分析和预测组织行为的一个重要视角。但随着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产生的议题和概念也呈现分散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组织制度理论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梳理。根据制度作为行动约束和行动结果两大研究线索,本文剖析了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逻辑脉络,厘清了组织制度理论研究的逻辑框架,即组织与制度之间的互动是围绕着组织合法性所展开的一种共同演化的关系,组织既受到制度的约束,同时也能通过行动改变制度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组织制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困惑和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待为进一步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制度理论 制度压力 制度创业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社区治理视角下互助养老模式中社会资本的培育——基于美国“村庄运动”的经验 被引量:27
8
作者 万谊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4-113,共10页
作为弥补养老服务领域内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的一种途径,以社区为地缘平台的互助养老服务成为中国老年人的另一种选择。互助养老属于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培育程度决定了这种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互助养老的社会... 作为弥补养老服务领域内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的一种途径,以社区为地缘平台的互助养老服务成为中国老年人的另一种选择。互助养老属于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治理中社会资本的培育程度决定了这种模式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来说,互助养老的社会资本涵盖三个层面:微观层面的个人社会资源,中观层面的社区组织网络资源以及宏观层面的社会系统资源。风靡美国的“村庄”互助养老模式正是从上述三个方面,在有效的社区治理框架下促进了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国与美国虽存在国情上的差异,但也需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培育互助养老所需的社会资本,整合社区内外养老服务资源,让社区不仅仅是互助养老的地缘平台,更多地成为支持模式运行的资源平台与服务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治理 互助养老 社会资本 村庄运动
下载PDF
社会法的部门法哲学反思 被引量:26
9
作者 陈步雷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45,共15页
社会法的产生机理、演化变革、功能发展、性质或本体、社会法问题代沟与制度需求、主要理论范式等深层次的反思性问题,应在部门法哲学意义上得到关注,应予以跨学科、批判性的研究。社会法的产生机理在于社会保护本能和社会理性,形成了... 社会法的产生机理、演化变革、功能发展、性质或本体、社会法问题代沟与制度需求、主要理论范式等深层次的反思性问题,应在部门法哲学意义上得到关注,应予以跨学科、批判性的研究。社会法的产生机理在于社会保护本能和社会理性,形成了本文所称的"市场化运动推之,社会保护运动挽之"的制衡关系。其性质为构成维系现代产权制度、经济秩序与保障社会权利之间的社会对价关系或新型社会契约。社会法相关的"问题代沟"理论具有广泛的解释力。中国同时面临三代社会法问题,制度需求强烈,应以全球正在探索的第三代社会法为主要资源,科学建构社会法;借鉴多学科理论范式建构社会法法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 部门法哲学 双向运动 新政
原文传递
“酷儿”视角下的城市性和空间政治 被引量:24
10
作者 魏伟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5,共6页
围绕城市与同性恋的主题,本文从现代性的视角回顾了同性恋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和发展,强调了同性恋身份认同本质上的城市属性。文章揭示了同性恋研究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并主要探讨了组织和控制城市空间与... 围绕城市与同性恋的主题,本文从现代性的视角回顾了同性恋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在城市中的出现和发展,强调了同性恋身份认同本质上的城市属性。文章揭示了同性恋研究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并主要探讨了组织和控制城市空间与同性恋欲望和权利表达之间的张力,尤其关注同性恋现象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公共空间"的建构。文章以2009年中国大陆主要城市中"同志"社群引发媒体关注的事件为例,展现了这个群体争取公共空间,改变城市社会景观的努力。文章认为当代中国同性恋社群不断提升的社会可见度和日益扩展的公共空间,反映了中国城市和社会发生的积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城市性 公共空间 社会运动
下载PDF
“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性梳理与还原——兼论“港独”思潮的形成与演化 被引量:21
11
作者 祝捷 章小杉 《港澳研究》 2016年第1期12-22,93,共12页
殖民统治在香港开始后,由于失去祖国的保护,又无法认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经历了一段迷茫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人凭借各种社会抗争,建立起了本土意识。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地域性意识,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 殖民统治在香港开始后,由于失去祖国的保护,又无法认同殖民政府,香港人在身份上经历了一段迷茫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人凭借各种社会抗争,建立起了本土意识。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一种地域性意识,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往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香港回归后,由于历史形势的变迁,本土意识发生了某种蜕变,沦为分离主义者谋求"香港独立"的工具。梳理香港本土意识从无到有的历史,有助于还原香港本土意识的内涵及特征,明确本土意识并非支撑"港独"的理论,从而将爱乡爱土的香港本土意识与作为分离主义的"港独"意识相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本土意识 社会运动 身份认同 港独
下载PDF
互联网、社会媒体与中国民间环境运动的发展(2003-2012) 被引量:20
12
作者 童志锋 《社会学评论》 2013年第4期52-62,共11页
通过对三起与互联网相关的中国环境运动典型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互联网在社会动员、公共舆论方面深刻影响着环境运动。随着互联网从web1.0时代向web2.0时代的转型,尤其是以用户分享为核心的QQ群、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媒体的兴起... 通过对三起与互联网相关的中国环境运动典型事件的比较分析发现:互联网在社会动员、公共舆论方面深刻影响着环境运动。随着互联网从web1.0时代向web2.0时代的转型,尤其是以用户分享为核心的QQ群、博客、微博、社交网站等社会媒体的兴起,中国环境运动整体上呈现出如下特征:社会动员更为迅捷,网民群体拥有的环境话语权在增加,环境运动呈现出人员年轻化、冲突暴力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社会媒体 环境运动
原文传递
环境抗争的话语建构、选择与传承 被引量:19
13
作者 周裕琼 蒋小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1-140,共10页
中国的环境抗争事件逐渐增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抗争性话语。典型的环境抗争性话语,可以从诉求(集中VS分散)和传播空间(正式VS非正式)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标语、口号、谣言、博客、微博、在线讨论、公开信、倡议书、意见书、... 中国的环境抗争事件逐渐增加,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抗争性话语。典型的环境抗争性话语,可以从诉求(集中VS分散)和传播空间(正式VS非正式)两个维度进行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标语、口号、谣言、博客、微博、在线讨论、公开信、倡议书、意见书、起诉书、投诉、信访等多种形式。在抗争的不同阶段,为了实现共识动员、行动动员、官民对话、环保实践等不同的任务,行动者不断调整其策略性框架,舍弃"邻避主义"以建立更为广泛的"社会共同体",融入"我们不要被代表"等公民权利框架以规避领头者风险,并最终将谋求少部分人短期利益的突发性集体行动改造为关注所有人根本利益的环保运动。从形式到内容,上述抗争性话语得以在不同的环保事件中传承。由于中国现阶段的集体行动缺乏专业化、组织化的社会动员体系,媒体在抗争性话语的建构、选择与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新媒体在行动者内部动员中发挥了重要的虚拟组织功能,而来自传统媒体的关注,则是行动者外部动员成功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环境抗争 话语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环境抗争与政策变迁:一个整合性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志军 张鹏举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5期12-27,127,共16页
环境抗争可引起政策变迁。当代中国环境抗争主要集中在公民参与、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和政府责任四个研究范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议题聚焦和关系结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连续与终结、政策创新与维持两对基本关系,任何一项公共政... 环境抗争可引起政策变迁。当代中国环境抗争主要集中在公民参与、新闻媒体、环保组织和政府责任四个研究范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议题聚焦和关系结构;政策变迁包含政策连续与终结、政策创新与维持两对基本关系,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变迁都可能无法回避"均衡-失效-创新-均衡"这种方程式循环。基于"政府回应"视角下环境抗争产生政策变迁的机理结构、运行过程及发展范式可以概括为环境抗争的策略手法与中央和地方体系的分层回应:策略手法表现为农村与城市环境抗争的"直接利益诉求与间接环境意识的多样统一";分层回应表现为环境抗争手段及动员联盟方式决定中央与地方的政治产出和政策调整。最后指出,已有研究缺乏从历时性的角度对农村环境抗争、城市邻避运动及反大坝建设三类作整合性的研究,尤其是对于抗争主体和客体分别采取了什么策略,政府如何回应环境抗争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抗争 政策变迁 社会运动 策略手法 分层回应 环境治理 环保运动
下载PDF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历史转向及其原因探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先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20,共15页
民国乡村建设的动力源于近代社会组织,这既决定了其社会运动的基本特性,也规定了社会建设为其重心。由于政府力量的介入和主导,1935年后乡村建设面临歧路之分,并于1937年后终被演变为政府主导的农政,其社会建设主旨遂消解于无形。乡村... 民国乡村建设的动力源于近代社会组织,这既决定了其社会运动的基本特性,也规定了社会建设为其重心。由于政府力量的介入和主导,1935年后乡村建设面临歧路之分,并于1937年后终被演变为政府主导的农政,其社会建设主旨遂消解于无形。乡村建设是一个应运而生的社会运动,它也确乎构成整个国家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的根基所在。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社会、国家以及学术的共同动员和参与,乃至如何在合作互动中适度区分社会与国家的界域,以保持其久远的活力和目标之实现,是一个时代性命题。对它的认知和反思,具有超越乡村建设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设 历史转向 社会运动 农政
原文传递
资源、体制与行动: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社会运动析论 被引量:18
16
作者 何平立 沈瑞英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中国"本土化"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可称作是中国语境下"公众参与最广阔的战场",其不仅受到世界绿色政治和生态运动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环境污染恶化背景下,由中产精英人士与生态环境保护组... 中国"本土化"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可称作是中国语境下"公众参与最广阔的战场",其不仅受到世界绿色政治和生态运动社会思潮的影响,而且也是在中国社会转型发展和环境污染恶化背景下,由中产精英人士与生态环境保护组织积极推动和发展起来的社会运动。近年来,在怒江反坝运动、金沙江环境公益维权运动等一系列环保社会运动中,民间环保社会组织无论在资源动员还是组织联盟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该运动的兴起,反映了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关键性因素。然在现有体制背景下,中国式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虽能积极寻求与政府的互动机会和"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制度渠道获取合法性以及国际资源等,但是仍缺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的支持力,同发达国家公民社会运动在社会资源动员、组织结构网络、人力资源、专业技术、行动能力等方面相比较还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尤其是在"管制"、"控制"社会秩序刚性稳定观的思维方式下,中国国情下的环境保护社会运动还面临着传统发展模式强大惯性、"特殊利益集团"阻挠、公民社会欠成熟以及不同话语分歧等困境,是政府与社会在制度化与非制度化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社会运动 资源动员 行动能力 体制
下载PDF
记忆的创造与表达:口述史与体育记忆的建构机制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智慧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51,共11页
在经验研究层面,口述史和民族志都是记忆研究的重要方法。使体育口述史研究摆脱“故事会”的困扰进而实现深层次的理论转向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口述史对体育记忆生成的作用体现于:①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耦合是体育文化记忆生成... 在经验研究层面,口述史和民族志都是记忆研究的重要方法。使体育口述史研究摆脱“故事会”的困扰进而实现深层次的理论转向是目前需要努力的方向之一。口述史对体育记忆生成的作用体现于:①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耦合是体育文化记忆生成的内在机制;②体育口述史料是由体育交往记忆向体育文化记忆转变的重要线索和依据;③体育口述史是对体育社会记忆的形塑,同时也建构了与“集体表象”相对应的“自我感觉”;④记忆与遗忘博弈下的口述叙事促进了体育记忆建构。口述史对体育记忆的创造表现为:①口述史料背后的意义和时间构成了体育记忆研究的文化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转向;②“小人物”的口述史为体育记忆研究提供了“回归人本”的思路;③运动员等体育精英的口述史促进了共同体建构,延伸了体育记忆研究视域;④代际“革命”与文化继替是体育记忆和体育口述史研究的未来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体育记忆 集体记忆 社会记忆 交往记忆 体育文化 运动行为
下载PDF
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上)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凡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42,共7页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 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已出现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语境中。到60年代,在麦克弗森的后自由主义的民主展望中,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获得了后继性使用。70年代初期,贝尔在其后工业社会的理论背景下对后马克思主义概念进行了初步的描述。70年代后期,东欧国家以科拉柯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纷纷转向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80年代初,阿兰·图雷纳从社会运动和行为理论的视域着力构筑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式,而琼·柯亨则通过对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的批判性解读提出了后马克思主义分层理论构想。这充分表明,在1985年拉克劳与莫菲宣称自己的理论规划属于后马克思主义之前,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已在西方学术界的一定范围内使用和流传了。可以说,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不同的理论论域中自有其复杂的"经验史",而后马克思主义话语也是一个历史性的缓慢沉积过程。尽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各种运用在政治情境性及学术范围上不尽相同,其表义上也有诸多差异,然而,但作为一个共同的指符,后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在光怪陆离的运用中,毕竟有着一定的意义关联和某种共同指向;在营造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氛围及形成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城方面,这些运用和理论阐发自有其独特的话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马克思主义 后斯大林主义 后自由主义的民主 后工业社会 社会运动 市民社会
下载PDF
社会资本、政府干预与区域资本配置效率——来自省级工业行业数据的证据 被引量:15
19
作者 潘越 王宇光 许婷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5-94,共10页
选取2000—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3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社会资本和政府干预影响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较高的社会资本水平和较低的政府干预程度,有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社会资本与政府干预... 选取2000—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35个工业行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分析社会资本和政府干预影响区域间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较高的社会资本水平和较低的政府干预程度,有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社会资本与政府干预在影响资本配置效率方面存在替代关系,在政府干预比较严重的地区,社会资本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政府干预 资本配置效率 投资弹性 区域资本配置 政府投资 资本运动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并非社会中的所有矛盾都是社会矛盾——社会矛盾概念辨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7,共7页
清晰界定社会矛盾概念十分重要。并非社会上所有的矛盾现象都是"社会矛盾"。人们对社会矛盾的理解有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之分。只有中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概念,才具有恰当有效的解释力。只有中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才是... 清晰界定社会矛盾概念十分重要。并非社会上所有的矛盾现象都是"社会矛盾"。人们对社会矛盾的理解有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之分。只有中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概念,才具有恰当有效的解释力。只有中观层面的社会矛盾,才是社会矛盾理论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矛盾现象中,只有同时符合了三个条件——源自社会阶层结构层面上的问题、存在着在利益或其他重要方面进行互动或交往的相关方、相关方之间的互动行为表现出一致和不一致的双重性的矛盾,才是中观层面上的社会矛盾。另外,社会矛盾概念与社会冲突、社会运动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矛盾 概念辨析 中观层面 社会冲突 社会运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