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献海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明代 ,伴随着佛道两教与其他宗教的日益兴盛 ,私建的寺观祠廊逐渐增多 ,对国家财政、社会控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毁“淫祠”活动以遏制私建、私祭之风 ,解决“淫祠”的存在与兴盛引起的... 在明代 ,伴随着佛道两教与其他宗教的日益兴盛 ,私建的寺观祠廊逐渐增多 ,对国家财政、社会控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日益增大。在这种情况下 ,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员进行毁“淫祠”活动以遏制私建、私祭之风 ,解决“淫祠”的存在与兴盛引起的各种问题。毁“淫祠”活动在弘治到万历前期达到高潮 ,是明代统治者改革潮流中的一个支流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一过程中 ,地方官员扮演了毁“淫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淫祠"现象 神祠 明代 "淫祠" 社会风气 宗教 寺庙 寺观定额制度
下载PDF
以上海为例看晚清时期社会生活方式及观念的变迁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长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05-112,共8页
晚清时期 ,上海的商业化、城市化生活环境变化 ,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动 ,出现了如洋货流行、从商之风、尊卑失序、女子走上社会、追求享乐等新社会风尚 ,导致传统伦理衰坏 ,同时也孕育产生了近代市场意识、近代工商观念、社会平等观... 晚清时期 ,上海的商业化、城市化生活环境变化 ,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动 ,出现了如洋货流行、从商之风、尊卑失序、女子走上社会、追求享乐等新社会风尚 ,导致传统伦理衰坏 ,同时也孕育产生了近代市场意识、近代工商观念、社会平等观念、功利主义及肯定人欲、自由的近代伦理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 近代观念 上海 社会风尚
下载PDF
社会风气: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超良 杜时忠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24,共5页
制度德性是影响社会风气的根本因素。在社会转型期,制度德性的缺陷使社会风气处于混乱状态。构建和谐的社会风气需要我们变革经济制度、行政制度、文化制度和个人权利制度的德性,积极引导人们过有道德的生活。
关键词 社会风气 制度德性 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习俗变迁 被引量:7
4
作者 侯松涛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农村作为新时期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社会习俗的相应变化。首先是在消费习俗方面的变化 ,即在服饰、饮食、居住和出行四个方面反映出的物质层面的变化 ;其次是礼仪习俗和民间... 农村作为新时期经济改革的突破口 ,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社会习俗的相应变化。首先是在消费习俗方面的变化 ,即在服饰、饮食、居住和出行四个方面反映出的物质层面的变化 ;其次是礼仪习俗和民间信仰的变化 ,反映出在意识观念层面的变化。 2 0世纪 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习俗的变化 ,除了体现出社会习俗的基本特征 (即具体内容的传承性和变异性并存 )外 ,还有着自己独到的特点 ,如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和不可逆性 ,在呈现多元化的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可控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年代 中国农村社会习俗
原文传递
跳舞与礼教:1927年天津禁舞风波 被引量:12
5
作者 左玉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20,共10页
西洋交际舞这种娱乐方式,突破了男女社交的界限,包含着社交公开、男女平等的新理念。故从它传入中国起,便引起了维护传统道德、封建礼教的守旧者的非难和抵制,由此引起的争论始终不断。1927年天津名流掀起的禁舞风波,是西舞传入中国后... 西洋交际舞这种娱乐方式,突破了男女社交的界限,包含着社交公开、男女平等的新理念。故从它传入中国起,便引起了维护传统道德、封建礼教的守旧者的非难和抵制,由此引起的争论始终不断。1927年天津名流掀起的禁舞风波,是西舞传入中国后都市民众思想观念的一次集中展现。跳舞有伤风化、破坏礼教,还是正当的新式娱乐?跳舞是一种“肉欲的冲动”,还是一种“美欲的体现”?跳舞是一种高尚娱乐,还是一种如同娼妓般的罪恶?跳舞导致了道德的堕落与礼教的破坏,还是促发了男女平等与社交公开?围绕这些问题,新旧两派展开了激烈争论,社会各界竞相发表自己的意见。本文在认真考察这一风波前因后果的基础上,展现当时都市民众关于跳舞问题的复杂观念,评析新旧两派在跳舞问题上的观念分歧,揭示近代中国都市社会及其观念演变之曲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舞 礼教 名流 社会风化 娱乐方式
下载PDF
《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意义及其“精神意象”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时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105,共12页
《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 《水浒传》特殊的“集体累积”成书过程,决定了它是“历史成份”极其稀薄的“英雄传奇”小说,其绾结短篇的特点,使众多“英雄好汉”的出身经历和聚义故事成为这一鸿篇巨制的主体内容。这些主要源于宋元民间“说话”的故事,保留了大量社会生活“原生态”的描写,使《水浒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社会风俗史”的意义。在漫长的成书过程中,《水浒传》不仅在叙事艺术上经历了反复锤锻,同时也积淀、凝聚了“近古”以来中国社会广大民众普遍的观念意识和情绪心理,形成了带有时代特征的精神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英雄传奇 社会风俗史 精神意象
下载PDF
桐花意象考论 被引量:9
7
作者 俞香顺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桐花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中唐时期,桐花"自开还自落"、"纷纷开且落"与文人的落寞寡合、高士的自惬自洽情怀分别相关;元稹、... 桐花是清明"节日"之花,清明时节的政治仪式、宴乐游春、祭祀思念等社会习俗构成了桐花意象的文化内涵。中唐时期,桐花"自开还自落"、"纷纷开且落"与文人的落寞寡合、高士的自惬自洽情怀分别相关;元稹、白居易是桐花审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唐宋时期,"桐花凤"之说流行,"桐花凤"与桐花的关系也被赋予了祥瑞、爱情等比喻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花 自然时序 社会习俗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歌谣的性质及其与社会风俗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传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17-22,共6页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 民间歌谣是劳动人民的口头诗歌,是能歌唱或能吟诵的韵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歌谣都是因人而起、缘事而发,反映了民众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愿,是古代民众生活与思想实践的直接反映。歌谣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开来,不仅能够成为发生重要影响的公众舆论,而且其本身也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时期的采诗观风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风俗巡使制度,统治者之所以特别重视民间歌谣的搜集和采察工作,正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作为社会风俗重要内容的歌谣可以起到下情上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民间歌谣 社会风俗 公众舆论
下载PDF
浅议唐代婚姻制度与社会习尚的矛盾现象 被引量:3
9
作者 莫晓斌 《长沙大学学报》 2003年第3期58-60,共3页
作为唐代政治法律制度重要构成的婚姻制度,在妇女地位、婚姻模式、"和亲"和禁婚政策以及婚姻道德方面与当时社会时尚存在着明显矛盾。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和映示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新特点、新气象,表现了思想开... 作为唐代政治法律制度重要构成的婚姻制度,在妇女地位、婚姻模式、"和亲"和禁婚政策以及婚姻道德方面与当时社会时尚存在着明显矛盾。这种矛盾现象折射和映示了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的新特点、新气象,表现了思想开明、民族融合以及妇女地位上升的时代景观,反映出唐代潜存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差异和中古中国礼教与社会风情尚未完全耦合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法律 婚姻制度 社会习尚 矛盾
下载PDF
北朝风习与北朝散文的南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阮忠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5-10,共6页
北朝风习多不同于南朝,但在佞佛、崇儒上,二者的趋同使南北风习有了根本的一致点,从而影响到文坛。北朝文风的南化存在南人入北和北人学南的双重因素,在传统的评说中,北朝文人的才藻和文风的华丽常为人关注,使南北文风有很相近的地方。... 北朝风习多不同于南朝,但在佞佛、崇儒上,二者的趋同使南北风习有了根本的一致点,从而影响到文坛。北朝文风的南化存在南人入北和北人学南的双重因素,在传统的评说中,北朝文人的才藻和文风的华丽常为人关注,使南北文风有很相近的地方。但北朝散文风格最具个性的是本色,即切合表现对象寻求心性和语言的自然,从而走了一条介于质实与华美之间的中性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风习 散文
下载PDF
根据地司法对风俗习惯的甄别、援用及其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文军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9,共13页
为实现根据地的有效治理,根据地司法机关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甄别,并根据甄别结果作出相应处理。有的风俗习惯得到援用,或作为判决中的民事法源,或在案件的事实查明、法律发现、价值权衡、裁判论证等方面发挥作用;有的风俗习惯则在甄... 为实现根据地的有效治理,根据地司法机关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甄别,并根据甄别结果作出相应处理。有的风俗习惯得到援用,或作为判决中的民事法源,或在案件的事实查明、法律发现、价值权衡、裁判论证等方面发挥作用;有的风俗习惯则在甄别后被拒绝援用。根据地司法甄别风俗习惯时所秉持的逻辑,既遵循马克思主义认可习惯法权的立场,也对移风易俗的必要性和社会资源成本进行了考量。甄别援用风俗习惯需要司法者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司法方法论,人民司法的若干特征也因此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据地 风俗习惯 甄别援用 唯物辩证法 人民司法
下载PDF
明代出土玉带分期与演变特征研究
12
作者 石婷婷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7-96,149,共21页
在明代冠服配玉中,玉带地位最为尊贵。明17朝中,已知有15朝墓葬出土了玉带,结合明代官修史书、礼书与私家笔记、小说等文献史料和其他视觉图像材料,可将明代玉带的发展演变历程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在不同时期,玉带的艺术特征和使用... 在明代冠服配玉中,玉带地位最为尊贵。明17朝中,已知有15朝墓葬出土了玉带,结合明代官修史书、礼书与私家笔记、小说等文献史料和其他视觉图像材料,可将明代玉带的发展演变历程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在不同时期,玉带的艺术特征和使用状况均有差异,这不仅源于明代冠服礼制改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还与明代社会阶层流动、世风由俭入奢以及等级观念改变等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玉带 艺术风格 使用状况 冠服礼制 社会风尚
原文传递
论西夏人的尚武精神 被引量:5
13
作者 樊丽沙 杨富学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党项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于1038年至1227年间以银川为中心建立了雄强一时的西夏王朝。在西夏国家形成过程中以及西夏立国期间,西夏人剽悍粗犷、尚武善战的民族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后来,随着统治阶级的腐化,经济生活的... 党项是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游牧民族之一,于1038年至1227年间以银川为中心建立了雄强一时的西夏王朝。在西夏国家形成过程中以及西夏立国期间,西夏人剽悍粗犷、尚武善战的民族个性得到了充分展现。后来,随着统治阶级的腐化,经济生活的农业化,尤其是儒学与佛教思想的输入,尚武精神逐渐弱化,最终亡于蒙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游牧民族 尚武精神 历史
下载PDF
仅仅一个“好”字,远远不够——道德领域区分的探索及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檀传宝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8-96,共9页
在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成功区分了社会习俗、个人生活与道德领域规则的不同性质,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及全部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和一些十分具体的实践建议。本文基于努奇教授的《道德领域中的教... 在当代道德发展心理学研究中,社会认知领域理论成功区分了社会习俗、个人生活与道德领域规则的不同性质,为我们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及全部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和一些十分具体的实践建议。本文基于努奇教授的《道德领域中的教育》《"好"远远不够》两大文本,集中讨论了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关于道德领域的区分及其教育意义,以及日渐兴起的有关领域理论的中外学术交流。领域理论的不断发展及相应的国际对话必将大大提高我国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建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理论 社会习俗 个人自由 道德领域
原文传递
《虢国夫人游春图》与大唐天宝时期的几种社会风尚 被引量:4
15
作者 薛晔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99-104,共6页
唐代是一个胡汉杂居、对外交往频繁的时代 ,少数民族和异域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尚习气在互相往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受儒家传统礼教浸淫的汉族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一画中就充满了这种浓郁气息。该画虽然... 唐代是一个胡汉杂居、对外交往频繁的时代 ,少数民族和异域的一些生活习惯、风尚习气在互相往来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受儒家传统礼教浸淫的汉族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 ,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一画中就充满了这种浓郁气息。该画虽然表现的是虢国夫人游春一事 ,但是透过画中妇女的服饰体现出大唐天宝年间不同种族、国家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以及各民族之间在风俗及服饰等方面的借鉴和吸收 ,可以了解到大唐天宝时期社会开放、礼教松弛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朝 天宝时期 社会风尚 汉族文化 服饰 绘画艺术
下载PDF
略论宋代的茔园
16
作者 吴敬 穆红鹤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6,共9页
通过对宋代茔园考古材料的初步梳理,可以大致了解其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宋代茔园从北宋中后期复兴至南宋时期,经历了从家族茔园向家庭茔园的转变。与此同时,宋代茔园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丧葬礼俗和宗族观念,... 通过对宋代茔园考古材料的初步梳理,可以大致了解其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发现宋代茔园从北宋中后期复兴至南宋时期,经历了从家族茔园向家庭茔园的转变。与此同时,宋代茔园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一些丧葬礼俗和宗族观念,并为宋代丧葬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祭祀空间,而且宋代茔园的形制结构影响深远,在一些地区可以一直延续至元明清时期乃至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茔园 类型 时空分布 社会风俗 丧葬礼俗 宗族观念
原文传递
方以智对晚明清初学风的批判:以《易余》为中心
17
作者 高海波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4期76-84,182,共10页
晚明至清初,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风俗夷陵、道德堕落的现象。与此相伴,儒佛二教都出现了“玄虚”之病。在阳明后学左派中,四无说大行其道,消解了阳明学的道德内涵,与禅学合流;在佛学内部,也出现了强调顿悟、不立文字、鄙弃经教的... 晚明至清初,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出现了风俗夷陵、道德堕落的现象。与此相伴,儒佛二教都出现了“玄虚”之病。在阳明后学左派中,四无说大行其道,消解了阳明学的道德内涵,与禅学合流;在佛学内部,也出现了强调顿悟、不立文字、鄙弃经教的风潮。方以智在《易余》中对当时的世风和学风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认为当时的世风已经到了廉耻丧尽的地步,根本原因是由当时虚无、混沦、高妙的学风造成的。阳明学的“现成良知”说、“无善无恶”说及禅宗中过分强调顿悟而轻修学的思想即是其具体表现。儒佛两家的这种学风导致了伦理秩序的虚无、社会秩序的失范以及佛教的衰落。方以智强调“格致交践”“阳统阴阳”“善统善恶”,重视礼乐,主张好学知耻、经世致用,在体用关系上强调体用交互等思想都与其对晚明清初学风、世风的矫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清初 方以智 《易余》 学风 世风 虚无
原文传递
论影响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刊刻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次第 《济南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53-57,共5页
本文认为影响明代后期通俗小说刊刻的主要因素是 :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与当时的印刷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关系 ;与明代后期社会浓郁的尚情风气有关 ;
关键词 刊刻特点 经济发展 明代后期 通俗小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制度化的多维路径探析
19
作者 陈东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9-24,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有崇高为民情怀、深刻思想内涵及重大现实意义。开展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制度化建设,不仅需要在党内进行,还要将其价值取向融入到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以及社会风俗之中,以此实现初心使命全面制度化的多维路径。要制...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有崇高为民情怀、深刻思想内涵及重大现实意义。开展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制度化建设,不仅需要在党内进行,还要将其价值取向融入到国家法律规范体系以及社会风俗之中,以此实现初心使命全面制度化的多维路径。要制定初心使命的相关党内法规,并将初心使命作为基本立法原则精神融入其他党内法规,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行为规则。要将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作为法律原则融入新制或修改的相关法律,以及行政执法、司法、法律监督、问责、守法、自我纠错等各个环节。还要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层面将初心使命融入社会风俗,让社会风俗的价值取向与初心使命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心使命 制度化 党内法规 法律制度 社会风俗
下载PDF
《朝野佥载》的岭南书写
20
作者 郑浩纯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4-87,共4页
《朝野佥载》共20则故事记载唐代前期的岭南,包括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两方面。在自然景观方面,《朝野佥载》主要记载岭南地区或习性怪异或善通人情的动物,此外,还涉及植物和矿产资源等内容;在社会风俗方面,《朝野佥载》反映唐时岭南的官... 《朝野佥载》共20则故事记载唐代前期的岭南,包括自然景观和社会风俗两方面。在自然景观方面,《朝野佥载》主要记载岭南地区或习性怪异或善通人情的动物,此外,还涉及植物和矿产资源等内容;在社会风俗方面,《朝野佥载》反映唐时岭南的官员、制毒、饮食、丧葬等社会内容,这些皆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而《朝野佥载》多以岭南故事的创作动因为:一是岭南因开发迟缓而保留原始森林的榛莽以及独特的风俗为作品提供许多的素材;二是张鷟因贬谪而得以亲身体验岭南的奇风异俗;三是受笔记小说广见闻、资谈笑等创作意图的影响,张鷟的《朝野佥载》较多地书写岭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野佥载》 岭南书写 自然景观 社会风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