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异丁烯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杜婕莹 曾森 +3 位作者 王璐 舒磊 张首亚 袁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5期3512-3514,共3页
目的:研究聚异丁烯(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取6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后2组再分为PIB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骨通贴膏组,经皮肤给药24 h后连续观察14 d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另取家兔60只... 目的:研究聚异丁烯(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的安全性。方法:取6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后2组再分为PIB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骨通贴膏组,经皮肤给药24 h后连续观察14 d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另取家兔60只,除不设置正常组外分组方法同上,采用同体自身左右侧对比法单次给药6 h后,记录皮肤刺激反应,进行单次皮肤原发性刺激实验。取70只豚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凡士林)、PIB组、阳性对照组(2,4-二硝基氯苯)、骨通贴膏组、PIB骨通贴膏低、中、高剂量组致敏给药后,进行皮肤致敏实验。结果:PIB骨通贴膏给药后家兔未见明显中毒表现;PIB、PIB骨通贴膏低、中剂量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兔均未见刺激性反应,PIB骨通贴膏高剂量对完整皮肤兔未见刺激性反应,破损皮肤兔给药1 h后有轻度刺激性;除阳性对照组豚鼠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00%外,其他各组过敏反应发生率均为0。结论:PIB骨通贴膏经皮肤给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异丁烯 骨通贴膏 急性毒性实验 皮肤原发性刺激实验 皮肤致敏实验 安全性
下载PDF
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皮肤刺激性、致敏试验及离体透皮释药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钦 金智华 范义凤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3-1157,共5页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了解乳膏的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及离体透皮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将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和维生素B6制备成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采用HPLC法测定乳膏中的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评价乳... 目的:制备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了解乳膏的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及离体透皮释药特性。方法:采用乳化法将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和维生素B6制备成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并采用HPLC法测定乳膏中的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评价乳膏对大鼠的皮肤毒性和刺激性,评价乳膏对豚鼠的皮肤致敏性。采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离体皮肤透皮释药试验,分别测定1,2,3,6,9、12,24,48h各时间点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的单位面积透皮释药量Q及透皮吸收百分率Q%。结果:制得的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呈乳白色,均匀细腻,无颗粒感,易于涂布。采用梯度洗脱法能同时测定乳膏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离体透皮释药试验结果表明,给药12h后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的Q、Q%均达到稳态值。给药6,12,24h后,甲硝唑、盐酸克林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均能不同程度地滞留在离体皮肤内。皮肤毒性试验结果可见,在7d内均未出现死亡大鼠,未观察到急性毒性反应。皮肤刺激性试验结果可见,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评分均值0.17,小于0.5,对大鼠皮肤无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结果显示,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被评定为Ⅰ级致敏度,实际使用中对豚鼠并无致敏危险。结论: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的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无皮肤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且具有良好的透皮释药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甲硝唑克林霉素乳膏 寻常型痤疮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致敏试验 离体透皮释药试验
原文传递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新型可吸收材料的短期生物安全性 被引量:5
3
作者 高黎 王书岩 +4 位作者 王蕊 许永华 高静静 张丽 刘文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530-3535,共6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poly(L-lactic)acid,nHAC/PLA]复合材料。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含聚乳酸分别为100,150,20... 背景:课题组前期制备出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poly(L-lactic)acid,nHAC/PLA]复合材料。目的:评估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取含聚乳酸分别为100,150,200 g/L的nHAC/PLA材料,制备浸提液,分别记为nHAC/PLA1、nHAC/PLA2、nHAC/PLA3。①细胞毒性实验:采用nHAC/PLA1、nHAC/PLA2、nHAC/PLA3浸提液、细胞培养基培养L929细胞,采用MTT比色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②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取C57小鼠(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尾静脉分别注射nHAC/PLA1、nHAC/PLA2、nHAC/PLA3浸提液与生理盐水,注射后24,48,72 h,观察动物一般情况及体质量变化;③血清毒性实验:取SD大鼠(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分别胃饲nHAC/PLA1、nHAC/PLA2、nHAC/PLA3浸提液与生理盐水,7 d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蛋白水平;④致敏实验:将25只白色豚鼠(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随机分为5组:实验组采用nHAC/PLA1、nHAC/PLA2、nHAC/PLA3浸提液,阴性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采用体积分数5%甲醛溶液,经过皮内诱导、局部诱导和激发阶段后24,48,72 h,观察各组激发部位皮肤情况;⑤溶血实验:向nHAC/PLA1、nHAC/PLA2、nHAC/PLA3浸提液、生理盐水、蒸馏水中分别加入兔抗凝血,检测溶血率。实验方案经郑州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结果与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为0级,急性全身毒性、血清毒性、致敏性和溶血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聚乳酸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 聚乳酸 可吸收材料 生物安全性 细胞毒性实验 急性全身毒性实验 血清毒性实验 致敏实验 溶血实验
下载PDF
天然水蛭素水凝胶的皮肤渗透性能及毒理学考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韦淑怡 殷国前 +2 位作者 韩志强 潘新元 林博杰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天然水蛭素凝胶经皮渗透给药的可行性及其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制备天然水蛭素凝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经皮渗透试验,使用Markwardt法检测水蛭素活性。选择健康Wistar大鼠进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单次及多次给药... 目的:探讨天然水蛭素凝胶经皮渗透给药的可行性及其对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制备天然水蛭素凝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经皮渗透试验,使用Markwardt法检测水蛭素活性。选择健康Wistar大鼠进行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单次及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试验,健康豚鼠进行皮肤致敏性试验。结果:试验组的纤维蛋白原凝结时间均有延迟(P<0.05),于3 h时达最大值(85.4±1.454)s,而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凝结时间则无明显延迟;短期内大剂量使用天然水蛭素凝胶对皮肤无毒性,对Wistar大鼠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豚鼠完整皮肤无致敏性。结论:天然水蛭素可渗透进入完整皮肤组织,其凝胶剂皮肤局部用药对试验动物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蛭素 皮肤渗透试验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致敏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两种新型医用钛合金的皮肤致敏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许智轩 张玉梅 +3 位作者 王忠义 于振涛 周廉 赵彦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0-352,共3页
目的:评价TLE、TLM2种新型β型钛合金对皮肤潜在的致敏性。方法:以ISO10993-10:1995标准,采用最大剂量法,将白化豚鼠分为TLE、TLM、阳性对照(2,4-二硝基氯苯)、阴性对照(生理盐水)4组,先行预试验确定主试验各阶段的浓度,然后行主试验。... 目的:评价TLE、TLM2种新型β型钛合金对皮肤潜在的致敏性。方法:以ISO10993-10:1995标准,采用最大剂量法,将白化豚鼠分为TLE、TLM、阳性对照(2,4-二硝基氯苯)、阴性对照(生理盐水)4组,先行预试验确定主试验各阶段的浓度,然后行主试验。在激发阶段的敷贴物去除后24、48、72h,观察记录各组动物激发部位的皮肤情况,按标准进行评分,并算出致敏率。结果:TLE、TLM新型钛合金的皮肤反应记分为0,致敏率为0。结论:在试验条件下TLE、TLM新型钛合金无潜在的皮肤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 皮肤致敏试验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体外急性溶血性与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静 胥春 +4 位作者 黄慧 刘文娟 张富强 靳喜海 高濂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301-303,共3页
目的通过急性溶血实验和致敏实验进一步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复合陶瓷不同体积组成比分组,参照ISO/TR7405-84(E)的实验方法进行溶血实验;以健康成年的白化豚鼠为实验动物,按照诱导阶段、激发阶段和... 目的通过急性溶血实验和致敏实验进一步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的生物安全性。方法按照复合陶瓷不同体积组成比分组,参照ISO/TR7405-84(E)的实验方法进行溶血实验;以健康成年的白化豚鼠为实验动物,按照诱导阶段、激发阶段和动物观察的顺序进行致敏实验,按评分标准评价红斑和水肿反应程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体积组成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无溶血反应,各组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均无皮肤致敏作用。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复合陶瓷生物安全性好,其生物活性还有待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氧化锆陶瓷 急性溶血实验 致敏实验
下载PDF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法作为皮肤致敏试验替代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何国群 杨杏芬 +6 位作者 郑穗生 黄俊明 杨颖 谢晓平 古梅英 谭小华 李庆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示踪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Br-dU-ELISA法)替代LLNA(放射法)作为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替代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组,每组4只。选择27种受试物进行测试,每种... 目的探讨应用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示踪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局部淋巴结试验(LLNA:Br-dU-ELISA法)替代LLNA(放射法)作为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替代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组,每组4只。选择27种受试物进行测试,每种受试物视情况设3~4个剂量组和1个溶剂对照组。将受试物连续3 d涂抹于小鼠双耳背,第5天腹腔注射BrdU标记液,第6天摘取小鼠耳部淋巴结,制备淋巴细胞悬液,采用ELISA技术测定BrdU掺入细胞的水平。选择3种受试物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以了解结果的重现性;将27种受试物的LLNA:BrdU-ELISA法与文献报告的LLNA(放射法)结果比较,分析方法的致敏性判别能力及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结果 LLNA:Br-dU-ELISA法结果重现性较好(F=2.890,P>0.05);与LLNA(放射法)相比,该方法对27种化学物的致敏性判别能力较好(灵敏度=95.00%,特异度=85.71%,符合率=92.59%),致敏性分级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关性(Kappa=0.575,Gamma=0.959)。结论 LLNA:BrdU-ELISA法可作为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的替代方法应用于化学物皮肤致敏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变态反应试验 替代方法 局部淋巴结试验 溴脱氧尿嘧啶核苷
原文传递
豚鼠皮肤致敏试验随机分组模板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建析 洪雅青 +1 位作者 张芳芳 朱勇 《职业与健康》 CAS 2010年第9期969-972,共4页
目的介绍豚鼠致敏试验的随机分组方法。方法将豚鼠称重,依次编号,以体重升序排序,依体重顺序将豚鼠分成若干个区组。用Excel软件对每个区组豚鼠的体重产生1个随机数,各个区组以随机数升序排序,以随机数的顺序将每只豚鼠分入随机组中,并... 目的介绍豚鼠致敏试验的随机分组方法。方法将豚鼠称重,依次编号,以体重升序排序,依体重顺序将豚鼠分成若干个区组。用Excel软件对每个区组豚鼠的体重产生1个随机数,各个区组以随机数升序排序,以随机数的顺序将每只豚鼠分入随机组中,并对体重均值作F检验。结果用Excel软件工具菜单中"录制宏"的功能,建立豚鼠致敏试验随机分组模板文件。应用快捷键,快速完成随机分组及F检验。结论用Excel中"录制宏"建立模板文件方法,可快捷地将实验动物随机分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致敏试验 随机分组 模板文件 EXCEL
原文传递
涂覆CD34抗体层的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付海洋 兰华林 +3 位作者 许建霞 王贵学 王召旭 王春仁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26-1330,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价涂覆CD34抗体层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为该支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制备涂覆CD34抗体层的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浸提液,用该支架浸提液进行如下生物相容性试验研究: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 目的: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评价涂覆CD34抗体层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生物相容性,为该支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制备涂覆CD34抗体层的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的浸提液,用该支架浸提液进行如下生物相容性试验研究: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皮内刺激试验、皮肤致敏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热原试验。结果:该支架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无皮内刺激反应,无皮肤致敏反应,无急性全身毒性作用;溶血率为0,小于5%;支架材料无溶血作用;热原试验结果表明,3只实验家兔升温幅度均为0.1℃,低于0.6℃,且升温总和为0.3℃,低于1.3℃,无热原反应。结论:根据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相关标准评定,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冠脉支架 生物相容性评价 细胞毒性试验 溶血试验 皮内刺激试验 皮肤致敏试验 急性全身毒性试验 热原试验
原文传递
泡沫碳化硅陶瓷的豚鼠致敏最大值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韵哲 吴琳 +1 位作者 杨晓东 荣小芳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8年第7期390-393,共4页
目的:评价泡沫碳化硅陶瓷的皮肤致敏作用。方法:按照GB/T16886.10-2000,将30只豚鼠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采用豚鼠最大值试验,于激发结束后1h,5h,12h,24h,48h,72h观察各组动物皮肤激发情况,并进行记分。结果:阳性对照组... 目的:评价泡沫碳化硅陶瓷的皮肤致敏作用。方法:按照GB/T16886.10-2000,将30只豚鼠分为试验组、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采用豚鼠最大值试验,于激发结束后1h,5h,12h,24h,48h,72h观察各组动物皮肤激发情况,并进行记分。结果:阳性对照组所有试验动物在6个观察时间点均出现红斑、水肿反应,阴性对照组在1h,5h2个观察时间点有动物出现红斑反应,试验组在1h,5h,12h有动物出现红斑反应,阳性对照组平均反应值3.383±0.886,阴性对照组平均反应值0.117±0.042,试验组平均反应值0.117±0.014。根据GB/T16886.10-2000标准,要求观察24h,48h,72h致敏率,试验组致敏率为0,属Ⅰ级。结论:试验条件下泡沫碳化硅陶瓷无潜在皮肤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碳化硅 豚鼠最大值试验 皮肤致敏试验
原文传递
皮肤变态反应体外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顺晶 房军 金银龙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62-464,共3页
随着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兴起及对皮肤变态反应机制的探索不断深入,皮肤变态反应体外替代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目前建立的皮肤变态反应体外替代方法及其进展,主要包括单细胞体外培养,人造皮肤模型,蛋白(肽)反应和定量构效关系等... 随着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的兴起及对皮肤变态反应机制的探索不断深入,皮肤变态反应体外替代方法成为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目前建立的皮肤变态反应体外替代方法及其进展,主要包括单细胞体外培养,人造皮肤模型,蛋白(肽)反应和定量构效关系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变态反应 替代方法 体外实验 致敏物
原文传递
皮肤致敏替代方法LuSens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所雅琼 邢书霞 +1 位作者 裴新荣 王钢力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2年第2期18-23,共6页
建立皮肤致敏性体外检测方法LuSens试验,同时评估该方法对我国化妆品原料致敏反应应用的可行性。参考OECD TG442D(Test Guideline No.442D)标准指南建立方法,确定试验可转移性。对13种化妆品原料组分进行检测,其中10种受试物结果与小鼠... 建立皮肤致敏性体外检测方法LuSens试验,同时评估该方法对我国化妆品原料致敏反应应用的可行性。参考OECD TG442D(Test Guideline No.442D)标准指南建立方法,确定试验可转移性。对13种化妆品原料组分进行检测,其中10种受试物结果与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local lymph node assay,LLNA)方法的结果一致,与LLNA相比总体准确性为83%(10/12);11种受试物结果与人体数据一致,与人体数据相比总体准确性为100%(11/11)。成功建立了LuSens检测方法并用于部分化妆品原料的致敏性检测,可较好地筛选皮肤化学致敏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Sens 皮肤致敏性 体外检测 化妆品原料
下载PDF
三氯乙烯及其代谢产物的豚鼠皮肤致敏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娜 宋向荣 +3 位作者 李宏玲 刘莉莉 黄永顺 王海兰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2-334,392,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及其代谢产物三氯乙酸(TCA)、三氯乙醇(TCOH)对豚鼠皮肤致敏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 SPF级白化Hartley豚鼠,雌雄各半,按OECD豚鼠最大值实验法,用TCE、TCOH、TCA分别对豚鼠进行皮内注射和涂皮结合法致敏...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及其代谢产物三氯乙酸(TCA)、三氯乙醇(TCOH)对豚鼠皮肤致敏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50-300 g SPF级白化Hartley豚鼠,雌雄各半,按OECD豚鼠最大值实验法,用TCE、TCOH、TCA分别对豚鼠进行皮内注射和涂皮结合法致敏,并设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二硝基氯苯,DNCB),观察各组动物皮肤的红斑和水肿等情况,计算致敏率。在终末激发24 h后用乙醚麻醉动物后处死,取涂抹部位及邻近皮肤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TCE、TCOH、TCA致敏率分别为80%、35%、0%,TCE致敏阳性组豚鼠皮肤可见中度弥漫的红斑、轻度水肿;TCOH致敏阳性组豚鼠皮肤可见散在或小块红斑。病理检查显示TCE致敏阳性组豚鼠表皮棘细胞层明显增厚,真皮乳头层及网织层可见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弥散或聚集性浸润及毛细血管轻度充血;TCOH致敏阳性组豚鼠表皮棘细胞层轻度增厚,真皮乳头层及网织层嗜酸性粒细胞弥散或聚集性浸润,夹杂少量淋巴细胞。结论TCE、TCOE可使豚鼠皮肤发生过敏性改变,TCE是强致敏物,TCOH为中度致敏物,TCA未见致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TCE) 三氯乙醇(TCOH) 三氯乙酸(TCA) 皮肤致敏试验
原文传递
面瘫膏皮肤用药安全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安军明 黄琳娜 +1 位作者 张晓彬 冯英菊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观察动物完整皮肤接触面瘫膏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皮肤用药毒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结果面瘫膏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面瘫膏对完整的豚鼠皮肤单次和多次使用有刺激性红斑发生,但... 目的观察动物完整皮肤接触面瘫膏所产生的局部刺激反应,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按《中药新药研究指南》皮肤用药毒性试验要求进行试验。结果面瘫膏对豚鼠皮肤无致敏性;面瘫膏对完整的豚鼠皮肤单次和多次使用有刺激性红斑发生,但无水肿反应发生。结论面瘫膏临床用药剂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膏 皮肤刺激性试验 皮肤过敏性试验
下载PDF
一种新型生物止血流体膜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稼农 林昊 +2 位作者 赖泽锋 吴植强 黄仁彬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对一种新型生物止血流体膜从体外细胞毒性和在体皮肤致敏性两方面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将20只豚鼠分为3组,分别为试样组(10只)、阴性对照组(5只)和阳性对照组(5只);采用生物止血流体膜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间接接触的琼脂... 目的:对一种新型生物止血流体膜从体外细胞毒性和在体皮肤致敏性两方面进行生物相容性评价。方法:将20只豚鼠分为3组,分别为试样组(10只)、阴性对照组(5只)和阳性对照组(5只);采用生物止血流体膜与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间接接触的琼脂扩散试验,在染毒24 h后,评判试样的褪色指数和溶解指数,并根据细胞反应评价试样的体外细胞毒性。制备生物止血流体膜的浸提液,采用最大剂量法试验评价试样对豚鼠的皮肤致敏性。激发后24 h和48 h,根据标准对激发部位皮肤红斑和水肿的反应进行评分并计算致敏率,对试样引起豚鼠产生皮肤致敏的潜在可能作出评价。结果:生物止血流体膜经琼脂扩散,对L-929细胞染毒24 h后,细胞形态正常,贴壁生长良好,胞质内有离散颗粒,可见少量细胞圆缩和悬浮死细胞,细胞间可见间隙,细胞反应为1级,呈现轻度细胞毒性;在激发结束后的各个观察时间点,试样组豚鼠皮肤红斑和水肿记分均为0,未显示有引起皮肤致敏的潜在可能性。结论:在当前试验条件下该生物止血流体膜有良好的体外细胞相容性和体内免疫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止血流体膜 生物相容性 体外细胞毒性 琼脂扩散试验 皮肤致敏性 最大剂量试验
下载PDF
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的皮肤致敏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小莉 赵亚红 +1 位作者 赵微加 杨宇民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自制的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对皮肤潜在的致敏性。方法以ISO 10993-10:1995标准,采用最大剂量法,将白化豚鼠分为SF-NGC组、阳性对照(甲醛溶液)、阴性对照(生理盐水)3组,先进行预试验确定主试验各阶段的浓度,然后进行主... 目的评价本实验室自制的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对皮肤潜在的致敏性。方法以ISO 10993-10:1995标准,采用最大剂量法,将白化豚鼠分为SF-NGC组、阳性对照(甲醛溶液)、阴性对照(生理盐水)3组,先进行预试验确定主试验各阶段的浓度,然后进行主试验。在激发阶段的敷贴物去除后24h、48h、72h,观察记录各组动物激发部位的皮肤情况,按标准进行评分,并算出致敏率。结果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的皮肤反应记分为0,致敏率为0。结论在试验条件下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无潜在的皮肤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人工神经导管 生物相容性 皮肤致敏试验
下载PDF
离体检测方法预测三氯乙烯致敏性
17
作者 曾丽海 郑杰蔚 +6 位作者 谢植伟 钟怡洲 李国樑 梁博萱 殷霄 赖关朝 黄振烈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采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THP-1细胞预测三氯乙烯(TCE)的致敏性及最佳的致敏剂量。方法离体培养THP-1细胞,以不同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TCE与THP-1细胞共孵育24 h,采用流... 目的采用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的THP-1细胞预测三氯乙烯(TCE)的致敏性及最佳的致敏剂量。方法离体培养THP-1细胞,以不同浓度2,4-二硝基氯苯(DNC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TCE与THP-1细胞共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分化抗原(CD)86和CD54的表达,确定致敏检测的最佳剂量范围,并以相对荧光强度(RFI,CD86)≥150和RFI(CD54)≥200为标准,预测TCE的致敏性及最佳致敏剂量。结果采用THP-1细胞评价致敏性的合适浓度范围可能为细胞相对存活率在75.0%~100.0%时的浓度,DNCB在浓度为20.83、25.00和30.00μmol/L时,tBHQ在浓度为5.80μmol/L时,TCE在浓度为8.33、10.00和12.00 mmol/L时,均具有致敏性;SDS为非致敏物。TCE浓度为8.33 mmol/L时,CD86和CD54表达量最大,为最佳致敏剂量。结论 TCE的最佳致敏剂量为8.33 mmol/L,可为后续TCE致敏毒性通路的研究提供剂量设计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皮肤致敏 THP-1细胞 离体实验 分化抗原
原文传递
皮肤致敏测试动物替代方法DPRA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滢 吴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5,108,共7页
皮肤致敏是化妆品原料安全性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ECVAM(European Centre 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的标准,通过对16个标准品进行检测,成功建立了DPRA(Direct Peptide Reaction Assay,直接肽链反应分析)实验方... 皮肤致敏是化妆品原料安全性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ECVAM(European Centre 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的标准,通过对16个标准品进行检测,成功建立了DPRA(Direct Peptide Reaction Assay,直接肽链反应分析)实验方法。其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S/NS的判定以及4 Class分别为81.82%,100%,77.8%,100%和94.7%。目前该方法已成功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并检测出多款具有引起皮肤致敏潜在能力的化妆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原料 皮肤致敏 动物替代方法 直接肽链反应分析
下载PDF
基于THP-1细胞的皮肤致敏体外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彧 喻欢 +2 位作者 秦瑶 程树军 谈伟君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102,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人细胞系的替代皮肤致敏动物实验的体外检测方法(h-CLAT),并对化学品、日用化学产品和化妆品植物原料进行皮肤致敏性检测。方法体外培养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不同浓度受试物与细胞共孵育24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建立基于人细胞系的替代皮肤致敏动物实验的体外检测方法(h-CLAT),并对化学品、日用化学产品和化妆品植物原料进行皮肤致敏性检测。方法体外培养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不同浓度受试物与细胞共孵育24 h,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CD86和CD54活化的差异,并对11种已知皮肤致敏化学物质和9种未知样品进行皮肤致敏性预测。同时对未知样品进行豚鼠局部封闭涂皮法验证。结果使用h-CLAT方法准确区分了11种参考物质的皮肤致敏性,9种受试样品中,7种样品被判断为阴性皮肤致敏物质,2种植物提取物被确认为皮肤致敏疑似物质。9种样品的预测结果与动物实验一致。结论 h-CLAT体外检测方法可以代替部分动物测试,用于可溶性皮肤致敏物质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致敏 THP-1细胞 h-CLAT 替代方法 接触性过敏性皮类 致敏化学物 化妆品终产品
下载PDF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致敏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婷 杜勇 +6 位作者 李文芳 黎关炼 邹晓雪 杨琴 董晓虎 周芸 陈卫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探讨用于六氟化硫(SF6)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对豚鼠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普通级Dunkin Hartley雄性豚鼠,以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0.5%)混合物为皮肤防护物,以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肉桂醛为阳性对照... 目的探讨用于六氟化硫(SF6)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对豚鼠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选用体重200~300g普通级Dunkin Hartley雄性豚鼠,以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0.5%)混合物为皮肤防护物,以无菌蒸馏水为阴性对照,肉桂醛为阳性对照,采用局部封闭涂皮试验(BT法)和豚鼠最大值试验(GPMT)方法,于实验第1天分别对豚鼠皮肤封闭涂敷和皮内注射各组溶液进行诱导接触,BT法豚鼠在第7、14天进行同样皮肤封闭涂敷诱导,GPMT法豚鼠于第7天采用局部封闭涂皮进行诱导接触,均在末次诱导致敏后第14天进行皮肤涂敷激发接触,观察激发接触后24、48、72h的皮肤过敏反应情况。结果皮肤防护物BT法检测致敏率为10.00%,GPMT法检测致敏率为9.09%,致敏阳性反应的豚鼠皮肤可见散在或小块红斑;肉桂醛BT法致敏率为50.00%,GPMT法致敏率为100.00%,致敏阳性反应的豚鼠皮肤可见中度至重度的融合红斑、轻中度水肿;蒸馏水组豚鼠皮肤无致敏阳性反应,皮肤表现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结论葡萄糖酸钙(〈5%)+碳酸氢钠(〈0.5%)混合物作为SF6分解产物的皮肤防护物,可使豚鼠皮肤发生轻微的过敏性反应,为轻度致敏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分解产物 葡萄糖酸钙 碳酸氢钠 皮肤致敏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