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1
1
作者 苏丽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5-26,共2页
国学教育是一种传承教育,也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国学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高职院校国学教育的现状分析,指出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和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国学教育
下载PDF
中小学国学师资培训体系建立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立刚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建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培训体系是国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最具可行性的路径主要包括:将国学教师资格证纳入国家教师资格证的体系中,确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准入制度,确定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的内容大纲,根据各学校师资的现状开展有针对... 建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培训体系是国学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最具可行性的路径主要包括:将国学教师资格证纳入国家教师资格证的体系中,确立中小学国学师资准入制度,确定传统文化师资培训的内容大纲,根据各学校师资的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中小学国学师资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和发展渠道。只有政府、民间多方力量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国学教师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来,国学教育才能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师资 培训 教师发展
下载PDF
大学生国学素养现状及改进路径探究——基于湖南省部分高校的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宝斌 李佳 《中国农业教育》 2016年第3期68-71,共4页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国学素养现状欠佳,认识模糊、能力不强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工具理性、快餐文化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对国学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国学教育,提高大...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国学素养现状欠佳,认识模糊、能力不强和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工具理性、快餐文化以及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学校、教师、学生都没有对国学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国学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国学素养,应该在明确国学教育主旨,夯实文言文学习功底,开设国学微型课程和活动课程,精编国学教材等方面下功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国学教育 国学素养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书院的复兴与现代转化——以同济复兴古典书院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杜华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6,共6页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在知识传授、文化传播、人格培养和社会教化方面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同济复兴古典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书院的发展历史、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宣传推广、社会影响,探究现代书院如何复兴古典...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在知识传授、文化传播、人格培养和社会教化方面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以同济复兴古典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书院的发展历史、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及宣传推广、社会影响,探究现代书院如何复兴古典文明中与现代人密切相关的文化资源、生活方式等;探究书院如何有效实现现代转化,使它能够适应现代人的文化与生活需要,继续为整个社会的文明传承、文化传播和人格培育、民众教化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院 复兴 现代转化 同济复兴古典书院 国学教育
下载PDF
读经、国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区别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凌 王立刚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近20年来,读经、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热门的词语,这几个词语也常常被不少人混用。实际上,这几个词语具有不同的内容所指。其中,台湾学者王财贵继承了清代以前就存在的读经一词,发展出读经教育理论。但是由于读经教育不被我... 近20年来,读经、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教育逐渐成为热门的词语,这几个词语也常常被不少人混用。实际上,这几个词语具有不同的内容所指。其中,台湾学者王财贵继承了清代以前就存在的读经一词,发展出读经教育理论。但是由于读经教育不被我国政府认可,所以各级政府提倡的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比读经教育要宽泛。而国学一词自近代以来形成,但是国学与国学教育不同,研究国学之人很多,但国学教育一直缺乏研究。实际上,上述几个词语所代表的都是一种古典教育的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经 国学 国学教育 传统文化 古典教育
下载PDF
章太炎国学教育思想研究--以国学演讲与讲学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周郅壹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8-37,共10页
在新旧更替的近代社会,章太炎秉持“学亡则国亡”的理念,面向现实,趋向未来,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探索国学的现代化发展。他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投身国学教育,极力主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尤其注重用语言文字、经学、历史等民族文化... 在新旧更替的近代社会,章太炎秉持“学亡则国亡”的理念,面向现实,趋向未来,从政治与学术两方面探索国学的现代化发展。他以高度的自觉精神投身国学教育,极力主张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学术,尤其注重用语言文字、经学、历史等民族文化唤醒国人认同感和救亡意识。在朝向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章太炎结合其旧学传统教育路径,并辅以现代教学理念,以传统小学为国学入门之基,崇尚相知相契的师生关系,规约国学教师的必备素养,以培养经世青年为国学教育目标,对近代中国学风与世风的转变影响甚大。立足时代语境,考察章太炎国学教育思想,分析其国学施教特色及蕴含的育人价值,对新时代国学经典教育的实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国学教育 存学救世 学行修明
下载PDF
基础教育视域下国学教育的内涵、体系、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郑国岱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31-37,共7页
时代呼唤国学教育,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却进展缓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国学教育系统,重点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国学教育上的协同创新,而协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视域下对国学教育的内涵、体系、方法做全... 时代呼唤国学教育,但中小学国学教育的发展却进展缓慢,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大中小学一体化的国学教育系统,重点是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在国学教育上的协同创新,而协同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在基础教育视域下对国学教育的内涵、体系、方法做全面的考察,如此各方国学教育的任务才可以明确,分工才可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师范院校 国学教育 协同创新
下载PDF
实现国学教育目标的国学师资素质构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全华 《教师发展研究》 2023年第2期95-102,共8页
国学师资除了应具有作为教师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具有与实现国学教育目标相匹配的素质。为了成为实现国学教育目标的情感和行动的真诚者,国学师资应具有高度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的意义、价值的心理品质;为了成为学生道德权威,进而... 国学师资除了应具有作为教师的一般素质外,还应具有与实现国学教育目标相匹配的素质。为了成为实现国学教育目标的情感和行动的真诚者,国学师资应具有高度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的意义、价值的心理品质;为了成为学生道德权威,进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立德、成人,国学师资应具有知行合一、多行身教的实践智慧;为了提高国学教学质量,国学师资应具有较丰富的国学知识和较强的国学教学能力,其中较强的国学教学能力包括用教材教、课堂教学及课后指导、创造性地解读国学的课程文本、创新国学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超功利学习国学等教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学教育 国学师资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近代学人关于国学书目及大学国学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3
9
作者 曾光光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1,共6页
近代学人为后学开设国学书目者甚众,但以大学生为对象拟定国学读书书目的并不多,其中较有名者有吴汝纶、梁启超、胡适等人。他们三人为大学生所拟国学书目虽各异其趣,却有诸多相通之处:一是所拟书目均以传承国学为宗旨;二是所拟国学均... 近代学人为后学开设国学书目者甚众,但以大学生为对象拟定国学读书书目的并不多,其中较有名者有吴汝纶、梁启超、胡适等人。他们三人为大学生所拟国学书目虽各异其趣,却有诸多相通之处:一是所拟书目均以传承国学为宗旨;二是所拟国学均有学习程度上的层级划分,以适应不同层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三是所拟书目基本上是按传统图书四部分类法分类筛选,这种书目筛选法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所拟国学书目能系统、完整地传承国学。他们关于国学范围的界定、国学书目的筛选、国学书目的分级与分类等问题的思考对于当今中国大学的国学教育仍然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学人 国学书目 国学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加强国学教育的实效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开玉 张传恩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6-88,共3页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开始受到重视。当代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社会公德、诚信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缺失,说明培养大学生国学素质很有必要。"国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学开始受到重视。当代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存在社会公德、诚信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的缺失,说明培养大学生国学素质很有必要。"国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健康的人格、节俭朴素的品德等诸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国学 国学教育
下载PDF
国学思想教育在中职德育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丽勤 杨灵灵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2期60-62,共3页
我校通过课程转化以及建立新德育评价体系等措施,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推行"国学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切实提高教育实效。重新审视国学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事... 我校通过课程转化以及建立新德育评价体系等措施,在中职德育工作中推行"国学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切实提高教育实效。重新审视国学教育对学校德育的优势作用,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校园里发扬光大,事实证明选择以国学教育为载体,通过有效的教育途径实施教育,学校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得到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学教育 中职德育 弟子规
下载PDF
普通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国学教育课程的研究——以泊头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宝平 樊水龙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5-87,共3页
传统蒙学教育有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需要继承和发扬。课题组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编写了《国学教育课程》校本教材,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思想、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改... 传统蒙学教育有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需要继承和发扬。课题组结合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编写了《国学教育课程》校本教材,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思想、行为习惯等多个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实践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 学前教育专业 国学教育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国学教育现状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霍海伟 冉冉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3年第4期36-38,共3页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尽情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先进成果,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且各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面对这种现状,需要政府、高校和学生一起联动,营造出重视国学教育的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尤其...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尽情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先进成果,却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且各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面对这种现状,需要政府、高校和学生一起联动,营造出重视国学教育的社会氛围和校园氛围,尤其各高校要深入改革课程体系、努力创新教学计划,以期达到深入开展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国学 国学教育 应对策略 人文素养
下载PDF
浅析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窦士娜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4期1-2,8,共3页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教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内涵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国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措施,促...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教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内涵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国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措施,促进国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 国学教育 问题与建议
下载PDF
无锡国专与现代词学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水云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53-59,66,共8页
无锡国专是现代教育史上重要的国学教育机构,这里不但聚集了一批诗词研究专家,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现代词学研究人才,他们的词学研究既带有传统学术的印记,又具有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学术品格,无锡国专是考察中国词学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切... 无锡国专是现代教育史上重要的国学教育机构,这里不但聚集了一批诗词研究专家,而且还培养了一批现代词学研究人才,他们的词学研究既带有传统学术的印记,又具有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学术品格,无锡国专是考察中国词学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国专 国学教育 词学研究 学术转型
下载PDF
国学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子奇 《黑龙江科学》 2018年第21期128-129,共2页
国学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还能陶冶情操,可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端正学生的专业态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使之成为有... 国学理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还能陶冶情操,可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端正学生的专业态度,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责任感,使之成为有博爱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文化传承者与专业精英。近年来,国学教育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视,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国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国学教育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起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详细论证了国学教育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阐述了职业素养的内涵,强调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通过国学教育可提升学生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对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学教育 提升 学生职业素养 作用
下载PDF
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国学教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丽丽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6-100,共5页
"通识教育"是从欧美高校引进的,其基本理念是追求和探讨永恒的真善美的人性。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核心诉求是"君子儒"的养成,与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殊途而同归,因此国学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是从欧美高校引进的,其基本理念是追求和探讨永恒的真善美的人性。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核心诉求是"君子儒"的养成,与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殊途而同归,因此国学可以成为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通识教育理念下开展国学教育,需摒弃功利目的,体会"无用之用"的深刻内涵;需引领学生阅读国学经典,培养他们对古典文明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需结合中国当前的国情,合理进行课程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高校 国学教育
下载PDF
宋代儒学教育的演变、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贾芳芳 宋学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8,共8页
宋代的儒学教育从内容方面讲,强调伦理教育,强调致用思想;从教授方法上看,针对不同年龄采取的多样的传授方式,避免了一般伦理说教单调死板的弊病;从参与者的角度说,一些信奉儒家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亲自参与办学和教学,令儒学思想的传... 宋代的儒学教育从内容方面讲,强调伦理教育,强调致用思想;从教授方法上看,针对不同年龄采取的多样的传授方式,避免了一般伦理说教单调死板的弊病;从参与者的角度说,一些信奉儒家思想的政治家思想家,亲自参与办学和教学,令儒学思想的传播更为精准,也更具吸引力。宋代儒学教育的这些优点,都是当今国学教育可以借鉴的内容。同时,由于受专制政体的影响,宋时的儒学教育也有很多的局限性,为当今国学教育提供了历史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儒学教育 国学教育
下载PDF
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国学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国荣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0-24,共5页
建立在古典实在论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其教育主张直接反映在培养人"理性"的教育目的观、"永恒学科"的课程观。从永恒主义教育的启示中,应该发挥国学教育推动文化认同与弥补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在... 建立在古典实在论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永恒主义教育流派,其教育主张直接反映在培养人"理性"的教育目的观、"永恒学科"的课程观。从永恒主义教育的启示中,应该发挥国学教育推动文化认同与弥补道德素质教育的作用,在国学教育的形式上应该坚持完整版本国学教育文本的阅读以及教师点拨教化的教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恒主义教育 国学教育 启示
下载PDF
反思与审视:我国大学国学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旭 白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第10期55-59,90,共6页
在大学中开展国学教育,不仅是传承与弘扬国学文化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现实诉求。我国大学国学教育在经历萌芽与兴起、对抗与挣扎、停滞与衰落的曲折历程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现了复兴与发展。纵观我国大学国学教育的发... 在大学中开展国学教育,不仅是传承与弘扬国学文化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现实诉求。我国大学国学教育在经历萌芽与兴起、对抗与挣扎、停滞与衰落的曲折历程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实现了复兴与发展。纵观我国大学国学教育的发展,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尝试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其进行展望,以促进我国大学国学教育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国学 国学教育 课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