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市短历时强降水变化特征及重现期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左璇 朱业玉 +1 位作者 郭鹏 刘善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2期25-32,共8页
选取郑州气象站19552018年不同短历时强降水资料,采用频率分析、小波分析和极值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郑州短历时强降水的演变规律,并对各短历时强降水进行了分布拟合检验和重现期估算,以期为城市规划、内涝防范和短历时强降水的预测预警气... 选取郑州气象站19552018年不同短历时强降水资料,采用频率分析、小波分析和极值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郑州短历时强降水的演变规律,并对各短历时强降水进行了分布拟合检验和重现期估算,以期为城市规划、内涝防范和短历时强降水的预测预警气象服务等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1)郑州各代表历时强降水年降水量呈现规律性变化特征,从1980s后期至1990s呈明显减小的趋势,1990s到2000s中期则呈显著增加趋势,2000s中期到2013年左右又呈现下降趋势,最近几年又略有增加。各代表历时强降水最大值主要集中在1970s中前期和2000s中后期。(2)不同短历时强降水均存在5~10 a和25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较长历时与较短历时强降水相比,在25 a左右上的周期变化特征不明显。(3)广义极值分布(GEV)对郑州短历时强降水的模拟效果要好于其他概率函数分布的模拟结果,较适合于郑州各短历时强降水重现期的拟合。(4)估算的郑州各历时短时强降水不同重现期的降水量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表明,重现期估算结果较为可靠,实测各历时最大短时强降水均超过五十年一遇水平,个别超过百年一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短历时 强降水 变化特征 重现期
下载PDF
兰州市两场典型降水事件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婷婷 张明军 +4 位作者 王圣杰 杜勤勤 马转转 郭蓉 曹晏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93-4002,共10页
为了加深对短时间尺度下降水同位素变化规律的认识,利用兰州市2019年夏季典型的长历时弱降水(6月26~27日)和短时强降水(7月28日)事件短时间尺度(10 min和30 min)的连续样品,结合HYSPLIT模型对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机制进行... 为了加深对短时间尺度下降水同位素变化规律的认识,利用兰州市2019年夏季典型的长历时弱降水(6月26~27日)和短时强降水(7月28日)事件短时间尺度(10 min和30 min)的连续样品,结合HYSPLIT模型对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初始阶段,二次蒸发效应使事件内连续降水的大气水线(SMWL)斜率偏小.连续样点大都分布在GMWL和LMWL上方,且SMWL的截距都大于局地年平均过量氘(8.13),说明降水一定程度上经历了水汽再循环.6月26~27日连续2 d的降水事件,第1 d的δ18O呈"L"型变化,第2 d呈波动变化,δ18O不遵循降雨量效应.7月28日,δ18O呈平稳下降趋势,变化范围超过9‰.6月26日,500 m高度层水汽输送路径整体较短,27日以局地水汽蒸发为主.7月28日降水的水汽来源变化不明显,气团较单一,同位素值无明显波动.因此,对于短时间尺度下的单次降水事件,水汽来源的异同也是降水期间同位素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间尺度 典型降水 连续采样 氢氧稳定同位素 水汽来源 兰州市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云参数的短时降水动态估测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洪毅 袁德辉 +1 位作者 柳岳清 高萍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利用实时FY-2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和区域中尺度地面自动监测网加密降水资料,通过对云图进行参数化处理,采用动态相关方法分析长波红外分裂窗双谱组合、长波红外水汽双谱组合、亮温面积等各类卫星云参数与不同级别降水强度的关系,寻找... 利用实时FY-2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和区域中尺度地面自动监测网加密降水资料,通过对云图进行参数化处理,采用动态相关方法分析长波红外分裂窗双谱组合、长波红外水汽双谱组合、亮温面积等各类卫星云参数与不同级别降水强度的关系,寻找当时与降水强度的最佳相关云参数化因子建立短时降水动态估测模型,并利用实时最新降水估测模型对未来3 h降水进行估测预报应用。模型估测的降水分布与实际降水分布比较接近,短时强降水中心估测与实况基本吻合,但在高山地形条件下降水估测值略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卫星 云参数 短时降水 动态估测
下载PDF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Grades of Short-time Precipitation in Xining City
4
作者 Liang XU Yongling SU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3年第1期21-23,共3页
Based on the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4 observation stations of Xining City from June to September during 2005-2011,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4 observation stations of Xining City from June to September during 2005-2011,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time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cipitation distribution in Xining region exhibited the less-more-less trend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while the torrential rain gradually increased from the northwest and southwest to the middle.The hourly general precipitation in Xining region had obviously seasonal characteristics,and its annual distribution showed wavy changes,but the annual variation of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and rainstorm was very obvious.Furthermore,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 was concentrated from 18:00 to 24:00,followed by 03:00-07:00 on the following day.The occurrence time of short-time rainstorm accorded with short-time heavy precipitation.It offers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accurate and timely short-term forec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 GRADES short-time precipitation Temporal-spatial DISTRIBUTION
下载PDF
龙岩地区不同类型短时暴雨雷达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谢玉华 蔡菁 赖巧珍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第1期59-62,152,I0003,共6页
为研究龙岩地区致灾性短时暴雨的雷达预警技术,利用龙岩地区的自动站雨量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1-2015年龙岩地区发生的一小时60mm和三小时100mm短时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降水类型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回波形状、回波速度等... 为研究龙岩地区致灾性短时暴雨的雷达预警技术,利用龙岩地区的自动站雨量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1-2015年龙岩地区发生的一小时60mm和三小时100mm短时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降水类型的雷达回波平均反射率、回波形状、回波速度等要素的特征,为以后判断各种类型降水过程中是否会出现短时暴雨提供了一定的判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暴雨 降水类型 雷达回波特征
下载PDF
河南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 被引量:2
6
作者 匡晓燕 汤志亚 +1 位作者 职旭 席世平 《河南气象》 2003年第4期9-10,共2页
“河南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是利用雷达和卫星云图资料建立的短时暴雨落区预报系统。系统建立在雷达资料定量测量降水估测区域降水量和利用云图资料估测暴雨落区的基础上 ,并使用现有的地面资料 ,制作 1h和
关键词 河南 短时预报 暴雨 落区 变分法校准 区域降水量
下载PDF
驻马店夏季短时暴雨预报业务系统 被引量:2
7
作者 崔焕东 李顺利 +2 位作者 王裕亭 李晨 张红卫 《河南气象》 2003年第3期12-13,共2页
利用驻马店市 1 985~ 2 0 0 1年 6~ 8月高空、地面、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 ,分析了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 ,确定了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形势及消空指标 ,并通过温度平流、湿度条件、稳定度、动力条件的诊断 ,挑选出对短时暴雨反映敏感... 利用驻马店市 1 985~ 2 0 0 1年 6~ 8月高空、地面、雷达回波、卫星云图等资料 ,分析了短时暴雨的气候特征 ,确定了产生短时暴雨的天气形势及消空指标 ,并通过温度平流、湿度条件、稳定度、动力条件的诊断 ,挑选出对短时暴雨反映敏感的气象要素作为预报因子 ,最后通过逻辑判定 ,由微机自动输出预报结论。通过 2 0 0 2年的业务应用 ,该系统预报成功率为 8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马店 夏季 短时暴雨 预报系统 气候特征 天气形势 消空指标 物理量诊断 落区
下载PDF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Guizhou Based on Two Types of Rainfall Data
8
作者 Wenyu ZHOU Donghai ZHANG +2 位作者 Dongpo HE Qiuhong HU Xingju WA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1年第1期63-69,74,共8页
In order to fill the gap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ata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referred to as automatic stations)not used for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Guizhou Pr... In order to fill the gap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ata of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referred to as automatic stations)not used for 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the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hourly precipitation data of the automatic stations and the national weather stations(referred to as the national stations)from April to September during 2010-2019.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state of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of all stations(the automatic stations and the national stations)and national stations both are representative,but the data of all stations are more representative when the maximum hourly precipitation is extreme.The 99.5 th quantile is the most reasonable threshold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each sta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all stations and national stations is generally that the southern region is stronger than the northern region,and the intensity value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range of 40-50 mm/h.All stations data can better reflect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40 and≥50 mm/h.The national stations data underestimates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astern marginal areas of Guizhou,and slightly exaggerates the precipitation intensity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Guizhou.The monthly and diurnal variations of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all stations and national stations are very obvious and the variation trend is the same,but the intensity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has no obvious month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intensity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all stations,but the diurnal variation in the data of national stations is significant.Since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National weather station Extremely short-time severe precipitation Comparative analysis
下载PDF
近6年陕甘宁三省5—9月短时强降水统计特征 被引量:73
9
作者 韩宁 苗春生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利用2005 2010年5 9月加密自动气象站1 h降水资料对陕甘宁三省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概念模型以及物理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在陕什宁三省存在4个活跃区和3个不活跃区;7-8月是短时强降水的多发期,两大峰... 利用2005 2010年5 9月加密自动气象站1 h降水资料对陕甘宁三省不同强度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天气学概念模型以及物理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时强降水在陕什宁三省存在4个活跃区和3个不活跃区;7-8月是短时强降水的多发期,两大峰值出现在7月下旬和8月中旬,日变化呈双峰分布,1 h降水量≥30 mm的短时强降水具有夜间多发性;通过典型个例的综合分析,建立了低槽-副高型、低涡-远距离台风型、两高切变型3类短时强降水慨念模型;从物理量场来看,3类短时强降水均具有丰富的水汽和不稳定层结(能量)、高于发生冰雹的0℃层高度、较厚的暖云厚度,且均发生在弱风切变环境中;低槽-副高型最为典型,其抬升凝结高度最高,500 hPa与850 hPa假相当位温差△θ_(sc)抬升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量值最低,短时强降水发生频次高,1 h降水量大多在25 mm以内。低涡-远距离台风型水汽条件最好,深厚湿区、次天气尺度Ω系统和较低的抬升凝结高度使短时强降水发生范围最广,强度更强。两高切变型降水强度最大、持续时间最短并具有突发性,其△θ_(sc)、抬升指数、K指数、对流有效位能最高,0~3 km垂直风切变最强,对流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强天气威胁指数接近300,强降水发生的同时往往伴有雷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分布 概念模型 物理量
下载PDF
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70
10
作者 毛冬艳 曹艳察 +4 位作者 朱文剑 田付友 郝丽萍 康岚 张涛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42-1050,共9页
利用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和日降水数据集资料,对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近30年来强短时强降水和强暴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三个高发区分别位于贵州东南部、四... 利用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和日降水数据集资料,对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近30年来强短时强降水和强暴雨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三个高发区分别位于贵州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年均发生次数约5~6次;强度一般为20~30 mm·h^(-1),其中贵州30 mm·h^(-1)以上的小时降水强度所占比例最高,四川盆地西部边缘地区小时降水最强,超过80 mm·h^(-1),极端小时降水达123.1 mm·h^(-1);短时强降水具有明显的夜发性,02时左右为发生频次的峰值时段。从近30年西南地区超过第90百分位的强短时强降水与强暴雨的长期变化趋势来看,强短时强降水呈现频次增加、强度增强的变化趋势,强暴雨则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 小时降水量 短时强降水 气候特征
下载PDF
2008—2012年南京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52
11
作者 沈澄 颜廷柏 +1 位作者 刘冬晴 李菁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1期28-33,共6页
利用2008—2012年南京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量的观测资料,分析南京短时强降水的发生规律,包括短时强降水的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南京雨强大于50 mm·h-1的致灾性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次数... 利用2008—2012年南京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量的观测资料,分析南京短时强降水的发生规律,包括短时强降水的年变化、月变化、日变化和空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2008—2012年南京雨强大于50 mm·h-1的致灾性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次数呈显著增长的趋势;短时强降水天气主要出现在6—9月,其中7—8月出现日数最多,雨强最大。春雨期短时强降水最易发生在凌晨,梅雨期短时强降水最易发生在上午和傍晚,台汛期短时强降水最易发生在上午;下半夜—凌晨短时强降水出现次数较少,傍晚前后是短时强降水多发时段。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城郊差异,城市化效应不能引起城区的局地降雨,但在大尺度天气系统过境时,会使城区的对流活动较郊区更活跃,且城市下风向地区的降水也因此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城市化 时空分布
下载PDF
辽宁省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45
12
作者 陈传雷 吴晓峰 +3 位作者 孙晓巍 王颖 王太微 魏晓琳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3期27-33,共7页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 利用1962—2008年辽宁强对流性天气观测资料,对冰雹、龙卷、雷雨大风和短时强降雨4种强对流性天气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冰雹沿海少、内陆多,内陆又以东、西部山区为最多;6月和9月为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83.9%的冰雹持续时间为0—10 min。龙卷沿海多、内陆少;7月和9月为多发期;13—14时和17—18时发生最多;75.0%的龙卷持续时间为5—20 min。雷雨大风沿海和内陆均存在多发区域;5—6月为雷雨大风多发期;15—16时出现最多。短时强降雨自西向东逐渐增加,主要出现在6—8月,21—22时出现次数最多;短时降水极值为26—105 m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性天气 冰雹 龙卷 雷雨大风 短时强降雨 气候特征
下载PDF
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41
13
作者 何晗 谌芸 +2 位作者 肖天贵 王娟 陈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66-1476,共11页
本文首先给出冷涡的定义,然后根据此定义识别出2009—2013年4—9月的冷涡有65个,分析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命史特征发现:冷涡的月变化特征明显,7月冷涡个数和维持的天数最多。冷涡主要发生在贝加尔湖东部、蒙古的东部和东北的西北部地... 本文首先给出冷涡的定义,然后根据此定义识别出2009—2013年4—9月的冷涡有65个,分析冷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生命史特征发现:冷涡的月变化特征明显,7月冷涡个数和维持的天数最多。冷涡主要发生在贝加尔湖东部、蒙古的东部和东北的西北部地区,生命史大多为3 d。利用自动站小时雨量资料统计分析冷涡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特征及其与冷涡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涡背景下的短时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京津和河北东南部,以及东北平原地区,7月最多,日变化表现为午后至傍晚时段多发。冷涡的各个时期都能产生短时强降水,发展时期最多,降水主要位于冷涡中心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不同类型的冷涡降水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短时强降水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南疆西部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尺度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曾勇 杨莲梅 《暴雨灾害》 2017年第5期410-421,共12页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FY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自动站资料以及NECP、EC高时空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4年8月30日(简称"8.30")和9月8日(简称"9.08")南疆西部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FY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地面自动站资料以及NECP、EC高时空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2014年8月30日(简称"8.30")和9月8日(简称"9.08")南疆西部两次短时强降水天气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8.30"过程发生在高压脊前西北气流内,"9.08"过程出现在低涡底部平直西风带内,两次过程中地面和低空中尺度辐合线均是短时强降水的重要影响系统;造成短时强降水的β中尺度对流云团发展迅速、移动快,两次短时强降水分别产生在对流云团TBB梯度最大处和发展过程中范围最大时。两次过程在雷达回波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对流风暴质心高度明显不同,"8.30"过程影响系统为高质心γ中尺度超级单体,最强回波高度6 km,具有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旋转特征;"9.08"过程影响系统为低质心γ中尺度普通单体风暴,最强回波高度2 km,雷达径向速度上两次过程边界层辐合线对对流风暴的产生和加强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西部 短时强降水 β中尺度对流云团 超级单体风暴 普通单体风暴
下载PDF
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天气学分型与物理诊断量阈值初探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一平 乔春贵 梁俊平 《暴雨灾害》 201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天气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然后,根据该区域短时强降水的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将短时强降水过程分为副高边缘...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淮河上游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天气分析和物理量场诊断。然后,根据该区域短时强降水的环流形势和主要影响系统,将短时强降水过程分为副高边缘型、低槽型和台风倒槽型,其中副高边缘型又分为副高和低槽共同影响型、副高控制型和下滑槽副高型,归纳各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系统配置模型,并提炼出表征短时强降水天气的物理量阈值。结果表明,淮河上游77.8%的短时强降水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关,中低层多有急流、切变线和低涡,地面影响系统多为倒槽、辐合线和弱冷锋。短时强降水发生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正涡度以及中层上升运动的动力条件下;中低层有较强暖湿空气输送,湿区深厚,强降水发生在假相当位温(θse)大值区顶部;0℃层高度较高,中层风切变小,低层风切变较大,有利于短时强降水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上游 短时强降水 天气模型 诊断量阈值
下载PDF
豫北“21·7”极端暴雨过程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苏爱芳 席乐 +2 位作者 吕晓娜 崔丽曼 张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570,共15页
利用探空、地面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产品,对2021年7月17—22日豫北地区的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暴雨过程具有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极端及地形影响明显等特征。极端暴雨过程发生于稳定的大尺... 利用探空、地面自动站、多普勒雷达等观测资料及ERA5再分析产品,对2021年7月17—22日豫北地区的极端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极端暴雨过程具有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极端及地形影响明显等特征。极端暴雨过程发生于稳定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在日本海高压西伸及台风烟花(2106号)、查帕卡(2107号)西北行背景下,黄淮低涡外围加强北上的东南急流/偏南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异常充足的水汽、能量条件,对流层中低层暖湿平流强迫、叠加地形影响的强动力辐合抬升作用及低空弱冷空气扩散南下是形成强降水的重要条件,而大气“强-弱-强-弱”的对流不稳定层结特征转化说明强降水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互补的物理机制。不同阶段极端短时强降水(小时降水量≥50 mm)对流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发展演变特征不同,但从雷达回波的垂直分布来看,系统均具有“低质心”特征,质心强度≥55 dBz且≥50 dBz强回波垂直伸展至5~8 km、持续时间1 h以上。强降水对流系统在太行山前30 km左右范围内的后向发展特征明显,一方面与地面西行偏东风/东北风在太行山绕流作用下形成的地形辐合线不断南伸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强降水冷池效应促使山前偏北风进一步发展南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暴雨 极端短时强降水 对流系统 低空急流 地形 冷池 豫北
下载PDF
郑州市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对比 被引量:27
17
作者 牛淑贞 张一平 +1 位作者 梁俊平 袁小超 《暴雨灾害》 2016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为了探求不同天气影响系统和垂直风切变下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城市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预报预警特征,以2007年8月2日和2008年7月11日发生在郑州市的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河南省区域自动站、雷达探测资料等,对其大尺... 为了探求不同天气影响系统和垂直风切变下中小尺度系统造成的城市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预报预警特征,以2007年8月2日和2008年7月11日发生在郑州市的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为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河南省区域自动站、雷达探测资料等,对其大尺度环境条件和中尺度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露点锋为触发机制的强降水超级单体和以锋区造成边界层辐合线为触发机制的混合性降水回波,虽然其雷达回波表现形式不同,但在地面中小尺度系统的作用下,都产生了1~2 h雨量达100 mm·h-1左右的短时强降水;地面辐合中心和高温高湿中心为短时强降水提供了动力抬升、热力不稳定能量和水汽条件;不同的0—6 km和0—2 km高度垂直风切变导致不同的对流回波形式,产生相同强度的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的降水效率不仅与云中降水粒子的大小有关,还与其数密度有关,即降水强度既与降水回波强度有关,也与其降水云中的滴谱分布有关;两次短时强降水过程分属于强对流型和热带降水型。结合地面加密站观测资料中小尺度分析与雷达探测产品分析,可对此类短时强降水发生提前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超级单体 边界辐合线 列车效应
下载PDF
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天气特征及预报指标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囝囝 黄振 +1 位作者 邹善勇 刘晓初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4期32-38,共7页
利用2004—2013年4—10月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和249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对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特征、演变趋势和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强降水天气预报指标。结果表明:2004—2013... 利用2004—2013年4—10月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和249个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观测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对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气候特征、演变趋势和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强降水天气预报指标。结果表明:2004—2013年大连地区各气象站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为2.2—2.8次,南部和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呈略增多的趋势,中部和西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变化较小,中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年平均发生次数呈略下降的趋势。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最早出现在4月,最晚出现在10月,7—8月为短时强降水集中出现的月份,强降水多出现在02—10时。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由东部向中部和西部呈递减的趋势,大连东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南部地区次之,西北部瓦房店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少;其中7月北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8月东部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最多,其他月份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较少,说明大连地区短时强降水发生分散性较强。925hPa与850hPa平均比湿、700hPa温度露点差、850hPa与500hPa温度差平均值、K指数平均值、0℃层平均高度及暖云层平均厚度等参数阈值可用于短时强降水实际预报业务中,可为大连地区强降水预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天气特征 预报指标
下载PDF
河南省短时强降水及其云团特征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谷秀杰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3年第1期15-20,共6页
根据河南省119个气象站1991-2010年5-9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短时强降水及其云团的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短时强降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20.0~49.9 mm/h级别的降水在驻马店地区东部... 根据河南省119个气象站1991-2010年5-9月逐时降水量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了河南省短时强降水及其云团的特征。结果表明:河南省短时强降水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呈递增趋势,20.0~49.9 mm/h级别的降水在驻马店地区东部和信阳地区西部有明显增多趋势;≥50.0 mm/h级别的降水在周口地区北部有一高值中心。年际变化表明,20.0~49.9 mm/h级别的降水呈显著增加趋势,而≥50.0 mm/h级别的降水呈略增加趋势,但是不显著。月份间的差异非常明显,7月份出现的频次最多,其次是8月份,再次是6月份,5月份和9月份最少。日变化统计表明,上午最少,午后逐渐增加,傍晚和凌晨最多。历年极值雨量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并集中分布在河南省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极值雨量不超过50.0 mm/h,明显低于中东部地区。影响河南省短时强降水的对流云团大致有3个源地6条路径,云团特征可分三种类型,分别为不规则对流云团、圆形或椭圆形云团、带状云系。当有强降水发生时,Tbb值一般很低,但是Tbb值的大小与小时雨量没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时空特征 云团 TBB
下载PDF
云南小时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苏锦兰 张万诚 +1 位作者 宋金梅 徐安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利用2005—2018年125个国家级台站小时降水观测数据研究云南小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年总降水量、不同持续时间降水量、极端强降水量及降水日变化空间分布差异很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南增加,雨强自北向南增强,降水时长西部... 利用2005—2018年125个国家级台站小时降水观测数据研究云南小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年总降水量、不同持续时间降水量、极端强降水量及降水日变化空间分布差异很大。年降水量自西北向南增加,雨强自北向南增强,降水时长西部大于东部、南部略大于北部,年降水量受降水时长和雨强共同影响,降水时长影响最强,雨强影响较弱,这种特征在滇西北最突出,但滇东北的降水量与雨强相关更好。云南大部夜雨量多于昼雨量,滇东北和北部边缘夜雨特征最显著;降水日变化特征在云南北部为夜间单峰,西部边缘为清晨单峰,中部为夜间与午后峰值相当的双峰,南部也为夜间和午后双峰,但南部不同区域间主峰和次峰出现时间不同。云南南部降水贡献以短、中历时降水为主,北部则以长、超长历时降水为主。云南短时强降水发生次数的空间分布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增加;年发生站次数具有增加趋势,日变化特征为显著单峰,多在傍晚至入夜出现,且极端短时强降水更易在凌晨出现。这些小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低纬高原地区的降水特征。由于低值天气系统多影响低纬高原中北部,热带天气系统多影响南部,且低纬高原地形复杂,局地热力条件差异明显,这些因素造成该区域小时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小时降水 降水事件 短时强降水 日变化 空间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