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赖凤妍
董丽娟
+1 位作者
国怡然
骆建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利用L(9 34)正交试验法,通过测定分析扦插成活率、根系总长度、根鲜质量、最粗根直径、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叶鲜质量等指标,研究了插条枝段、基质、生长素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中、梢枝段为插条、珍珠岩作...
利用L(9 34)正交试验法,通过测定分析扦插成活率、根系总长度、根鲜质量、最粗根直径、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叶鲜质量等指标,研究了插条枝段、基质、生长素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中、梢枝段为插条、珍珠岩作扦插基质,海姆维斯蒂栒子的扦插成活率较高,且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及叶片的生长发育;用IBA、NAA生长素处理对扦插成活率及扦插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各指标分析,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时以珍珠岩+NAA+梢部插条组合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混合基质(珍珠岩和草炭等量混合)+IBA+梢部插条及珍珠岩+IBA+中部插条两种组合的扦插苗生长发育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姆维斯蒂枸子
扦插
枝段
生长素
基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燕山
骆建霞
+1 位作者
赵庆春
李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研究了青木奈新梢不同枝段(梢段、中段、基段)与不同生长素浸泡处理(1500mg·L-1IBA、1500mg·L-1IBA+1500mg·L-1NAA、100mg·L-1ABT2号生根粉)对其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为对...
研究了青木奈新梢不同枝段(梢段、中段、基段)与不同生长素浸泡处理(1500mg·L-1IBA、1500mg·L-1IBA+1500mg·L-1NAA、100mg·L-1ABT2号生根粉)对其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对插条萌芽率、生根率、生根数、根生长总量、根鲜重和干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青木奈嫩枝扦插时,以当年生新梢中上部枝段(枝条粗约0.35~0.40cm)做插条为好;生长素对促进青木奈嫩枝扦插成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以IBA+NAA各1500mg·L-1等量混合液处理最好,1500mg·L-1IBA处理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木+奈)
嫩枝扦插
枝段
生长素
萌芽率
根系生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丝梅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骆建霞
李琳
+4 位作者
史燕山
柴慈江
卢兴霞
胡妍妍
郑如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新梢段位(梢部、中部、基部)、基质(河沙、珍珠岩、草炭)及生长素类型(NAA、IBA、NAA与IBA混合液(1∶1))对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根系总生长量、根鲜重、根数、...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新梢段位(梢部、中部、基部)、基质(河沙、珍珠岩、草炭)及生长素类型(NAA、IBA、NAA与IBA混合液(1∶1))对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根系总生长量、根鲜重、根数、新梢总生长量、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扦插成活率较高;以枝条中上部位做插条,扦插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好;用吲哚丁酸处理对扦插成活及扦插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金丝梅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新梢中上部作为插条,经吲哚丁酸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梅
嫩枝扦插
基质:枝段
生长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宗晶莹
张文君
骆建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13,共5页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枝段对亮叶忍冬(Loniceranitida‘Maigrun’)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系总长度、根鲜重、新梢数、新梢总长度、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枝段对亮叶忍冬(Loniceranitida‘Maigrun’)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系总长度、根鲜重、新梢数、新梢总长度、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时,各测定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炭处理;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等量混合液(N+I)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NAA)处理,其它各指标则均无显著差异;以新梢基部段位为插条时,生根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枝段,基部和中部枝段为插条的新梢总长度和新梢鲜重极显著高于梢部,其余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枝段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亮叶忍冬新梢基部或中部段位作为插条,经浓度为1 000 mg L-1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量混合液(N+I)或吲哚丁酸(IBA)处理,可获得较高成活率(70%以上)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叶忍冬
嫩枝扦插
基质
生长素
枝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竹笋的石蜡切片制作
被引量:
9
5
作者
叶祖云
阮少江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对绿竹笋组织块进行取材、固定、浸蜡、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掌握了绿竹笋石蜡切片制作方法,为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绿竹笋老化机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绿竹笋
组织块
石蜡切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种系梅花品种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吕英民
曹亮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9,共6页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其中适合‘铁骨红’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QL培养基,即QL大量元素+P培养基微量元素+MS有机成分+2倍MS铁盐+30 g/L葡萄糖,该培养基解决了黄化、顶端死亡等组织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改良QL+1.0 mg/L 6-BA+0.05 mg/L NAA+0.5 mg/L GA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改良QL+0.3 mg/L NAA+0.1 mg/L IBA。‘美人’梅和‘燕杏’的增殖培养基分别是WPM+1.0 mg/L 6-BA+0.1 mg/L NAA和MS+0.5 mg/L 6-BA+0.05 mg/L IBA;生根培养基分别是1/2WPM+0.5 mg/L NAA和1/2MS+0.5 mg/L I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
组织培养
茎段外植体
离体快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要豆科牧草花药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郭景文
曹致中
+1 位作者
师尚礼
刘彩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2-57,共6页
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的花药、茎尖和茎段进行试管培养,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培养基以B_5、N_6、MS分别附加2、4—D_(0.05-2)、KT_(0.5-3)、6—BA_(0.5-1.5),LH300,蔗糖3%、琼脂0.6—0.7%,配成12种培养基。红豆草、苜蓿、...
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的花药、茎尖和茎段进行试管培养,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培养基以B_5、N_6、MS分别附加2、4—D_(0.05-2)、KT_(0.5-3)、6—BA_(0.5-1.5),LH300,蔗糖3%、琼脂0.6—0.7%,配成12种培养基。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紫云英的诱导出愈率分别为8.94%,10.88%,23.25%和8.07%。其中红豆草和苜蓿以B_5最好,百脉根和紫云英较适宜N_6。用-2—3℃低温处理,24—30小时红豆草可提高出愈率4.48倍。分化培养基以N_6和B_5附加2.4-D_(0.05-0.5),KT_(1-3)、IAA_(0.5)、NAA_(0.5-2)、蔗糖3%、琼脂0.5%配3种培养基。以N_6和B_5附加2.4—D_(0.05)、KT_3、NAA_2为最好。还可以一次培养成苗。其次是以N_6和B_5附加IAA_(0.5)。pH值为5.8—6,并对形成愈伤组织及其分化过程、培养方法、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快速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为豆科牧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牧草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绿竹笋老化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祖云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5年第5期30-32,35,共4页
绿竹笋是我国南方最著名食用笋。观察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和组织石蜡切片,研究老化程度不同的笋组织细胞特性。研究表明: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迅速,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笋可食部分主要由薄壁组织和维管束构成;笋的老化主要表现在...
绿竹笋是我国南方最著名食用笋。观察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和组织石蜡切片,研究老化程度不同的笋组织细胞特性。研究表明: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迅速,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笋可食部分主要由薄壁组织和维管束构成;笋的老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纤维化及水分丧失。同时探讨了绿竹笋保鲜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竹笋
老化
石蜡切片
纤维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坡地枣园枣树丰产指标
9
作者
陈美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9-140,共2页
连续 4a研究表明 ,黄土丘陵区木枣稀植丰产园吊果比基本稳定在 1.0~ 1.3之间 ;旱坡地木枣密植园 4~ 5年生时 ,吊果比已经接近于 1,5年以后超过 1,亦即旱坡地木枣密植丰产园 5年生时就已达到丰产园的要求。黄土丘陵区木枣丰产园有效枣...
连续 4a研究表明 ,黄土丘陵区木枣稀植丰产园吊果比基本稳定在 1.0~ 1.3之间 ;旱坡地木枣密植园 4~ 5年生时 ,吊果比已经接近于 1,5年以后超过 1,亦即旱坡地木枣密植丰产园 5年生时就已达到丰产园的要求。黄土丘陵区木枣丰产园有效枣股数量与产量的关系为 ^y =- 5 .2 4816 5 +1.374774x - 0 .0 395 2 8x2 。旱坡地枣树稀植丰产园每公顷宜留有效枣股数在 15 0 0 0 0~ 180 0 0 0之间 ,产量在 75 0 0kg/hm2 左右 ,旱坡地枣树密植园 ,有效股数也应如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枣树
吊果比
有效枣股
旱坡地
丰产指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赖凤妍
董丽娟
国怡然
骆建霞
机构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
出处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1期29-32,共4页
基金
天津市高教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项目(06TG015)
文摘
利用L(9 34)正交试验法,通过测定分析扦插成活率、根系总长度、根鲜质量、最粗根直径、单株叶面积及单株叶鲜质量等指标,研究了插条枝段、基质、生长素对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中、梢枝段为插条、珍珠岩作扦插基质,海姆维斯蒂栒子的扦插成活率较高,且有利于扦插苗根系及叶片的生长发育;用IBA、NAA生长素处理对扦插成活率及扦插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各指标分析,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时以珍珠岩+NAA+梢部插条组合的扦插成活率最高;混合基质(珍珠岩和草炭等量混合)+IBA+梢部插条及珍珠岩+IBA+中部插条两种组合的扦插苗生长发育较好。
关键词
海姆维斯蒂枸子
扦插
枝段
生长素
基质
Keywords
Cotoneaster
hjelmqvistii
cutting
shoot
section
auxin
media
分类号
S615 [农业科学—园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被引量:
5
2
作者
史燕山
骆建霞
赵庆春
李嘉
机构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1-4,共4页
基金
天津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项目"青木奈在北方地区栽培适应性的研究"(990908)
文摘
研究了青木奈新梢不同枝段(梢段、中段、基段)与不同生长素浸泡处理(1500mg·L-1IBA、1500mg·L-1IBA+1500mg·L-1NAA、100mg·L-1ABT2号生根粉)对其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对插条萌芽率、生根率、生根数、根生长总量、根鲜重和干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青木奈嫩枝扦插时,以当年生新梢中上部枝段(枝条粗约0.35~0.40cm)做插条为好;生长素对促进青木奈嫩枝扦插成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以IBA+NAA各1500mg·L-1等量混合液处理最好,1500mg·L-1IBA处理次之。
关键词
青(木+奈)
嫩枝扦插
枝段
生长素
萌芽率
根系生长
Keywords
Qingnai
softwood
cutting
shoot
section
auxin
budding
rate
root
growth
分类号
S662.3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丝梅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骆建霞
李琳
史燕山
柴慈江
卢兴霞
胡妍妍
郑如意
机构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
天津市瑞景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天津市科委项目"新型木本地被植物的推广应用"(07ZHXHNC06100)
文摘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新梢段位(梢部、中部、基部)、基质(河沙、珍珠岩、草炭)及生长素类型(NAA、IBA、NAA与IBA混合液(1∶1))对金丝梅(Hypericum Patulum)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根系总生长量、根鲜重、根数、新梢总生长量、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扦插成活率较高;以枝条中上部位做插条,扦插苗根系的生长发育情况较好;用吲哚丁酸处理对扦插成活及扦插苗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金丝梅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新梢中上部作为插条,经吲哚丁酸处理可获得较高的成活率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关键词
金丝梅
嫩枝扦插
基质:枝段
生长素
Keywords
Hypericurnpatulum:
softwood
cutting
substrat
shoot
section
auxin
分类号
S685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宗晶莹
张文君
骆建霞
机构
天津市林业工作站
天津农学院园艺系
出处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13,共5页
基金
天津市科委项目"新型木本地被植物的推广应用"(07ZHXHNC06100)
文摘
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不同基质、生长素类型以及新梢枝段对亮叶忍冬(Loniceranitida‘Maigrun’)嫩枝扦插繁殖效果的影响。对扦插成活率、生根数、根系总长度、根鲜重、新梢数、新梢总长度、新梢鲜重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时,各测定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草炭处理;吲哚丁酸(IBA)或萘乙酸和吲哚丁酸等量混合液(N+I)处理的扦插成活率极显著高于萘乙酸(NAA)处理,其它各指标则均无显著差异;以新梢基部段位为插条时,生根数极显著高于其它枝段,基部和中部枝段为插条的新梢总长度和新梢鲜重极显著高于梢部,其余各测定指标在不同枝段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各测定指标,进行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时,以河沙或珍珠岩为扦插基质,采用亮叶忍冬新梢基部或中部段位作为插条,经浓度为1 000 mg L-1吲哚丁酸和萘乙酸等量混合液(N+I)或吲哚丁酸(IBA)处理,可获得较高成活率(70%以上)以及较高质量的扦插苗。
关键词
亮叶忍冬
嫩枝扦插
基质
生长素
枝段
Keywords
Lonicera
nitida
'Maigrun'
softwood
cutting
matrix
auxin
shoot
section
分类号
S727.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竹笋的石蜡切片制作
被引量:
9
5
作者
叶祖云
阮少江
机构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出处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基金
宁德师专科研课题资助项目.
文摘
对绿竹笋组织块进行取材、固定、浸蜡、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掌握了绿竹笋石蜡切片制作方法,为进一步从解剖学上观察和研究绿竹笋老化机制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绿竹笋
组织块
石蜡切片
Keywords
green
bamboo
shoot
organization
block
paraffin
section
分类号
Q-336 [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种系梅花品种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被引量:
10
6
作者
吕英民
曹亮
张启翔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4-7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187)
文摘
梅花组培离体繁殖生根非常困难,为了解决不同梅花种系离体组织培养生根困难的问题,为生产梅花脱毒苗和进行转基因操作,该文以‘铁骨红’梅(真梅系)、‘美人’梅(樱李梅系)和‘燕杏’梅(杏梅系)为试验材料,建立了梅花的外植体生长、扩繁、生根的基本培养程序。其中适合‘铁骨红’生长的最佳培养基是改良QL培养基,即QL大量元素+P培养基微量元素+MS有机成分+2倍MS铁盐+30 g/L葡萄糖,该培养基解决了黄化、顶端死亡等组织培养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最佳的增殖培养基是改良QL+1.0 mg/L 6-BA+0.05 mg/L NAA+0.5 mg/L GA3;最佳的生根培养基是1/2改良QL+0.3 mg/L NAA+0.1 mg/L IBA。‘美人’梅和‘燕杏’的增殖培养基分别是WPM+1.0 mg/L 6-BA+0.1 mg/L NAA和MS+0.5 mg/L 6-BA+0.05 mg/L IBA;生根培养基分别是1/2WPM+0.5 mg/L NAA和1/2MS+0.5 mg/L IBA。
关键词
梅花
组织培养
茎段外植体
离体快繁
Keywords
Prunus
mume
tissue
culture
shoot
section
explants
fast
micro-propagation
in
vitro
分类号
S685.17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S722.37 [农业科学—园艺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要豆科牧草花药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郭景文
曹致中
师尚礼
刘彩萍
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2-57,共6页
文摘
对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鹰嘴紫云英的花药、茎尖和茎段进行试管培养,诱导花药愈伤组织培养基以B_5、N_6、MS分别附加2、4—D_(0.05-2)、KT_(0.5-3)、6—BA_(0.5-1.5),LH300,蔗糖3%、琼脂0.6—0.7%,配成12种培养基。红豆草、苜蓿、百脉根和紫云英的诱导出愈率分别为8.94%,10.88%,23.25%和8.07%。其中红豆草和苜蓿以B_5最好,百脉根和紫云英较适宜N_6。用-2—3℃低温处理,24—30小时红豆草可提高出愈率4.48倍。分化培养基以N_6和B_5附加2.4-D_(0.05-0.5),KT_(1-3)、IAA_(0.5)、NAA_(0.5-2)、蔗糖3%、琼脂0.5%配3种培养基。以N_6和B_5附加2.4—D_(0.05)、KT_3、NAA_2为最好。还可以一次培养成苗。其次是以N_6和B_5附加IAA_(0.5)。pH值为5.8—6,并对形成愈伤组织及其分化过程、培养方法、条件和影响因素及快速繁殖方法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为豆科牧草育种新技术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豆科
牧草
花药培养
组织培养
研究
Keywords
Anther
culture
shoot
tip
and
section
culture
culture
medium
sainfoin
lotus
lucerne
Astragalus
adsurgens
分类号
S54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绿竹笋老化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
3
8
作者
叶祖云
机构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物系
出处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5年第5期30-32,3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宁德师专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绿竹笋是我国南方最著名食用笋。观察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和组织石蜡切片,研究老化程度不同的笋组织细胞特性。研究表明:绿竹笋老化过程外观变化迅速,失水严重,品质下降快;笋可食部分主要由薄壁组织和维管束构成;笋的老化主要表现在细胞纤维化及水分丧失。同时探讨了绿竹笋保鲜问题。
关键词
绿竹笋
老化
石蜡切片
纤维化
Keywords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bamboo
shoot
Ageing
Paraffin
section
Fibrosis
分类号
Q13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坡地枣园枣树丰产指标
9
作者
陈美玉
机构
山西省林业厅世行办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9-140,共2页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文摘
连续 4a研究表明 ,黄土丘陵区木枣稀植丰产园吊果比基本稳定在 1.0~ 1.3之间 ;旱坡地木枣密植园 4~ 5年生时 ,吊果比已经接近于 1,5年以后超过 1,亦即旱坡地木枣密植丰产园 5年生时就已达到丰产园的要求。黄土丘陵区木枣丰产园有效枣股数量与产量的关系为 ^y =- 5 .2 4816 5 +1.374774x - 0 .0 395 2 8x2 。旱坡地枣树稀植丰产园每公顷宜留有效枣股数在 15 0 0 0 0~ 180 0 0 0之间 ,产量在 75 0 0kg/hm2 左右 ,旱坡地枣树密植园 ,有效股数也应如此 。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枣树
吊果比
有效枣股
旱坡地
丰产指标
Keywords
Loess
hillside
area
Jujube
high
yield
garden
Ratio
of
dropping
shoot
to
fruit
Valid
fruiting
section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姆维斯蒂栒子嫩枝扦插繁殖的研究
赖凤妍
董丽娟
国怡然
骆建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史燕山
骆建霞
赵庆春
李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金丝梅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骆建霞
李琳
史燕山
柴慈江
卢兴霞
胡妍妍
郑如意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亮叶忍冬嫩枝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宗晶莹
张文君
骆建霞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1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绿竹笋的石蜡切片制作
叶祖云
阮少江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不同种系梅花品种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吕英民
曹亮
张启翔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重要豆科牧草花药及组织培养的研究
郭景文
曹致中
师尚礼
刘彩萍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绿竹笋老化的解剖学研究
叶祖云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旱坡地枣园枣树丰产指标
陈美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