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57
1
作者 严寒静 谈锋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5,共5页
以人工栽培的栀子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SOD、POX活性增强 ,Vc含量增加 ,使膜保护系统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加强 ,O.- 2 水平降低 ,MDA含量下降。膜保护... 以人工栽培的栀子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SOD、POX活性增强 ,Vc含量增加 ,使膜保护系统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加强 ,O.- 2 水平降低 ,MDA含量下降。膜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半致死温度 膜保护系统 抗寒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佛手半致死温度测定和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郭卫东 张真真 +3 位作者 蒋小韦 陈民管 郑建树 陈文荣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以‘青皮’和‘矮化’佛手(Citrus medicavar.sarcodactylisSwingle)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处理24h后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 以‘青皮’和‘矮化’佛手(Citrus medicavar.sarcodactylisSwingle)为试材,测定不同低温处理24h后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REC、超氧化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佛手REC随温度降低及处理时间延长呈"S"型上升,LT50在-4^-5℃之间;在LT50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ro和MDA含量逐渐上升;12~24h为佛手在LT50下冷害发生的临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手 电解质外渗率 半致死温度 超氧化歧化酶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原文传递
常春藤质膜透性和内源激素与抗寒性关系初探 被引量:36
3
作者 沈漫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144,共4页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为材料,测定了其叶片低温半致 死温度以及在越冬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常春藤抗寒能力和耐受低温极限有 所不同。露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强... 以栽培在露地和温室的常春藤(Hederanepalensisvar.sinensis)为材料,测定了其叶片低温半致 死温度以及在越冬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常春藤抗寒能力和耐受低温极限有 所不同。露地栽培的常春藤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其脱落酸水平显著高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赤霉素水平则低 于温室栽培的常春藤。越冬过程中常春藤叶片内源激素的变化尤其是激素间的平衡与抗寒能力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春藤 细胞膜伤害率 半致死温度 内源激素 抗寒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火龙果的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分析 被引量:49
4
作者 邓仁菊 范建新 +2 位作者 王永清 金吉芬 刘涛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42-1748,共7页
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和贵州主栽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为试材,设置6、4、2、0、–2、–4和–6℃7个处理温度,以未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温度处理12 h后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REC),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 以野生火龙果‘量天尺’和贵州主栽品种‘紫红龙’、‘晶红龙’、‘粉红龙’为试材,设置6、4、2、0、–2、–4和–6℃7个处理温度,以未处理作对照,测定不同温度处理12 h后枝条的电解质渗出率(REC),应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并通过恢复生长试验进行验证;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处理时间,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抗寒性分析。结果表明:火龙果枝条的REC和细胞膜伤害率(MIP)均随温度降低呈"S"型上升,LT50在0.347~–1.031℃之间;在LT50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枝条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而Pro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基于LT50及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分析,火龙果抗寒力大小表现为‘量天尺’〉‘晶红龙’〉‘粉红龙’〉‘紫红龙’,与枝条恢复生长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半致死温度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游离脯氨酸 丙二醛 抗寒性
原文传递
栀子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41
5
作者 严寒静 谈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Gardenia jasm inoidesE llis)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气温的降低,栀子叶片的LT50不断降低,由秋季9月中旬的-4.99℃降到冬季最冷1月中旬的-8.42℃,同时叶片... 以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评价指标,研究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Gardenia jasm inoidesE llis)叶片生理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气温的降低,栀子叶片的LT50不断降低,由秋季9月中旬的-4.99℃降到冬季最冷1月中旬的-8.42℃,同时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均不同程度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这些渗透调节物含量的适应性变化导致LT50的下降。栀子的抗寒性与气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低温半致死温度 生理特性 抗寒性
下载PDF
4个酿酒葡萄品种抗寒性的比较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依 靳娟 +4 位作者 罗强勇 杨怡帆 吕新民 樊新民 鲁晓燕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2-619,共8页
【目的】比较酿酒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方法】以引进的3个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左优红’、‘双红’以及石河子主栽品种‘赤霞珠’的1 a(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 【目的】比较酿酒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强弱,筛选出具有较好抗寒性的品种。【方法】以引进的3个酿酒葡萄品种‘北冰红’、‘左优红’、‘双红’以及石河子主栽品种‘赤霞珠’的1 a(年)生枝条为材料,测定低温处理后各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应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供试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并采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品种的抗寒力进行比较。【结果】4个品种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先升后降,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升高,POD活性下降。【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评判4个品种抗寒性大小依次为‘双红’>‘左优红’>‘北冰红’>‘赤霞珠’,研究结果为酿酒葡萄的引种与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抗寒性 其他主成分分析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电导法对7种观赏竹的抗寒性测定 被引量:41
7
作者 林树燕 丁雨龙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4-38,共5页
选取了7种观赏竹竹种,以其离体叶片为试材,用电导法测定相对电导率。结果表明:7个竹种中平安竹和长叶苦竹抗寒性最强,凤尾竹抗寒性最弱,抗寒性由强至弱大致为:平安竹≈长叶苦竹>黄条金刚竹>鹅毛竹>菲白竹>铺地竹>凤尾竹。
关键词 观赏竹 电导法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7个梨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耐寒性评价 被引量:41
8
作者 王玮 李红旭 +1 位作者 赵明新 曹素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0-865,共6页
【目的】研究梨品种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的关系及抗寒性水平,为杂交育种选择抗寒亲本及梨品种区域性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a生梨苗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梨品种在-20℃、-25℃、-30℃、-35℃、-40℃、-45℃低温下... 【目的】研究梨品种半致死温度与耐寒性的关系及抗寒性水平,为杂交育种选择抗寒亲本及梨品种区域性引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 a生梨苗休眠枝条为试材,应用电导法研究了7个梨品种在-20℃、-25℃、-30℃、-35℃、-40℃、-45℃低温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低温处理下的冻害指数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供试梨枝条不同低温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增加呈S形曲线,与相应的低温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梨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为:‘苹果梨’-41.1℃、‘甘梨早8’-38.4℃、‘中梨1号’-38.2℃、‘美人酥’-35.3℃、‘玉露香’-34.8℃、‘黄冠’-30.7℃、‘丰水’-30.3℃;半致死温度与其相近温度处理的枝条冻害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低温处理下,各梨品种枝条冻害部位表现不同,且对其伤害有一个跃变过程。【结论】半致死温度能准确反映梨品种的抗寒力;供试梨品种的抗寒力大小为:‘苹果梨’>‘甘梨早8’>‘中梨1号’>‘美人酥’>‘玉露香’>‘黄冠’>‘丰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品种 抗寒性 电解质渗出率 半致死温度 冻害指数
下载PDF
自然降温过程中栀子叶片脱落酸,赤霉素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8
9
作者 严寒静 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5-199,共5页
实验以人工栽培的栀子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脱落酸 ,赤霉素随气温下降的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脱落酸含量上升 ,赤霉素含量下降 ,尤其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脱落酸含量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 (记为k)的变... 实验以人工栽培的栀子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及脱落酸 ,赤霉素随气温下降的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脱落酸含量上升 ,赤霉素含量下降 ,尤其值得引起关注的是脱落酸含量与赤霉素含量的比值 (记为k)的变化表现出与低温半致死温度更密切的关系 (R =- 0 992 0 ) .因此在抗寒锻炼中不同激素间的配比和平衡调节比单一类型激素的变化更为重要 .k的增大与抗寒性加强关系极其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桅子 半致死温度 脱落酸 赤霉素 抗寒性 内源激素 植物低温适应性 抗寒机制
下载PDF
2种红枫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 被引量:31
10
作者 赵亚洲 卓丽环 张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51-53,共3页
运用电导率法对鸡爪槭的2种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和‘紫红鸡爪槭’进行耐热性测定。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得出‘血红鸡爪槭... 运用电导率法对鸡爪槭的2种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和‘紫红鸡爪槭’进行耐热性测定。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得出‘血红鸡爪槭’的耐热性强于‘紫红鸡爪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鸡爪槭’ '紫红鸡爪槭’ 耐热性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的抗寒性测定 被引量:26
11
作者 田如男 薛建辉 +1 位作者 李晓储 潘良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57,共3页
以3年生和6年生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含笑叶片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探讨其抗寒性。结果表明,经过冬季低温锻炼,除3年生乐昌含笑的半致死温度略高于-10℃外,其余... 以3年生和6年生深山含笑和乐昌含笑为试材,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含笑叶片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探讨其抗寒性。结果表明,经过冬季低温锻炼,除3年生乐昌含笑的半致死温度略高于-10℃外,其余均低于-11℃。深山含笑的抗寒性大于乐昌含笑,且随着树龄的增大、生长地气温的下降,抗寒性增加。在南京地区引种这两个树种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山含笑 乐昌含笑 电导法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昆虫抗冻耐寒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方法 被引量:33
12
作者 欧阳芳 戈峰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6-1652,共7页
昆虫抗冻耐寒能力因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成为当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昆虫抗冻耐寒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是昆虫低温生物学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昆虫生态,及生理生化层面阐述了昆虫抗冻策略和耐寒机制类型。进一步介绍了昆虫... 昆虫抗冻耐寒能力因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成为当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尤其昆虫抗冻耐寒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是昆虫低温生物学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昆虫生态,及生理生化层面阐述了昆虫抗冻策略和耐寒机制类型。进一步介绍了昆虫抗冻耐寒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方法:一方面,以昆虫种群为对象,分析低温对种群存活的胁迫作用,如低温实验中种群的存活率,致死中温度或致死中时间,冷伤害上限温度,冷害低温总和,以及低温冷伤害的死亡速率等。另一方面,以昆虫个体为对象,测定个体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响应机制,如昆虫个体过冷却点、含水量、能量物质、抗冻小分子物质和抗冻蛋白含量等。在未来,从微观上看随着低温生物学拓展到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层次的研究,从宏观上看随着越冬代昆虫种群数量动态及其迁飞转移行为规律与栖息地微环境气候和区域性景观格局特征等的关系研究,有利于更全面地和深入地了解昆虫类群的抗冻策略或耐寒机制,从而为更系统地建立昆虫抗冻耐寒能力的测定与分析方法体系提供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冻耐寒能力 过冷却点 致死中温度 冷伤害上限温度 冷害低温总和
原文传递
电导法协同Logistic方程确定不同类型广玉兰的抗寒性 被引量:33
13
作者 刘艳萍 朱延林 +2 位作者 康向阳 晏增 马永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9-71,78,共4页
采用电导法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广玉兰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其低温半致死温度(TLT 50)。结果表明:广玉兰6个类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曲线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形上升,由此计... 采用电导法研究低温胁迫条件下不同类型广玉兰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变化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其低温半致死温度(TLT 50)。结果表明:广玉兰6个类型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变化曲线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呈S形上升,由此计算出S形曲线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其TLT 50,不同类型广玉兰的TLT 50分别为类型Ⅰ-18.86℃、类型Ⅱ-19.76℃、类型Ⅲ-19.47℃、类型Ⅳ-21.10℃、类型Ⅴ-22.56℃、类型Ⅵ-20.99℃。综上分析可知,广玉兰6个类型中,类型Ⅴ和类型Ⅳ的抗寒性相对较强,类型Ⅰ的抗寒性较差,类型Ⅱ、类型Ⅲ和类型Ⅵ的抗寒能力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玉兰 相对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五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评价 被引量:32
14
作者 张艳侠 罗华 +4 位作者 侯乐峰 刘霞 郝兆祥 赵丽娜 张立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9-554,共6页
为合理评价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以突尼斯软籽(A)、宁津三白酸(B)、峄城三白甜(C)、新疆和田甜(D)、峄城大红皮甜(E)5个石榴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下上述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情况。结果表明:5个石榴... 为合理评价石榴品种的抗寒性,以突尼斯软籽(A)、宁津三白酸(B)、峄城三白甜(C)、新疆和田甜(D)、峄城大红皮甜(E)5个石榴品种的一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研究低温胁迫下上述品种的半致死温度(LT50)及相关生理指标的情况。结果表明:5个石榴品种的LT50高低为A>D>E>B>C;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A和C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峰值分别出现在-12℃和-16℃,其余品种出现在-14℃;脯氨酸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8℃至-14℃范围内增长较快,-14℃以后趋于平缓;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与脯氨酸类似,其峰值的大小顺序与LT50相同;抗寒性综合评价后得出,A,B,C,D和E这5个石榴品种的抗寒级别分别为Ⅴ,Ⅱ,Ⅰ,Ⅲ和Ⅲ级。采用隶属函数法评价石榴的抗寒性顺序与LT50得出的结果一致,说明采用LT50评价石榴品种抗寒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品种 抗寒性 LT50 平均隶属度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三种高寒植物的质膜透性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被引量:24
15
作者 滕中华 周党卫 +1 位作者 师生波 韩发 《中国草地》 CSCD 2001年第4期37-40,47,共5页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垂穗披碱草和苔草的质膜透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返青期 (5月中旬 )、草盛中期 (7月上旬 )、草盛后期 (8月中旬 )及枯黄期 (9月中旬 )四个物候期 ,用电导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对低温的... 对生长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典型抗寒植物———矮嵩草、垂穗披碱草和苔草的质膜透性变化进行了研究。在返青期 (5月中旬 )、草盛中期 (7月上旬 )、草盛后期 (8月中旬 )及枯黄期 (9月中旬 )四个物候期 ,用电导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以及抗寒性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 ,三种高寒植物的低温半致死温度 (LT50 )随高原地区气温而改变 ;三种植物在不同时期的抗寒能力和耐受的低温极限有所不同 ;三种植物的LT50都比较低 ,其中垂穗披碱草最低 ,矮嵩草居中 ,苔草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伤害率 低温半致死温度 高寒植物 抗寒性 质膜透性 矮蒿草 垂穗披碱草 苔草
原文传递
云锦杜鹃低温半致死温度对自然降温的适应 被引量:25
16
作者 鲍思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以云锦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使膜保护系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水平降低... 以云锦杜鹃为材料,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强,使膜保护系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强,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O2-)水平降低,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膜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降低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锦杜鹃 半致死温度 膜保护系统 抗寒性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草莓花半致死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静 赵密珍 +2 位作者 于红梅 王壮伟 孟宪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5-258,共4页
为了确定草莓花的抗寒能力,比较不同草莓品种的抗寒性,以宁玉、红颊草莓花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组织电解质外渗率(REC)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时间,测定REC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 为了确定草莓花的抗寒能力,比较不同草莓品种的抗寒性,以宁玉、红颊草莓花为试材,研究不同低温胁迫下组织电解质外渗率(REC)的变化,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其半致死温度(LT50);在半致死温度下设置不同时间,测定REC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宁玉、红颊草莓花的电解质外渗率呈S型曲线,LT50分别为-3.41℃、-2.78℃,1.5~3.5 h为草莓花在LT50下临界冷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花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自然降温过程中草珊瑚抗寒适应性研究——水分、渗透调节物的动态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小云 向邓云 谈锋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6-69,共4页
以草珊瑚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水分和渗透调节物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 ,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 以草珊瑚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水分和渗透调节物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 ,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半致死温度 渗透调节物 抗寒适应性 自然降温 水分 药用植物
原文传递
自然降温过程中曼地亚红豆杉叶片膜保护系统的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向邓云 谢吉容 谈锋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2-456,共5页
以引种栽培的 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O2 -水平降低 ,SOD ,POX活性增强 ,Vc含量增加 ,使膜保护系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加强 ,MDA含量... 以引种栽培的 4年生曼地亚红豆杉为材料 ,研究了其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膜保护系统随气温下降的变化 .结果表明 ,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 ,O2 -水平降低 ,SOD ,POX活性增强 ,Vc含量增加 ,使膜保护系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加强 ,MDA含量下降 .膜保护系统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地亚红豆杉 半致死温度 膜保护系统 抗寒性 紫彬醇 自然降温
下载PDF
自然降温过程中南方红豆杉叶片水分、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15
20
作者 谢吉容 谈锋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
研究了南方红豆杉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水分和渗透调节物质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叶片饱和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化... 研究了南方红豆杉叶片低温半致死温度与水分和渗透调节物质随气温下降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半致死温度降低的同时,叶片饱和含水量、自由水和淀粉含量下降,束缚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这些物质的适应性变化导致低温半致死温度的下降是抗寒性提高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低温半致死温度 渗透调节物质 抗寒适应性 自然降温 水分 叶片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