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科学主义思潮:路向、特质及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海江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93,共6页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不仅有着丰富的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科学主义的特质。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是同崇尚科学、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新文化运动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难在科学主义与追...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主义在中国思想界不仅有着丰富的表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异,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科学主义的特质。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是同崇尚科学、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新文化运动交织在一起的,我们很难在科学主义与追求和崇尚科学之间划出泾渭分明的界线。科学主义思潮对中国近现代思想界的影响,既有其消极的一面,也有其积极的一面。科学主义在近代中国思想界的出现,盖源于实用主义地理解科学。因此,在中国消解科学主义之路,不在于反对把科学作为"新权威"、"新信仰",而在于培养我们民族真正的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化运动 科学 科学主义
下载PDF
审美文化:高等教育的“第三文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小飞 金岳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86-89,共4页
审美文化是科学文化滋长的坚实心理基础,同时又是人文文化陶冶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阶段。在理性追求、价值诉求和创造实践方面,科学与人文总是“纷争频仍,”而审美文化恰恰在这一方面超越、融合并完善了“两种文化”而成为独立的“第... 审美文化是科学文化滋长的坚实心理基础,同时又是人文文化陶冶过程中不可取代的重要阶段。在理性追求、价值诉求和创造实践方面,科学与人文总是“纷争频仍,”而审美文化恰恰在这一方面超越、融合并完善了“两种文化”而成为独立的“第三文化”。在学术视野中,审美文化的定位也超越了传统美学的领域。以审美文化为依据构建高等教育的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仅仅是为了明确宣示和突显审美因素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文化 科学 人文 第三文化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在视域融合中实现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罗贵榕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但它面临着诸多挑战:高等教育对高深学问的根本要求、专业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科学主义的质疑、价值中立的要求等,归结起来,其根本矛盾就是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矛盾。以视域融合的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但它面临着诸多挑战:高等教育对高深学问的根本要求、专业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科学主义的质疑、价值中立的要求等,归结起来,其根本矛盾就是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矛盾。以视域融合的方式,有助于实现信仰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统一与融合。这需要满足三个前提条件:一是教师必须形成自身视域,而且必须是形成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二是尊重学生的视域,建构积极的教与学共同体;三是必须在视域开放中保持批判精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在知识教育中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信仰教育中培养法律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信仰体系这三种视域融合途径,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教育 知识教育 科学主义 视域融合
下载PDF
跨文化跨学科人类学交流的状态与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庄孔韶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3,共7页
在"世界人类学群与中国人类学"大会上,庄孔韶以世界人类学群与中国人类学关系为题,表达中国学者跨文化与跨学科做人类学研究与应用的多种思考。以费孝通、林耀华的作品为例,讨论老一辈作者的学术态度、撰写与行动选择特点;新... 在"世界人类学群与中国人类学"大会上,庄孔韶以世界人类学群与中国人类学关系为题,表达中国学者跨文化与跨学科做人类学研究与应用的多种思考。以费孝通、林耀华的作品为例,讨论老一辈作者的学术态度、撰写与行动选择特点;新一代学者参与公共卫生调研和灾后重建项目中体现的科学主义、行为主义、忽视历史遗产的思潮影响,重申当今世界各地多样性文化的重要意义;以及在文学人类学和汉人社会研究中,强调了中国古典文论钩沉的现代人类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主义 行为主义 应用人类学 文学人类学 文化多样性
下载PDF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冲突下的《发条橙》解读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华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0-65,共6页
《发条橙》作为一部充斥着大量暴力书写的小说,其目的却并非宣扬暴力。该书从人文与科学两个向度出发,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做出了寓言或警示。两者都是为人自身的发展而出现的:人文主义主要从价值角度与人文关怀角度,强调人的精神世界丰... 《发条橙》作为一部充斥着大量暴力书写的小说,其目的却并非宣扬暴力。该书从人文与科学两个向度出发,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做出了寓言或警示。两者都是为人自身的发展而出现的:人文主义主要从价值角度与人文关怀角度,强调人的精神世界丰盈的重要意义;科学主义主要探讨人之外的物质世界,寻找人在世界中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前者侧重于人的内在精神,后者偏重于人的外部世界。尽管有内外之别,但两者都是围绕着人展开探索与研究的。两者不可偏废,更不能过度发展一端而放弃另一极。否则,人本身将不再完满。为此,《发条橙》揭示了人文与科学的关系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应然形态乃是和谐而非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主义 科学主义 《发条橙》 安东尼·伯吉斯
下载PDF
理论和现实的吊诡
6
作者 张继华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对于"十月革命"的解释,历来的说明都有逻辑程式上的简单化倾向。十月革命的发生、发展,体现了科学法则与唯意志主义间的悖论和理论与现实间的吊诡。
关键词 唯意志主义 科学主义 铁的法则 吊诡
下载PDF
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科学主义倾向分析
7
作者 谭林茂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12期20-24,共5页
"科学主义"概念主要指仿照自然科学的程序来构建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在理论构建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科学主义倾向,尤其体现在其研究假设中。沃尔兹的科学主义倾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而言,其理论还是较好地满足了科学主... "科学主义"概念主要指仿照自然科学的程序来构建理论。结构现实主义在理论构建过程中表现出了强烈的科学主义倾向,尤其体现在其研究假设中。沃尔兹的科学主义倾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总体而言,其理论还是较好地满足了科学主义的要求,这种构建理论的方式有着重大意义,它对整个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都具有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现实主义 科学主义 国际关系 理论 肯尼斯·沃尔兹
下载PDF
科学主义语境下原始创新的困境
8
作者 陈广仁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9,共5页
科学的语境性表明,语境规制着科学的意义与实在,界定着科学与非科学,吸引了社会对主流学科和理论的支持,使科学研究力量得以凝聚。中国近年科研论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提升其科研实力,表明中国科学研究的原创性仍然很低。造成科研原创性... 科学的语境性表明,语境规制着科学的意义与实在,界定着科学与非科学,吸引了社会对主流学科和理论的支持,使科学研究力量得以凝聚。中国近年科研论文数量的增长并没有提升其科研实力,表明中国科学研究的原创性仍然很低。造成科研原创性低的原因在于对现有科学理论的盲目崇拜,其结果是只能在“常规科学”下拾遗补缺,暴露出了科学主义语境下原始创新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主义 原始创新 语境
下载PDF
论教育改造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
9
作者 贾旭红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监狱体制改革的深入 ,监狱工作重心转向“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 ,向教育改造要安全、要效益、要质量。因而 ,必须与时俱进 ,实现教育改造工作的法制化、科学化和社会化。
关键词 教育改造 法制化 科学化 社会化 教育改造工作 社会化建设 监狱体制改革 依法治国方略 改造质量 监狱工作
下载PDF
论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文龙 赵弟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5,共3页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是科学史上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源于科学,但是又都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从本质上看,科学主义不但不符合科学精神,而且与科学精神相抵触。弄清它们的本质及差异,有助于我们克服极端科学主义的缺... 科学主义与科学精神是科学史上两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源于科学,但是又都对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和作用。从本质上看,科学主义不但不符合科学精神,而且与科学精神相抵触。弄清它们的本质及差异,有助于我们克服极端科学主义的缺陷,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事业向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主义 科学精神 人文主义 人文精神
下载PDF
近代科学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及中国化的影响
11
作者 段治文 《嘉兴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68-73,共6页
适应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和社会启蒙的要求,人们对西方科学的传播和认识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一股独具特色的近代科学主义思潮。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推进了新知识基础形成、新思维变革、新学术范式转换,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 适应中国近代救亡图存和社会启蒙的要求,人们对西方科学的传播和认识不断深入,逐步形成了一股独具特色的近代科学主义思潮。中国近代科学主义思潮推进了新知识基础形成、新思维变革、新学术范式转换,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其中所包含的工具化实用主义倾向以及其科学—科学主义—唯科学主义的演进,消解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时间与地域的两大差异、意识和文化两大形态的差异,也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两大样态的推进,对马克思主义传播及中国化造成了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科学主义思潮 马克思主义传播 中国化 双重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