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季节性积雪的能量平衡研究和融雪速率模拟 被引量:22
1
作者 马虹 刘一峰 胡汝骥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7-92,共6页
本文采用能量平衡法模拟计算中国西部天山山地季节性积雪的融雪速率。结果表明:在融雪期,净辐射和感热通量分别占融雪能量输入的75.3%和22.6%;用于融雪和雪面蒸发所消耗的能量分别占吸收能量的95.1%和4.9%。用能量平衡法所计算的融... 本文采用能量平衡法模拟计算中国西部天山山地季节性积雪的融雪速率。结果表明:在融雪期,净辐射和感热通量分别占融雪能量输入的75.3%和22.6%;用于融雪和雪面蒸发所消耗的能量分别占吸收能量的95.1%和4.9%。用能量平衡法所计算的融雪速率和实测的雪面数据吻合的较好,表明用能量平衡法估算天山山地季节性积雪的融雪速率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 积雪 能量平衡 融雪 速率
下载PDF
新疆北部地区季节性积雪密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魏玥 陈蜀江 陈霞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9-523,共5页
选取新疆北部地区季节性积雪期的定点站和典型区域,应用北疆2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和使用便携式测雪仪(Snow Fork),在不同地域、不同雪层和不同时间进行观测与测量,并且在积雪稳定期中的一次降雪过程对新雪密度变化过程中影响它的诸多因... 选取新疆北部地区季节性积雪期的定点站和典型区域,应用北疆2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和使用便携式测雪仪(Snow Fork),在不同地域、不同雪层和不同时间进行观测与测量,并且在积雪稳定期中的一次降雪过程对新雪密度变化过程中影响它的诸多因子进行观测,对新疆北部地区冬季季节性积雪密度变化特征进行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雪面辐射热量和雪层内温度梯度对积雪密度起主要作用,变化主要是通过雪层内深霜和粗粒雪层的温度减小而实现的;在隆冬期全层积雪密度最大的为深霜层,入春2月下旬回暖期以后,由于雪层含水率的增加,季节性积雪密度最大层则为粒雪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积雪密度 雪层 季节性积雪
下载PDF
An Overview of the Studies on Black Carbon and Mineral Dust Deposition in Snow and Ice Cores in East Asia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鑫 徐柏青 明镜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SCIE 2014年第3期354-370,共17页
Black carbon (BC) is the most eff ective insoluble light-absorbing particulate (ILAP), which can strongly absorb solar radiation at visible wavelengths. Once BC is deposited in snow via dry or wet process, even a ... Black carbon (BC) is the most eff ective insoluble light-absorbing particulate (ILAP), which can strongly absorb solar radiation at visible wavelengths. Once BC is deposited in snow via dry or wet process, even a small amount of BC could signifi cantly decrease snow albedo, enhance absorption of solar radiation, accelerate snow melting, and cause climate feedback. BC is considered the second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next to CO2 in terms of global warming. Similarly, mineral dust (MD) is another type of ILAP. So fa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of BC and MD deposition on snow surface in the midlatitudes of East Asia, especially over northern China.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reviewing several experiments performed for collecting and measuring scavenging BC and MD in the high Asian glaciers over the mountain range (such as the Himalayas) and in seasonal snow over northern China. Results from the surveyed 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the absorption of ILAP in seasonal snow is dominated by MD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and by local soil dust in the Inner Mongolian region close to dust sources. The detection of BC in snow and ice cores using modern techniques has a large bias and uncertainty when the snow sample is mixed with MD. Evidence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reduction of snow albedo by BC and MD perturbations can signifi cantly increase the net surface solar radiation, caus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to rise, reduce snow accumulation, and accelerate snow mel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 carbon mineral dust ice core seasonal snow radiative forcing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青海高原季节性降雪中的黑碳气溶胶 被引量:7
4
作者 史晋森 孙乃秀 +1 位作者 叶浩 章如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472-2478,共7页
对青海高原2012年季节性降雪进行采集.6个采样点集中在青海高原东南部地区,共包括36袋雪样.从分析结果可知,青海高原东南部地区季节性降雪中含有较多的沙尘,滤膜颜色多为土黄色.6个采样点雪中的黑碳浓度为(184±123)ng/g,表层雪... 对青海高原2012年季节性降雪进行采集.6个采样点集中在青海高原东南部地区,共包括36袋雪样.从分析结果可知,青海高原东南部地区季节性降雪中含有较多的沙尘,滤膜颜色多为土黄色.6个采样点雪中的黑碳浓度为(184±123)ng/g,表层雪的黑碳浓度范围是59~238ng/g,平均值为152ng/g.通过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知道气流主要来自南亚和青藏高原地区,有少部分是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戈壁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季节性降雪 青海高原 反照率
下载PDF
干旱区季节性积雪融雪期含水率变化及其模拟—以新疆军塘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慧 刘志辉 张波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1-136,共6页
积雪含水率是干旱区季节性积雪出流的重要条件。描述了融雪期干旱区季节性积雪含水率的变化,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统计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融雪期干旱区季节性积雪含水率变化范围在0-8%之间。积雪含水率融... 积雪含水率是干旱区季节性积雪出流的重要条件。描述了融雪期干旱区季节性积雪含水率的变化,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影响因素,并采用多元统计模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融雪期干旱区季节性积雪含水率变化范围在0-8%之间。积雪含水率融雪前期变化较小,在0-1%之间,融雪后期变化幅度增加,在1-8%之间;2)融雪前期、后期积雪含水率大致从下层至上层依次减少,中期反之;3)气温是积雪含水率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具有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含水率 融雪期 季节性积雪 干旱区
原文传递
中国东北地区季节性积雪导热系数及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恩良 富翔 +2 位作者 韩红卫 解飞 庄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5-285,共11页
积雪作为一种重要的下垫面,其热力学性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中国东北地区天然积雪在不同密度(0.30、0.35、0.40、0.45 g/cm^3)下的雪温数据,分析积雪温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不同密度(0.35... 积雪作为一种重要的下垫面,其热力学性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利用中国东北地区天然积雪在不同密度(0.30、0.35、0.40、0.45 g/cm^3)下的雪温数据,分析积雪温度的变化特征,研究不同温度(-5、-10、-15、-20、-25℃)、不同密度(0.35、0.40、0.45、0.50、0.55、0.60 g/cm^3)下的积雪导热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雪的导热系数随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二者之间存在良好的指数相关关系;在不同密度下雪导热系数对温度的响应呈现明显的差异,密度为0.40~0.45 g/cm^3时,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密度为0.50~0.60 g/cm^3时,温度在-15~-25℃的雪导热系数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温度观测期间,雪温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且均低于0℃,在一天的不同时段,表面雪层会出现冷暖中心,0~20 cm浅层雪层的温度变化剧烈,雪温变化幅度自雪面向下逐渐减小,雪温振幅与积雪深度之间存在良好的负指数相关关系。深层雪温达到极值的时间滞后于表面雪层约4 h。在相同深度的雪层中,雪层温度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导热系数 雪温 雪温振幅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新疆富蕴季节性积雪光谱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云 赵书河 +5 位作者 冯学智 肖鹏峰 梁继 王剑庚 李红星 彦立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3-1597,共5页
使用FieldSpec 3(350~2 500nm)光谱仪野外测得新疆富蕴地区季节性积雪光谱,与冰对比得出了该地区典型季节性积雪光谱特征,并分析了太阳高度角、坡度、雪深、污染物浓度对积雪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积雪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较高,随... 使用FieldSpec 3(350~2 500nm)光谱仪野外测得新疆富蕴地区季节性积雪光谱,与冰对比得出了该地区典型季节性积雪光谱特征,并分析了太阳高度角、坡度、雪深、污染物浓度对积雪光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积雪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较高,随波长的增加逐渐减小;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积雪反射率逐渐降低,且在1 090和1 300nm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敏感;坡度的存在使积雪反射率大幅上升;在一定深度范围内,积雪反射率随雪深的增加而增大,在400~500和1 250~1 320nm,反射率对雪深变化敏感;随着污染物的增加,积雪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明显下降,且波峰波谷趋于平缓。季节性积雪的光谱测量和分析工作对于积雪参数的监测和反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光谱分析 光谱测量 新疆富蕴
下载PDF
北疆地区季节性积雪物理特性分析
8
作者 胡慧玲 高凡 +3 位作者 唐小雨 摆丽萍 肖宇峰 张富森 《陕西水利》 2020年第1期1-3,6,共4页
季节性积雪以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对寒旱区生态系统、冰雪水文过程及气候系统均产生显著影响,为研究北疆地区季节性积雪物理特性,选择在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流域下游试验区有无遮蔽条件下(林冠下、开阔地)进行,利用SnowFork雪特性分析仪采集... 季节性积雪以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对寒旱区生态系统、冰雪水文过程及气候系统均产生显著影响,为研究北疆地区季节性积雪物理特性,选择在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流域下游试验区有无遮蔽条件下(林冠下、开阔地)进行,利用SnowFork雪特性分析仪采集2018年12月1日~12月31日内积雪物理特性(积雪深度、积雪密度、体积含水率)数据,分析该时段内积雪物理特性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在垂直剖面上的廓线分布。结果表明:①在观测期内,林冠下积雪累积深度小于开阔地;②林冠下与开阔地雪层密度从新雪层到深霜层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分别在中粒雪层与粗粒雪层达到峰值,林冠下平均密度小于开阔地;③林冠下含水率自新雪层至深霜层不断增大,在深霜层达到最大,开阔地含水率呈现单峰变化,在粗粒雪层达到最大,且开阔地略高于林冠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季节性积雪 积雪深度 积雪密度 积雪含水率
下载PDF
近30a来天山西部积雪与气候变化——以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为例 被引量:60
9
作者 高卫东 魏文寿 张丽旭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利用位于天山西部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1967—2000年近33 a来的观测记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季节性积雪、冬季降水、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季节性积雪的长期变化呈增加趋势, 近33 a来年平均增加1 43%; 冬季... 利用位于天山西部的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1967—2000年近33 a来的观测记录,检验了天山西部中山带季节性积雪、冬季降水、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趋势. 结果表明: 季节性积雪的长期变化呈增加趋势, 近33 a来年平均增加1 43%; 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也是增加的, 其中冬季降水每年平均增加0 12%, 而冬季气温近30 a来升高了0 8 ℃. 对气温时间序列的一次线性倾向估计的倾向值为0 02, 气温变化表现出稳定的升温趋势, 最大熵谱分析表明气温的变化存在 2 1 a、3 6 a、10 7 a的变化周期. 对多年气温季节的变化研究表明, 升温的季节主要是冬季, 而夏季升温不明显;最大熵谱分析表明降水变化存在2 1 a、6 4 a、10 7 a的周期变化, 降水量的变化没有表现出很强的趋势性特点;逐年最大积雪深度在波动中成逐年增加的趋势, 积雪日数和最大积雪深度之间密切相关, 33 a来的积雪日数是增加的. 通过对相关因子和影响因子分析表明, 季节性积雪与冬季气温之间存在着弱的负相关关系, 与冬季降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气候变化 相关分析 天山 新疆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性积雪的性质与结构 被引量:55
10
作者 魏文寿 秦大河 刘明哲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10-313,共4页
中国内陆地区积雪分布十分广泛。根据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干寒型”积雪的特征 ,对中国天山和阿尔泰山山区的季节性积雪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最大积雪深度达 15 2cm(1997) ,积雪层一般由新雪 (或表层凝结霜 )... 中国内陆地区积雪分布十分广泛。根据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干寒型”积雪的特征 ,对中国天山和阿尔泰山山区的季节性积雪进行了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该区最大积雪深度达 15 2cm(1997) ,积雪层一般由新雪 (或表层凝结霜 )、细粒雪、中粒雪、粗粒雪、松散深霜、聚合深霜层和薄融冻冰层组成。与“湿暖型”积雪相比 ,“干寒型”积雪的性质具有密度小 (新雪的最小密度为 0 .0 4 g/cm3 )、含水率少 (隆冬期 <1% )、温度梯度大(最大可达 - 0 .5 2℃ /cm)、深霜发育层厚等特点 ,并且变质作用以热量交换和雪层压力变质作用为主。据中国科学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 (43°2 0N ,84°2 9E ,海拔 1776m)的观测资料 ,中国内陆干旱区冬季积雪期雪面太阳辐射通量以负平衡为主 ,新雪雪面反射率达 96 % ,短波辐射在干寒型积雪中的穿透厚度达 2 8cm。春季积雪消融期 ,深霜层厚度可占整个积雪层厚度的 80 %。随着气温的升高 ,雪粒间的键链首先融化 ,使积雪变得松散 ,内聚力、抗压、抗拉和抗剪强度降低 ,积雪含水率也随之增大 ,整个积雪层趋于接近 0℃的等温现象 ,因此 ,春季天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干寒型”积雪 温度梯度 中国 西北地区
下载PDF
积雪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40
11
作者 马虹 胡汝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27,共5页
研究表明季节性积雪对其下覆冻土的热状况有显著的影响.雪盖的存在不仅阻隔了冻土层的热能散失,从而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由于积雪本身所具有的低导热性和较大容积热容量等特性,延滞了外部气候条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反映冻土热... 研究表明季节性积雪对其下覆冻土的热状况有显著的影响.雪盖的存在不仅阻隔了冻土层的热能散失,从而有提高地温的作用;而且由于积雪本身所具有的低导热性和较大容积热容量等特性,延滞了外部气候条件对冻土热状况的影响.反映冻土热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冻土深度的变化与气温.太阳辐射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地理位置和地形在地─气系统之间的能量交换中,对冻土的热状况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 季节性 冻土 热状况
下载PDF
阿尔泰山融雪期不同下垫面积雪特性观测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伟 沈永平 +4 位作者 贺建桥 贺斌 努尔兰.哈再孜 吴雪娇 王国亚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91-499,共9页
2014年3月融雪期间在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河源区,基于已有的气象和积雪(雪深、雪密度)观测,利用Snow Fork雪特性仪和便携式温度计TP3001,选择草地、水泥地和河冰三种不同的下垫面分别观测了分层积雪密度、液态水含量和雪层温度变化.结果... 2014年3月融雪期间在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河源区,基于已有的气象和积雪(雪深、雪密度)观测,利用Snow Fork雪特性仪和便携式温度计TP3001,选择草地、水泥地和河冰三种不同的下垫面分别观测了分层积雪密度、液态水含量和雪层温度变化.结果表明:三种下垫面上表层积雪的温度、液态水含量和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积雪特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积雪层底部,河冰和草地与积雪接触面温度日变化过程呈现出"单峰型",而与水泥地接触面上的温度日变化呈现出"双峰型";河冰上积雪底部的液态水含量最小且日变化幅度较小,草地次之,水泥上积雪底部液态水含量的波动最大;水泥和草地上底部积雪的密度变化趋势一致,为密实化过程,而河冰上积雪底部的积雪因深霜层的形成致使雪密度逐渐减小.对同一下垫面上的积雪而言,水泥和草地上积雪温度的极大值出现在雪层中间,河冰上雪层的温度廓线沿雪深有波动上升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积雪与河冰的接触面处.三种下垫面上积雪的液态水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中间雪层,雪密度均呈现沿雪深增加而递减的变化趋势.液态水含量受积雪温度的控制,当积雪温度低于-3℃时,积雪中的液态水可以忽略不计;当积雪温度低于-1℃时,积雪的液态水含量低于1%;当积雪温度大于-1℃时,积雪中出现液态水的比例显著增加,且液态水含量的波动范围较大,最高可到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季节性积雪 雪密度 液态水含量 积雪温度 snow FORK
下载PDF
天山季节性积雪稳定期雪密度与积累速率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陆恒 魏文寿 +2 位作者 刘明哲 高培 韩茜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380,共7页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测量的天山积雪雪崩站2009年2月21-26日及2010年1月26-31日雪特性数据,分析了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垂直剖面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其随降雪沉积时间和雪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剖面... 利用Snow Fork雪特性分析仪测量的天山积雪雪崩站2009年2月21-26日及2010年1月26-31日雪特性数据,分析了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垂直剖面密度的变化特征及其随降雪沉积时间和雪层深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季节性积雪稳定期内,积雪剖面密度中部最大,表层和底层密度较低;新雪层密度随时间的推移增加速率逐渐增大,细粒雪层、中粒雪层、粗粒雪层和深霜层密度随时间推移增加速率逐渐减小;不同深度雪层密度随深度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建立的雪层密度随降雪沉积时间和积雪深度而变化的经验关系式,可以应用两个极易获取的积雪参数(即降雪沉积时间和积雪深度)来推算不同深度的雪层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积雪密度 降雪沉积时间 积雪厚度
下载PDF
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展望 被引量:22
14
作者 余延顺 李迪 +1 位作者 李先庭 石文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0,共7页
介绍了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的特点、应用形式、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前 景。通过分析指出,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及降低系统运行费用方面与传 统的电制冷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具有严寒漫长的冬季及... 介绍了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的特点、应用形式、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技术发展前 景。通过分析指出,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及降低系统运行费用方面与传 统的电制冷系统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具有严寒漫长的冬季及温和短暂夏季的气候地区, 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工业、农业、舒适性供冷及食品冷藏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技术 制冷系统 能源利用 应用前景 降低 研究现状 季节性 严寒 应用形式 分析
下载PDF
季节性雪被对高山生态系统土壤氮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琳 吴彦 +4 位作者 何奕忻 吴宁 孙庚 张林 徐俊俊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93-2200,共8页
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季节性雪被对土壤氮含量及转化有着重大影响.降雪是氮沉降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的有效氮含量;降雪形成不同厚度和持续期的雪被后,造成环境因子(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和生物因子(土壤微生物、高山植物和高山动... 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季节性雪被对土壤氮含量及转化有着重大影响.降雪是氮沉降的一种重要形式,直接影响着土壤中的有效氮含量;降雪形成不同厚度和持续期的雪被后,造成环境因子(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和生物因子(土壤微生物、高山植物和高山动物)的异质性,进而对土壤中氮素矿化和微生物固持过程产生复杂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了持续性雪被消融期冻融交替影响土壤氮素矿化和流失的机制,并针对高山地区未来季节性雪被可能发生的变化,综述了野外原位模拟实验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开展季节性雪被对土壤氮影响研究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雪被 土壤氮素 冻融交替 高山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东部不同季节积雪过程对地表能量和土壤水热影响的观测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李文静 罗斯琼 +2 位作者 郝晓华 王景元 王宇轩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5-471,共17页
选取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部玛曲、玛多和垭口3个野外站点的观测资料,针对不连续积雪过程,研究高原东部不同季节的积雪过程对地表能量和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积雪高反照率的影响,高原东部地区各季节降雪后净短波辐射减小,净辐射... 选取青藏高原(下称高原)东部玛曲、玛多和垭口3个野外站点的观测资料,针对不连续积雪过程,研究高原东部不同季节的积雪过程对地表能量和土壤水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积雪高反照率的影响,高原东部地区各季节降雪后净短波辐射减小,净辐射较降雪前减小60%~140%;积雪积累期内感热、潜热及土壤热通量均减小,感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出现负值。春、秋两季积雪过程中,能量以感热、潜热和土壤热通量三种形式分配;冬季积雪过程中能量以感热和土壤热通量分配为主,潜热通量较小,日均值在10 W·m^(-2)左右;而夏季积雪消融期潜热通量较大,日均值可达80 W·m^(-2)左右。各季节积雪的反复积累和消融过程对大气及土壤均以降温作用为主。秋季降雪后,气温和浅层土壤温度降低,当土壤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时,土壤提前进入冻结期;而春季降雪后,则可能使得正在发生融化的土壤又再次冻结。冬季晴天积雪过程中,在积雪积累期,积雪对土壤起增温作用,0~20 cm土壤温度日均值升高1~2℃,导致浅层冻结土壤融化,土壤含水量略增加,在消融期,积雪对土壤仍起降温作用;而冬季阴天积雪对土壤均为冷却作用。夏季积雪积累期较短,降雪对土壤同样起明显的降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季节积雪 积累与消融过程 地表能量通量 土壤水热
下载PDF
额尔齐斯河源区森林对春季融雪过程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伟 沈永平 +4 位作者 贺建桥 贺斌 吴雪娇 陈安安 李红德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0-1270,共11页
春季积雪融水是额尔齐斯河河源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为探索森林对春季融雪过程的影响,于2014年融雪期在额尔齐斯河河源区的卡依尔特斯河流域,选择草地、林中空地和林下三种不同地貌条件,分别观测积雪消融过程.结果显示:积雪消融过程中,积... 春季积雪融水是额尔齐斯河河源区最重要的水资源.为探索森林对春季融雪过程的影响,于2014年融雪期在额尔齐斯河河源区的卡依尔特斯河流域,选择草地、林中空地和林下三种不同地貌条件,分别观测积雪消融过程.结果显示:积雪消融过程中,积雪深度和雪水当量的变化并不是同步的;积雪深度的减小是持续发生的,是新雪密实化作用的结果;而雪水当量仅在日均空气温度高于0℃时才出现快速的下降.森林具有显著调节空气温度的功能,三种类型观测点1.5 m处的日平均空气温度表现为草地>林下>林中空地,其中,消融期内草地的平均空气温度(-2.5℃)远高于林下(-5.4℃)和林中空地(-6.1℃);森林的存在显著减小了空气温度的日较差.草地、林中空地和林下积雪消融持续期分别为20 d、43 d和35 d,消融期平均积雪消融速率分别为2.1 mm·d-1、1.5 mm·d-1和1.2 mm·d-1,即:草地>林中空地>林下.另外,单棵树对积雪的消融速率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树冠外一定距离内积雪的消融速率约为树冠下积雪消融速率的2倍以上;但由于树冠超过70%的降雪截留效应,树冠正下方的积雪消融结束时间仍提前树冠外侧约10 d.积雪的消融由空气温度和辐射强度共同决定:当日平均空气温度<0℃时,辐射强度对积雪消融影响较大,消融过程可由空气温度和辐射强度共同描述;当温度>0℃时,单独的空气温度可直接反映消融速率的变化.研究还发现,该流域内积雪的消融主要发生在每天的14:00-19:00,该时段内积雪消融量约占全天消融总量的50%以上,这对流域内积雪洪水预报和水资源利用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泰山 卡依尔特斯河流域 季节性积雪 森林 积雪消融 度日因子算法
下载PDF
阿尔山地区积雪消融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任喜珍 胡春元 +1 位作者 左合君 余建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125,共4页
观测了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积雪消融期不同厚度积雪区土壤温度的变化,分析了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积雪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积雪消融速度与2m高处大气温度呈回归关系,大气温度增加1℃,积雪消融速度增加0.0114~0.0912cm/h;2)积雪... 观测了大兴安岭阿尔山地区积雪消融期不同厚度积雪区土壤温度的变化,分析了土壤温度与大气温度、积雪厚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积雪消融速度与2m高处大气温度呈回归关系,大气温度增加1℃,积雪消融速度增加0.0114~0.0912cm/h;2)积雪对土壤温度具有调节作用,并且是双向的,消融期积雪厚度越大,土壤温度越高,变幅越小,同时消融期后土壤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临界状态维持时间长,土壤解冻时间延长;3)消融期内,大气温度在(-29~26.5℃)变化时,大气温度直接影响地表温度的积雪厚度临界值是33cm;4)积雪消融期,无雪处、38cm、60cm积雪处0~30cm温度梯度分别为-3.07~0.15/10cm、-1.07~-0.26/10cm、-0.36~0.56/10cm,积雪消融后,分别为2.47~0.14/10cm、-0.07~2.47/10cm、0.73~4.05/1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积雪 积雪消融 大气温度 土壤温度 阿尔山
原文传递
《中国冰雪冻土图》(1:400万)的编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米德生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75-181,共7页
中国冰雪冻土图是双全张挂图,供读者了解我国冰川、季节积雪、海河湖冰、冻土及冷生现象等自然现象的分布特征、资源现状以及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上述自然现象的发生与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本图的设计和... 中国冰雪冻土图是双全张挂图,供读者了解我国冰川、季节积雪、海河湖冰、冻土及冷生现象等自然现象的分布特征、资源现状以及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上述自然现象的发生与变化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错综复杂的。本图的设计和制图综合考虑到以寒色为主,按冰川、积雪和冻土进行分类分级综合,冷生现象设计14种象形符号表示大致分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季节积雪 多年冻土 制图 冰雪图 冻土图
下载PDF
高山草甸冬季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俊 吴福忠 +4 位作者 杨万勤 谭波 彭艳 王滨 常晨晖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4,共8页
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采用微生物磷酸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以川西高山草甸代表物种黄花亚菊(Ajania nubigena)和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雪被形成期、雪被稳定期和雪被融化期研究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 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采用微生物磷酸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以川西高山草甸代表物种黄花亚菊(Ajania nubigena)和黑褐苔草(Carex atrofusc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在雪被形成期、雪被稳定期和雪被融化期研究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整个冬季,土壤动物增加了黄花亚菊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总P LFA含量、真菌PLFA含量以及细菌PLFA含量,提高了其真菌/细菌比例,减少了黑褐苔草中微生物总PLFA含量、真菌PLFA含量以及细菌PLFA含量,降低了其真菌/细菌比例;(2)在雪被形成期,黄花亚菊凋落物中土壤动物显著增加了真菌表征脂肪酸18:2ω6,9c的含量,但降低了细菌表征脂肪酸16:0、16:1ω9c、18:1ω7c的含量.黑褐苔草凋落物中土壤动物显著增加了细菌表征脂肪酸18:1ω7c的含量,但降低了真菌表征脂肪酸18:2ω6,9c的含量.雪被融化期,土壤动物显著增加了黑褐苔草凋落物中细菌表征脂肪酸16:1ω9c的含量,降低了细菌表征脂肪酸a15:0和微真核生物表征脂肪酸18:3和20:4的含量;(3)土壤动物对凋落物中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在雪被融化期,增加了黄花亚菊凋落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均匀性、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降低了黑褐苔草凋落物中微生物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增加了黑褐苔草凋落物中微生物丰富度和优势度指数.这些结果表明,冬季恶劣环境条件下高山草甸土壤动物仍然对微生物的数量、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草甸 土壤动物 土壤微生物 PLFA 凋落物分解 季节性雪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