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12岁学生季节性结膜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彦清 刘向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9-1364,共6页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季节性结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常规的学生沙眼普查工作,筛查出阳性患儿1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驱风一字散"和0.1%奥洛他啶眼液...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季节性结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常规的学生沙眼普查工作,筛查出阳性患儿13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采用口服中药"驱风一字散"和0.1%奥洛他啶眼液滴眼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0.1%奥洛他啶眼液滴眼滴眼。根据观察患者的眼部症状及体征变化进行评分,主观症状(表):眼痒、刺激症状、畏光、黏液样分泌物、等;主要体征:结膜不同程度水肿、充血及分泌物状况。分别记录用药后3 d、1周、2周,各1次,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眼部症状和总评分较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眼部症状、体征。总评分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季节性结膜炎,"驱风一字散"联合0.1%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与单纯使用0.1%奥洛他定滴眼液相比,能更好的改善眼部症状、体征,并且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季节性结膜炎 危险因素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攀 寇婷 王美艳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5期1982-1984,共3页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西安航天总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的10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0.1%... 目的观察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西安航天总医院眼科门诊治疗的10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埃美丁富马酸依美斯汀眼液、爱丽玻璃酸钠滴眼液等非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0.1%氟米龙眼液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症状和体征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49%,症状缓解时间为(3.26±0.2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35±0.7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眼痒[(1.92±0.13)分vs(3.12±0.15)分]、流泪[(1.85±0.21)分vs(2.46±0.37)分]、畏光[(1.71±0.31)分vs(2.36±0.30)分]、异物感[(5.48±0.43)分vs(7.94±0.69)分]、乳头[(1.92±0.13)分vs(3.12±0.15)分]、滤泡[(1.85±0.21)分vs(2.46±0.37)分]、分泌物[(1.71±0.31)分vs(2.36±0.30)分]、结膜充血[(5.48±0.43)分vs(7.94±0.69)分]评分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9%,略低于对照组的5.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皮质类固醇联合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可促进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提高疗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皮质类固醇 氟米龙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结膜炎 激素 过敏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氟米龙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世男 彭薇 +2 位作者 朱彰灏 周卫为 李霞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4期369-371,384,共4页
目的评估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治疗中0.1%氟米龙滴眼液的使用需要,为临床上对SAC使用激素类眼液需要率及使用频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例(112眼)SAC患者,首次就诊时采用"帕坦洛+埃美丁+爱丽"治疗方案,治疗第3天症状未缓解... 目的评估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治疗中0.1%氟米龙滴眼液的使用需要,为临床上对SAC使用激素类眼液需要率及使用频度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0例(112眼)SAC患者,首次就诊时采用"帕坦洛+埃美丁+爱丽"治疗方案,治疗第3天症状未缓解的患者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至症状缓解为止。对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 19.6%(22/112)患眼需要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在加用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后,90.9%(20/22)患者3 d内症状缓解。需要和不需要0.1%氟米龙滴眼液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抗组胺类及双效作用类药物联合使用可使大部分SAC患者3 d内症状缓解,仅少部分患者需加用激素类药物低频度、短时间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药物治疗 氟米龙滴眼液
下载PDF
季节因素对过敏性结膜炎就诊及用药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晓艳 田宗梅 +2 位作者 宁慧宇 王学艳 李晓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8期3473-3476,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AC)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间的关系,并分析季节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于2015年全年对北京城区主要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统计2015年我院变态反应科门诊AC就诊诊次及三种主要抗过敏滴眼液处方量,... 目的:探讨过敏性结膜炎(AC)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间的关系,并分析季节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重力沉降法于2015年全年对北京城区主要气传花粉浓度进行监测,统计2015年我院变态反应科门诊AC就诊诊次及三种主要抗过敏滴眼液处方量,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AC就诊诊次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间的关系。结果:2015年全年共监测花粉76164颗,花粉分布呈现春秋两季高峰,花粉分布最高的月份为4月(34.84%),其次为3月(29.72%),5月(10.87%),9月(10.52%),8月(9.94%);花粉分布最少的月份为1月和11月(0.11%)。春季花粉高峰期(3-5月份)月平均花粉数量为19150颗,秋季花粉高峰期(8-9月份)月平均花粉数量为7792颗,秋季花粉高峰期月平均花粉数量低于春季。2015年我院变态反应科AC月平均就诊诊次为(80.42±54.28)人次,8月份AC诊次最高,占全年的18.03%,其次为9月份(16.99%)、4月份(13.99%)、3月份(12.54%)、5月份(7.98%)。抗过敏滴眼液月平均用量为(148.67±148.63)瓶,8月份抗过敏滴眼液用量最高,占全年的28.25%,其次为3月份(17.21%)、9月份(14.18%)、4月份(13.11%)、5月份(8.30%),AC就诊次数及抗过敏滴眼液处方量均呈现春秋季节高峰。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每月花粉量与AC就诊诊次、抗过敏滴眼液用量呈正相关(r=0.806,0.830,P=0.000,0.000),AC就诊诊次与抗过敏滴眼液用量呈正相关(r=0.923,P=0.000)。结论:花粉分布、AC诊次及抗过敏滴眼液用量均出现春秋季节高峰。秋季花粉致敏性高于春季花粉,用药及AC就诊最高峰均出现在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传花粉 过敏性结膜炎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抗过敏滴眼液 季节因素
原文传递
季节过敏性和常年过敏性结膜炎的变应原检测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田桂花 《临床眼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季节过敏性结膜炎(SAC)和常年过敏性结膜炎(PAC)的变应原检测及治疗效果。方法对SAC和PAC患者119例详细询问病史,检测过敏原,口服仙特敏、维生素C,外滴2%色甘酸钠或地氯眼液,其中32例同时配合脱敏疗法,1例配合心理疗法。结果2... 目的探讨季节过敏性结膜炎(SAC)和常年过敏性结膜炎(PAC)的变应原检测及治疗效果。方法对SAC和PAC患者119例详细询问病史,检测过敏原,口服仙特敏、维生素C,外滴2%色甘酸钠或地氯眼液,其中32例同时配合脱敏疗法,1例配合心理疗法。结果2个疗程(1疗程7天)治愈患者73例(其中32例脱敏疗法在内占100%),占61.3%。3~4个疗程治愈者17例,占13.4%,4个疗程以上治愈者8例,占6.7%,5例效果不明显。总治愈率82%,有效率13.4%,无效率占4.2%。结论SAC和PAC根据检测、脱敏、及心理联合药物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易接受、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常年过敏结膜炎 检测治疗
下载PDF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严展军 邢敏艳 《临床眼科杂志》 2016年第5期427-429,共3页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予以舌下含服粉尘...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色甘酸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予以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眼部综合症状评分、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部综合症状评分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的治疗后实验组3、12、24个月的眼部综合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对症用药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对症用药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3.59%,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可改善患者的眼部综合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激素及抗组胺类药物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滴剂 色甘酸钠滴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韦氏眼科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656-658,共3页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时复目痒"。燕京韦氏中医眼科流派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独特的诊疗思路。依据过敏性结膜炎四时发病病因病机之不同分别论治:发于春者,洗肝散加减;发于夏...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时复目痒"。燕京韦氏中医眼科流派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因时辨证内外治并重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独特的诊疗思路。依据过敏性结膜炎四时发病病因病机之不同分别论治:发于春者,洗肝散加减;发于夏者,洗心汤加减;发于秋者,暴赤泻肺汤加减;发于冬者,六味地黄汤加减;同时予加味桑明液洗剂外用熏洗治疗。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确切、有效的缩短病程及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氏眼科流派 因时辨证 内外治并重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南 祁姗姗 +1 位作者 罗班 王晓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1期221-223,共3页
目的研究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就本中心的175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过敏原结果特征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中花粉过敏者比例最高,多合并... 目的研究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过敏原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就本中心的175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病历资料,分析其过敏原结果特征和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中花粉过敏者比例最高,多合并呼吸道过敏性疾病,且多价过敏原过敏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单价过敏原过敏患者(χ^2=8.681,P〈0.05)。结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临床过敏原特点对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王方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用药规律
9
作者 熊英 王方 《湖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王方教授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SAC)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教授门诊诊治的SAC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Excel软件统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与归经频次,运用Rstudio 4.3.2软... 目的:探讨王方教授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SAC)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教授门诊诊治的SAC患者的病案资料,采用Excel软件统计药物频次、四气五味与归经频次,运用Rstudio 4.3.2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64首,涉及药物171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前5位的中药为炙甘草、防风、白芍、银柴胡、陈皮;寒性药使用最多,其次为温性与平性药;药味主要为甘、苦、辛味;归经主要归脾、肝、肺、胃经。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常用的配伍包括侧柏叶-防风、侧柏叶-银柴胡、银柴胡-防风、(侧柏叶、银柴胡)-防风、(辛夷、银柴胡)-防风、(白芍、侧柏叶)-防风。高频中药聚类分析显示出4类药物组合。结论:王教授治疗SAC以扶土抑木为基本治则,以健脾清肝、祛风止痒为基本治法,重视补脾益气、清肝明目、祛风止痒等药物的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王方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钱航 王方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631-636,共6页
西医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SAC)的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一般疗法、局部滴眼液点眼、手术疗法、特殊免疫疗法等。中医治疗SAC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雾化、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 西医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SAC)的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一般疗法、局部滴眼液点眼、手术疗法、特殊免疫疗法等。中医治疗SAC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雾化、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目前,西医治疗虽然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容易复发,不适合长期应用。中医疗法可以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但治疗机制尚未明确,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尚缺乏有力的证据。今后,应当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深层次的研究,进一步探究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多的治疗方式,为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中西医治疗 中药雾化 针刺疗法 穴位埋线
下载PDF
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钟玉生 李林森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4期485-486,共2页
目的探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采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目的探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研究组采用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症状评分、体征评分、总评分、眼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皮质类固醇联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皮质类固醇 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对糖尿病患者眼表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红 张薇玮 +1 位作者 吴丹 高亮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4期206-211,共6页
目的探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对糖尿病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160只眼)。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5±8.2)岁。SAC发作期的糖尿病患者40... 目的探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AC)对糖尿病患者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南京大学医院眼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160只眼)。其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8.5±8.2)岁。SAC发作期的糖尿病患者40例(80只眼)为观察组;糖尿病常规眼科体检者40例(80只眼)为对照组。观察并记录患者发作时与病情缓解后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液分泌量(SⅠt)、泪河线高度(TMH)、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及睑板腺综合评分,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眼表各相关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参数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非参数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性别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1,P>0.05);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5,1.218,0.787,1.014,0.962,1.231;P>0.05)。观察组发作期患者的OSDI、BUT、FL及睑板腺综合评分分别为(44.79±17.26)、(5.47±2.30)s、(1.45±1.13)及(3.75±2.20),对照组分别为(28.49±9.18)、(10.39±3.66)s、(0.98±0.80)及(2.83±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87、14.015、4.293,6.01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作期糖尿病患者的OSDI、FL及睑板腺综合评分增高,但BUT缩短。两组患者OSDI、FL、睑板腺综合评分及BUT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86,8.230,5.795,-6.016;P<0.05)。经治疗缓解后,各项相关参数有所改善,OSDI和睑板腺综合评分仍高于对照组,BU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缓解期患者的OSDI、睑板腺综合评分及BUT分别为(35.89±10.76)、(1.10±0.84)及(8.40±3.7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7,3.840,-6.233;P<0.05)。两组患者SⅠt和TMH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85,1.214;P>0.05)。观察组发作期糖尿病患者的OSDI与SⅠt、TMH及BUT呈负相关。经Spearman相关分析,其相关性有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眼表 睑板腺综合评分
原文传递
依碳酸氯替泼诺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莫洁虹 莫竞匀 +2 位作者 吴宇平 曾维 赵英华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908-2909,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对比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治疗中的疗效,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4次/d),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4次/d),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在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明显缓解瘙痒、畏光等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而且两种滴眼液的安全性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碳酸氯替泼诺滴眼液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两种方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最小成本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康寯 俞阿勇 杨新军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分析两种方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6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33例(0.1%盐酸奥洛他定)和Ⅱ组33例(0.05%依美斯汀联合0.1%洛度沙胺,33例)治疗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最小成... 目的:分析两种方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66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Ⅰ组33例(0.1%盐酸奥洛他定)和Ⅱ组33例(0.05%依美斯汀联合0.1%洛度沙胺,33例)治疗后观察疗效,并进行最小成本分析。结果:Ⅰ组和Ⅱ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和90. 91%,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药物成本分别为(154.39±9.65)元和(104.09±3.56)元,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美斯汀联合洛度沙胺方案治疗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炎 季节性过敏性 最小成本分析 奥洛他定
下载PDF
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治疗季节变应性结膜炎眼痒及结膜充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敏洁 龚岚 +4 位作者 孙兴怀 刘祖国 李毓敏 张月琴 赵武令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0.025%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患者眼痒、结膜充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组别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的229例(229只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4例,给予进1510.02... 目的探讨0.025%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患者眼痒、结膜充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平行组别的研究方法,将诊断为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的229例(229只眼)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4例,给予进1510.025%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对照组115例,给予0.05%依美斯汀滴眼液,均为2次,d,每次1滴,疗程14d。在用药前和用药后(7±1)d,(14±1)d对两组患者的眼痒和结膜充血进行观察评分。结果用药后(7±1)d以及(14±1)d,酮替芬组和依美斯汀组眼痒、结膜充血评分均明显下降,与基线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痒和结膜充血下降幅度组间(酮替芬-依美斯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口0.025%富马酸酮替芬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患者的眼痒、结膜充血疗效非劣效于0.05%依美斯汀滴眼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替芬 依美斯汀 季节性变应性结膜炎
原文传递
小儿退敏汤对小鼠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航 王方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45-548,553,共5页
目的:研究小儿退敏汤对卵清蛋白诱导的Balb/c小鼠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ryundiuitis,SAC)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SAC组、小儿退敏汤低剂量组、小儿退敏汤高剂量组、盐酸西... 目的:研究小儿退敏汤对卵清蛋白诱导的Balb/c小鼠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 allergic coryundiuitis,SAC)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6~8周龄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SAC组、小儿退敏汤低剂量组、小儿退敏汤高剂量组、盐酸西替利嗪组。空白组不作处理,其余各组使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点眼激发建立SAC模型。造模成功后,SAC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小儿退敏汤治疗组予高、低剂量退敏汤灌胃治疗,盐酸西替利嗪组予以盐酸西替利嗪片灌胃治疗,共灌胃15 d。给药结束后,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眼部情况并进行结膜炎症反应评分,将眼球连同眼睑取下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数量,RT-PCR法检测小鼠结膜组织趋化因子配体5(CCL5)的表达情况。结果:给药结束后,小儿退敏汤高、低剂量组的眼部表现和炎症反应好转程度均优于SAC组,结膜炎症反应评分均低于S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下观察结膜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小儿退敏汤高、低剂量组均少于S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小儿退敏汤高、低剂量组结膜CCL5表达水平均低于S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退敏汤能够减轻卵清蛋白诱导的SAC小鼠的结膜炎症反应,减少结膜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其机制可能与减少CCL5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小儿退敏汤 卵清蛋白 趋化因子配体5
下载PDF
干眼症和前睑缘炎及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中三种检测方法结果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Mutlu Acar Volkan Yaylali +1 位作者 Ahmet Cevik Tufan Cem Ylldmm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2163-2168,共6页
目的:比较三组临床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泪液功能测试,眼表染色以及结膜印象细胞学检测的结果。方法:这是一个单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括泪液分泌分数小于10mm和泪膜破裂时间(TBUT)小于10s的20例干眼症患者,有干燥和结痂... 目的:比较三组临床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泪液功能测试,眼表染色以及结膜印象细胞学检测的结果。方法:这是一个单中心,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括泪液分泌分数小于10mm和泪膜破裂时间(TBUT)小于10s的20例干眼症患者,有干燥和结痂睫毛的20例前睑缘炎患者,上眼睑睑板结膜乳头肥大的20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和20例对照组患者。比较泪液分泌的分数,泪膜破裂时间,眼表染色(牛津分级方案),杯状细胞密度(尼尔森分级方案评估所有患者的印象细胞学和化生分数)。结果:三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泪液功能测试结果,眼表染色评分,杯状细胞密度和化生分数上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结果证明这三种疾病的炎症反应造成严重眼表损害,并在局部产生炎症。这种损伤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和化生。杯状细胞损伤程度与临床研究结果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睑缘炎 结膜印象细胞学 干眼症 眼球表面染 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因时辨证内外治并用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5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因时辨证内外治并用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变化辨证口服中药及加味桑明液外用熏眼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熏眼... 目的:研究因时辨证内外治并用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12月收治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试验组根据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变化辨证口服中药及加味桑明液外用熏眼治疗;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熏眼及埃美丁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时辨证内外治并用治疗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时辨证 内外治并用 季节过敏性结膜炎
下载PDF
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效果研究
19
作者 杨筱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8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奥洛他定组和色甘酸钠组... 目的:探讨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奥洛他定组和色甘酸钠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色甘酸钠组患者使用色甘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为盐酸奥洛他定组患者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盐酸奥洛他定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48/50),色甘酸钠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35/50)。盐酸奥洛他定组患者进行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色甘酸钠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确切。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季节性变态反应性结膜炎 临床效果 色甘酸钠滴眼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