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海神信仰的功能性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叶澜涛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历史典籍的梳理,发现中国的海神信仰具有漫长的历史及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其中明显表现在海神崇拜具有避难、求渔、求子等方面的功能性特征。
关键词 海神 信仰 功能性
下载PDF
元代天妃崇拜的三个问题新探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太勇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64-68,共5页
从中国古代海神崇拜的历程来看,虽然"天妃"名号、海神崇拜由来已久,但"天妃"与海神产生联系,是从宋元时期对林氏女的册封开始的,而且由于元代的极力崇拜,使曾经作为众多人格化海神之一的"天妃"成为海神... 从中国古代海神崇拜的历程来看,虽然"天妃"名号、海神崇拜由来已久,但"天妃"与海神产生联系,是从宋元时期对林氏女的册封开始的,而且由于元代的极力崇拜,使曾经作为众多人格化海神之一的"天妃"成为海神的代名词。宋代作为无所不保的"万能神"化身的天妃,在元代的主要职能是海运的保护神,但是她也兼具祈雨、息盗、平息海潮等其他职能。天妃在元代被视为最主要的海运保护神,但并非唯一的海运保护神,还有其他的因护佑海运的海神受到元政府的册封、祭祀,如水仙神和一直以来由政府册封、祭祀的"四海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妃 海神 崇拜 海运 元代
下载PDF
京族的海神信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才茂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5-49,共5页
北部湾畔京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众海神的崇拜心理和祭祀活动普遍存在,文化习俗特征鲜明。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史料,梳理京族海神信仰的主要形态和基本特点,论述京族海神信仰习俗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京族 信仰 海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下载PDF
我国沿海社会变迁与海神国家祭祀礼仪的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宁而 杨丹丹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中国的海神国家祭祀是随着我国沿海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的。中国的国家祭祀有着悠远的历史,在其影响下的民间祭祀历史同样长久。海神国家祭祀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唐之前的海神祭祀主要是以海为神;唐之后的海神祭祀则以岳镇海渎中祀... 中国的海神国家祭祀是随着我国沿海社会的变迁不断变化的。中国的国家祭祀有着悠远的历史,在其影响下的民间祭祀历史同样长久。海神国家祭祀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唐之前的海神祭祀主要是以海为神;唐之后的海神祭祀则以岳镇海渎中祀为主要形式;宋朝,国家对民间信仰开放宽容,妈祖海神因其灵验不断被封赐,最终上升为国家信仰。在我国海神国家祭祀的历史变化中,可以明显看出国家海神祭祀的主体和对象以及等级的变化都与当时的海洋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涉海能力和技术的变化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 国家祭祀 社会变迁
下载PDF
男权社会中的女神崇拜——福建妈祖崇拜原因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海燕 李秀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4年第4期8-12,共5页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妈祖作为一个女神,她的崇拜不但有没被遏制反而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一度超越其他众神成为我国至高无上的海神,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古代福建社会的特性、古代福建人的母亲崇拜心理、闽人崇...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下,妈祖作为一个女神,她的崇拜不但有没被遏制反而得到历代朝廷的褒封,一度超越其他众神成为我国至高无上的海神,是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古代福建社会的特性、古代福建人的母亲崇拜心理、闽人崇拜女巫的潜意识三大点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尊女卑 妈祖 海神 母亲崇拜 女巫
下载PDF
妈祖信仰与东西方海神崇拜异同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浙苏 《妈祖文化研究》 2017年第2期8-13,共6页
妈祖与波塞冬同为海神,是东西方在进行海上贸易,发展海洋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但由于地理环境差异,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东西方海神崇拜的异同,对于发展世界海洋文化、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妈祖 波塞冬 海神 民间信仰 中西文化
下载PDF
略论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国灿 胡先哲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进程始于六朝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完成。这种演变是民间海洋开发不断拓展和官方倡导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重点在于护海和守海两方面的精神追求。相对于其他海神信仰,海神化的观音... 古代浙东沿海地区观音信仰的海神化进程始于六朝时期,经过唐宋时期的发展,到明清时期基本完成。这种演变是民间海洋开发不断拓展和官方倡导扶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重点在于护海和守海两方面的精神追求。相对于其他海神信仰,海神化的观音信仰具有信仰体系的相对独立性、信仰内涵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体现了浙东地区开放包容、刚毅坚卓的海洋文化精神,对区域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浙东沿海 观音信仰 海神
下载PDF
马伏波信仰在海南的演变
8
作者 谢国先 丁晓辉 《南海学刊》 2022年第4期119-128,共10页
从东汉到清代,伏波将军马援被认作先贤并被加以祭祀。唐宋时期,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已将马援作为海神加以祭祀。宋代开始,对海神天妃(或称妈祖)的信仰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普及,并由福建、广东等地传入海南。元明清时期,天妃信仰在... 从东汉到清代,伏波将军马援被认作先贤并被加以祭祀。唐宋时期,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已将马援作为海神加以祭祀。宋代开始,对海神天妃(或称妈祖)的信仰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逐渐普及,并由福建、广东等地传入海南。元明清时期,天妃信仰在海南岛广泛传播,琼州海峡两岸还出现平浪侯、江张二公、西天大士等新海神。此后,海南马伏波神格发生变化,由先贤兼海神逐渐演变为地方保护神,其功能与海南各地被称为峒主的地方保护神基本一致,马伏波信众群体的分布范围也逐渐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伏波信仰 海南 海神 地方保护神
下载PDF
妈祖文化的世界性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仁炜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1-36,共6页
阐述妈祖作为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海神,包含“仁义道德、相亲平等、和谐共荣”文化因子,与“和合”“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谋而合。纵观诸多人海关系的神话和传说,妈祖和波塞冬堪称东、西方海神的代表,波塞冬被赋予霸权... 阐述妈祖作为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海神,包含“仁义道德、相亲平等、和谐共荣”文化因子,与“和合”“天下为公”等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不谋而合。纵观诸多人海关系的神话和传说,妈祖和波塞冬堪称东、西方海神的代表,波塞冬被赋予霸权文化特征,而妈祖被赋予仁爱文化特征。通过物质与非物质两种形态传承,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发展妈祖文化,让妈祖文化成为“一带一路”的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文化 价值观 海神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明清两朝妈祖崇祀的信仰面貌——以汉文历史文献的解读为中心
10
作者 王琛发 《妈祖文化研究》 2018年第1期84-95,共12页
论述妈祖之所以称圣,乃源于修道修德、由人而神,她与古希腊神话的海神波赛冬性质不同,妈祖实际应称为"镇海之神",就信众整体观念看,信仰妈祖是以大众共同积累的神灵公共印象,去彰显妈祖文化作为具体表达中华传统价值体系、思... 论述妈祖之所以称圣,乃源于修道修德、由人而神,她与古希腊神话的海神波赛冬性质不同,妈祖实际应称为"镇海之神",就信众整体观念看,信仰妈祖是以大众共同积累的神灵公共印象,去彰显妈祖文化作为具体表达中华传统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妈祖信仰传播和祭祀规格,都受到朝廷对妈祖尊崇态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妈祖 信仰 海神 南洋 文献
下载PDF
试析施琅为海神及其变化
11
作者 李天锡 《学术问题研究》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从清人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可知,泉州人施琅曾被奉为海神。通过分析认为,施琅大概自清康熙后期至光绪初年的100多年间被奉为海神,因为施琅生前曾任福建水师提督,奉旨专征,平定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符合民众重建家园、安居乐业的愿望。... 从清人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可知,泉州人施琅曾被奉为海神。通过分析认为,施琅大概自清康熙后期至光绪初年的100多年间被奉为海神,因为施琅生前曾任福建水师提督,奉旨专征,平定台湾,实现祖国统一,符合民众重建家园、安居乐业的愿望。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女海神妈祖的地位难以超越;同时,也由于传统历史价值观的影响,即施琅曾弃郑成功而归顺清廷,被视为"叛徒",故逐渐被排除出海神行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琅 海神 社会条件 变化
下载PDF
海南兄弟公信仰及其在东南亚的传播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庆新 《海洋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459-505,共47页
海南兄弟公信仰是海南渔民商众的海洋信仰,起源于明代,随着海南人向海外播迁,流传到东南亚地区;兄弟公(昭应公)信仰已经成为一种有一定国际色彩的海南人拥有的民间海神信仰。
关键词 东南亚地区 海南 传播
下载PDF
试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海洋文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智勇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7-131,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具备一定的海洋航行能力,体现为博大浩瀚的包容精神,产生了一定的海神信仰,体现出特定的文化符号标志性,以及出现早期的海洋旅游现象,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海洋文化物质层面和... 春秋战国时期有着丰富的海洋文化。对海洋资源的认识和开发,具备一定的海洋航行能力,体现为博大浩瀚的包容精神,产生了一定的海神信仰,体现出特定的文化符号标志性,以及出现早期的海洋旅游现象,这些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海洋文化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表现。春秋战国时期海洋文化对沿海民族的经济基础、民族气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呈现出活泼性、兼容性、通融性、科学性等特征,对后来的文化也有影响。但是它也体现出原始性、非主导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战国 海洋开发 海神崇拜 兼容性 原始性
下载PDF
试论夏商时期的海洋文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智勇 《殷都学刊》 2002年第4期20-25,共6页
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海洋文化 ,它丰富了农业文明。夏商时期的海洋文化表现为出现了朦胧的海洋意识、海神崇拜以及早期的海洋旅游行为和以海岛为避难所 ,表现为开发了近海的海洋资源 ,有了一定的航海能力。它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 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海洋文化 ,它丰富了农业文明。夏商时期的海洋文化表现为出现了朦胧的海洋意识、海神崇拜以及早期的海洋旅游行为和以海岛为避难所 ,表现为开发了近海的海洋资源 ,有了一定的航海能力。它有积极的一面 ,也有消极的一面 ,还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 海洋意识 海神崇拜 海洋开发
下载PDF
东海神的崇拜与祭祀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元林 李华云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1-94,113,共5页
黄淮海平原是先民们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先民们很早就萌发了对其东部辽阔大海的崇拜,出现了对东海神的祭祀。从东海到东海神的形成,从东海神纳入国家祀典的岳镇海渎到历代统治者的祀典礼制不断完善,东海神的封号与神祠位置也都随之发生... 黄淮海平原是先民们最早的活动地区之一,先民们很早就萌发了对其东部辽阔大海的崇拜,出现了对东海神的祭祀。从东海到东海神的形成,从东海神纳入国家祀典的岳镇海渎到历代统治者的祀典礼制不断完善,东海神的封号与神祠位置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宋代东海神崇拜与祭祀日隆,就与庇佑社稷和护卫海上交通有关。东海神崇拜与祭祀的变迁可谓是国家祀典岳镇海渎变迁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神 国家祭祀 东海祠
下载PDF
古代海南的海神信仰与厉祭活动
16
作者 谢国先 丁晓辉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6-95,共10页
古代海南既有伏波将军、天妃、平浪侯等与中国内地地区共同的海神,也有峻灵王、西天大士、兄弟公等海南地方的海神。直到清朝末年,除了天妃这位普遍崇奉的海神之外,海南对其他海神的信仰都局限在局部地区。海南的海神,多为海上凶死者,因... 古代海南既有伏波将军、天妃、平浪侯等与中国内地地区共同的海神,也有峻灵王、西天大士、兄弟公等海南地方的海神。直到清朝末年,除了天妃这位普遍崇奉的海神之外,海南对其他海神的信仰都局限在局部地区。海南的海神,多为海上凶死者,因此,海南的海神信仰在本质上是厉祭,即对无祀鬼魂的祭祀。海南古代居民通过祭祀活动把海上遇难者从可能的厉鬼转化为实际的海神,是为求得海上活动的平安。基于同样的原理,海南古代居民也通过祭祀活动把其他场合的遇难者转化为保护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厉祭 古代海南
下载PDF
闽南海神信仰与仪式空间研究——以妈祖宫庙为中心
17
作者 叶昱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5-35,170,共12页
闽南地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与仪式空间相互影响。海神宫庙建筑及其仪式空间是海神信仰的物质表现,同时也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提供了承载空间。而海神信仰仪式行为对社区聚落、建筑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有着显著的影响。闽南海神信仰宫庙建... 闽南地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与仪式空间相互影响。海神宫庙建筑及其仪式空间是海神信仰的物质表现,同时也为海神信仰仪式行为提供了承载空间。而海神信仰仪式行为对社区聚落、建筑空间、生产生活空间有着显著的影响。闽南海神信仰宫庙建筑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对闽南海神宫庙建筑的保护要注重保护其整体性,即闽南海神宫庙所赋予的生产和生活的完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仪式空间 妈祖 宫庙 闽南
下载PDF
传说、仪式与族群互动:“九使公”海神信仰的文化建构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先清 李天静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9,共7页
作为一个以多元移民群体组成的海洋社区,历史上移居闽东沙埕港的各个族群,因为共同的水上作业特点,都选择了原先依江海为生的一部分闽越族的集体神明"九使公"作为本族群的信仰对象,并通过创造本族群与"九使公"的传... 作为一个以多元移民群体组成的海洋社区,历史上移居闽东沙埕港的各个族群,因为共同的水上作业特点,都选择了原先依江海为生的一部分闽越族的集体神明"九使公"作为本族群的信仰对象,并通过创造本族群与"九使公"的传说故事及共同参与节日庆典仪式展演等活动,逐渐将"九使公"塑造成为一个社区神。这一海洋社区民间信仰体系的形成过程,充分展示了海洋地带宗教发展的差异化特征,体现了宗教型社会组织在推动海洋社区建构与维系社区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神信仰 “九使公” 海洋人类学
下载PDF
公共空间与群体认同: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莱州市三山岛村海神庙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新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46-50,共5页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民间信仰活动逐渐复苏,各地庙宇纷纷重建。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的空间载体,海神庙的重建意味着村落公共空间的重塑。重塑后的公共空间成为村落空间中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交汇的核心,也成为村民家族内部权力、本地村...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民间信仰活动逐渐复苏,各地庙宇纷纷重建。作为民间信仰活动的空间载体,海神庙的重建意味着村落公共空间的重塑。重塑后的公共空间成为村落空间中经济、政治、宗教、文化交汇的核心,也成为村民家族内部权力、本地村民与外地人、民众与基层组织或国家之间互动交流并实现村落群体认同的公共空间。海神庙重建的社会学意义正是理解海神庙在社会的现代变迁中能够获得持续生命力并得以传承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群体认同 海神庙 寺庙重建
下载PDF
祝融神话及其神格演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景春 皮宇航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3-17,共5页
祝融作为神话中的火神,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下,也被当作南方神。当"海"作为四方方位的代称时,南方神和南海神混淆起来。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扩大,南海变成地理意义上的实指,祝融又具了南海神之职,朝廷给南海神的加封也落到... 祝融作为神话中的火神,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下,也被当作南方神。当"海"作为四方方位的代称时,南方神和南海神混淆起来。随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扩大,南海变成地理意义上的实指,祝融又具了南海神之职,朝廷给南海神的加封也落到了他的身上。古老神话人物在传统思想观念作用下完成了神格上的巨大转变,从而兼备火神、海神(水神)两种矛盾的神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融 火神 南方神 南海神 五行观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