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林外史》英译本中俗语文化词语的翻译 被引量:8
1
作者 曾奇 《外语教育》 2004年第1期201-206,共6页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收集《儒林外史》中的汉语俗语,并按杨宪益和戴乃迭合译本对俗语翻译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然后从影响翻译策略的相关因素入手,探讨《儒林外史》英译本中有关汉语俗语词语的翻译和产生的效果。
关键词 定量分析 俗语 《儒林外史》 翻译策略
原文传递
学术创业背景下学者角色认同演变模式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黄攸立 薛婷 周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科学领域与经济领域的交叉融合,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术主体开始涉足市场,创办经济实体,由此便引出了"学术创业"这一崭新命题。以学术创业的微观主体——学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学术创业导向,将学者分为4种类型:新兴型、守旧... 科学领域与经济领域的交叉融合,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术主体开始涉足市场,创办经济实体,由此便引出了"学术创业"这一崭新命题。以学术创业的微观主体——学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学术创业导向,将学者分为4种类型:新兴型、守旧型、勉强型和正统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角色认同理论构建出学者学术创业过程中角色认同的演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认同 混合角色认同 学者 学术创业
下载PDF
我国学术职业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学术职业的变革-中国大陆”问卷调查 被引量:16
3
作者 谷志远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79,89,共8页
本文基于26国合作进行的"学术职业变革"国际调查的中国大陆调查数据,对影响学术职业者流动倾向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测度各因素对学术职业流动倾向的贡献程度。结论是人口统计学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 本文基于26国合作进行的"学术职业变革"国际调查的中国大陆调查数据,对影响学术职业者流动倾向的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测度各因素对学术职业流动倾向的贡献程度。结论是人口统计学特征、教师的个性特征、工作满意度等对学术职业者职业流动倾向具有显著影响,所在学校声望、工作压力和教师收入等对学术职业者职业流动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职业 学术职业者 职业流动 离职倾向
原文传递
民俗变异与民俗学者的立场 被引量:13
4
作者 贺学君 《西北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现今中国的经济变革正在引起包括物质、精神、社会等层面上的民俗的复杂变化.作者认为民俗学者应当站在学术、社会和人文的立场上来对待、研究这一现象.
关键词 民俗变异 民俗学者 中国 民俗事项 民俗文化 民俗研究
原文传递
明清江南地区的文人游风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建勤 《旅游科学》 2000年第4期43-46,共4页
明清时期的江南,文人士大夫好游成风。文人专心于游事,固然是其习性所使,但事实上也与他们的人生遭际不无关联。而文人们的寻幽探胜、流连风景活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广泛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文人 旅游 江南
下载PDF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的学术创业过程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熊文明 余维新 陈传明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3-252,共10页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学术创业者在冲突情境中如何开启创业、怎样创业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学术创业经历了创业想法萌生、创业初始准备、创业资源整合和创业实践发展4个阶段。在创业想法萌生阶段,学术创... 基于意义建构-意义给赋理论,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学术创业者在冲突情境中如何开启创业、怎样创业的微观过程。研究发现:学术创业经历了创业想法萌生、创业初始准备、创业资源整合和创业实践发展4个阶段。在创业想法萌生阶段,学术创业者通过意义建构认清“我是谁”;在创业初始准备阶段,通过意义建构形成对学术创业的解释模式;在创业资源整合阶段,通过意义给赋对利益相关者的认知模式进行影响;在创业实践发展阶段,通过意义给赋完成价值创造和企业制度化建设,并将自身行动与社会互动,实现学术创业目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学者 创业过程 意义建构 意义给赋
下载PDF
服务型政府:“主体间”互动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62-69,共8页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话语,它是公众、学者、传媒与政府等多元社会主体间互动的结果。首先,它是公众与政府,即行政价值主体与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它是学者与政府,即学术研究主体与行政实践主体之... "服务型政府"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一个主流话语,它是公众、学者、传媒与政府等多元社会主体间互动的结果。首先,它是公众与政府,即行政价值主体与行政管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其次,它是学者与政府,即学术研究主体与行政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最后,它是媒体与政府,即大众传媒主体与舆论回应主体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主体间互动 政府 公众 学者 大众传媒.
下载PDF
依托学科专家办刊 助力科技期刊发展——以《地球科学》编辑部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晓红 王淑华 肖骏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70-573,共4页
为弥补科技期刊学术专才短缺的问题,提出"依托学科专家办刊助力期刊发展"这一思路,分别从如何有效发挥科技期刊的一手编委专家资源和外向吸纳的专家资源2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专家办刊功能的多面性,构建科技期刊发展的健康生... 为弥补科技期刊学术专才短缺的问题,提出"依托学科专家办刊助力期刊发展"这一思路,分别从如何有效发挥科技期刊的一手编委专家资源和外向吸纳的专家资源2方面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专家办刊功能的多面性,构建科技期刊发展的健康生态,提升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委 专家 功能多面性 效能发挥 科技期刊发展
原文传递
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十年士人阶层的分流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昭军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1-69,共9页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这场制度变革直接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和中国文化的命运。士人是科举制度下知识垄断者,居于中国四民社会之首。科举制度停废,意味着其原有流动渠道不再畅通,从而分流到新...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政治、社会、文化产生了多方面影响。这场制度变革直接改变了中国社会阶级结构和中国文化的命运。士人是科举制度下知识垄断者,居于中国四民社会之首。科举制度停废,意味着其原有流动渠道不再畅通,从而分流到新式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部门。士人通过身份转变,担当起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士人 阶级结构
下载PDF
论洪堡的大学教学思想 被引量:11
10
作者 熊华军 《高等理科教育》 2012年第1期156-162,共7页
在洪堡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有修养的"完人"。因为科学是最适合培养"完人"的材料,所以大学是科学共同体。由此,为了培养出"完人","由科学达致修养"是大学... 在洪堡看来,大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具体来说是有修养的"完人"。因为科学是最适合培养"完人"的材料,所以大学是科学共同体。由此,为了培养出"完人","由科学达致修养"是大学教学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大学教师应是学者,大学教学内容要围绕纯科学设置,大学教学方法要实现"教—研—学"的统一。可见,创造理性是洪堡大学教学思想的规定,这成就了他的历史地位,也成就了柏林大学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堡 大学教学 学者 完人
下载PDF
北宋中期文人谈兵论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春霞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321-325,共5页
北宋中期文人谈兵勃兴,所谈兵事涉及内容广泛,体现了文人对军事问题的兴趣及其兵学修养。文人在原生儒学中寻求文事与武事结合的契合点以打通儒、武,解决了以儒者身份谈论军事问题时对其自身身份认定的尴尬。北宋文人以儒者身份谈兵,使... 北宋中期文人谈兵勃兴,所谈兵事涉及内容广泛,体现了文人对军事问题的兴趣及其兵学修养。文人在原生儒学中寻求文事与武事结合的契合点以打通儒、武,解决了以儒者身份谈论军事问题时对其自身身份认定的尴尬。北宋文人以儒者身份谈兵,使其谈兵之文呈现出较强烈的儒家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北宋 儒者 兵家
下载PDF
宋代士人对农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以苏轼为中心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曾雄生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8,共18页
宋代的农学知识有了显著的增长,其后面是士人对于农学态度的改变。苏轼是宋代士人的代表,其于农学也涉猎多端。本文以苏轼为主线,从出身、教育、游历、躬耕等方面,探讨士人对农学知识的获取和传播及农学知识的增长机制。
关键词 苏轼 士人 农学知识 获取与传播 宋代
下载PDF
略论宋代的科举迷信及其对士人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何忠礼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宋代的科举迷信有祈梦、算命、看相、占卜和所谓因果报应等各种表现。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科举迷信尤为盛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宋代科场竞争空前激烈,无法把握自己在科场上的命运,从而给士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迫切希望预知吉凶,... 宋代的科举迷信有祈梦、算命、看相、占卜和所谓因果报应等各种表现。与唐代相比,宋代的科举迷信尤为盛行,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宋代科场竞争空前激烈,无法把握自己在科场上的命运,从而给士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他们迫切希望预知吉凶,并求得神灵的保佑;二是科举考试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亦即"幸与不幸"的存在,助长了命运说的流行;三是有人借助科举迷信宣扬因果报应,以劝世人积德行善,对科举迷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科举迷信不足信,且它对考生所产生的消极面也大于积极面,因而必须加以破除。在今天,科举制度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只要有考试,就会有竞争,就会对考生产生精神压力,就容易出现各种考试迷信,从而阻碍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考生只有破除各种考试迷信,以真才实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应考,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 应试士人 科举迷信 心理素质
下载PDF
中国学者对世界显微外科的一些贡献 被引量:10
14
作者 侯春林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9-213,共5页
1963年,陈中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开创了显微外科的新纪元。几十年来,一代代中国显微外科学者为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创新性贡献,使中国显微外科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本文阐述了中国显微外科学者在再植外科领域、再... 1963年,陈中伟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开创了显微外科的新纪元。几十年来,一代代中国显微外科学者为世界显微外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创新性贡献,使中国显微外科一直处于世界的前列。本文阐述了中国显微外科学者在再植外科领域、再造外科领域、组织修复领域和周围神经领域这四个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和一些贡献。回顾历史,中国显微外科的发展凝聚了老一辈的心血和智慧;展望未来,年轻一代应继承老一辈的事业,继续推动我国显微外科的普及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显微外科 世界显微外科 学者 贡献
原文传递
《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为吴敬梓所作新证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鹏飞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6-41,共16页
将《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的主题思想、行文风格、写作艺术以及跟全书其他各回的关联,结合新发现的《〈儒林外史〉题辞》来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断定《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并非他人窜入,而是出自吴敬梓本人之手。
关键词 《儒林外史》吴敬梓 第五十六回 窜人
原文传递
南朝人士之北奔与江左文化之北传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永平 《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20-31,共12页
本文具体论述了流亡北朝的江南士人在南朝文化北传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而南方文化的北传 ,不仅推动了北朝汉化过程 ,而且对消弥南北地域隔阂和对立 。
关键词 士人 典制 学风 文风 交流 北传 仰慕
下载PDF
我国学者与民众对自然教育认知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毛开泽 程希平 +4 位作者 高漫娟 吴睿 刘悦 张月萍 瞿靖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5,共7页
自然教育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为把握我国自然教育的研究热点,分析学者与民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情感”差异。本文检索了CNKI核心数据库近40年来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同时使用Python爬取知乎官网上以“自然教育”... 自然教育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途径。为把握我国自然教育的研究热点,分析学者与民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情感”差异。本文检索了CNKI核心数据库近40年来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论文同时使用Python爬取知乎官网上以“自然教育”为主题的评论,运用citeSpace和ROST Content Mining6软件对检索到的文章和评论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0年以来,自然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且与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环境教育、国家公园等联系密切;百度指数表明2015年以来民众对自然教育的关注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且文章发文量与搜索量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网络文本分析表明学者的积极情绪占比高于民众,但不同时段学者与民众对自然教育的“认知-情感”存在差异。从关注维度看,民众与学者都注重自然教育对儿童身心塑造作用以及自然教育开展资源配置状况,不同之处在于学者更关注自然教育的研究范畴。从研究趋势看,民众对自然教育实践认知积极情绪呈逐渐上升趋势,而学者认知情绪基本稳定,反映出自然教育的关注度由学者向民众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学者 民众 认知-情感
下载PDF
民间的意义——西南民居的研究历程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璇 《新建筑》 2013年第3期40-45,共6页
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民居的调查开启了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南地区的民居调查研究不仅拓展了我国民居研究的视野,也开辟了民居研究的新理路。通过梳理西南学者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居调研的成果及其特色,... 抗战时期,中国营造学社对西南民居的调查开启了中国传统民居研究的先河。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南地区的民居调查研究不仅拓展了我国民居研究的视野,也开辟了民居研究的新理路。通过梳理西南学者群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居调研的成果及其特色,并以学术传承的视角,探讨80年代至今西南民居与聚落研究的新发展,希冀对传承与发扬前人的研究成果,加强对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民居研究 学者群 建筑创作 人居环境建设 遗产保护
下载PDF
《儒林外史》和《围城》讽刺艺术比较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彪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99-101,共3页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 《儒林外史》和《围城》是中国讽刺小说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本文对二者讽刺艺术不同的内涵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比较。文章认为《,儒林外史》的讽刺对象直指社会制度和社会风气《;围城》则揭示了人性的根本颓败与人类的生存困境,而将道德判断延期《。儒林外史》的讽刺采用客观呈现的叙事方法,而《围城》的讽刺则采用主观说明的叙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林外史》 《围城》 讽刺艺术 比较
下载PDF
风尚·环境·文士——明清江南游风炽盛原因初探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建勤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15-19,共5页
明清江南旅游活动异常兴盛。透过其吃喝玩乐简单生理意义的表象,我们发现,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广的社会环境背景。它既与当时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密切相关,又与拥有一流的旅游环境分不开,而一群文士的先锋模范作用,更促使... 明清江南旅游活动异常兴盛。透过其吃喝玩乐简单生理意义的表象,我们发现,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广的社会环境背景。它既与当时人们的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密切相关,又与拥有一流的旅游环境分不开,而一群文士的先锋模范作用,更促使本地区的群体旅游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对游风兴盛原因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是研究社会生活史和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尚 环境 文士 明代 清代 江南 旅游 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