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期探讨 被引量:14
1
作者 廖志鹏 汪青春 +1 位作者 谢秋屏 田明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76-1178,共3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与脊柱和/或髋关节X线表现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其临床分期进行探讨。方法37例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骶髂关节和受累脊柱和(或)髋关节X线检查,由两名医生对X片各自进行两次盲法阅片评分,对颈...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与脊柱和/或髋关节X线表现严重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对其临床分期进行探讨。方法37例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骶髂关节和受累脊柱和(或)髋关节X线检查,由两名医生对X片各自进行两次盲法阅片评分,对颈椎、腰椎、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均按BASRI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将结果取平均值后进行统计处理。结果37例患者中脊柱受累Ⅱ级以上30例,占81%,髋关节受累Ⅱ级以上15例,占40.5%。骶髂关节评分与脊柱之间r=0.459;骶髂关节评分与髋关节评分之间r=0.465。结论骶髂关节损害严重度并不能很好的代表脊柱及髋关节损害严重度,按骶髂关节改变来分期难以全面反映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BASRⅠ分期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SPARCC评分与HLA-B27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治 周晟 陈晓飞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08-110,99,共3页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和人白细胞抗原(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40例符合纽约修订分类标准的AS病例,均进行HLA-B27检测及骶髂关节低场MRI检查,依据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评分系统(SPA...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低场磁共振成像(MRI)表现和人白细胞抗原(HLA)-B27检测对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40例符合纽约修订分类标准的AS病例,均进行HLA-B27检测及骶髂关节低场MRI检查,依据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评分系统(SPARCC)对MRI结果进行评分,并对SPARCC评分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指数(BASDA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LA-B27表达阳性35例(87.5%),阴性5例(12.5%);MRI表现的SPARCC评分在HLA-B27阴性组(18.30±9.78)和阳性组(12.40±4.8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09,P=0.105);SPARCC评分活动期组明显高于静止期组(17.14±3.80 vs 5.58±2.40,t=8.521,P=0.000)。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RI的SPARCC评分与临床BASDAI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675,P<0.05),提示两种评分系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骶髂关节MRI影像表现的SPARCC评分能为早期AS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HLA-B27检测须以影像学诊断条件为基础,才能发挥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磁共振成像 SPARCC评分系统 人白细胞抗原B27 诊断
原文传递
水平方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旭 李宇能 +3 位作者 杨明辉 吴新宝 赵春鹏 王满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845-850,共6页
目的探讨水平方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12月期间100例不伴骨性疾病的骨盆CT容积性数据,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3.1岁(15~91岁)。重建三维模型,获得标准骶骨矢状面。在各个矢状层面... 目的探讨水平方向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骨纵形骨折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12月期间100例不伴骨性疾病的骨盆CT容积性数据,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3.1岁(15~91岁)。重建三维模型,获得标准骶骨矢状面。在各个矢状层面标记骨皮质的外缘,从而确定手术的安全区,水平方向模拟置入1枚安全区所能容纳的最大螺钉,记录其直径。根据螺钉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侧固定和贯穿固定。结果根据骶骨形态学评价标准,形态正常80例,变异20例,变异率为20.0%。单侧固定时螺钉直径:变异组S2【(14.92±2.57)mm】〉正常组S2[(12.37±1.84)mm](P=0.000)〉正常组Sl【(11.87±3.92)mm】(P=0.319)〉变异组S3【(9.30±2.00)mm】(P=0.000)。贯穿固定时螺钉直径:变异组S2[(13.63±2.68)mm]〉正常组S1(11.48±1.92)mm](P:0.002)〉正常组S1【(10.40±4.05)mm】(P=0.033)〉变异组s3【(7.95±2.26)mml(P=0.001)。正常组S:所能容纳螺钉最大直径与S1呈弱负相关,而各骶椎所能容纳螺钉最大直径与髋臼直径无相关。男性S2椎体所能容纳螺钉的平均直径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椎体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大多数中国人可以在骨盆后环以水平方向固定2枚直径为6.5mm的骶髂关节螺钉,但安全区较小。螺钉的人点、规格及所固定椎体[S1椎体和(或)S2椎体]必须严格按照影像学表现进行选择。骶骨变异并不是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术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骶髂关节 骨钉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骨盆骨髓脂肪沉积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芳妮 李绍林 +3 位作者 张晓东 陈焱君 胡绍勇 赵银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6-25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 )患者骨盆骨髓脂肪沉积(BMFD)的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评估骨盆BMFD对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8例患者行骨盆MRI检查,其中44例经临床确诊的AS患者作为病例组,44例经临床确诊的非AS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 )患者骨盆骨髓脂肪沉积(BMFD)的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评估骨盆BMFD对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8例患者行骨盆MRI检查,其中44例经临床确诊的AS患者作为病例组,44例经临床确诊的非AS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及髋臼BMFD的发生率、病例组骨盆关节与非关节部位BMFD的分布特点。病例组双侧骶髂关节炎及髋关节炎不同阶段BMFD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双侧骶髂关节、髋臼BMFD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1);关节面下松质骨BMFD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P&lt;0.01);骶髂关节早期BMFD的发生率为40.0%~45.9%,晚期病变BMFD的发生率为58.3%~73.1%,晚期明显高于早期(P&lt;0.01);髋臼各期病变之间BMFD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1)。结论骨盆MRI显示BMFD在AS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主要分布于关节面下,可发生于AS病变的全过程,提示BMFD是AS骨髓病理改变的重要征象,很有可能成为早期诊断AS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骨髓脂肪沉积 骨盆 骶髂关节 髋臼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与骶髂关节变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奉琪 潘进社 +1 位作者 张英泽 王珺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与骶髂关节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耻骨联合的变化预测骶髂关节损伤程度。方法:防腐尸体骨盆8具,骨刀凿断耻骨联合,切断双侧骶棘,骶结节韧带和骶髂前韧带,制成开书型骨盆骨折,使耻骨联合分离至1、3、5、7cm时,用...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程度与骶髂关节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耻骨联合的变化预测骶髂关节损伤程度。方法:防腐尸体骨盆8具,骨刀凿断耻骨联合,切断双侧骶棘,骶结节韧带和骶髂前韧带,制成开书型骨盆骨折,使耻骨联合分离至1、3、5、7cm时,用螺旋CT扫描,用标准CAD测量软件计算骶髂关节开大的距离。结果:耻骨联合分离1、3、5、7cm时,骶髂关节分离距离平均值分别为:左侧(6.93±0.44)、(9.63±0.21)、(11.64±0.33)、(14.35±0.29)mm,右侧(6.91±0.44)、(9.63±0.19)、(11.63±0.20)、(14.30±0.49)mm。耻骨联合分离3cm与5cm时,髓骼关节分离距有明显差异,P<0.05。耻骨联合分离与骶髂关节分离有相关性,r(左)=0.991,r(右)=0.992,P<0.01。回归方程:左骶髂关节分离距离(mm)=5.777+1.214×耻骨联合分离距离(cm),右骶髂关节分离距离(mm)=5.784+1.209×耻骨联合分离距离(cm)。结论:骶髂关节分离随耻骨联合的分离程度增加,根据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可预测骶髂关节变化,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耻骨联合 分离 骶髂关节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MRI早期诊断 被引量:5
6
作者 许秋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5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I征象,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68个骶髂关节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临床诊断标准(MNY)【1】AS患者行MRI检查者,分析其MRI征象。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MR...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I征象,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37例68个骶髂关节符合1984年修订的纽约临床诊断标准(MNY)【1】AS患者行MRI检查者,分析其MRI征象。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MRI征象包括:关节软骨不规则增粗、扭曲、信号改变,骨髓水肿,局灶性骨质侵蚀、缺损、中断、囊变。结论 MRI可提高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关节炎 诊断
下载PDF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MRI测定骨髓水肿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7
作者 魏禺 王凤仙 +3 位作者 梁军 华冰珠 周正阳 赵成 《江苏医药》 CAS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MRI测定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RI检测24例ax-SpA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并分析骶髂关节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a... 目的探讨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SpA)患者MRI测定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采用MRI检测24例ax-SpA患者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情况,并分析骶髂关节加拿大脊柱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CRP、ESR和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9、0.442、0.453和0.429,P<0.05),而与IL-8、IL-17、IL-21、IL-23、TNF-α、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无关(r=0.016、0.147、0.196、0.049、0.096、0.333和0.224,P>0.05)。结论 ax-SpA患者骶髂关节SPARCC评分与IL-6水平和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IL-6可作为监测骶髂关节病变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细胞因子 骶髂关节 骨髓水肿
原文传递
骶髂关节结核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4
8
作者 穆哈买提 车立新 +1 位作者 孟晓源 李坤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51例骶髂关节结核,分析其病史、体征、影像特点,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16例。结果根据K im分型法,Ⅰ型5例,Ⅱ型11例,Ⅲ型15例,Ⅳ型20例。手术治疗35例,28...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结核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51例骶髂关节结核,分析其病史、体征、影像特点,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16例。结果根据K im分型法,Ⅰ型5例,Ⅱ型11例,Ⅲ型15例,Ⅳ型20例。手术治疗35例,28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优良率为80%,随访时均为临床治愈。结论骶髂关节结核下腰及臀部疼痛不适最多见,根据K im分型来指导临床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结核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HRCT显示骶髂关节真空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黄淑琴 丁国成 +1 位作者 孟波 王杰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437-438,共2页
目的:探讨HRCT扫描骶髂关节真空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岁以下112例做HRCT扫描,根据年龄分为3组,10-20岁44例,21-30岁27例,31-40岁41例。正常对照组10例,年龄20-25岁。结果:112例中,骶髂关节炎33例,无关节骨改变者79例。75例可见单或... 目的:探讨HRCT扫描骶髂关节真空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岁以下112例做HRCT扫描,根据年龄分为3组,10-20岁44例,21-30岁27例,31-40岁41例。正常对照组10例,年龄20-25岁。结果:112例中,骶髂关节炎33例,无关节骨改变者79例。75例可见单或双侧骶髂关节真空征。对照组10例中,全部20个(100%)骶髂关节内可见真空征。结论:骶髂关节真空征见于正常成人及部分少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真空征 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骶髂后长韧带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峰 方文来 +2 位作者 水小龙 郭晓山 王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1-38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骶髂后长韧带(LPSL)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显示LPSL较好的扫描断面及其正常MRI表现,以期对LPSL损伤的影像学评价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5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为25~30岁,平均27.0岁;体质量... 目的 通过对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的骶髂后长韧带(LPSL)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探讨其显示LPSL较好的扫描断面及其正常MRI表现,以期对LPSL损伤的影像学评价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5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年龄为25~30岁,平均27.0岁;体质量为56 ~83 kg,平均66.2 kg;身高为167 ~181 cm,平均173.2 cm;体质量指数为19.1 ~25.9 kg/m2,平均22.1 kg/m2.对其LPSL进行MRI扫描研究,扫描断面包括斜矢状面及常规冠状面、矢状面、横断面,比较不同扫描断面上韧带的显示效果及其MRI的表现. 结果 20°~30°斜矢状面扫描显示成年男性LPSL的效果较好[优良率为92% (23/25)],冠状面显示效果次之[优良率为80% (20/25)],横断面及矢状面显示效果差(优良率均为0),20°~ 30°斜矢状面与冠状面显示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644,P=0.000).25名志愿者的LPSL MRI显示为长条状的低信号影,韧带深面均有脂肪组织形成的高信号影. 结论 20°~ 30°斜矢状面扫描是常规扫描的重要补充.健康成年男性LPSL的MRI影像学特征为长条状的低信号影,韧带深面有脂肪组织形成的高信号影,可为LPSL损伤的影像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髂关节 韧带 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正常人骨盆骶棘韧带的解剖学及MRI成像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汪祎然 曹生鲁 +4 位作者 凌伟 冯凯 彭赓 许乙凯 王钢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明确骶棘韧带MRI最佳扫描平面角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正常成人新鲜尸体骨盆标本8具,观察骶棘韧带起止点及其形态特点;(2)利用36例正常人骨盆CT数据,测量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角度;(3)对10名志愿者进行3D MRI... 目的明确骶棘韧带MRI最佳扫描平面角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1)正常成人新鲜尸体骨盆标本8具,观察骶棘韧带起止点及其形态特点;(2)利用36例正常人骨盆CT数据,测量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角度;(3)对10名志愿者进行3D MRI扫描,记录骶棘韧带角度并与CT数据对比;比较斜冠状面与常规3个面的显像效果。结果 (1)骶棘韧带起于骶尾部连接至坐骨棘。(2)骶棘韧带在矢状面上的投影与冠状面的角度CT数据测量结果为(61.32±8.71)°,在双侧及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MRI测量结果为(57.53±2.12)°。CT数据与MRI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斜冠状面的成像优于常规扫描(P<0.05)。结论骶棘韧带MRI扫描在(60.0±5.0)°斜冠状面上显像较好,是常规扫描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髂关节 骶棘韧带 3D MRI
下载PDF
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治疗前后中轴型脊柱关节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水平和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培培 米存东 +2 位作者 赵铖 陈战瑞 覃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0-164,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spA)患者血清IL-23水平和骶髂关节MRI评分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初治64例axialSpA患者,分为rhTNFR:Fc治疗组和普通药物组,每组32...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治疗中轴型脊柱关节炎(axialspA)患者血清IL-23水平和骶髂关节MRI评分变化及意义。方法入选初治64例axialSpA患者,分为rhTNFR:Fc治疗组和普通药物组,每组32例,同时选取30名健康对照者。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IL-23水平变化,同时用加拿大脊柱关节病研究协会(SPARCC)评分系统对骶髂关节MRI进行评分,并观察患者临床指标的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血清IL-23浓度:rhTNFR:Fc组与普通药物组治疗前分别为(34.2±1.8)pg/ml与(34.1±1.8)pg/ml(F=1073.790,P=0.991),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8.1±0.8)pg/ml(P=0.005);治疗第6、12、24周rhTNFR:Fc组与普通药物组血清IL-23浓度分别为(24.5±1.8)pg/ml与(25.2±1.7)pg/ml(F=232.488,P=-0.242);(19.2±0.8)pg/ml与(21.6±1.3)pg/ml(F=114.135,P=0.025);(19.0±0.8)pg/ml与(19.4±0.8)pg/ml(F=23.374,P=0.085),均较治疗前降低;第12周rhTNFR:Fc组血清IL-23浓度低于普通药物组。②骶髂关节MRISPARCC评分:rhTNFR:Fc组与普通药物组在基线期、第12、24周分别为(20.1±1.2)分与(20.7±1.5)分(F=2003.660,P=0.191)、(12.5±0.8)分与(15.4±0.9)分(F=I680.430,P=-0.004)、(8.8±0.9)分与(12.8±0.9)分(F=972.877,P=0.002),治疗后2组SPARCC评分均下降;第12周和第24周rhTNFR:Fe组SPARCC评分低于普通药物组。③IL-23水平与骶髂关节MRISPARCC评分及临床指标(ESR、CRP、PGA、BASDAI、BASFI、BASMI与疼痛关节数)无相关关系(p〉0.05),骶髂关节MRISPARCC评分与临床指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①axialspA患者血清IL-23水平较健康者升高;②rhTN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类 骶髂关节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高频超声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骈林萍 刘慧平 王林莹 《医药论坛杂志》 2017年第3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AS患者,对比2组骶髂关节的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以及AS患者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前、后骶髂关节高频超声声...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和60例AS患者,对比2组骶髂关节的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以及AS患者用柳氮磺吡啶治疗前、后骶髂关节高频超声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并将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血沉、ASDAS-CRP和RAPID3等检查做对照分析。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AS患者骶髂关节超声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骶髂关节血流阻力指数为(0.56±0.10),治疗8周和12周后骶髂关节血流阻力指数分别为(0.61±0.11)、(0.63±0.06),治疗后超声检查阳性率明显下降,血流RI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8周和12周比较,患者ASDAS-CRP、RAPID3、CRP和ESR等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敏感地发现骶髂关节炎性病变的变化情况,可作为AS患者的常规检查方法,对于AS临床疗效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多普勒 彩色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原文传递
SAPHO综合征164例临床表型聚类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曹逸涵 徐平 +4 位作者 李忱 刘晋河 郝伟欣 张文 董振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3-797,共5页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其意义。方法招募2004—201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64例满足Kahn和Khan提出的SAPHO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其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数据。纳入其中11项最能反... 目的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探讨SAPHO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其意义。方法招募2004—2015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164例满足Kahn和Khan提出的SAPHO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收集其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数据。纳入其中11项最能反映SAPHO综合征患者特征的变量,采用迭代分区的K-means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最佳的类别数量通过肘部法则、Silhouettes系数法并结合临床意义确定。结果聚类分析示最佳类别数目为2类。类别1(116例)以中轴骨关节受累为特征,发病年龄[(38±11)岁]较高,重度痤疮比例较低(11.2%);类别2(41例)无中轴骨关节受累,发病年龄较低[(33±8)岁;U=1 800,P=0.010],重度痤疮比例较高(26.8%;χ^24.567,P=0.033)。类别1较类别2患者在基线前接受了更为积极的治疗,其TNF-α拮抗剂的使用率高于类别2(分别为32.8%,2.4%;χ^21 672.5,P<0.01),双膦酸盐的使用率亦显著高于类别2(分别为39.7%,19.5%;χ^21 962,P=0.032)。然而,在基线时,类别1的疾病活动度评分高于类别2[BASDAI分别为(3.5±1.8),(2.8±2.0);U=1 800,P=0.010] [BASFI分别为(2.4±2.3),(1.5±1.7);U=1 791,P=0.009],炎症指标亦高于类别1[ESR分别为(34.9±2.9)mm/1 h,(19.0±14.6)mm/1 h;U=1 204.5,P<0.01][hs-CRP分别为(16±19)mg/L,(8±11)mg/L;U=1 628,P=0.01]。结论以是否存在中轴骨关节受累为主要特征,SAPHO综合征中存在2种疾病表型,其在发病年龄、重度痤疮发生率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HO综合征 聚类分析 脊柱 骶髂关节 发病年龄
原文传递
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耀基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8期1000-1001,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与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 1级、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3年9月入住我院的90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以及多层螺旋CT诊断与检查。结果:多层螺旋CT 1级、2级病变的临床检出率(26.67%、44.44%)、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囊变、腰5骶1关节突病变、软组织肿胀检出率(81.11%、65.56%、36.67%、50%)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X线平片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下载PDF
联合切口治疗罕见的骶髂关节前脱位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华新 李刚 王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42-343,共2页
目的总结联合切口治疗骶髂关节前脱位的经验。方法通过前后联合切口将骶髂关节前脱位进行复位固定。患者健侧卧位(术中可行侧俯或侧仰变动体位),全麻。后侧取骶髂关节弧形切口,前侧Pfannenstiel切口。后侧切口显露骶髂关节耳状面,因髂... 目的总结联合切口治疗骶髂关节前脱位的经验。方法通过前后联合切口将骶髂关节前脱位进行复位固定。患者健侧卧位(术中可行侧俯或侧仰变动体位),全麻。后侧取骶髂关节弧形切口,前侧Pfannenstiel切口。后侧切口显露骶髂关节耳状面,因髂腰肌牵拉无法复位,于耻骨上缘横行切开,沿耻骨梳将髂骨内侧肌肉推开,骨膜剥离器自后切口内撬拨髂骨内缘复位,重建板内固定,加强关节稳定。结果X线片显示复位固定满意。结论骶髂前脱位单一切口复位困难,前后联合切口,复位固定可达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前脱位 联合切口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研究
17
作者 巴哈提.哈立亚 塔布斯 波拉提.哈依若拉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9期1344-1345,1349,共3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9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9例强直性脊柱炎的双侧SIJ摄X线平片,同时作CT扫描。总结其影像表现及病变分级,作平行对照研究,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主诉以髋部疼痛、腰痛、弯腰受限、颈椎受限出现的百分率依次为:49.27%、36.23%、13.03%、1.44%。X-ray骶髂关节影像表现正常、关节变毛糙、模糊、硬化、关节融合的检出率分别为:13.04%、57.97%、27.53%、1.44%;CT分别为:0%、53.62%、44.92%、1.44%。X-ray与CT诊断的符合率从0级~Ⅳ级分别为:0%、15.38%、60.0%、76.92%、100%。结论: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病变X线平片的早期不敏感,对临床怀疑而平片难以确诊的早期病变,CT检查有较高价值。平片表现为早期病变(0~Ⅱ级)的患者CT对其分级更为准确,可提高1~2个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CT断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
18
作者 吕志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共22例,均在C臂X线引导下使用空心螺钉进行骶髂关节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22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无一例发生骶髂... 目的:探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骨外科收治的骶髂关节脱位患者共22例,均在C臂X线引导下使用空心螺钉进行骶髂关节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22例患者均可下地行走,无一例发生骶髂关节移位、疼痛或者关节炎等并发症。6例已经取出螺钉,其他患者未取出,取出螺钉的患者关节无再脱位、再移位。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创伤小的优点,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螺钉 内固定 骶髂关节
下载PDF
HRCT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价值探讨
19
作者 徐磊 刘耀飞 +2 位作者 俱增武 刘悦震 窦科妮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HR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通过对121例AS患者(研究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双侧骶髂关节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加扫HRCT扫描技术,HRCT技术采用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之骶髂关节病变的HRCT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通过对121例AS患者(研究组)和5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双侧骶髂关节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加扫HRCT扫描技术,HRCT技术采用高分辨率骨算法重建,层厚1.25mm,间隔1.2mm,对所有骶髂关节的HR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AS骶髂关节HR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常见关节软骨钙化、关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关节面下硬化或吸收等改变。结论:HRCT扫描技术对骶髂关节检查有利于AS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高分辨CT
下载PDF
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超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6期28-30,共3页
目的 比较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及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11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目的 比较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及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11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均为2010年9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病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各项观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复位效果(术后Matta评分优良率)、患者的疼痛、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性恢复状况(术后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少,伤口总长度较小,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术后Matta评分及Majeed功能评分总优良率均明显较高,以上各项指标在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 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