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及其“仪式性治疗”——以河北Y县NH村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善华 梁晨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8,共7页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所处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疾病观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面对农村相对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农民理性地把疾病分为可以治愈的"小病"和命定的"... 农民眼中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与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所处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塑造了他们的疾病观和治疗方式的选择。面对农村相对贫困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农民理性地把疾病分为可以治愈的"小病"和命定的"大病"。由于正式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而在社区情理中"治疗"比"治愈"更为重要,于是农民会向以"大仙"为代表的非正式医疗系统求助,这就形成了"仪式性治疗"。"仪式性治疗"集中体现了医疗作为社会伦理表达的意义,对家人的"治疗"的表达不仅是对家人的交待,更是对乡土社会中固有的"社区情理"的交待。由此可见,在医疗这个层面上,国家力量目前对农村社会的渗透仍然是有边界的,以正式医疗系统为其物化代表的现代医学与以非正式医疗系统与其物化代表的民间医术(包括巫医)之间的较量其实还远远没有到完结的时候。而在"仪式性治疗"背后是农民面对生活时冷峻的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观 仪式性治疗 乡土伦理
下载PDF
中国乡村伦理研究论纲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露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乡村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也是中国伦理文化孕育和生成的基础。中国乡村伦理的系统研究以乡村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治理伦理为重点,聚焦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和现代转型,厘清中国传统乡村伦... 乡村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也是中国伦理文化孕育和生成的基础。中国乡村伦理的系统研究以乡村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治理伦理为重点,聚焦中国乡村伦理的传统特色、历史变迁和现代转型,厘清中国传统乡村伦理与现代乡村伦理的关系,把握中国乡村伦理发展的历史脉络和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乡村伦理的理论和实践特质,构建既传承中国传统乡村伦理又契合当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乡村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重塑能够促进乡村发展并回应农民诉求的乡村伦理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地方性道德知识 伦理共同体
下载PDF
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农村命运共同体建构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海军 王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30,共7页
农村命运共同体是对农村伦理共同体的扬弃。当前,传统权威的肢解、乡土意识的弱化和个体的"原子化"构成农村社会转型的集中表征。社会转型严重打破了传统的聚合形式,造成了农村交往行动的无序化、组织形态的碎片化和价值观念... 农村命运共同体是对农村伦理共同体的扬弃。当前,传统权威的肢解、乡土意识的弱化和个体的"原子化"构成农村社会转型的集中表征。社会转型严重打破了传统的聚合形式,造成了农村交往行动的无序化、组织形态的碎片化和价值观念的异质化。共享发展理念对于回应农村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困境具有积极意义,它也为农村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了新的理路。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导向下,农村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必须推进如下工作:在政治文化层面,推进基层协商的发展与包容文化的社会内化;在经济发展层面,确保发展的均衡性与公共服务的实效性;在基层治理层面,积极创设"合作治理"的农村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理念 农村伦理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乡村社区教育伦理追求的意义空间 被引量:9
4
作者 龙红霞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7,共10页
传统乡土伦理赋予乡土生活的规则、价值与意义,促成绵延几千年乡土生活的诗意栖居,其现代境遇中的式微是其"通达"天下的普遍性精神受阻,源自于中间伦理实体的中断。乡土社区教育作为植根乡土的教育共同体,可助推城市与乡村、... 传统乡土伦理赋予乡土生活的规则、价值与意义,促成绵延几千年乡土生活的诗意栖居,其现代境遇中的式微是其"通达"天下的普遍性精神受阻,源自于中间伦理实体的中断。乡土社区教育作为植根乡土的教育共同体,可助推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在伦理建构过程中实现融合与逻辑自洽。其伦理使命在于敦促所有相关因素立足乡土本身,反思乡土文化传统并结合新时代特点对优秀伦理资源进行整合及现代诠释。同时,架构起城乡伦理通路,吸纳新的富有时代生命力的伦理特质和伦理精神,使乡土伦理具有一定程度的通达性与普遍性,完成乡土伦理新时代下的形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伦理 伦理实体 乡村社区教育
原文传递
基于乡村伦理视角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幸 唐贤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200-204,214,共6页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乡村伦理是存在于乡村各种关系之间的规则、秩序、规范和规律,是对乡村社会关系的反映,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乡村...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乡村伦理是存在于乡村各种关系之间的规则、秩序、规范和规律,是对乡村社会关系的反映,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乡村建设的推进,从乡村伦理的视角出发,将乡村伦理作为设计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对于推动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调查法、资料收集法等方法,在乡村伦理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我国乡村景观中出现的相应的伦理问题,从家庭伦理、经济伦理、生态伦理和治理伦理4个维度对应提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伦理策略,以期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家庭伦理 经济伦理 生态伦理 治理伦理
下载PDF
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德治与法治:伦理变迁的视角
6
作者 冯书生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时空情境中,乡村伦理的解体与都市伦理的建构并不同步,同时空情境中都市伦理精神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对乡村生活的低流动与强互动,都市生活呈现强流动与低互动特征,这决定了都市伦理的建构需要法治先... 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时空情境中,乡村伦理的解体与都市伦理的建构并不同步,同时空情境中都市伦理精神的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对乡村生活的低流动与强互动,都市生活呈现强流动与低互动特征,这决定了都市伦理的建构需要法治先行,在法治立基的前提下,推进市民道德建设。都市伦理建构中的德治与法治互动,渗透在治理过程中。基层治理主体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就是普法和道德教化的过程。我们需要关注城乡伦理状况的变化与衔接,妥善处理都市伦理建构过程中的“德”“法”关系,推动基层治理时空情境中公民伦理精神的可能跃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德治 法治 乡村伦理 都市伦理 公民伦理
下载PDF
农村伦理——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内在维度 被引量:7
7
作者 覃杏花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伦理建设。农村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存在的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因素,应采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 建设和谐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伦理建设。农村伦理建设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存在的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因素,应采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的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种信仰来教育农民,从而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稳步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伦理 和谐农村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道德建设 被引量:6
8
作者 徐玉兰 阮睿颖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0-55,63,共7页
"乡风"作为中国农村伦理道德和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乡风文明与否影响着乡村治理的效果。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号召下,乡风文明在家庭、经济、生态以及治理方面面临一系列道德失序危机,这给乡村振兴带来挑战。在乡村振... "乡风"作为中国农村伦理道德和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乡风文明与否影响着乡村治理的效果。在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号召下,乡风文明在家庭、经济、生态以及治理方面面临一系列道德失序危机,这给乡村振兴带来挑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乡村治理出现道德失序现象的根源,并从创新治理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以及发展农村经济三方面对乡村治理作出展望,可以为新时期有效治理乡村和实现乡村社会和谐美丽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风文明 农村伦理道德 乡村治理 美丽乡村
下载PDF
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的伦理审视与重构——以构建乡村伦理共同体为视角 被引量:6
9
作者 姜珂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31,共9页
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预示着中国正式进入后脱贫时代。故此,持续监测、改善农村相对贫困现状,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未雨绸缪的时代命题。然则在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渡... 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预示着中国正式进入后脱贫时代。故此,持续监测、改善农村相对贫困现状,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未雨绸缪的时代命题。然则在由传统转向现代的过渡期,文化贫困、精神贫困、乡风失调等种种伦理失格问题不仅是今时今日束缚乡村经济发展的桎梏,亦是未来横亘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柔性羁绊。故而,以理论为鉴窥探后脱贫时代暗伏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无疑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脱贫时代 相对贫困 乡村伦理 伦理共同体
下载PDF
农村学校的道德与教育:为乡村伦理奠定安身立命之所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晓阳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7年第1期3-10,共8页
教育的城乡并轨及一体化,与教育的乡土回归,不能被视为两个完全对抗的过程。农村教育的精神重建,不仅在于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更在于农业文明的文化自信,不能让农村教育处于道德的分裂之中,而应帮助其得到精神的自我同一。无论是乡村伦... 教育的城乡并轨及一体化,与教育的乡土回归,不能被视为两个完全对抗的过程。农村教育的精神重建,不仅在于乡村少年的文化自信,更在于农业文明的文化自信,不能让农村教育处于道德的分裂之中,而应帮助其得到精神的自我同一。无论是乡村伦理重建或教育的回归乡土,都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地方知识的补充,而是为农村教育自身确立一种道德信仰和文明意识。回归乡村精神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乡村少年的"留农",而是为农村教育确立一种道德的信仰和体系。教育给予学生知识上的成功,永远也不能代替他们对自我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伦理 农村教育 文化重建
原文传递
从呼唤“现代化”到反思“现代性”——论文化保守主义语境下的“乡土中国”形象书写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旭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59-63,共5页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中国"形象书写深受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对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持守,对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与认识。这种创作态势,对探寻"乡土中国"... 新时期以来的"乡土中国"形象书写深受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对乡土文明和传统文化的持守,对城市文明和工具理性的批判,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与认识。这种创作态势,对探寻"乡土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但其可能的偏狭又会成为一种制约和阻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保守主义 乡土中国形象 乡村伦理 传统文化 生态文明
下载PDF
理想·现实·外来——《白鹿原》中的乡土伦理及其人物具象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露璐 《伦理学术》 2020年第1期252-262,共11页
《白鹿原》通过鲜活的乡村道德秩序描写和人物道德心理刻画,呈现了既具白鹿原之"个性禀赋",又具乡土中国之共性特征的道德生活图景。在《白鹿原》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中,乡土伦理的两个重要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是以父系权威... 《白鹿原》通过鲜活的乡村道德秩序描写和人物道德心理刻画,呈现了既具白鹿原之"个性禀赋",又具乡土中国之共性特征的道德生活图景。在《白鹿原》的情节和人物刻画中,乡土伦理的两个重要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是以父系权威和宗祧意识为特征的家庭(族)伦理,二是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的管理伦理。乡土伦理及其在当时历史背景中所遭遇的冲击,被具象到《白鹿原》中诸多鲜活的人物身上。"朱先生""白嘉轩"和"田小娥",最为典型地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国农民的道德心理及其面对动荡所产生的矛盾与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乡土伦理 道德心理
原文传递
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的三维视角
13
作者 赵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7-94,共8页
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呈现政治、伦理和新兴资本三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维度。其中,乡村政治与乡村伦理权力叙事是两个传统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但它们的叙事特征却有很多新的嬗变;新兴资本权力叙事是一种全新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具有典型的时... 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呈现政治、伦理和新兴资本三个错综复杂的叙事维度。其中,乡村政治与乡村伦理权力叙事是两个传统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但它们的叙事特征却有很多新的嬗变;新兴资本权力叙事是一种全新的乡村权力叙事维度,具有典型的时代经济特征。可以说,乡村政治权力的"合法"叙事、乡村伦理的"功利"叙事和乡村新兴资本的"博弈"叙事等三股叙事力量已经汇聚成了新时期乡村小说的权力叙事主潮,大大丰富了新时期乡村权力叙事。乡村新兴资本权力叙事的新变力量,为乡村权力叙事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对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小说 乡村权力叙事 乡村政治 乡村伦理 乡村新兴资本
下载PDF
变革的村庄:农耕文明裂变下的乡村书写
14
作者 谷显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9,共5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古老的乡村挟裹在时代漩涡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世纪之交的乡土小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续写着乡土世界的变迁,形象地展现乡土情感日渐式微、乡村政治走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古老的乡村挟裹在时代漩涡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肢解得支离破碎。世纪之交的乡土小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续写着乡土世界的变迁,形象地展现乡土情感日渐式微、乡村政治走向瓦解、乡村伦理不断颓败的现实图景。这些小说文本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下乡土世界含混而复杂的时代脉搏,透露出作者面对农耕文明裂变下乡村现实的迷惘与无奈,同时在深层次上触及到乡土中国现代性构建的价值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乡村小说 乡土情感 乡村政治 乡村伦理
下载PDF
论20世纪80年代乡村社会的文学书写
15
作者 樊会芹 王姿涵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23-127,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乡村社会的制度性变革引发了乡村社会各方面的革新,对乡村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学记录,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社会书写保存了这个重要时代的乡村记忆。这一书写客观、真实地记...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其乡村社会的制度性变革引发了乡村社会各方面的革新,对乡村社会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作为一种文学记录,20世纪80年代的乡村社会书写保存了这个重要时代的乡村记忆。这一书写客观、真实地记载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描摹了当时乡村、土地的复杂面貌,揭示了农民在时代潮流中精神灵魂的震荡与分裂,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乡村社会 文学书写 乡村伦理
下载PDF
作为方法的乡村——贾平凹21世纪以来的乡村书写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贾平凹21世纪以来的乡村书写采用"流年式"的叙述方式,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历史与现状:随着国家政权向乡村的渗透以及基层政权的"内卷化",乡土社会逐渐丧失了自主性。市场经济年代,乡村伦理失范,互惠、合作... 贾平凹21世纪以来的乡村书写采用"流年式"的叙述方式,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当代乡村的历史与现状:随着国家政权向乡村的渗透以及基层政权的"内卷化",乡土社会逐渐丧失了自主性。市场经济年代,乡村伦理失范,互惠、合作性的生存伦理让位于理性的个人经济伦理,乡村沦入权力与市场的双重魔咒之下。作家不再在城乡二元对照的视野中观照乡村,而是将其作为方法、作为"现代"的切片,揭示这一种"现代"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贾平凹 “流年式”叙述 乡土社会 乡村伦理
下载PDF
论《酒疯子》的疯癫叙事与乡土伦理
17
作者 韩冰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17-122,共6页
小说《酒疯子》在油菜坡村民袁作义的媳妇娃子和村长发生伦理关系的越界行为之后的时间和空间里,袁作义驾驶着象征村长权威的摩托车去杂货铺买酒、喝酒、醉酒等一系列的疯癫叙事中展开。从小说的酒意象和性意象开展分析,阐释小说利用精... 小说《酒疯子》在油菜坡村民袁作义的媳妇娃子和村长发生伦理关系的越界行为之后的时间和空间里,袁作义驾驶着象征村长权威的摩托车去杂货铺买酒、喝酒、醉酒等一系列的疯癫叙事中展开。从小说的酒意象和性意象开展分析,阐释小说利用精妙的疯癫叙事策略所展现的村民异化的权利意识和两性道德,阐释疯癫叙事策略和越界理论对小说文本建构的推动作用。以“文学反映现实”的批判观念观照社会转型期乡土社会权力的滥用和乡村治理的混乱语境,在现代性乡土道德失范和乡土伦理体系坍塌的现实氛围中,透视民众越界的伦理意识。审视现代乡土社会中人性价值的重塑问题和乡土伦理道德体系的重构问题,展现乡土社会的精神危机和乡土伦理价值重建的迫切性,并反思乡土社会的权力观念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叙事 《酒疯子》两性道德 乡土伦理
下载PDF
“男二号”孙少平的尴尬——也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改编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家伟 任璇璞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12-115,共4页
2015年阴历年初,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各大卫视相继播出,也曾掀起一股热潮。由于小说《平凡的世界》与电视剧的改编相隔时间太久,小说中所散发的理想主义情怀无法被当代观众接受,小说的那种抒情气息难以在... 2015年阴历年初,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各大卫视相继播出,也曾掀起一股热潮。由于小说《平凡的世界》与电视剧的改编相隔时间太久,小说中所散发的理想主义情怀无法被当代观众接受,小说的那种抒情气息难以在电视剧中展现。这种情况,使得电视剧创作者为我们所创作的这一出乡村剧,偏离了小说主旨,把主人公孙少平降为"男二号",这是孙少平和路遥的尴尬,是创作者的尴尬,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理想主义 抒情 乡村伦理
下载PDF
乡村伦理的两座丰碑——评《漫水》中人物形象有余与有慧阿娘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建安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64-65,共2页
《漫水》是王跃文近期创作的一部较为精致的乡土小说。作家以虔诚之心缅怀一种恬静、高贵的乡土情怀,特别是塑造了有余与有慧阿娘这两位乡村男女的典型形象,追溯他们悠远漫长的一生,发掘他们身上所表达出来的淳朴、善良、仗义、友爱的... 《漫水》是王跃文近期创作的一部较为精致的乡土小说。作家以虔诚之心缅怀一种恬静、高贵的乡土情怀,特别是塑造了有余与有慧阿娘这两位乡村男女的典型形象,追溯他们悠远漫长的一生,发掘他们身上所表达出来的淳朴、善良、仗义、友爱的高贵品质,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树立了两座伦理丰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形象 乡村伦理 道德丰碑
下载PDF
从《白鹿原》看乡村社会的道德迷局与出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志祥 《兰州学刊》 CSSCI 2018年第3期5-13,共9页
深刻认识传统乡村社会的道德迷局,精准定位现代乡村社会的道德出路,是推进乡村伦理现代化、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白鹿原》在揭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同时,提出并部分破解了关于乡村道德生活的四大迷局。第一个是目的论迷... 深刻认识传统乡村社会的道德迷局,精准定位现代乡村社会的道德出路,是推进乡村伦理现代化、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白鹿原》在揭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历史变迁的同时,提出并部分破解了关于乡村道德生活的四大迷局。第一个是目的论迷局,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成熟的乡村理性已经破解了这个迷局,确定的答案为生命优先、长远利益优先原则。第二个是价值论迷局,我们到底是为了谁而活着?乡村社会部分破解了这个迷局:以家庭、家族和民族大"我"抑制个人小"我",但未能具备真正的世界眼光、全球情怀。第三个是生活观迷局,真正的道德建立在日常生活基础之上还是超越于日常生活?传统乡村社会陷入了圣人道德与凡人道德二元分离对立的幻境,迷局的破解有待劳作与智识的高度合一。第四个迷局是道德观迷局,道德是永恒不变的还是随机而动的?传统乡村社会陷入了道德绝对主义的泥潭,迷局的破解有待农村经济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乡村伦理 道德迷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