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教育者:内涵、身份认同及其角色研究 被引量:78
1
作者 康晓伟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7,共5页
教师教育者是指教师的教师,既包括基础教育阶段中的教师教育者,也包括中等师范层面和高等教师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者模糊的身份认同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教师教育者是教师教育知识的生产者、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教育者是指教师的教师,既包括基础教育阶段中的教师教育者,也包括中等师范层面和高等教师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教育者。教师教育者模糊的身份认同是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教师教育者是教师教育知识的生产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以及教师教育文化的推动者。教师教育者角色的探究是增强教师教育者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教育者从事教师教育工作的逻辑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者 教师教育者角色 身份认同 教师教育文化
原文传递
认同理论视角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及结构维度 被引量:45
2
作者 严鸣 涂红伟 李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4-632,共9页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直以来被批评缺少理论基础,导致对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结构维度缺乏足够认识,从而影响到在实证中如何测量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对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直以来被批评缺少理论基础,导致对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结构维度缺乏足够认识,从而影响到在实证中如何测量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对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组织社会化本质是新员工角色及社会认同发展的过程。相应地,组织社会化程度是一个两维度结构。未来研究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组织社会化量表和理论模型,并依据认同理论改进实证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员工 组织社会化 角色认同 社会认同 概念结构
下载PDF
身份凸显性:启动自我的开关 被引量:45
3
作者 吴小勇 杨红升 +1 位作者 程蕾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2-722,共11页
当意识到自己特定的身份时,个人往往在这个身份的框架内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者分别从人格,自我归类和社会建构的角度来认识身份凸显性,它与自我概念整合存在紧密关系。身份凸显... 当意识到自己特定的身份时,个人往往在这个身份的框架内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身份凸显性指特定身份在社会情境中启动的可能性。相关研究者分别从人格,自我归类和社会建构的角度来认识身份凸显性,它与自我概念整合存在紧密关系。身份凸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身份承诺水平,情绪,群体规模和地位,以及情境中相关线索的优势水平。另外,阐述了几个抑制或干扰身份凸显性的策略:去类别化、再类别化和次类别化。未来研究需关注不同水平身份如何相互作用,自我概念整合,从社会构建的角度探索抑制或干扰身份凸显性的策略,以及跨文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凸显性 工作自我概念 自我归类 角色身份
下载PDF
重新思考体系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概念与逻辑 被引量:32
4
作者 季玲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92,158,共18页
亚历山大·温特体系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身份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理论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身份理论,但是温特的身份理论在概念运用的合理性和逻辑推演的自洽性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困境。作者将温特的身份理论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科学... 亚历山大·温特体系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身份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关系理论界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身份理论,但是温特的身份理论在概念运用的合理性和逻辑推演的自洽性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困境。作者将温特的身份理论置于更为广阔的社会科学背景中予以考察,结合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内身份研究的相关成果,指出温特理论建构中的结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是造成其理论存在概念与逻辑困境的根源。同时,在比较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温特将具有文化特殊性的个体导向社会身份普遍化的错误做法,尝试提出与个体导向社会身份相对应的关系导向社会身份的概念。关系导向的社会身份概念有助于克服温特身份理论的结构主义、认知主义本体倾向,恢复社会身份的情感意义和行为体的情感施动性,为推进建构主义身份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为开阔和包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角色身份 集体身份 个体导向 关系导向
原文传递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成长:特征、困境与路径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径言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18,共6页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目前高校教师教育者的群体队伍构成比较复杂,承担的专业角色多元。高校教师教育者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学方式受其学习方式影响,同时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自身的专业发展经历从学习者到教育者... 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目前高校教师教育者的群体队伍构成比较复杂,承担的专业角色多元。高校教师教育者专业成长过程中,教学方式受其学习方式影响,同时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自身的专业发展经历从学习者到教育者的转变过程,并以自我研究为基本途径。高校教师教育者岗前培训学院化、专业发展的方式有限、学术分离导致缺少合作、教师教育学不构成独立二级学科等因素影响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成长。因此,要根据高校教师教育者专业成长的特征基于自我研究,建立大学——中小学的"双师型"教师教育者成长机制,构建高校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推动大学教学与学习学术化,推进教师教育者专业化标准的制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教育者 专业成长 特征 角色认同
原文传递
从“角色”到“自我”——教育变革中教师改变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茂森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6-59,78,共5页
教师是教育变革中的重要参与主体,但在变革性实践中教师改变却难以有效发生。造成这一困境的根源是过于强调外部的教师角色期待,忽略从主体内部来考虑教师的身份认同。只有突破这一困境,才能在变革行动中追寻教师的真实自我。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教师改变 角色 身份认同
原文传递
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抑郁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8
7
作者 杨容 胡光曦 +1 位作者 谢文义 杨弟芳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786-2788,共3页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抑郁、焦虑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选取213名初产妇,运用自编的产母角色认同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初产妇产前、产后1周、产褥期3个阶段角色认同度、抑郁和焦...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抑郁、焦虑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选取213名初产妇,运用自编的产母角色认同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量初产妇产前、产后1周、产褥期3个阶段角色认同度、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产妇产后1周的焦虑值显著高于产前和产褥期(均P<0.01);产后1周的抑郁值显著高于产前和产褥期(均P<0.01);产母在产褥期的角色扮演、角色适应、角色认同总分均高于产后1周(P<0.05);产母的焦虑、抑郁与产母角色认同呈负相关(r=-0.03^-0.30)。结论初产妇角色认同程度随分娩事件增进,认同进程与抑郁、焦虑情绪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焦虑 角色认同 初产妇
下载PDF
学术创业背景下学者角色认同演变模式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黄攸立 薛婷 周宏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38-443,共6页
科学领域与经济领域的交叉融合,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术主体开始涉足市场,创办经济实体,由此便引出了"学术创业"这一崭新命题。以学术创业的微观主体——学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学术创业导向,将学者分为4种类型:新兴型、守旧... 科学领域与经济领域的交叉融合,使得越来越多的学术主体开始涉足市场,创办经济实体,由此便引出了"学术创业"这一崭新命题。以学术创业的微观主体——学者为研究对象,基于不同的学术创业导向,将学者分为4种类型:新兴型、守旧型、勉强型和正统型,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角色认同理论构建出学者学术创业过程中角色认同的演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认同 混合角色认同 学者 学术创业
下载PDF
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社会语用身份建构与认同 被引量:22
9
作者 何自然 《外国语文研究》 2015年第1期12-19,共8页
社会语用涉及社会及公共话语的话题,其覆盖面很广,本文只讨论日常交际中人们的社会身份建构与认同问题。"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日常交际的重要策略。人们在日常的对话中往往会根据话题和话语内容改变自己谈话的身份或角色,以... 社会语用涉及社会及公共话语的话题,其覆盖面很广,本文只讨论日常交际中人们的社会身份建构与认同问题。"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是日常交际的重要策略。人们在日常的对话中往往会根据话题和话语内容改变自己谈话的身份或角色,以不同的语用方式来维护自身的利益,促进相互理解,达到相互沟通。为此,人们的话语往往是看人说话,看事说话,看环境说话。在交谈过程中不断改变着角色、身份和话语内容,做到所谓"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本文除了讨论如何按该策略原则调控话题之外,还特意就有关语用身份错位导致的受骗,以及有关与讲话人身份不相称的公共话语进行评论,同时评论语码混用的现象对社会及公共话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及公共话语 身份 角色 身份错位 语码混用
下载PDF
青少年的发展课题与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香 张日昇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64-71,共8页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 影响因素 发展课题 自我同一性 角色混乱 同一性扩散 青少年问题 教育心理学
下载PDF
认同视角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结构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9
11
作者 严鸣 邬金涛 王海波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9-162,共14页
以往的组织社会化研究因为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导致对基本概念上的认识不足。本文试图基于认同理论,进一步探讨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组织社会化本质上是新员工在承担新的组织角色、参与团队活动中认同的相应发展过程,不同类... 以往的组织社会化研究因为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导致对基本概念上的认识不足。本文试图基于认同理论,进一步探讨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机制。组织社会化本质上是新员工在承担新的组织角色、参与团队活动中认同的相应发展过程,不同类型的组织社会化发展会对组织和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为了对本文的观点进行验证,本文采用纵向研究方法对127名新员工进行历时1年的配对跟踪调查,对组织社会化程度及相关结果变量均进行四次重复测量。结合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采用潜增长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组织社会化可以分为角色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两维度结构,并且新员工的角色社会化程度的提升会积极促进其任务绩效和工作满意度,而他们的群体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则会积极促进其组织公民行为和组织承诺,他们的角色社会化和群体社会化程度的提升可以降低其离职倾向。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认同理论在组织社会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合理性,弥补当前学习互动视角研究中的理论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化 自我概念 角色认同 社会认同 组织社会化量表
原文传递
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趋势与关键期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电芝 余捷婷 黄会欣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趋势及关键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50)对我国东、中、西部27所高校一至四年级大学生5 286名以邮递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双性化与未分化成为大学...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趋势及关键期,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 I-50)对我国东、中、西部27所高校一至四年级大学生5 286名以邮递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双性化与未分化成为大学生性别角色的主要类型,在各年级居榜首。双性化和未分化一、二年级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年级后出现分离,未分化逐年下降,双性化逐年上升,呈明显分化走势。女生双性化增长较男生显著;向传统性别角色回归趋势也较男生显著。结论二至三年级是未分化和双性化出现下降和上升的拐点,是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变化的关键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色 性别特性 关键性(心理学) 学生
原文传递
开放大学教师角色认同建构个案研究——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视角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遐 朱志勇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8-81,共14页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要求开放大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型。基于对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境遇、认同抉择及专业发展的现实关照,本研究从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选取国家开放大学四位教师... 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向开放大学的转型要求开放大学教师实现角色转型。基于对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境遇、认同抉择及专业发展的现实关照,本研究从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建构论理论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选取国家开放大学四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开放大学教师的角色认同特征、建构过程,及其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和开放大学的影响。通过综合运用访谈、观察和实物收集法,对资料进行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并对个案进行跨个案分析,本研究发现四位研究对象建构的显要性角色认同分别是精于面授的学科教学专家、在线辅导及教学设计专家、在线教学专家及研究者、学术共同体中立足的学科研究专家;三位教师处于角色充分参与状态,有职业成就感、幸福感,一位教师处于边缘性角色参与状态、较失落和困惑;两位教师的角色认同水平持续走高,一位教师持续在较低水平,另一位教师呈下降趋势;四位教师的角色认知集中在角色环境、角色职责与素养、角色价值与前景等方面。研究揭示了他们在与开放大学及实践共同体的互动中,协商"主持教师"角色定位及职责,协商多重角色身份,抉择边界性实践,协商"主体性与被物化、专业性和复合性、平等性和受制性、身份固化和身份流变性"等符号意义,从而建构角色认同的过程;讨论了角色认同建构中的社会结构性和主体性因素;提出政府和开放大学完善教师管理、促进教师角色认同建构和专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教师 角色认同 专业发展 实践共同体
下载PDF
创业者的身份内涵: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容志 郑超 赵君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9-199,共11页
创业者行为是创业者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反应。社会认同理论及角色认同理论为这一过程的解读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回顾了创业者身份的概念,从社会身份和角色身份两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其次,从创业者的身份内涵及创业行为与动... 创业者行为是创业者对自我身份认同的反应。社会认同理论及角色认同理论为这一过程的解读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本文首先回顾了创业者身份的概念,从社会身份和角色身份两个维度对其进行了分类;其次,从创业者的身份内涵及创业行为与动机的一致性两个方面对社会认同理论及角色认同理论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又结合创业者社会身份与角色身份的对立统一性,探讨了两种理论的融合。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基于文献梳理,探讨了创业者身份对创业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身份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旨在增加对创业者行为的深入理解,从而为创业行为和创业者身份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者身份 社会认同 角色认同
原文传递
临床导师榜样角色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梁燕 许佳敏 王君俏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0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导师榜样角色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作用。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对12名经历过1年以上临床导师制的护理本科生进行深入访谈,并依据研究目的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取4个高阶主题:我一开始对专业的看法、我从临床导师的榜样角色... 目的分析临床导师榜样角色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作用。方法采用半结构访谈对12名经历过1年以上临床导师制的护理本科生进行深入访谈,并依据研究目的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取4个高阶主题:我一开始对专业的看法、我从临床导师的榜样角色中获得了什么、专业认同对我意味着什么、榜样角色对专业认同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动态展示了临床导师榜样角色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作用。结论在促进专业认同上,临床导师的榜样角色更多体现为让学生看到各种可能性,从而产生动机和目标;专业认同是学生内在价值感和外在现实考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学生潜能得到激发时,会增强其专业认同;依托临床导师制逐步建立清晰的职业培养和发展路径,将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 定性研究 临床导师 榜样 专业认同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教师:身份转换与价值重塑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曼 吕建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5-41,共7页
数字时代学校教育生态变革主要呈现出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教育主体关系变化和教育内外环境迭代三个重要趋势。引发了教师身份从知识生产者转向知识建构者,从教学管理者转向学习引领者,从课程讲授者转向课程开发者。建议从培养多元复合的... 数字时代学校教育生态变革主要呈现出知识生产模式转型、教育主体关系变化和教育内外环境迭代三个重要趋势。引发了教师身份从知识生产者转向知识建构者,从教学管理者转向学习引领者,从课程讲授者转向课程开发者。建议从培养多元复合的素养结构、确立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建构和谐共生的教师共同体三种路径实现数字时代教师价值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教师角色 身份转换 价值重塑 师生关系 教师共同体
下载PDF
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茂森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87-90,共4页
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辨析教师的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在概念内涵、实现途径、实践中的理论形态和教师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差异,指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自我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强调教... 教师的身份认同对于推进课程改革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辨析教师的角色规定与身份认同在概念内涵、实现途径、实践中的理论形态和教师的存在方式之间的差异,指出教师的身份认同是教师个体自我不断自主建构的过程,它强调教师在实践中实际运用理论的价值,并关注其作为生命性存在的生存方式。只有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分别,才能帮助教师实现从外在的角色规定到内在的身份认同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角色规定 身份认同
下载PDF
团队领地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基于认同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超 刘军 朱丽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1-70,共10页
在Brown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考察领地行为的"边界"特征。基于认同理论,本文分析两种不同团队领地行为——团队成员对团队内其他成员的领地行为(对内领地行为)以及团队成员一致对外的领地行为(对外领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 在Brown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重点考察领地行为的"边界"特征。基于认同理论,本文分析两种不同团队领地行为——团队成员对团队内其他成员的领地行为(对内领地行为)以及团队成员一致对外的领地行为(对外领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内领地行为负向影响团队认同与知识分享行为,且团队认同在对内领地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2)对外领地行为正向影响个体的角色认同,且角色认同缓解了对内领地行为与知识分享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3)在低角色认同的情况下,对内领地行为通过团队认同影响知识分享行为的中介效应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领地行为 认同理论 团队认同 角色认同 知识分享行为
原文传递
大学群体文化博弈中的辅导员角色定位——从角色尴尬到身份认同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孔夏萌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1,共5页
基于对大学组织及其使命责任的不同认识,大学的行政人和学术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鸿沟和文化分裂。具有"双重身份"的辅导员群体在两种文化的博弈中,遭遇了诸如角色身份摇摆、角色规范冲突、角色定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身份认... 基于对大学组织及其使命责任的不同认识,大学的行政人和学术人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鸿沟和文化分裂。具有"双重身份"的辅导员群体在两种文化的博弈中,遭遇了诸如角色身份摇摆、角色规范冲突、角色定位矛盾等一系列问题。身份认同是辅导员群体发展的主体性实践,辅导员应在意义世界、现实世界和符号世界中进行自我、德性和归属的建构,在职场生活中通过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辅导员角色和师生关系的确立以及辅导员群体文化的形成,促进自身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角色定位 角色尴尬 身份认同 群体文化
下载PDF
认同的社会学观 被引量:4
20
作者 邓治文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从社会学视域对认同、认同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比较,揭示了自我、认同和社会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简练地阐释了认同理论研究的整合及其趋势,并提出了建构中国的认同理论的建议。
关键词 认同 个人认同 社会认同 角色认同 社会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