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国无战争时代霸权国与崛起国权力竞争的主要机制 被引量:57
1
作者 杨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2,共28页
冷战后美国和中国各自的行为选择不仅与此前霸权国和崛起国战略互动的历史经验大相径庭,而且现有的理论框架难以对其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这种经验和理论上的双重困惑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讨论了1945年以来大国之间几乎不... 冷战后美国和中国各自的行为选择不仅与此前霸权国和崛起国战略互动的历史经验大相径庭,而且现有的理论框架难以对其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这种经验和理论上的双重困惑为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讨论了1945年以来大国之间几乎不再有战争这一变化对大国影响力获取方式的影响,然后将霸权国和崛起国的行为纳入到博弈的分析框架中,通过类比微观经济世界中寡头企业的行为规律,提出了一个用以解释当前时代霸权国和崛起国互动模式的动态分析框架。根据本文的理论,在"大国无战争"时代,崛起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为小国提供安全保障的利益交换竞争中获胜。当前中国崛起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并不在于如何避免战争以保证崛起过程的和平,而是在美国业已抢占国际安全保障供给"市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和提高中国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无战争时代 权力竞争 利益交换 崛起 机制
原文传递
理念竞争、秩序构建与权力转移 被引量:47
2
作者 徐进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5,151-152,共24页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的是大国之间的权力竞争而非理念竞争,这一忽视会影响我们对于未来大国权力转移的观察与判断。在今后的“大国无战争”时代,随着霸权战争退出历史舞台,大国的权力转移只能通过和平方式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完成。崛起... 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关注的是大国之间的权力竞争而非理念竞争,这一忽视会影响我们对于未来大国权力转移的观察与判断。在今后的“大国无战争”时代,随着霸权战争退出历史舞台,大国的权力转移只能通过和平方式在较长的时间段里完成。崛起国崛起进程的终极目标并非物质性实力的赶超,而是要构建一个自己能够主导的国际秩序。问题在于,崛起国在现有国际秩序下可以缩小与守成国的实力差距,但不存在赶超守成国并最终建立新国际秩序的路径,而国际秩序的两个关键性要素国际制度安排和国际主流价值观均与理念有关。因此,未来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战略竞争很可能演变为“权力+理念”的复合竞争。理念成为战略竞争的内生因素,理念竞争成为权力竞争的伴生现象。当前,守成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理念竞争隐然浮现,双方在人类发展道路、经济发展模式、国际贸易理念、国际发展理念、安全合作理念、网络空间秩序理念以及国际关系基本价值观等几方面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在某些方面还展开了或明或暗的竞争。双方在国际制度和观念领域矛盾的增多和竞争的加剧表明,崛起国与守成国进行去理念化的战略竞争是不可能的,理念在战略竞争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念竞争 权力竞争 国际秩序 崛起国 守成国
原文传递
中国崛起与次要战略方向挑战的应对——以洞朗事件后的中印关系为例 被引量:46
3
作者 叶海林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128,共23页
近年来特别是洞朗事件后印度对华认知变化和策略调整有助于我们讨论国际体系转变过程中崛起国如何应对次要战略方向上主要竞争对手的挑战。南亚地区属于中国崛起的次要战略方向,印度是中国在这一方向的主要挑战。大国在崛起进程中不但... 近年来特别是洞朗事件后印度对华认知变化和策略调整有助于我们讨论国际体系转变过程中崛起国如何应对次要战略方向上主要竞争对手的挑战。南亚地区属于中国崛起的次要战略方向,印度是中国在这一方向的主要挑战。大国在崛起进程中不但会在主要战略方向上受到国际体系主导国家的压制,也会在次要战略方向上遭遇其他崛起国以及地区强国的挑战。崛起国在应对次要战略方向挑战时需要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但过度担忧这种风险将导致两种思维误区:一是战略决心不足,过度夸大风险,导致在次要战略方向上心态消极、行为被动;二是战略期待过高,过度估计可能收益,采取不必要的妥协策略,导致对手获得不应有的博弈优势,反复以讹诈手段侵蚀崛起国的威信和利益。崛起国要避免这两种思维误区,首先需要正确判断次要方向对主要方向牵制作用的程度;其次需要正确判断次要方向上主要挑战者的真实意图和双方矛盾的性质;最后需要正确判断崛起国在次要方向上与主要挑战之间的力量投入变动趋势,对挑战者构成有效制衡,打消挑战者利用有利国际形势弥补实力差距、寻求超越其实力与能力范围之外的收益的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关系 崛起国 次要战略方向 地区强国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中美战略竞争与未来国际秩序的转换 被引量:37
4
作者 徐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37,155,156,共19页
崛起国能否在不改变现行国际秩序的情况下实现对守成国的实力赶超和国际秩序领导权的转换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现行秩序下,崛起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守成国的实力差距,但“崛起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崛起国与守成国的实力差距越小... 崛起国能否在不改变现行国际秩序的情况下实现对守成国的实力赶超和国际秩序领导权的转换是学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在现行秩序下,崛起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守成国的实力差距,但“崛起困境”理论告诉我们,崛起国与守成国的实力差距越小,守成国对崛起国施加的压力越大。守成国将利用现行秩序赋予其的一切制度优势和领导权威压制崛起国物质性权力和制度性权力的增长,崛起国追平守成国变得极为困难,而大幅度地超越守成国将更加困难。现行国际秩序对崛起国的效用将逐步下降使崛起国不得不考虑国际秩序的改革问题。崛起国对于权力占优型和权力独占型国际制度有较高的或强烈的改革要求,改革方式包括“改制”和“建制”,以不同程度地增强自己的领导权。因此,崛起国不是在崛起完成后才考虑现实国际秩序的改革,而是在崛起过程中就已经逐渐地改革现行国际秩序。崛起国与守成国实力差距越小,两者对秩序领导权的争夺就越激烈,现行国际秩序被改变的力度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崛起国 守成国 国际秩序 领导权 制度间竞争
原文传递
全球公共产品赤字及中国应对实践 被引量:27
5
作者 田旭 徐秀军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8-154,159,160,共29页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深刻反映了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产品赤字问题。全球公共产品赤字既表现在器物、制度和理念层面,也表现在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从器物基础、制度建设和理念逻辑来看,全球公共产品赤字主要源于霸...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给全球经济带来的冲击深刻反映了日益严重的全球公共产品赤字问题。全球公共产品赤字既表现在器物、制度和理念层面,也表现在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从器物基础、制度建设和理念逻辑来看,全球公共产品赤字主要源于霸权国实力下降与大国供给竞争、国际制度非中性与非强制性以及民主衰退与零和思维。同时,不同类型公共产品的相互支撑与掣肘也对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带来重要影响。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已逐渐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供给者和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者。近年来,中国着力共建"一带一路"、倡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应对全球公共产品赤字贡献了全方位的中国方案。全球公共产品赤字现象及中国应对实践表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对不同类型全球公共产品之间的协同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崛起国不仅能够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者,甚至还能够成为发挥引领作用的供给者。但是,崛起国供给全球公共产品应注意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公共产品 供给赤字 霸权国 崛起国 中国方案
原文传递
影响力制衡:主导国应对崛起国的关系性逻辑 被引量:17
6
作者 董柞壮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6-133,158,159,共30页
在主导国与崛起国的互动中,除实力与安全上的竞争外,影响力也是双方竞争的焦点。作为一种关系性权力,影响力源自国家间的交往关系,而不依赖于物质实力存在。社会网络分析以社会性联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国家间的社会性联系网络,衡量关... 在主导国与崛起国的互动中,除实力与安全上的竞争外,影响力也是双方竞争的焦点。作为一种关系性权力,影响力源自国家间的交往关系,而不依赖于物质实力存在。社会网络分析以社会性联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讨论国家间的社会性联系网络,衡量关系网络的各项特征,为操作和比较影响力提供了可行性。主导国在安全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力格局以及崛起国从关系网络中获取影响力的路径决定了双方争夺影响力的方式和程度。相应地,主导国对崛起国的应对策略可以分为四类:利用网络、依靠网络、封闭网络和桥接网络。就影响力竞争角度而言,主导国对崛起国的遏制并不意味着武力的使用。对大国竞争的历史考察验证了相关理论及策略选项。当前中美关系的突出特征是国际地位竞争,影响力竞争是其中的内容之一,美国在安全影响力竞争上主要采取封闭网络的方式,巩固其主导的联盟关系,对华围堵施压。厘清主导国对崛起国的打压逻辑,有助于中国选择合适的发展策略,降低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并将实力有效地转化为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力制衡 主导国 崛起国 社会网络分析 大国竞争
原文传递
崛起国为什么修正国际秩序 被引量:14
7
作者 游启明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103,158-159,共31页
既有研究在探讨崛起国的国际秩序观时存在"崛起国偏见",把崛起国的行为或特征视作其修正主义政策的起源。作者认为,守成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回应是影响后者国际秩序观的重要变量。伴随崛起,地位追求开始成为崛起国的重要目标... 既有研究在探讨崛起国的国际秩序观时存在"崛起国偏见",把崛起国的行为或特征视作其修正主义政策的起源。作者认为,守成国对崛起国地位追求的回应是影响后者国际秩序观的重要变量。伴随崛起,地位追求开始成为崛起国的重要目标。"寻求承认式"维持现状政策与"自我赋予式"修正主义政策是崛起国追求地位的两种策略。守成国对崛起国的地位承认会强化后者的"寻求承认式"策略,使其继续维持现状政策;守成国的地位蔑视则会使崛起国转向"自我赋予式"的地位追求策略,引发其修正主义政策。梳理明治维新到太平洋战争时期的日本对外关系史可以发现:西方列强对日本大国地位追求的回应是影响后者国际秩序观的重要因素。明确地位追求因素在影响崛起国实施修正主义或维持现状政策中的作用,既有利于打破国际关系研究中将崛起国僵化地设定为安全或物质利益最大化者的假定,也能为讨论中国快速发展对国际秩序的影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崛起国 地位承认 地位蔑视 维持现状政策 修正主义政策
原文传递
基于中部崛起的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佳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67,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在中部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启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通过空间生长力、政府调控力和市...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旅游合作是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也是未来影响世界各国旅游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在中部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启动,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通过空间生长力、政府调控力和市场驱动力3个层面对中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对于中部六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崛起 区域旅游合作 动力机制 中部六省
下载PDF
双重领导型地区秩序的构建逻辑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炜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0-154,共25页
在"两强众弱"的地区结构中,两大国共同发挥领导作用,其他中小国家采取双追随政策,构建起一种双重领导型地区秩序,将最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双重领导型地区秩序将"分享"和"共同"作为核心原则,强调两... 在"两强众弱"的地区结构中,两大国共同发挥领导作用,其他中小国家采取双追随政策,构建起一种双重领导型地区秩序,将最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繁荣。双重领导型地区秩序将"分享"和"共同"作为核心原则,强调两大国应在相同领域分享权力并共同领导。地区秩序的构建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内部构建需要注意两大国之间的关系、两大国与众小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地区整体三个方面。两大国需要进行目标和利益的协调,采取共同行动,减少小国的偏向行为,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动地区机制的有效运行。而在外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地区外部因素的影响,协调地区内各国对待外部因素的政策,促进相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根据两大国在地区内部既有地位的不同,地区秩序的构建过程可划分为平衡型构建和差异型构建两种类型。尽管两种类型都强调和遵循"共同"和"分享"的原则,但在差异型构建中,"分享"原则更为关键,特别需要关注主导国的分享意愿。崛起国在同主导国一起进行差异型构建地区秩序时,需要弥补自身短板、加强与中小国家发展关系、寻找共同利益并创设共同参与的有效的地区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领导 地区秩序 崛起国 秩序构建 地区主义
原文传递
领导权与大国欧亚地区竞争的演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顾炜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104,158,159,共28页
大国通常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展开竞争,力求获得并增强领导权。地区主导国分享领导权似乎有悖大国竞争的常识,分享的原因及其对地区竞争演化的影响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者将大国对领导权的价值判断划分为双重独占、全球优先、... 大国通常在全球和地区两个层次上展开竞争,力求获得并增强领导权。地区主导国分享领导权似乎有悖大国竞争的常识,分享的原因及其对地区竞争演化的影响是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作者将大国对领导权的价值判断划分为双重独占、全球优先、地区优先和双重分享四种类型。不同身份的大国对领导权价值的差异化判断影响了互动策略和大国竞争的发展态势。理论上,地区主导国可以调整领导权目标,通过分享地区领导权管控地区竞争,继而以全球优先为目标集中应对全球竞争。欧亚地区竞争的演化过程为这一理论路径提供了实践案例。受制度竞争愈加突出的影响,地区主导国俄罗斯以分享地区领导权、将中国转变为"协作型竞争者"的方式有效管控了欧亚地区竞争。通过分享上海合作组织的领导权并引入印度作为"协作型竞争者",俄罗斯又得以部分维护其在欧亚地区的领导权。俄罗斯的经验显示出分享地区领导权可以成为大国的理性选择。由此出发,崛起国可以不追求过渡性的地区主导国地位,而是通过与其他大国共享地区领导权,避免地区竞争影响全球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权 地区主导国 协作型竞争者 欧亚地区竞争 崛起国
原文传递
霸权国与其他主要大国关系研究--以二战后历史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73,157,共30页
中美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其他主要大国与霸权国的关系,然而旨在处理这一关系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却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术界未能对历史上此类大国间的多样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也未能建立有效... 中美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其他主要大国与霸权国的关系,然而旨在处理这一关系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却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在于学术界未能对历史上此类大国间的多样关系进行全面分析,也未能建立有效的分析框架。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尝试从政治、经济和安全政策三个维度,按照从"追随"霸权国到谋求与其"对等"地位的政策光谱来对其他主要大国的相关战略进行具体定位,并利用这一框架重新回顾了二战后除中美以外的四对主要大国关系。总体而言,美英关系因为英国在战后前期追求国际政治上的"自留地"而波折不断,美苏关系因为苏联在政治、安全上的对等政策而陷入不断强化的冷战对抗,美日关系则因为日本经济上的"半追随政策"而产生剧烈摩擦,相对而言只有德国在战后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上都选择了"接受现实"的追随策略,从而使得美德关系保持了长期高度稳定。这一案例的分析结果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崛起大国挑战主导大国罕有成功先例、自英国真正获取世界霸权以来其"只能"和平转移的既有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大国关系 霸权国 权力转移 崛起国
原文传递
11kV大功率SiC光电导开关导通特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维 常少辉 +1 位作者 陈之战 施尔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1-514,共4页
采用高质量半绝缘碳化硅(SiC)单晶材料制作了超快高耐压大功率SiC光电导开关。应用氟化氪准分子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得到了脉宽为40 ns,上升沿为9.6 ns的超快响应的电脉冲,开关的上升沿存在两个不同阶段。测试开关两端电压从1 kV到1... 采用高质量半绝缘碳化硅(SiC)单晶材料制作了超快高耐压大功率SiC光电导开关。应用氟化氪准分子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得到了脉宽为40 ns,上升沿为9.6 ns的超快响应的电脉冲,开关的上升沿存在两个不同阶段。测试开关两端电压从1 kV到10 kV时开关导通的电压波形表明,开关的导通电阻随电压的增加不发生明显变化,开关在导通态时导通电阻在12Ω左右。采用92Ω精密电阻作为负载,计算得到开关两端外加11 kV电压时通过其电流峰值高达159 A,此时峰值功率达到1.4 MW,在此范围内未出现载流子饱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光电导开关 上升沿 导通电阻 大功率
下载PDF
崛起国缘何陷入战略迷思——基于一战前德国海权战略决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若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40-51,共12页
在实力和地位上升加剧大国竞争烈度的背景下,崛起国如何有效管控大国竞争,避免陷入战略迷思,最大限度延展战略空间和降低崛起风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本文从决策精英和社会双向认知互动的视角进行研究,建构了一个抽象的理论解释机... 在实力和地位上升加剧大国竞争烈度的背景下,崛起国如何有效管控大国竞争,避免陷入战略迷思,最大限度延展战略空间和降低崛起风险,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议题。本文从决策精英和社会双向认知互动的视角进行研究,建构了一个抽象的理论解释机制。国家崛起从根本上破坏了战略决策的内外部环境,精英和社会基于国内政治博弈的双向互动,使彼此的社会心理焦虑融合并扩散蔓延,加之战略文化因素对决策精英认知的影响,导致决策精英陷入某种战略迷思,塑造了非理性的战略决策结果。其中,体系压力与社会心理焦虑是自变量,中间变量是国内政治博弈,战略文化是结构性常量。通过对一战前德国决策精英“海权迷思”对其战略决策的影响进行过程追踪,理论机制的有效性得以实证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迷思 崛起国 决策精英 战略认知 战略决策
下载PDF
图们江地区开发开放再度升温 被引量:7
14
作者 金向东 金奇宪 《东北亚论坛》 CSSCI 2008年第4期20-26,共7页
在区域合作一体化成为新一轮发展新模式的时代,东北亚地区间国际关系的改善和各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延边内生动力的驱动,为图们江地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UNIDO、国家、省、州对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注再度升温,周边国家的开发热情... 在区域合作一体化成为新一轮发展新模式的时代,东北亚地区间国际关系的改善和各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延边内生动力的驱动,为图们江地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此,UNIDO、国家、省、州对图们江地区开发的关注再度升温,周边国家的开发热情再度升温,延边由"主动参与"演变为"主导发展"的角色。为了提高图们江地区开发的深度与质量,提出了创新国际合作开发体制的新机制,并制定了建设新的增长点与畅通的对外通道、建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金融支撑体系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们江地区 开发开放 政府主导 再度升温 内生动力 对策
下载PDF
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互动的历史与现实 被引量:6
15
作者 黄仁伟 《国际关系研究》 2015年第1期3-15,153,共14页
现代史上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兴衰交替的过程及其典型特征,对当代国际体系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当代主要后起大国中国与当代主要守成大国美国必须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为大国权力的和平转移和中美新型大... 现代史上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兴衰交替的过程及其典型特征,对当代国际体系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当代主要后起大国中国与当代主要守成大国美国必须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跨越"修昔底德陷阱",为大国权力的和平转移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打开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起大国 守成大国 战略互动
原文传递
权力与偏见:当代崛起国的治理知识传播难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温尧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3,142,143,共32页
崛起国的治理知识是其发展经验和治理成果所凝聚的观念性物品,“讲好本国故事”、传播治理知识能否帮助崛起国解决“挨骂”问题?当前的国际结构倾向于给出悲观答案。一方面,当代崛起国成长于附着意识形态偏见的国际秩序中,有强烈动机展... 崛起国的治理知识是其发展经验和治理成果所凝聚的观念性物品,“讲好本国故事”、传播治理知识能否帮助崛起国解决“挨骂”问题?当前的国际结构倾向于给出悲观答案。一方面,当代崛起国成长于附着意识形态偏见的国际秩序中,有强烈动机展现自身治理知识的独特性;另一方面,随着权力结构压力的增大,守成国基于“身份对比”和“模式竞争”的意识形态防范倾向增强。这两种动态相互强化,形成意识形态责难的“正反馈循环”。这一机理可以延伸为意识形态责难程度的一般性分析框架。治理知识差异与权力结构压力互相调节对意识形态责难程度的正向影响,权力结构压力跨过“门槛值”则可能激活模式竞争威胁。因此,治理知识传播的时机影响其是否触发高烈度的意识形态责难。尽管中国在传播治理知识时回避意识形态对立,但意识形态二分和大国权力接近的结构性背景使美国对中国的意识形态责难居高不下。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80年代的日本和冷战后的新加坡各自不同的“挨骂”经历,进一步印证了意识形态责难的生成机制,并凸显当代中国所处时空背景的特殊性。“挨骂”难题是崛起过程的独特副产品,当代崛起国须对治理知识传播的效用有合理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结构 意识形态 治理知识 崛起国 “挨骂”问题
原文传递
关系网络中的崛起国:编配者与领导力 被引量:6
17
作者 余文全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126,159,共28页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学界关注崛起国追求什么目标的广泛讨论。尽管改革国际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和扩大国际影响力都是崛起国追求的不同目标,但这忽视了国家都是关系者且处于编织关系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反映全球化时代国家互动关系具有的网... 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学界关注崛起国追求什么目标的广泛讨论。尽管改革国际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和扩大国际影响力都是崛起国追求的不同目标,但这忽视了国家都是关系者且处于编织关系的过程中,未能有效反映全球化时代国家互动关系具有的网络化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崛起国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深刻影响。创新网络组织理论认为,关系网络是松散的耦合状态,没有真正的权威只有关系编配者,编配者通过为成员明确共同目标、动员各方力量追求目标获得领导力。中国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着眼于为成员明确区域一体化的合作目标,追求潜在领导力;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聚焦动员成员的力量,追求实际领导力;共建“一带一路”与运营亚投行相结合,致力于维持和稳定合作关系,强化实际领导力。研究发现,在关系网络世界,中国通过编配复杂而庞大的关系网络和培育、维持平等关系以实现合作共赢,追求的是领导力而不是与命令、控制和强迫等内容相关的权力。这拓展了研究崛起国追求的目标及其实现路径的理论视角,也有助于明晰当前中国实施的一系列奋发有为举措的目标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力 崛起国 RCEP 亚投行 “一带一路”
原文传递
“熊通困境”:国际体系中的身份政治与安全两难 被引量:6
18
作者 葛汉文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104,155,共20页
“熊通困境”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崛起国家,因“异质身份”而面临现行国际体系强烈敌意、因实力相对增长而受到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权势压制的双重难题。西周乃至春秋时期楚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由于特定国家与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大不相同... “熊通困境”是指国际体系中的崛起国家,因“异质身份”而面临现行国际体系强烈敌意、因实力相对增长而受到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权势压制的双重难题。西周乃至春秋时期楚国的历史经验表明,由于特定国家与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大不相同的国际政治身份,受到体系敌视、压制的状况,具有长期的国际政治效应。而此类国家实力增长及由此导致的权势对比变动,较一般崛起国家而言,往往将激发起现有体系内更为强大甚至远超常规的敌对性反应。崛起国家突破“熊通困境”存在两种方式与效应皆有所不同的路径:一是主要通过武力强制,力求最终颠覆现有国际体系,这意味着紧张局势的持续加剧乃至最终爆发大国间战争;二是致力于推动促进现有国际体系身份共识的瓦解,这意味着长期的、连贯的、灵活的、坚定的非军事与军事手段的战略组合运用。当前,在中国国家实力快速增长的背景下,霸权国家及其附庸集团对中国施加愈发强大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美国等部分西方国家将中国视为与之“对立”的“他者”,并对这种国际政治身份存在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乃至显著敌意。笃行和平与发展的当代中国,突破“熊通困境”的主要战略路径,在于逐步构建并推广新的国际体系“身份共识”,为此需要以改变他国意图和行为为目标,需要付出较长时间的努力、采取灵活的方式以及抱定锲而不舍之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通困境 霸权国 崛起国 异质身份 国际政治身份 安全困境
下载PDF
中国周边地区双重结构性矛盾与印太联盟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爱勇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109,I0003,I0004,共34页
结构性矛盾是大国在体系中的位置变迁所导致的相互排斥状态。崛起国实力上升和影响力扩展是结构性矛盾生成的必要条件,但就其过程而言,结构性矛盾其实生成于崛起国地区影响力的扩展和主导国对崛起国影响力的排斥过程中。中国周边地区结... 结构性矛盾是大国在体系中的位置变迁所导致的相互排斥状态。崛起国实力上升和影响力扩展是结构性矛盾生成的必要条件,但就其过程而言,结构性矛盾其实生成于崛起国地区影响力的扩展和主导国对崛起国影响力的排斥过程中。中国周边地区结构是双重的。在主导国的视阈里,中国影响力在周边地区的扩展,不仅在地区层面冲击美国的地区主导地位,也在次区域层面影响印日澳等地区大国各自在南亚、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岛国这些次区域板块的主导地位。为护持地区主导地位,它们对中国影响力的排斥也随之而来,由此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地区和次区域两个层面生成。作为体系变量,双重结构性矛盾在很大程度上为美国构建印太联盟体系提供了结构性驱动力,包括明确联盟体系的战略目标、塑造联盟成员的收益偏好和行为方式,以及构建联盟体系多维度的整体架构诸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既然结构性矛盾难以避免,那么推动强结构性矛盾向弱结构性矛盾转化,对于弱化印太联盟体系的压力也就具有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地区 双重结构性矛盾 地区影响力 印太联盟体系 崛起国 主导国
原文传递
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重塑——兼论中美权力转移下的冲突与包容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文振 丁一 《太平洋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22-31,共10页
美国一些学者和政客认为,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本质上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削弱了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而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利益决定了其对华政策和太平洋战略。中国绝不希望中美交恶,也不希望世界体系发生动荡,把握中国和... 美国一些学者和政客认为,中国崛起和"中国模式"本质上对美国构成了严重威胁,削弱了美国在世界的主导地位,而美国的全球霸权和利益决定了其对华政策和太平洋战略。中国绝不希望中美交恶,也不希望世界体系发生动荡,把握中国和世界未来前途命运的关键是如何处理非均衡的大国关系,特别是与现存超级大国的关系。把现实主义、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理论与中国崛起的实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解决中国崛起与世界秩序的关系,实现合作共赢,必将为中国与人类的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开辟广阔光明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世界秩序 中国威胁论 权力转移 冲突与包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