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修辞学视角下的英语篇章建构新模式探析 |
夏莉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1
|
|
2
|
伊索克拉底与孔子修辞学说的语用观照 |
鞠玉梅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3
|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春秋笔法”解读 |
叶荭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3 |
0 |
|
4
|
本期话题:修辞学批评(三)--《新约》修辞批评纵览 |
谭学纯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5
|
语言世界的语言再现——宗廷虎《20世纪中国修辞学》要论 |
晚郎
黄静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6
|
构建工匠精神对话过程体系模型——基于德胜洋楼公司的案例研究 |
曾颢
赵宜萱
赵曙明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
2018 |
11
|
|
7
|
西方修辞批评研究20年 |
李科
解学花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6 |
4
|
|
8
|
修辞的功能与形式 |
巴里.布鲁梅特
郭恩华
李秀香
|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9
|
理解“新修辞学”的钥匙--关于伯克修辞学体系中的辨证思想初探 |
廖文娟
邓志勇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10
|
现代修辞学的创新与发展 |
吴土艮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
2005 |
0 |
|
11
|
论汉语修辞学体系的建立——《文心雕龙》的修辞学研究 |
陈会兵
孙婷
刘文亚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2
|
继往开来 后出转精——评《中国辞格审美史》的继承和发展 |
段曹林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13
|
宗廷虎先生修辞学研究述评 |
疏志强
|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
|
2005 |
0 |
|
14
|
论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比喻句的零度与偏离 |
张莱宴
陳丛耘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5
|
修辞理论视角下虚拟学术社区对话体系形成机制研究 |
刘琳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16
|
“思辨”与“实证”有机结合:修辞学研究方向之一——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读后 |
罗积勇
张秋娥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09 |
0 |
|
17
|
以索绪尔学说指导修辞研究——谈曹德和博士的修辞学理论 |
徐思益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9 |
0 |
|
18
|
基于就职演讲的修辞反思 |
陈丹霞
|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
|
2017 |
0 |
|
19
|
以修辞理论分析布道《永远的代祷者》中的说服性效果(英文) |
江莹
|
《海外英语》
|
2014 |
0 |
|
20
|
内容决定形式:修辞理论的硬核——评介曹德和《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修辞学思考》 |
张春泉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