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政治文化转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定淮 涂春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4,共7页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地位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事实转型,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执政意识仍停留在“革命党”的思维上。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冲破坚冰、在观念上向“执政党”转型的开始,“三个代表”重...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地位上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事实转型,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执政意识仍停留在“革命党”的思维上。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冲破坚冰、在观念上向“执政党”转型的开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理论上向“执政党”的全面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党 执政党 政治文化 转型
下载PDF
民初“革命党”概念内涵的变迁
2
作者 郑海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9-82,共14页
民初“革命党”概念内涵的变迁是革命概念和政党学说从对立到统一、相互激荡、共同演进的历史。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和政党是两个完全分离的概念。“革命党”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对而言比较狭隘,意指从事暴力革命、颠覆政权的激进团体,革... 民初“革命党”概念内涵的变迁是革命概念和政党学说从对立到统一、相互激荡、共同演进的历史。在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和政党是两个完全分离的概念。“革命党”这一概念的内涵相对而言比较狭隘,意指从事暴力革命、颠覆政权的激进团体,革命党不被归类为政党,并非“革命政党”的简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革命”概念的内涵发生变化,其正面意义日益凸显。20世纪20年代初,在对旧式“革命党”日趋失望的过程中,知识分子开始重新重视政治及其政党的作用,主张建立新的政党,从而为丰富“革命党”这一概念的内涵提供了契机。此时,早期中共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对政党问题的论述,率先打破了旧有的政党观念束缚,把“革命党”纳入政党的范畴,将革命与政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了“革命党”概念新内涵,促进了革命政党理论的形成。这一新论断,最终也被中国国民党所接受,推动了其在政党问题认识上的成熟。革命政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原有的革命与政党对立的议会政党理念的破产,也为革命胜利后的革命团体继续保有权力提供了正当性和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革命党 政党观念 革命政党
下载PDF
“五四”精英与近代中国政党政治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良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介入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发育过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国外引入"政党"概念,并在接受、传播和改造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一面消解了国人对"党"的心理障碍,一面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了政党的实践。但他们对&qu... 知识分子一开始就介入了中国政党政治的发育过程。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自国外引入"政党"概念,并在接受、传播和改造这一概念的过程中,一面消解了国人对"党"的心理障碍,一面身体力行直接参与了政党的实践。但他们对"政党"与"革命党"的刻意区分,也造成了国人对政党知识的某种误读。而这种误读直到五四时期才被逐步纠正过来。从中国共产党的酝酿和创建看,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就很少受到上述限制。与老一代的知识分子不同,这批新一代的知识精英更具不依附于政治权力的独立性特征。"五四"以后,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面着手在知识青年中建党,以完成"党化",一面又大力推进国共合作,以实施"化党",并最终在"党化"与"化党"的事实推演中,逐步找到了一条改造政党、变革中国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党 革命党 “五四”精英 知识分子 政党政治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的成功转型——从毛泽东到江泽民 被引量:4
4
作者 阎颖 宋镜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0-45,共6页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身建设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革命党建设的理论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进行了从革命党...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身建设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革命党建设的理论问题,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地进行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理论的转型,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代表"的理论,则是这种转型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建理论 毛泽东 江泽民 革命党 执政党 三代领导 党的领导
下载PDF
毛泽东“革命党”概念的生成逻辑和时代启示
5
作者 杨彬彬 陈杨锴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50,73,共10页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性始终是其基本属性。“革命党”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标识性概念。毛泽东的“革命党”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历史动因,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时...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革命性始终是其基本属性。“革命党”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政治话语体系中的一个标识性概念。毛泽东的“革命党”概念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历史动因,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体现,其形成与发展贯穿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立党、兴党和强党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以历史主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在解决大党独有难题过程中跳出历史周期率;以战略思维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不断开创“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以系统观念推进国家治理变革,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革命党 中国共产党 无产阶级 概念史
下载PDF
近三十年来四川保路运动研究综述——纪念四川保路运动100周年 被引量:6
6
作者 苏全有 邹宝刚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74-78,83,共6页
近三十年以来,对于四川保路运动方面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川汉铁路国有、立宪派问题、革命派问题及其他方面。总体来看,该领域朝着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仍有不足之处,如... 近三十年以来,对于四川保路运动方面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川汉铁路国有、立宪派问题、革命派问题及其他方面。总体来看,该领域朝着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仍有不足之处,如研究理论及视角单调、研究资料挖掘不足、研究内容局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路运动 铁路国有 立宪派 革命派 辛亥革命
下载PDF
论革命党、建设党、执政党 被引量:5
7
作者 蔡永飞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5-13,108,共10页
中国共产党过去是一个领导革命的政党,现在是一个领导建设的政党,并且正在向着成熟执政党进行历史性的转变。作为革命党、建设党,她由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党的建设的规律所决定,要完成向执政党的转变,也必须遵循这些客观规律。
关键词 革命党 建设党 执政党
下载PDF
从反袁到附袁:谭延闿与二次革命
8
作者 徐秋意 江峰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袁世凯上台后,为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军事上极力削弱南方革命党的力量,政治上暗杀主张政党政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经济上向列强举借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由此引发革命党发起反抗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对袁世凯一系列镇压革命... 袁世凯上台后,为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军事上极力削弱南方革命党的力量,政治上暗杀主张政党政治的国民党领袖宋教仁,经济上向列强举借2500万英镑的善后大借款,由此引发革命党发起反抗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对袁世凯一系列镇压革命党的举措,作为国民党的湘督谭延闿均表示强烈反对,并进行了猛烈抨击,另一方面又不愿参加南方革命党反袁的革命,与袁世凯决裂。二次革命期间,谭延闿游移于革命党与袁世凯之间;革命失败后,屡屡向袁世凯效忠,同时希望国务总理熊希龄斡旋湘省与中央的关系。在袁世凯的压迫下,谭延闿最终被褫夺湘督之职,并赴京附袁。二次革命期间,由反袁到附袁所表现出态度的转变,反映了谭延闿作为资产阶级立宪派妥协性的本质,同时也是他对当时社会的主导舆论、南北双方力量对比及湖南自身实际情况等多重因素综合考虑而作出的政治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延闿 袁世凯 熊希龄 革命党 二次革命 态度
下载PDF
当代中国执政党党社关系检视——基于政治合法性视角的历史分析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京希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2,282,共10页
什么样的党社关系,才是保持政党和社会双方关系动态平衡、合乎政治生态要求的理想关系,才能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从而更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党社关系史予以梳理和检讨,汲取其经验教训,进而展望未来党社关系新... 什么样的党社关系,才是保持政党和社会双方关系动态平衡、合乎政治生态要求的理想关系,才能提升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从而更能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当代中国执政党的党社关系史予以梳理和检讨,汲取其经验教训,进而展望未来党社关系新局,对于化解这些命题,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社关系的演变历程,大致经历了从"革命党"向"建设党"变轨的夭折,重回"革命党",重回"建设党"等三次历史性转折。在当下"社会自我觉醒"的公民社会背景下,围绕社会公平重建党社关系,整固社会基础,在社会公平中寻求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和正当性,实现执政党由"建设党"向"公平党"的变轨,解除执政党所面临的公平性危机,将成为执政党未来一个时期不可回避的首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社关系 执政党 革命党 建设党 公平党 政治合法性
下载PDF
红色基因:百年大党的“根”与“魂”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笃君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21-124,共4页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红色基因是百年大党的“根”与“魂”,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定海神针”,是新时代筑牢立德树人工程的“关键硬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为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红色基因是百年大党的“根”与“魂”,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定海神针”,是新时代筑牢立德树人工程的“关键硬核”,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汲取智慧坚毅前行,确保红色基因绽放新时代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基因 百年大党 中国革命 党的建设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的三重身份——基于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绪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34-143,F0002,共11页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成为标识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身份。革命党身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贯穿于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始终的政治身份。领导党身份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在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巩...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成为标识中国共产党的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政治身份。革命党身份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贯穿于党领导伟大社会革命始终的政治身份。领导党身份是在革命实践中形成,在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巩固和发展的政治身份。执政党身份是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实践中确立起来,以新中国成立为根本标志的政治身份。中国共产党集革命党、领导党、执政党三重身份于一体,在领导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实践中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革命党 领导党 执政党 自我革命
下载PDF
利用红色资源加强领导干部党性教育路径探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庞丽 葛若凡 黄玥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9-12,共4页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明晰了党性教育的历史源头,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创新了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党性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反复淬炼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式,注重发挥集体智...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明晰了党性教育的历史源头,丰富了党性教育的内容,创新了党性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党性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反复淬炼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教学方式,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找准真实史实与时代要求的契合点,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严格有序,提高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充分利用周边红色资源,打造党性实践教育品牌,探究利用红色资源开展党性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资源 领导干部 党性教育
原文传递
论现代文学史上中共党员作家群的创作特征
13
作者 罗伟文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48-55,共8页
现代文学史上的中共党员作家群是建构现代左翼文学和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但学界对其创作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要合理评估中共党员作家群开创新创作模式的贡献,需对这一群体的创作特征进行横断面的深入剖析。中共党员作家群创作特征体现在... 现代文学史上的中共党员作家群是建构现代左翼文学和红色文化的中坚力量,但学界对其创作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要合理评估中共党员作家群开创新创作模式的贡献,需对这一群体的创作特征进行横断面的深入剖析。中共党员作家群创作特征体现在3个方面:构成了以革命启蒙为精神内核的启蒙书写;形塑了一种秉有鲜明党派特征的新型文学;蕴藏着以人民性为内核的时代特征。对中共党员作家群创作特征的研究能还原其创作的本真面貌和深化对这个群体的学理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员作家群 创作特征 革命启蒙 党派性 人民性
下载PDF
Between Tao and Instruments:Railways,China,and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Thought(1875-1936)
14
作者 JI Bin BU Yansong YE Shu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3年第11期555-563,共9页
I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railway thought,it includes not only the discussion of railway planning,sovereignty,debt,and construction,but also the discussion of spiritual guiding ideology such as“Tao,body and utility... I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railway thought,it includes not only the discussion of railway planning,sovereignty,debt,and construction,but also the discussion of spiritual guiding ideology such as“Tao,body and utility”and“material and spiri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ad and equipment,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railway thought in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During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Li Hongzhang and other people expounded the benefits brought by railway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gle of“utility”,and believed that there was still a unity of“Tao and style”.After the Sino-Japanese Naval Battle,with the emergence of the theory of railway sovereignty and the theory of dividing China,Kang Youwei and others questioned the thought of Westernization school.The unified Tao body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China and the West.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railway,as a product of western material civilization,was compared with Easter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y Liang Shuming,Li Dazhao,and others.The conflict between material and spirit made the Western“Tao style”evolve into the Europe-American way of pursuing“scientific spirit”and the Soviet-Russian way of exploring the ideas of revolution and transformation.The railway has thus beco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scientific spirit”and social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history of railways in China INSTRUMENTS Westernization group reformers revolutionary party Euro-American road Soviet-Russian road TAO
下载PDF
在排距与同情之间:《中外日报》对待革命党的态度辨析
15
作者 胡正强 李文丽 《新闻春秋》 2023年第3期77-87,共11页
学术界论及《中外日报》与革命党的关系问题时,往往会聚焦于它与革命派报纸《苏报》的那场论战。虽然这只是该报与革命党多年交往关系中的一部分,但却直接固化了它“反对革命党”的形象。另外,受其创办人汪康年及该报立宪性质的影响,学... 学术界论及《中外日报》与革命党的关系问题时,往往会聚焦于它与革命派报纸《苏报》的那场论战。虽然这只是该报与革命党多年交往关系中的一部分,但却直接固化了它“反对革命党”的形象。另外,受其创办人汪康年及该报立宪性质的影响,学界似乎已经情绪化地将它视为落后保守的反革命报纸。事实上,《中外日报》主笔更替、历时弥长,随着清季的局势变幻,其对革命党的看法并非局限于某个单一的视角,而是经历了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本文认为《中外日报》对革命党除了反对之外,还有同情和理解等诸多复杂的情感,但这种同情也并非纯粹,而是含有追求立宪的“杂质”。这对于人们立体、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外日报》,并且揭示以《中外日报》为代表的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日报》 革命党 立宪派 态度
原文传递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道路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修能 《苏区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47-57,共11页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道路探索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历程的“开端”价值。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对中国具体实际的把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层面,在坚持理论指导革...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道路探索承载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历程的“开端”价值。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道路探索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根据对中国具体实际的把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层面,在坚持理论指导革命、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基础上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深化了对“工农联盟”“物质斗争”“渐进改造”等问题的理解;“中国”层面,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并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要求;“道路”层面,在坚持实践认识论的基础上初步展现出成熟“实践论”的萌芽,蕴含着“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真理”的真理观,显示出道路的科学性。回溯这段历史,有助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历程中一以贯之的指导作用,更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革命思想 政党理论 实践哲学
下载PDF
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演变及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慧勇 马尚云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7-32,共6页
建党九十年来,根据执政主体不同,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北洋政府时期的反叛与革命,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对抗、合作与替代,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掌国家政权。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重要启示是:中国共... 建党九十年来,根据执政主体不同,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北洋政府时期的反叛与革命,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对抗、合作与替代,新中国成立后的执掌国家政权。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重要启示是:中国共产党有资格有能力担当领导国家政权这一重任是准确把握党与国家政权关系的重要前提,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是完善党的领导和促进国家政权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国家政权 革命党 执政党
下载PDF
论阿Q的辫子——文学经典解读之“互文印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俞兆平 《上海文化》 CSSCI 2019年第2期93-100,127,126,共10页
在鲁迅著作中,辫子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从国人的辫子到阿Q的辫子,其内涵既有叠印,又有变异。阿Q"用竹筷盘上他的辫子"这一意象的细节特征,标示着阿Q对革命的投机,亦差点滑入"以人血染红顶子"之列,有人格分裂症状。想... 在鲁迅著作中,辫子是一个常见的意象,从国人的辫子到阿Q的辫子,其内涵既有叠印,又有变异。阿Q"用竹筷盘上他的辫子"这一意象的细节特征,标示着阿Q对革命的投机,亦差点滑入"以人血染红顶子"之列,有人格分裂症状。想以杀戮抢掠为"革命"目的的阿Q,是游民之类的形象典型,鲁迅对其是持批判态度的。辫子意象的互文印证,能使我们更加贴近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阿Q正传》 辫子 革命党 游民
原文传递
浅析红色高棉失败的原因——基于革命党与执政党区分的关系维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鹏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红色高棉亦称"柬共",自1975年开始执政至1978年迅速瓦解,红色高棉仅仅执政3年多。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件特别事件,"柬共"失败的原因,值得反思。基于革命党与执政党区分关系维度,其失败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革命... 红色高棉亦称"柬共",自1975年开始执政至1978年迅速瓦解,红色高棉仅仅执政3年多。作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件特别事件,"柬共"失败的原因,值得反思。基于革命党与执政党区分关系维度,其失败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对此,从党政、党法、党群和党内关系四个方面分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高棉 失败原因 革命党 执政党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政党转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革命与社会建设论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祝灵君 《科学决策》 2009年第9期1-10,共10页
对中共领导的政治革命、国家建设的研究文献颇多,但对其对社会改造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正是为弥补这个不足,从社会革命、社会建设入手,展示其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另一幅图景。在社会革命中,由传统家庭社会所推延出来的伦理规范和交往... 对中共领导的政治革命、国家建设的研究文献颇多,但对其对社会改造的研究则显不足。本文正是为弥补这个不足,从社会革命、社会建设入手,展示其从革命党走向执政党的另一幅图景。在社会革命中,由传统家庭社会所推延出来的伦理规范和交往格局既是革命可以利用的资源,也是革命的对象,而打破官僚制也具有社会革命的含义;改革开放以来,由家庭"解放"所复苏的传统社会内生的伦理规范、交往结构与现代社会的紧张及适应问题是社会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从社会革命、社会建设的分野来看中共领导的社会变迁,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研究我国政党社会学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 革命党 执政党 社会革命 社会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