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 被引量:48
1
作者 李文戈 朱昌中 +1 位作者 王文芬 吴锦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本文就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重点介绍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组成、特性、变色机理及其应用。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综述 热致变色材料
下载PDF
热致变色材料在智能社会中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4
2
作者 宋晓丽 李字明 +3 位作者 陈靖文 葛佳辉 闫康凯 王铀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52-461,共10页
综述了热致变色材料在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医疗、智能服装等领域的最新应用;然后按照智能应用特点将其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进而依据分类原则归纳变色机理;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在智能社会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 综述了热致变色材料在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能建筑、智能医疗、智能服装等领域的最新应用;然后按照智能应用特点将其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进而依据分类原则归纳变色机理;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在智能社会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基于该材料感温变色的特性,从面向智能化应用的角度出发,为该材料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材料 智能材料 可逆变色 不可逆变色
下载PDF
涂覆工艺对杉木表面可逆变色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闫小星 王琳 包文斯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6,共5页
探究涂覆工艺对杉木表面可逆变色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以底漆道数、面漆道数与变色油墨添加方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并优化工艺参数,探究不同涂覆工艺对添加变色油墨水性涂料漆膜的力学、光学、耐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老... 探究涂覆工艺对杉木表面可逆变色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以底漆道数、面漆道数与变色油墨添加方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三因素两水平正交试验并优化工艺参数,探究不同涂覆工艺对添加变色油墨水性涂料漆膜的力学、光学、耐液性能的影响,研究老化温度和时间对漆膜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色油墨添加方式对漆膜色差和光泽度影响最大;对于添加变色油墨的水性涂料,涂覆工艺对漆膜附着力、抗冲击力、耐液等级等原有性能影响较小,不同涂覆工艺下漆膜光泽度变化无明显规律;当涂覆工艺为3道底漆、3道面漆、变色油墨添加于面漆中时,形成的漆膜变色性能、光泽度较佳,漆膜综合性能良好,漆膜变色性能在老化时间和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稳定。该研究为智能涂料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板材 水性涂料 涂覆工艺 变色油墨 可逆温变转色 漆膜性能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文斌 文月琴 徐建锋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04,共6页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可逆热致变色功能,以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并将该微胶囊以一定比例添加到WPC中,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WPC,通过力学性能和加热前后表观颜色测定确定微胶囊的... 为探究木塑复合材料(WPC)的可逆热致变色功能,以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表面带有硅烷偶联剂KH550的可逆热致变色结晶紫内酯微胶囊,并将该微胶囊以一定比例添加到WPC中,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WPC,通过力学性能和加热前后表观颜色测定确定微胶囊的最佳添加量。同时,通过动态热机械分析对比了可逆热致变色WPC和普通WPC的动态力学性能。随着微胶囊添加量的增加,可逆热致变色WP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加热前后颜色变化逐渐明显,最后趋于稳定;在动态热机械分析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可逆热致变色WPC和普通WPC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和普通WPC相比,加入最佳添加量的微胶囊制备的可逆热致变色WPC在同一温度时的储能模量高于普通WPC,2种WPC的损耗因子峰对应的温度相差很小。结果表明,当微胶囊的添加量为总质量的15%时,可逆热致变色WPC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可逆热致变色功能,和普通WPC相比,可逆热致变色WPC的界面相容性较好,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与普通WPC相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一种良好性能的功能型W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可逆热致变色 微胶囊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农用塑料薄膜光谱透射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严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6822-6824,共3页
采用模拟田间试验和仪器测量方法,研究了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农用塑料薄膜光谱透射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透明塑料薄膜)相比,变色塑料薄膜在400-900mm部分透过率在30%~50%,遮阳效果显著;变色塑料薄膜具有极好的... 采用模拟田间试验和仪器测量方法,研究了常温可逆温致变色农用塑料薄膜光谱透射率及其对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透明塑料薄膜)相比,变色塑料薄膜在400-900mm部分透过率在30%~50%,遮阳效果显著;变色塑料薄膜具有极好的阻隔紫外线能力,在190-340mm部分透过率在0~10%,最大下降幅度高达100%;变色塑料薄膜在变色状态和非变色状态时的光谱透射率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部分(380~900nm)变化率在40%~60%,红/白变色塑料薄膜的光谱透过率下降幅度较黑/白变色塑料薄膜要大;变色地膜覆盖在高温时可使地温比普通透明地膜低3—4℃,低温时迅速升温,较普通地膜高出2~3℃,降温时,地温较普通透明地膜高1~2℃;变色棚膜覆盖,中午强日照时温度比普通棚低3~4℃,而太阳初升时迅速升温,温度较普通棚高出2~4℃;红/白变色塑料大棚内/外的光合作用光子通量PPF、光照度FC与LUX实测值的差异很小,说明温致变色塑料薄膜对400~700mm的可见光透过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温致变色 塑料薄膜 光谱透射率 温度
下载PDF
低温可逆热敏示温微胶囊的粒径控制及结构 被引量:6
6
作者 郜捷 管萍 +1 位作者 胡小玲 曹梅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93-997,共5页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CoCl2为芯材、聚乙烯醇为壁材的可逆热敏示温微胶囊,系统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内水相与油相用量比、搅拌速度、内乳液加入方式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pan-80/Tween-80...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以CoCl2为芯材、聚乙烯醇为壁材的可逆热敏示温微胶囊,系统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内水相与油相用量比、搅拌速度、内乳液加入方式对微胶囊粒径的影响,并对微胶囊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Span-80/Tween-80含量为5%(ω)、水油体积比为0.2、转速为1200r/min、内乳液采用逐步滴加方式加入外水相中时,制备的微胶囊粒径均一,平均粒径为12μm,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可逆热敏示温 粒径 界面聚合
下载PDF
2-羟基-1-萘醛缩2-氨基-4-甲基吡啶的合成及其热色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少萍 冯玉英 +2 位作者 乐传俊 杨梅 高振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2,102,共3页
合成出含杂环的席夫碱类化合物2-羟基-1-萘醛缩2-氨基-4-甲基吡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其结构。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原位升温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其热色性能,探讨了变色的机理,并对变色前后以... 合成出含杂环的席夫碱类化合物2-羟基-1-萘醛缩2-氨基-4-甲基吡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等表征了其结构。借助差示扫描量热技术、原位升温红外、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研究了其热色性能,探讨了变色的机理,并对变色前后以及恢复原色后的化合物的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此外标题化合物在甲苯溶液中也显示出热色性。结果表明:此类席夫碱是由于邻羟基的存在而导致热色性,恢复原色后与原化合物的结构一致,这也是其热色性具有高重复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环席夫碱 合成 互变异构 可逆热色性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涂料印花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梅 刘静伟 +1 位作者 李素芝 刘维锦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采用可逆热致变色涂料对织物进行印花。研究增稠剂、粘合剂、焙烘条件等对织物颜色、牢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包封后,体系内可能遗留部分未反应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残基,这些基体有可能与印花粘合剂、增稠剂发生反应而生成不透明物... 采用可逆热致变色涂料对织物进行印花。研究增稠剂、粘合剂、焙烘条件等对织物颜色、牢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包封后,体系内可能遗留部分未反应的环氧树脂与固化剂残基,这些基体有可能与印花粘合剂、增稠剂发生反应而生成不透明物质,从而影响色浆及印花产品的颜色,所以印花助剂的选择和工艺条件的控制十分重要。在本研究范围内,最佳色浆配方和印花工艺条件为:耐盐性能和抗渗化性能好的KG-201、KG-203作增稠剂;对颜色影响小且手感好的PT-528S作粘合剂,用量为色浆的15%,焙烘条件是100℃下5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 涂料印花 工艺
下载PDF
热致变色复配物显色剂筛选及变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勇 郑立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6-99,共4页
采用结晶紫内酯(CVL)为发色剂,十六醇(CA)为溶剂,焦性没食子酸(PA)和4-甲氧基苯酚(MP)为显色剂,所形成的复配物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实验证明所形成的热致变色复配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610 nm,复配物的蓝色强度用复配物的吸光度定量表... 采用结晶紫内酯(CVL)为发色剂,十六醇(CA)为溶剂,焦性没食子酸(PA)和4-甲氧基苯酚(MP)为显色剂,所形成的复配物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实验证明所形成的热致变色复配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610 nm,复配物的蓝色强度用复配物的吸光度定量表示。当复配物中CVL质量确定,MP和CA按比例变化时,复配物的熔化温度和变色温度几乎不受组成影响。复配物变色温度低于其熔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紫内酯 显色剂 可逆热致变色 复配物
下载PDF
Ti、Zr、Bi、Mn氧化物掺杂对PbCrO_4可逆热色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人宇 周志华 +1 位作者 杜江燕 陈昌云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研究了以 Pb Cr O4 为基质材料,利用固相反应掺入 Ti、 Zr、 Bi、 Mn 的氧化物,通过热色性检测和可见反射光谱测定发现产物具有明显的可逆热色性、稳定的化学性质和较低的变色温度,并对热色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氧化物 可逆热色性 掺杂 铬酸铅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印花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维锦 梁涛 李素芝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3,共3页
以结晶紫内酯为电子给予体、双酚A为电子接受体、脂肪醇为溶剂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印花材料,研究影响热变色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用高级脂肪醇比用脂肪酸和脂肪酯作溶剂,变色材料显示出更高的变色灵敏性;反应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在一定... 以结晶紫内酯为电子给予体、双酚A为电子接受体、脂肪醇为溶剂制备可逆热致变色印花材料,研究影响热变色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用高级脂肪醇比用脂肪酸和脂肪酯作溶剂,变色材料显示出更高的变色灵敏性;反应温度、时间及溶剂用量在一定范围内对产物颜色都有影响,而双酚A的用量对产物的颜色深浅影响最大,随着投入的双酚A量的增多,产物的颜色逐渐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涂料印花 结晶紫内酯 热变色性能
下载PDF
可逆感温变色绝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水方 刘海 +2 位作者 文胜 龚春丽 郑根稳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2,共4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可逆感温变色绝缘材料,探讨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比例以及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添加量对绝缘材料可逆变色性能、力学性能、硬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感温变色粉所制备...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可逆感温变色绝缘材料,探讨了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三元乙丙橡胶(EPDM)比例以及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添加量对绝缘材料可逆变色性能、力学性能、硬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感温变色粉所制备的绝缘材料在75℃时均可实现由黄色到白色的反复可逆变色。绝缘材料的硬度随EPDM含量增加而下降,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随DCP含量增加而上升,当POE/EPDM比例为70/30及DCP质量分数为2%时,绝缘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辛烯共聚物 三元乙丙橡胶 感温变色粉 可逆感温变色 动态硫化
下载PDF
热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建锋 杨文斌 吴秋宁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CAS 2014年第2期299-302,314,共5页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环保型材料被广泛使用,但对其在实用性很高的热致可逆变色功能方面的研究甚少。先介绍了热致可逆变色材料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详述了热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制备热致可逆变色木... 木塑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环保型材料被广泛使用,但对其在实用性很高的热致可逆变色功能方面的研究甚少。先介绍了热致可逆变色材料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详述了热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制备热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存在的变色灵敏性、相容性和环境适应性等问题。最后指出了热致可逆变色木塑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基于变色剂微胶囊化的改善方法并简述了变色剂微胶囊的一些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可逆变色 木塑复合材料 变色剂 微胶囊化
下载PDF
聚二炔/纳米氧化铜复合物可逆热致变色性能及应用
14
作者 刘雯雯 张婉 王潮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8-282,286,共6页
在二炔单体自组装过程中掺杂纳米氧化铜粒子,经紫外光(λ=254nm)照射聚合得到蓝色聚二炔/纳米氧化铜(PDA/CuO-NPS)复合物。在未聚合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制备均匀的热致变色PVA/PDA/CuO-NPS薄膜。结果表明,PDA/Cu... 在二炔单体自组装过程中掺杂纳米氧化铜粒子,经紫外光(λ=254nm)照射聚合得到蓝色聚二炔/纳米氧化铜(PDA/CuO-NPS)复合物。在未聚合分散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制备均匀的热致变色PVA/PDA/CuO-NPS薄膜。结果表明,PDA/CuO-NPS复合物具有蓝色到紫色再到红色的颜色转变特性,随着光聚合时间增加,分子内应力增加,变色温度由60℃降低为50℃。降温后分散液颜色迅速恢复到紫色,618nm处的峰值显著提高。通过与聚乙烯醇的交联,得到的PVA/PDA/CuO-NPS薄膜两步变色温度分别升高到约50℃和约85℃,并在红色(30℃)和黄色(90℃)之间可逆转换,经过多次循环后仍具有良好的可逆热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炔 可逆热致变色 共轭高分子 纳米氧化铜
下载PDF
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微胶囊包封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维锦 胡倩 +2 位作者 李素芝 崔达 杨梅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79-882,共4页
用环氧树脂E-12作壁材,低分子聚酰胺200为固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可逆热致变色有机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封,用SEM和TGA测定了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研究包封条件对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反应条件是:壁... 用环氧树脂E-12作壁材,低分子聚酰胺200为固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可逆热致变色有机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封,用SEM和TGA测定了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研究包封条件对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反应条件是:壁材与变色芯材质量比为0.2~0.6,乳化温度50℃,固化反应分5段升温。此条件下可以制得结构致密完整、具有良好透明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的变色微胶囊,能满足纺织品涂料印花的要求,微胶囊粒径在5μm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微胶囊 环氧树脂 原位聚合
下载PDF
聚二炔酸/α-FeOOH复合材料热致可逆变色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亚娜 王俊林 +3 位作者 李小妹 李梦佳 常玥 查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9-615,共7页
紫外光照下(?=254nm)引发自组装在α-FeOOH纳米粒子表面的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DA)聚合,得到聚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PDA/α-FeOOH),利用XRD、SEM、DLS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热致变色... 紫外光照下(?=254nm)引发自组装在α-FeOOH纳米粒子表面的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DA)聚合,得到聚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PDA/α-FeOOH),利用XRD、SEM、DLS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热致变色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在30~80℃间呈"蓝-红"的可逆变化,考察了α-FeOOH用量、光聚合时间对PDA/α-FeOOH纳米复合材料热致可逆变色的影响。结果显示:经紫外光照射10min聚合得到的蓝色PDA/α-FeOOH〔m(DA)∶m(α-FeOOH)=3∶1〕复合材料加热变色最快,60℃完全变为红色,最大吸收波长从650 nm蓝移至540 nm,冷热循环实验证明PDA/α-FeOOH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10 12-二十五碳二炔酸 Α-FEOOH 复合材料 热致可逆变色 功能材料
下载PDF
对氨基苯乙酰胺与Co(Ⅱ)的配合物的热色性研究
17
作者 朱少萍 周志华 赵波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75-77,共3页
合成对氨基苯乙酰胺与Co(Ⅱ)的配合物,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法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可逆的热色性,此性质是由于加热时Co-N键强度的变化而导致的。
关键词 Co(Ⅱ)的配合物 可逆热色性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下载PDF
含肉桂酸的聚丁二炔的合成及其可逆热致变色性能研究
18
作者 张磊 元以中 +1 位作者 田晓慧 孙金煜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7-450,共4页
将4-氨基肉桂酸和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的酰氯衍生物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E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单体超声分散,使其自组装形成囊泡,紫外光照之后得到聚丁二炔溶胶,其变色温度范围为20~90℃,颜色在紫... 将4-氨基肉桂酸和10,12-二十五碳二炔酸的酰氯衍生物反应得到标题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EI-MS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单体超声分散,使其自组装形成囊泡,紫外光照之后得到聚丁二炔溶胶,其变色温度范围为20~90℃,颜色在紫色和红色之间可逆的变化。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其热致变色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聚丁二炔溶胶具有完全可逆的、稳定的热致变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聚丁二炔溶胶 可逆热致变色
下载PDF
热致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二)
19
作者 李亚萍 张秀岩 +1 位作者 李昌德 沈永嘉 《上海染料》 2020年第5期4-7,共4页
以内酯类的热敏染料为发色剂,双酚A为显色剂,2-(4-节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为溶剂,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的芯材;将二乙烯基苯与苯乙烯按经原位聚合成为微胶囊的壁材,两者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得到热致变色的微胶囊。测试了微... 以内酯类的热敏染料为发色剂,双酚A为显色剂,2-(4-节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为溶剂,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微胶囊的芯材;将二乙烯基苯与苯乙烯按经原位聚合成为微胶囊的壁材,两者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得到热致变色的微胶囊。测试了微胶囊的形貌特征、变色性能、变色疲劳性、耐溶剂性和耐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所得微胶囊呈球状且均匀,在605℃呈无色,当温度降低到-5℃及以下分别显蓝色、黄色、红色和绿色。此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具有可循环性,且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和耐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热致变色 微胶囊 聚苯乙烯 性能测试
原文传递
双席夫碱及其Ni(Ⅱ)配合物的固相合成与热色性研究
20
作者 朱少萍 周志华 赵波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34-35,50,共3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双-N,N′-缩水杨醛联苯胺及其与Ni(Ⅱ)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法和元素分析对其组成进行表征,并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研究了其热色性。结果表明,双-N,N′-缩水杨醛联苯胺及其Ni(Ⅱ)配合物表现出了可逆热色性。
关键词 可逆热色性 双席夫碱 固相合成 Ni(Ⅱ)配合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