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水分利用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隋鹏祥 张文可 +6 位作者 梅楠 田平 王英俨 孙悦 孟广鑫 苏业涵 齐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5-261,共7页
为探究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水肥及根系分布的影响,通过连续两年设置耕作方式(旋耕、翻耕)与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两因素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根系及土壤水肥分布的特性。结果... 为探究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土壤水肥及根系分布的影响,通过连续两年设置耕作方式(旋耕、翻耕)与秸秆还田方式(秸秆还田、秸秆不还田)两因素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根系及土壤水肥分布的特性。结果表明:旋耕和翻耕处理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不显著,但前者显著增加了干旱年份(2015年)0—30cm土层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而后者显著降低了10—3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和紧实度,降低了0—4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了干旱年份30—60cm和湿润年份(2016年)0—60cm土层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秸秆还田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显著增加了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幅度分别为9.5%和7.3%,促进了干旱年份0—6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和湿润年份30—60cm土层的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根干重密度的增加,还提高了0—6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因此,实施旋耕秸秆还田和翻耕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水肥分布,促进深层根系发育,提高春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根系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基于田间试验的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综合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侯素素 董心怡 +7 位作者 戴志刚 巩细民 徐志宇 薛颖昊 张洋洋 李小坤 丛日环 鲁剑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
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实现化肥减量的重要途径。中国不同农区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供应条件相差较大,秸秆还田化肥替减率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条件下秸秆还田化肥替代率,该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 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实现化肥减量的重要途径。中国不同农区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供应条件相差较大,秸秆还田化肥替减率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条件下秸秆还田化肥替代率,该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主要大田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1年“中国知网(CNKI)”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和2013-2021年湖北省32个秸秆还田田间试验数据,对田间生产条件下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氮、磷、钾肥比例进行计算,评估区域尺度的秸秆还田化肥节本潜力。结果表明,4种作物秸秆还田平均可替减氮肥12.2%、磷肥23.9%、钾肥43.5%。不同作物秸秆还田氮、磷、钾肥替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轮作制度下,水旱轮作体系(水稻单作和稻油轮作)氮、磷肥替减率较旱地轮作体系(麦玉轮作和玉米单作)分别高出5.0~12.9、18.0~24.8个百分点。此外,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是影响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的重要因素。养分供应能力较低的土壤秸秆还田磷、钾肥可替减率较养分供应能力高的土壤则分别高出9.1~11.5、6.2~14.2个百分点。基于2020年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化肥消费量,中国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季秸秆还田可减施氮(N)、磷(P2O5)、钾(K2O)肥分别为239.48×104、227.73×104、451.98×104t,占当前氮、磷、钾肥消费量的12.6%、25.0%、48.5%,化肥节本可达到478.98亿元/a。研究结果为中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养分 秸秆还田 化肥替减率 土壤养分供应 轮作制度 田间试验
下载PDF
小麦-玉米轮作耕作方式对玉米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仝星星 宋希云 +1 位作者 刘树堂 姜雯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54-960,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山东省半湿润易干旱地区夏玉米高产、稳产的耕作措施,本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下免耕、深松、深耕两季的耕作方式(7个)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衰老特性、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试验第3年)... 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山东省半湿润易干旱地区夏玉米高产、稳产的耕作措施,本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下免耕、深松、深耕两季的耕作方式(7个)对夏玉米穗位叶片衰老特性、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转运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试验第3年):小麦深松+玉米免耕直播+秸秆还田(W3M2)可显著提高夏玉米叶片生育后期SOD活性、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而MDA含量增加缓慢,显著延缓穗位叶衰老;在吐丝至成熟期间干物质生产量上,W4M4(小麦深耕+玉米隔年深耕+秸秆还田)和W1M1(小麦旋耕+玉米隔年旋耕+秸秆还田)最高,W3M2和W3M3(小麦深松+玉米隔年深松+秸秆还田)次之,均显著高于CK和W1M2(小麦旋耕+玉米免耕直播+秸秆还田);W3M2干物质向籽粒运转比例即收获指数最高,W4M4最低;各耕作方式下W3M2和W1M1籽粒产量最高,分别比对照增加23.90%和9.87%。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小麦深松+玉米免耕直播+秸秆还田(W3M2)耕作方式下更有效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后期叶片生理活性,促进干物质向籽粒运转,增产效果显著。本研究可为华北麦-玉两熟农区合理安排周年耕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收获指数 干物质生产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创业型“新农人”培育体系研究——以浙江省30所高校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海峰 《农业展望》 2019年第11期88-93,共6页
以浙江省30所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高校大学生素质与返乡创业取向、返乡创业类型与合作模式以及政策完善等方面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创业型"新农人"的教育模式陈旧、"新农人"创... 以浙江省30所高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高校大学生素质与返乡创业取向、返乡创业类型与合作模式以及政策完善等方面对返乡创业大学生和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创业型"新农人"的教育模式陈旧、"新农人"创业实践项目类型单一及学生创业实践技能匮乏等问题明显,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提升高校创业型"新农人"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育人质量,构建育人共同体,组建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体,做好校政校地校企实践基地建设;优化课程设计,完善返乡创业教育案例库,加强实践教学;协同返乡创业研究与孵化,探索返乡创业理论与实践;提供"全链条式"创业技能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返乡创业 创业型“新农人” 培育体系 高校
下载PDF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根系及分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韦叶娜 王学春 +3 位作者 赵祥 蒋芬 胡瑶 胡运高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9-618,共10页
为明确油菜秸秆还田方式及用量对水稻根系和分蘖生长的动态影响,为油稻轮作系统的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F优498为试验品种,于绵阳龙门采用裂区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还田量及移栽后天数对水稻根系及分蘖生... 为明确油菜秸秆还田方式及用量对水稻根系和分蘖生长的动态影响,为油稻轮作系统的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F优498为试验品种,于绵阳龙门采用裂区设计开展试验.结果表明,油菜秸秆还田量及移栽后天数对水稻根系及分蘖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且油菜秸秆还田量与研究中各性状呈负相关.水稻根系及分蘖于试验前期(移栽后19 d前)生长较缓慢,试验后期(移栽后19 d之后)表现出快速增长,其中,1.5 t/hm2还田量增长率最大.翻埋还田处理于移栽后24 d有最小增长率(61.1%、74.8%、317.9%、140.4%),与覆盖处理的最大增长率(105.6%、119.7%、335.8%、118.6%)相近,而在试验前期覆盖处理根系与对照的差值较翻埋处理与对照的差值小.由此可以得出,水稻根系及分蘖在秸秆还田后,其生长在移栽后15 d前受到一定的抑制,且翻埋处理水稻根系及分蘖生长受抑制程度较覆盖处理更大,之后其能更早地利用秸秆来促进自身根系总量的生长.覆盖与翻埋还田处理下1.5 t/hm2还田量比较有利于水稻根系及分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秸秆还田 根系 分蘖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灌水及施肥对冬小麦气孔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娜 郭丽丽 +6 位作者 路明 张运鑫 程东娟 郝立华 李菲 张茜茜 郑云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23,共10页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下作物的最佳水肥量,通过布设大田试验在秸秆还田下调控冬小麦灌水时期、施肥时期的灌水量和施肥量,探讨秸秆还田下灌水及施肥对冬小麦叶片气孔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灌水时期增加灌... 为了研究秸秆还田下作物的最佳水肥量,通过布设大田试验在秸秆还田下调控冬小麦灌水时期、施肥时期的灌水量和施肥量,探讨秸秆还田下灌水及施肥对冬小麦叶片气孔形态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灌水时期增加灌水量能导致拔节期的近轴面气孔面积的增加,且远轴面气孔宽度及气孔形状指数增加,远轴面气孔周长减小;然而,减小灌水量将造成拔节期近轴面气孔密度和远轴面气孔形状指数的增加,在生长后期适当延长灌水时间可以降低近轴面的气孔密度。②在生长初期(拔节期+抽穗期)减少施肥量将导致拔节期叶片近轴面气孔密度和面积的增加;然而,增加施肥量却造成生长后期(灌浆期+成熟期)远轴面气孔面积和宽度的增加。③在越冬期施肥较多、拔节期施肥较少的处理下,冬小麦叶片气孔的空间分布格局更加规则。研究结果有助于探索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的最佳灌水和施肥措施,为提升黄淮海平原农业水资源短缺区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灌水制度 施肥制度 气孔形态特征 气孔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于博 王钰艳 +3 位作者 任琴 党玉蕾 张志鹏 王宇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46-2455,共10页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连续4 a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结构、春玉米根系指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秸秆还田4 a后,≥0.25 mm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团聚体几何平均直...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旱地土壤结构和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设置连续4 a的秸秆还田定位试验,测定土壤物理性质、结构、春玉米根系指标和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秸秆还田4 a后,≥0.25 mm团聚体的质量占比、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分别显著(P<0.05)增大了8.81%、12.61%、20.35%,团聚体稳定指数、团聚体不稳定系数分别显著增大了38.09%和6.85百分点,团聚体破坏率显著减小了8.49%,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了0.2 g·cm^(-3),总孔隙度、质量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显著增加了7.53、9.92、13.05百分点,耕层(0~20 cm)春玉米根干重、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加,产量显著提高24.58%。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改变了春玉米旱地的土壤结构状况,提高了土壤的保水性、通透性、团聚体的稳定性,改善了春玉米根系的生长环境,增产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团聚体 平均质量直径 春玉米 根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马龙 毛全年 +2 位作者 李强 曹晓华 陈新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20,23,共7页
泾惠渠灌区主要粮食作物已经实现了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条件下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却还是空白。在泾惠渠试验站通过2年的大田和小区试验相结合,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下对夏玉米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降雨年... 泾惠渠灌区主要粮食作物已经实现了秸秆还田,但秸秆还田条件下作物的节水灌溉制度却还是空白。在泾惠渠试验站通过2年的大田和小区试验相结合,通过分析不同灌水处理下对夏玉米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了不同降雨年型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适宜的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灌溉定额内,灌水期不同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显著,压茬灌和拔节灌有利于生长发育,拔节灌和抽雄灌是影响产量的重要灌水时期。秸秆还田方式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促进作物农艺性状生长。2013年降雨年型条件下最优的灌溉制度是压茬灌+拔节灌+抽雄灌3水组合,灌溉定额3 000m3/hm2;2014年的降雨年型条件下,适宜的灌溉制度是拔节灌+抽雄灌2水组合,灌溉定额1 800m3/hm2。研究成果为泾惠渠灌区合理配置水量和推广秸秆还田条件下夏玉米节水灌溉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秸秆还田 灌溉制度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秸秆还田播种机传动系统设计与运动学仿真 被引量:3
9
作者 芦新春 张咏琴 +2 位作者 杨进 陈书法 李宗岭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共4页
针对现有秸秆粉碎旋耕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存在传动方案布置不合理,传动效率低、作业效果不理想等实际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秸秆还田播种机,阐述该机具的总体结构和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并采用UG软件对传动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和运动仿真。通过仿真... 针对现有秸秆粉碎旋耕播种复式作业机具存在传动方案布置不合理,传动效率低、作业效果不理想等实际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秸秆还田播种机,阐述该机具的总体结构和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并采用UG软件对传动系统进行虚拟设计和运动仿真。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具传动系统结构紧凑,传动比分配符合要求,各机构传动平稳,能实现秸秆粉碎、旋耕整地、播种、覆土、镇压一次性复式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粉碎 播种 总体结构 传动系统 仿真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返贫的主要因素——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卓 余莹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0-25,共6页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前毕节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主要从社会、家庭和自然三个层次,有效建立十二个二级指标的返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现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当前毕节市发展的重要课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主要从社会、家庭和自然三个层次,有效建立十二个二级指标的返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返贫结构和风险数学模型,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从多个因素、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角度来分析导致返贫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贵州省毕节市最有可能导致返贫的因素中,家庭因素的风险指数最高,其次是自然因素,最后是社会因素。为了防止贵州省毕节市出现返贫现象,建议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自然因素为出发点来降低返贫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返贫 指标体系 AHP
下载PDF
港澳特别行政区制度须列入宪法教学体系之中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树春 徐敏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13,共2页
随着香港、澳门的先后回归 ,宪法学的体系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制度应作为单独的一章列入宪法学的体系。
关键词 特别行政区制度 宪法学体系 香港 澳门 “一国两制” 高校
下载PDF
在制度完善中消除农村返贫困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腾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66-70,共5页
我国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贫困仍然存在,返贫困现象还相当严重。由于制度的缺失与缺陷,农村还存在因病返贫、因教返贫、因灾返贫、因育返贫和因失返贫等问题。要缓解直至消除农村贫困和返贫困,就必须进行制... 我国政府致力于消除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农村贫困仍然存在,返贫困现象还相当严重。由于制度的缺失与缺陷,农村还存在因病返贫、因教返贫、因灾返贫、因育返贫和因失返贫等问题。要缓解直至消除农村贫困和返贫困,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相关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贫困 返贫困 制度 反贫困
下载PDF
不同耕作模式对农田系统能值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帅 梁伟 +3 位作者 贾龙 庄顺龙 孙凤娟 柳新伟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94-99,共6页
基于能值理论分析体系,比较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系统的生态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性,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应用的农田耕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共设置农民传统耕作(CK)、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1)、深松耕作+秸秆还田(T2)、免耕+秸秆还田(T3)4... 基于能值理论分析体系,比较不同耕作模式下农田系统的生态指标和可持续发展性,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应用的农田耕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共设置农民传统耕作(CK)、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1)、深松耕作+秸秆还田(T2)、免耕+秸秆还田(T3)4个处理。农田能值系统分析可知,CK模式下农田生态系统经济发展活力低,属于消费型生态经济系统,环境负载率超过T1模式的4倍,说明秸秆还田能有效降低农田生态系统的环境负载率,降低农田对不可更新环境资源依赖程度,减轻农田环境压力;同时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地面积的能值投入量,T1、T2、T3处理能值投入率分别为农民传统耕作的1.57、1.63、1.59倍,增强农田生态系统集约化程度;四种不同处理(CK、T1、T2和T3)下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为0.31、0.91、1.01、1.02,说明T1、T2、T3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农田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其中T2、T3为更适合本地区的农业生态耕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深松 免耕 系统能值
下载PDF
火电厂灰水再循环系统的回水管结垢特性
14
作者 吴三毛 徐锐 吴平 《华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7-40,共4页
选用江西省8个火电厂的粉煤灰样,从灰水回水水质的稳定性在不同条件下的结垢试验、回水管道中的沿程结垢情况以及不同回水水质的结垢试验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灰水再循环系统回水管结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回水管结垢的内在因素是回水的高p... 选用江西省8个火电厂的粉煤灰样,从灰水回水水质的稳定性在不同条件下的结垢试验、回水管道中的沿程结垢情况以及不同回水水质的结垢试验等方面系统研究了灰水再循环系统回水管结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回水管结垢的内在因素是回水的高pH值、高碱度和高Ca2+浓度,外在原因是回水在循环过程中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引起CaCO3沉淀;回水管结垢呈现沿程结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 回水 再循环系统 回水系统 结垢
原文传递
窑街煤田一号井六采区上部回风系统优化设计与施工
15
作者 钱光东 王建鹏 《煤炭技术》 CAS 2003年第7期50-51,共2页
根据矿井接续需要 ,对窑街煤田一号井六采区上部回风系统局部进行优化改造 ,使之形成独立回风系统 ,增加安全性能 。
关键词 矿井接续 窑街煤田 回风系统 安全性能 施工进度 优化设计
下载PDF
关中地区秸秆还田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16
作者 李巧鱼 马龙 李振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56,165,共6页
通过试验分析关中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对冬小麦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两个连续年份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适宜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在一定灌溉定额内,返青期和拔节期灌水有利于作物株高生长和... 通过试验分析关中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灌水处理对冬小麦植株生理指标、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确定两个连续年份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适宜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在一定灌溉定额内,返青期和拔节期灌水有利于作物株高生长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的积累,拔节期和抽穗期灌水促进根系生长发育。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是影响穗粒数和千粒重的重要需水期,拔节期和抽穗期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水分敏感期。秸秆还田处理对冬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016—2017年度最优灌溉制度是全生育期灌水4次,越冬期+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每期900 m^3/hm^2,灌溉定额3600 m^3/hm^2;2017—2018年度最优灌溉制度是全生育期灌水3次,越冬期+拔节期+抽穗期每期900 m^3/hm^2,灌溉定额2700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灌溉制度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关中地区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 被引量:52
17
作者 刘红江 郑建初 +1 位作者 陈留根 薛新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31-1036,共6页
2009—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小麦季和水稻季分别以扬麦16和运2645为供试材料,两季均设置常规处理(A)、秸秆还田(B)、秸秆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 2009—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小麦季和水稻季分别以扬麦16和运2645为供试材料,两季均设置常规处理(A)、秸秆还田(B)、秸秆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麦两季农田共发生地表径流20次,总地表径流水量为6.4×106kg·hm-2;(2)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不同处理周年地表径流总氮和钾的流失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少免耕、常规处理、肥料运筹、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减肥,不同处理周年地表径流总磷流失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少免耕、肥料运筹、常规处理、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减肥,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量分别比常规处理下降7.7%、8.0%、6.8%;(3)水稻季农田地表径流总氮、总磷、钾流失量分别占稻麦两熟制周年总氮、总磷、钾流失量的61.5%、44.0%、73.3%;(4)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率显著降低;(5)秸秆还田使水稻成熟期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显著提高;(6)秸秆还田使稻麦两熟制农田周年作物产量比常规处理略有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麦两熟制农田 周年 地表径流 氮、磷、钾流失
下载PDF
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8
作者 周运来 张振华 +5 位作者 范如芹 钱晓晴 罗佳 卢信 刘宇锋 刘丽珠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6-790,共5页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低产水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秸秆原料生物炭+化肥、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施用后土壤养分、有机质、易氧化有机碳及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变化。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不同秸秆还... 为了综合评价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低产水稻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秸秆原料生物炭+化肥、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秸秆+猪粪有机肥施用后土壤养分、有机质、易氧化有机碳及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变化。与不施肥对照相比,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均不明显。秸秆生物炭+化肥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高达7.86 t/hm^2,比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照分别增加9.78%和62.4%;秸秆生物炭施用有利于水稻分蘖期与拔节期生长和吸收养分,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和猪粪秸秆有机肥两种处理的水稻产量及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单施化肥处理。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及产量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施用秸秆生物炭能提高土壤肥力并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短期来看,不配施化肥而单施发酵床秸秆垫料有机肥或秸秆猪粪有机肥对水稻生长不利,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物炭 发酵床秸秆垫料 有机质 速效养分 水稻产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对稻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杨滨娟 黄国勤 +2 位作者 钱海燕 樊哲文 方豫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2期200-208,共9页
为了得到较好的还田方式及还田量。采用不同的处理对早、晚稻分别进行研究。通过采用覆盖还田、粉碎还田和堆肥还田这3种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还田后对早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晚稻处理中,... 为了得到较好的还田方式及还田量。采用不同的处理对早、晚稻分别进行研究。通过采用覆盖还田、粉碎还田和堆肥还田这3种不同的秸秆还田方式,对秸秆还田后对早稻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对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晚稻处理中,在秸秆还田的同时,通过配施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化学肥料以及降解菌来研究晚稻土壤生物活性变化(微生物区系变化、土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对于早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状况方面,粉碎还田3000kg/hm2相比其他处理来说都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晚稻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方面,秸秆还田的同时配施复合肥能有效地增加土壤中细菌的数量,其中粉碎还田3000kg/hm2+225kg/hm2复合肥的细菌数量最多。秸秆还田配施一定的化学肥料能够增加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含量,但是对于土壤中转化酶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田生态系统 环境质量
下载PDF
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成章 贾亮红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83-87,117,共6页
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国家生态政策调整及其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HP方法,构建了以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生态补偿、参与式监测体系建设... 退牧还草是国家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和促进牧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对国家生态政策调整及其绩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运用AHP方法,构建了以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生态补偿、参与式监测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融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西北退牧还草生态工程的综合评价体系,并确定了指标权重。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高寒草原区、山地干旱草原区、山地荒漠草原区和农牧交错区的退牧还草工程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退牧还草工程 评价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