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人工恢复植物群落的演替动态 被引量:42
1
作者 武胜男 张曦 +7 位作者 高晓霞 许驭丹 吴晓慧 单席凯 刘世梁 董全民 董世魁 温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44-2453,共10页
选取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及其各功能群的物种组成、平均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探讨"黑土滩型"... 选取青藏高原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上建植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建植年限人工草地植物群落及其各功能群的物种组成、平均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及植物多样性等进行实地调查和对比分析,探讨"黑土滩型"退化草地在人工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回答人工恢复的草地植物群落何时才能接近天然草地、人工恢复的时间阈值应为多长等问题,从而为三江源区"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恢复前5年内,禾本科植物的数量大量增加,植物群落的高度增加了847.6%,植物群落盖度增加了134.5%;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都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恢复8年后植物群落组成达到阶段性的稳定状态,在恢复时间达16—18年后,逐渐向更稳定的状态转化;恢复18年的草地与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Jaccard及Sorensen相似度指数分别为0.596、0.747,Cody差异度指数为9.5。由此可见,建植人工草地的方式恢复退化草地,可在建植8年后达较好的恢复效果;恢复时间达16年以上的人工草地采取适度的调控措施,有利于其向天然草地恢复演替;建植18年的人工草地物种组成情况与天然草地最接近,但仍有差异。因此,"黑土滩"型退化草地的人工促进恢复,到未退化的状态至少需要18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人工草地 群落特征 恢复时间
下载PDF
考虑恢复路径充电时间的机组启动次序决策方法 被引量:16
2
作者 冯丽 金黎明 +5 位作者 张同尊 雷筱权 李长城 张沛 王小君 和敬涵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4904-4910,5114,共7页
快速恢复电力系统供电,减少停电时间是发生大停电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机组启动的次序是决定系统能否快速恢复供电的关键。传统的机组启动次序决策方法,决策依据多数仅讨论了机组启动的时间特性,而忽略了恢复路径充电时间的影响。该... 快速恢复电力系统供电,减少停电时间是发生大停电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机组启动的次序是决定系统能否快速恢复供电的关键。传统的机组启动次序决策方法,决策依据多数仅讨论了机组启动的时间特性,而忽略了恢复路径充电时间的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恢复路径充电时间的机组启动次序决策方法,可实现机组恢复过程时间最短。最后利用23节点测试系统仿真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并与传统的只以机组本身时间特性为决策依据而忽略路径充电时间的方法作对比,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缩短系统停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停电 电力系统恢复 机组启动次序 路径充电时间 恢复时间
下载PDF
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玲 葛红 +1 位作者 黄绵佳 赵滢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以蝴蝶兰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热激处理在抑制组织褐变中的作用。采用45℃条件下热激处理10 min,再经过常温下的不同恢复时间后,对叶片切割接种,然后在不同培养时间,对组织的褐化指数、总酚含量以及PAL等褐变相关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 以蝴蝶兰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热激处理在抑制组织褐变中的作用。采用45℃条件下热激处理10 min,再经过常温下的不同恢复时间后,对叶片切割接种,然后在不同培养时间,对组织的褐化指数、总酚含量以及PAL等褐变相关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热激处理的蝴蝶兰,再经过常规培养条件(25℃)培养48 h后,进行切割接种,可显著减轻随后培养过程中的褐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蝴蝶兰 组织培养 褐变 热激处理 恢复时间 酚类 苯丙氨酸解氨酶
下载PDF
脱水蔬菜食用前的复水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慜 王成芝 +1 位作者 李春丽 马小愚 《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 1994年第2期95-99,共5页
对多种脱水蔬菜进行了食用前复水试验,得出了不同浸温下各种试样达饱和复水比90%所需浸时及刀豆试样的复水比和复重系数曲线,刀豆、茄子和青椒不同含水率下的复水比和复重系数曲线,以及各种试样不同浸时下复水后的嫩度值。讨论了复水对... 对多种脱水蔬菜进行了食用前复水试验,得出了不同浸温下各种试样达饱和复水比90%所需浸时及刀豆试样的复水比和复重系数曲线,刀豆、茄子和青椒不同含水率下的复水比和复重系数曲线,以及各种试样不同浸时下复水后的嫩度值。讨论了复水对细胞结构和浸温、浸时对复水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水蔬菜 复水 浸泡温度 浸泡时间
下载PDF
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恢复 被引量:12
5
作者 董世魁 崔保山 +3 位作者 丁宗凯 王娟 高丽娜 赵淑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83-1490,共8页
路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不仅是道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也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了8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恢复时间内,... 路域植被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不仅是道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也是恢复生态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大保高速公路老营段路域植被生态系统为对象,对比分析了8种植被恢复模式的作用效果与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恢复时间内,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中本土植物的比例相对较高,自然恢复是该区路域植被恢复的理想模式之一。随着恢复演替时间的推移,所有群落中木本植物的比例不断增加,草本植物的比例不断下降,植物群落分层现象明显,植物群落向原生植被发生进展或偏途演替。补播本土植物是促进植被恢复演替进程的主要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增加乡土物种的比例、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而且随着恢复时间的推移,可以形成层次明显、功能群组合合理的植物群落。人工蓝桉经济林不仅降低了植物群落及各功能群的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还表明,植物群落中当地物种的比例、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的盖度可以作为植被恢复成功与否的重要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特征 恢复模式 恢复时间 大保高速公路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9
6
作者 闫玉厚 曹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58,共4页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群落发育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以加快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两种不同方式下...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群落发育演化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土壤养分对不同植被恢复方式的响应规律,对于采取合理的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以加快植被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两种不同方式下的土壤养分变化规律进行,结果表明,在退耕6 a左右,在0-60 cm土壤垂直剖面中,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和速效K等含量均大于自然恢复植被的土壤养分含量;但全P含量和速效P含量则较自然植被低;退耕20 a左右,当植被恢复到20 a左右,人工植被群落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逐渐降低,两者差距逐渐缩小,人工植被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甚至低于自然植被。土壤养分的这种变化规律,对采取合理的调控措施可提供重要依据,如在植被初期,可利用人工植被较高的生物产量,快速积累土壤养分,在人工植被恢复后期,则可通过林分的近自然林改造,将其逐渐改变为近自然林或自然植被,从而加快植被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方式 恢复年限
下载PDF
恢复方式及时间对季风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万德 苏建荣 +1 位作者 张志钧 李帅锋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皆伐后人工和天然恢复15 a及30 a群落的调查,并以原始林群落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恢复方式和恢复时间对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方式对科、属、物种、乔木、灌木、藤... 通过对云南普洱地区季风常绿阔叶林皆伐后人工和天然恢复15 a及30 a群落的调查,并以原始林群落为对照,对比分析了恢复方式和恢复时间对季风常绿阔叶林恢复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方式对科、属、物种、乔木、灌木、藤本等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情况无显著影响,而恢复时间则具有显著的影响。科、属、物种、乔木及灌木物种丰富度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所有群落物种丰富度均随径级和高度级的增加而呈现倒"J"型分布,多度则随径级增加呈现偏峰曲线,而随高度级的增加呈现倒"J"型分布。恢复方式和恢复时间与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表明:恢复时间与多数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恢复方式则仅与藤本多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与恢复方式相比,恢复时间是影响该地区恢复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方式 恢复时间 相关性分析 常绿阔叶林
下载PDF
复垦土地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1 位作者 张晓霞 杜苗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为了分析矿区不同复垦条件下,复垦土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的的分布特征,采用实地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措施条件下土壤铜(Cu)、铁(Fe)、锰(Mn)、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了分析矿区不同复垦条件下,复垦土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的的分布特征,采用实地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措施条件下土壤铜(Cu)、铁(Fe)、锰(Mn)、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复垦土地恢复过程中,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恢复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恢复和增加;当土壤恢复时间超过8a以后,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接近或超过自然状态下土壤中的含量。不同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也有较大影响,覆土+灌草种植等合理的人为治理活动能够提高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微量元素 复垦土地 恢复时间 治理措施 矿区
下载PDF
Measurement of spatial object's exterior attitude based on linear CCD 被引量:6
9
作者 艾莉莉 袁峰 丁振良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05-509,共5页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exterior attitude by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based on the area image sensor which have conflict between speed and accuracy. The sub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exterior attitude by the traditional systems based on the area image sensor which have conflict between speed and accuracy. The subsystem for three-dimensional (3D) coordinate reconstruction of point target (S3DCRPT)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one-dimensional (1D) cameras based on linear 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can determine the distant light spots' spatial position. The attitude angle of the measured object is determined by the spatial solution while the coordinate reconstruction is separately carried on by the S3DCRPT with some point cooperation targets (PCTs) on the measured object. A new optical system is designed to solve the interference problem with one-to-on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CTs and the S3DCRPT optical subsystems, which improves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and saves spac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attitude measurement is established, and partial and global calibrations are realized for the multi-camera attitude measurement system.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the exterior attitude measurement based on linear CC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ras Charge coupled devices Computer networks Digital cameras KETONES Mathematical models Optical systems Real time systems restoration time measurement
原文传递
基于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的电网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钟嘉庆 李颖 卢志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2,共6页
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故障概率、失负荷率、危险程度、恢复时间四个指标,建立电网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型。该方法在考虑电网抗干扰能力和受影响程度的同时,兼顾了故障发生概率和电网处理故障的能力。对电网及其线路脆弱性评估... 在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故障概率、失负荷率、危险程度、恢复时间四个指标,建立电网脆弱性综合评估模型。该方法在考虑电网抗干扰能力和受影响程度的同时,兼顾了故障发生概率和电网处理故障的能力。对电网及其线路脆弱性评估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定性表示电网线路的脆弱性严重等级,定量表示电网线路相同脆弱性等级之间的细微差值,对电网脆弱性评估有更好的辨识能力和更高的辨识精度。通过对IEEE14节点系统的仿真,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可为制定与落实保证电网安全运行和降低电网脆弱性的措施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综合评价 故障概率 失负荷率 危险程度 恢复时间
下载PDF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典型黑土区不同林龄小黑杨土壤质量差异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可意 杨佳 +1 位作者 姜淑娜 谷会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23-3635,共13页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黑土有机质含量可达普通土壤的十倍。近年来由于过度的开发与利用,导致黑土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农田防护林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战略意义。为探讨农田防护林对黑土质量的改善效果,以不同林龄(Y1:林龄是1 a... 东北作为我国重要农产品基地,其黑土有机质含量可达普通土壤的十倍。近年来由于过度的开发与利用,导致黑土质量下降,因此研究农田防护林对土壤质量的改善具有战略意义。为探讨农田防护林对黑土质量的改善效果,以不同林龄(Y1:林龄是1 a的小黑杨;Y5:林龄是5 a的小黑杨;Y6:林龄是6 a的小黑杨;Y8:林龄是8 a的小黑杨)小黑杨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小黑杨防护林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不同林龄小黑杨林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并通过最小数据集方法对林下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1)不同林龄土壤质地为:Y1:砂质土壤;Y5:壤土;Y6:粉砂质土壤;Y8:粉砂质土壤。(2)土壤透气保水性随林龄增长向良性方向演化,表层土壤容重由1.33 g/cm^(3)减小到1.17 g/cm^(3),不同土层间差异不显著,且土壤物理指标与树木生长量及其他土壤因子具有较强的相关性。(3)土壤pH随林龄减小,随土层呈波动性变化,范围在6.19—6.58之间。土壤养分随林龄呈波动性变化,垂直变化差异显著,除速效钾外均富集在表层,各土壤养分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弱。(4)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在不同林龄及土层均差异显著,且各元素之间相关性较强。(5)基于最小数据集的构建发现,影响不同林龄小黑杨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指标包括全氮、全钾、饱和持水量、速效磷、钙、锰,经总数据集验证所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可体现小黑杨林下土壤质量有效信息。(6)小黑杨不同林龄土壤质量指数介于0.358—0.667,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排名为Y8>Y6>Y5>Y1。基于以上发现,小黑杨作为农田防护林对黑土区土壤质量改善效果明显,土壤保水透气性显著提升,土壤化学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部分提高,且不同林龄小黑杨对养分的循环利用效果差异显著。为实现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本研究建议随防护林林龄增加,更改林下套种作物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防护林 套种 植被恢复 时间动态 土壤健康 东北平原
下载PDF
基于FPGA的雾霾视频图像实时复原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懋 黄品高 +2 位作者 吕洋 唐宁 刘建伟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2-817,共6页
针对雾、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视频监控等户外视频设备对视频图像实时复原的需要,提出一种快速图像复原算法的FPGA实现方法,通过适当降低算法复杂度达到了降低时间开销和硬件实现复杂度的目的。通过将一帧视频分解成3×3小窗口进行运... 针对雾、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视频监控等户外视频设备对视频图像实时复原的需要,提出一种快速图像复原算法的FPGA实现方法,通过适当降低算法复杂度达到了降低时间开销和硬件实现复杂度的目的。通过将一帧视频分解成3×3小窗口进行运算,以窗口中心像素的流水计算替代一帧视频像素计算,使每个像素在3个时钟周期内完成全部运算,确保了系统能够实时复原,降低了复原模块对硬件的开销。实验证明:FPGA处理结果和MATLAB处理的结果相符,可以在保证除雾效果的前提下,实时处理分辨率为640×480视频并以29帧/s速度流畅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复原 FPGA 实时 除雾
下载PDF
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袖和 毛明 +1 位作者 许昌泰 刘彦普 《医学综述》 2019年第3期612-615,共4页
目的研究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兵器工业部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和解放军第三医院口腔科首诊且未进行牙髓治疗的隐裂磨牙患者120例(120颗牙),均符合条件可进行直接全冠修复处理。随访1~6... 目的研究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兵器工业部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和解放军第三医院口腔科首诊且未进行牙髓治疗的隐裂磨牙患者120例(120颗牙),均符合条件可进行直接全冠修复处理。随访1~6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结果随访1~6个月,120例老年患者全冠修复成功61例(50. 8%),改善11例(9. 2%),失败48例(40. 0%),总有效率为60. 0%。治疗失败的48例患者均在全冠修复1~2个月后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其中12例在X线下出现根尖周暗影,经过牙髓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然后进行后续治疗。结论老年发生隐裂牙经评估可以进行全冠修复时应尽早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磨牙 冠修复 疼痛时间 裂纹陈旧度 老年
下载PDF
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崔惠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78例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应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术,对照组应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术。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 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78例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应用预成纤维桩修复术,对照组应用可塑纤维桩修复术。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术前(T0)、术后3个月(T1)、术后6个月(T2)]牙周健康指标[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咬合力、咀嚼效率,修复成功率、修复时间及修复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T1时,观察组PLI(1.90±0.22)分、BI(2.01±0.33)分、PD(1.21±0.45)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1±0.26)分、(2.86±0.32)分、(1.51±0.53)mm(t=3.851、11.548、2.695,P<0.05);T2时,观察组PLI(0.83±0.23)分、BI(0.87±0.34)分、PD(0.55±0.49)m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5±0.29)分、(1.55±0.35)分、(1.05±0.30)mm(t=13.835、8.703、5.435,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6%低于对照组的17.95%(P<0.05)。③T1时,观察组咬合力(111.51±7.14)lbs、咀嚼效率(73.35±5.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4.01±7.46)lbs、(65.35±4.96)%(t=10.583、7.087,P<0.05);T2时,观察组咬合力(133.35±10.01)lbs、咀嚼效率(88.86±7.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53±18.46)lbs、(77.01±8.02)%(t=5.597、6.727,P<0.05)。④修复后,观察组IL-17(300.84±13.73)ng/L、IL-23(6.29±2.16)μg/L低于对照组的(353.26±10.47)ng/L、(7.65±2.47)μg/L(t=18.959、2.588,P<0.05);观察组修复时间(65.28±3.51)min/颗短于对照组的(100.24±6.61)min/颗(t=29.172,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χ^(2)=6.155,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牙周健康 炎症因子 可塑纤维桩 修复时间
下载PDF
基于QUAL2K模型的尾水生态净化方案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文婷 钱新 +2 位作者 钱玮 李庆魁 刘金根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00-608,共9页
生态修复法常用于尾水生态河道的修复,不同的净化单元需要合理搭配才能获得最优的处理效果.本研究应用QUAL2K水质模型建立了针对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河道的数值模型,进而筛选出最优的生态净化单元,并确定了单元所需的停留时间和布置密度.... 生态修复法常用于尾水生态河道的修复,不同的净化单元需要合理搭配才能获得最优的处理效果.本研究应用QUAL2K水质模型建立了针对某污水处理厂尾水河道的数值模型,进而筛选出最优的生态净化单元,并确定了单元所需的停留时间和布置密度.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布置密度、停留时间与水质达标等级的定量关系,可为今后进行设计方案优选和工程升级改造提供参考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2K模型 生态修复 停留时间 布置密度
下载PDF
老年人隐裂牙全冠修复适应症的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海清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隐裂牙冠修复的适应症,对未经牙髓治疗的隐裂牙保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满足条件抽取的40例老年患者40颗未进行牙髓治疗的隐裂牙作为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冠修复,在六个月后观察其症状有无缓解,从裂纹陈旧度,病情轻重,疼痛持续... 目的:探讨隐裂牙冠修复的适应症,对未经牙髓治疗的隐裂牙保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满足条件抽取的40例老年患者40颗未进行牙髓治疗的隐裂牙作为研究对象直接进行冠修复,在六个月后观察其症状有无缓解,从裂纹陈旧度,病情轻重,疼痛持续时间三个方面进行因素分析,并进行适应症的讨论。结果:40例40颗患牙冠修复后总缓解率60%,不同裂纹陈旧度、不同疼痛持续时间、不同病情轻重的缓解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裂纹陈旧度新、疼痛时间短、疼痛程度低的活髓隐裂牙相对裂纹程度旧、疼痛时间长、疼痛程度重的活髓隐裂牙更适宜直接进行冠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冠修复 疼痛时间 裂纹陈旧度
下载PDF
矿山恢复的过程及前期恢复时限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云 李均辉 王梦春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2,共6页
矿山恢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以水土保持为目标,后期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为目标。草本植被在前期恢复中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效。不同区域草本植被恢复到特定盖度有明显的时间分异,所需时间与区域NPP(植被净第一性生产... 矿山恢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以水土保持为目标,后期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为目标。草本植被在前期恢复中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效。不同区域草本植被恢复到特定盖度有明显的时间分异,所需时间与区域NPP(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值呈负相关。根据前人所做工作,建立了盖度-T(时间)-NPP曲线。结合区域植被有效盖度,可为矿山前期恢复的时限制定提供依据。据估计,草本植被恢复到70%的盖度,热带林区大致需要3~5个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需要5~10个月,温带林区需要10~18个月,寒带针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则需要超过两年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恢复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盖度 时限
下载PDF
二元基地聚物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工作性能研究
18
作者 杨石祥 卢康宁 +3 位作者 张静 周一波 谢俊昊 陈英豪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4期132-135,158,共5页
为研发针对既有混凝土结构的新型修复加固材料,实现固废利用,拟采用大宗工业固废粉煤灰和矿渣二元基作为反应前驱体,采用碱性溶液对粉煤灰矿渣进行激发,制备新型绿色地聚物修复材料。以试件抗压强度、净浆流动度和凝结时间为研究对象,... 为研发针对既有混凝土结构的新型修复加固材料,实现固废利用,拟采用大宗工业固废粉煤灰和矿渣二元基作为反应前驱体,采用碱性溶液对粉煤灰矿渣进行激发,制备新型绿色地聚物修复材料。以试件抗压强度、净浆流动度和凝结时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粉煤灰/矿渣比、水胶比和碱激发剂掺量对地聚物修复材料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可为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修复材料的制备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矿渣基 地聚物 修复材料 流动度 凝结时间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CCD相机图像恢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红泉 李恪 +1 位作者 王景宇 金声震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3年第3期1-6,共6页
空间太阳望远镜的CCD相机 ,在正规工作期间 ,由于辐射老化 ,引起所拍摄图像的退化。本文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解决退化太阳图像的恢复问题 ,以图像恢复的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 ,在计算量、存储空间和恢复效果的三个方面上进行算法改进 ... 空间太阳望远镜的CCD相机 ,在正规工作期间 ,由于辐射老化 ,引起所拍摄图像的退化。本文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解决退化太阳图像的恢复问题 ,以图像恢复的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 ,在计算量、存储空间和恢复效果的三个方面上进行算法改进 ,使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大大地降低 ,增强了图像恢复的实时性 ,同时提高了图像的恢复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太阳望远镜 空间CCD相机 图像恢复 神经网络 时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
下载PDF
矿山恢复过程及前期恢复时限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云 李均辉 王梦春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6年第4期310-316,共7页
目前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对矿山恢复到特定程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矿山恢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恢复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后期恢复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为目的。草本植被在... 目前矿山生态环境防治原则“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对矿山恢复到特定程度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要求。矿山恢复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恢复以水土保持为目的.后期恢复以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为目的。草本植被在前期恢复中具有显著的水土保持功效。不同区域的草本植被恢复到特定盖度有明显的时间分异。所需时间与区域NPP(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值呈负相关。据估计.草本植被恢复到70%的盖度.热带林区大致需要5—9个月.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需要9—15个月。温带林区需要15—24个月,寒带针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则需要超过两年的时阃。建立的盖度-T(时间)-NPP曲线.结合区域植被有效盖度.为矿山前期恢复的时限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恢复 盖度 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 时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