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为本的教学内涵阐释与形态建构 被引量:4
1
作者 马维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学为本"的教学意蕴体现在教育"尊重人性"、"学生为本"、"突出个性"、"自主学习"的旨归。"以学为本"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重要,重在关注人的存在,呵护人的尊严,为课堂... "以学为本"的教学意蕴体现在教育"尊重人性"、"学生为本"、"突出个性"、"自主学习"的旨归。"以学为本"的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重要,重在关注人的存在,呵护人的尊严,为课堂教学实现根本变革提供了操作路径和价值目标。"以学为本"的教学实践样态表现为: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本价值回归;以学生的丰富性为前提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展现学生个性风采;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课堂彰显创新活力;由主要靠预设发展到追求教学生成,课堂充分开放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为本 尊重人性 突出个性 自主学习 教学价值 形态建构
下载PDF
“率性教育”:建构与探索 被引量:48
2
作者 于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3-32,共10页
《中庸》开篇三言将天命、人性、教育的关系凝练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作为文教传统的"性—道—教",历经浃化沉淀,其逻辑论证体系逐步丰满。"率性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转化,其倡... 《中庸》开篇三言将天命、人性、教育的关系凝练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作为文教传统的"性—道—教",历经浃化沉淀,其逻辑论证体系逐步丰满。"率性教育"是创造性的教育实践转化,其倡导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未来学校的新样态、未来课堂的新模式、未来学习的新变革是"率性教育"探索方向,即融合多学科对"儿童"的思考,重视儿童的生物性、天性基础及其根基作用,强调学不躐等的自然适应性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 率性教育 保护天性 尊重个性 培养社会性
原文传递
“法律解释权”行使中的“尊重和保障人权” 被引量:15
3
作者 陈金钊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9,共13页
由于执法、司法活动等都离不开对法律的理解与解释,因而"法律解释权"的存在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没有法律解释法,这就难以把实际存在的解释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法律解释权&qu... 由于执法、司法活动等都离不开对法律的理解与解释,因而"法律解释权"的存在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没有法律解释法,这就难以把实际存在的解释权关在制度的笼子里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对"法律解释权"进行规制、矫正的宪法原则。在我国的法律解释法没有出台以前,需要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融入法律思维或者法律方法之中,以防止"解释权"的误用、滥用。法律思维不仅包括根据法律的思考,还包括对人权价值、制度的尊重以及对法律思维规则的遵守。这是在不改变现有体制机制的前提下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重人权 保障人权 法律解释权 法治话语 法治思维
下载PDF
新世纪工业建筑设计的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芗 魏晓红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4-47,共4页
当前 ,传统的工业建筑设计观念已越来越不适应高科技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反思过去的基础上 ,研究新形势下科技、社会、人文思想的新特点 ,探讨工业建筑这一城市重要建筑类型新的设计思想及新手法 ,将推动工业建筑类型的丰富和发展 。
关键词 工业建筑 以人为本 生态环保 智能化 21世纪
下载PDF
中国旅游文化中重人传统的旅游价值及其发掘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春山 付丹 《旅游论坛》 2019年第1期61-68,共8页
中国旅游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长,紧密相关,更在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的互动中形成了重人传统,主要表现在重视人的因素在景观成名中的作用和重视人的感受在旅游体验中的价值两个方面。旅游文化的这一... 中国旅游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生相长,紧密相关,更在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客体文化的互动中形成了重人传统,主要表现在重视人的因素在景观成名中的作用和重视人的感受在旅游体验中的价值两个方面。旅游文化的这一重人传统具有重要的旅游认知价值、旅游经济价值和旅游文化价值。通过丰富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整合开发资源、强化市场营销和引导游客文化解读等途径,不但可以充分发掘重人传统的旅游价值,更能提高旅游者旅游体验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 重人传统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下载PDF
和而不同:儒家与基督宗教对话的可能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清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2年第1期5-10,共6页
儒家与基督宗教分别以特异性的"忠孝"与"爱神"作为本根至上的终极正当原则,结果导致它们不仅在理论和现实中陷入了深度悖论,而且彼此间也形成了无法调和的张力冲突,难以展开建设性的对话。只有运用它们共同包含的&q... 儒家与基督宗教分别以特异性的"忠孝"与"爱神"作为本根至上的终极正当原则,结果导致它们不仅在理论和现实中陷入了深度悖论,而且彼此间也形成了无法调和的张力冲突,难以展开建设性的对话。只有运用它们共同包含的"普世爱人"观念,置换它们各自奉行的特异性至上本根,以尊重人权的"不可坑人害人、应当爱人助人"原则为基础,儒家与基督宗教才能通过求大同、存小异的途径,真正实现"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基督宗教 深度悖论 宗教对话 尊重人权 和而不同
下载PDF
公安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先福 《政法学刊》 2005年第5期85-87,共3页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的重大突破。当前公安民警在行政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 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观 的重大突破。当前公安民警在行政执法中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要把 打击违法犯罪和保护人权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规定 尊重人权 保障人权 公安机关 行政执法
原文传递
海外投资人权风险规避析论——由达尔富尔问题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国锋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11-122,共12页
海外投资人权风险是不同于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新型风险,对海外投资人权风险的管控和规避本质上是对人的人权风险的管控和规避。国际性和区域性人权文件为工商企业承担尊重人权的责任提供了依据。尊重人权的责任要求工商企业... 海外投资人权风险是不同于海外投资法律风险和政治风险的新型风险,对海外投资人权风险的管控和规避本质上是对人的人权风险的管控和规避。国际性和区域性人权文件为工商企业承担尊重人权的责任提供了依据。尊重人权的责任要求工商企业应避免侵害他人的人权,并应在自身卷入时消除负面人权影响。负责任参与使在敏感人权环境中投资经营的企业既可利用难得的商业机会,又不至于侵犯人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投资 人权风险 尊重人权 负责任参与
下载PDF
试论“疑罪从无”在审判中的应用
9
作者 于国光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6-17,共2页
本文论述了“疑罪”从无的由来、我国立法确认的意义;什么是疑罪?疑罪的概念、疑罪与证据的关系、疑罪的标准;为什么从无?刑事诉讼法律的规定怎样应用等相关问题。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人权 “疑罪从无”原则 中国 审判工作
下载PDF
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初探
10
作者 张桂珠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3-36,共4页
邓小平新时期的德育思想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注重理想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邓小平新时期的德育思想是: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注重理想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领导与服务的统一,自由与纪律统一的求实精神和辩证精神,是我们搞好德育工作的思想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新时期德育思想 实事求是 “四有”新人 尊重人才 两手抓
下载PDF
儿童教育的使命:培养敬人敬事敬自然的精神
11
作者 陶志琼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1-63,共3页
良好起始教育会奠定孩子一生良好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起始教育应旨在培养儿童敬人敬事敬自然的精神。具体来说,应让儿童在敬家人、同学、老师和自己中养成敬人的精神;在敬人事物事和公事私事中形成敬事的精神;在观察感悟自然现象中陶冶... 良好起始教育会奠定孩子一生良好发展的基础。良好的起始教育应旨在培养儿童敬人敬事敬自然的精神。具体来说,应让儿童在敬家人、同学、老师和自己中养成敬人的精神;在敬人事物事和公事私事中形成敬事的精神;在观察感悟自然现象中陶冶敬自然的精神。培育儿童的三敬精神旨在让其过上美好心灵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教育 教育的使命 敬人 敬事 敬自然
下载PDF
时空的延续性与全面性——住宅建筑中“以人为本”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汉州 左满常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48-49,56,共3页
从生态建筑和可持续发展建筑入手 ,论述了住宅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应关注的两大问题 ,即在时空上应包涵的延续性与全面性。
关键词 生态建筑 住宅建筑 以人为本
下载PDF
边境之门,扬国风采——丹东市国税局办公楼设计构思
13
作者 吴边 张险峰 《华中建筑》 2002年第3期26-28,共3页
介绍了丹东市国税局办公楼设计方案,从人文历史角度及地理环境出发,强调了设计过程中贯彻始终的“边境之门,扬国风采”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 丹东市国税局 办公楼 设计 地理环境 建筑造型
下载PDF
“以人为本”,面向市场──丹东欧洲花园规划设计及两栋小高层住宅设计方案构思
14
作者 王石 张险峰 《华中建筑》 2001年第1期65-68,73,共5页
通过对丹东欧洲花园设计方案的介绍,论述了建筑设计尊重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
关键词 高层住宅 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 造型设计
下载PDF
浅谈住宅综合品质的提升
15
作者 刘汉州 柯宏伟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4,共4页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我国住宅建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住房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居民居住需求正逐步从生存型向舒适型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表现型转变,住宅建设也由关注“数量”增长向关注住宅综合品质的提升转变。据此,...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我国住宅建设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住房短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居民居住需求正逐步从生存型向舒适型及追求高质量生活的表现型转变,住宅建设也由关注“数量”增长向关注住宅综合品质的提升转变。据此,分析了提升住宅综合品质的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品质 提升 住宅建设 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 短缺问题 居民住房 居住需求 设计理念 表现型 舒适型 态势 生存
下载PDF
比例原则的中国宪法依据新释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权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78,共11页
比例原则已被全球法治实践反复证明属于人权保障的利剑,必将成为中国合宪性审查的基本标准。为了更好地推进合宪性审查,并消除对比例原则适用范围与功能的误解,有必要探寻比例原则在中国的宪法依据。通过解释我国《宪法》中“权利义务... 比例原则已被全球法治实践反复证明属于人权保障的利剑,必将成为中国合宪性审查的基本标准。为了更好地推进合宪性审查,并消除对比例原则适用范围与功能的误解,有必要探寻比例原则在中国的宪法依据。通过解释我国《宪法》中“权利义务一致性”“基本权利”“人格尊严”“法治国”“征收征用”等条款的尝试,均不能很好或完全地推导出比例原则。比例原则的本质在于调整权力与权利、权利与权利之间的关系,其功能在于合理确定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界限。比例原则内置于权利和权力之中。通过解释我国《宪法》第51条的“权利的限度”条款和第33条第3款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条款,可以得出比例原则在中国具有宪法依据,属于宪法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原则 合宪性审查 权利的限度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的国际规范扩散 被引量:5
17
作者 毛俊响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6,共11页
“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实质上是“重要论述”的国际化,具体表现为“国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进路。“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旨在打破国际人权规范发展的中西方角色固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对外政策与行为... “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实质上是“重要论述”的国际化,具体表现为“国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理念——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进路。“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旨在打破国际人权规范发展的中西方角色固化,有助于增强中国对外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与感召力。当前,全球人权治理困境凸显西方自由主义理念与规范的能力赤字,人权异化昭示全球人权治理亟需正本清源,而“重要论述”展现了全球人权治理改革的中国智慧。在推进“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过程中,中国可借鉴西方自由主义人权话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规范扩展以及儒家文化被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的历史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应进一步凝练发展主义人权观以开展国际规范竞争,运用社会框定策略形成“重要论述”国际规范扩散的社会共识,统筹利用国际和区域制度平台,重视“重要论述”中的人权理念从软法走向条约的谋篇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重要论述 规范扩散 全球人权治理
原文传递
论当代中国人权观的理论体系构建
18
作者 汪习根 张倩倩 《人权》 CSSCI 2024年第5期1-20,共20页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围绕人权理论进行系统构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和学术命题,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基本内涵,在构建当代人权理论体系中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在本体论上,以政党、政府、...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围绕人权理论进行系统构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观点和学术命题,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人权观的基本内涵,在构建当代人权理论体系中实现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在本体论上,以政党、政府、社会与人民四位一体人权观超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二元对立人权观;在要素论上,以实质主义人权观超越形式主义人权观;在范畴论上,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核心超越个体自由权本位论的人权观;在运行论上,以“基于发展的人权路径”超越“基于人权的发展路径”;在实践论上,以积极法治主义人权观超越消极法治主义人权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 人权理论 原创性 当代中国人权观
原文传递
论道教与基督教的生命观 被引量:4
19
作者 毛丽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4,共6页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 对生命的探索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道教对"长生久视"的努力,基督教对"永生"的追求,既是人类对生命永恒的无限向往,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道教是世界上少有的重视人的现实生命的宗教,道教对生命价值的神圣化,虽表现为神学的描述,但重视生命,特别是现实生命的价值,无疑是符合现代人理想的。道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重人贵生"、"我命在我";基督教基本的人生价值观是"荣神益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教 基督教 生命观 重人贵生 荣神益人
下载PDF
习近平加强人权法治保障论述的理论品格与实践要求
20
作者 张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1,共10页
习近平加强人权法治保障论述包含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宪法在人权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法治建设是人权保障的关键、政法队伍建设是人权法治保障的基础等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人权与法治关系学说的重要理论突破,具有政治性与法治性... 习近平加强人权法治保障论述包含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宪法在人权保障中具有重要作用、法治建设是人权保障的关键、政法队伍建设是人权法治保障的基础等核心要义,是马克思主义人权与法治关系学说的重要理论突破,具有政治性与法治性有机融合、价值目标与实现路径双向结合、内容丰富与逻辑严谨整体协调的鲜明理论特色。贯彻落实习近平这一重要论述,要进一步重视发挥法治在加强人权保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联动,以开放的视野充分借鉴国际法治经验和现代人权思想,促进我国人权法治保障水平的整体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 法治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关于尊重和保障人权论述 法治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