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另一面 被引量:71
1
作者 郑刚 刘仿 +1 位作者 徐峰 彭新敏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0-146,共7页
传统创新研究把研发(R&D)视为企业创新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广大中小企业所进行的一些并非基于研发的多样化创新活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与企业创新实践表明:研发并非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主要和唯... 传统创新研究把研发(R&D)视为企业创新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广大中小企业所进行的一些并非基于研发的多样化创新活动。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学术研究与企业创新实践表明:研发并非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主要和唯一的方式,不进行研发也可以创新并取得很好的创新绩效。在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对非研发(non-R&D)创新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初步总结出四种典型的非研发创新模式。最后,通过天语手机案例加以初步验证。研究认为,非研发创新是我国大量不具备正式研发机构和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低成本、有效的创新途径,但却被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创新政策长期所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研发创新 中小企业 研发 创新模式
原文传递
“互联网+教研”形态研究:内涵、特征与趋势 被引量:62
2
作者 胡小勇 徐欢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16,31,共8页
“互联网+”推动教研发展,引发教研形态转型。文章在梳理网络技术支持教研形态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研”是信息化教研发展的高端形态,其内涵表现为:以多维空间的开放互通,优化教研生态环境;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教研... “互联网+”推动教研发展,引发教研形态转型。文章在梳理网络技术支持教研形态演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教研”是信息化教研发展的高端形态,其内涵表现为:以多维空间的开放互通,优化教研生态环境;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教研活动场域;以教师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研形式创新;以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成长为核心,推动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同时,从教研主体、环境、内容、过程及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教研”的关键特征。最后,文章提出以下研究发展趋势:以研究范式转型来构建“互联网+教研”理论体系;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研应用的创新融合;开展大数据驱动的“互联网+教研”服务的综合效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研 社群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形态
下载PDF
林下经济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51
3
作者 张连刚 支玲 王见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62-567,共6页
在收集国内林下经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存在问题、发展模式、发展意愿及影响因素等内容。通过分析现有相关文献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不足,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在收集国内林下经济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存在问题、发展模式、发展意愿及影响因素等内容。通过分析现有相关文献对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不足,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3个方面提出林下经济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 研究进展 产业发展 发展模式 发展意愿
下载PDF
Important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studies on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被引量:34
4
作者 FANG Chuangli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5年第8期1003-1024,共22页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China's new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eaching relatively advanced stages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the early 2000 s, urban agglomer... Urban agglomerations are an inevitable outcome of China's new n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eaching relatively advanced stages of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30 years. In the early 2000 s, urban agglomerations became new geographical units for participating in global competi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hina has spent the past decade promoting them as the main spaces for pushing forward its new form of urbanization. The convening of the first Central Work Conference on Urban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New-type Urbanization Plan(2014–2020) further defined the statu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the main players in promoting China's new type of national urbanization. Nevertheless, urban agglomerations remain a weak link in Chinese academia and are in urgent need of study. Only 19 articles on the theme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ere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between 1934 and 2013, accounting for only 0.55% of all articles written during that period. Not only are there very few, they have also all been published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of time, with the first having been published only 10 years ago. The studies are also concentrated among only a few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is aimed at national requirements but is rather divergent. Even so, some studies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have played a leading role and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dictating the overall form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nationwide. Specifically, a proposed spatial pattern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 formed the basic framework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guide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 main urban pattern when promoting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proposed standards and technologies for identifying the spatial dimens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fining the scope of 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s; a series of studies in the area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spurred more in-depth and 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gglomeration research progress existing problem spatial pattern development direction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药研发新模式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冬梅 陈玉兴 +1 位作者 曾晓会 黄丹娥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23-227,共5页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复杂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加深,使得多靶标的药物开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标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中药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是当前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 随着人们对疾病的复杂发病机制的认识逐步加深,使得多靶标的药物开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中药以其多成分、多靶标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中药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是当前中药研究与开发的关键,而原有研发模式已不能满足深入系统地挖掘中医中药精髓的需求。作者经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发现随着系统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各种系统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药研发领域,与此同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靶标发现、毒性预测、处方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也表现出独特优势。系统生物学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从整体水平阐明中药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中药开发的模式、综述系统生物学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中药研究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系统生物学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相结合的中药开发新模式,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中药新药 研究趋势 研发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引文的跨学科领域发展路径分析——以眼动追踪领域为例 被引量:9
6
作者 梁镇涛 巴志超 徐健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65-78,共14页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探究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对于揭示跨学科领域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眼动追踪(Eye Tracking,ET)领域为例,对文献引文关... [目的/意义]跨学科研究已成为现代科学创新研究的重要范式和必然趋势,探究跨学科领域中学科的发展模式与演化路径,对于揭示跨学科领域形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以眼动追踪(Eye Tracking,ET)领域为例,对文献引文关系进行提取与学科标注,构建文献和学科层面的引文关系网络;计算各学科的他引比率、他被引比率和普赖斯指数,从宏观层面分析ET领域中主要学科的跨学科发展模式;考察不同阶段内部及不同阶段之间的学科引证关系,探究不同阶段各学科在跨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关系结构与角色演变;基于引文的中介中心度识别连接不同学科关系的重要文献,考察重要文献、高被引文献以及参考文献之间的引文关系,从微观层面揭示ET领域发展的具体演化路径。[结果/结论]ET领域发展经历潜伏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并呈现独立型、交叉型和学习型三种学科发展模式;各学科之间的引证关系随阶段变化逐渐紧密且分布逐渐均匀,神经学、心理学和临床医学在跨学科发展和知识输出方面处于核心地位;ET领域纵向发展表现为独立型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横向发展表现为3种类型学科的深度融合,并呈现出"独立-线性-网状"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文分析 跨学科研究 发展模式 演化路径 眼动追踪
原文传递
基于“科研-转化”的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连峰 孙玉涛 +1 位作者 傅瑶 刘凤朝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针对高校科技转化促进经济发展贡献薄弱的问题,文章基于科研和转化两个方面从全面领先、科研主导、转化主导和全面追赶四种类型探讨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发展模式分布呈典型金字塔结构,2008~2010年高校科研和转化能力... 针对高校科技转化促进经济发展贡献薄弱的问题,文章基于科研和转化两个方面从全面领先、科研主导、转化主导和全面追赶四种类型探讨高校科技发展模式。结果表明:高校科技发展模式分布呈典型金字塔结构,2008~2010年高校科研和转化能力均显著提升;科研主导模式主要是以文理学科为主的综合性高校,转化主导模式主要是以工科为主的理工科高校;"985工程"高校科技发展模式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之间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转化 高校科技 发展模式
下载PDF
发挥青年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共青团浙江省委课题组 周艳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制度化、合理化的治理架构下,借助于公共意志表达和公共物品提供两大机制,青年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提升治理合法性、优化公众参与、促成自组织网络、推动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效率和公共事务引导控制等有利于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 在制度化、合理化的治理架构下,借助于公共意志表达和公共物品提供两大机制,青年社会组织可以发挥提升治理合法性、优化公众参与、促成自组织网络、推动治理创新、提升社会效率和公共事务引导控制等有利于现代治理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而组织运作自由度的推进以及政府资金投入的杠杆作用又是促进其功能发挥的关键因子。通过对调研经验的深化和提炼,课题组提出构建"顶层制度设计为基础,政府购买服务为手段,自我循环发展为动力,组织能力提升为目标,市场竞争机制为环境"的具有浙江特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社会组织 社会治理 作用研究 顶层设计 自我循环 组织能力 工作格局
下载PDF
R&D项目中止决策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官建成 刘权 曹彦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0-643,共4页
在与本领域专家探讨及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设计了适用于R&D项目中止决策的指标体系 ,提出了改进的Fuzzy模式识别方法 ,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某飞机制造企业的R&D项目的中止决策实践 .该方法对Fuzzy模式识别方法的改进... 在与本领域专家探讨及调研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针对性地设计了适用于R&D项目中止决策的指标体系 ,提出了改进的Fuzzy模式识别方法 ,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某飞机制造企业的R&D项目的中止决策实践 .该方法对Fuzzy模式识别方法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利用集值统计方法得出了各指标的权重 ;②计算样本间的距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模式识别 欧氏距离 R&D项目 中止决策
下载PDF
基础研究青年人才成长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徐敏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8,共7页
以1997—2005年浙江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且受资助当年至2013年仍在本省工作的负责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资助项目信息,对负责人后续获得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 以1997—2005年浙江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且受资助当年至2013年仍在本省工作的负责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资助项目信息,对负责人后续获得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国家—地方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下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负责人成长规律、发展模式,以及学科领域、地方科学基金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 基础研究 成长模式 浙江省
原文传递
泰国玉米杂种优势群和杂交利用模式构建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三森·健葩彤 查芭·健葩彤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157-162,共6页
泰国的玉米研究,农业合作部农业厅开始于1950年,大学部肯色萨大学开始于1958年。国家玉米和高粱研究中心,通称苏湾农场和农业厅大田作物研究所下属从事玉米研究的Nakhon Sawan大田作物研究中心,通称沙湾中心,分别成立于1965,1963年。著... 泰国的玉米研究,农业合作部农业厅开始于1950年,大学部肯色萨大学开始于1958年。国家玉米和高粱研究中心,通称苏湾农场和农业厅大田作物研究所下属从事玉米研究的Nakhon Sawan大田作物研究中心,通称沙湾中心,分别成立于1965,1963年。著名的SW1于1969-1972年间选育成功,与SW1种源有高度配合力的广基综合种KS23于1987-1988合成,作为与KS23相配对的、相互轮回选择的广基综合种KS24,于1992-1993年合成。截至目前,已合成和改良了下列群体,硬粒型群体有SW2,SW3,SW5,Sawan-complex,NSDR;马齿型群体有KS6,KS27,CaripenoDMR,KS28,Pop.24,Pop.28。Ki21,Ki45,Kei0102等自交系则分别来源于Pacific 9,Pioneer 3013等。接着,在1982-2006年间发展和(或)应用了6个杂交利用模式,即SW1C4×SW1C4;SW1C4×Caripeno DMRC1;(SW1C4、C8,SW3C2、C3,KS6C2的选育系)×Mo17热带种质衍生系Ki21,Ki45;SW1×Pop.28;(SW1,non-SW1选育系)×优良杂交种Pioneer 3013二环系-Kei0102和KS24×KS23(即SW1×non-SW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的研究与发展 杂种优势群 杂交利用模式 种质创新
下载PDF
行动研究与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模式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东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40-43,共4页
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是全面贯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成长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并指出... 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模式,更好地促进其专业发展,是全面贯彻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效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成长规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并指出学者型教师与教师新手的区别主要在于知识类型结构的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能力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教师职业发展 发展模式
下载PDF
理想类型:慈善基金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价值启示
13
作者 孙贵平 卜晨洋 黄一芮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23-130,共8页
20世纪上半叶,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借助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研究方法,辨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特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与社会同频共振,从而... 20世纪上半叶,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借助马克斯•韦伯的“理想类型”研究方法,辨析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特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与社会同频共振,从而凸显研究型大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基金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关键发展层面的支持,包括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强调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实施重点大学策略,客观上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分类发展。基金会资助是美国研究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塑造其发展形态的重要推动力量。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而言,重视外部社会资源对大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完善办学经费资源统筹机制,兼顾科学研究的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将有利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基金会 重点策略 研究型大学 理想类型 发展形态 价值启示
原文传递
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提升基础研究能力 被引量:4
14
作者 盛朝迅 易宇 韩爱华 《开放导报》 2021年第3期56-64,共9页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基本依托,对于改变传统"模仿型"创新路径、推动前沿基础技术突破、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等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 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最基本依托,对于改变传统"模仿型"创新路径、推动前沿基础技术突破、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等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成果产出、基础研究顶尖人才培养、基础研究设施与环境等方面,与发达经济体相比,离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的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建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元化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强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优化基础研究设施条件和环境,加强基础研究领域国际合作,为基础研究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基础研究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发展格局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自主创新 核心技术 新发展格局 科技自立自强
下载PDF
协同机制下农业科研院所创新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袁朗 韩天怿 刘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5-280,共6页
协同创新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织模式。农业科研院所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系统梳理农业科研院所现阶段管理模式和发展水平,深入分... 协同创新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织模式。农业科研院所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对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系统梳理农业科研院所现阶段管理模式和发展水平,深入分析还存在的管理模式不够优化、管理职能不够健全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探索在协调创新机制的高效管理模式下,通过创新行政管理体系、打造联合攻关格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立人才奖励机制和创新开发体制,不断提升农业科研院所整体科研水平,助力农业强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机制 科研院所 创新发展 模式探析 管理效果
下载PDF
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演化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游达明 刘诗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66-172,共7页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深圳2007—2021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运用Gephi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及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产学研合作率处于较低水平,合作网络密度不断... 基于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深圳2007—2021年联合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运用Gephi和ArcGIS等分析工具及社交网络分析方法,探究深圳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产学研合作率处于较低水平,合作网络密度不断下降、平均路径长度大,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联系不够紧密;(2)合作网络具有明显的进化特征,高校占据历年合作网络的核心位置,企业的创新主体性没有发挥;(3)产学研合作的空间联系以北京、江浙沪和深圳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辐射,已基本覆盖全国大多数区域。据此提出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的3条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 专利合作 创新发展 网络演化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开发模式及对策分析——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邱美欢 林敏霞 +2 位作者 张晓东 张洪溢 王祝年 《热带农业工程》 2014年第3期60-62,共3页
简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科技开发的模式与成绩,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强科技开发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技开发 模式 对策
下载PDF
云计算时代环境下的汽车研发模式研究
18
作者 郑佰平 陈永光 刘纯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3年第3期369-372,共4页
针对研发水平和研发项目不断增多给汽车企业带来的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汽车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和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建立云服务平台,用以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协同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合作,按需外包部分业务,达到降低研... 针对研发水平和研发项目不断增多给汽车企业带来的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汽车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问题和云计算技术的研究,建立云服务平台,用以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协同企业与部门之间的合作,按需外包部分业务,达到降低研发成本和资金投入的目的,提高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研发 云计算 模式研究
下载PDF
IRes软件研发模式探讨
19
作者 李心浩 常军华 +2 位作者 张吉群 李夏宁 陈建阳 《石油科技论坛》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IRes软件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自主研发、应用于高含水油田开发优化的一体化应用软件,具有地质建模、储量评价、油藏工程分析、开发矛盾诊断、剩余潜力分析、开发调整优化、经济评价7个子系统500余个功能模块,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IRes软件是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自主研发、应用于高含水油田开发优化的一体化应用软件,具有地质建模、储量评价、油藏工程分析、开发矛盾诊断、剩余潜力分析、开发调整优化、经济评价7个子系统500余个功能模块,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实现规模化应用。IRes软件历经长期的研发与应用过程,2002年提出软件的研发思路和设计,十余年来以需求为导向,应用引导研发,专家引领多学科团队,以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生产难题为目标,在应用中不断完善。研究探讨了石油专业软件的研发模式,指出为了推进软件研发工作,要以用户为中心,持续发展软件;以我为主,探索合作研发道路;以人为本,建立软件人才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软件 研发模式 软件推广 技术创新 成果转化
下载PDF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与组织模式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平台的思考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艳 《科技与经济》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高校在我国创新发展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帮助高校跨越科研成果到商业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也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所具有的"三大特点"、组织... 高校在我国创新发展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帮助高校跨越科研成果到商业化应用之间的"死亡之谷",也适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的需要。以高校新型研发机构所具有的"三大特点"、组织属性和创新行为属性为基础,可以从环境、主体和行为等3个层面来构建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功能体系,并结合我国开放式创新平台的发展,探索我国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3种典型组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型研发机构 功能 组织模式 开放式创新平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