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形势下的劳资关系及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德辉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42-45,共4页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我国劳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劳资矛盾尖锐、劳资纠纷增加。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协调劳资关系的长效机制,以缓解矛盾、化解纠纷,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相互尊重、和谐 相处的新型劳资关系。
关键词 工资 劳动力 劳资关系 协调机制
下载PDF
从劳资关系不对称谈农民工维权艰辛的原因 被引量:8
2
作者 罗忆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37-40,共4页
在中国,外来工的劳动权利保护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根据社会学家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私营企业雇主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在这种社会交换关系中雇主和农民工之间存在... 在中国,外来工的劳动权利保护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凸显出来的。根据社会学家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私营企业雇主和农民工之间的关系可以看成是一种社会交换关系,在这种社会交换关系中雇主和农民工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造成这种不对称相互依赖关系的原因有生产资料、社会资本占有的悬殊,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组织化程度的不对称,监控机制的不对称等,正是这种不对称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不对称 农民工
下载PDF
劳资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超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2,共3页
劳资关系是否协调是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与和谐社会是否能够得以构建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现状、原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对策入手展开论述,指出在劳资矛盾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多方力量的介入才能使和... 劳资关系是否协调是关系到社会是否稳定与和谐社会是否能够得以构建的重要问题。文章从现状、原因、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以及相应的对策入手展开论述,指出在劳资矛盾客观存在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多方力量的介入才能使和谐社会真正得以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协调机制 和谐社会
下载PDF
浅谈德国劳资关系对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启示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晓峰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4,共3页
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的矛盾近年来得到很大的缓解 ,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形成了一整套以两大社会平衡系统为主要内... 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的矛盾近年来得到很大的缓解 ,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形成了一整套以两大社会平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企业组织制度 ,使劳资矛盾得到缓和 ,结成了较为稳定的“社会伙伴关系”,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我国企业制度和分配方式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平衡系统 社会伙伴关系 劳资关系 德国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
下载PDF
论我国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大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向前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29-32,共4页
我国推行集体合同制度具有极其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状况要求大力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以保障劳权 ,维护政治稳定。集体合同制度还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关键词 集体合同制度 劳权保障 劳动关系 中国 劳动法
下载PDF
“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 被引量:3
6
作者 庄友刚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37,共6页
对于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及其霸权地位的形成不能仅仅从一般社会生产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在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上,并不是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带来了资本积累方式的变化,而是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需要刺激和促进了非物质劳动的发展。非... 对于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及其霸权地位的形成不能仅仅从一般社会生产发展的意义上来理解。在非物质劳动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上,并不是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带来了资本积累方式的变化,而是资本积累方式变革的需要刺激和促进了非物质劳动的发展。非物质劳动当代霸权地位的形成是资本积累方式创新的结果。因此,非物质劳动的发展并没有改变资本与劳动关系的历史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劳动 资本积累 劳动与资本关系
原文传递
试析《劳动合同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挑战 被引量:2
7
作者 姚若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0-14,共5页
自2008年实施以来,《劳动合同法》在劳资双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补充和完善的内容,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挑战,指出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企... 自2008年实施以来,《劳动合同法》在劳资双方引起广泛关注。本文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劳动法》补充和完善的内容,分析《劳动合同法》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影响和挑战,指出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促进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向精细化、科学化、系统化方向发展,实现劳资和谐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 挑战
下载PDF
用国际规范标准看中国农民工劳动权益及其维护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艳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1期115-120,共6页
劳工权益保障的一些国际通行规范为维护中国农民工劳动权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SA8000为例解读这些规范可以发现规范主要目的还是基于人权保障。中国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农民工劳动权益却相对缺失。对于农民工权益保... 劳工权益保障的一些国际通行规范为维护中国农民工劳动权益提供了新的思路。以SA8000为例解读这些规范可以发现规范主要目的还是基于人权保障。中国在经济繁荣的同时,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农民工劳动权益却相对缺失。对于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法规执行不力、行政措施薄弱的现状,只要适当注意一些问题环节,中国推行国际规范并发挥其杠杆作用,可以成为平衡劳资关系、开辟保障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规范 农民工劳动权益 杠杆作用 劳资关系
下载PDF
“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分析与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昊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60-63,共4页
“以人为本”理念的流行是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劳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必然,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给我们这样几方面的启示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要逐步扩大员工参与企业管... “以人为本”理念的流行是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劳资关系从对立走向统一的必然,是经济增长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给我们这样几方面的启示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要逐步扩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用规范化、法制化的手段解决劳资矛盾和纠纷;企业要未雨绸缪,适时进行企业战略乃至组织结构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非标准化 劳资关系 经济增长
下载PDF
负剩余劳动情况下的劳资关系问题
10
作者 邹富良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7-110,共4页
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使资本增殖,取得剩余价值,其实质是资本占有剩余劳动。剩余劳动为正数时,资本与劳动者的关系表现为资本占有剩余劳动,当剩余劳动为负数时资本与劳动者的关系发生逆转,形成劳动对资本的侵占,实质是劳动者占有资本。造成... 资本运动的目的是使资本增殖,取得剩余价值,其实质是资本占有剩余劳动。剩余劳动为正数时,资本与劳动者的关系表现为资本占有剩余劳动,当剩余劳动为负数时资本与劳动者的关系发生逆转,形成劳动对资本的侵占,实质是劳动者占有资本。造成负剩余劳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也有体制原因,更与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搞清楚负剩余劳动产生的原因,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有助于找出杜绝负剩余劳动的方法,对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和劳动关系调整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剩余劳动 劳资关系 剩余价值 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学 资本 剩余价值
下载PDF
资本的属性与劳资关系
11
作者 秦楼月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6年第8期22-25,共4页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劳资关系问题。文章分析了资本具有的特殊属性和一般属性,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资本增殖的一般属性为前提,构建新型合作和谐的劳资关系。为此,在改革过程中,微观层次的企业和个人与宏观层次的政府...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认真解决劳资关系问题。文章分析了资本具有的特殊属性和一般属性,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资本增殖的一般属性为前提,构建新型合作和谐的劳资关系。为此,在改革过程中,微观层次的企业和个人与宏观层次的政府需要具体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属性 新型劳资关系 企业 国家 个人
下载PDF
试析欧盟对英国劳资政策的影响
12
作者 巨英 嵇雷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3-46,共4页
作为一个具有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英国近些年的劳资政策却在向合作主义转变,即向欧洲大陆模式趋近。究其原因,欧盟的相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趋势表明,任何一个政党政府不得不关注社会结构中产生... 作为一个具有自由主义传统的国家,英国近些年的劳资政策却在向合作主义转变,即向欧洲大陆模式趋近。究其原因,欧盟的相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其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一趋势表明,任何一个政党政府不得不关注社会结构中产生的大量中产阶级的利益诉求。我国社会正处于中产阶级成长阶段,因此,这对我国当下解决社会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劳资政策 劳资关系模式
下载PDF
国际劳工组织与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从改善劳资关系角度着眼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彤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1-106,66,共7页
南京国民政府出于争取国际道义援助、提高国际声望及调整劳资关系的动机,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合作。中国虽然派遣政府、雇主与劳方三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但三方缺乏沟通,而且无论是各方代表的选举与审批,还是向国际劳工大会提交的... 南京国民政府出于争取国际道义援助、提高国际声望及调整劳资关系的动机,加强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合作。中国虽然派遣政府、雇主与劳方三方代表出席国际劳工大会,但三方缺乏沟通,而且无论是各方代表的选举与审批,还是向国际劳工大会提交的议案,雇主与劳方多处于被动地位,最终决定权操之于国民政府。政府从本质上不愿因加盟国际劳工组织而引起资方的反感,所批准的公约草案,对调整劳资关系并无裨益,且缺乏防范劳资冲突的功效,故不可能真正改善劳工生活与生产处境。同时,国民政府对国际劳工局的直接干预也置若罔闻。国民政府加入国际劳工组织有利于国际声望的提升,却无益于劳资关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劳工组织 南京国民政府 劳资关系
下载PDF
提高人力资本价格对我国劳资关系的影响: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晓庆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8-52,共5页
人力资本价格通过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两个渠道对我国劳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人力资本价格对劳资关系具有显著影响。现阶段提高我国人力资本价格有助于劳资关系的改善,尤其是提高底层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价格,但在提高的... 人力资本价格通过劳动工资与资本利润两个渠道对我国劳资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人力资本价格对劳资关系具有显著影响。现阶段提高我国人力资本价格有助于劳资关系的改善,尤其是提高底层劳动者的人力资本价格,但在提高的过程中需注意,应按企业类型区别对待并设定提高标准,还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价格 劳资关系 工资 资本利润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劳资协商会议制度——以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学俐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0年第2期38-49,157,共13页
劳资协商会议是党和政府调解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它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基本原则,对调解劳资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河南省的指示精神,1950年,郑州市积极设立劳资协商会议,为私营工商业... 劳资协商会议是党和政府调解劳资关系的重要制度,它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为基本原则,对调解劳资关系、恢复发展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根据中央和河南省的指示精神,1950年,郑州市积极设立劳资协商会议,为私营工商业发展做出了贡献。“五反”运动后,郑州市的劳资协商会议对缓和劳资关系、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协商会议 劳资关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 郑州市
原文传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型劳资关系的建立及其特点
16
作者 尹学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明确劳资两利的政策,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订立集体合同为中心环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型劳资关系。这种新型劳资关系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繁荣经济、坚持调动劳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明确劳资两利的政策,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订立集体合同为中心环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民主、平等、两利、契约”的新型劳资关系。这种新型劳资关系是在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繁荣经济、坚持调动劳资双方积极性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具有鲜明的特点。建立新型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团结民族资产阶级、稳定社会秩序,对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增加市场供应等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资两利 劳资协商会议
下载PDF
从中国共产党早期(1921-1949)劳动立法的调整解读社会保障政策
17
作者 曾泉海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6-80,共5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领导工人运动、关心工人阶级疾苦、维护工人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权利放在首位。梳理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关工作时长、工资规定政策的转变,发现对于“劳资关系”立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把领导工人运动、关心工人阶级疾苦、维护工人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权利放在首位。梳理党在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关工作时长、工资规定政策的转变,发现对于“劳资关系”立场的把握一直贯穿于党早期各阶段的劳动立法之中。这不仅对“加深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同样对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的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启迪和鉴戒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劳资关系 社会保障政策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外资企业中劳资关系的整合研究
18
作者 徐黎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35-42,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客观上的经济困难,加之劳资双方地位的发生新的变化,上海外资企业中劳资关系呈现紧张态势。为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保证企业生产运营,上海市军管会一方面通过尽快出台相关法令,规范统一劳资争议的调处程序,明确争议...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客观上的经济困难,加之劳资双方地位的发生新的变化,上海外资企业中劳资关系呈现紧张态势。为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保证企业生产运营,上海市军管会一方面通过尽快出台相关法令,规范统一劳资争议的调处程序,明确争议的调解与仲裁机构;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整合外资企业中劳资关系的多项举措,推动创构了政府主导下以“发展生产、劳资两利”为核心的新型劳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外资企业 劳资关系
下载PDF
建国初期党的“劳资两利”政策评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强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9-45,共7页
基于对新中国建国方针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利用私营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考虑,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把“劳资两利”确定为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政策。它包括保障私营企业工人的权益、保障资本家的正当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 基于对新中国建国方针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和利用私营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考虑,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把“劳资两利”确定为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基本政策。它包括保障私营企业工人的权益、保障资本家的正当权益、努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三方面内容。这一政策体现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为构建当代中国非公有制企业和谐的劳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 劳资两利 劳资和谐
原文传递
劳动争议处理之我见 被引量:5
20
作者 舒放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32,共5页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且呈现复杂化、群体化、涉外化等趋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正,走上了通过扩大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来解决劳动争议的路子,致使劳动者、企业单位、工会、行政权力以及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的职能... 近年来,我国的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且呈现复杂化、群体化、涉外化等趋势。我国政府为了实现社会公正,走上了通过扩大劳动者个人的权利来解决劳动争议的路子,致使劳动者、企业单位、工会、行政权力以及法院在处理劳动争议过程中的职能、地位发生扭曲。所以必须关注并完善劳资双方的信用关系、工会的职能与地位、行政权力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和权威、法院最后的司法救济,从深层次解决原来的处理体制"用其所短"的弊端,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 一调一裁两审 劳资信用关系 工会 司法公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