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贪夜蛾人工饲料及饲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湘宁 李传瑛 +3 位作者 黄少华 刘伟玲 章玉苹 潘志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2-998,共7页
改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人工饲料配方及优化饲养条件,为草地贪夜蛾室内批量饲养奠定基础。利用不同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不同温湿条件、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群体饲养,研究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改良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人工饲料配方及优化饲养条件,为草地贪夜蛾室内批量饲养奠定基础。利用不同人工饲料配方及制作工艺、不同温湿条件、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群体饲养,研究其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开展不同产卵介质对草地贪夜蛾成虫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温度27℃±0.5℃、相对湿度70%±5%、光周期L∶D=16h∶8h的人工气候箱中,采用饲料配方4进行幼虫群体饲养的效果最好,其发育历期最短,仅为27.1d,幼虫存活率高达83.8%,化蛹率为91.2%,雌雄性比为1∶1.08,单雌产卵量为836粒。另外,草地贪夜蛾幼虫最喜食加热20min的饲料,成虫于粉色塑料纸上产卵量最大。该饲料配方非常适宜草地贪夜蛾室内饲养,优化的饲养条件也为其室内规模化饲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人工饲料 饲养条件 制作工艺 温湿条件 产卵介质
下载PDF
黄粉虫饲养条件的研究现状与利用前景 被引量:10
2
作者 杜开书 柴立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4646-4647,共2页
介绍了黄粉虫饲养条件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开发应用前景。
关键词 黄粉虫 饲养条件 研究现状 前景
下载PDF
不同饲养密度对棉铃虫蛾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国清 郭慧芳 +2 位作者 陈长琨 韩召军 王荫长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50,共5页
测定了不同饲养密度下棉铃虫蛾的寿命和生殖特性。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的寿命因不同的饲养条件和性别而异。单头饲养时,雌蛾寿命4~37d,平均18.9d;雄蛾5~26d,平均15.8d;雌雄寿命差异不显著。单对瓶养和每笼1... 测定了不同饲养密度下棉铃虫蛾的寿命和生殖特性。结果表明,棉铃虫成虫的寿命因不同的饲养条件和性别而异。单头饲养时,雌蛾寿命4~37d,平均18.9d;雄蛾5~26d,平均15.8d;雌雄寿命差异不显著。单对瓶养和每笼10对饲养蛾雌雄寿命亦无显著差异。但不同饲养密度下雌蛾或雄蛾寿命均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单对饲养蛾产卵量最高达2500粒,最低仅1粒;单对和10对饲养蛾平均每雌产卵量分别为907粒和953粒,两者无明显差异。群体饲养有促使雌蛾提早产卵的作用。单对、10对和30对饲养密度下每雌接受精包数分别为0.94,1.90和0.81个;未交配蛾比例以30对饲养蛾最高,达40%,10对饲养蛾最低,仅达10%;每笼10对蛾是获得较高交配率的最佳密度。雌蛾寿命与产卵量呈反比关系,与残留卵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产卵量的增加以寿命减少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寿命 生殖 饲养方法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荷斯坦公犊生长、肉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林立亚 昝林森 +4 位作者 刘扬 宋爱龙 如彩霞 桂林生 梁大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9-63,72,共6页
【目的】研究3种饲养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的生长情况、肉质及血液生化指标,为饲养荷斯坦公犊、生产优质犊牛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初生质量45.30 kg左右(P>0.05)的健康荷斯坦公犊36头,随机分为全乳组、代乳组和精料组3组,每组12头,... 【目的】研究3种饲养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的生长情况、肉质及血液生化指标,为饲养荷斯坦公犊、生产优质犊牛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初生质量45.30 kg左右(P>0.05)的健康荷斯坦公犊36头,随机分为全乳组、代乳组和精料组3组,每组12头,试验期6个月。【结果】(1)与代乳组、精料组相比较,全乳组荷斯坦公犊6月龄质量分别提高45.5,62.1 kg,日增质量分别提高0.256,0.336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与精料组相比较,全乳组和代乳组失水率分别降低2.60%,2.52%,系水力分别提高10.48%,10.40%,嫩度分别降低30.55%,28.91%,差异均极显著(P<0.01)。精料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全乳组和代乳组(P<0.05)。(3)代乳组和精料组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高于全乳组,代乳组亚油酸、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4)代乳组和精料组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全乳组(P<0.01),同时代乳组白蛋白含量也较全乳组低3.9%(P<0.05)。【结论】全乳饲养的荷斯坦公犊生长速度最快,代乳饲养所产犊牛肉肉质综合指标最好,而且不同饲养方式对荷斯坦公犊血液生化指标有较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公犊 生产性能 肉质性状 血液生化指标 饲养方式
下载PDF
饲养条件对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余毅 程英 +1 位作者 周宇航 李凤良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明确不同饲养条件对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影响,优化饲养技术,提升规模化饲养效率。本文研究了人工饲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探究不同产卵介质对成虫产卵量... 为明确不同饲养条件对捕食性天敌昆虫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的影响,优化饲养技术,提升规模化饲养效率。本文研究了人工饲料在不同温度、湿度、光周期条件下对七星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并探究不同产卵介质对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0.5)℃时,产卵量最高为291.24粒,(28±0.5)℃幼虫期最短为14.76 d,产卵前期和幼虫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湿度在(70±5)%时幼虫和成虫存活率最高分别为36.67%、48.00%,产卵量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光周期在18L∶6D时,成虫产卵前期最短(9.30 d),卵的孵化率最高(52.22%),产卵前期和幼虫期随光照时间延长呈缩短趋势。七星瓢虫在甘蓝叶上产卵量最高(306.20粒),在保鲜膜上产卵量最低(230.38粒)。综上,人工饲料饲养七星瓢虫幼虫的适合条件为温度28℃、湿度70%、光周期18L∶6D,成虫为温度25℃、湿度70%、光周期16L∶8D,且在甘蓝上产卵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室内人工扩繁七星瓢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人工饲料 饲养条件 产卵介质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在安康地区三种养殖条件下生长情况的比较 被引量:4
6
作者 吉红 曹福余 +10 位作者 王毅 单世涛 王永军 武和平 刘超 王立新 刘海侠 成定北 李志安 李寒松 岳继海 《家畜生态学报》 2008年第6期76-81,共6页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0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 为了引进和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于2007年9月、10月分别从湖北购入亲虾和幼虾在安康水产试验示范站进行水泥池、稻田和土池塘三种条件下养殖;于2008年5月每周或半周测量一次体长体重,分别进行体长体重关系、个体出现率、个体相对增重率和体重体长比值的分析。结果表明:1.稻田克氏原螯虾体长体重的关系为:雌虾,y=0.0184x3.1984,R2=0.9506,雄虾,y=0.0113x3.4626,R2=0.9611,且雌虾生长匀速,雄虾生长异速,符合体重体长形态参数y=a*Lb;2根据个体出现率可知,水泥池和稻田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7.71cm^9.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的群体主要集中在8.21cm^10.71cm之间,土池塘生长速度相对较快;根据生长集中区间的个体相对增重率可知,5月份稻田个体增重率最高,为24.13%,土池塘最低;体重、体长比值随着体长的变化趋势表明,稻田虾呈线性变化,水泥池和土池塘虾变化呈"S"型,趋向线性变化。可以认为,克氏原螯虾可在安康地区正常生长,且本试验条件下5月份稻田中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生长 养殖条件
下载PDF
群体与单体养殖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生长、消化酶与免疫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杰 许文军 +4 位作者 郑宽宽 谢建军 施慧 王庚申 汪玮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5-590,共6页
水温(27±3)℃下,将体质量为(2.18±0.14)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以多只(10只)或单只的方式饲养在半径为50cm的圆形养殖桶中,比较群养与单养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生长特性、消化酶与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群养组幼蟹在蜕壳后的软壳... 水温(27±3)℃下,将体质量为(2.18±0.14)g的三疣梭子蟹幼蟹以多只(10只)或单只的方式饲养在半径为50cm的圆形养殖桶中,比较群养与单养条件下三疣梭子蟹的生长特性、消化酶与免疫酶活性。结果显示:(1)群养组幼蟹在蜕壳后的软壳期间被同类捕食和残杀现象严重,死亡率和残疾率显著高于单养组幼蟹(P<0.05);(2)两种养殖条件下幼蟹在夜间完成蜕壳的比例显著高于白天;群养组幼蟹在白天蜕壳的比例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3)群养组幼蟹的蜕壳周期显著小于单养组(P<0.05),但蜕壳同步率低于单养组,群养组幼蟹的体质量、甲宽增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略高于单养组,差异不显著;(4)群养组幼蟹肝胰腺和胃中的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均高于单养组,肝胰腺中最为明显;(5)群养组幼蟹肝胰腺和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单养组(P<0.05),而两种养殖条件下幼蟹组织中的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养殖条件 生长 消化酶 免疫酶
下载PDF
基于自然寄主的稻虱缨小蜂规模化饲养的条件优化
8
作者 王冰洋 马莹 +3 位作者 汤冰洁 黄庭发 周强 张古忍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13-721,共9页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稻飞虱卵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是调控稻飞虱种群密度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稻虱缨小蜂及其自然寄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产卵的主要因子(温度、光照强度、水...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稻飞虱卵期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是调控稻飞虱种群密度的关键因子。本研究用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影响稻虱缨小蜂及其自然寄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产卵的主要因子(温度、光照强度、水稻品种、水稻苗龄、寄主卵龄以及接蜂雌雄比)进行分析和比较,优化带褐飞虱卵苗生产和稻虱缨小蜂生产的方法和条件。生产带卵苗时,25℃强光照条件下用10日龄的黄华占稻苗为佳,扩繁稻虱缨小蜂时,30℃强光照条件下用1日龄的褐飞虱卵接入雌雄比5∶3的蜂为佳,平均产蜂量可达481.3头/盆。以此为基础建立四室繁蜂法进行稻虱缨小蜂规模化饲养,该技术能够进行连续饲养,并提供同一发育阶段产品,稻虱缨小蜂培养与收集室在18 m^(2)的规模下,每批次可以生产约58万头蛹或成蜂,且有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虱缨小蜂 自然寄主 褐飞虱 饲养条件 规模化饲养
下载PDF
烟夜蛾人工饲养条件的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高玉红 赵卫星 邱中成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112,共3页
为了对人工饲养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uenee)提供参考,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对烟夜蛾产卵量、孵化率及幼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纸、白纸和纱布3种卵布对烟夜蛾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在湿度为60%~80%时... 为了对人工饲养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 Guenee)提供参考,研究了不同饲养条件对烟夜蛾产卵量、孵化率及幼虫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蜡纸、白纸和纱布3种卵布对烟夜蛾产卵量和孵化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在湿度为60%~80%时,烟夜蛾卵孵化率随相对湿度升高而显著提高;用十二孔板饲养的烟夜蛾幼虫各指标优于平底玻璃管(指形管)饲养的。以纱布为卵布,相对温度70%~80%,用十二孔板饲养烟夜蛾5代,各代间成虫产卵率、幼虫成活率、蛹重以及羽化率等生物学习性无显著性差异,说明,饲料营养、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相对合理,无种群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夜蛾 人工饲养 饲养条件
下载PDF
茶毛虫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美君 殷坤山 +1 位作者 郭华伟 肖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雌雄性比、产卵量,组建了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实验种群生命表。在(23.5±0.5)℃恒温条件下饲养,种群趋势指数为19.5;而卵至蛹前期在(23.5±0.5)℃恒温,蛹后期至成虫...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测定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雌雄性比、产卵量,组建了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实验种群生命表。在(23.5±0.5)℃恒温条件下饲养,种群趋势指数为19.5;而卵至蛹前期在(23.5±0.5)℃恒温,蛹后期至成虫期分别在日平均温度18、23、27℃的自然变温条件下饲养,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5.4、62.4和44.0,以日平均温度23℃的自然变温条件下种群趋势指数最高,为恒温条件下饲养的3.2倍。茶毛虫室内饲养的最适条件为卵~蛹前期在(23.5±0.5)℃恒温条件下饲养,成虫羽化后在日平均温度23℃的自然变温下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种群 饲养条件 生命表
下载PDF
圈养条件对成年东北林蛙(R.dybowskii)形态特征、体尺比例及产油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卫功庆 温铁峰 +1 位作者 蔡凤坤 邹兴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20,共4页
为了探索人工养殖条件对东北林蛙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外部形态、体型指标及产油量 等方面对成体野生和圈养东北林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雌性林蛙相比,圈养雌性林蛙的体表背部黑 斑比例、体长、后肢长极显著降低(P&l... 为了探索人工养殖条件对东北林蛙形态特征及生产性能的影响,从外部形态、体型指标及产油量 等方面对成体野生和圈养东北林蛙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野生雌性林蛙相比,圈养雌性林蛙的体表背部黑 斑比例、体长、后肢长极显著降低(P<0.01),而重长比、产油量呈极显著升高(P<0.01);另外,圈养条件极显著地 提高了雌性林蛙的产油量与体长、体重与体长、体长与后肢长的相关系数(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圈养条件 外部形态 体尺比例 产油量
下载PDF
铜绿丽金龟的室内人工饲养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容燕 王金耀 +5 位作者 宋健 曹伟平 杜立新 冯书亮 宋福平 张杰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4,共5页
对室内饲养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的方法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铜绿丽金龟种群完成一个世代平均为272·3天,3龄幼虫期比田间种群缩短了103·8天。在饲养过程中,幼虫的生长容易受到土... 对室内饲养铜绿丽金龟AnomalacorpulentaMotschulsky的方法和主要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室内饲养的铜绿丽金龟种群完成一个世代平均为272·3天,3龄幼虫期比田间种群缩短了103·8天。在饲养过程中,幼虫的生长容易受到土壤湿度、食料、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卵的孵化率为86·0%,1龄、2龄和3龄幼虫的存活率分别为82·0%、76·0%和60·0%。10和15日龄幼虫在含有马铃薯的土壤中饲养14天后的死亡率分别为8·8%±1·6%和4·0%±1·6%,明显低于初孵幼虫及5日龄幼虫的死亡率,可以作为生物测定的最佳供试幼虫。紫外线处理的壤土和沙壤土中铜绿丽金龟幼虫可以正常生长,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室内饲养 生活史 饲养条件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文昌鸡肉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会强 唐辉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4期62-64,77,共4页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文昌鸡肉质的影响,测定了散养和笼养118日龄母鸡胸、腿肉样的理化特性、常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腿肌的熟肉率高、滴水损失和剪切力低、灰分含量低、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高。饲养方式对...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文昌鸡肉质的影响,测定了散养和笼养118日龄母鸡胸、腿肉样的理化特性、常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腿肌的熟肉率高、滴水损失和剪切力低、灰分含量低、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高。饲养方式对胸肉的所有肉质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鸡 饲养方式 肌肉品质
下载PDF
龄期、饲养条件和测定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药剂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鹏 李慧 +3 位作者 王秋红 陈澄宇 慕卫 刘峰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0-736,共7页
为建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韭蛆)的可靠生测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虫法分别测定毒死蜱、噻虫胺对不同龄期韭蛆的毒力,以明确龄期、饲养温度、食料及测定方法对药剂敏感... 为建立针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韭蛆)的可靠生测方法,采用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人工饲料混药法和浸虫法分别测定毒死蜱、噻虫胺对不同龄期韭蛆的毒力,以明确龄期、饲养温度、食料及测定方法对药剂敏感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法测得2龄幼虫对毒死蜱的敏感性分别为4龄幼虫的11.9倍、7.4倍、3.3倍;毒死蜱对取食韭菜、人工饲料、大葱韭蛆的LC50分别为圆葱的1.84倍、1.47倍、2.31倍;在15-30℃范围内,随韭蛆饲养温度升高,毒死蜱对4龄幼虫的LC50值增大;三种方法测得毒死蜱对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67.199 mg/L、71.123 mg/L、88.120 mg/L,噻虫胺对4龄幼虫的LC50值依次为3.584 mg/L、2.255 mg/L、4.329mg/L,胃毒触杀联合毒力法和人工饲料混药法的毒力曲线拟合度高于浸虫法。说明龄期、饲养温度、食料、测定方法均影响韭蛆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韭菜迟眼蕈蚊 龄期 饲养条件 药剂敏感性 生测方法
下载PDF
隔离饲养对白蜡窄吉丁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路纪芳 王小艺 +5 位作者 杨忠岐 刘恩山 包金梅 王俊苹 刘云程 张显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近年来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为了了解不同饲养条件和种内个体间相互感知对成虫生物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群体饲养、单对饲养、无隔离单雌饲养、视觉隔离单雌饲养和嗅觉隔离单雌饲... 白蜡窄吉丁Agrilus planipennis Fairmaire是近年来发生和危害严重的国际性检疫害虫。为了了解不同饲养条件和种内个体间相互感知对成虫生物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群体饲养、单对饲养、无隔离单雌饲养、视觉隔离单雌饲养和嗅觉隔离单雌饲养等5种处理,在室内测定了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取食量、产卵量和产卵历期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隔离饲养降低了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且不同处理下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和取食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产卵量的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无隔离单雌饲养时成虫的平均寿命最长,为32.40d,群体饲养的寿命最短,为20.77d,且单雌饲养的寿命均比单对饲养和群体饲养的长。单雌饲养的3种情况下,视觉隔离条件下的日均取食量最大,为156.16mm2,嗅觉隔离的最小,为107.35mm2;无隔离饲养条件下雌虫的产卵量最大,产卵历期也最长,分别为98.33d和21.33d。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白蜡窄吉丁种内个体间相互感知的阻断对成虫的取食、发育和繁殖活动存在明显影响,且嗅觉在其种群内的交流活动中作用最重要,其次是视觉。此外,个体之间的相互干扰或竞争对白蜡窄吉丁成虫的寿命和繁殖力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影响。这为生产上采用隔离措施如营造混交林带防治该虫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窄吉丁 饲养条件 寿命 取食量 产卵量 产卵历期
下载PDF
不同饲养条件对恒河猴脱毛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金石军 罗学彬 +1 位作者 张秀娟 饶军华 《实验动物科学》 2012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条件对恒河猴脱毛恢复的影响,找出影响恒河猴脱毛的因素。方法比较不同饲养环境下恒河猴脱毛的恢复状况。结果半开放式饲养条件下,恒河猴脱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大栏式饲养条件。结论半开放式饲养条件有利于恒河猴的脱毛... 目的探讨不同饲养条件对恒河猴脱毛恢复的影响,找出影响恒河猴脱毛的因素。方法比较不同饲养环境下恒河猴脱毛的恢复状况。结果半开放式饲养条件下,恒河猴脱毛恢复状况明显好于大栏式饲养条件。结论半开放式饲养条件有利于恒河猴的脱毛恢复,改进饲养管理条件是改善恒河猴脱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条件 恒河猴 脱毛恢复
下载PDF
楚汉之争胜负原因补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立恒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4-37,共4页
关于"楚汉之争"胜负的原因,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应予注意:在最后的灭秦过程中,双方军事实力的消长不同;在分封的运作上,双方收到的效果不同;在长期的军事较量中,双方依靠的后方条件不同。刘邦正是在这三方面比项羽占有明... 关于"楚汉之争"胜负的原因,至少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应予注意:在最后的灭秦过程中,双方军事实力的消长不同;在分封的运作上,双方收到的效果不同;在长期的军事较量中,双方依靠的后方条件不同。刘邦正是在这三方面比项羽占有明显优势,所以才最终成为了胜利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汉之争 实力消长 分封时机 后方条件
下载PDF
中国离婚扶养制度相关问题研究
18
作者 蔡斌 张洋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72-75,共4页
离婚扶养制度在处理离婚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现行的离婚扶养制度对扶养条件要求过于严格,且相关法律规定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新《婚姻法解释(三)》更是使婚姻关系中房屋归属问题变得愈加尖锐,基于此有必要对离婚扶养制度... 离婚扶养制度在处理离婚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现行的离婚扶养制度对扶养条件要求过于严格,且相关法律规定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新《婚姻法解释(三)》更是使婚姻关系中房屋归属问题变得愈加尖锐,基于此有必要对离婚扶养制度进行完善,使其真正起到保护弱势一方权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婚扶养 经济帮助 扶养条件 新婚姻法解释三 房屋归属
下载PDF
人工培育条件下鲻鱼早期发育的生理生态研究 被引量:31
19
作者 区又君 李加儿 《热带海洋》 CSCD 1998年第4期29-39,共11页
研究了在人工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幼体各部分形态、器官的发育时间、行为、营养和变态特点,划分了发育期。仔鱼在生长过程常因畸形、损伤和消化不良而死亡;生长差异则存在于整个发育期,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同... 研究了在人工条件下,鲻鱼MugilcephalusLinnaeus幼体各部分形态、器官的发育时间、行为、营养和变态特点,划分了发育期。仔鱼在生长过程常因畸形、损伤和消化不良而死亡;生长差异则存在于整个发育期,并且差异随时间延长而增大。同时,对鲻鱼早期发育的生物学特点、疾病、变态危险期和生长差异等进行了讨论,指出鲻鱼与环境和饲育条件之间的生态生理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鲻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早期发育 生理生态 人工条件 人工繁殖
下载PDF
无基质饲养方式对中华真地鳖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20
作者 何玉杰 魏琳琳 +3 位作者 李世广 沈鹏 秦玲 林华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2-95,共4页
为革新地鳖虫的人工饲养技术,简化饲养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鳖虫的产量和品质,对无基质饲养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无基质和有基质饲养条件,对中华真地鳖的生长、脱皮、死亡和雌虫产卵情况进行了2个月的试验观察。结果表... 为革新地鳖虫的人工饲养技术,简化饲养方法,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鳖虫的产量和品质,对无基质饲养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设置无基质和有基质饲养条件,对中华真地鳖的生长、脱皮、死亡和雌虫产卵情况进行了2个月的试验观察。结果表明:(1)在食料充足的条件下,无基质饲养的地鳖虫体重增加率为47.06%,而有基质的为39.42%;(2)有、无饲养基质的地鳖虫累计脱皮率分别为13.36%和15.12%。(3)无基质饲养的地鳖虫平均每雌产卵数与有基质的接近,但所产的卵块大而饱满,平均卵块重高于有基质的;(4)无基质饲养的地鳖虫累计死亡率为15.56%,而有基质的为29.17%。因此,无基质饲养技术可以在地鳖虫的人工养殖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真地鳖 无基质饲养 药用昆虫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