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夏季气候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38
1
作者 史学丽 丁一汇 刘一鸣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1年第2期249-254,共6页
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第二代区域气候模式( NCAR/RegCM2)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其中的陆面过程、积云对流、辐射传输和边界层等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发展了一个有多种方案选择的改进的区域气候模式。分别利用原区域气候... 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第二代区域气候模式( NCAR/RegCM2)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其中的陆面过程、积云对流、辐射传输和边界层等物理过程的参数化方案,发展了一个有多种方案选择的改进的区域气候模式。分别利用原区域气候模式和改进的区域气候模式,对 1994年和 1998年夏季的异常季风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并与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案模拟的 1994年夏季的雨带位置与实际位置非常一致,而原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雨带都位于中国北方地区,与观测的差别较大。从环流场的模拟比较也可以看出,新方案模拟的 1994年和 1998年夏季环流形势都比原方案的结果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气候模式 参数化方案 模拟 雨带 中国东部 夏季 气候 环流形势
下载PDF
黑龙江省夏季6,7,8月降水与全国雨型变化关系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那济海 周秀杰 吴玉影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1-160,共10页
利用全国160个站1951-2010年近60年的降水资料,对6,7,8月全国的降水进行EOF展开,深入分析了对黑龙江降水及全国雨型变化有影响作用的6月的第4特征向量,7月的第2,3特征向量,8月的第5特征向量。同时分析了特征向量时间系数与黑龙江降水的... 利用全国160个站1951-2010年近60年的降水资料,对6,7,8月全国的降水进行EOF展开,深入分析了对黑龙江降水及全国雨型变化有影响作用的6月的第4特征向量,7月的第2,3特征向量,8月的第5特征向量。同时分析了特征向量时间系数与黑龙江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计算了黑龙江省与全国同期降水相关系数空间分布。分析表明,6月全国降水大部偏少,主要雨带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南岸区域;7月黑龙江省多水,我国主雨带分布在长江以北黄、淮河流域;8月黑龙江省多水,在我国盛行两条雨带,即东北雨带和西南雨带。6月、7月、8月相关系数场的分布,基本相似于全国降水主要特征向量空间的结构,特别是我国主要雨带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经验正交函数展开 雨带 相关
下载PDF
2022年汛期气候预测效果评述及先兆信号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章大全 袁媛 韩荣青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5-378,共14页
2022年汛期,国家气候中心准确预测了“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降水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较好、较早把握了汛期主雨带位置和全国旱涝分布。对东亚夏季风和雨季季节进程“南海夏季风5... 2022年汛期,国家气候中心准确预测了“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降水空间差异显著,主要多雨区在我国北方”的总趋势,较好、较早把握了汛期主雨带位置和全国旱涝分布。对东亚夏季风和雨季季节进程“南海夏季风5月第3候爆发,长江中下游入梅偏早,梅雨量偏少,以及华北雨季开始偏早,雨量偏多”的预测与实况一致。对夏季台风生成个数较常年偏少,盛夏出现北上台风可能性大的预测与实况基本吻合。准确预测了全国平均气温趋势和高温异常特征。对“夏季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预测与实况一致。主要不足之处是对长江中下游和川渝地区高温干旱的范围和极端程度估计不足。2022年汛期预测重点考虑连续La Ni a事件和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对东亚夏季风环流的影响,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脊线位置偏北,东亚夏季风偏强,初夏东北冷涡活跃,导致汛期主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等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预测 先兆信号 东亚夏季风 雨带 连续La Nina事件
下载PDF
500年来中国东部雨带的南北摆动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安祥 冯松 张存杰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8-382,共5页
研究表明 ,在世纪时间尺度上 ,14 70年以来 ,在 10 8°E以东、4 0°N以南的中国东部发生了 7次多雨和 7次少雨过程 ,它们都最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然后是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出现最迟。中国温度高时 ,多雨区偏南 ,温度低时 ,多雨... 研究表明 ,在世纪时间尺度上 ,14 70年以来 ,在 10 8°E以东、4 0°N以南的中国东部发生了 7次多雨和 7次少雨过程 ,它们都最先从中国北方开始 ,然后是江淮地区 ,华南地区出现最迟。中国温度高时 ,多雨区偏南 ,温度低时 ,多雨区偏北。中国多雨区自北向南的位相差异可能与Hadley环流的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部 雨带 南北摆动 温度 长江流域 干旱 大气环流 降水变化
下载PDF
阿克苏一次暴雪天气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依沙木丁 《新疆气象》 2004年第3期11-13,共3页
应用常规高空资料和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综合分析发生在2003年3月上旬阿克苏地区的一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天气系统演变特点及其物理量特征,指出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对大降水落区预报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暴雪 物理量 落区
下载PDF
阿勒泰夏季短期大降水落区的分析和预报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俊荣 《新疆气象》 2000年第6期13-14,共2页
利用 1998~ 2000年 6~ 8月常规高空资料、 T106物理量场资料、 GMS- 5卫星云图资料对阿勒泰夏季短期大降水落区的预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把三方面资料结合起来做阿勒泰夏季短期大降水落区预报效果较好。
关键词 大降水 夏季 降水预报 高空资料 卫星云图
下载PDF
Branches of the Summer Asian Lower-Level Jet Stream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ain Belt in China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树新 谭信珍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77-389,共13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sian lower-level jet stream,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having shifted to the Bay of Bengal, this large-scale lower-level jet(LLJ) develops into two branches: the northern branch (NB) whi...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sian lower-level jet stream,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having shifted to the Bay of Bengal, this large-scale lower-level jet(LLJ) develops into two branches: the northern branch (NB) which is a strong southwest flow moving into the inland of China along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Qinghai-Xizang Plateau and then moving eastward to Japan along the north side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and the southern branch (SB) which continues to be a west flow and travels into the West Pacific across the Indo-China Peninsula along the south side of the monsoon trough. Above the two branches are two synoptic-scale transient tubular monsoon circulation systems, the northern branch being a subtropical monsoon stream tube (SMST) and the southern branch a tropical monsoon stream tube (TMST). Their ascending branches, corresponding to a subtropical monsoon rain belt and a tropical monsoon rain belt respectively, bear considerable influence on the weather over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ches of the Summer Asian Lower-Level Jet Stream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rain belt in China
下载PDF
阿克苏大降水落区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张莉 阿斯亚 乌斯满江 《新疆气象》 2003年第5期11-13,共3页
应用常规高空资料和T213物理量场资料综合分析阿克苏地区大降水落区与天气系统和物理量的对应关系,给出了大降水落区预报定量指标。
关键词 大降水 落区 预报 阿克苏
下载PDF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
9
作者 黄建斌 王绍武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7年第z1期19-25,共7页
Based on the variation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e summer rain belts over eastern China were classified in this study into eight types: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the Yellow River, the Huaihe River, the Yangtze ... Based on the variation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e summer rain belts over eastern China were classified in this study into eight types: Inner Mongolia, North China, the Yellow River, the Huaihe River, the Yangtze River,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parts of Jiangnan ( to the south of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South China. The file of 8-type rain belts was compiled from 1470 to 2005, and in order to extend the file of rain belts, it was further merged into a file of 4-type rain belts and also completed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from 1000 to 1999. At last, the two files show that summer rain belts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in warm climate periods, but in the Yellow River or the Huaihe River valley in cold peri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T MILLENNIUM EASTERN China rain belt
下载PDF
The featur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between Qinling Mountains and Huanghuai Plain
10
作者 马建华 李剑 千怀遂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4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The featur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between Qinling Mountains and Huanghuai Plain possess transitional characters evidently in two directions: one is from the western mountain to the eastern ... The features of physical geography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between Qinling Mountains and Huanghuai Plain possess transitional characters evidently in two directions: one is from the western mountain to the eastern plain and the other is from southern subtropical zone to northern temperate zone. Torrential rain, especially strong torrential rain is frequent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and there are many torrential rain centers. A majority of torrential rain is distributed among 100-200 m asl. The winter temperature at 100-400 m asl is higher than that in Huanghuai Plain whose altitud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and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in January appears at 350-400 m asl.The thickness of warm slope belt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varies from 100 m to 250 m asl. The formation of torrential rain and warm slope belt is the result of joint action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local terrain. Frequent torrential rains and warm slope belt had tremendous influences on the soil properties, plant distribution and local climate in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inling mountains huanghuai plain characters of physical geography torrential rain warm slope belt
下载PDF
中国雨季的气候学特征 被引量:159
11
作者 王遵娅 丁一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共13页
利用中国740站气候平均逐候降雨量对中国的主雨季进行定义,并对雨季(包括主雨季,春雨和秋雨)的气候学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国主雨季最早爆发于华南中部,最晚结束于华西地区。主雨季能持续4到14候不等,雨量占年总降水的30... 利用中国740站气候平均逐候降雨量对中国的主雨季进行定义,并对雨季(包括主雨季,春雨和秋雨)的气候学特征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全国主雨季最早爆发于华南中部,最晚结束于华西地区。主雨季能持续4到14候不等,雨量占年总降水的30%~60%。主雨季在中国东部为季风雨季,自南向北推进;在西部受西风带影响,北方略早于南方,且局地性强。中国雨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特征。中国气候的夏季降水时间序列主要反映了季节循环特征,但气候季节内振荡(CISO)对东部雨季的持续和推进具有明显的调制作用,其中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以30-60天周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雨季 季风雨带 气候特征 气候季节内振荡
下载PDF
东亚季风和我国夏季雨带的关系 被引量:109
12
作者 赵汉光 张先恭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2,共5页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 利用1951—1994年每月平均海平面气压资料,计算了东亚地区季风强度指数。分析表明:东亚夏季风强弱与我国夏季雨带类型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当夏季风强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北方,而夏季风弱的年份,主要雨带分布在我国南方;夏季风为正常的年份,雨带分布一般在我国中部。分析发现:夏季季风的强弱与夏季风来临迟早还存在着联系。当夏季风来临早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强为主;反之夏季风来临迟的年份,则夏季季风强度以偏弱为主。这些结果将为预测夏季雨带类型提供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季风 雨带 类型 中国
下载PDF
“7·20”华北和北京大暴雨过程的分析 被引量:54
13
作者 赵思雄 孙建华 +1 位作者 鲁蓉 傅慎明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1-360,共10页
本文对2016年7月19—21日华北及北京的特大暴雨作了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该次暴雨为诸多有利因素所致:前期副热带高压呈带状稳定维持,中旬末东退,后呈"东高西低"分布,华北处于槽前辐合上升区,有利对流发生。高空西来槽停滞加... 本文对2016年7月19—21日华北及北京的特大暴雨作了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该次暴雨为诸多有利因素所致:前期副热带高压呈带状稳定维持,中旬末东退,后呈"东高西低"分布,华北处于槽前辐合上升区,有利对流发生。高空西来槽停滞加深(并切断)与低层江淮暖性倒槽叠加,快速发生发展成为一深厚的气旋,出现了高低空系统的耦合。有一支暖(湿)输送带自南向北推进至关重要,源地可追踪至南中国海等低纬度地区,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先后经长江、黄淮至华北,有明显的中低纬度系统的相互作用。2016年的"7·20"暴雨和2012年"7·21"暴雨均存在明显的多尺度特征,但其具体特征有所不同。前者强烈对流活动稍弱于后者,降水趋势平稳,然而由于其大尺度强迫持续时间长,累积降水量仍然较大。本文主要集中于一些事实的分析,对于该次暴雨的机理尚需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暴雨 气旋 暖输送带 多尺度特征
下载PDF
登陆台风对黄土高原东部暴雨的影响 被引量:48
14
作者 刘子臣 梁生俊 张建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2-409,共8页
对80年代以来3次登陆台风低压外围影响黄土高原的大暴雨作了气候分析,对9608号台风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台风低压外围产生大暴雨的主要机制是台风外围低空偏东急流与西风带低值系统的共同作用以及地面冷锋的... 对80年代以来3次登陆台风低压外围影响黄土高原的大暴雨作了气候分析,对9608号台风进行了天气动力诊断分析。结果表明:登陆台风低压外围产生大暴雨的主要机制是台风外围低空偏东急流与西风带低值系统的共同作用以及地面冷锋的动力抬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陆台风 暴雨 降水预报 黄土高原
下载PDF
甘肃中部强对流天气多普勒雷达和闪电特征个例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端木礼寅 李照荣 +1 位作者 张强 康凤琴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64-772,共9页
利用雷达和闪电资料对2004年5月15日甘肃中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冰雹降水的一些中小尺度多普勒雷达特征和闪电与雷雨、冰雹发生、发展的关系。在强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当回波强度>40dBz时... 利用雷达和闪电资料对2004年5月15日甘肃中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得到了冰雹降水的一些中小尺度多普勒雷达特征和闪电与雷雨、冰雹发生、发展的关系。在强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当回波强度>40dBz时就伴随有闪电发生。冰雹云中存在空间上很靠近的强度梯度和速度梯度大值区;含水量最大值区与强度最大值区相对应;在径向速度图上表现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波雨带 回波强度 径向速度 闪电
下载PDF
9012号台风中尺度螺旋雨带与暴雨的观测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骆荣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研究9012号台风(YANCY)中尺度螺旋雨带结构特征及其与闽东北沿海地区特大暴雨的关系。中尺度螺旋雨带起源于不对称的台风眼壁,以脉冲形式径向向外传播,它的前方是中尺度低压,中低压的扰动形式和惯性重力波相当一致。螺旋... 研究9012号台风(YANCY)中尺度螺旋雨带结构特征及其与闽东北沿海地区特大暴雨的关系。中尺度螺旋雨带起源于不对称的台风眼壁,以脉冲形式径向向外传播,它的前方是中尺度低压,中低压的扰动形式和惯性重力波相当一致。螺旋雨带受海陆和地形作用有加强趋势,在某些特殊地形作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雨带 暴雨 台风 中尺度 降水分析
下载PDF
宁夏暴雨动力相似过滤预报系统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光平 施新民 丁永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2-35,50,共5页
通过对北京 HL AFS暴雨模式产品中诸多物理量场与历史个例进行动力过程相似检验 ,在较全面地掌握预报对象的三维空间物理结构和动力过程前提下 ,通过渗入有明确天气学意义、并对宁夏暴雨有实际预报能力的综合指标和模型 ,在天气系统自... 通过对北京 HL AFS暴雨模式产品中诸多物理量场与历史个例进行动力过程相似检验 ,在较全面地掌握预报对象的三维空间物理结构和动力过程前提下 ,通过渗入有明确天气学意义、并对宁夏暴雨有实际预报能力的综合指标和模型 ,在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的支持下 ,应用螺旋度修正方案 ,建立自动、客观化的暴雨落区预报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相似过滤 螺旋度修正 暴雨 落区 预报系统
下载PDF
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季节内变异模态的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烈庭 宗海锋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2-1222,共11页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05年中国160个站月降水量资料,用扩展的EOF(EE—OF)分析、小波变换、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季节性南北变动的主导模态和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各模态的气候特... 根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1951~2005年中国160个站月降水量资料,用扩展的EOF(EE—OF)分析、小波变换、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季节性南北变动的主导模态和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了各模态的气候特点及其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内变异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夏季雨带季节性进退活动不仅是多态的而且是多时间尺度的现象。主导模态主要有六种,为了对各模态雨带推进过程的不同特点有个概要的认识,分别称之为:梅涝型、伏旱型、梅旱型、南涝北旱型、常态型和南旱北涝型。这六种模态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季节性移动异常的各种情况。在时间尺度上,各模态普遍存在准两年、3~5年和准8年的年际变化,以及准10年、准15年、准24年和准30年的年代际变化。但各模态的优势周期存在明显差别,尤其是年代际变化。分析还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性变异是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雨带季节内时空变化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基本上,不同型式的副高变异对应有不同的雨带季节内变化模态和天气气候特征。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我们进一步探讨中国夏季雨带季节内变异各模态形成的物理过程和成因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风降水 主要雨带 季节内变异 模态
下载PDF
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变化对我国雨带的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董丽娜 郭品文 +1 位作者 王鹏祥 祁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6-296,共11页
分析了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时我国雨带的变化特征,发现急流北跳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急流中心西移则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无对应关系,但急流中心西移相对于急流北跳发生的早晚对雨带北移过程有重要... 分析了7月东亚高空西风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时我国雨带的变化特征,发现急流北跳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急流中心西移则与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无对应关系,但急流中心西移相对于急流北跳发生的早晚对雨带北移过程有重要影响:在急流中心西移晚于急流北跳发生年份,雨带北移依次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黄淮地区逐渐北推,其他年份雨带则从长江流域直接北跳至黄淮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1)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引起中纬度大气环流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引起西太平洋水汽输送发生显著变化,孟加拉湾水汽输送无变化。(2)急流北跳和急流中心西移时大气环流调整不同,导致来自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变化不同,进而对雨带北移产生不同的影响。急流中心西移相对于急流北跳发生时间早晚不同,大气环流调整过程和水汽输送调整过程也不同,使得雨带北推进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月东亚高空急流 大气环流 水汽输送
下载PDF
Moisture transport source/ sink structure of the Meiyu rain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被引量:17
20
作者 XUXiangde CHENLianshou +2 位作者 WANGXiurong MIAOQiuju TAOShi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moisture transport structure in the whole layer of the tropospher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draught/flood years using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re e...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the moisture transport structure in the whole layer of the tropospher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draught/flood years using the NCEP reanalysis data,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re exists a key region with a “Large Triangle” shape of transporting moisture for the Tibetan Plateau to Meiyu Belt and its“source/sink” structure; discloses that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whole budget of inflow and outflow of moisture through the boundaries of a “Large Triangle” key region has the in-phase characteristic. Then a moisture transport structure over the skirt of the plateau and a conceptual model on the “transfer post” of moisture transport in the area of the South China Sea-Tibetan Plateau-Yangtze River valley in summer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he anti-phase feature of whole layer moisture transport flow pattern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during drought/flooding years is exhibited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scheme of whole layer moisture transport correlation vector fields; a comprehensive dynamic model and its physical diagram of the teleconnection source/sink structure of the moisture transport of the Meiyu rain belt have been made. It shows that the moisture transfer effect over the skirt of the plateau from the ocean (Indian Ocean, South China Sea and west North Pacific) led to a moisture confluence belt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the teleconnection moisture transport source/sink structure over the “Large Triangle” shape area in flooding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地区 扬子江 水分转移 天气预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