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增长、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基于省级动态面板和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蔡炉明 何玲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54-63,共10页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发现: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呈现正向关系且显著,经济增长、教育发展交互作用对新型城镇化... 基于我国31个省份2006年至2014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发现:经济增长和教育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呈现正向关系且显著,经济增长、教育发展交互作用对新型城镇化产生滞后的影响。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发现不同区域和不同分位点上的经济增长、教育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差异较大。具体而言,经济增长对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逐步减弱,而对中部和西部的影响程度逐步加强;教育发展对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逐渐变强,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逐渐变弱。因此,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是放弃对城镇人口数量的追求并提高城镇化质量,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重点是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和就近市民化,提高城镇化率,降低城镇化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教育发展 动态面板 分位数面板
下载PDF
金融发展门槛、R&D投资与资本国际流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昱 王昊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40,共11页
本文运用世界73个经济体年度数据和分位数面板模型,探究金融发展门槛、R&D投资与经济体不同类型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对不同经济体金融资本流入存在显著促进影响。金融规模不足或过... 本文运用世界73个经济体年度数据和分位数面板模型,探究金融发展门槛、R&D投资与经济体不同类型资本国际流动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规模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对不同经济体金融资本流入存在显著促进影响。金融规模不足或过度不利于权益资本流出,只有规模适度才能有效促进权益资本流出,呈现倒U型门槛特征。信贷规模扩张对发展中经济体权益流出影响显著,股市规模对发达经济体影响更显著。(2)金融效率提升和功能改善能够显著促进经济体资本跨国流动,呈现J型特征。金融效率是跨越规模门槛影响资本跨国流动的重要途径。(3)R&D投资及其与金融发展的交叉项仅对发达经济体资本跨国流动产生显著影响,表明高效金融市场及金融工具创新过程中吸引资本流入的同时又能保证对外投资所有权和控制能力的掌握。我国优化资本国际流动的关键是在金融规模适度发展的基础上改善金融效率及提高经济体R&D投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门槛 R&D投资 资本流动 分位数面板
原文传递
破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制度风险偏好”之谜 被引量:108
3
作者 杨娇辉 王伟 谭娜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7,共25页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 针对当前中国OFDI的"制度风险偏好"问题,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流量数据,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东道国制度风险与中国OFDI区位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OFDI区位分布的所谓"制度风险偏好"并不是绝对的,当使用相对制度质量指标,并且控制东道国资本密集度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的影响后,"制度风险偏好"消失,并呈现出与主流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完全相符的风险规避特征。因此,"制度风险偏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OFDI更多地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区域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相对制度质量 面板分位数
原文传递
老龄化与省际经济增长倒U型关系检验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小勇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5,共8页
中国进入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阶段,对于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认识,是值得不断研究的课题。采用面板分位数和面板非参数模型实证检验了老年人口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分位数... 中国进入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阶段,对于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认识,是值得不断研究的课题。采用面板分位数和面板非参数模型实证检验了老年人口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口比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分位数条件下,老年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有所不同。总体上,老年人口比重对省际经济增长率具有正向影响,但是效应是逐渐递减的,当超过转折点之后,其效应由显著正向影响变为不显著负向影响。面板非参数估计表明,老年人口比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经济发展水平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并向负向效应转变,但是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之后,老年人口比重的提高转而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口比重 经济增长 分位数模型 非参数模型
下载PDF
财政分权与区域市场一体化再检验——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小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6,共6页
笔者采用面板分位数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市场分割具有正向影响,处于越高分位数条件下的省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分割政策的激励越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分割负相关,处于越高分位... 笔者采用面板分位数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市场分割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对市场分割具有正向影响,处于越高分位数条件下的省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分割政策的激励越大。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分割负相关,处于越高分位数条件下的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对地方政府放弃市场分割政策的激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市场分割 面板分位数
下载PDF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旭 马宗国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43-50,共8页
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评价,并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 选取2014—2019年我国21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涵括产业结构水平、创新驱动水平、数智赋能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模型进行评价,并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寻找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水平呈波动递增的演进态势,但各示范区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东部示范区整体水平高于中西部,南方示范区总体水平高于北方。分析影响因素表明,不同产业转型升级水平下,研发创新能力和经济牵引能力均起显著促进作用;随着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的升高,人才支撑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和开放合作能力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鉴于此,应搭建完善的研发创新环境、打造致力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平台、构建研发人才体系、探索差异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水平测度 产业转型升级 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
下载PDF
产融结合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昱 夏君诺 刘思钰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8,共13页
随着金融市场投资收益高企,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突破主营业务向金融领域渗透和扩张,产融结合程度不断加深。本文选取2006—2018年国际微观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及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结合理论机理分析... 随着金融市场投资收益高企,制造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突破主营业务向金融领域渗透和扩张,产融结合程度不断加深。本文选取2006—2018年国际微观制造业企业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及条件概率密度函数,结合理论机理分析,探究了制造业企业产融结合对研发投入强度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产融结合带有不同类型国家宏观金融发展与创新投资之间关系的趋同特征。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企业产融结合影响研发投资主要表现为“U型”促进效应;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则主要表现为“倒U型”挤出效应,且存在最优产融结合水平。(2)随着企业研发水平提升(对应分位点提高),发达国家产融结合水平的影响拐点向左偏移,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拐点向右偏移,同时研发投入强度对产融结合变化的敏感程度变大。(3)中高等研发密度的高科技企业产融结合主要表现为研发促进效应,中低等研发强度的非高科技企业则主要表现为研发挤出效应。借鉴本文研究,中国企业产融结合程度应与自身研发投入水平及宏观金融发展相适应,为通过选择合理产融结合水平达到提升研发投入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研发投入 非线性异质影响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原文传递
分布异质视角下产业集聚与文化产业增长研究——基于分位数面板回归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7
8
作者 熊建练 王耀中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基于分布异质视角,依据2003-2011年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考量产业集聚与文化产业增长。结果表明:随分位水平的提高,各因素的作用不一。文化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增长的正向边际贡献呈现递增趋势。因此,应遵循文化产业增... 基于分布异质视角,依据2003-2011年省域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考量产业集聚与文化产业增长。结果表明:随分位水平的提高,各因素的作用不一。文化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增长的正向边际贡献呈现递增趋势。因此,应遵循文化产业增长的内在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文化产业集聚区,推进文化资源、要素与资本市场的对接,调整文化消费结构,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文化产业增长 分布异质性 分位数面板回归模型
下载PDF
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昱 邱涌钦 索仕鹏 《科研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6-124,共9页
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创新投资,本文使用2009—2017年企业微观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发现:(1)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存在适度金融... 制造业企业金融化显著影响创新投资,本文使用2009—2017年企业微观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非线性异质影响,发现:(1)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影响存在"倒U型"非线性特征,存在适度金融化水平促进企业创新投资最大化;(2)金融化在不同分位点存在显著异质效应,表明金融化程度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不同影响模式;(3)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企业在高分位点对金融化的敏感程度更高,随分位点提高最优金融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低分位点的企业更多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缺乏创新投入的企业利用金融资产进行套利的动机更为强烈。本文研究表明,中国企业不应盲目追求金融化程度,应与自身创新能力相适应,为通过选择合理的金融化水平达到提升创新投资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 创新投资 非线性异质效应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原文传递
政策迎合能否兼顾高质量发展?——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操纵与生产率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昱 黄真瑞 胡腾 《科学学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62-1573,共12页
制造业企业通过研发操纵迎合政策门槛值,可以获取税收减免等政策性优惠,但刻意的研发操纵行为却不一定带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2008-2018年ACF法测算的微观企业生产率数据及B-样条基函数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更加真实地... 制造业企业通过研发操纵迎合政策门槛值,可以获取税收减免等政策性优惠,但刻意的研发操纵行为却不一定带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本文基于2008-2018年ACF法测算的微观企业生产率数据及B-样条基函数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更加真实地捕获研发操纵对企业生产率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结果发现:(1)研发操纵对企业生产率存在非线性影响,随着研发操纵不断增加,会抑制企业生产率。(2)研发操纵在不同分位点存在显著异质效应,在低分位点处对研发操纵敏感程度更高,即企业生产率水平越低,研发操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显著。(3)非国有企业更有动机进行研发操纵,且对生产率负面影响更显著。此外,研发操纵对不同地区或技术类型企业生产率影响不同,其中对高技术类型、中西部地区负面影响更显著。(4)研发操纵对企业生产率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中国企业不应盲目研发操纵,应与自身生产率密切结合,为适度研发操纵提升企业生产率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操纵 生产率 非线性异质效应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原文传递
省及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小勇 李齐云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7,共9页
本文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发现,省级财政分权对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具有显著正效应,省以下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服务产出具有负效应,对公共卫生投入效应不显著。不同条件分位数下,财政... 本文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发现,省级财政分权对区域公共卫生服务供给具有显著正效应,省以下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服务产出具有负效应,对公共卫生投入效应不显著。不同条件分位数下,财政分权对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表现出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公共卫生服务 面板分位数
下载PDF
金融发展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爽 王昱 王晓娜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9-185,共7页
中国出口产品往往面临量高而质低的困境,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只能定位在较低的价格。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所得的微观数据,从产品层面出发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合行业层面间接融... 中国出口产品往往面临量高而质低的困境,这直接导致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往往只能定位在较低的价格。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匹配所得的微观数据,从产品层面出发测算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合行业层面间接融资渠道测度的金融发展指标,运用非参数分位数面板研究发现:(1)金融发展对出口产品质量存在非线性异质影响且影响模式显著不同,在高分位处呈现“倒N型”特征;(2)在不同分位点处存在差异化的最优金融发展水平,并随分位点下降而降低;(3)非东部地区、高技术产品的质量对金融发展的敏感程度更高,而对低分位产品质量促进作用更大。本文结论表明,区域金融发展宏观调控应考虑到企业自身产品质量水平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出口产品质量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非线性异质效应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昱 王晓娜 桑彤彤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7-223,共7页
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选用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结果发现:(1)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影响的拟合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大致呈“倒U形”,说明企业影子银行... 本文采用2011~2018年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选用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的非线性异质影响,结果发现:(1)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企业升级影响的拟合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大致呈“倒U形”,说明企业影子银行活动存在最有效规模;(2)位于不同分位点企业影子银行化存在显著异质性,表现为:企业层级水平越高,拟合曲线曲率越大,即敏感度越高,影子银行活动的最有效规模越低;(3)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影子银行化最优规模也存在异质性,非国有企业最优点高于国有企业,并且低分位点非国有企业主要表现促进作用;(4)适度的影子银行活动会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创新投资从而有利于企业升级,而过度的影子银行活动则会加强融资约束不利于企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化 企业升级 非线性异质效应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下载PDF
出口企业的金融化与产品质量:挤出抑或蓄水池
14
作者 王昱 赵爽 翟辛遥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1-217,共7页
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出口产品数量极大却普遍质量偏低。同时,大量出口企业不断突破主业企图通过金融投资获利。为探究出口企业金融化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影响模式,本文使用2000~2009年海关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以及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 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出口产品数量极大却普遍质量偏低。同时,大量出口企业不断突破主业企图通过金融投资获利。为探究出口企业金融化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影响模式,本文使用2000~2009年海关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以及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所得的大量微观数据,运用非参数分位数面板实证分析发现:(1)出口企业金融化对产品质量呈现出非线性影响,且在中高分位点处存在最优金融化水平(分别为0.4857与0.4361),使产品质量达到最大化;(2)出口企业金融化对产品质量呈现出异质影响,在高分位点处,过度金融化更多表现为倒U形挤出特征,而在中低分位点处更多表现为蓄水池效应;(3)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对企业金融化程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金融化 出口产品质量
下载PDF
金融化对企业出口产品复杂度影响研究
15
作者 王昱 邱涌钦 武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3-149,共7页
本文使用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结合海关数据库与CEPII的BACI进出口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金融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非线性异质影响,发现:(1)金融化对出口复杂度存在非线性影响,在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初期,金融资产... 本文使用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结合海关数据库与CEPII的BACI进出口数据,基于B-样条展开的非参数分位数模型探究金融化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非线性异质影响,发现:(1)金融化对出口复杂度存在非线性影响,在企业配置金融资产初期,金融资产对复杂度主要表现为挤出效应,随着金融资产增加逐渐呈现促进效应。(2)金融化对出口复杂度存在异质影响,低分位点企业随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呈现U形特征,而高分位点则表现为倒N形挤出特征。(3)金融化对国企出口复杂度的抑制效应要强于总体水平,对非国企的促进效应则强于总体水平;金融化程度较低时,对高技术企业影响呈现出较强抑制作用。对非高技术行业,在追赶效应影响下更多发挥“蓄水池”作用。研究结论为通过选择合理的金融化水平,达到提升企业出口复杂度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化 出口复杂度 非线性异质效应 非参数分位数面板
下载PDF
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153
16
作者 王少剑 黄永源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1-1148,共18页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1992-2013年全国283个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①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值下降,差异在逐步缩小。②空间自相关M... 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空间马尔科夫链和面板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对1992-2013年全国283个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①核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总体均值下降,差异在逐步缩小。②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表明城市碳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且空间集聚性在逐渐增强,但空间集聚水平的变化逐年缩小。③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存在马太效应,低强度与高强度的城市在相邻年份转移过程中呈现维持初始状态的特征。第二,城市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且不同区域背景下溢出效应存在异质性,即若与碳排放强度低的城市为邻,该城市的碳强度能够增加向上转移的概率,反之亦然。④面板分位数结果显示:在碳排放强度低的城市,经济增长、技术进步、适当的人口密度起到减排作用;外商投资强度与交通排放是使碳强度增大的主要因素。在碳排放强度高的城市,人口密度是重要的减排因素,技术进步暂时没起减排作用;工业排放、粗放式的资本投资以及城市土地蔓延则是碳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尺度 碳排放强度 空间溢出 空间马尔科夫链 面板分位数回归
原文传递
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收入、利率对房价的影响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张所地 范新英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7-1065,共9页
房价波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探讨房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构建收入、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35个大中城市1999-2... 房价波动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也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探讨房价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构建收入、利率对房价的影响机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35个大中城市1999-2011年的样本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中城市房价主要由收入拉动而非成本推动,收入是影响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利率变动对房价影响不显著;不同分位数水平下各影响因素作用大小具有明显差异,房价水平越高的城市,房价受收入影响作用越大,而受成本、人均GDP等因素影响程度越小。研究结论对不同城市依据自身特征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分位数 收入 利率 房价
原文传递
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基于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的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金鹏 周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80,共10页
文章利用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情况下,在旅游产业的不同增长水平,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基本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大于资本... 文章利用2001—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方法分析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多数情况下,在旅游产业的不同增长水平,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基本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并且大于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充分体现了旅游产业增长对信息化的强烈依赖。随着旅游产业增长水平的提升,旅游产业增长会越来越依赖信息化和资本,旅游产业将逐渐从信息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型为信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2)信息化对旅游产业增长的贡献随着旅游产业增长水平的提升而小幅下降。对第二个结论,文章从旅游产业增长的不均衡性和旅游产业竞争这两个角度给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旅游产业增长 信息化贡献 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德山 张郑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8,共10页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通过环境规制政策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这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全国2003-2016年26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兼有径向和非径向特点的EBM-Windows-Malmquist-Luenbe...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通过环境规制政策来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这对于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全国2003-2016年261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兼有径向和非径向特点的EBM-Windows-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进行测算,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模型和非可加性面板分位数回归(QRPD)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以及东北部的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呈现出“倒U形”的特点,且纯技术效率变动是影响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2)环境规制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并不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3)不同分位点上环境规制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即在较低的分位点上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大,较高分位点上环境规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下载PDF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and driving force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t the city level in China 被引量:19
20
作者 WANG Shaojian HUANG Yongyuan ZHOU Yuquan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9年第2期231-252,共22页
In this study, we adop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patial Markov chain, and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s to analyz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 In this study, we adopt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patial Markov chain, and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s to analyz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283 Chinese cities from 1992 to 2013.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1) Nuclear density estimation shows that the overall average carbon intensity of cities in China has decreased, with differences gradually narrowing.(2)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Moran's I index indicates significant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however, differences between regions have remained stable.(3) Spatial Markov chain analysis shows a Matthew effect in China's urba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addition, low-intensity and high-intensity cities characteristically maintain their initial stat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Furthermore, there is a clear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in urba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ere is heterogeneity in the spillover effect in different regional contexts; that is, if a city is near a city with low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first city has a higher probability of upward transfer, and vice versa.(4) Panel quantil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cities with low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appropriate population densi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emissions. In addition, foreign investment intensity and traffic emission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creas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n cities with high carbon intensity, population density is an important emission reduction factor,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In contrast, industrial emissions, extensiv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urban land expans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driving the increase in carbon int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ITIES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SPATIAL Markov chain quantile regression panel mode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