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企业刑事合规不起诉的实体法根据 |
姜涛
|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6
|
|
2
|
人工智能的刑法规制 |
彭文华
|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3
|
|
3
|
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与惩罚 |
汤洪延
|
《图书馆建设》
北大核心
|
2002 |
13
|
|
4
|
法益还是规范:见危不助究竟侵害了什么?——以德国刑法典323条c为基点 |
贾健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2
|
|
5
|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刑事可罚性 |
王德政(译)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6
|
被害人谅解影响定罪量刑的实体法分析 |
童敏
|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7
|
刑事一体化视野下《刑法》第37条的司法适用--基于1097份司法文书的实证分析 |
郭蕤奇
|
《青少年犯罪问题》
|
2024 |
0 |
|
8
|
论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可罚性——基于缓和的主观论立场 |
尤浩民
|
《三明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预备行为实行化”的立法检视与反思--以“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为论域 |
王胜华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3
|
|
10
|
试论原因自由行为可罚的理论根据——从我国刑法视角对行为概念的理解 |
吴念胜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1
|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根据 |
赵博
|
《菏泽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2
|
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标准之重构——基于客观定义的视角 |
曹岚欣
|
《北京警察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3
|
原因自由行为若干问题之探析 |
蔡红芹
|
《怀化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4
|
论偶然防卫的可罚性 |
卞增智
|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1
|
|
15
|
当罚、可罚与要罚:犯罪构造客观要件的逻辑递进 |
刘军
|
《政法论丛》
CSSCI
|
2014 |
1
|
|
16
|
网络中立帮助行为的刑事可罚性探讨 |
郭玮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0 |
|
17
|
“未遂的教唆”与“教唆的未遂”可罚性探究 |
韩玲
|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8
|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处罚对象 |
刘文超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9
|
论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主体地位 |
刘文燕
陈思宇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20
|
论“教唆”他人违反注意义务行为的刑事责任 |
徐肖艺
|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