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序列动态增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7
1
作者 张兴伟 周康荣 陈祖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92-396,共5页
目的 研究快速成像序列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性价值。方法 对经活检证实的 2 5例 ,临床证实的 6例 ,共 3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了前瞻性增强MRI研究。先行SET1WI、快速自旋回波 (FSE)T2 W序列扫描 ,然后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 ... 目的 研究快速成像序列动态增强对前列腺癌的检出和定性价值。方法 对经活检证实的 2 5例 ,临床证实的 6例 ,共 31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了前瞻性增强MRI研究。先行SET1WI、快速自旋回波 (FSE)T2 W序列扫描 ,然后行快速多层面干扰梯度回波 (FMPSPGR)序列团注增强扫描 ,共 4个回合。研究病灶增强情况 ,并对增强后图像与常规FSET2 WI进行比较。结果 FMPSPGR增强后扫描 ,共发现病灶 2 9个 ,可疑病灶 1个 ;外周带 2 3例中增强早期很高信号 7例、高信号 8例、稍高信号5例、等信号 3例。中央带病灶 5例强化较弥漫 ,相对均匀。 31例中 5例仅由FMPSPGR增强扫描检出。动态增强对病灶的检出率与T2 WI均较高 ,可弥补常规序列检出的不足。结论 团注动态增强MRI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检出率 ,也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定性 ,可作为提高检出率的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造影剂
原文传递
二十二碳六烯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贾晓鹏 孙亚楠 +2 位作者 王伟 王秀丽 郭跃先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67-1670,共4页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改变凋亡信号通路,引起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RT2 Profiler Array-Apoptosis方法,寻找DHA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可见10个上调和5个下调基因,然后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改变凋亡信号通路,引起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利用RT2 Profiler Array-Apoptosis方法,寻找DHA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靶点,可见10个上调和5个下调基因,然后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验证和筛选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A处理24 h后,DU145细胞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家族中的Caspase-1、Caspase-3和Caspase-9转录水平,分别上调了2.06、4.88和12.10倍;促细胞凋亡的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基因上调了2.93倍,并且bax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比值增加;细胞死亡诱导相关基因CIDEA和DFFA,分别上调了2.34和3.21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基因LT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分别上调了2.04和2.24倍;基因警察TP53的mRNA表达上调了2.97倍。另外,DU145细胞线粒体相关凋亡诱导基因(AIFM1)、蛋白激酶(Akt1)、BH3位点死亡诱导基因BID和BIRC6、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转录水平的表达,均发生下调。不同浓度DHA刺激24 h后,在前列腺癌DU145细胞Caspase家族中,Caspase-1、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12表达均明显增加,其中Caspase-3、Caspase-9和Caspase-12的表达,与DHA刺激浓度有剂量依赖性关系;前列腺癌DU145细胞bax、CIDEA、DFFA、TNF和肿瘤蛋白P53(TP53)基因表达均明显增加;其中bax、CIDEA和TNF的表达与DHA刺激浓度有剂量依赖性关系;前列腺癌DU145细胞AIFM1、Akt1、BID、BIRC6和XIAP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其中AIFM1、BID和XIAP的表达与DHA刺激浓度有剂量依赖性关系。 结论DHA通过改变Caspase家族等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腺癌 雄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 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十二碳六烯酸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的中医证候和方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司富春 杜超飞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1-58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证候分型和辨证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79年1月至2014年2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文献资料,建立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辨证方药数据库,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频数分布... 目的:探讨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证候分型和辨证方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1979年1月至2014年2月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相关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文献资料,建立中医诊治前列腺癌的辨证方药数据库,运用SPSS 18.0统计软件频数分布分析法和R型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所选文献中的症状、证型、复方和药物进行分析和聚类,总结出前列腺癌的证型和症候群、证候要素和脏腑病位、辨证方药规律。结果:76篇文献共得证型31个,其中膀胱湿热证频数明显高于其他证型,排除膀胱湿热证其虚性证型总频数明显高于实性证型;病性要素分析结果显示虚性要素与实性要素频数分布基本对等;脏腑病位主要集中在肾、膀胱和脾,亦有涉及到肝肺二脏;症状聚类分析结果共得8个证型,分别是瘀热内郁证、脾虚挟痰证、气阴两虚证、肾阳亏虚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火旺证、正虚毒恋证和阳虚水泛证。共收录用方168个,成方以补益剂、祛湿剂、理血剂为主,36个自拟方多具有益气养血,化瘀散结,清热通淋的功能。频数最高的药物集中在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活血化瘀药;药物归经频数分布主要集中在肝、肾、脾、肺、心和胃;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7个聚类方,辨析分别适用于前列腺癌湿热毒蕴证、肾阴亏虚证、血虚挟瘀证、正虚毒恋证、气滞血瘀证、阴阳两虚证、脾胃气虚证。结论:前列腺癌的诊治须把握湿热为患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遣方用药当以扶正补虚为主,兼以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化瘀、化痰散结;药物归经频数分布特点能够反映出一些前列腺癌的脏腑辨证病位,但不能完全准确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中医 证候分析 方药分析
原文传递
血清PSA及fP SA/tP SA比值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4
作者 周建平 张新利 +2 位作者 王春梅 宋晓龙 杨茹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36-839,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 SA)与骨转移的关系,探讨血清PSA和fP SA/tP SA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4例前列腺... 目的:通过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浓度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 SA)与骨转移的关系,探讨血清PSA和fP SA/tP SA在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74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中的fP SA、tP SA浓度并计算fP SA/tP SA,并对所有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扫描显像。结果:74例前列腺癌患者当中无骨转移的29例,有骨转移的45例,分别占前列腺癌患者的39. 2%和60. 8%。在发生骨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当中单一病灶的有5例,占11. 1%,其中3例转移灶在骨盆,2例在椎体;转移灶为两处的有3例,占6. 7%;三处或三处以上转移的有37例,占82. 2%。从骨转移发生的部位来看,椎体转移的最多,有35例;其次为骨盆转移,有31例;发生肋骨转移的有28例;四肢骨转移的有9例;其它部位转移的有2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的PSA和fP SA/tP SA分别为(57. 68±38. 67) ng/ml、0. 14±0. 08和(21. 61±17. 87) ng/ml、0. 25±0. 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前列腺癌骨转移以多发病灶为主,且病灶主要发生在脊柱和骨盆。前列腺癌患者随血清PSA浓度的升高,fP SA/tP SA比值降低,发生骨转移的比例增高,当PSA> 20. 00 ng/ml或fP SA/tP SA≤0. 15时,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比值 前列腺癌 骨转移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疗效观察(附33例报告) 被引量:16
5
作者 南勋义 贺大林 +3 位作者 党建功 张越 王明珠 杨志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1998年第12期531-533,共3页
为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PCa)的有效方法,采用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疗法治疗中、晚期PCa33例,其中14例C期PCa采用鸦胆子油乳腺体内注射加卓九切除术(含2例未作睾丸切除术者)治疗,19例D期PCa采用鸦胆子油乳腺体内注射和静脉内... 为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PCa)的有效方法,采用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疗法治疗中、晚期PCa33例,其中14例C期PCa采用鸦胆子油乳腺体内注射加卓九切除术(含2例未作睾丸切除术者)治疗,19例D期PCa采用鸦胆子油乳腺体内注射和静脉内滴注加睾丸切除术(含4例未作睾丸切除术者)治疗。结果2年内近期疗效满意,14例C期PCa达到完全缓解,19例D期PCa中有3例达到完全缓解,16例达到部分缓解。3年生存率达78.8%。认为,与既往常用的单纯睾丸切除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相比,鸦胆子油乳注射治疗中、晚期PCa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且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鸦胆子油乳 睾丸切除术 注射疗法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P5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涛 姜辉 +2 位作者 宋希双 李宪承 李泉林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448-451,454,共5页
目的:探讨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和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P53的表达,分析P53表达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P53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45例前列腺癌和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标本P53的表达,分析P53表达与前列腺癌分期、分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P53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1%和10.0%(P<0.05);D期和A^C期前列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和25.0%(P<0.05);Gleason评分≤7分和>7分前列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3%和56.7%(P<0.05);PSA≤10μg/L和>10μg/L前列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和60.0%(P>0.05);在内分泌治疗有效和无效前列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和72.3%(P<0.05);LogRank检验分析P53阴性表达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P53阳性表达前列腺癌患者(P<0.05)。结论:P53表达可以作为判定前列腺癌预后的分子标记,同时可以预测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Caspase-3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邓春华 丘少鹏 +3 位作者 陈辉熔 郑克立 梅骅 刘建中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24-228,共5页
目的 研究Caspase-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了解Caspase-3在BPH和Pca发病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30例BPH组织、22例Pca组织及7例正常前列腺石蜡切片组织用多克隆抗体Caspase-3行LSAB免疫组化染色,按表达... 目的 研究Caspase-3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了解Caspase-3在BPH和Pca发病及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30例BPH组织、22例Pca组织及7例正常前列腺石蜡切片组织用多克隆抗体Caspase-3行LSAB免疫组化染色,按表达的阳性率分0(阴性)、1+(<25%)、2+(25%~75%)、4+(>75%)统计染色等级。结果Caspase-3在93%(28/30)BPH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0~3+),主要在分泌性上皮和基底细胞表达,而在基质平滑肌罕见表达,且BPH上皮表达明显少于正常组织。Capase-3在22例Pca组织表达阳性率为100%,普遍表达强阳性(4+),且明显多于非癌性组织,Caspase-3表达与Pca病理分级无相关。结论 Caspase-3表达异常与BPH上皮与基质增生有关;Caspase-3在国人Pca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癌 CASPASE 凋亡
原文传递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郁超 曹宏文 +3 位作者 何晓锋 冯懿赓 孙鹏 陈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即手术/药物去势+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即手术/药物去势+类固醇类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加味耆凌骨转方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现代化学止痛药物治疗。治疗周期为3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定患者的骨转移疼痛情况;采用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制定的生存质量调查表(EORTC-QLQ)中C30和PR25子量表评定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6.5%和23.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LP水平: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3NRS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比较,其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4EORTC-QLQ C30子量表评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疲乏、疼痛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经济困难、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维度评分显著降低(P<0.05),经济困难、情绪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疲乏、恶心呕吐、失眠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功能、总体健康状况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EORTC-QLQ PR25子量表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排尿症状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相关症状维度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排尿症状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中药 针灸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吴阳 胡传义 易慕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新的凋亡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 (PC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DNA原位未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 4 2例PCa组织及 10正常前列腺 (NP)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 结果 :su... 目的 :探讨新的凋亡基因survivin蛋白在前列腺癌 (PC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DNA原位未端标记TUNEL法分别测定 4 2例PCa组织及 10正常前列腺 (NP)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 结果 :survivin蛋白在PCa中的阳性表达为 80 .5 9% ,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NP中无阳性表达 ;PCa组织及NP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 (AI)分别为 3.0 3± 1.33、1.0 7± 0 .77,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细胞AI呈负相关 (r=- 0 .6 79,P <0 .0 0 1)。 结论 :survivin蛋白的异常表达而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 ,在PCa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联合检测survivin蛋白和AI,有助于对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作出正确评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蛋白 细胞凋亡 前列腺癌 TUNEL法 免疫组化SP法 淋巴结转移 临床分期
下载PDF
经直肠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658例报告)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海涛 王尧 +7 位作者 王凯臣 王伟华 计国义 高洪文 潘淑琴 孔祥波 赵学俭 桑原正明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开始,对中老年男性进行以PSA为主要检查指标的PCa普查,累计23761例。普查中发现PSA>4μg/L者占普查人群的8.0%,达1900例。以前列腺PSA密度(PSA...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0年开始,对中老年男性进行以PSA为主要检查指标的PCa普查,累计23761例。普查中发现PSA>4μg/L者占普查人群的8.0%,达1900例。以前列腺PSA密度(PSAD)>0.15ng/cm3,同时结合直肠指诊为658例疑似PCa者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外腺6点穿刺活检术。结果:经穿刺证实为PCa者168例(25.5%),BPH者347例(52.7%),非典型性增生者24例(3.6%),腺瘤样改变者36例(5.5%),前列腺炎者57例(8.7%),肉芽肿性前列腺炎者26例(4.0%);168例PCa者中,前列腺周围区见低回声反射103例(61.3%)。PCa者PSAD为0.19±0.04,前列腺体积为(28.11±12.79)cm3;BPH者PSAD为0.12±0.02,前列腺体积为(36.22±18.18)cm3,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6点穿刺活检具有准确、安全等优点,是确诊PCa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结合正确应用PSA、PSAD,不但提高PCa的早期诊断率,而且有助于PCa高危人群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直肠超声 穿刺活检 前列腺特异抗原
下载PDF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去雄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郁超 陈磊 周智恒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学去雄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化学去雄药物联合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化学去雄药物治疗方案,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 目的:观察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学去雄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化学去雄药物联合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应用化学去雄药物治疗方案,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学去雄药物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前列腺癌 去雄药物
下载PDF
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颖 李解方 丁正东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380-382,共3页
目的评价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前列腺癌进行观察。结果前列腺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单纯结节型、结节浸润型及弥漫浸润型三种改变。前列腺癌体积增大,结节以低回... 目的评价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前列腺癌进行观察。结果前列腺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可表现为单纯结节型、结节浸润型及弥漫浸润型三种改变。前列腺癌体积增大,结节以低回声为主,多分布于外腺且双侧不对称。前列腺癌的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0.75,则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也可作为前列腺癌的一种普查和常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彩色多普勒 前列腺癌
下载PDF
腹腔镜筋膜内与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祥彪 杜丹 +1 位作者 黄贵闽 王德林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452-455,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对于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在近期治疗效果方面的优劣,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同一术者施行的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筋... 目的比较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对于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在近期治疗效果方面的优劣,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同一术者施行的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筋膜内组)20例,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筋膜外组)19例。结果 3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患者在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前列腺大小、Gleaso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及切缘阳性率均无明显差异。筋膜内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月尿控恢复情况及术后6、12月性功能恢复情况方面明显优于筋膜外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月、12月尿控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缘阳性率等方面可取得与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相当的效果,对于较年轻、肿瘤分期为cT1~cT2术前性功能正常的患者,腹腔镜下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腹腔镜 前列腺筋膜 尿控 性功能
下载PDF
CK34βE12、P63和P504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14
作者 方长清 陆平 +2 位作者 高艳华 蔡存伟 张道荣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CK34βE12、P63和P504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7例前列腺癌及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K34βE12、P63和P504S的表达水平及鉴别诊断意义。结果CK34βE12、P63和P504S在57例前列腺... 目的探讨CK34βE12、P63和P504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7例前列腺癌及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K34βE12、P63和P504S的表达水平及鉴别诊断意义。结果CK34βE12、P63和P504S在57例前列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及96.4%,P63为100%阴性表达;CK34βE12和P63在4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及100%,P504S为100%阴性表达。结论在前列腺增生性病变组织中联合检测CK34βE12、P63和P504S的表达对于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前列腺上皮内瘤(PIN) P63 CK34ΒE12 P504S
下载PDF
MR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自谦 吴道清 倪萍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第1期140-143,146,共5页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DEC-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行MRI常规平扫、DWI及MR动态增强检查,同时将5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BPH)以及前... 目的探讨MR动态增强(DEC-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8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行MRI常规平扫、DWI及MR动态增强检查,同时将5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正常组、前列腺增生组(BPH)以及前列腺癌肿组(Pca)的前列腺的外周带和中央叶的DEC-MRI信号变化、SI-T曲线特征及DWI-ADC值的变化特点。结果 MR动态增强和DWI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SI-T曲线的达峰时间(Tmax)从高到低依次为正常前列腺外周带、正常中央叶、BPH及Pca(P=0.000);强化程度(SI%)从高到低为BPH、正常中央叶、Pca及正常外周带(P=0.000);强化率(R)从高到低为Pca、BPH、正常中央叶及正常外周带(P=0.000)。ADC值从高到低为正常外周带、正常中央叶、BPH及Pca(P=0.000)。结论 MR动态增强及DWI可明显提高对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动态增强 DWI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下载PDF
前列腺癌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蛋白高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侯宁 曹友俊 +2 位作者 赵坡 李向红 李维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60-162,i051,共4页
目的 讨论前列腺癌中Fhit基因蛋白 (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 微波 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 5 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4 2例以及正常形态前列腺组织 4 3例。结果  5 5例... 目的 讨论前列腺癌中Fhit基因蛋白 (FHIT)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可能关系。方法 采用兔抗人Fhit蛋白抗体和枸橼酸 微波 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列腺癌 5 5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4 2例以及正常形态前列腺组织 4 3例。结果  5 5例前列腺癌组织 4 8例中Fhit(+) ,39例强 (+) ,7例 (- ) ;4 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变组织 35例(+) ,9例强 (+) ,7例 (- ) ;4 3例前列腺正常形态组织 7例 (+) ,仅 1例强 (+) ,36例 (- ) ;三者比较差异极显著。Fhit蛋白阳性表达的癌组织学分级为Ⅰ级癌占 6 2 5 % ,Ⅱ级癌占 80 % ,Ⅲ级癌占 93 8% ,各级癌组间强阳性差异极显著。Fhit蛋白表达在前列腺上皮内瘤变 (不典型增生组织 )中的分布为Ⅰ级 80 % ,Ⅱ级 85 7% ,Ⅲ级 87 5 % ;三组强阳性比较差异极显著。结论 Fhit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分化有关 ,Fhit过表达可能提示其抑癌功能丧失 ,Fhit强阳性表达可能成为辅助前列腺癌诊断的新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脆性组氨酸 FHIT蛋白 表达 免疫组化
下载PDF
p53和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阎洪涛 龚百生 +2 位作者 董丹丹 杨红 陈照祥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同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ca临床参数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形成及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46例Pca组织及20例良性...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同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ca临床参数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形成及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46例Pca组织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织中p53蛋白及VEGF的表达。结果Pca组织中p53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30%(19/46)和71.74%(33/46),均明显高于BPH组(P<0.05);p53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二者在P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p53和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复发迅速、易转移,p53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p53和VEGF与Pca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是检测Pca的较好分子标志物;Pca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p53可能通过p53-VEGF调节旁路途径促进Pca的肿瘤血管形成,联合检测p5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ca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53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前列负阴方联合西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郁超 陈磊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观察前列负阴方联合抗雄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化学抗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负阴方。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负阴方联合抗雄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予化学抗雄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同时加用前列负阴方。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1.8%、30.4%;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尿痛尿不适、神疲乏力、肢体疼痛、体质量减轻、自身总体评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不思饮食、体质量减轻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尿痛尿不适、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肢体疼痛、体质量减轻、气短气急、自身总体评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负阴方联合去雄药物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中西医结合疗法 前列负阴方
下载PDF
SATB1、hTERT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毛立军 李望 +3 位作者 杨春华 王军起 陈家存 郑骏年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3-604,共2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ATBl、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60例前列腺癌组织SATB-... 目的探讨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1(SATB1)、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症组织中SATBl、hTERT基因的表达。结果60例前列腺癌组织SATB-1阳性表达率86.7%,而3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无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前列腺癌转移组100.0%阳性表达,而未转移组73.3%阳性表达,SATB-1表达在有无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腺癌组织中hTERT阳性表达率为88.3%,前列腺增生组织中阳性率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前列腺癌转移组和未转移组hTERT阳性率分别为90.0%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提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组织中SATB-1蛋白与hTERT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结论SATB1、hTERT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和转移相关,联合检测SATB1、hTERT基因对评价前列腺癌进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ATB1基因 HTERT基因
原文传递
Bcl-2和P_(53)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川 韩丹 +1 位作者 杨友 金树珍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P53和bc l-2蛋白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患者bc l-2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c l-2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8%及28.1%,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 目的探讨P53和bc l-2蛋白在前列腺癌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2例前列腺癌患者bc l-2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bc l-2及P53蛋白在前列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43.8%及28.1%,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阳性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前列腺癌中,低分化组bc l-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及中分化组(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上述各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bc l-2蛋白的表达异常增高,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bc l-2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项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P53蛋白 BCL-2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