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继续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闫相涛 王慧娟 +6 位作者 李鹏 张国伟 杨金坡 牛媛媛 张米娜 张晓娟 马智勇 《肿瘤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探讨一线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receptor,PD-1)单抗进展后,二线继续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一线治疗采用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含铂... [目的]探讨一线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receptor,PD-1)单抗进展后,二线继续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一线治疗采用PD-1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或不联合含铂双联化疗治疗后进展,二线继续PD-1单抗(更换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和评估预后因素。[结果]一线进展后更改为二线化疗方案并继续联合不同的PD-1单抗治疗,临床有效率为38.1%,疾病控制率为66.7%。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PD-L1)表达阳性者和阴性者之间的疾病控制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217)。二线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即二线治疗开始至疾病进展或死亡)为5.1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二线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时间与病理类型和PD-L1表达均无相关性。21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7.6个月。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L1表达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独立因素(HR=0.095,95%CI:0.018~0.494,P=0.005)。以PD-L1表达分层,亚组分析显示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21.0个月(95%CI:16.003~25.696);PD-L1阴性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3.1个月(95%CI:10.708~15.492)(P=0.001)。[结论]一线进展后更换不同的PD-1单抗联合化疗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跨线治疗
原文传递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正 王明达 +1 位作者 李镇利 杨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3-960,共8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生物免疫治疗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在某些实体恶性肿瘤中发挥了显著的疗效,而针对肝癌的免疫治疗也已取得了一些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是肝癌大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发生在中国。生物免疫治疗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其在某些实体恶性肿瘤中发挥了显著的疗效,而针对肝癌的免疫治疗也已取得了一些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进展。肝癌免疫治疗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过继性免疫治疗、间接免疫性治疗、间接非免疫性治疗。尽管肝癌免疫治疗有望最终彻底消灭肝癌,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难题和挑战,如肝脏所特有的免疫抑制状态以及缺乏较理想的抗原靶标等。因此,要将生物免疫治疗真正应用到肝癌的临床实践中,依然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免疫疗法 发病机制 抗原靶标 程序性死亡因子1 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1及其配体在儿童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永平 胡绍燕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5-178,共4页
位于细胞膜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通过其配体-1(PD-L1)或PD-L2限制淋巴细胞活化,下调细胞生长和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炎性反应和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的作用。PD-1/PD-L1在癌症中的主要作用是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抑制,使... 位于细胞膜上的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通过其配体-1(PD-L1)或PD-L2限制淋巴细胞活化,下调细胞生长和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抑制T淋巴细胞的炎性反应和免疫系统杀伤癌细胞的作用。PD-1/PD-L1在癌症中的主要作用是肿瘤微环境内的免疫抑制,使肿瘤细胞逃避患者的免疫监视。针对PD-1/PD-L1通路的免疫靶向阻断药物,即特异性抗PD-1/PD-L1通路抗体,可用于肿瘤治疗,联合应用有望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1 程序性细胞死亡-1配体 儿童 恶性血液病 免疫靶向治
原文传递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芮志莲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52-353,共2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D-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AIH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25例,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PD-1分子和PD-1分子受体(PD-L1)表达水平。结果...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PD-1)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AIH患者25例和健康志愿者25例,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PD-1分子和PD-1分子受体(PD-L1)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比,AIH血CD8+T细胞PD-1/PD-L1表达阳性百分比分别为(2.6±0.1)%和(2.1±0.8)%,明显高于健康人【(0.5±0.2)%和(0.4±0.1)%,P<0.01);10例男性AIH患者血CD8+T细胞PD-1/PD-L1表达阳性百分比分别为(1.4±0.5)%和(2.3±0.6)%,显著低于15例女性患者【(3.8±0.8)%和(2.5±0.5)%),P<0.05);经皮质激素治疗4 w,25例AIH患者获得病情缓解。AIH患者在缓解期PD-1/PD-L1表达水平分别为(3.3±0.2)%和(2.8±0.3)%。结论 AHI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PD-1表达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可能存在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CD8CY细胞 程序性死亡因子-1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D-L1/PD-1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敏龙 赵玉杰 +3 位作者 陈海燕 张小玲 刘媛媛 王国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26-530,共5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PD-L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01~2015-10入住我科的脓毒症患者38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PD-L1)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01~2015-10入住我科的脓毒症患者38例,对照组为健康人15例。采集脓毒症患者外周血,采集时间点为入住ICU第1天、第3-4天、第7-8天,分离PBMC。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单核细胞、树突细胞PD-L1表达及CD8^+T淋巴细胞PD-1表达。并记录相应时间点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3-4天及第7-8天的单核细胞PD-L1表达和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0.01);脓毒症患者入住ICU第1天、第3-4天树突细胞PD-L1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第7-8天的树突细胞PD-L1表达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树突细胞PDL1表达与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呈正相关(r_s=0.272,P=0.018)。结论患者PBMC的PD-L1/PD-1上调表达可能反映脓毒症诱导的免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外周血单核细胞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配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1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PD-L1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蔡传旭 刘晓清 +3 位作者 胡海圣 陈希 李璐 孙宝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36-3040,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血清sPD-L1水平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方法本研究分过敏性鼻炎组(n=18),过敏性哮喘组(n=17)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n=16),分别检测各组血清sPD-L1,屋尘螨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过敏性疾病...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血清sPD-L1水平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联系。方法本研究分过敏性鼻炎组(n=18),过敏性哮喘组(n=17)和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n=16),分别检测各组血清sPD-L1,屋尘螨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过敏性疾病患者sPD-L1水平显着降低(P <0.05)。血清sPD-L1诊断过敏性疾病ROC曲线的最佳诊断值为1.93 ng/mL,AUC为0.81(P <0.001)。在过敏性患者中,过敏性鼻炎组与过敏性哮喘组血清sPD-L1水平均高于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组(P <0.001和P=0.026),血清IgE浓度较低的患者表现出较高的sPD-L1水平,且总IgE与sPD-L1呈显著负相关性(r=-0.29,P=0.038)。结论血清sPD-L1可能在过敏性疾病的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是防止病程进一步发展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E T细胞 过敏 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
下载PDF
血清sPD-1和sPD-L1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秦龙燕 罗英亮 +4 位作者 刘俊 李培霆 蒙富雪 曾家顺 李龙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100例RA患者据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3)分为缓解期组(n=50,DAS28-3<2.6分)和活动期组(n=50,D... 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1(sPD-1)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100例RA患者据RA疾病活动评分(DAS28-3)分为缓解期组(n=50,DAS28-3<2.6分)和活动期组(n=50,DAS28-3≥2.6分)、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集2组RA患者入院次日和正常对照组受检者体检当日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sPD-1和sPD-L1表达,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沉分析仪分别检测3组受试者全血白细胞(WBC)计数和血沉(ESR),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RA患者血清sPD-1、sPD-L1与ESR、CRP、DAS28-3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sPD-1、sPD-L1对RA的诊断价值及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RA患者血清sPD-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活动期组高于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血清sPD-1分别与ESR(r=0.743,P<0.001)、CRP(r=0.672,P<0.001)、DAS28-3(r=0.946,P<0.001)均呈正相关;ROC结果显示,sPD-1对RA的诊断价值最大,AUC为0.904、最佳截断值为305.56μg/L,RF的诊断价值次之,2项指标与抗CCP抗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sPD-1对RA病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974、最佳截断值为370.75μg/L,抗CCP抗体的预测价值次之,2项指标与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sPD-1可作为一种新的RA血清学辅助诊断指标和预测病情活动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诊断 负性协同信号分子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疾病活动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8
作者 林勇 赵占学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 分析叉头框蛋白M1(FOX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24例;FOXM1和PD-L1 mRNA表... 目的 分析叉头框蛋白M1(FOXM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7月间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在术中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124例;FOXM1和PD-L1 mRNA表达采用qRT-PCR检测;FOXM1和PD-L1蛋白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FOXM1和PD-L1与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胃癌组织中FOXM1和PD-L1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FOXM1和PD-L1表达与TNM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Kaplan-Meier法分析表明,胃癌组织FOXM1和PD-L1阳性表达病人3年生存率(39.47%)均低于阴性表达(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FOXM1阳性表达和PD-L1阳性表达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FOXM1和PD-L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胃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M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 胃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晔 白春梅 +1 位作者 李志铭(综述) 郭晔(审校)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第7期572-579,共8页
头颈部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neck,SCCHN)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复发转移性SCCHN患者可选的治疗方式和疗效有限,而肿瘤免疫治疗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改善预后的希望。目前国际上已有两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受... 头颈部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head andneck,SCCHN)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复发转移性SCCHN患者可选的治疗方式和疗效有限,而肿瘤免疫治疗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和改善预后的希望。目前国际上已有两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获批用于复发转移性SCCHN患者的二线治疗,获批药物的Ⅲ期临床试验和其他作用于相同途径药物的Ⅱ期临床试验显示,这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复发转移性SCCHN患者的生存预后,带来持久应答,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正逐渐成为铂类治疗失败患者治疗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鳞癌 免疫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 纳武利尤单抗
原文传递
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外泌体PD⁃1/PD⁃L1的表达与PD⁃1单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辉 陆坤 +1 位作者 陈茜 辛勇 《海军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外泌体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的表达与卡瑞利珠单抗(PD⁃1)单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95例晚期ESCC患者,所有患者...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外泌体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PD配体1(PD⁃L1)的表达与卡瑞利珠单抗(PD⁃1)单抗免疫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95例晚期ES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D⁃1治疗。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患者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n=43)与无效组(n=52)。分析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分析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对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预测价值。结果无效组年龄、低分化例数占比、癌胚抗原(CEA)、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高于有效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低分化、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为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P<0.05)。外泌体PD⁃1、PD⁃L1表达率预测晚期ESCC患者PD⁃1单抗免疫治疗无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5(0.689~0.863)、0.706(0.604~0.795)(P<0.05)。结论晚期ESCC患者外泌体PD⁃1、PD⁃L1的表达可用于预测PD⁃1单抗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配体1 纳武单抗 免疫治疗效果
下载PDF
汉防己甲素干预HIF-1α/PD-1/PD-L1轴抑制口腔鳞癌侵袭潜能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彭坷平 田桂湘 +4 位作者 彭书旺 宾东华 左巧娟 谭焱 谢海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971-1977,共7页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侵袭潜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OSCC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处理)、低剂量组(10μmol/L TET)、中剂量组(20μmol/L TET)、高剂量...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tetrandrine,TET)对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侵袭潜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OSCC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处理)、低剂量组(10μmol/L TET)、中剂量组(20μmol/L TET)、高剂量组(30μmol/L TET)。采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测定各组细胞的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对OSCC细胞分别转染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及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模拟物及抑制剂,均连续转染24 h。采用RT-qPCR检测正常口腔上皮细胞、OSCC细胞以及转染HIF-1α、PD-1、PD-L1模拟物及抑制剂OSCC细胞中HIF-1α、PD-1、PD-L1 mRNA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波形蛋白(Vimen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HIF-1α、PD-1以及PD-L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均被显著抑制(P<0.05),HIF-1α、PD-1、PD-L1 mRNA显著上调(P<0.05),Fibronectin、Vimentin、HIF-1α、PD-1、PD-L1蛋白水平随剂量增加逐渐下降(P<0.05),E-cadherin蛋白水平随剂量增加逐渐上升(P<0.05)。转染HIF-1α模拟物细胞的HIF-1α相对表达量及穿膜细胞数高于转染HIF-1α抑制剂细胞(P<0.05),转染PD-1模拟物细胞的PD-1相对表达量及穿膜细胞数高于转染PD-1抑制剂细胞(P<0.05),转染PD-L1模拟物细胞的PD-L1相对表达量及穿膜细胞数高于转染PD-L1抑制剂细胞(P<0.05)。结论TET可能通过抑制HIF-1α/PD-1/PD-L1轴,从而抑制OSCC细胞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有望作为辅助治疗OSCC的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防己甲素 口腔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 侵袭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的疗效预测因素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笑驰 倪磊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9期980-984,共5页
肺癌是导致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世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大多数新确诊的肺癌患者因已经发生转移而无法手术治疗。尽管目前放化疗和靶向治疗改善了临床疗效,但总体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免疫检查点的封锁,特别是对程序性死... 肺癌是导致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全世界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大多数新确诊的肺癌患者因已经发生转移而无法手术治疗。尽管目前放化疗和靶向治疗改善了临床疗效,但总体的存活率仍然很低。免疫检查点的封锁,特别是对程序性死亡-1(PD-1)受体及其配体PD-L1的封锁,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很大进展,提高了患者生存率。然而,仍有大量患者对阻断治疗没有显示出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几种可能的有效性预测因素以指导肺癌的PD-1/PD-L1阻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1受体及其配体 肺癌 预测因素
下载PDF
^(18)F-FDG PET/CT参数与肺癌PD-L1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冠民 卓静 +4 位作者 朱峰 刘德峰 丁雪梅 徐亚平 孟涛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第10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参数最大标准摄取(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参数最大标准摄取(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值、肿瘤代谢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与癌组织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 Ligand 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研究组)及8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并检测研究组肿瘤切除术后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良性肿瘤组织中的PD-L1表达量。对比2组^(18)F-FDG PET/CT参数、PD-L1表达量,并分析^(18)F-FDG PET/CT参数与癌组织PD-L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18)F-FDG PET/CT参数SUV_(max)值、MTV、TLG均大于对照组,肺鳞癌SUV_(max)值、MTV、TLG均大于肺腺癌,癌组织PD-L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肿瘤组织PD-L1表达高于癌旁组织(t=12.098,P<0.001);肺鳞癌癌组织PD-L1表达低于肺腺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UV_(max)值、MTV、TLG与癌组织PD-L1表达呈正相关(P<0.05),肺鳞癌、肺腺癌患者中结果与上述一致(肺鳞癌:r=0.769、0.878、0.905,P=0.012、0.005、<0.001;肺腺癌:r=0.744、0.815、0.846,P=0.030、0.019、0.010)。结论肺癌患者^(18)F-FDG PET/CT参数SUV_(max)值、MTV、TLG与癌组织PD-L1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肿瘤组织,且^(18)F-FDG PET/CT参数与癌组织PD-L1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下载PDF
抗PD-1/PD-L1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赵沙 蒋涛 周彩存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23-828,共6页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传统疗法因其耐药性等问题也已进入了治疗的瓶颈时期。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 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癌症死亡因素的首位,其中约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包括分子靶向治疗在内的传统疗法因其耐药性等问题也已进入了治疗的瓶颈时期。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了解,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及其配体1(PD-1 ligand,PD-L1)构成的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杀伤作用成为了一种新的肿瘤治疗策略。目前,针对免疫检查点PD-1/PD-L1的免疫治疗在NSCLC治疗中已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然而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提示,只有约20%的NSCLC患者能从中获益。因此,探寻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进而精准的选择出免疫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抗PD-1/PD-L1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在NSCL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程序性死亡蛋白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的配体1 免疫治疗 生物学标记
原文传递
PD-1/PD-L1免疫治疗在肿瘤中的耐药机制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严时佳 孙蕾 万国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8-1734,共7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其通过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 PD-L1)结合启动T细胞程序性死亡使肿瘤细胞获得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 程序性死亡受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D-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其通过与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 PD-L1)结合启动T细胞程序性死亡使肿瘤细胞获得免疫逃逸。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结合,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杀伤肿瘤,进而治疗多种癌症。随着美国FDA陆续批准抗PD-1单抗nivolumab、pembrolizumab和抗PD-L1单抗atezolizumab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等,癌症治疗迎来新曙光。但是只有约20%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获得了长期疗效,且多数患者后期耐药复发。因此,确定有效的生物标记物和开发新靶点是当前提高患者免疫治疗响应率的重要任务。本文就抗PD-1/PD-L1药物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预测PD1获得性耐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及联合治疗的发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免疫治疗 耐药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D-L1、TTF-1、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奚剑敏 谭小宁 +2 位作者 文欢 陆伟倩 黄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3期2517-2521,共5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D-L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7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检测NSCLC组织以及...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D-L1)、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7例NSCLC患者进行研究。检测NSCLC组织以及癌旁组织中PD-L1、TTF-1、SYN表达。分析PD-L1、TTF-1、SY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PD-L1、TTF-1、SYN表达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P<0.05)。PD-L1、TTF-1、SYN表达均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D-L1、TTF-1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分别高于PD-L1、TTF-1阳性患者,SYN阴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SYN阳性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PD-L1阳性表达、TTF-1阳性表达、SYN阴性表达、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组织中PD-L1、TTF-1阳性表达升高,SYN阴性表达升高,并且均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其在NSCLC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突触素 预后 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N6-甲基腺苷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韦韡 张雯 曹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 探究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水平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m^(6)A R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C116、SW480、DLD1、SW260)和人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NCM460)... 目的 探究N6-甲基腺苷(m^(6)A)甲基化水平对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m^(6)A RNA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系(HTC116、SW480、DLD1、SW260)和人正常结直肠细胞系(FHC、NCM460)的总体甲基化水平。将m^(6)A总体甲基化水平最高的HTC116细胞作为研究对象,以YTHDF2为靶标,分为si-control组和si-YTHDF2组分别进行干扰处置。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阅读蛋白YTHDF2 mRNA的表达水平,用甲基化RNA免疫共沉淀结合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PD-L1的甲基化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用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人结肠癌细胞系HTC116、SW480、DLD1和SW620的总体m^(6)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38±0.02,0.24±0.01,0.25±0.02和0.32±0.03,人正常结肠细胞FHC和NCM460的总体m^(6)A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12±0.02和0.16±0.02。4种结肠癌细胞系的总体m^(6)A甲基化水平均明显高于2种正常结肠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i-control组和si-YTHDF2组的YTHDF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3和0.44±0.03,PD-L1 mRNA m^(6)A甲基化水平相对值分别为1.00±0.03和0.35±0.01,PD-L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0±0.02和2.52±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D-L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存在m^(6)A修饰,且YTHDF2可抑制其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m^(6)A甲基化水平,并上调其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甲基化 结直肠癌 阅读蛋白 程序性死亡配体1
原文传递
肿瘤免疫治疗: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汉忠 张玉石 郑国洋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289-294,共6页
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逐渐引起肿瘤治疗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晚期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 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逐渐引起肿瘤治疗领域专家的重视,相关研究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目前晚期肿瘤临床治疗的研究热点,已有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晚期肿瘤免疫治疗,其不仅安全性高,且在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尿路上皮癌、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治疗效果,有效延长了患者生存期。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也是目前免疫治疗领域的明星产品之一,对急性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展现出强大持久的治疗效果,以Simpuleucel-T为代表的肿瘤疫苗曾一度成为肿瘤免疫治疗里程碑式的成功范例。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前景不可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下载PDF
cyclin D1与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孔令慧 王金花 +3 位作者 郭志娟 吉茹 呼斯冷 梁俊青 《癌症进展》 2019年第19期2306-2308,231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乳腺组织标本。观察cyclinD1和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78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乳腺组织标本。观察cyclinD1和PD-L1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不同分子亚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cyclinD1、PD-L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乳腺癌中PD-L1阳性表达率高于LuminalA型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ER阳性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织中cyclinD1阳性表达率高于TNM分期为Ⅲ~Ⅳ期、ER阴性患者,PD-L1阳性表达率低于TNM分期为Ⅲ~Ⅳ期、ER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cyclinD1与PD-L1表达呈负相关(r=-0.436,P=0.021)。结论在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中,cyclinD1水平与PD-L1水平呈负相关,且cyclinD1阳性表达与TNM分期低及ER阳性有关;PD-L1在三阴性乳腺癌中呈高表达,其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TNM分期高及ER阴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D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 分子亚型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申丽 李东辉 +1 位作者 李杰 王艳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患者2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24例)。两组均给... 目的:探讨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纳武单抗在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化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接受食管癌根治性手术的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患者25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32例)和对照组(124例)。两组均给予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常规化疗方案,同时观察组联合应用纳武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年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无论是化疗1个周期后还是化疗100 d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中增加纳武单抗可以提高疗效和患者生存率,且具有临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纤维沉积性食管鳞癌 纳武单抗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生存率 不良反应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