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块整体弱凝胶调驱矿场试验及效果 被引量:49
1
作者 唐孝芬 吴奇 +2 位作者 刘戈辉 顾树人 李红艳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1,共4页
利用弱凝胶在高渗透大孔道中的运移及低渗透小孔隙地层中的不可入性能 ,对存在高渗透通道的水驱油藏进行深部调驱试验 ,可以改善高含水开采期油层深部的非均质程度 ,实现油藏的稳油控水 (或增油降水 )。应用弱凝胶在辽河茨榆坨采油厂青... 利用弱凝胶在高渗透大孔道中的运移及低渗透小孔隙地层中的不可入性能 ,对存在高渗透通道的水驱油藏进行深部调驱试验 ,可以改善高含水开采期油层深部的非均质程度 ,实现油藏的稳油控水 (或增油降水 )。应用弱凝胶在辽河茨榆坨采油厂青龙台油田龙 11区块进行的整体调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 ,弱凝胶深部调驱可以有效地改善了严重非均质油藏高含水开采期的水驱开发效果 ,减缓了油田的自然递减速度 ,并获得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在实施 1 5a内 ,不考虑自然递减及其他作业措施的情况下 ,区块累积增油 712 6 1t ,产水量减少 14 0 5 4m3 ,投入产出比大于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藏 区块调剖 弱凝胶 调驱剂 调剖剂 现场试验
下载PDF
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雷光伦 陈月明 +1 位作者 李爱芬 阚春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3期54-57,共4页
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是一项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新技术。复合离子聚合物是由阴、阳、非三种单体共聚生成的一种新型聚合物 ,在油层中有很高的吸附性和流动性 ,适当交联后 ,可形成高强度的空间网状结构胶体。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离子聚合物... 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是一项提高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新技术。复合离子聚合物是由阴、阳、非三种单体共聚生成的一种新型聚合物 ,在油层中有很高的吸附性和流动性 ,适当交联后 ,可形成高强度的空间网状结构胶体。实验研究表明 ,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剂的成胶时间大于 4d ,成胶粘度大于 10Pa·s,突破压力梯度大于 14MPa/m ,堵水率大于 96 % ,适用于聚合物驱的深度调剖。现场试验表明 ,用复合离子聚合物调剖后 ,聚合物产出时间延长 ,产油量增加 ,含水率大幅下降 ,产出聚合物浓度减少 ,聚合物利用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离子聚合物 交联 深度调剖 聚合物驱 提高采收率 采油
下载PDF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综述 被引量:26
3
作者 陈福明 李颖 牛金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5期97-99,共3页
研究了大庆油田非均质油层聚驱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利用深度调剖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大庆油田深度调剖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矿场试验研究结果 ,合理地划分了深度调剖剂的类型 ,总结给出了不同类型调剖剂的性... 研究了大庆油田非均质油层聚驱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利用深度调剖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大庆油田深度调剖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矿场试验研究结果 ,合理地划分了深度调剖剂的类型 ,总结给出了不同类型调剖剂的性能特点和适应的油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剖 非均质油层 聚合物驱 调剖剂
下载PDF
中国堵水调剖60年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宜坤 李宇乡 +1 位作者 彭杨 于洋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3-787,共15页
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 记述了中国油田油井堵水、注水井调剖,以及调驱、深部液流转向等技术的起源、试验、发展、成熟、更替的过程。在这60年中,油井机械封隔器分层堵水技术、水玻璃-氯化钙化学堵水技术、聚丙烯酰胺-黏土注水井调剖技术、膨胀颗粒深部调剖、弱凝胶调驱技术、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区块整体调剖PI、RE、RS决策技术,以及近十年发展的水平井化学及机械控水技术、选择性堵水技术等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高温、深井、裂缝、海上等油藏的堵水调剖技术,水平井、气井的堵水技术,以及智能化学剂技术、高效选择性堵水技术、聚驱后的调驱技术等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堵水 调剖 机械堵水 化学堵水 调驱 深部液流转向 水平井堵水 决策技术 智能化学剂 智能堵水
下载PDF
孔喉尺度弹性微球调驱影响因素 被引量:36
5
作者 雷光伦 李文忠 +2 位作者 贾晓飞 姚传进 孙文凯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43,113-114,共3页
为了进一步表征孔喉尺度弹性微球的调驱效果,通过填砂管驱替实验,研究了微球粒径与岩心孔喉直径之比、驱替速度、微球质量浓度对调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封堵率和最大变形运移压力梯度随微球粒径与孔喉直径之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为了进一步表征孔喉尺度弹性微球的调驱效果,通过填砂管驱替实验,研究了微球粒径与岩心孔喉直径之比、驱替速度、微球质量浓度对调驱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封堵率和最大变形运移压力梯度随微球粒径与孔喉直径之比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随驱替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随注入微球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当微球粒径与孔喉直径之比为1.4~1.5时,调驱效果较好;当微球粒径与孔喉直径之比为1.42时,微球封堵率和最大变形运移压力梯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90.4%和0.1MPa/m;当驱替速度大于5m/d时,驱替速度对微球封堵率和最大变形运移压力梯度的影响变小。在矿场条件下,近井地带驱替速度大,远井地带驱替速度小,微球可以顺利运移至远井地带,到达油藏深部并形成有效封堵,实现深部调驱。当微球质量浓度大于1500mg/L后,随微球质量浓度增加,封堵率的增加幅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喉尺度 弹性微球 调驱 最大变形运移压力梯度 封堵率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调驱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35
6
作者 黎晓茸 张营 +3 位作者 贾玉琴 刘笑春 杨棠英 马丽萍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针对长庆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中平面和纵向矛盾大,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对合成聚合物微球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实验表明,初始平均粒径为305.7 nm的微球,在矿化度10×104mg/L的模拟污水中恒温(55℃)放置5 d后,微球的粒径增至4... 针对长庆低渗透油田水驱开发中平面和纵向矛盾大,水驱效率低的问题,对合成聚合物微球进行了室内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实验表明,初始平均粒径为305.7 nm的微球,在矿化度10×104mg/L的模拟污水中恒温(55℃)放置5 d后,微球的粒径增至4μm左右;放置20 d后,微球的形貌为类球形,经组织粉碎机高速剪切后,仍为类球形。用平均渗透率为425×10-3μm2填砂管进行封堵实验,封堵效率为93.6%,残余阻力系数为15.5。分两个阶段进行了6个试验井组的现场注入试验。试验后注水井出现了一定的压力上升,高含水井的液量、含水下降,低产井的产液量、产油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调驱 采收率 低渗透 裂缝
下载PDF
稠油降黏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被引量:29
7
作者 魏超平 李伟忠 +3 位作者 吴光焕 邓宏伟 孙业恒 闵令元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1-136,共6页
为系统研究降黏剂驱这一新的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机理,应用单管填砂驱油模型、三维填砂驱油模型和微观玻璃刻蚀驱油模型,测试降黏剂驱的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降黏剂驱通过提高驱油效率和增加波及系数提... 为系统研究降黏剂驱这一新的开发方式提高采收率机理,应用单管填砂驱油模型、三维填砂驱油模型和微观玻璃刻蚀驱油模型,测试降黏剂驱的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降黏剂驱通过提高驱油效率和增加波及系数提高采收率。与水驱相比,降黏剂驱可提高驱油效率13%,其机理为:①分散乳化,形成水包油的小油滴,有利于通过狭窄的喉道,降低原油的表观黏度;②降低界面张力,增加毛管数,降低残余油饱和度。同时,降黏剂驱将波及系数由水驱时18.8%提高到39.9%,其机理为:①乳液调驱,分散乳化的原油进入水窜通道,水渗流面积减小、阻力增加,后续注入液进入以前未波及区域;②贾敏效应,降黏乳化小油滴聚并成大油滴堵在孔喉处,周围驱替液转向。研究明晰了降黏剂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为后续开发技术界限研究及现场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黏剂驱 稠油 提高采收率 机理分析 乳化 调驱
下载PDF
聚合物延迟交联深部调剖堵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光明 王正良 +2 位作者 周晓俊 赵英 李仰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8-310,共3页
针对高温中低渗透率油藏开发中后期调剖堵水的要求 ,在室内研制了一种具有很好成胶性的聚合物延迟交联体系。经室内评价 ,该体系具有成胶时间可调、成胶强度大、抗温能力强、封堵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 。
关键词 调剖 堵水 延迟交联 聚合物驱油 油田开发
下载PDF
非均质油藏微球乳液调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曹毅 张立娟 +3 位作者 岳湘安 柯文奇 丁名臣 于水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55,共5页
为了评价JYC聚合物微球乳液调驱技术在非均质油藏中的适应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测定了纳米级JYC微球乳液在非均质物理模型中分流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并联模拟岩心驱油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和注入量的微球乳液提高采收率效果,优化注入段... 为了评价JYC聚合物微球乳液调驱技术在非均质油藏中的适应性,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测定了纳米级JYC微球乳液在非均质物理模型中分流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并联模拟岩心驱油实验,分析了不同浓度和注入量的微球乳液提高采收率效果,优化注入段塞.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微球乳液性能稳定且注入性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注入水在非均质储层中的分流量,扩大波及体积,启动低渗层原油,且能提高水驱后高渗层的驱油效率;适宜注入质量浓度为2 000 mg/L,注入量大小和储层非均质性密切相关.该调驱技术能够有效改善非均质油藏开发效果,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调驱 聚合物微球乳液 物理模拟 提高采收率 动态含水率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提高采收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业飞 何龙 +2 位作者 崔志昆 崔亚 赵福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本项实验研究针对地温69~70℃、地层水矿化度4.5 g/L、注入水矿化度4.7 g/L的河南油田双河砂岩油藏.实验温度70℃,实验用原油70℃粘度12.1 mPa·s,选择单液法施工的交联聚合物冻胶为深部调剖剂,聚合物HPAM分子量1.62×166,水解... 本项实验研究针对地温69~70℃、地层水矿化度4.5 g/L、注入水矿化度4.7 g/L的河南油田双河砂岩油藏.实验温度70℃,实验用原油70℃粘度12.1 mPa·s,选择单液法施工的交联聚合物冻胶为深部调剖剂,聚合物HPAM分子量1.62×166,水解度12.5%,交联剂有有机铬、无机铬[Cr(Ⅵ)化合物+还原剂]和酚醛树脂.根据三类聚合物/交联剂体系成冻时间等值线图选出了成冻时间分别为1、1、5、10、15天的5个配方,其突破真空度(强度)为69~40 kPa,Sydansk相对强度级别为G,注入0.2 PV时填砂管封堵率为99.23%~97.02%.渗透率级差~3的并联双填砂管饱和油之后注水驱油至含水98%,再注入0.30 PV 1.0 g/L HPAM溶液并再次注水,达到一定含水率(67.0%~98.0%范围,共7个值)和相应采收率(39.4%~45.3%)时,注入0.15 PV成冻时间1天、强度较高的调剖剂(HPAM/有机铬体系)并恢复注水,采收率增值(28.7%~12.5%)随调剖时机提前而加大.注入、采出口之间有高渗条带的可视平板填砂模型,依次饱和水,饱和油,注水驱油至含水98%,先后注入成冻时间1 d、强度不同的两种HPAM/有机铬体系(0.015+0.010 PV)并恢复注水,调剖剂注入顺序为先弱后强时的最终采收率(63.6%)高于注入顺序为先强后弱时的最终采收率(55.3%).图6表3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冻胶 配方研究 深部调剖 处理工艺 成冻时间等值线图 非均质砂岩油藏 聚合物驱后 河南双河油田
下载PDF
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与段塞组合优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周亚洲 殷代印 张承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6,115-116,共4页
针对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区块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不同渗透率油层动用差异大,注入液无效循环的问题,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通过对交联剂种类及质量分数、聚合物质量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等的筛选,并结合... 针对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区块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不同渗透率油层动用差异大,注入液无效循环的问题,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通过对交联剂种类及质量分数、聚合物质量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等的筛选,并结合正交试验,研制出了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深部调剖的调剖剂配方,该配方由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104且质量浓度为2 000 mg/L的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5%的离子型交联剂YH-1、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0.08%的有机交联剂THM-1和THM-2以及质量分数为0.2%的稳定剂、质量分数为0.1%的除氧剂组成,形成的调剖剂成胶时间为102 h,成胶粘度为3 510 m Pa·s,稳定时间大于60 d,抗盐性好,对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不大。该调剖剂应用于三元复合驱调剖时,能够更好地发挥注入液驱替中、低渗透层的作用,比不应用调剖剂的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4%左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注入调剖剂前,加入0.01倍孔隙体积的前置聚合物段塞,能够使调剖剂保持更好的成胶性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三元复合驱 凝胶 段塞优化 深部调剖 大庆油区
下载PDF
阿北安山岩裂缝性油藏的周期注水开发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群超 夏欣 张欣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3期36-39,共4页
阿北安山岩裂缝油藏注水开发以后,由于裂缝窜流而使油田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严重。为了更好地控水稳油,提高开发效果,在注水井调剖措施无明显效果后,首次在高含水井组中实施结合化学调剖的周期注水──在注水初期进行注水井调... 阿北安山岩裂缝油藏注水开发以后,由于裂缝窜流而使油田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下降严重。为了更好地控水稳油,提高开发效果,在注水井调剖措施无明显效果后,首次在高含水井组中实施结合化学调剖的周期注水──在注水初期进行注水井调剖,控制水窜,以更好地恢复压力。在周期注水的注水周期和激动量的确定上,采用了渗流力学理论和矿场动态资料相结合的方法,使得周期注水的注水期和停注期更为合理、科学。实施后,很好地改善了油藏的水驱状况,减缓了油藏产量递减速度。使得平均单井累积增油0.41×104t,油田年递减率下降9.02%,计算新增可采储量33.09×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周期注水 油田注水 注水开发
下载PDF
海上油田大孔道识别及调剖调驱技术 被引量:12
13
作者 田苗 狄桂荣 +1 位作者 曾鸣 冯青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海上油田多采用强注强采开采方式,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导致大孔道的形成,水驱效果明显变差,因此开展大孔道识别及相应调剖调驱技术研究是海上油田稳产的关键。大孔道的识别主要有生产动态监测法、试井资料法、示踪剂监测法、测井资... 海上油田多采用强注强采开采方式,储层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导致大孔道的形成,水驱效果明显变差,因此开展大孔道识别及相应调剖调驱技术研究是海上油田稳产的关键。大孔道的识别主要有生产动态监测法、试井资料法、示踪剂监测法、测井资料法、综合评价法等,应综合应用各种技术实现大孔道半定量-定量识别。目前海上油田针对大孔道主要有冻、凝胶、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分级组合等调剖调驱技术,具有各自特点和适用条件,应根据不同的油藏特点及经济效果预测,选择有针对性的体系,实现堵、调、洗、驱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大孔道识别 示踪剂监测 调剖调驱
下载PDF
调剖堵水及配套技术在孤东油田八区聚合物驱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春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5期51-52,55,共3页
孤东油田八区属高渗透河流相沉积的稠油疏松砂岩油藏 ,非均质严重 ,渗透率级差大 ,有利于聚合物驱。但由于高速水驱强注强采后 ,非均质进一步加剧 ,局部产生“大孔道”不利于聚合物驱 ,注聚后单纯依靠聚合物的调堵不能完全达到调整剖面... 孤东油田八区属高渗透河流相沉积的稠油疏松砂岩油藏 ,非均质严重 ,渗透率级差大 ,有利于聚合物驱。但由于高速水驱强注强采后 ,非均质进一步加剧 ,局部产生“大孔道”不利于聚合物驱 ,注聚后单纯依靠聚合物的调堵不能完全达到调整剖面的目的。在充分应用多种资料分析八区层内层间潜力的基础上 ,采取调剖堵水及配套技术 ,充分发挥聚合物段塞作用 ,提高油井见效率 ,改善聚合物驱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东油田 应用 调剖 堵水 配套技术 聚合物驱油
下载PDF
孤岛油田冻胶型深部调剖剂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业飞 熊生春 +1 位作者 何英 戴彩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46-50,共5页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含水率迅速上升,油井很快水淹.针对孤岛油田地层温度70℃,地层水矿化度5004mg/L的条件,为其研究了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剂,并对其配方、性能、组合优化、用量优化和注入方式和时机进行了考察.研究发...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后恢复水驱,含水率迅速上升,油井很快水淹.针对孤岛油田地层温度70℃,地层水矿化度5004mg/L的条件,为其研究了聚合物驱后深部调剖剂,并对其配方、性能、组合优化、用量优化和注入方式和时机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调剖剂的交联时间可以控制,冻胶体系成冻时间从1~20d可调,成冻后强度高.聚合物驱后,为使组合调剖剂能进入深部高渗透层,必须按照先弱后强的顺序注入组合调剖剂.深部调剖剂的用量存在最优值,驱替实验中,用量为0.1Vp时,采收率增幅最大,产出投入比最大.注入相同量深部调剖剂,越早注入,所得的最终采收率会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冻胶 聚合物驱 冻胶可视化模型
下载PDF
聚驱后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万富 张士诚 +1 位作者 李国 周世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3-57,共5页
利用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开展聚驱后残余聚合物再利用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具有较好变形性,可向岩心深部运移,与聚合物进一步反应产生絮凝体,增加对岩心的渗流阻力;阳离子变形虫与乙酸铬复合后可进... 利用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开展聚驱后残余聚合物再利用实验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变形虫颗粒类调剖剂具有较好变形性,可向岩心深部运移,与聚合物进一步反应产生絮凝体,增加对岩心的渗流阻力;阳离子变形虫与乙酸铬复合后可进一步提高残余聚合物的利用率及岩心的封堵效果,聚驱后还能提高10%的原油采收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高渗透调剖段部位的吸水能力得到控制,调剖前后吸水剖面发生明显变化;调剖井组综合含水率得到控制,中心油井综合含水率最高降低4.45%,其技术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阳离子变形虫 调剖剂 岩心驱替 采收率
下载PDF
嵌段聚醚类表面活性剂调驱体系储层适应性及驱油效率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瑶 付美龙 +2 位作者 侯宝峰 李亮 吴海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9,共6页
江汉油田周16井区属于高温高盐储层,且非均质性严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部分油井出现受效差或见效后含水上升快的问题。为此,研制了嵌段聚醚类表面活性剂调驱体系,利用5组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天然岩心组合模型开展双管并联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江汉油田周16井区属于高温高盐储层,且非均质性严重,在注水开发过程中部分油井出现受效差或见效后含水上升快的问题。为此,研制了嵌段聚醚类表面活性剂调驱体系,利用5组不同渗透率级差的天然岩心组合模型开展双管并联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考察该调驱体系对储层的适应性。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为3.2~10.9时,该体系能有效封堵高渗岩心,并提高综合驱油效率,最大增幅可达17.80个百分点;当渗透率级差大于5.0后,驱油效率增幅开始下降,级差为35.6时,增幅仅为8.60个百分点。该体系现场先导试验效果显著,井组日产油量由3.00t/d最高上升至8.43t/d,综合含水由93.18%下降至86.32%,截至2018年12月,累计增油达953.20t。该调驱体系在高温高盐油田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调驱 渗透率级差 物模实验 江汉油田
下载PDF
化学浅调剖的调整挖潜及其效果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玉琢 宋考平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7-80,共4页
应用FW调剖剂 ,对萨南 119口非钻停井区注水井采取了 4种精细调剖方案 ,对比了化学浅调剖技术应用前后注水井的层间矛盾、纵向上的吸水剖面、注水量和吸水指数以及渗流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对注水井化学浅调剖后 ,井区的连通油井受效... 应用FW调剖剂 ,对萨南 119口非钻停井区注水井采取了 4种精细调剖方案 ,对比了化学浅调剖技术应用前后注水井的层间矛盾、纵向上的吸水剖面、注水量和吸水指数以及渗流能力的变化 .结果表明 :对注水井化学浅调剖后 ,井区的连通油井受效明显 ,增油量较高 ,水驱开发效果得到改善 .化学浅调剖可以有效地封堵高渗透层 ,扩大低渗透层注入水的波及体积 ,减缓注水井层间矛盾 ,实现对注水井吸水剖面的有效调整 ,这对深化注水结构调整、挖掘各类油层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调整挖潜 水驱开发 油田 吸水剖面 化学浅调剖
下载PDF
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数学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国 赵刚 马远乐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606-1609,共4页
为了优化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方案,预测驱油效果,建立了描述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的变化模拟调剖驱油机理。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表述为交联剂浓度、聚合物浓度、pH值和成胶时间的... 为了优化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方案,预测驱油效果,建立了描述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通过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的变化模拟调剖驱油机理。水相粘度和渗透率下降系数表述为交联剂浓度、聚合物浓度、pH值和成胶时间的函数。该模型能够模拟调剖驱油具有的流度控制驱油机理以及所发生的对流、弥散、扩散、吸附等一系列物化现象。进行了调剖驱油典型算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对调剖驱油机理模拟正确,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通过数值模拟方法辅助进行聚合物交联调剖驱油的机理研究、实际应用可行性研究、矿场方案优选和开发效果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调剖驱油 油藏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非均质油藏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庆龙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6-72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研发出一种适合非均质油藏的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文中对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注入质量浓度和注入量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非均质油藏水驱开发后的采收率,将聚合物微球与表面活性剂相结合,研发出一种适合非均质油藏的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文中对聚合物微球和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注入质量浓度和注入量分别进行了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三层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JWQ-11具有良好的膨胀性能和封堵性能,当JWQ-11质量浓度为2000 mg/L、注入量为0.3 PV时,对不同渗透率岩心的封堵率均在90%以上;表面活性剂SGS-Ⅱ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和驱油效果,当SGS-Ⅱ质量浓度为25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10^(-3) mN/m数量级,当其注入量为0.3 PV时,低渗岩心水驱后采收率提高12.0百分点以上;水驱后,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体系和后续水驱总共提高采收率24.2百分点。现场应用结果表明:W31井组实施聚合物微球-表面活性剂复合调驱措施后,注入井高渗层吸液量下降,低渗层吸液量增大,生产井日产油量提升1倍以上,含水率明显下降,达到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聚合物微球 表面活性剂 调驱 驱油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