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 |
李明
仲伟合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07
|
|
2
|
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过程新观 |
王寅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1
|
|
3
|
试论语块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与启示 |
袁卓喜
|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63
|
|
4
|
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研究——对“翻译过程模式”的反思和修正 |
刘绍龙
|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8
|
|
5
|
西方翻译实证研究二十年(1986-2006) |
苗菊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
6
|
认知翻译研究:理论与方法 |
王寅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8
|
|
7
|
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的思维活动过程 |
肖辉
|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
2001 |
19
|
|
8
|
及物性过程理论与英汉语义功能等效翻译 |
李发根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4 |
31
|
|
9
|
翻译英语语料库与基于翻译英语语料库的描述性翻译研究 |
陈伟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8
|
|
10
|
小句经验功能与翻译 |
李发根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4 |
22
|
|
11
|
关于深化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几点意见 |
许钧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8
|
|
12
|
翻译教学中的学生心理障碍与认知框架 |
丁树德
|
《上海科技翻译》
|
2003 |
20
|
|
13
|
言语行为框架·翻译过程·文学翻译 |
司显柱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4
|
从诗学的角度看被动语态变译的功能亏损——《简·爱》中的一个案例分析 |
王东风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1
|
|
15
|
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许钧教授访谈录 |
杜磊
许钧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6
|
|
16
|
美国翻译研讨班和庞德翻译思想 |
郭建中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12
|
|
17
|
翻译过程的三元数据分析模式 |
郑冰寒
|
《上海翻译》
北大核心
|
2008 |
15
|
|
18
|
汉语基督教文献:写作的过程 |
韩南
姚达兑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9
|
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 |
崔永禄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 |
9
|
|
20
|
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 |
蒋显文
贺显斌
|
《中南工学院学报》
|
2000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