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1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锰矿资源特征及潜力预测 被引量:51
1
作者 丛源 董庆吉 +3 位作者 肖克炎 陈建平 高永宝 阴江宁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8-137,共20页
中国的锰矿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保有储量达15.5亿t,位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锰矿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的泛扬子古陆、北部的燕辽、西部的天山和祁连山等地区。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是中国锰矿形成的重... 中国的锰矿资源丰富,截至2016年,保有储量达15.5亿t,位居世界第六位。中国锰矿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方的泛扬子古陆、北部的燕辽、西部的天山和祁连山等地区。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是中国锰矿形成的重要时代。在锰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方案:(1)以成矿作用作为一级分类要素,含矿岩系作为二级分类要素的8种成因类型划分方案;(2)根据锰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需要,将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相结合,以成矿作用和预测要素为一级要素,含矿岩系为二级要素的3种预测类型划分方案。其中,海相沉积型、风化壳型和古天然气渗漏沉积型锰矿是中国具有找矿潜力的主要锰矿床类型。基于此,将全国锰矿划分为11个Ⅲ级锰矿成矿带,对优选出的7个主要锰矿远景区的含锰层位、成矿特征、主攻类型、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目前中国锰矿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部署的建议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时空分布 预测模型 远景区 锰矿床 中国
下载PDF
基于水稻根伸长的不同土壤中镉(Cd)毒性阈值(EC_x)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2
作者 宋文恩 陈世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3434-3443,共10页
【目的】虽然土壤中镉(Cd)污染对水稻的生态风险受关注已久,然而大量研究集中在基于稻米中Cd限量标准的健康风险研究,而针对土壤中Cd污染的生态风险阈值研究较少。研究通过ISO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不同性质土壤中Cd对水稻的... 【目的】虽然土壤中镉(Cd)污染对水稻的生态风险受关注已久,然而大量研究集中在基于稻米中Cd限量标准的健康风险研究,而针对土壤中Cd污染的生态风险阈值研究较少。研究通过ISO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不同性质土壤中Cd对水稻的毒性阈值(ECx,x=10,50)及其预测模型,以期为基于生态毒理效应的中国土壤Cd污染基准值的修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8种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和3种不同Cd敏感性差异的水稻品种(T优167,T167;陆两优28,L28;湘早45,X45)为试材,每种土壤添加7个Cd浓度,通过ISO11269-1根伸长测试方法,测量水稻根的相对伸长量,并结合Log-Logistic分布函数模型测定不同土壤中水稻Cd毒性的剂量-效应关系、毒性阈值(ECx,x=10,50)及其预测模型。【结果】随着土壤Cd浓度的增加,不同土壤中水稻的相对根长(%)逐渐减小,基于根伸长的Cd对水稻毒性的10%抑制浓度的毒性阈值(EC10)和半抑制浓度(EC50)值在不同土壤和不同Cd敏感性水稻品种间有较大差异。总体而言,在3种不同Cd敏感性(T167>L28>X45)水稻品种中,同一土壤中Cd的水稻毒性ECx(x=10,50)随着水稻对Cd胁迫的敏感性增强而降低;就单一品种水稻而言,不同土壤的Cd水稻毒性阈值ECx间有显著差异。其中,以Cd敏感性水稻品种T167测试的不同土壤EC10变化为1.40—5.25 mg·kg-1,最大相差275.0%,EC50变化为17.83—46.93 mg·kg-1,最大相差163.2%;以Cd非敏感性水稻品种X45测试的不同土壤EC10变化为1.72—8.22 mg·kg-1,最大相差377.9%,EC50变化为26.96—68.16 mg·kg-1,最大相差152.8%。通过水稻Cd毒性阈值ECx与土壤性质间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有机碳(OC)、阳离子交换量(CEC)与水稻Cd毒性阈值间呈正相关关系,基于土壤主要性质的水稻Cd毒性预测模型表明,EC50实测值均在预测值2倍误差(±S.D)范围内。【结论】基于ISO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土壤中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毒性阈值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唐山市岩溶塌陷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被引量:15
3
作者 朱庆杰 刘挺权 张秀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3-755,共3页
唐山市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岩溶塌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的岩溶塌陷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毁坏建筑物,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岩溶塌陷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塌陷预测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 唐山市多次发生岩溶地面塌陷,造成建筑物破坏。岩溶塌陷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的岩溶塌陷不仅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毁坏建筑物,而且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岩溶塌陷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塌陷预测的关键是找到各种影响因素与岩溶塌陷的关联关系。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岩溶塌陷预测模型。分析了计算结果,并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市 岩溶塌陷 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地质灾害
下载PDF
水稻土中外源Cd老化的动力学特征与老化因子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彬 孙聪 +3 位作者 陈世宝 张晓晴 宋文恩 李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37-2145,共9页
选择5种不同性质的水稻土,通过外源添加制备了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Cd污染土壤,研究了外源Cd在几种水稻土中的老化动力学特征与影响因子;同时利用盆栽实验,结合Log-logistic分布模型,研究了5个不同老化时间(14、30、60、90和180d)与土壤... 选择5种不同性质的水稻土,通过外源添加制备了6个不同浓度梯度的Cd污染土壤,研究了外源Cd在几种水稻土中的老化动力学特征与影响因子;同时利用盆栽实验,结合Log-logistic分布模型,研究了5个不同老化时间(14、30、60、90和180d)与土壤中Cd对二种不同Cd敏感性水稻生长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Cd进入土壤后,0.05mol/L EDTA-2Na浸提的有效态Cd含量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与14d处理相比,老化30d后土壤中有效态Cd降幅达21.5%(红壤)~38.0%(黑土);老化90d后,土壤中Cd进入慢反应阶段.基于二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参数显示,土壤中Cd的老化特征表现为有效态Cd含量在30~60d内快速降低,随后变化减缓,经过90d的老化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逐渐趋于平衡.基于老化动力学方程参数(C∞及K2)与土壤性质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 H值是影响Cd有效态含量变化的主控因子,其次是土壤CEC和OC含量.在不同性质土壤中,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土壤中外源Cd对水稻生长毒性的半抑制浓度(EC50)值显著升高;与14d老化处理相比,经过180d老化后土壤中Cd对水稻生长毒性的EC50增加72.1%~195.0%;在大于90d的长期老化过程中,土壤p H值对Cd老化过程的影响逐渐降低,而CEC的影响逐渐上升,尽管如此,土壤中Cd老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子仍然是土壤p H,而与测试的2种水稻品种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老化因子 水稻 剂量-效应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风电机组输出功率超短期预测的组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周洪煜 赵乾 +2 位作者 王照阳 曾济贫 梁栋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7-461,共5页
为了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基于多模型的预测MS-RBF神经网络的进行组合,通过Bayesian分类训练各子模型的权值,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最终预测值;基于新疆某风电场实测历史数据,采用该组合模型与RBFNN模型分析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 为了提高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基于多模型的预测MS-RBF神经网络的进行组合,通过Bayesian分类训练各子模型的权值,然后根据权重计算最终预测值;基于新疆某风电场实测历史数据,采用该组合模型与RBFNN模型分析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有效减少了较大误差出现的频率,提高了整体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 预测模型 RBF神经网络 朴素Bayesian分类器
下载PDF
复合材料等效弹性模量预测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平 万泽青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进一步探讨Halpain-Tsai修正混合率计算模型及其原理,并对其经验拟合参数q进行理论识别,指出了该参数的力学特征,认为q实质上就是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弹性模量,给出理论证明和几何解释,对比了理论预测值与聚合物混凝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 进一步探讨Halpain-Tsai修正混合率计算模型及其原理,并对其经验拟合参数q进行理论识别,指出了该参数的力学特征,认为q实质上就是复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弹性模量,给出理论证明和几何解释,对比了理论预测值与聚合物混凝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预测模型获得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弹性模量 预测模型 参数识别
下载PDF
基于大麦根伸长测定土壤Pb毒性阈值、淋洗因子及其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宁 郭雪雁 +2 位作者 陈世宝 刘彬 宋文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77-2182,共6页
选取了我国10个典型的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外源添加8个不同Pb浓度,分别进行淋洗与非淋洗处理,根据ISO 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土壤外源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EC50)及Pb毒性的淋洗因子,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 选取了我国10个典型的不同性质农田土壤,外源添加8个不同Pb浓度,分别进行淋洗与非淋洗处理,根据ISO 11269-1根伸长毒性测试方法,测定了土壤外源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EC10、EC50)及Pb毒性的淋洗因子,同时建立了基于不同土壤性质的Pb毒性阈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性质土壤中Pb对大麦根伸长的毒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1),EC50值在300~4130 mg·kg-1,EC10值在55~633 mg·kg-1.淋洗处理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外源Pb的毒性,基于EC50和EC10测定的不同土壤淋洗因子(LFECx)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96~1.96(LFEC50)和1.03~1.81(LFEC10).相比而言,在酸性(p H〈6.81)土壤中,淋洗处理对降低土壤外源Pb的毒性作用更为明显.基于主控因子(p H、有机碳含量OC、阳离子交换量CEC)的淋洗与非淋洗土壤中Pb的大麦根伸长毒性(ECx,x=10,50)预测模型表明,除了江西红壤外,淋洗与非淋洗土壤中Pb的EC50实测值均落在模型预测值±2倍标准误差范围之内,说明基于上述土壤主要性质可以较好预测不同性质土壤中Pb的毒性阈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毒性阈值 淋洗因子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东营凹陷牛庄洼陷超压特征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姣 何生 王冰洁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0,共7页
牛庄洼陷是东营凹陷的一个典型超压单元,明确超压分布特征需要研究泥岩超压的预测模型。基于测井和钻杆测试(DST)资料,分析了牛庄洼陷现今压力特征和3口典型井泥岩超压段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表明,牛庄洼陷超压主要发育在2100m以下的沙... 牛庄洼陷是东营凹陷的一个典型超压单元,明确超压分布特征需要研究泥岩超压的预测模型。基于测井和钻杆测试(DST)资料,分析了牛庄洼陷现今压力特征和3口典型井泥岩超压段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表明,牛庄洼陷超压主要发育在2100m以下的沙河街组第三段和第四段,超压泥岩段的测井响应特征呈现多样化,主要表现在视电阻率测井响应的不唯一性,这种不唯一性可能主要与特殊岩性如油页岩等有关。采用Eaton公式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换算出泥岩压力,建立了泥岩计算压力与储层实测压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即泥岩超压预测模型,通过超压砂、泥岩声波时差异常幅值的对比分析了该预测模型的可靠性,并开展了误差分析。研究认为,利用泥岩声波测井资料,通过该模型能够预测牛庄洼陷泥岩超压层空间分布的大致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压 预测模型 牛庄洼陷 东营凹陷
下载PDF
太行山农业气候区划中年降水量推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康锡言 马辉杰 赵春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以太行山东麓的赞皇县为对象,选取1971~2000年该县水文站和周围气象站的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各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年降水量的不同形式的空间推算模型,并利用3σ规则分析了各模型的海拔高度适用范围... 以太行山东麓的赞皇县为对象,选取1971~2000年该县水文站和周围气象站的年平均降水量,以及各站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资料,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年降水量的不同形式的空间推算模型,并利用3σ规则分析了各模型的海拔高度适用范围。结果表明,X对数型、双对数型模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1028 975m的山区;线性、Y对数型、Y平方根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408 482m的山区;X平方根型、双平方根型适用于海拔高度小于518 481m的山区;双曲线(1)型、双曲线(2)型基本上不适用于山区降水量的推算。各模型中以双对数型模拟、推算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高度 农业气候区划 根型 山区 太行山 年降水量 利用 赞皇县 适用 模型
下载PDF
新疆阜康县草地资源产量动态监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天刚 陈全功 卫亚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6年第1期27-32,共6页
利用NOAA/AVHHR数据和地面实测产量值,分析、模拟了鲜草重量和植被指数之间的数理关系,并对草地产量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植被指数和七种经验公式所选出的最优预报模型,在地势比较平坦,草地类型变化不大的... 利用NOAA/AVHHR数据和地面实测产量值,分析、模拟了鲜草重量和植被指数之间的数理关系,并对草地产量进行了模拟预报。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植被指数和七种经验公式所选出的最优预报模型,在地势比较平坦,草地类型变化不大的地区,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草地产量的变化;但在地形复杂、草地类型变化较大的地区,模型稳定性变差,不适合于草地产量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资源产量 动态监测 植被指数 预报模型
下载PDF
CF/PPEK、CF/PPES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文博 王荣国 +3 位作者 张洪涛 贾近 矫维成 谢怀勤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3-185,189,共4页
采用预浸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酮(CF/PPEK)和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CF/PPES)单向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对试样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力学性能及其强度和模... 采用预浸热压成型工艺制备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酮(CF/PPEK)和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CF/PPES)单向复合材料试样,通过对试样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研究了高性能热塑性复合材料在高温条件下力学性能及其强度和模量保留率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在250℃下其拉伸和弯曲强度及模量的保留率均在60%以上,仍具有极高的承载能力.利用Tr—n预测模型对这两种复合材料高温力学性能进行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这个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PPEK CF/PPES 高温力学性能 预测模型 保留率 热塑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酮 碳纤维增强杂萘联苯聚醚砜
下载PDF
基于磨粒突出高度为瑞利分布的磨削力模型 被引量:9
12
作者 郎献军 何玉辉 +1 位作者 唐进元 陈海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86-3391,共6页
假设砂轮磨粒形状为圆锥形,其突出高度服从瑞利分布,在磨削过程中均参与切削且切除材料。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在平面磨削过程中与磨削参数和砂轮磨粒密度相关的未变形磨屑厚度的计算表达式。磨削力包括磨削变形力和摩擦力2部分。基于未变... 假设砂轮磨粒形状为圆锥形,其突出高度服从瑞利分布,在磨削过程中均参与切削且切除材料。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在平面磨削过程中与磨削参数和砂轮磨粒密度相关的未变形磨屑厚度的计算表达式。磨削力包括磨削变形力和摩擦力2部分。基于未变形磨屑厚度的计算表达式,推出磨削变形力的计算表达式;考虑摩擦系数是关于磨削参数的函数而非某一常值,得到摩擦力的计算表达式。综合上述2种计算表达式,建立磨削力预测模型。然后,通过将预测值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25%,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5%,从而验证了该预测模型能有效地预测磨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分布 平面磨削 未变形磨屑厚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水平向振动特性与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邹超 陈颖 +1 位作者 陶子渝 何卫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2-289,共8页
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28层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及咽喉区水平向车致振动在上盖建筑中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阻抗理论,考虑弯曲波在剪力墙中的传播特性,以实测数据作为荷载输入,建立了地铁车... 以深圳地铁某车辆段上盖28层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地铁车辆段试车线及咽喉区水平向车致振动在上盖建筑中的传播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阻抗理论,考虑弯曲波在剪力墙中的传播特性,以实测数据作为荷载输入,建立了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水平向振动频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上盖剪力墙结构水平向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振动特点,水平振动随楼层变化不大;咽喉区与试车线由于轨道结构的差异导致建筑物水平振动频率差异较大,相比咽喉区,试车线列车引起的建筑水平振动以高频段为主;提出的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上盖建筑水平向振动规律,可为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在规划和设计阶段提供高效、精确、便捷的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力墙结构 上盖建筑 地铁车辆段 现场实测 预测模型 水平振动 振动特性
原文传递
矩形微槽道饱和沸腾临界热流密度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罗小平 唐杨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70,共5页
对矩形微槽中的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CHF随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和出口干度的增加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槽道尺寸对CHF的影响。搭建试验平台,在不同槽道当量直径、较大范围的质量流速和不同进口过冷度条件下,获得... 对矩形微槽中的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CHF随质量流速、进口过冷度和出口干度的增加而出现的变化趋势,以及槽道尺寸对CHF的影响。搭建试验平台,在不同槽道当量直径、较大范围的质量流速和不同进口过冷度条件下,获得以去离子水为工质两相沸腾传热的实验数据。由于常规尺寸槽道CHF预测关联式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提出了一个适用于微槽道饱和沸腾CHF的预测模型。并通过与该文以及参考文献中实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微槽道 临界热流密度 去离子水 饱和沸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汽轮机变工况下调节级压力预测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罗云 陈雪林 +5 位作者 李瑞东 苏永健 徐义巍 晁俊凯 李鹏竹 任海彬 《发电技术》 2019年第2期161-167,共7页
为监视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健康状况和进行故障早期诊断,以汽轮机变工况计算为理论基础,基于弗留格尔公式和Weierstrass逼近定理,建立了调节级压力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某660MW间接空冷机组大修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验证,结果... 为监视汽轮机通流部分的健康状况和进行故障早期诊断,以汽轮机变工况计算为理论基础,基于弗留格尔公式和Weierstrass逼近定理,建立了调节级压力的多元回归模型。根据某660MW间接空冷机组大修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很高的拟合度,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显著;稳态工况时,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趋势一致,相对误差约为1.2%,实现了变工况下调节级压力软测量。将模型应用于电厂分布式控制系统中,建立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的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故障诊断 调节级压力 预测模型 多元回归分析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下载PDF
融合暗荧光参数的茄子叶片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瑾 高攀 +3 位作者 陈丹艳 李斌 荆昊男 张海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28-336,共9页
现有光合预测模型主要考虑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模型只能对生理状况相似的叶片进行光合速率预测,本文面向不同生长状态叶片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建模需求,提出融合叶片暗荧光参数Fv/Fm的多环境因子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试... 现有光合预测模型主要考虑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模型只能对生理状况相似的叶片进行光合速率预测,本文面向不同生长状态叶片光合速率预测模型的建模需求,提出融合叶片暗荧光参数Fv/Fm的多环境因子光合速率预测模型构建方法。试验以不同生长状态的茄子叶片为样本,在获取暗荧光参数的同时,分别测量不同温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构建建模样本集。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了光合速率统一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决定系数为0.8895,均方根误差为3.2679μmol/(m2·s)。采用异校验方式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融合荧光参数后模型精度显著提高,光合速率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斜率为0.9046,截距为0.3641,说明引入Fv/Fm后,模型可实现对不同生理状态叶片光合速率的精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叶片 生理状态 暗荧光参数 环境因子 光合速率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核电厂自然通风条件下横向多层电缆火灾实验及其烟气层温度预测模型验证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煜宏 祝赫 黄咸家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5-979,998,共6页
核电厂内电缆火灾分析是核安全分析重要内容。核电厂内横向多层电缆火灾,即多个电缆桥架在横向方向同时燃烧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针对核电厂内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横向多层电缆燃烧热烟气层温度的预测,进行了横向三层电缆桥架电缆燃烧实验... 核电厂内电缆火灾分析是核安全分析重要内容。核电厂内横向多层电缆火灾,即多个电缆桥架在横向方向同时燃烧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针对核电厂内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横向多层电缆燃烧热烟气层温度的预测,进行了横向三层电缆桥架电缆燃烧实验及重复实验。基于室内中心处纵向温度分布,自然通风条件下电缆燃烧形成的室内热环境可以分为三层,即上热烟气层,下冷空气层以及中间的过渡区域。根据实验数据对MQH公式应用于自然通风条件下的横向多层电缆桥架火灾热烟气层预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比较模型预测温度与实测热烟气层温度,可以看出MQH模型可以精确预测烟气层最高温度,其相对误差为1%。但是,由于该模型没有考虑烟气层的扩散时间,以及热烟气与墙壁和顶棚之间的热传递时间,其全局误差达到2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电缆火灾 核电厂 烟气层温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土壤游离氧化铁高光谱特征与定量反演 被引量:8
18
作者 阳洋 黄伟濠 +5 位作者 卢瑛 李博 欧锦琼 唐贤 王超 陈勇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9,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游离铁精确预测模型,简单、快速、经济地预测土壤游离铁,有助于研究土壤发生和分类。【方法】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铁铝土、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等82个旱地土壤剖面的B层土壤,进行室内土壤化... 【目的】建立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的土壤游离铁精确预测模型,简单、快速、经济地预测土壤游离铁,有助于研究土壤发生和分类。【方法】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铁铝土、富铁土、淋溶土和雏形土等82个旱地土壤剖面的B层土壤,进行室内土壤化学分析、光谱测定,分析不同光谱变换后的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游离铁含量的相关性。基于特征波段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法建立土壤游离铁含量光谱预测模型,通过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预测偏差(PRD)确定最优模型。【结果】土壤光谱曲线分别在457、800和900 nm波段附近有明显的游离铁吸收和反射峰特征;土壤游离铁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呈负相关;原始光谱经过微分变换后,游离铁含量与光谱反射率相关性显著提高;基于400~580和760~1300 nm特征波段和一阶微分光谱变换的SMLR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其验证集的R2和RPD分别为0.85和2.62,RMSE为8.41 g·kg−1。【结论】将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土壤游离铁含量高效快速地预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广西旱地土壤光谱反射率与土壤游离铁含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应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可以很好地建立土壤游离铁含量反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游离铁 光谱特征 光谱变换 预测模型 广西
下载PDF
大宁河叶绿素a的因子分值-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丽平 郑丙辉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0-1124,共5页
自从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其支流大宁河水华频发且频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Chl-a)是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有效指标。采用因子分值-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大宁河水体11个相关水质因子与Chl-a之间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用... 自从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以后,其支流大宁河水华频发且频率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Chl-a)是指示水体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有效指标。采用因子分值-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大宁河水体11个相关水质因子与Chl-a之间的相关关系。因子分析用于简化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因子得分(Score values)为自变量用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结果发现log(Chl-a)与6个因子分值明显相关,所获得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log(Chl-a)=0.579-0.191×(Score 1)-0.013×(Score 2)-0.013×(Score 3)+0.042×(Score 4)+0.134×(Score 5)-0.059×(Score 6),相关系数R=0.731、相关系数的平方R2=0.535,说明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53.5%的差异性。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2010年1~10月水体中Chl-a浓度的峰值和基本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大宁河 叶绿素a(Chl-a) 因子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建立一种新的热适应预测评价模型——预测热感觉PTS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纪文杰 曹彬 朱颖心 《暖通空调》 2019年第6期39-45,73,共8页
对现有热舒适模型及热适应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利用ASHRAE热舒适数据库中的数据,结合标准有效温度SET,建立了能够体现适应性的热感觉预测评价模型--预测热感觉PTS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对各种环境下人的热感觉进行预测,还能够反... 对现有热舒适模型及热适应模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利用ASHRAE热舒适数据库中的数据,结合标准有效温度SET,建立了能够体现适应性的热感觉预测评价模型--预测热感觉PTS模型。该模型不仅能够对各种环境下人的热感觉进行预测,还能够反映适应性差异。建立了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区的预测评价模型及世界典型气候类型下的模型。通过验证发现,该模型准确性高,实用性强,可用于指导实际建筑的设计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感觉 预测模型 热舒适 热适应 标准有效温度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